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公安信息系统研究——省级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架构分析及研究
![公安信息系统研究——省级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架构分析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e9fd563b3567ec102d8aa8.png)
、
因地理 位置
部 门 业 务 分 散 而 引起 的 信
,
形 成 全 省 警 务信 息 整 体 化 的格 局
、
为全 警提
供跨地 区 台
。
、
跨部 门 的 网 上 互 联 互 动
协 同 作 战 的工 作 平
二
、
警务 信 息综 合 应 用 平 台 的 建 设 现 状
一
目 前 警 务 信 息综 合 应 用 平 台的 建 设 主 要 是 在 地市
同 时 省 级 平 台还 应 有 全 省 数 据 备 份
、
数据交换
、
为 了 更 大范 围 的实 现 数 据 共 享
充分 利 用 警 务信 息
。
建 立 全 省 的协 查 通 报
监 督 与考 核
、
、
全 省 的人 员轨 迹
、
、
管理 层 面 上 的
必 须 相 应 的 建 立 省 级 的警 务信 息 综合 应 用 平 台
”
的模 型
,
在 对各 业 务警 种 的需
,
异 地 数据 查 询
数据 共 享 以及 数 据 统 计 和 综合分 析 ; 辅助
,
求进行 充 分 研 究 的基础 上 建 立 数 据 库
限
,
打破 原 有的警 种界
决 策层 : 在 综合 数 据库 的基础 上
对数 据进 行进
,
一
步 的挖
在数 据 库 设 计 的层 面 为 以后 广 泛 的数 据共 享 和 警 务协
,
研 究 并 给 出了 省级 警务信 息综合 应 用 平 台架 构 的设计 信 息综 合 应 用 平 台 建 设 的参考
可 作 为 目前各省正 在进 行 的省级警务
公安信息中心基础架构综合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分析
![公安信息中心基础架构综合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cf4ddf76a20029bd642d5e.png)
的运 行管 理平 台 , 将 软硬 件资 源 的管理信 息 , 以及
人员 、 设备、 制 度 等 管理 信 息 有 机 结合 , 达 到在 统 一
管理 平 台 下 , 进行 监 控 、 分析 、 故 障 定位 、 报警 、 资 源 调配、 管理、 发 布 的 目的 。 1 . 2 集成 系统 的设 计原 则
1 基 础架构 集 成 系统 的设计 思路 及 技术原 理
结合 , 制 定统 一 的公 安 信 息 中心 运 行 维 护 管理 系统
数 据 采 集 接 口标 准 , 采 用 网 络 管 理 系 统 支 持 的 S N MP协 议 、 We b S e r v i c e s等 多种 技 术 , 实 现 统 一 的、
人 工成 本 高 , 不 能及 时发 现 和处理 故 障 , 已远远 不能 满足公 安 信息 化应 用 的要求 。因此建 立一 个集 应用
系统 、 网络 、 主机、 存储、 安 全保 障体 系 、 灾 备 系 统等 的管理 、 监测、 报警 、 统计 和科 学 分 析 的 统 一 管 理 系 统, 对 于保 障公 安 工作 各 项 业 务 的顺 利 开 展 至关 重
和对 象来 构建 应用 程序 ,这些 组 件和 对象 在 应用 程 序 中对 于实现业 务 需 求 的透 明 度 , 系 统开 发 及 技 术
基 金 项 目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 E t , 项 目编号 2 0 0 5 6 6 1 1 — 2 。
作 者简 介 吴建国( 1 9 6 3 一) , 男, 汉族, 云南人, 云南警官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网
D 0 3 5 . 3 1 中图分类号
0 引 言
务 器 中间件 、 业务 应用 系统 、 备 份等 软件进 行有 效管 理 。综 上 , 集 成框 架 的设计 目标 , 就是 要建 立一个 统
警务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应用建设方案
![警务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应用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9236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2.png)
警务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应用建设方案
一、研判系统功能简介
公安警务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应用是一款高性能的公安警务综合平台情
报研判软件,主要功能包括:
1、建立和管理情报库:为公安机关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情报信息库,以支持研判活动;
2、研判运算:根据查询条件灵活检索情报,采用多种研判算法,如
AI算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实现有效的情报研判;
3、实时事件监测:可以监测社会热点信息或事件,实时关注重要目
标和安全风险;
4、情报采集:可以从多渠道获取有效情报数据,实现情报自动采集,提高情报质量;
5、可视化分析:对研判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用地图处理和报表
分析,方便快捷地发现涉案关系及规律;
6、远程集群:多终端节点远程互联,可以构建动态网络,实现跨域
共享情报,改善警务协同、预警与研判效率;
7、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实现在线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加密等功能,保障研判系统的数据安全。
二、系统建设技术
1、前端技术:典型的前端技术架构,包括HTML5、CSS3、JavaScript、jQuery等;
2、后台技术:运行环境采用Linux系统。
警务大数据平台方案
![警务大数据平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bc70f998fcc22bdd10d3b.png)
指挥调度
情报研判
如何充分地发挥情报信息引 领作用,形成情指、情勤联 动机制?
警务 指挥
勤务管理
如何解决基层警力信息支撑不足,警力资源不能动 态部署的问题?
主要需求
公安部推行的“扁平化指挥模式”,就是最大限度地压缩指挥层级、减少中间环节, 优化现有的情报信息管理,建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相关机制,着力拉近指挥与实 战、机关与一线的时空距离,缩短响应时间,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指 挥 长 席
方案派单
等级防控 落地查控 重点人员稳控 重点整治 方案派单
分局指挥室 直属单位指挥室
派出所指挥研判室
图
卡口布控报警
警情
行动指令 电台直呼
街面警力处警
技防方案报警
短信、微信、微博报警
处置办理结果反馈
云计算中心 大情报 指挥平台 数1616字集群 视频监控 勤务管理
…
三大应用子方案
重点突出情报预警与公安业务协同,进一步实现扁平化指挥调度,提高 指挥处置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统一接警
实现全媒体、多渠道的警情接入
警情研判
结合时空分析,研判案发规律,预测警情发展资源可视化,实现扁平化指挥调度
方案构成
方案支持多级部署(典型: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集中管理,支持统一接警, 分级处警,既可实现扁平化指挥调度,又可实现警情的有效跟踪及管理。
1.警情接入 2.警情定位 3.警情智慧识别
智慧化指挥调度子方案
行动指挥
三台合一警情接入;互联网等去 渠道报警;举报;调度街面警力
工作调度
警情分析成果接入;社情分析成 果接入;基层/上级/领导动态信 息接收
警务协作
协作事宜流转;与勤务管理方案 对接;工作动态、成果发布
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888cd5a216147916112878.png)
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分析与设计摘要:为响应公安部加快推进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的工作要求,某省公安厅计划建设一套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以实现全省警务信息资源的集中采集、应用和管理。
该文在完成了对该省公安厅的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平台的需求,给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公安,情报信息,需求分析Summary:In response to the work requirements of "big intelligence"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a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plans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platform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entralized collection,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vince's polic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emand of the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mand ofthe platform and give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scheme.Keywords:public safety,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demand analysis一、建设背景为深入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推动公安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驾驭动态社会治安的能力水平,公安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应用工作。
警情分析应用系统设计思路
![警情分析应用系统设计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d1d9655bceb19e8b9f6ba9a.png)
将分散在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和其它外围系统中的人、 案、警、单位、地、 物品等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关联起来, 建立统一的、 综合的查询查证子系 统,构建一个全文检索平台, 达到对一线实战部门全面、 快速、准确的信息支持, 实现信息综合查询从被动到主动适应整体防控、 精确指导、 精确打击的转变, 突 出研判,建立和完善网上打、防、控、管一体化作战体系。
实现对于警情和发案事件信息的分析和挖掘只是系统带来的浅层效益, 在此 基础之上, 借助分析和挖掘结果, 还能够对多项工作的机制、 方法和成果进行改 进。
警情和发案事件信息除了可以反映治安形势以外, 也是对各级单位工作绩效 进行评估的数据基础, 各类警情的增减幅度, 是对相应单位和部门绩效的最好体 现,也是最科学、准确的评估。
第一章 系统概述
1.1
边防派出所日常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公安警情信息化管理系统比如 户口与户籍管理系统、110管理系统、案件管理系统、机动车辆管理系统、办公 自动公化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众多现有系统的价值难以直观地展现 给各部门领导。
决策者面对各类系统提供的海量数据, 难以对其加以分析或不知应该从何入 手加以分析,从而领导的决策也不能得到确定。
3.实现评估、预警、预测
实现对于警情和案事件信息的分析和挖掘只是系统带来的浅层效益, 在此基 础之上,借助分析和挖掘结果, 还能够对多项工作的机制、 方法和成果进行改进。
首先,警情和案事件信息除了可以反映治安形势以外, 也是对各级单位工作 绩效进行评估的数据基础。全市、分县局、派出所、责任路段、重点部位的社会 面警情和可控类警情的增减幅度, 是对对应单位和部门绩效的最好体现, 也是最 科学、准确的评估。
针对这一需求, 警情分析系统实现了警情分析工作的自动化、 科学化, 通过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变现行的手工统计、 人工分析的传统方式, 进一步提高警情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全面性和及时性, 在充分集成各类警情数据的基础之上, 通 过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 实现警情的查询、 统计、分析、预警、绩效评估、 预测, 并在此基础上为公安各级领导提供决策辅助, 为各个业务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实际 指导。
大数据技术在公安综合情报工作中的落地与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公安综合情报工作中的落地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6a852f376baf1ffc4fadbb.png)
传统关系型数据 处理体系:
常麓结构化敛据 OLAP/OLTP,元数据.锁
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动辄以数亿来计量的数据显然已经无
法用常规数据交换工具来进行汇聚,以往使用的清洗转换汇 聚的手段已经无法完成任务。因此必须具备和掌握处理分布 数据的统一架构与相应的工具手段。三是具备高效处理实时 数据的能力。对于综合情报部门而言,实现以上两项能力还 不够,因为它们大多是建立在离线数据非实时处理基础上。 处理的数据对象—般相对静止。综合情报部门的部分工作带 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实时处理数据,如对机动车的布控与 路面查缉,若信息延迟数分钟,被查缉的车辆早已经在数十 公里之外,可能所有的路面查缉动作都会成为摆设。只有具 备数据实时处理的能力,才能使情报服务实战落到实处。
Search
图2买时处理与离线处理相结合的应用模式
(三)研发一个灵活的“大数据”建模工具平台 公安综合情报分析的深化应用牵引着“大数据”技术 的“落地”进程,驱动着信息化建设从传统的系统集成向海 量数据存储、—体化调度管理和深度整合应用发展。面临海 量数据进行情报的挖掘分析,必须搭建一个基于模型的海量 数据挖掘分析工具平台。综合情报部门对海量数据挖掘分析 的本质特征是演绎、归纳、推导,循序渐进,由此及彼,由 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一个建模、验证、流程化、 智能化的过程。“大部分数据建模的方法可以描述为下列两 种做法之一:一是对数据进行简洁的近似汇总描述;二是从 数据中抽取出最突出的特征来代替数据并将剩余内容忽 略”,公安情报分析的业务建模也是如此,它是具体情报分 析业务的抽象和概括。面对海量的数据的压力,实现从业务 模型到数据模型、软件模型的统一。综合情报部门的“大数 据”建模工具平台,必须依托分布式并行处理的总体架 构。通过统一的数据服务总线。支持不同类型的海量数据的 分布存储与异地计算,支持结构化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的标 准化处理。应当采用图形化的模型搭建工具,支持流程化的 模型配置。需要集成第三方插件,支持将其他工具及服务简 易地集成与应用,实现从业务模型到数据模型、软件模型的 流程化与智能化。 (四)实现数据分析基础算法向公安情报分析专业算 法的演进 算法是针对某一类问题而形成的完整和准确的解题方 案。在信息化领域,算法就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
市公安局浅谈如何全面加快“大情报”系统建设及应用
![市公安局浅谈如何全面加快“大情报”系统建设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36b7dc3f524ccbff12184dd.png)
市公安局浅谈如何全面加快“大情报”系统建设及应用市公安局浅谈如何全面加快“大情报”系统建设及应用“大情报”系统建设是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公安机关改革传统运作模式、提高效率、增强公安机关驾驭控制能力、实现精确制导目标的必由之路,是信息社会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
近年来,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提速,xx市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持续不断的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模式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运用情报信息开展工作的主动性显著增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日渐深入,应用成效逐步显现。
xx市公安机关“大情报”系统建设及应用,xx市情报信息工作实际,xx市情报信息工作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大情报”信息平台、情报中心建设规划和应用构想提几点浅陋见解。
一、xx市情报信息工作的现状xx市情报信息工作发展状况来看,经过近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情报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雏形,为下一步全面加快“大情报”系统建设及应用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一)建立了支撑情报信息建设的公安信息络。
在公安信息三级建设的基础上,建成了覆盖全局各基层所队站的公安四级,xx市局到一线单位主干速达100兆,为“大情报”系统建设提供了支撑。
在此基础上,为全体民警均配备了数字身份证,保障了信息络的安全运行。
(二)配备了保障情报信息建设的科技装备。
自XX年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来,xx市各级公安机关将投入向科技装备倾斜。
截至目前,xx市公安机关配备公安电脑4335台,百名民警拥有联电脑数由年初的60台左右迅速增加到现在的台(xx县区局平均超过台,xx县、平桥、潢川等7xx县区局已提前突破100台)。
同时,基层“三所两队”开始逐步配备录音笔、警务通等设备,一线民警手持电台达配备率达80%。
各单位普遍配备了数码摄像机、活体指纹采集仪等科技装备,保障了情报信息建设的顺利推进。
(三)探索了全警应用的信息化警务模式。
一是建立信息警务机制。
基于公安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情报应用体系研究
![基于公安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情报应用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857a76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a.png)
基于公安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情报应用体系研究王一帆;梅建明;高贺【摘要】[目的/意义]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具体警务实战之间存在脱节,由基础信息到情报产品的转化效率亟需提升。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构建基于公安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情报应用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方法/过程]系统介绍主要公安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开发利用、主要类型和功能模块,阐述基于公安信息化系统平台情报应用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和适用性,充分考虑建立公安信息化系统平台情报应用体系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实施具体构建。
[结果/结论]基于公安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情报应用体系构建考虑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客观实际,以充分发挥公安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情报功能为目的。
围绕情报产出进一步加强各类系统平台的深度应用,构筑系统完善的情报应用体系,有效提高情报工作的精确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指导公安信息化背景下的情报工作实践。
%[ Purpose/Significance]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actual police comba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from the basic information to intelligence prod-ucts need to be promoted. Therefore, further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zation system platform has a significant guiding influence for future practices. [ 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main types and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platform of the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zation system,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basedon the platform of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zation sys-tem, with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system of the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zation system platform and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system. [ Result/Conclusion] The proposed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the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zation system considers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curity,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telligence function of the platform.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enhance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system platforms around the intelligence output, building a perfect system of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accuracy, scientific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lligence activities, and thus guiding the intelligence practi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zation will be the benefits of the effort.【期刊名称】《情报杂志》【年(卷),期】2016(035)011【总页数】6页(P27-31,26)【关键词】公安信息化;系统平台;情报应用【作者】王一帆;梅建明;高贺【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35DOI 10.3969/j.issn.1002-1965.2016.11.006公安信息化是指公安机关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对现有的警务组织、警务模式、警务技术与装备、警员素质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造,以求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的主导权和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服务社会的能力[1]。
公安信息化应用方案
![公安信息化应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311d00b52acfc789ebc9f2.png)
公安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正超乎想象地改变着人类,整个世界都在向信息文明作全新的演变。
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推广和使用,也给公安工作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环公司综合现代信息技术,落实“科技强警”战略,积极参与了国家金盾工程建设,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卓越的服务,以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和成套设备、产品的形式,建设和完善全国公安通信网络和全国公安系统。
这些系统,推动了公安各业务信息化,实现了以CCIC 为核心、公安业务为基础、“数字化警察”为目的的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科技强警”“数字公安”战略做出了贡献。
一、公安信息网络基础平台解决方案公安网络基础平台结构采用以光纤为传输介质,根据市局、分局、派出所的组织结构划分为主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级结构。
(一)话音解决方案该方案支持语音联、语音的动态路由、语音压缩标准(G726/728/729)、CAS和CCS信令、MODEM和FAX识别、传统话音与IP话音统一组网。
(二)统一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人环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是一套功能强大、基于Web、真正支持UMS、易用的、超大规模的语音电子邮件系统。
支持SMTP、POP3、IMAP4等协议,用户可登录Web界面,实现在线邮件操作和操作功能。
支持WAP协议,可通过手机户等移动设备完成邮件操作,并提供文件夹管理等功能。
支持手机、呼机的Email服务,提供电话、传真语音邮件,真正地构造出高效实用的统一信息系统。
支持多种可扩展的功能模块:支持邮件拒收、转发限制、邮件过滤等功能;支持多域名、企业通讯簿、业务统计,可构造企业邮局;可以添加和删除邮件列表、个人助理、手机短信等多个模块。
能适应百万级用户需求;支持多种加密算法,集群控制用户身份验证,实现多台用户数据库之间负载分担;支持邮件的各种标准协议;提供各种开放性接口。
(三)公安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系统采用了Mpeg4图像编解码算法,能够传输DVD画质的画面;集成MS Netmeeting实现应用功能、文件传输、电子白板、Chat等T.120数据会议功能;支持摄像头远遥功能;支持线路检测功能,提供远端终端设备的集中检测功能。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几点粗浅思考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几点粗浅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36724ede53a580216fcfee2.png)
浅谈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几点思考来源:宜宾新闻网时间: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是当今国际、国内警务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公安机关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也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目前公安机关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警力又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更应充分发挥情报信息的作用,增强预警、引领实战、指导防范,构筑“大情报、大信息”格局,引领公安工作走向现代化、信息化、正规化。
实践证明,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警务工作发展的必选方向,是保证警务决策科学化、提高警务工作效率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信息采集的广度、深度和鲜活度不够,社会信息资源贫乏有的警务单位对信息采集录入工作被动应付,该采集的信息没有及时全面采集,录入的信息内容不完整,填写不规范,不能及时更新,平台内的数据存在量少、质低的现象,造成有用的信息检索不出来,研判分析的准确性大大降低。
并且平台内的社会综合信息资源贫乏,通讯、工商、税务、房产等部门采集的大量社会公共信息尽管对公安工作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缺乏与之交流、沟通的工作机制和利用社会综合信息资源的能力,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侦查破案和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目前,平台内的情报信息还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事后信息多、预警信息少;单一表象类信息多、综合分析类信息少;治安刑事类信息多、危害政治稳定类信息少,使得情报信息的质量大打折扣。
(二)情报信息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一些领导和民警没有正确认识情报信息工作与公安其他业务工作的内在关系,片面认为情报信息工作是额外的任务,以致出现了为完成任务而收集情报信息的情况。
有些民警甚至认为情报信息的搜集只是情报部门或是信息员的事情,与其他人不相干,导致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公安情报信息未能及时提取。
一些部门对情报信息研判工作不够重视,意识不强,出现了采而不研、研而不判或者研之无据、判之无向的现象,不仅造成了工作消耗和警务资源浪费,还导致决策失误,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
公安局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公安局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936728700abb68a882fb63.png)
公安局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北京天英信息工程公司二0 0 六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目前公安局的应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系统建设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系统建设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系统建设具有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系统建设确立七大子系统、68个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实战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析如何应用好警务综合平台
![试析如何应用好警务综合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cd6b830c76c66137ee06199e.png)
试析如何应用好警务综合平台38队侦查3区队梁高强随着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全面推广应用,公安机关有效实现了相关部门业务工作的网上运行,大大加快公安信息化进程,为公安机关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与打击犯罪提供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随着目前警务综合平台的逐步推广与应用,在实际情况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比如,有些单位为了应付考核,录入大量虚假信息,数据质量低劣;也有一些单位由于工作量大在信息上网的过程中录入信息不完整、不全面。
这些问题一方面导致平台运行缓慢不能实现案件网上办理,不能开展正常的公安业务工作;另一方面数据失实,不能实现全警共享,乃至为领导决策提供错误判断,如不及时刹车,平台的生命力也就不会长久甚至会瘫痪。
平台的生命力关键在数据质量,平台数据质量高,差错率低,警综平台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反之,将影响警综平台的可靠性,对执法办案产生不利影响,挫伤应用平台服务实战积极性,导致恶性循环。
那么,做为一线实战单位,如何能做到既要享受警综平台的成果,更要履行好维护平台数据、守护平台生命线的重大责任呢,结合本人的实习实际,本人认为在具体工作中应严格把握好以下“六关”,应用好警务综合平台。
一、严把思想认识关警务综合平台的普及应用,基本实现了实战单位办公无纸化、信息共享化,为工作带来了便利,并带动了各项工作的正规化。
作为每一个实战单位,在享受警综平台带来工作便利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平台数据的质量。
每一个实战民警在工作时,确保不出现一个疏忽、一个失误、一个漏洞、一个总是,进而使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真正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无处躲藏、无法逃匿的“法网”,方便群众的“便民网”,领导决策的“依据网”。
二、严把学习培训关平台各类数据的采集、录入和平台模块功能的应用已经成为民警工作的基本技能。
为此,各单位要加强对民警的平台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一是加强在职民警的日常培训。
要结合民警的岗位职责要求,按照平台的规范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学习培训,确保每一位民警对自己岗位职责的平台功能要求做到了然于胸,熟练掌握,熟练操作,为确保平台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新增功能模块的学习培训。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67b902e69ec3d5bbfd0a74d8.png)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作者:马骁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28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警务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而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更是警务信息化中的重点,警务信息综合平台采取的是集中式的部署方式,这对于警务中的各种信息的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
本文主要基于对警务信息综合平台的体系建设、设计理念进行浅析,指出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共享警务平台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a)-0134-02国家对于公安体制的改革逐渐地推展开来,公安信息化的普及使得原有体制不再适应发展,传统的公安信息是叠加在不同级别的公安机关中的,在公安的内部中还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数据未被挖掘,并且信息化的应用程度普遍偏低。
在各个被应用的系统中,系统之间相互孤立没有数据来往,综合化的系统未被普及,并且各个系统间的维护管理相互不统一,标准不齐,这对于信息化的应用是非常不利的,存在着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所以,为了优化数据库与应用系统,把出警速度和作战能力作为核心,把服务人民作为目标,建立完善新的公安信息化系统,对公安信息进行挖掘整理以便更好地应用。
1 建立警务综合应用平台1.1 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基本功能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基础是对信息进行采集,核心是信息的应用,总体的思路是大众化、实用化,构建高效的工作体系,把管理、防范、考核规整为一体,使指挥者的决策与情报能够统一,系统的建设使省市县公安系统能够成为一个整体,适用于公安的工作及相应的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2 建立系统框架警务信息化应用平台是公安民警以及相应的领导干部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工作的一个工具,具备应用和数据统一化的特点。
构建完善的系统框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完成。
1.2.1 整体整体的系统框架应在完善的保障环境下构建,警务信息化应用平台从横向看应是由数据、应用服务和应用展现构成,都按照服务的标准进行设置,而纵向看是由警用平台和社会平台所构成,两个平台是相互隔绝的,通过数据进行信息交流。
新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设计
![新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bda8edaef8941ea76e05ca.png)
1.住地信息1.1住地信息首页1.1.1.需求描述1.1.2.系统用例1.1.2.1.住地信息首页用例1.1.3.用户界面1.1.3.1.住地信息首页页面1.1.4.业务流程1、派出所社区民警、分局警卫大队民警在住地信息首页可对住地信息进行操作,数据来源已经录入的住地信息。
2、民警提交审核,提交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批。
3、如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核同意,则流程结束;如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核不同意,需系统外通知民警进行修改或警卫大队长直接修改之后,完成审核,即流程结束。
1.1.5.数据实体1、常设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1.1.6.业务表单无1.1.7.审批流程此处填写审批流程和审批岗位角色。
(注意:不同级别组织机构的审批需要对应多个审批流程)1.1.8.消息提醒无1.1.9.其他需求无1.1.10.遗留问题空间信息需要与方正科技具体沟通1.2住地信息基本情况1.2.1需求描述1.2.2系统用例1.2.2.1住地信息基本情况1.2.3用户界面1.2.3.1住地信息基本情况登记1.2.4业务流程1、派出所社区民警、分局警卫民警在住地信息基本情况页面录入数据。
1.2.5数据实体1、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1.2.6业务表单审核日期: YYYY-MM-DD 审核人姓名:1.2.7审批流程无1.2.8消息提醒无1.2.9其他需求无1.2.10遗留问题空间信息需要与方正科技具体沟通1.3住地周边基本情况1.3.1周边单位情况1.3.2重点人员情况及控制人员1.3.3制高点情况1.4住地相关单位登记表1.4.1安全检查记录1.4.2安全隐患情况1.4.3案(事)件情况1.4.4危险物品情况1.4.5多媒体附件2.现场信息2.1现场基本情况2.2现场周边基本情况2.3现场相关单位登记表3.道路路线信息3.1道路路线基本情况3.2道路周边基本情况3.3道路相关单位登记表4.铁路路线信息4.1铁路路线基本情况4.2铁路周边基本情况4.3铁路相关单位登记表5.水路路线信息5.1水路路线基本情况5.2水路周边基本情况5.3水路相关单位登记表6.数据实体辽宁公安警卫基础工作信息数据结构(试行)2014年7月目录一、基础信息结构表 (4)(一)基础表 (4)§1.1 ...................................................................................................................... 常设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IV§1.2 .............................................................................................................................. 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5§1.3 .............................................................................................................................. 现场基本情况数据结构6§1.4 ...................................................................................................................... 道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7§1.5 ...................................................................................................................... 铁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8§1.6 ...................................................................................................................... 水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9§1.7 .............................................................................................................................. 警卫对象情况数据结构9§1.8 ..................................................................................................................................... 工作人员数据结构10§1.9 ............................................................................................................................................. 亲友数据结构11§1.10 ................................................................................................................................... 重点人员数据结构12§1.11.................................................................................................................................... 控制人员数据结构12§1.12 ............................................................................................................................ 警卫对象住楼数据结构13§1.13 ....................................................................................................................................... 长包房数据结构13§1.14 ........................................................................................................................................... 桥梁数据结构14§1.15 ........................................................................................................................................... 涵洞数据结构14§1.16 ........................................................................................................................................... 隧道数据结构15§1.17 ............................................................................................................................ 公铁平交道口数据结构15§1.18 ................................................................................................................................... 铁路车站数据结构16§1.19 ........................................................................................................................................... 码头数据结构16§1.20 ....................................................................................................................................... 交接点数据结构17§1.21 ....................................................................................................................................... 警卫组数据结构17§1.22 ................................................................................................................................... 机构设置数据结构17§1.23 ....................................................................................................................................... 居民院数据结构18§1.24 ................................................................................................................................ 旅店招待所数据结构18§1.25 ................................................................................................................................... 要害部位数据结构19§1.26 ................................................................................................................................... 相关单位数据结构20§1.27 ................................................................................................................................... 执勤部队数据结构20§1.28 .................................................................................................................... 周边情况对应关系数据结构21§1.29 ....................................................................................................................................... 制高点数据结构21§1.30 ................................................................................................................................... 周边单位数据结构22§1.31 ............................................................................................................................ 安全检查记录数据结构22§1.32 ................................................................................................................................ 案(事)件数据结构23§1.33 ................................................................................................................................... 安全隐患数据结构23§1.34 ............................................................................................................................ 周边基本情况数据结构24§1.35 .................................................................................................................... 危险物品保管单位数据结构24§1.36 ................................................................................................................................... 危险物品数据结构25§1.37 ................................................................................................................................... 服务处所数据结构25§1.38 ............................................................................................................................ 相关安全设施数据结构26§1.39 ................................................................................................................................... 执勤岗位数据结构26§1.40 ................................................................................................................................... 执勤方案数据结构26§1.41 ................................................................................................................................ 多媒体附件数据结构27§1.42 ........................................................................................................................................... 车辆数据结构27§1.43 ............................................................................................................................ 重点控制部位数据结构28(二)附录 (29)§2.1 ......................................................................................................................................................... 附录A 29A.1 警卫基础工作资料建档编号 (29)A.2 所属表项编号 (29)§2.2 ......................................................................................................................................................... 附录B 30表B.1警卫规格代码 (30)表B.2执勤方案类别代码 (30)表B.3工作人员类别代码 (30)表B.4来往情况代码 (31)表B.5重点人员类别代码 (31)表B.6控制力量类别代码 (31)表B.7相关单位代码 (32)表B.8首长归属代码 (32)表B.9现场类型代码 (32)表B.10单位类别代码 (33)表B.11主体建筑类型代码 (33)表B.12涵洞类型代码 (33)表B.13危险物品类别代码 (33)表B.14制高点类别代码 (33)表B.15相关安全设施代码 (34)表B.16服务处所代码 (34)表B.17安全隐患分类代码 (35)表B.18多媒体类型代码 (35)表B.19重点控制部位类型代码 (35)表B.20桥梁类型代码 (36)表B.21道路类型代码 (37)二、基础信息关联关系 (37)(一)住地信息关联关系 (37)(二)现场信息关联关系 (38)(三)道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39)(四)铁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40)(五)水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40)一、基础信息结构表《辽宁公安警卫基础工作信息数据结构(试行)》分为基础表和附录,其中,基础表共43张,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警务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应用建设方案
![警务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应用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70d553b9d528ea80c77917.png)
警务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应用建设方案5.1.3情报研判分析体系5.1.3.1 领导辅助决策系统5.1.3.1.1 功能框架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违法、犯罪活动呈现高发趋势,因信息的缺乏,导致公安决策只能凭主观感觉判断办案,造成决策失误,浪费警力,领导辅助决策系统从现有系统(人口管理系统,旅馆业管理系统,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网上办案综合系统,车辆管理系统,驾驶员管理系统,违章管理系统,事故管理系统等)中取得数据,形成汇总数据源,然后根据公安各类宏观分析指标,结合我司多年公安业务开发经验,对这些汇总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挖掘、展现,供领导进行决策。
整个过程的示意图如下:整体架构如下:领导辅助决策系统基于最新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公安各业务系统数据的抽取、转换、清洗、加载,形成公安综合数据库,应用BI引擎进行报表设计、即席报表、即席查询、并进行进一步的多维分析与利用,通过建立数据挖掘模型,可以完成数据的挖掘与钻透,通过建立各种分析主题模型,可以完成各类公安业务的智能分析,实现对公安各类宏观分析指标的预测、统计和分析,为公安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事前的准确预报,事中的及时处理,事后的分析决策。
领导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分析各单位、民警在多个业务系统中的工作数量及质量,实现对单位、民警的绩效考核;通过对高危人群等业务的趋势分析,做出及时、准确的预警决策;通过对案件发案情况分析,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情况,充分利用有限警力,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系统以图形化显示(饼图,趋势图,直方图和三维图等)展现各类分析结果。
并以超过警戒值信息的高亮显示,提醒决策人员注意警戒信息。
5.1.3.1.2 功能描述社会治安综合分析专题1、接警分析l 分析接警的高发时间l 分析接警的类别和高发地段用于高危地段的辅助决策。
l 分析接警案件类别以上分析可以指导指挥中心的接处警的警员资源的地点和时间的优化配置l 分析报警数量的变化情况,(环比,同比)2、处警分析l 到达时间段的分析l 分析某一时间段内的各处警单位处理的案件数从中可以根据案件类别来获取高发案件的类型l 分析按照处警意向来区分处理数从报警到处警的处理率和处理用时的分析,例如十分钟内到达率来考核个部门的工作业绩l 分析处警数量的变化情况,(环比,同比)分析民警处警的工作量3、刑事案件分析l 分析某一时间段内辖区下的刑事案件的总体情况包括受理数,立案数,破案数,不立案数,侦查终结数l 分析案件发生的变化情况,例如与同期比较发案数的比较,和上月比较发案数的变化情况4、行政案件分析l 分析某一时间段内辖区下的行政案件的总体情况l 分析行政案件发生的变化情况,例如与同期比较发案数的比较,和上月比较发案数的变化情况5、犯罪人员综合分析犯罪人员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所属行政区划,籍贯,所犯罪别,职业等维度分析。
对我国公安情报信息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公安情报信息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2edd3ce5727a5e9846a6196.png)
对我国公安情报信息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英国国家情报模式启示公安情报信息体系是一个以公安信息化为手段、公安情报信息活动流程为主要容、公安情报信息共享应用为目的的综合体。
其容主要包括:构筑与社会经济开展相适应的、规统一的情报信息工作模式,建立科学规的情报信息工作机制,整合情报信息机构,培养专业化的情报信息分析研判队伍等。
公安情报信息体系建立是一项整体性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公安机关立足全局,从战略高度来组织实施。
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公安情报信息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公安情报信息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整体优势,逐步完善公安情报信息体系框架,将有助于公安情报信息工作实现跨越式开展。
近年来,介绍和借鉴国外情报信息工作实践成功经历和理论研究成果的文章虽然很多,尤其是关于英国国家情报模式〔The National Intelligence Model,NIM〕方面的文章也为数不少,但这些文献都是从“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的角度来加以阐述,突出情报活动规律及其情报信息如何推动、导向警务工作。
根据我国当前情报信息工作成效来看,如何在宏观和整体层面加以突破是今后公安工作和情报信息工作的重点。
因此,从情报信息体系建立的角度,选择性借鉴英国国家情报模式无疑对我国构建一个完善的公安情报信息体系是有益的。
一、建立全国统一规的情报信息工作模式建立全国统一规的情报信息工作模式,就是要通过技术融合、资源重组、业务集成等方式,把分散或机构化的情报信息工作纳入一个统一的工作框架,规各警种、各业务部门情报信息工作流程,实现情报信息资源应用的最大化。
要最大化地发挥情报信息资源价值,就必须建立一个统一规的情报信息工作模式,这是英国警务情报工作的成功做法。
1993年,英国审计委员会出版的?以调研为辅助:有效解决犯罪问题?一书提出三个核心要点:一是警务职能和职责机构缺乏整合与效率;二是警方未能充分利用资源;三是重点关注犯罪分子比关注案件更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发表时间:2018-09-17T11:11:19.9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于波
[导读] 摘要:为响应公安部加快推进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的工作要求,某省公安厅计划建设一套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以实现全省警务信息资源的集中采集、应用和管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上海 201808
摘要:为响应公安部加快推进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的工作要求,某省公安厅计划建设一套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以实现全省警务信息资源的集中采集、应用和管理。
该文在完成了对该省公安厅的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平台的需求,给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公安,情报信息,需求分析
Summary:In response to the work requirements of "big intelligence"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a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plans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platform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entralized collection,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vince's polic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emand of the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mand of the platform and give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scheme.
Keywords:public safety,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demand analysis
一、建设背景
为深入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推动公安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驾驭动态社会治安的能力水平,公安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应用工作。
公安部明确要求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建设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以下简称“情报平台”),实现与公安部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对接并开展三级联动应用工作。
要全面实现全国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应用的目标,使情报信息工作初步走上规范化运行轨道,更好地发挥情报主导警务的重要作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有关部署要求,某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市公安机关统一开展综合情报信息机构建设,尽快建立健全省市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充实加强专业力量,理顺上下、内外、综合与专业、涉密与非涉密等工作关系,确保各类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工作深入开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全省市公安机关的情报分析能力。
二、需求分析
(一)功能性需求
平台建设目标是建设全省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并依托情报平台开展重点人员动态管控工作,全面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工作主动权。
情报平台需要对部、省、市三级情报信息智能比对产生的各类重点人员动态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和预警发布,并按照职责分工和警情紧急程度,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机制,落实属地动态管控工作责任制,做到“来能报警、动知轨迹、走明去向、全程掌控”,实现精细管理、精密防范、精确打击的目标。
情报平台的主要功能应包括情报信息门户、重点人员动态管控、情报信息三级联动等基本功能,以及系统应用配置管理、情报信息分析工具、业务数据综合处理等技术支撑功能。
(二)非功能性需求
情报平台的技术架构要求是可扩展的,可以很方便地扩展平台的应用功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集成性;技术方案要求是全面详细的,设计思路要新颖,应用的技术和工具要成熟、稳定;信息内容要求是安全可控的,要从身份鉴别、权限划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多个方面增强平台的安全性;用户体验要求是友好的,应用和管理都应该是通过配置完成的,用户操作应是简单、易用的,访问响应时间应该控制在5秒钟以内。
三、设计原则
本次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建设将按照公安部标准技术框架设计,并坚持以下原则:
●统一领导,整体联动;
●整合资源,注重实效;
●以块为主,分级负责;
●授权应用,保证安全。
四、设计方案
根据对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需求分析结果和设计原则要求,本次情报平台建设采用J2EE相关技术和框架,总体架构可分为4个层级:数据层、工具层、应用层和展示层。
(一)数据层设计
通过对现有部、省、市公安机关各业务系统信息资源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互联网等信息资源的汇集、整理、重构,构建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综合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为情报平台开展各种研判、分析和应用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
数据层是情报平台建设的核心,系统设计复杂,实施工作量大,构建难度也是最大的。
(二)工具层设计
工具层提供了平台实现情报信息综合应用所需要的各种配置功能、服务接口及软件工具,是快捷构建系统上层各种应用功能、实现与外部系统应用联动的重要技术支撑。
工具层的功能主要包含情报信息三级联动接口、消息服务接口、元数据配置服务、高端分析工具集等。
其中高端分析工具集是构建系统上层各种情报分析应用功能的关键要素,包含有规律分析预警工具、一键通工具、人案轨迹碰撞工具、智能串并工具、定点布控工具、团伙分析工具、经典战法工具、决策分析工具等。
(三)应用层设计
应用层是情报平台上系统用户使用的主体功能部分,为满足情报信息分析需求系统用户可以配置实现各种信息分析应用功能。
借助于应用层的配置功能,平台上线后系统用户还可以随着公安信息工作的发展而不断扩充各种新的信息分析应用。
本次应用设计实例将围绕公安机关动态掌控特定高危对象活动轨迹的需要,将涉恐、涉藏、涉疆、涉毒、重大刑事案件涉案人员、在逃人员在“吃住行销乐”等活动中留下的动态实名制信息、DNA 信息、指纹信息,通过集中式与分布式联查比对相结合的办法,建立网上特定重点对象活动轨迹控制网络,主
动发现并分析掌握其活动轨迹和动向,逐步做到“动知轨迹、走明去向、全程掌控”,这是体现情报平台建设价值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全省公安民警实战应用期盼的重要标志。
(四)展示层设计
展示层是最终用户接触和使用情报平台上各种警务信息和应用功能的接口。
最终用户就是通过展示层所反映出来的表现形态和功能操作的完整性、易用性等而获得的对情报平台最直观的认识。
情报平台信息门户是作为最终用户的主要人机交互界面,它将各类情报信息资源、研判分析结果、预警处置指令、核查反馈情况、舆情引导信息、检查监督情况、统计分析数据以及其他信息资源,在统一的综合性门户网站上进行多样化发布展示,使广大民警特别是情报信息研判应用民警通过授权开展便捷的实战查询应用,达到“一点登录、全网漫游、按需应有”的应用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刚.公安机关“大情报”战略体系的建设构想【J】.警察技术,2007(6):8-12.
[2] 姜孚立.福州公安综合情报应用平台初步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4(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