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一、旅游资源概念
二、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三、旅游资源的特征
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思考与练习
一、旅游资源概念




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 普查规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 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 郭来喜《人文地理概述》—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 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 来和消磨闲暇时光的客体和劳务 陈传康——旅游资源上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 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 基础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 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概念



广义(attraction) 1、旅游资源包含多种因素 2、旅游资源并不一定都具有物化形式或物质形态 狭义(resource)—“可以开发利用”(即未经开发), 要么强调“有无经济价值” 理解: 1、旅游资源需经开发才能为旅游业所利用 2、旅游资源要对旅游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3、旅游资源要能够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4、旅游资源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地理学报》郭来喜、吴必虎)
景系 景 类 景 型
地文景观
自 然 景 系 水文景观 气候生物 其它自然
①地表岩溶景型②山岳景区景型③峡谷景型
①湖泊/水库景型②瀑布、泉景型
①天文/气象景观景型②原始植物群落景型③野生 动物栖息地景型
①其它自然景观景型
历史遗产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前言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国旅游,人们对旅游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将介绍一下旅游资源调查的意义。

旅游资源调查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了解旅游资源的现状、特点和潜力,为制定旅游开发规划和提供旅游服务提供依据。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全面调查,可以了解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以及游客的需求和满意度等信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我将介绍一下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旅游资源调查一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了解游客对旅游资源的认知、满意度和需求等信息;实地考察可以通过实地走访、拍摄照片等方式,了解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统计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最后,我将介绍一下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主要包括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可以通过评估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环境影响等指标,得出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主观评价可以通过游客的满意度调查、照片比较、专家评议等方式,得出旅游资源的主观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不仅可以评估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经济效益,还可以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总之,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全面的调查和评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面 积48.5万平方公里,人口8356.5万 人,有汉、藏、羌等13个民族。
2、四川地处亚热带,气候温 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素 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旅游资源 极为丰富。
AAA:山丘型旅游地
蜀山之王——贡嘎山
AAC沙砾石地型旅游地
腾格里沙漠
撒哈拉沙漠
AAE奇异自然现象
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6、术语和定义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旅游资源单体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
3、旅游资源调查实际上是针对基本类型 单体的调查,包括准备、实地调查与资料 验证、资料整理与成果编制等3个步骤 。
4、标准应用“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 价体系”对调查所获得的旅游资源单体 价值和程度进行评价。依据旅游资源单 体得分,从高到低将其分为五级、四级、 三级、二级、一级旅游资源。
5、本标准的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 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 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 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
BFA冰川观光地
黑龙江五大连池
海螺沟
DAB光环现象观察地 DBB避暑气候地
峨眉山佛光
避暑胜地—青城山
EBE交通遗迹
茶马古道
古蜀道
古蜀道地图四川段
二、旅游资源调查
1 基本要求 2 旅游资源详查 3 旅游资源概查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标准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标准这事儿。

你说旅游资源像啥?就好比是一个大宝藏啊!那山川湖泊、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等,都是这宝藏里的宝贝呀!那咱咋去发现这些宝贝,又咋知道它们到底有多珍贵呢?这就得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标准啦!你想想看,咱去一个地方旅游,要是那地方乱糟糟的,啥都没个条理,你还会有兴致吗?肯定不会呀!所以说调查就像是给这个地方来个全面体检,看看它到底有啥好东西,有啥问题。

那评价标准呢,就像是一把尺子,量一量这些宝贝的分量。

比如说,那景色美不美呀,是不是让人看了就心旷神怡;历史文化底蕴厚不厚呀,能不能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还有那游玩设施完不完善呀,能不能让人玩得开心又安全。

这就好比咱去挑水果,你得看看这水果新不新鲜、甜不甜、有没有坏的地方,对吧?要是不看清楚就买回家,万一不好吃,那不就亏啦!咱出去旅游不也是这个道理嘛!你得知道这地方值不值得你花时间花精力去呀。

要是评价高,那去了肯定开心,回来还能跟朋友们吹吹牛,说自己去了个多棒的地方。

要是评价不咋地,去了可能就会觉得失望,那不就白跑一趟嘛。

你再想想,要是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都没好好调查评价,那开发者怎么知道该怎么去打造呀?就像做菜,你得知道食材的好坏,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嘛。

而且哦,这评价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呀!就跟咱的口味一样,会变的嘛。

以前觉得好的,现在可能觉得也就那样;以前不怎么在意的,现在可能觉得特别珍贵。

比如说一些古老的村落,以前可能觉得就是些破旧的房子,没啥好看的。

但现在呢,大家越来越喜欢那种原汁原味的感觉,这些村落就变得特别有吸引力啦!这就是评价标准的变化呀。

所以说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标准可重要啦!它能让咱找到真正好玩的地方,能让开发者把地方打造得越来越好。

咱以后出去旅游,可得多关注关注这些方面,别瞎跑瞎逛,得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呀!这不就是为了让咱的旅游更有意义,更开心嘛!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1. 引言旅游资源是各地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个地方来说,了解和评价本地的旅游资源是制定旅游发展政策和推广旅游业的基础。

本文将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为决策者和游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 调查方法为了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使用了以下方法:2.1 定性调查定性调查主要通过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式进行,目的是获取对旅游资源的主观看法和评价。

通过访谈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以及游客,了解他们对于旅游资源的感受和建议。

同时,对旅游景点进行现场观察,记录景点的环境状况、设施完善程度等信息。

另外,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本地旅游资源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2.2 定量调查定量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目的是获取对旅游资源的客观评价和具体数据。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游客对旅游资源的满意度、游览体验等方面的评价。

为了增加问卷的有效性,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样本代表性。

通过统计分析问卷数据,得出对旅游资源的客观评价结果。

3. 调查结果分析基于上述的调查方法,得出了以下对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3.1 环境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在环境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评价。

景点的自然环境保护得当,无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本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具备各类旅游活动的条件。

然而,也有少数景点存在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游客过多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3.2 设施评价在设施方面,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主要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完善,包括交通便利、餐饮住宿设施齐全,同时还有各类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

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景点的设施条件较为满意。

3.3 服务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在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景点的服务质量较高,提供了专业的导游服务和周到的接待服务,游客对此评价较好。

然而,也有一些景点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表现为接待效率低、导游业务知识不足等问题,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第二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一节旅游资源概念一、区域旅游资源的概念1、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在国外被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

保继刚、楚义芳两位年青的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风景、文物,也可以是不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如民情、风俗等。

”郭来喜教授认为:“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们友好往来和消磨闲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第一次把旅游服务视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这一概念实质上是由旅游和资源两个概念有机组合成的一个复合概念。

“资源”一词强调了能被人们利用,用来创造财富的内涵。

所以在这里选用国家标准GB/T1891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提出将旅游资源界定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旅游资源的有关表述区域旅游资源大凡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存在于一定地域范围之中,而某一地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即是区域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单体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在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方面:1、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重要体现旅游资源作为“资源”的一部分,当然具有“资源”的共性。

所谓资源,一般指生产资料的来源。

也就是说,凡是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是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而区域旅游资源的赋存对这一地域旅游活动的开展,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关键是这里的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基础性。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仙娘洞溶洞西方向是一个特大溶洞,溶洞大致可分为二个 层次。溶洞顶有一条长龙形的悬石形状在溶洞顶壁上。离 悬的龙形10米处有一个地下洞穴,直经约0.5米,上至二 层处。北方溶洞壁上悬有钟乳石,保存特别完整。也是唯 一完整的一处。旁边有一悬着的钟乳石悬笔,但现已被破 坏,只剩笔头形。此溶洞的钟乳石有水滴,和落笔洞的钟 乳石相对比,可以看得出仙娘洞溶洞的环境保存得比落笔 洞的要好,而仙娘洞位于北。由于在北山峰地势险要,山 峰上的植物及有些古树木才得以保存住。但存在的环境情 况也并不乐观。溶洞内比过去几年积水严重,洞口被山峰 上坍塌下的石头堵住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
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调查目的
●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
址可供利用旅游资源的系统调查,完善了解该区 域内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点、级别 、成因和价值,以及有关自然、社会、经济环境 等基本情况,为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旅游开 发和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基础和依据。
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调查目的详解:
1. 通过对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旅游资源调查, 可以凸显落笔洞古遗址的价值、资源赋存状况、 资源开发现状以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便更 好地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展现出落笔洞古人类文化 遗址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2. 大力提倡对落笔洞古遗址的保护,结合旅游资源 调查、评价和开发的角度,以旅游发展带动遗址 保护,实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2.落笔洞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3)旅游活动质量调查 (4)旅游市场环境调查 (5)其他的调查内容
2004年三亚市政府终于将此事 提上议事日程。在专家及社会各界 的不断呼吁之下,这里将出现海南 第一个“古人类文化遗址公园”。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按照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旅游资源功能分类。

其要紧且的在于认识与充分发挥各类旅游资源的作用,为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服务。

根据旅游资源的小同功能,把旅游资源分为下列类型:(一)观光游览型旅游资源此类以各类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的古建筑、城镇风貌、园林建筑为主,以供旅游者观光游览与鉴赏,旅游者从中获得各类美感享受,借以陶冶性情。

(二)参与型旅游资源也有人称作体验型旅游资源,包含冲浪、别流、赛马、渔猎、龙舟竞渡、游泳、制作、品味、访问、节庆活动、集市贸易等旅游者能够置身其中,亲自参与活动,能够得到切身的体验,以乐在其中,乐在其身。

(三)购物型旅游资源包含各类土特产、工艺品、艺术品、文物商品及仿制品等旅游商品,要紧供旅游者购买。

(四)保健休疗型旅游资源包含各类康复保健、度假疗养设施与活动,比如疗养院、度假村、温泉浴、沙浴、森林浴、健功房等。

旅游者从中得到体质的恢复与提高,或者对某种慢性疾病的治疗。

(五)文化型旅游盗源包含富有文化科学内涵的各类博物展览科学技术活动、文化教育设施等。

旅游者从中能够获得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开阔眼界,增长阅历。

(六)感情型旅游资源要紧包含名人故居、名人古墓、各类纪念地等,可供开展祭祖、探亲访友、怀古等旅游活动,以表达旅游者的思古、怀念、仰慕、仇恨等感情南昌旅游资源的调查分类一、按旅游资源的成因或者科学属性分类1.自然旅游资源南昌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比如。

厚田沙漠、梅岭、象湖风景区、象湖风景区、南昌青山湖、洪崖丹井、梅湖、天香园、南矶山、凤凰沟风景区、怪石岭、梅岭神龙潭景区、长春湖、狮子峰等等。

2.人文旅游资源南昌人文旅游资源也是多姿多彩,比如有。

安义古村、滕王阁、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梦山胜迹、绳金塔、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新八一大桥、世界面具公园、佑民寺、西山万寿宫、小平小道、岩禅寺、烈士纪念堂、新四军军部旧址、宁王朱权墓、军官教育团旧址、方志敏烈士墓、二十军指挥部旧址、李渡烧酒作坊遗址等等。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4) 旅游资源的情况
包括旅游资源成因、类型、数量、分布位 置、规模、 形态和特征;
5) 旅游资源的评价 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特别要注意和同类资源的对比,最后评定旅游资源级别和吸引向性;
6)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将调查工作中所发现的关于旅游资
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概括,以引起开发者和管理者的 注意,同时须提出相应开发规划的建议和保护性措施。 7) 主要参考文献。 (四) 资料的管理和更新
1. 旅游资源技术性单因子定量评价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单因子评价是指针对旅游资源的旅 游功能,集中考虑某些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并对这 些因素进行适宜评价或优劣评判。
4 旅游规划和旅游政策法规
• 近年人大、政府出台的旅游发展政策、法规文件。
• 各级政府制定的旅游发展规划文本与图纸。
(二)野外调查,收集资料和数据阶段 1. 调查方式 1)概查 2. 调查方法 1)野外实地踏勘 2)详查
2)访问座谈
3)问卷调查
(三)文件编辑,形成成果阶段
1. 资料、照片、录像片等的整理 2. 图件的编制和清绘
第二节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概念 所谓旅游资源评价就是从合理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及 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某种方法,对一 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其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 综合评判和鉴定的过程。
一、旅游资源评价内容
(一)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1)美学观赏性
(2) 历史文化性 (3) 科学性
• 5)旅游部门有专门联系人,负责联系协调各有关部门。 • 6)可事先收集的资料有关单位能代为收集。
• 7)旅游部门所能提供的资料,应无偿提供。
• 8)初步成果形成后应至少组织一次旅游发展研讨会。 • 9)在有关报纸上开辟专栏,探讨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 听取公众的意愿。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前言:我们此次的实习地点是桂林、阳朔和北海,对于我们班大多数都是贵州的孩子来说还是挺激动的,我们可以看到梦魂萦绕的出现在小学课本里的冠绝天下的桂林山水,心神向往蓝天大海了,一望无际的海面,起伏的浪花,美丽的夕阳,柔软的沙滩,明媚的阳光,这些对于海洋的描绘终于可以自己去领略了。

然而作为生态学的学生,我们有这次机会可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滨城市的植物类型,也是让我们很期待的。

实习路线:贵阳——桂林——阳朔——北海——贵阳实习时间:2014年7月14日——19日一、为期六天的行程从2014年7月14日晚17:30准时开始了,由《旅游资源学》》实习课程的戴朝霞老师带队,全行41个人,我们坐着大巴车,在欢声笑语中经过7个小时,终于感受到明媚的阳光,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桂林我来了!随着车窗外的山不再是那么的大,山坡山坡上的白桦树变得成行成对,规规矩矩的站立。

我们知道我们早离开了家乡贵州来到了广西。

慢慢进入到了桂林市区,透过车窗看见了漓江,由于前不久刚下过暴雨的原因,江水不像图片上看这的那么碧绿,有浅浅的一点浑。

然后我们来到了小餐馆吃早餐,稍稍的休憩准备着我们一天的行程。

二、桂林旅游资源概况和感受第一站桂林市区的景点的游览参观。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5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12个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

第一个景点杉湖,杉湖最出名的日月双塔屹立在湖面,有那么一点巍峨的感觉。

湖面随着微风荡漾,一些鱼儿也在水面不时地露头。

欢快的就如我们的愉悦的心情一样。

然后我们坐着跟团的客车来的了解放桥码头,导游给我们讲解了解放桥的历史事件。

然后在码头参观了以徐悲鸿的八骏图为模板做的六匹马雕塑,直观的呈现了八骏图的艺术魅力。

然后由码头上游船开始了游览桂林市内的漓江段风光。

专题2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专题2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Ý ¡ Ý ¡ Ý ¡ Ý
Õ Í Æ ¨¶ ¼
掌握知识点:
主要概念:旅游资源 景区旅游容量 主要观念:
1、旅游资源具有对游客的吸引性和经济特性。 2、景区旅游调查主要根据2003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GB/T28972--2003) 3、旅游景区资源评价主要包括质量评价、结构特征评价、环境与 开发条件评价。 4、旅游景区资源评价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方面着手。
第三章
二、景区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式
(一)景区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区域情况 2、旅游资源状况 3、环境状况 4、旅游景区开发利用条件 5、客源市场调查
第三章
二、景区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式
(一)景区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区域情况
自然地理概况 自然资源概况 社会经济历史沿革情况
第三章
二、景区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式
第三章
(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一般体验性评价 美感质量评价 定性评价方法 三三六评价法 定量评价方法 资源及环境综合评价法
第三章
(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一般体验性评价:
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一个或多个旅游 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通常的做法是旅游者在问卷上回答有关旅游资源 的优劣顺序,或统计报纸、书籍、杂志上的出现频率。
数量、密 度与布局
第三章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环境容量 和承载力
经济环境
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景区旅游容量:
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旅游生态质量、 旅游活动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所能容纳 的旅游活动量。 (包括旅游资源容量、旅游地空间容量、旅游 经济环境容量、旅游社会环境容量和旅游心理 容量。)

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一

第二章  旅游资源评价一

第二章旅游资源评价一、方山旅游资源单体综合评价(负责人:)(一)方山旅游资源类型特征方山的旅游资源类型比较丰富。

我们小组所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中就包含8个主类、17个亚类、28个基本类型。

其中主类有:地文景观(A)、水域风光(B)、生物景观(C)、天象与气候景观(D)、遗址遗迹(E)、建筑设施(F)、旅游商品(G)。

主类中的建筑设施类所涵盖的旅游单体最多,包含6个亚类:综合人文旅游地(FA)、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居住地与社区(FD)、归葬地(FE)交通建筑(FF)与水工建筑(FG) 13个基本类型: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FAC)、园林游憩区域(FAD)、景物观赏点(FAK)、佛塔(FCA)、塔形建筑物(FCB)、楼阁(FCC)、建筑小品(FCK)、会馆(FDF)、墓(FEB)、桥(FFA)、车站(FFB)、栈道(FFE)、水库观光游憩段(FGA);其次是生物景观类,包含4个亚类:树木(CA)、草原与草地(CB)、花卉地(CC)、野生动物栖息地(CD),6个基本类型:林地(CAA)、林间花卉地(CAB)、独树(CAC)、草地(CBA)、草场花卉地(CCA)、水生动物栖息地(CDA);水域风光类包括2个亚类:瀑布(BC)和泉(BD),2个基本类型:跌水(BCB)、冷泉(BDA);地文景观类包含2个亚类: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自然变动遗迹(AD)3个基本类型:奇特与象形山石(ACE)、地震遗迹(ADC)、火山与熔岩(ADE)、遗址遗迹类包含1个亚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1个基本类型:历史事件发生地(EBA);旅游商品类包含1个亚类:地方旅游商品,2个基本类型:菜品饮食(GAA)、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GAE);人文活动类包含1个亚类:艺术(HB),1个基本类型:文化艺术作品(HBB)。

(二)方山旅游资源分布特征我们小组所调查的方山旅游资源单体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118°51′-53′E,31°53′-58′N之间,此外对方山的核心风景区及观赏游憩区进行了考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一节旅游资源概念一、区域旅游资源的概念1、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在国外被称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

保继刚、楚义芳两位年青的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风景、文物,也可以是不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如民情、风俗等。

”郭来喜教授认为:“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们友好往来和消磨闲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第一次把旅游服务视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这一概念实质上是由旅游和资源两个概念有机组合成的一个复合概念。

“资源”一词强调了能被人们利用,用来创造财富的内涵。

所以在这里选用国家标准GB/T1891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提出将旅游资源界定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旅游资源的有关表述区域旅游资源大凡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存在于一定地域范围之中,而某一地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即是区域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单体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在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方面:1、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重要体现旅游资源作为“资源”的一部分,当然具有“资源”的共性。

所谓资源,一般指生产资料的来源。

也就是说,凡是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是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而区域旅游资源的赋存对这一地域旅游活动的开展,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关键是这里的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基础性。

对旅游者吸引力的强度。

凡旅游资源品位高,组合好,实用价值就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强。

反之,亦然。

2、旅游吸引力是判断是否属于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自然界赋予的、或人为创造的、历史遗存的客观实体,复杂多样。

那些不具备物质形态的文化艺术思想等因素,乃至“劳务”、“旅游者”,其表现形式更是名目繁多。

上述内容并非都是旅游资源,只有那些对游客有一定吸引力的,有可能被游客所利用的内容才能称得上是旅游资源。

如优美的山、川、河、湖,奇特的鱼、虫、鸟、兽,珍贵的历史文物,纯朴的民俗民风,优良的社会风尚,精湛的艺术表演,高超的服务技艺,独特的旅游形式……都能对游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也可被称为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既包括已被开发利用的部分,也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部分对于已被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可以继续开发利用,仍然作为旅游资源;对于那些未被开发或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可以起到“原材料”的作用,一旦条件成熟,经过开发利用同样可以为人类做出贡献,不容忽视。

4、旅游资源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需求不断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资源范畴会不断扩大,某些今天日看来不是旅游资源的客体或因素,很可能明天就变成了旅游资源。

5、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对于物质的、有形的旅游资源已被人们广泛认可,而对于许多无形的、非物质的精神产品,还有些不被人们理解与接受。

有人提出“概念性旅游资源”的观点,认为许多并没有具体依托的“概念”在吸引着不少旅游者,如上海的“时尚之都”、香港的“万象之都”、大连的“北方香港”、洛阳的“九朝之都”等,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非物质的东西已被广泛应用。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一、分类原则和依据1、原则分类的原则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准绳、标准,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持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互独立性原则即不能把不具有共同属性的旅游资源归为一类,而划分出来的同一级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必须是有共同的属性,不同类型之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

划出来的类型相互之间是独立的,不会出现包容或重叠的出现。

对应性原则所划分出的次一级类型的内容,必须完全对应于上一级类型的内容,不能出现下级内容超过上一级或少于上一级内容的现象,以免出现逻辑上的错误。

逐级划分原则即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可分为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亚系统,分类时要把分级和分类结合起来,逐级进行分类,避免出现逻辑性的问题。

简明扼要、科学实用的原则即分类体系应该尽量简单明了,不宜繁多;同时要注重科学性,要遵循一定的科学体系,也要考虑实用性,要便于操作。

2、依据要进行分类,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具体依据(标准),即必须根据旅游资源本身的某些属性或关系进行分类。

由于旅游资源的属性及现存性状的复杂多样,因而分类标准也是多方面的。

甘枝茂、马耀峰介绍的常见的分类标准如下。

①成因:以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原因和过程为依据进行分类,如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等。

②属性:以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形式、状态等资源不同属性进行分类,如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等。

③功能:所谓旅游资源的功能是指所能够满足开展旅游活动需求的作用。

根据旅游资源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观光游览旅游资源、参与体验旅游资源、购物型旅游资源等。

④时间:以旅游资源形成至今时间长短的不同作为旅游资源类别区分的依据,如建筑旅游资源可区分为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⑤其他:例如开发利用情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均可作为不同目的要求的分类依据。

保继刚、楚义芳认为旅游资源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①以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作为分类标准。

如根据资源的属性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进一步的细分又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典型的如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科院地理研究所(1992)作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旅游分类为两级“类和基本类型”;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2003所作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表”,将旅游资源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三个层次等均是以此为分类标准的。

②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如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观赏型旅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疗)养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游资源以及特殊型旅游资源等。

③以游客活动的体验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如1997年美国的德赖弗(Driver B)等提出将旅游资源分为5大类:原始地区、近原始地区、乡村地区、人类利用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地区。

④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游客体验作为分类依据。

以1966年克劳森和尼奇(Clauson M and Knetsch J L)提出的分类最具影响,其分类系统如下: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资源基游型游憩资源;中间型游憩资源。

二、旅游资源分类的国家标准由于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要求不一,依据标准不同,以及学术界的见解各异,形成了许多种分类方法。

但为了我国在各级各类的旅游规划中有一个科学、适用的分类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制定并颁发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用以作为我国旅游资源考察、调查、评价和规划设计的依据,是旅游规划中必须要统一采用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划分为8个大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见表3-1:为适应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的需要旅游规划工作在很多年前就在不少地方开展起来,同时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发展,因而根据不同目的要求,已经广泛使用了一些分类方案。

现择其主要的介绍如下:两分法分类方案所谓“两分法”分类方案,是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系统的一种分类系统。

这是目前最常见、应用广泛的一种分类方案,该分类系统一般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两大类、若干个基本类、若干个类型。

按旅游资源功能分类该分类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认识和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为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服务。

分类如下:观光游览型旅游资源参与型旅游资源购物型旅游资源保健休疗型旅游资源文化型旅游资源感情型旅游资源按旅游动机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心理方面精神方面健身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按旅游资源的增长情况分类可再生旅游资源,如动植物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旅游资源,如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可更新旅游资源,如某些人文景观、旅游商品按资源价值及管理级别的分类国家旅游资源省(市)级旅游资源县级旅游资源按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未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调查一、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要求1、按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即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分类方案的要求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

2、保证调查成果质量要求在整个运作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明了,能量化的尽量量化。

3、调查方式要求充分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统计、填表和编写调查文件等项工作。

调查方式以收集、分析、转化利用这些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主,并逐个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现场核实,包括访问、实地观察、测试、记录、绘图、摄影,必要时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

4、调查分类根据需要和条件对旅游资源调查分为“旅游资源评查”和“旅游资源概查”二个档次,其调查方式和精度要求有所不同。

二、旅游资源详查1、适用范围和要求适用于了解和掌握整个区域旅游资源全面情况的旅游资源调查。

要求完成全部旅游资源调查程序,包括调查设备、实地调查。

要求对区域内全部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提交全部“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2、调查准备成立调查组技术培训仪器设备的准备资料收集①收集与旅游资源单体及其赋存环境有关的各种文学描述资料,如地方志、乡土教材、旅游区旅游点介绍规划与专题报告等。

②收集与调查区域有关的各类图形资料,如大比例尺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重点是反映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的专题地图。

3、实地调查确定调查区域的调查小区和调查路线调查路线按实际要求设置,一般要求贯穿调查区内所有调查小区和主要旅游资源单体所在的地点。

选定调查对象调查组成员在资料研究、广大群众调查的基础上对自己负责的调查区域内的所有旅游资源单体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①选定下列单体进行重点调查:具有旅游开发前景,又明显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集合型旅游资源中具有代表性部分,代表调查区形象的旅游资源单体。

②对下列旅游资源单体暂不进行调查:明显品味较低,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相违背的;开发后又损于社会形象或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影响国民生计的;某些位于特定区域内的。

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除对于列为“暂不进行调查”的旅游资源单体外,调查区域的所有旅游资源单体均需分别填写一份“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