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2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一次函数的图像》说课稿
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基本特征, 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的规律。 (2)练习法:通过练习绘制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 绘图方法。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 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06
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 教师出示一张图,上面画有一条直线,斜 率为1,截距为0,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 2. 学生思考一会儿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 是一次函数的图象。 3. 教师提问:一次函数的图象有哪些基本特 征?引导学生回答:斜率、截距、单调性、 定义域、值域等。
02
说学情
说学情
本节课是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的一次函数 章节的第三节,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的基本形式、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等知 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于一次 函数的图象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和困惑。因此,本 节课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
合作学习
2、教师巡视各小组 教师巡视各小组,指导学生绘图,并及时纠正学生的 错误。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何确定这个函数的 斜率和截距,以及如何通过斜率和截距来绘制出这个 函数的图象。
巩固练习
1. 已知一次函数 y = 2x - 1,求其图象的斜 率和截距,并绘制出其图象。 2. 已知一次函数 y = -3x + 2,经过点(1, -1),求其图象,并判断其单调性。 3. 给定一次函数 y = kx + b,若其经过点 (1,2)和(2,5),求 k 和 b 的值,并 绘制出其图象。
03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一 次函数的图象 的基本特征;
(2)掌握 如何绘制 一次函数 的图象;
4.4.2一次函数应用第二课时说课稿
4.4.2一次函数应用第二课时说课稿4.4.2《一次函数应用》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版的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四章第四节,课题为《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节课为第2课时。
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意义、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开展经历体验探究活动,进行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本节课中将要探索的“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将为学生今后探索“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也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问题。
同时,在整个函数知识体系中,对于图象的感受、解读、分析特别是应用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内容,而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所接触的第一个相关内容,对于后续其它函数图象应用的学习将积累宝贵的学习经验和经历,因此本节课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下已经学习过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本章关于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已具备了一定的方法,同时学生们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的意识,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通过对一次函数全章的学习,“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已初步形成,为开展本次数学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教法与学法(一)教法分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4.3《一次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说课稿
第二环节: 探究新知
1、尝试探索,体验新知.
例 作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
设计意图:以规范的形式呈现,一是让学生进一步熟 悉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二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一次 函数的图象也是一条直线.由于有了第1课时的基础, 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先尝试独立地画出该一次函数的图 象,然后进行班级交流点评,明确该图象也是一条直 线,从而轻松引入两点法画一条直线的简单方法。
(D) m 0, n 0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必要的三组练习使学生对本节知 识进行巩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整个习题设计的 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教师根据 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选择上述题目要求学生分层完 成,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同 时习题由浅入深,一步步地加深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 及性质的认识.利用优化的习题带动优化的课堂,提高 课堂效率.
四 、 教学过程分析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新知。
教学 过程
三、巩固新知。
四、课时小结。
五、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 复习提问:(1)作函数图象有几个主要步骤?
(2)上节课中我们探究得到正比例函数图象有什 么特征?
• 设计意图:以直接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入,再次明确正比例函 数图象的一些特征,为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作好准备.体现了数 学中由特殊到一般的基本数学思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 分散难点,突破重点,为学生自主研究做知识上的准备.
问题情境,给学生足 思维受阻的地 多角度例题 直观呈现教学素材,
够时间亲自动脑去想、 方,教师通过 变式,培养 图文并茂,从而更好
动手去画、动口去说, 层层铺垫,给 学生思维的 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一次函数的图像2说课稿
《5.4一次函数的图像2》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地位及作用它是在明确了一次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后,进一步结合图像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与拓展,既为后续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提供研究方向和方法,再有结合近几年中考命题,一次函数往往是考察的重点和热点知识。
因此本节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如下: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地画出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
2、并能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团队合作意识。
以及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目标: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大胆猜想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图像探究出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且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本节之前经历了用“列表、描点、连线”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对图像的形状和分布已有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与方法上的准备。
但这个学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
三、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探究归纳法。
利用几何画板课件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密度。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这节课在学法指导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主要采取: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教学过程设计。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学流程由:一、回顾思考,引入新知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四、思路拓展,发散新知五、课堂小结,总结新知(一)回顾思考,引入新知《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说课稿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
学 情 分 析
学生特点分析
作为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变量与函数》、掌 握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已经能运用两点作图法来作出一 次函数的图像的基础之上。本堂课是对一次函数图像的深入和 拓展。现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表达的能 力,基本上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展开探究。教师应发 挥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优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 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创新的合作探究精神。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
析
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 •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根据一次函数的解
材 析式判断函数图像经过哪些象限,也能根
据函数图像推断出解析式中k、b的符号。
分 2、教学难点:如何全面理解两个一次函数,
当解析式中只有k相等时图像平行;只有b相 等时图像相交于(0,b)点的特征。
-1
y=2x+2可由y=2x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 -2
猜一猜:函数y=2x-3的图像可以怎样得 到?
将y =2x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
-3
-4 y=2x-3
-5
-6
直线y=k1x+b1与直线y=k2x+b2有什么关系? 1、如果k1 = k2 , b1≠b2那么这两条直线( 平行 )
2、如果k1 ≠ k2 , b1 = b2那么这两条直线 ( 相交于(0,b))
知识回顾(3分钟) 探究新知(7分钟) 知识提炼(4分钟) 共同商议(9分钟) 知识拓展(5分钟) 逆向思考(4分钟) 小试牛刀(4分钟) 课堂小结(3分钟) 独立作业及结束寄语(1分钟)
谢谢大家
主讲人: 江南中学 曾义 邮箱:ZENGYI265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2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1.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象中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教材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和一次函数的基础知识。
他们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深入。
学生对图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强,但缺乏对函数性质的系统认识。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函数性质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教学难点:对一次函数性质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新课讲解:讲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3.例题解析: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4.练习与讨论: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5.总结与拓展:总结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一次函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采用清晰的图表和简洁的文字,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6.3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说课稿
6.3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一.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内容。
学本节课之前,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画函数图象,并且知道了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会熟练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这节课要通过观察不同的图象来总结函数图象的性质。
也是函数学习的一个完整过程,为以后的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做好范例的铺垫,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思想及解析法思想是本节内容所包含的主要数学思想。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以上分析从而确定教学目标。
(二)、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的特点。
②会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③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性质。
④能熟练地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②通过议一议,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
(3).情感目标:①在观察、总结、归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索的学习意志。
②体验“数”与“形”的转化过程,让学生感受函数图像的美妙,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点。
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难点: 理解k、b对一次函数的影响。
二.说学法教法:1、教法:数形结合和类比、总结归纳等方法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同时还利用黑板的图例更直观的把知识点展示给学生。
2、学法:本节课主要是学生观察图像来合作探究,最终总结出图像的性质,以及k、b对一次函数图像的影响。
所以学生还是以合作探究和总结归纳为主要的学法,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等能力的提高。
三、说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①画一次函数图像的步骤。
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一下几个函数图像,(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引入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y=21x ,y=x ,y=3x ,y=-2x 。
(2)、新课:观察我们刚刚做的图像来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①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有什么特点?(都经过原点)②你作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时描了几个点?(至少两点)③直线y=21x ,y=x ,y=3x y=-2x 中,哪一个与x 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最大?哪一与x 轴正方向所 成的锐角最小?④几条直线中,因变量是怎么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注:在这里强调一点,什么是倾斜方向,什么是上升线和下降线。
《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说课稿吉安市第二中学刘建军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
本节课是在学生明确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对一次函数图象的比较与归类,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简单性质。
与其它版本教材相比,北师大版更注重借助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获得有关一次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对一次函数有了从“数”到“形”、从“形”到“数”两方面的理解,从而展开了一个“数形结合”的新天地。
作为一种数学模型,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并为今后继续学习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以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打下基础.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认识一次函数图象的基础上,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及其简单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一次函数图象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增强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一次函数的图象,探究一次函数的简单性质。
难点:一次函数图象变化规律及特点的探究过程及建立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二、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学上采用探究发现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并结合电脑演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知识的发生发展中渗透类比、化归的数学思想,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应用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体现数学的严密性与系统性。
学法: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本课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应用等活动,灵活地运用旧知识去探求新问题,让学生处于开放的学习中。
使学生从“学会”和“会学”最后到“乐学”的目的。
三、教具与学具:教具:多媒体演示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学生在掌握了函数图象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和对称性,以及一次函数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函数图象的基本知识,包括函数图象的描点和连线,函数图象的平移和翻转等。
同时,学生也学习了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对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一次函数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和对称性,能够运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绘制和分析一次函数图象,培养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产生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和对称性,一次函数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到不等式和多变的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方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次函数图象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利用练习题和实例,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一次函数图象应用的理解。
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图像应用’教学说教课程教案设计.docx
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图像应用’教学说教课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并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发展抽象的数学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与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体会函数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通过图象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2.难点:对一次函数增减性的认识.3.关键:充分利用数与形结合的思想,认清一次函数的内在本质.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例题,领会一次函数的内涵.教学过程一、范例点击,实践操作【例2】画出函数y=-6x,y=-6x+5,y=-6x-5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问题牵引】1.请你比较上面三个函数的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填出你的观察结果: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直线,并且倾斜程度一致;函数y=-6x的图象经过(0,0);函数y=-6x+5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0,5);函数y=-6x-5的图象与y轴交点是(0,-5),•它们分别是由直线y=-6x分别平移而得到;比较三个函数解析式,试解释这是为什么?2.猜想:联系上面例2,考虑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直线y=kx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观察所画的三个函数图象,得出上述问题1,2的结论,•并归纳出平移法则如下: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例3】画出函数y=2x-1,当y=-0.5x+1的图象.【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画出例3所要求的函数图象.二、合作学习,操作观察【问题探究】画出函数y=x+1,y=-x+1,y=2x+1,y=-2x+1的图象,•由它们联想: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 (k ,b 是常数,k ≠0)中,k 的正负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规则】当k>0时,直线y=kx+b 由左至右上升;当k<0时,直线y=kx+b 由左至右下降.由此得出: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 ≠0)具有的性质.【性质】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xxxx 、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一次函数y=kx+b 图象的画法:在y 轴上取(0,b )在x 轴上取点(-,0),过这两点的直线即所求图象.2.一次函数y=kx+b 的性质.(由学生自行归纳)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120习题xxxx 板书设计xxxx(3)——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感悟数学中的数与形的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抽象的数学思维和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难点:解决抽象的函数问题.3.关键:熟练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加减法解一次函数中的待定系数.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一次函数的内涵.教学过程b k一、范例点击,获取新知【例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思路点拨】求一次函数y=kx+b 的解析式,关键是求出k 、b 的值,从已知条件可以列出关于k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出k 、b .【教师活动】分析例题,讲解方法.【学生活动】联系已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以此为工具,解决问题,参与教师讲例,主动思考.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 .依题意得: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方法流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流程图,提高认识.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xxxx 、课堂总结,发展潜能根据已知的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具体步骤如下:1.写出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其中包括未知的系数(需要确定这些系数,•因此叫做待定系数).2.•把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可能是以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形式给出)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有几个待定系数,就要有几个方程)3.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从而写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121习题xxxx .板书设计352491k b k k b b +==⎧⎧⎨⎨-+=-=-⎩⎩解得xxxx(4)——一次函数的图象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建构函数“模型”.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变量与对应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函数观点,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一次函数的应用.2.难点:一次函数的应用.3.关键:从数形结合分析思路入手,提升应用思维.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地熟悉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5】小芳以200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匀加速跑5分,每分提高速度20米/分,又匀速跑10分,试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 (单位:米/分)随跑步时间x (单位:•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y= 【例6】A 城有肥料200吨,B 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 、D 两乡.从A 城往C 、D 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 城往C 、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xxxx 需要肥料240吨,D 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解:设总运费为y 元,A 城往运C 乡的肥料量为x 吨,则运往D 乡的肥料量为(200-x )20200(05)300(515)x x x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19练习.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表现.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120习题xxxx1题.板书设计。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5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说课稿2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5.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包括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并运用一次函数知识进行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和数学软件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知识进行解决。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心得。
5.总结提升: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说课稿(一次函数的图像2)
说课稿《一次函数的图像(2)》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你们好!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一次函数的图象》第二课时。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四章第3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之间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
第四章,既是学生函数的入门,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作为本节内容,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变量与函数》、《函数的图象》的基础上,对函数意义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重要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工具性内容。
也是学习高中代数、解析几何及其他数学分支的重要基础。
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思想等是本节内容所包含的主要数学思想。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概念、图象的理解;难点确定为:k、b的取值与一次函数图象位置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或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变量与函数》、《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对函数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函数图象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一次函数的图像(2)说课稿
一次函数的图像(2)说课稿兴平市东城一中马伟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的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一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一次函数的图像。
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有关的知识。
本节是以后继续学习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高中代数、解析几何及其他数学分支的重要基础。
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解析法思想是本节内容所包含的主要数学思想。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以上分析从而确定教学目标。
二.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一些自认为可行却有可能碰壁的问题充满了探求的欲望。
他们非常乐意动手操作,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表达的能力,基本上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就某一个主题展开讨论。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
(2)了解一次函数图像的主要性质。
2.能力目标:经历一次函数图像画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图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相关函数问题。
3.情感目标:(1)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索的学习意志。
(2)体验“数”与“形”的转化过程,让学生感受函数图像的美妙,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两点法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
难点: (1)结合一次函数图象,探索并理解一次函数图像的主要性质。
(2 )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
五、教法与学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初中数学公开课《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优秀说课稿
初中数学公然课《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优异讲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密山市兴凯湖乡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姓名姚宝昌。
现任教数学学科。
我今日参加讲课大赛的题目是《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下边我讲课开始,请各位评委关于不妥之处赐予责备指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课的基本出发点是促使学生全面、连续、和睦的发展。
它不单要考虑数学自己的特色,更应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重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质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说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想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获取进步和发展。
数学教课活动一定成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易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向学生供给充足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研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实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术、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取宽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教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设计正是鉴于以上考虑而进行的。
一、教材剖析:1、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版的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五节,课题为《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意义、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基础之上,经过展开经历体验研究活动,进行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并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使学生领会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形联合”思想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本节课中将要研究的“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将为学生此后研究“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也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问题。
同时,本节课的要点就是要使学生领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亲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应意图识。
函数是描绘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宽泛的应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接触并学习三类函数,即一次函数、反比率函数和二次函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象》说课稿2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象》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3《一次函数的图象》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次函数的图象,通过图象来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一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图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能够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一次函数图象的概念。
2.新课:讲解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图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次函数的图象1.图象的概念2.图象的性质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成绩、学生反馈等方式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二课时 说课稿
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和数形 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教法
1.创设情景法:
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启发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设置悬念法:
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教授过程设置 悬念,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 求,激发学习的兴趣.
结论: 当k的值相同时, 两直线互相平行
(2)如图2直线y=2x+6与y=-x+6的位置关系如何
y=-x+6
y=2x+6
结论:
当k的值不相等时 两直线相交
(3)x从0开始逐渐增大时,y=2x+6 和y=5x 哪一个函数值先到达20?这说明了什么?
y=5x y=2x+6
结论:
当k>0时,k的值
越大,函数值y增
(1)如图1,直线y=-x-4与y=-x+3的位置 关系如何?
(2)如图2,直线y=2x+6与y=-x+6的位置
关系如何? (3)如图3,x从0开始逐渐增大时,y=2x+6
和y=5x哪一个函数值先到达20?这说 明了什么?
(1)如图1直线y=-x-4与y=-x+3的位置关系 如何?
y=-x+3
y=-x-4
(4)y ( 2 3)x
拓展题
2.早晨小强从家出发,以v1的速度前往学校, 途中在一饮食店吃早点,之后以v2的速度向 学校走去,且v1>v2,则表示小强从家到学 校的时间t(分钟)与路程s(千米)之间的
关系是( A)
拓展题
3.已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 分别是A(-2,a),B(-1,b),C(2,c) 你能判断a,b,c的大小关系吗? 方法一(直接计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一次函数》的第五节。
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为第2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
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
二.说学法教法:
1、教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有关性质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通过有层次的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从函数图象中读取有用的信息是本节课的难点和关键,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比如,看函数图象时要首先看清坐标轴的名称和单位,其次要理解关键点实际意义.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景理解k的意义.
2、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情景,建立函数模型,并通过观察图像来确定函数的性质,最终能够结合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问题解决;第三环节:反馈练习;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
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
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
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试求降价前y 与x 之间的关系
(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
(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意图:通过与上一课时相似的问题,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学习。
效果:由于问题与上一课时问题相近,学生很快明确并解决了问题。
第二环节:问题解决
内容1:例1
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36km/h ,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h .
(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
(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km ?
思考:用解析法如何求得这两个问题的结果?小聪、小慧运行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式分别是什么(小聪的解析式为S 1=36t ,小慧的解析式为S 2=26t+10)?
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通过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函数模型,利用该函数图象的特征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说明:在这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入手感到困难,可用以下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⑴两个人是否同时起步? ⑵在两个人到达之前所用时间是否相同?所行驶的路程是否相同?出发地点是否相同?两个人的速度各是多少?⑶这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函数关系?⑷如果用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那么他们的函数解析式是一样?他们各自的解析式分别是什么? 内容2:深入探究
例 2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 追赶(如图),下图中l 1,l 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海里)与追赶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线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 (2)A ,B 哪个速度快?
之间的关系? 解:从0增加到10时,l 2的纵坐标增加了2, 解:观察图象,得当t =0时,B 距海岸 而l 1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分内,A 行驶 0海里,即S =0,故l 1表示B 到海岸的 了2海里,B 行驶了5海里,所以B 的速度快. 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
海 岸
公 海
A
B
(3)15分钟内B 能否追上A ? (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能否追上A ? 解:可以看出,当t =15时, 解:如图l 1 ,l 2相交于点P .因此, l 1上对应点在l 2上对应点的下方, 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一定能追上A .
(5)当A 逃到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 能否在A 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l 1与l 1交点P 的纵坐标小于12,这说明在A 逃入公海前,我边防快艇B 能够追上A . 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图能力,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
说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识图能力.
第三环节:反馈练习
内容:观察甲、乙两图,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两图中的( )图比较符合传统寓言故事《龟免赛跑》中所描述的情节. 2.根据1中所填答案的图象填写下表:
3.根据1中所填答案的图象求:
(1)龟免赛跑过程中的函数关系式(要注明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乌龟经过多长时间追上了免子,追及地距起点有多远的路程?
4.请你根据另一幅图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自编一则新的“龟免赛跑”的寓言故事,要求如下:
(1)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概括大意,不能超过200字;
(2)图表中能确定的数值,在故事叙述中不得少于3个,且要分别涉及时间、路和速度这三个量.
意图:旨在检测学生的识图能力,可根据学生情况和上课情况适当调整。
说明:练习注意了问题的梯度,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图象中获取信息,对同学的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对回答问题暂时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第四环节:课时小结
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直接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设法得出各自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借助关系式完全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通过列出关系式解决问题时,一般首先判断关系式的特征,如两个变量之间是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当确定是一次函数关系时,可求出函数解析式,并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求得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小结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法。
说明: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进行补充,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作业:习题6.7
四、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