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2 有理数 1.2.4 绝对值(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1.2.4 绝对值课题:1.2.4 绝对值课时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方法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四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和绝对值有关的知识。
借助数轴,可以用数轴上的点直观地表示有理数,从而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绝对值的直观工具,帮助学生学习绝对值这是绝对值得几何意义;通过计算观察归纳等方法发现有理数绝对值的规律,从而知道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成分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转折期,授课时要注意具体性、形象性,同时还要有适当的抽象、概括要求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会求出一个数的绝对值,能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的知识2、经历绝对值概念的形成,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重点绝对值的概念难点绝对值的概念提炼课题利用数轴理解绝对值得意义教法学法指导归纳总结、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回顾知识回顾知识:什么叫数轴?什么叫相反数?怎样表示数a的相反数?回顾知识教学过程分析情景,思考问题知道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完成练习,思考问题情景分析:(1)甲、乙两辆出租车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行驶,记向东行驶的里程数为正。
两辆出租车都从O地出发,甲车向东行驶10km到达A处,记作km,乙车向西行驶10km到达B处,记做km。
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A、B的位置,则A、B两点与原点距离分别是多少?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2)数轴上表示-4和4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表示的0.5和-0.5点呢?绝对值的概念: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用“| |”表示。
例如:探究新知:先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再思考后面的问题:|5|= |-10|=|3.5|= |-4.5|=|50|= |-3|=|100|= |-5000|=0|=0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的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梳理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进一步体会数系扩充之后运算的一致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全章的复习,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概念复习1、正数与负数(1)请同学们分别举出3个正数、3个负数的例子。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学生的答案。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2)正数、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例如:如果水位升高8 m记作8 m,-5 m表示____________。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2)小数也可化为分数。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提问:数轴上的点表示的任意两个数大小关系如何确定?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 正数>0>负数;(3) 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1)求出列举的正、负数的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例如:若a与b是互为相反数,则a+b=。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
6、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就是一个数a的绝对值。
数a的绝对值记作:︱a︱;(1)任何有理数a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即︱a︱≥0.a(a>0)(2)︱a︱=(a=0)学生活动:同桌相互给出一正、一负及0三个数,分别说出它们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7、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n 10的形式。
第1章有理数(单元复习课件)(知识导图+考点梳理+数学活动+课本复习题)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盈利/万元
-6.8
-10.7
31.5
27.8
31.5> 27.8 > -6.8 > -10.7
6. 某年我国人均水资源比上年的增幅是 -5.6%. 后续
三年各年比上年的增幅分别是 -4.0%,13.0%,-9.6%.
这些增幅中哪个最小?增幅是负数说明什么?
-9.6%最小
(1)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作数 a 的绝对值,记作| a |,
读作“a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性质(非负性).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即: ①如果a>0,那么│a│= a;
②如果a=0,那么│a│= 0;
③如果a<0,那么│a│= -a.
7.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将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再用“<”连接起来.
3,-4,0,2,-2,-1
-4
-4
-3
-2
-1
0
-2
-1
0
-4 < -2 < -1 <
1
2
3
2
3
0 < 2 < 3
4
知识梳理
4. 相反数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
–(–2) > –|+2|
(3)+|–3| 和 |–(+5)|; (4)–(+ ) 和 –|–
(3)+|–3| = 3, |–(+5)| = 5;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最新3篇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最新3篇篇一:数学《有理数》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
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
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4、教学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5、教学难点:有理数乘除法法则的探索与运用。
确定教学目标的理由依据是:新课标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同时也基于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导学案:1.3有理数的加减法(20210713001618)
第一章有理数《1.3有理数的加法》导教案(1) N0:8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论________教师评价 _______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的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经历研究有理数加法法例的过程,加深对有理数加法法例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1、自学教材 16—18 页总结有理数的加法法例:(1) 同号两数相加,例 1、计算( -4 )+(-5 )第一步:确立种类(-4 )+(-5 )(同号两数相加)第二步:确立和的符号(-4 )+(-5 )=- ()(取同样的符号)第三步:确立绝对值(-4 )+(-5 )= -9(把绝对值相加)练习: 3+2 =(-3 )+(-2 )=(-1)+(-6)=(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例 2、计算( -2 )+6第一步:确立种类(-2 )+6(异号两数相加)第二步:确立符号∵6 2,∴( -2 )+6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第三步:确立绝对值∵ 6-2=4,∴( -2 )+6=+4(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练习 :(-3)+4=+()=3+(-4 )=-()= 5+(-7)==( -12 )+19==同学们知道有理数的加法的步骤吗?①确立种类;②确立和的(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4)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③最后进行绝对值的。
比方: 5+(-5)= 。
比方: 3+0=-3+3=0+。
(-5 )=2、自学检测(1)+ 8 与- 12 的和取___号,+ 4 与- 3 的和取___号。
(2)按①的格式计算以下各题① 14+(-21 )②(-18)+(-9)③(-0.8)+1.7④ -8+ 8解:①原式 = - (21-14 )=-7三、合作研究1.填空( 1)、某天气温由 -3 ℃上涨 4℃后气温是( 2)、已知两数 5 与-9 ,这两个数的和是;比-3 大 5.,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和是,这两个数的相反数的和是.2、设a=-2 ,b= 1 ,计算33( 1) a+(-b)( 2) (-a)+b(3)a+2b3、红星队在 4 场足球赛中的战绩是:第一场 3:1 胜,第二场 2:3 负,第三场 0:0 平,第四场 2:5 负。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一、【课标要求】二、知识结构三、主要考点考点一: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概念有理数 相反数大小比较 绝对值 倒数 数轴运算加法减法 乘法 除法 乘方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有理数含正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有理数的另一种分类1、填空①_____________统称整数。
_____________统称分数。
_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
0既不是 ,也不是 。
②增加-20%,实际的意思是 。
甲比乙大-3表示的意思是 。
③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为126℃,记作+126℃,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50°C, 记作 ℃. 白天比夜间高 ℃想一想:零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零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自然数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零也是自然数;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不是自然数 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1,-0.1,-789,25,0,-20,-3.14,-590正整数集{ …} 负整数集{ …} 正分数集{ …}负分数集{ …} 正有理数集{ …} 负有理数集{ …} 自然数集{ …}有理数整数 分数正整数 负整数0 负分数正分数自然数含负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3、判断正误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 ( )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 ( )③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 )④0℃表示没有温度 ( )考点二:数轴1、填空①规定了,和的直线叫做数轴。
②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已知m是整数且-4<m<3,则m为_______________。
③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
最大的非正数是__。
④与原点的距离为三个单位的点有____个,他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
2、选择题①下列数轴画法正确的是( )②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所表示的数是()A整数B负数C非负数D非正数③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考点三:相反数1、填空①-2的相反数是;它的倒数是;它的绝对值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5.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能够求解简单的乘方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通过实际例题的分析与解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为了巩固学生对有理数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1-2页的练习题,涉及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及简单的加减运算。
-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运算能力提升:
-完成课本第3-4页的练习题,涵盖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及括号的运用。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运算规则、相反数和绝对值等知识点。
2.归纳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有理数运算的注意事项。
3.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4.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有理数的奥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发现有理数的运算规律。
-利用数轴、符号等工具,形象地展示有理数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互动问答、实际例题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引导他们从整数运算向有理数运算过渡,降低学习难度。
-对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章 有理数(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一章有理数大单元教学设计展示图片和动画,让学生自主思考,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回答问题米,、当钱包越来越扁,收入出现了负数;当雾霾越来越重,是空气质量出现了负数;当风越吹越冷,是温度出现了负数;当老板焦头烂额,是公司盈利出现了负数;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公斤,小华体重增长-1公斤,小强体重增长0公斤. (2)六个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美国-6.4%,德国 1.3%, 法国-2.4%,英国 -3.5%, 意大利 0.2%,中国 7.5%. 理解带“-”号的数字学生举手发言,依次让学生回答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负数有:-1,-3.14,-1.732,-27,正数有:2.5,+43,12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和负数是相对而言的, 以进为正,则退为负; 以入为正,则出为负; 以增为正,则减为负; 以高为正,则低为负; ......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仅是表示“没有”,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例3 如果温泉河的水位升高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那么水位下降0.5m时水位变化记作()A.0m B.0.5mC.-0.8m D.-0.5m例 4 下列对“0”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②0只表示“什么也没有”;③0可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0℃;④0是正数;⑤0是自然数.A.3 B.4 C.5 D.0例5 在美团优选上买水果,页面显示某哈密瓜说明上有“1000±20(g)”字样,请问“1000±20(g)”是什么含义?小明买了5个哈密瓜,其质量分别为1003g,1021g,969g,983g,1027g,问购买的哈密瓜质量是否符合页面说明?例6 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请接着写出后面的3个数,你能说出第10个数、第105个数、第2024个数吗?(1)一列数:1,-2,3,-4,5,-6,______,______,______,…;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试一试.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以上分类,若学生思考有困难,可加以引导:因为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那么整数又包含那些数?分数呢?解:A.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说法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原说法错误,故本你能举出生活中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例子吗?我们温度计横放,读数变了吗?又该怎样用一条直线表示?由带有刻度的温度表,由此联想,我们是否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一些点表示有理数?如图,小明在雄楚大道上,在他的左边5米出有一个交通信号灯,在他左边7米处有一棵槐树,在小明右边3米处是一个路灯,如何用简明的图表示槐树、交通信号灯、小明和路灯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和距离)?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原点将数轴(除原点外)分成两部分,其中正方向一侧的部分叫做正半轴,另一侧的部分叫做负半轴.想一想: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吗?注意:(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2)数轴上的一个点不一定表示一个有理数.思考:怎样画数轴?①画直线,定原点.②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③选取适当长度为单位长度,并统一.④在数轴上标出1,2,3,-1,-2,-3等各点.例1.下列数轴画得正确的是()A.B.带着问题参与新课.在一条直线上任一点O表示小明所在位置作为基准点,规定1各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表示1米长,则—7所在的点B表示槐树的位置,—5所在的点C表示交通信号灯的位置,3所在的点D表示路灯的位置.学生总结数轴的概念,注意数轴三要素.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教师边画图边讲解,最后学生总结过程.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提示解答的思路以及方法.解:A,没有原点,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单位长度不统一,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1)数轴是一条特殊的直线;(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并要统一.通过学生的活动,体会数轴的画法以及画数轴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他们以较深印象.C.D.例2.在数轴上,原点和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A.零B.正数C.非负数D.非正数例3.如图,数轴上的三个点中,表示负数的是点.解:例4.如图是单位长度为1的数轴,点A,B是数轴上的点,若点A表示的数-,则点B表示的数是()是3A.1-B.0C.1D.2例5.如图,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例6. 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是+2,那么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A.5 B.±5C.7 D.7或-3例7.已知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C在B的左侧.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3,如图所示.若2BC AB =,则点C 表示的数是 .例8.在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是314-,把P 移动2个单位所得的点表示的数是 .例9.请把下面不完整的数轴画完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 2.5-,12-,4,233-.∵24BC AB ==, ∴431OC BC OB =-=-=,∵C 在B 的左侧,∴点C 表示的数是1-. 故答案为:1-.解:当点P 向左移动时,所得的点表示的数为3312344--=-, 当点P 向右移动时,所得的点表示的数为311244-+=;综上所述,所得的点表示的数为334-或14,解:如图,1.两名原始人去打猎,他们分别在部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5和-5______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是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 和a ,并且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思考: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数的符号有什么特征?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3的相反数是—3,—3的相反数是3,3和—3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一般地,数a 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即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加上“-”号. 规律:(1)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2)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 , 表示原数本身思考:—a 一定是负数吗?例1.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16,-3,0,-12015,m ,-n .例2(1)数轴上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它们的关系为____________.(2)在数轴上,若点A 和点B 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点A 在点B 的左侧,并且这两个数的距离是12.8,则A =______,B =______.例3.化简下列各数. (1)-(-8)=________; (2)-(+1518)=________;学生动手画数轴借助数轴观察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解:-16,3,0,12015,-m ,n.解:(1)左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3;右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3,∴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3或-3.它们互为相反数;(2)∵点A 和点B 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原点到点A 与点B 的距离相等,∵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12.8,∴原点到点A 和点B 的距离都等于6.4.∵点A 在点B 的左侧,∴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6.4,6.4.解:(1)-(-8)=8; (2)-(+1518)=-1518;(3)-[-(+6)]=-(-6)=6; 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借助数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结果,感受几组数的特点.教师说出具备如此特点的数叫相反数.并且举几组相反数的例子.教师提出问题.培养总结问题的能力.1、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2、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化简多重符号时,只需数一下数字前面有多少个负号,(3)-[-(+6)]=________; (4)+(+35)=________.例4.如图,数轴上点A 的相反数是( )A .2-B .1-C .1D .2例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一个数前面添加一个“-”号,就变成原数的相反数B .115与2.2互为相反数 C .若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相反数也互为相反数 D .13的相反数是0.3-例6.在110,1,3,,0.1,2,24⎛⎫----- ⎪⎝⎭a (a是任意数)这些数中,负数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例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B .()22+-= 115与2.2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合题意;.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相反数也互为相反数,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22-+=-D .()22++=-例8.数轴上表示数a 和4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则a 为( ) A .4- B .4 C .2D .2-例9.如图,点A 、B 在数轴上,若8AB =,且A 、B 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点A 表示的数为 .例10.56⎛⎫-- ⎪⎝⎭的相反数是 .22,故()22-+=-,故()22++=,故D 4互为相反数,40+=,解得:2a =-.故选:D . 解:1.两名原始人去打猎,甲在部落的东边50米处猎到三只野兔,乙在西边50米处猎到一头麋鹿.问题:1.在数轴上表示这一情景.2.两名原始人他们所经过的路线相同吗?3.两名原始人他们所经过的路程一样吗?思考:小明家、学校、小李家在数轴上的位置分别如图中点A,O,B所示.若数轴的单位长度表示1km,则A,B 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多少?小明、小李各自从家到学校要走多远?我们把4叫做-4的绝对值,记做“|−4|=4”;把2叫做2的绝对值,记做“|2|=2”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数的大小而不考虑方向.在我们的数学中,就是不需要考虑数的正负性,比如:在计算两名原始人所经过的路程时,与经过的方向无关,这时所走的路程只需要用正数来表示,这样就必需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与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同样可知|―4|=4,|+1.7|=1.7.在数轴上,+3和-3虽然符号不同,但表示这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3,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3和-3 的绝对值.+3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3的点到原点的距离,+3的绝对值是3,记作:=3-3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3的点到原点的距离,-3的绝对值是3,记作:=3 一个数a 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数a 的绝对值,记作: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由绝对值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1)|+2|= ,0.6= ,|+8.2|= ; (2)|0|= ;(3)|―3|= ,|―0.2|= , |―8.2|= .师:想一想:绝对值的性质是什么?数a 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 0的绝对值是0;(3)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即:①若a >0,则|a|=a ; ②若a <0,则|a|=–a ; ③若a=0,则|a|=0; 或写成:3+3-a在当天享受了一顿大餐,讲两只山羊全部烤熟.睡觉之前,部落首领陷入了沉思:今天兔子的收获比次少了150%(用负数可以表示为),此时还剩只羊,明天天亮之后又要去狩猎了.任务:在数轴上表示上面材料中画横线的这些数,并按“<”排列.思考:我们知道对于两个正数或0如何比较大小,例如3>2,1>0,那么对于任何有理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提示:在学习数轴时,我们用杆称、温度计或者刻度尺是如何类比的.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那么,怎样直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呢?例如:-3与-5哪个大?-1.3与-3哪个大?比较大小的方法:在数轴上,表示两个负数的两个点中,与原点距离远的那个点在左边,也就是绝对值大的点在左边,由于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所以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法则: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解:A.2-B.1-C.3D.0 7.若||a a=-,a一定是()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8.2-的结果是()A.12B.2C.12-D.2-9.在有理数1-,17-,2-,15-中,最大的数是()A.1-B.17-C.2-D.15-10.2024-的绝对值是()A.2024-B.2024C.12024D.12024-11.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数a,则a是()A.1B.2C.3D.412.如图是单位长度为1的数轴,点A,B是数轴上的点,若点A表示的数是3-,则点B表示的数是()A.1-B.0C.1D.213.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A.B.C.D.14.如图,检测4个足球的质量,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从质量的角度看,最接近标准质量的是()A.B.C.D.二、填空题15.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 b .(填“>”“=”或“<”)16.若a 与12-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为 .17.如图,点A 是数轴上的点,若点B 在数轴上点A 的左边,且4AB =,则点B 表示的数是 .三、解答题18.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c a b c b +----.19.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0.75-,14⎛⎫-- ⎪⎝⎭,29%-,0.332-,45-,0,200-,1.010010001⋯,273⎛⎫-+ ⎪⎝⎭,0.3,()5-+.整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非正分数集合{ …}20.(1)如果||5a =,||2b ,且a ,b 异号,求a 、b 的值. (2)若5a =,1=b ,且a b <,求a ,b 的值.参考答案:1.A【分析】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定义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定义是关键. 【详解】解:如果把收入5元记作5+元, 那么支出8元记作8-元. 故选:A . 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应用,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他的相反数,【详解】解:11-=-,1157<-点|2,4.在3,2,0,4--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A .3-B .2-C .0D .45.如图,将实数a b 、表示在数轴上,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a a =B .b b =-C .b a b a -=-D .a b a b +=+二、填空题 6.若0a >,||a a= ;若a<0,||a a = ; ①若0||||a b a b +=,则||ab ab=- ; ②若<0abc ,则||||||a b ca b c ++= . 7.已知数轴A 点表示的数是3,点B 表示的数是1-,那么数轴上到点B 的距离与点A 到点B 的距离相等的另一点C 表示的数是 .8.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10,点B 表示的数为50,点P 是数轴上的动点.点P 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当点P 到点A 的距离与点P 到点B 的距离比是2:3时,点P 表示的数是 .9.比较大小:125--21.6-.三、解答题10.某检修小组甲队乘一辆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为正,某天从A 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为(单位:千米):+15,﹣2,+5,﹣1,+10,﹣3,﹣2,+12,+4,﹣5,+6;另一小组乙队也从A 地出发,在南北方向检修,约定向北为正,行走记录为:﹣17,+9,﹣2,+8,+6,+9,﹣5,﹣1,+4,﹣7,﹣8. (1)分别计算收工时,两组在A 地的哪一边,距A 地多远?(2)若每千米汽车耗油量为0.06升,求出发到收工甲队耗油多少升?11.某中学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活动,七(1)班上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借书记录如下表,超过30册的部分记为正,少于30册的部分记为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3+ 2- 5+ 4+ 7-问:上周星期一至星期五该班一共借书多少册?12.某天一个巡警骑摩托车在条南北大道上巡逻,他从岗亭出发,巡逻了一段时间停留在A 处,规定以岗亭为原点,向北方向为正,这段时间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0+,9-,7+,15-,6+,14-,4+,2-(1)A 在岗亭哪个方向?距岗亭多远?(列式并计算) (2)离开出发点最远时是多少千米?(直接写出)(3)若摩托车行驶1千米耗油0.5升,从岗亭到A 处共耗油多少升?13.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c a b c b +----.14.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用“>”“<”或“=”填空:a b +______0,c a -______0,2b +______0.(2)化简:22a b c a b ++--+.15.如图,数轴的正半轴上有A 、B 、C 三点,点A 、B 表示数1和2.点B 到点A 的距离与点C 到点O 的距离相等,设点C 所表示的数为x .(1)请你求出数x 的值.(2)若m 为2x -的相反数,n 为2x 的绝对值,求m n +.参考答案:1.Ba>,;a<,0abc ,a 、b 、c 中有一个负数、两个正数和三个负数两种情况,a 、b 、c 中有一个负数、两个正数时,|||||b c b c ++=b c22501016253AB ,26=;2250132080AB ,70=-,或70-,81.65=,2641.625∴=1260525=60642525∴<6025∴->-125∴-->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试探索:(1)求()52--=______.(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 ,使得527x x ++-=这样的整数是______.(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 ,36x x ++-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请写清楚过程),如果没有说明理由.2.点A B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如果12BC AB =,那么我们把点C 叫做点A 关于点B 的伴随点.(1)如图,在数轴上,点E 表示的数是4-,点E 关于原点O 的伴随点F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2)在(1)的条件下,点G 表示的数是m ,若点F 关于点G 的伴随点是点E ,求m 的值;(3)如图,数轴上的三个点P Q R ,,分别表示的数是114-,,.有一动点M 从点Q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同时,另一动点N 从点R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当动点N 运动至点P 处时,两动点M N ,同时停止运动.设动点M N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在运动过程中,若P M N ,,三个点中,恰有一个点是另一个点关于第三个点的伴随点,请直接写出t 的值.参考答案:1.(1)7;(2)54321012-----、、、、、、、;(3)有最小值,最小值是9.【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与绝对值,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理解用绝对值表示两点间的距离是。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小结复习(一)》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学案)及课后练习作业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小结复习(一)》学习任务单及课后练习【学习目标】1.理清有理数这一章的知识结构;2.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数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题.【课前学习任务】复习有理数全章的相关概念.【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学习任务二:例题精讲例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正分数集合{ …};负数集合{ …};非负整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小结:以上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互为相反数的是:;绝对值相同的是:;小结:例3、(1)比较大小(用“> ”、“< ”或“= ”连接).(2)如图所示,O 是原点,A,B,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根据图中各点的位置,下列各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小结:学习任务三:本节课小结:小结复习(一)【课后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为有理数B.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有理数C.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D.0 不是有理数2. 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一定是()A.负数B.正数 C.正数或零D.负数或零3. 若有理数a,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7. 设a 是最小的自然数,b 是最小的正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 等于.8.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整数集合{…};非负有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课后练习答案:。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绝对值(第1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1.2 有理数1.2.4 绝对值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过程与方法】1.在绝对值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3.给出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从上节课学的相反数到本节的绝对值,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教学难点】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根据绝对值定义和相反数的概念,理解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屋顶架结构图等。
学生:三角尺、铅垂纸、小刀。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问1: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km,到达A、B两处.(出示课件2)它们的行驶路线的方向相同吗?学生回答:不相同.教师问2:它们行驶路程的距离(线段OA、OB的长度)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数的大小而不考虑方向.在我们的数学中,就是不需要考虑数的正负性,所走的路程只需要用正数来表示,这样就必需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绝对值的概念教师问3:甲、乙两辆出租车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行驶,记向东行驶的里程数为正,两辆出租车都从O地出发,甲车向东行驶10km到达A处,记作___km,乙车向西行驶10km到达B处,记做_________km.(出示课件4)学生回答:+10,-10教师问4: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A、B的位置,则A、B两点与原点距离分别是多少?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出示课件5)学生回答:A、B两点与原点距离都是10,线段OA表示向东行驶10千米,线段OB表示向西行驶10千米.教师问5: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甲、乙两辆汽车各耗油多少升?学生回答:甲、乙两辆汽车各耗油1.5升.教师问6:计算汽车的耗油量时,我们考虑是+10或-10了吗?学生回答:没有.教师讲解: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这样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总结点拨:(出示课件6)2.师生互动,探究绝对值的性质教师问7:观察这些表示绝对值的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出示课件8)|5|=5 |-10|=10 |3.5|= 3.5|100|=100 |-3|=3 |50|=50|-4.5|=4.5 |-5000|=5000 |0|=0……学生讨论后回答:都是正数或0,也就是非负数.教师问8:观察下面正数的绝对值,想一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什么?|3.5|= 3.5 |100|=100 |50|=50学生回答:一个正数的绝对是它本身.教师问9:观察下面负数的绝对值,想一想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什么?|-10|=10 |-3|=3 |-4.5|=4.5 |-5000|=5000学生回答: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的相反数.教师问10:0的绝对值是什么?学生回答:0的绝对值是0.总结点拨:(出示课件9)结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0的绝对值是0.|a|≥0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结论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教师问11:字母a表示一个有理数,你知道a的绝对值等于什么吗?(出示课件10)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1)当a是正数时,|a|=__a__;(2)当a是负数时,|a|=_-a_;(3)当a=0时,|a|=__0_.绝对值的判断法则:教师问12:相反数、绝对值的联系是什么?(出示课件11)学生回答: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出示课件12)12, , -7.5, 0.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2|=12;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7.5|=7.5;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0. 0的绝对值是0.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3)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步骤例2:填一填:(出示课件16)(1)绝对值等于0的数是___,(2)绝对值等于5.25的正数是_____,(3)绝对值等于5.25的负数是______,(4)绝对值等于2的数是_______.师生共同解答如下:答案:(1)0,(2)5.25,(3)-5.25,(4)2或-2易错提醒:注意绝对值等于某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解题时不要遗漏负值.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7)绝对值的性质(1)任何有理数都有绝对值,且只有一个.(2)由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知,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因此,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在数轴上,一个数离原点的越近,绝对值越小,离原点越远,绝对值越大.(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4)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例3:已知|x–4|+|y–3|=0,求x+y的值.(出示课件19)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分析: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大于或等于0,即为非负数,如果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同时为0.解:根据题意可知x - 4=0,y - 3=0,所以x=4,y=3,故x+y=7.总结点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数都为0.(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1-25)1.如图,点A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 )A.3 B.-3C.D.2. 判断并改错:(1)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则这个数一定是正数. ( )(2)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这个数一定是负数. ( )(3)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一定相等. ( )(4)如果两个数不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不等. ( )(5)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 ( )3. -2018的绝对值是______.4. ____的相反数是它本身,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本身,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5. 的相反数是_____;若,则a= _____.6.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3,3.14,,-2.8.7. 化简:| 0.2 |=______;=______;| b |=______ (b<0);| a – b | =______(a >b).8.正式排球比赛对所用的排球重量是有严格规定的,现检查5个排球的重量,超过规定重量的克数记作正数,不足规定重量的克数记作负数,检查结果如下:指出哪个排球的质量好一些,并用绝对值的知识加以说明.参考答案:1.A2.(1)×;(2)×;(3)×;(4)×;(5)√.3.20184.0,非负数,非正数.5. ,±26. 解:|3|=3;|3.14|=3.14;|-2.8|=2.8.7.0.2;,-b,a-b.8. 答:第五个排球的质量好一些,因为它的绝对值最小,也就是离标准重量的克数最近.(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①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不可能是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a,总有│a│≥0.②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③因为0的绝对值是0,而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0,因此可知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或者零,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负数或零.(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2.4)12页到13页的相关内容。
数学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 1.2.1 有理数的概念 教案03
第一章有理数1.2.1 有理数的概念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回想一下,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哪些数?你所知道的数可以分成哪些种类,你是按照什么划分的?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这就是全部的分数分类吗?小数呢?事实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因此它们也可以看成分数。
进一步地,我们还发现整数又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我们把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知识点1 有理数的分类根据整数和分数来分类。
【教学说明】可加以引导,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那么整数又包含哪些数?分数呢?以上按整数和分数来分,那可不可以按性质(正数、负数)来分呢?我们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并分别指出其中的正整数、负整数:跟踪训练:所有正有理数组成正有理数集合,所有负有理数组成负有理数集合,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们属于的集合内。
15,-1/9,-5,7,0。
5,-80,12,-4。
2,2。
3。
正有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知识点2 小数与有理数的联系按照定义,能够写成分数形式的数是有理数,那不能写成分数的数就不是有理数。
思考“不能写成分数的数”是哪些数呢?如2/3,−1/2,⋯这些分数是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同样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化为分数,也是有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如π)不能化成分数,因此就不是有理数。
例2 :在-1.2,10%,0,+0.33 ̇,7.01001001…(每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增加1)中,有理数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在数0,2,-3,-1.2 中,属于负整数的是()A.0 B.2 C.-3 D.-1.22.-0.5不属于()A.负数B.分数C.负分数D.整数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5不是分数B.0是整数C. −1/5不是整数D.-2既是负数又是整数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为负有理数B.正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整数C.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D.0是整数,但不是分数5.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2,0,0.314,25% ,11,0.3 ̇,+12/3.整数集合:{⋯}.分数集合:{⋯}.自然数集合:{⋯}.非正数集合:{⋯}.四、课堂小结填数集的两种方法(1)由数到集合:逐一分析每一个数,看这个数属于哪个集合,然后填入它所属的集合内.(2)由集合到数:逐一分析每个集合,然后从给出的数中找出属于这个集合的数填入.注意:同一个数可能分属于不同的集合.1.2.1 有理数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1)按符号分(2)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教学内容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1)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4)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5)若│a│=│b│,则a=b,或a=-b或a=b=0.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解.(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语言.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2.难点:准确理解负数、绝对值等概念.3.关键: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意义.课时划分1.1 正数和负数 2课时1.2 有理数 5课时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1.5 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第一章有理数(复习)2课时1.1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过程与方法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2.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3.关键: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四、课堂引入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活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例如课本第2页至第3页中提到的四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2.7%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五、讲授新课(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2)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数.(4) 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0℃,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5)、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6)请学生解释课本中图1.1-2,图1.1-3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7)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8)例如,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六、巩固练习课本第3页,练习1、2、3、4题.七、课堂小结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在正数前放上“-”号,就是负数,但不能说:“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原数意义相反的数.如果原数是一个负数,那么前面放上“-”号后所表示的数反而是正数了,另外应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八、作业布置1.课本第5页习题1.1复习巩固第1、2、3题.九、板书设计1.1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就是3,2, 0.5,,…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2、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运算.2.内容解析本章,我们学习了一类新的数——负数,使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再引进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作好铺垫.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我们总是把与负数相关的运算归结为正数之间的运算,其中,数形结合、化归是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本章需要重点关注的.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及数形结合、化归的思想方法.二、教材解析数轴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产物.引进数轴后,可以用数轴上的点直观地表示有理数,从而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直观工具,同时也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作了准备.引入相反数的概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相反意义的量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学习绝对值、有理数运算作准备.绝对值的概念借助距离的概念加以定义.在数轴上,一个点由方向和距离(长度)确定;相应地,一个实数由符号与绝对值确定.这里,“方向”与“符号”对应,“距离”与“绝对值”对应,又一次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转化.所以,学习绝对值的概念可以促进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在“数与代数”中,运算是核心内容.“引进一种新的数,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定义一种运算,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律”是代数的核心思想.在数系、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即对任何数都成立的通性)中获得的知识,可以方便地迁移到“以字母表示数”后的学习内容中去.因此,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和运算律.在领悟有理数概念、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内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使他们既学会发现,又学会归纳、概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培养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三、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梳理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体会数系扩充之后运算的一致性;(3)通过利用数轴的直观性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学生能够解决与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关的问题;达成目标(2)的标志:学生能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准确进行有理数的运算;达成目标(3)的标志:学生能够利用数轴解决有关的问题.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章的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有理数运算,与以前学过的运算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多了一个符号问题,而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还应注意运算顺序的问题.当这两个问题同时出现时,有些学生往往顾此失彼,造成计算结果失误.“绝对值”是“距离”这一几何量的代数表示.距离是基本而重要的几何概念,相应的,绝对值是基本而重要的代数概念.从绝对值的定义出发,可以得到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具体操作方法,即看这个数是正数、负数还是0等三类情况分别得出结果,有些学生对绝对值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能按此方法,求出一个数的绝对值,但不能把绝对值与数轴、相反数等概念联系起来.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每一步的运算中符号的确定以及对绝对值概念的深入理解.五、教学过程设计1.梳理知识,建立联系问题1本章学习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指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正数、负数、有理数等概念的理解;(2)学生对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建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体会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与有理数运算的联系.2.加强运算,熟练掌握例1 计算:(1)0.125+⎪⎭⎫ ⎝⎛413++⎪⎭⎫ ⎝⎛813--⎪⎭⎫ ⎝⎛3211--0.25; (2)⎪⎭⎫ ⎝⎛185+65-43+127-×(-36); (3)(-2)÷⎪⎭⎫ ⎝⎛121-÷⎪⎭⎫ ⎝⎛121-; (4)(-24)÷2322⎪⎭⎫ ⎝⎛+215×⎪⎭⎫ ⎝⎛61--(-0.5)2. 问题2 有理数运算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把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用实物投影仪呈现出来,学生找出问题后,进行更正,展示正确的解法.师生共同归纳有理数运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1)题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注意减号和减数的性质符号要同时改变.对多个有理数相加减的题目,要观察数的特征,能利用运算律时,要利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第(2)题运用运算律时要注意符号问题.第(3)题运用除法法则进行运算时,首先应确定商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除,还要注意,对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第(4)题中-24≠(-2)4,要注意两者的底数及符号的差别;计算2322⎪⎭⎫⎝⎛时,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求乘方;要根据有利于计算的原则,将小数化为分数;要注意运算顺序.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计算前认真审题,选择简便途径,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审慎进行;最后要检验.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根据算理进行每一步的运算;(2)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解题习惯.【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呈现错例、找出错误、归纳在有理数运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达到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的目的.3.应用拓展,提高能力例2 观察下列五组数:1,-1,-1;2,-4,-6;3,-9,-15;4,-16,-28;5,-25,-45;…(1)每组数中的第2个数与第1个数有什么关系?(2)每组数中的第3个数与第1个数有什么关系?(3)计算第50组数的和.答案:(1)每组数中的第2个数分别是-12,-22,-32,-42,-52,….每组数中的第2个数是第1个数的平方的相反数;(2)每组数中的第3个数分别是-1×1,-2×3,-3×5,-4×7,-5×9,….即-1×(2×1-1),-2×(2×2-1),-3×(2×3-1),-4×(2×4-1),-5×(2×5-1),….每组数中的第3个数是第1个数乘第1个数的2倍与1的差所得积的相反数;(3)第50组数的3个数分别是50,-502,-50×(2×50-1),它们的和为50+(-502)+[-50×(2×50-1)]=50―2 500―4 950=-7 400.问题3 怎样解决有关数的规律探索性问题(结合例题)?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点拨.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对每组中的数从符号、绝对值两方面考虑,能否把数的绝对值与组数的序号联系起来.例3 (教科书第52页第14题)结合具体的数的运算,归纳有关特例,然后比较下列数的大小:(1)小于1的正数a,a的平方,a的立方;(2)大于-1的负数b,b的平方,b的立方.答案:(1)a>a2>a3;(2)b2>b3>b.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教师应关注学生举出的具体的数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能多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例4 若a>0,b<0,且a+b<0,把a、-a、b、-b、0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答案:-b>a>0>-a>b.教师启发学生利用数轴解决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位置是否正确.问题4 从例3、例4的解题方法中,你受到哪些启发?【设计意图】例2是有关数的规律探索性问题.联系数的乘方、乘法,从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考虑排列规律.使学生体会找规律的方法.例3是让学生通过具体计算,归纳得出结论,体会由特殊到一般这一认识事物规律的方法.解决例4的关键是从已知条件及有理数加法法则分析得出|b|>|a|,然后把表示a、-a、b、-b的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让学生学会利用数轴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4.归纳小结,反思提高问题5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有哪些新的收获?本环节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利用数轴建立起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的联系;(2)学生是否能体会到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方法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加深对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作业:教科书第51页第1,2,3,4,5,6,10题.六、目标检测设计1.计算:(1)-3.2+733-6.8+745; (2)14+56÷(-7);(3)⎪⎭⎫ ⎝⎛151-109×30; (4)⎥⎥⎦⎤⎢⎢⎣⎡⎪⎭⎫ ⎝⎛⎪⎭⎫ ⎝⎛⎪⎭⎫ ⎝⎛÷⨯22233-+3-21-34-23-)(×(-1)3. 2.已知数轴上表示负有理数m 的点是点M ,那么在数轴上与点M 相距|m |个单位的点中,与原点距离较远的点对应的数是( ).A .-2mB .2mC .-mD .m【设计意图】检测是否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是否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以及是否会利用数轴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_有理数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阶段第(1)周观察期□维护期□课时计划第(1、2 )课时共()课时课题名称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上课时间2010-10-5教学目标同步教学知识内容1、正数和负数及有理数2、有理数的加减3、有理数的乘除4、有理数的乘方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会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概念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律、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等内容教学难点有理数中的有关概念以及有理数法则的理解,绝对值意义和运算中符号的确定本教案总共( 8 )页以下是课后填写: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提前完成□延迟完成□学习的接受程度:完全接受□部分接受□不能接受□学习上次的作业完成情况:数量 % 完成质量分存在问题: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积极□比较积极□一般积极□不积极□配合需求:家长意见或建议:家长签名:教务部主任审批:学习管理师签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讲解演练提问创新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要点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
有理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同时,利用数轴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
有理数的运算是全章的重点。
在具体运算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运算法则,二是运算律,三是运算顺序,四是近似计算。
基础知识:1、正数(position number):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negation number):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理数(rational number):正整数、负整数、0、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5、数轴(number axis):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第一课时三维目标一、科学知识与技能1.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
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
通过备考并使学生系统掌控有理数这一章的有关基本概念;2.并使学生提升分辨概念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单元的自学内容。
并与同伴交流在本单元自学中的斩获和严重不足,培育他们的思考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四、复习提问:1、什么叫做数轴?图画出来一个数轴去。
2、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集包括哪些数?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请问:整数和分数泛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整数、分数泛称有理数;整数又包含正整数、零、正数整数,分数又包含正分数与负分数。
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确定的点来表示。
但反过来以后可以看到,数轴上任一点并不一定表示有理数。
表示正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表示零的点是原点,表示负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3、观测数轴分别讲出a,b,c,d,e,f各点则表示的数是什么?4、点a与f,点b与e所表示的数分别存在什么关系?(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互为相反数就是在原点两侧且至原点等距的两点所则表示的数。
)相反数的性质?(只有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就是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为-a;)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多少?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a=a(a>0),a=0(a=0),a=-a(a<0)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5、讲出各数的倒数?(一个数除以1税金的商是这个数的倒数,零没倒数)6、比较各点则表示的数的大小?方法一:零大于一切正数,而小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小的反而大。
方法二: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一、内容分析小结与复习分作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方法与运算律,从而给出全章内容的大致轮廓,第二部分针对这一章新出现的内容、方法等提出了5个问题;通过这5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主动进行新的知识的建构。
二、课时安排:小节与复习的要求是要把这一章内容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学习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
因此,本章总复习的二课时这样安排(测验课除外):第一课时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第二课时复习有理数的运算。
三、教学方法的确定:设计典型例题,检测学生知识,科学地进行小结与归纳。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本节课将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
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借助数轴,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以描述有理数特征的系统。
另外,在运用有理数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
一、教学目标;1、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2、使学生提高辨别概念能力,能正确地使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3、能正确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对有理数的五个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正数与负数:(给出4个问题,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4℃是什么意思?(2)如果向正北规定为正,那么走-70米是什么意思?(3)21世纪的第一年,日本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这里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是什么意思?(4)请同学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例子吗?2、有理数的分类:(通过2个问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全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第一章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1.1 正数和负数(2)1.2.1 有理数1.2.2数轴课题:1.2.3 相反数课题: 1.2.4 绝对值课题: 1.3.1 有理数的加法(一)课题: 1.3.1 有理数的加法(二)课题: 1.3.2有理数的减法(1)课题: 1.3.2 有理数的减法(2)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学会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2,会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3,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知识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能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地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得出答案)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1)4.5+(-3.2)+1.1+(-1.4)(2)4.5-3.2+1.1-1.4提出课题: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创设一个有趣的真实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加减混合计算的兴趣分析问题探究新知1,回顾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以教科书28页例6计算(-20)+(+3)-(-5)一(+7)为例来说明。
鼓励生来进行独立计算。
(这里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算出答案,估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3,教师引导: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我们可不可以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这个算式改变一下?再给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利用运算来简化计算)教师巡回观祭,作适当稍导,若学生不能进一步计算,也可以在他们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后,提示他们使用运算律。
(-20)+(3)一(-5)一(+7)=(-20)+(+3)+(+5)+(-7)=[(-20)+(-7)]+[(+3)+(+5)]=(-27)+(+8)=-194,学生交流汇报.(发现了什么?)充分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勇敢交流.(如:计算结果与前面的算法是一样的;把减法都转化为加法可以使用运算律,计算会简单些等)5,归纳明确“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如:a+b-c=a+b+(-C).6,省略加号.教师引导:式子(-20)+(+3)十(+5)+(一7)是-20,+3,+5,-7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把它写为-20+3+5-7,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鼓励学生使用第一种读法;并让学生体会两种读法的区别.再根据教科书,规范书写例6的运算过程.通过这两种算法,为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减法运算打下伏笔.这里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确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先让学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也是为了与接下去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再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侠便计算作出比较。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第一课时正数和负数(一)教学目标1.熟练区分正数和负数。
2.能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重难点:熟练区分正数和负数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设计一、课前铺垫:我们小学已经学过哪些数,请举例说明。
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1.自学课本1—2页,并回答以下问题:(1)在引言中表示温度、净胜球数和产品增长率时用到了哪些数?它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像2, 0.2, 17等数叫做数;像-4,1234-, -6.2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叫做,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你认为:叫做非负数。
针对性练习1.已知下列各数:13-,5,0,-4,47,其中正数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2. 有下列六个数:-5,0,132,-0.3,+13,14-,其中负数的个数是( )A.1B.2C.3D.4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零是正数;②零是负数;③零是偶数;④零是奇数;A.0个B.1个C.2个4. 已知下列各数:-8,50.9,35-, 0.3,其中非负数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知识点二:认识正数和负数具体表示的是相反意义的量1.自学课本第3页,并结合以上问题回答以下问题:(1)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其实正数和负数是表示生活中具有意义的量。
(2)列举自己见到的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量2.尝试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下面的一些量。
(1)温度是零上10℃表示为,零下5℃表示为。
(2)收入500元表示为,支出237元表示为。
(3)水位升高1.2米表示为,下降0.7米表示为。
针对性练习1.规定正常水位为0m,高于正常水位0.2m时记做+0.2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于正常水位1.5m记做+1.5mB.低于正常水位0.5m记做-0.5mC.-1m表示比正常水位低1mD.+2m表示水深2m2.规定电梯上升为“+”,那么电梯上升-10m表示( )A.电梯下降10mB.电梯上升10mC.电梯上升0mD.电梯没有动3.温度计液面在0℃以上第五个刻度处,表示的温度是零上5℃,记做+5℃; 温度计液面在0℃以下第五个刻度处,表示的温度是零下5℃,记做 ,它是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减法》教案(第1课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的减法》教案(第1课时)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整体设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应用.教学难点: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解决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能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3.初步体验由减法法则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数学转化思想.教材处理本节将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探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及减法法则的学习过程.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方案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说明举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利用相关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问题1:如图1.3.21,(1)15℃比5℃高多少?(或5℃比15℃低多少?)(2)15℃比-5℃高多少?(或-5℃比15℃低多少?)图1.3.21问题2:如图1.3.22,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名为死海的湖,两处高度相差多少?图1.3.22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利用有理数减法运算来解决以上问题,从而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设计说明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减法法则得出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问题1:你能列式解决上面的问题吗?(1)15℃-5℃=10℃.(2)15℃-(-5℃)=20℃.(3)8844.43-(-415)=9259.43.问题2:你能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吗?(1)15+________=10.(2)15+________=20.(3)8844.43+________=9259.43.问题3:下列等式成立吗?(1)15-5=15+(-5).(2)15-(-5)=15+5.(3)8844.43-(-415)=8844.43+415.问题4:上面的关系式把有理数的减法转化成了有理数的加法,由此我们得到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你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吗?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问题5:若用a、b表示两数,你能用数学式子描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教学说明本环节设计的五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了有理数减法法则形成的过程.问题4、5的教学是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口,既有文字语言的描述又有符号语言的体现:①应利用关系式体现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数学转化思想;②让学生弄清楚在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两处,一处是运算符号的变化,另一处是性质符号的变化.三、变式训练,发散思维设计说明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形成初步的技能.1.例题解析:计算(-3)-(-5).解:(-3)-(-5)↓↓=(-3)+(+5)减法转化为加法=2依据加法法则运算教学说明通过例题给学生展示规范的解题步骤,并以箭头标注,体现运算法则,帮助学生理解掌握.2.课堂检测计算:①7.2-(-4.8);②0-7;③-5-(-8);1111④(-3)-5;⑤0-(-7);⑥5-3.2424教学说明让一部分学生板演,目的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最后师生纠正规范.3.帮帮小马虎解:①(-23)-(+8)③(-12)-(-21)=-23+8=12+21=-15;=33;②5.4-(-8.7)④-13-25=5.4-8.7=-13+25=-3.3;=12.教学说明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中成熟自己.四、总结反思,情意发展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1)本节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2)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化归思想.(3)注意的问题: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关键是先将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运算.五、布置作业1.课本第25页习题1.3第3、4题.2.思考:在小学阶段我们做减法时,只有在a大于或等于b时,才会做减法a-b,现在a小于b时我们也会做减法a-b,小数减大数的差是什么数?六、拓展练习1.计算:(1)4.8-(+2.3);(2)(-1.24)-(+4.76);(3)(-3.28)-1;(4)2-(-3).22.计算:(1)[(-4)-(+7)]-(-5);(2)3-[(-3)-12];(3)8-(9-10);(4)(-3-5)-(6-10).3.求出下列每对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1)3与-2.2;(2)-4与(-4.5);(3)4.75与2.25.你能发现所得的距离与这两数的差有什么关系吗?评价与反思本节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的第三节,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在本节课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并着重帮助学生把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用字母简明地表示出来,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者:王红方案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1:如图1.3.21,小文说:“我知道-5℃~15℃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但我不知道15-(-5)该怎么算?”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15℃比-5℃高多少吗?(1)15℃比5℃高多少?(或5℃比15℃低多少?)(2)15℃比-5℃高多少?(或-5℃比15℃低多少?)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10℃比-5℃高15℃.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生:10-(-5).师: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设计说明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下基础,从而点明课题——有理数的减法.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问题1.归纳法则(1)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10)-(+3)=________;(+10)+(-3)=________.由此得到(+10)-(+3)=(+10)+(-3).①通过上述举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设计说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2)再看一题,计算(-10)-(-3).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生:-7即:(-7)+(-3)=-10,所以(-10)-(-3)=-7.教师给出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生:(-10)+(+3)=-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10)-(-3)=(-10)+(+3).②总结:由①、②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设计说明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第二个题给予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机会,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师: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学生与同桌相互叙述并纠正补充,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进行更正或补充.师:给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上面的关系式把有理数的减法转化成了有理数的加法,由此我们得到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你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吗?若用a、b表示两数,你能用数学式子描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a-b=a+(-b).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了有理数减法法则形成的过程,是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口,既有文字语言的描述又有符号语言的体现:①应利用关系式体现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数学转化思想;②让学生弄清楚在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两处,一处是运算符号的变化,另一处是性质符号的变化.问题2.例题讲解:例1计算:(1)(-3)-(-5);(2)0-7.11例2计算:(1)7.2-(-4.8);(2)(-3)-5.24例1是由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例2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师生讲评.设计说明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做示范,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例1(2)题是0减去一个数,学生在开始学时很容易出错,这里作为例题是为引起学生的重视.例2两题是简单的变式题目,意在说明有理数减法法则不但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分数(小数),即有理数.例3如图1.3.22,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4.43米,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41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解:8844.43-(-415)=8844.43+415=9259.43.所以两地高度相差9259.43米.设计说明问题3.组织学生自己编题,学生回答.设计说明教师与学生以平等身份参与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拟有理数减法的题目,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出题,相互解答,互相纠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教师可以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对于出现的错误及时改正.三、巩固训练1.计算(口答):(1)6-9;(2)(+4)-(-7);(3)(-5)-(-8);(4)(-4)-9;(5)0-(-5);(6)0-5.2.计算:(1)(-2.5)-5.9;(2)1.9-(-0.6);3112(3)(-)-;(4)-(-).4243学生活动:找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设计说明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已经熟悉,学生在做练习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规律,而不只是简单机械地将减法化成加法.四、总结反思,情意发展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2.通过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思想?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五、内容与方案一相同,省略.六、拓展训练1.填空题(1)3-(-3)=________;(2)(-11)-2=________;(3)0-(-6)=________;(4)(-7)-(+8)=________;(5)-12-(-5)=________;(6)3比5大________;(7)-8比-2小________;(8)-4-()=10;(9)如果a>0,b<0,则a-b的符号是________.2.判断题(1)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2)(-2)-(+3)=2+(-3).()(3)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4)方程某+8=5在有理数范围内无解.()(5)若a<0,b<0,|a|>|b|,a-b<0.()评价与反思内容与方案一相同,省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1)
第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
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
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有理数这一章的有关基本概念;2.使学生提高辨别概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自己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并与同伴交流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和不
足,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四、复习提问:
1、什么叫数轴?画出一个数轴来。
2、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集包括哪些数?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
答: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整数、分数统称有理数;整数又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又包括正分数与负分数。
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确定的点来表示。
但反过来以后可以看到,数轴上任一点并不一定表示有理数。
表示正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表示零的点是原点,表示负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3、观察数轴分别说出A,B,C,D,E,F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
4、点A与F,点B与E所表示的数分别存在什么关系?(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
的几何意义?(互为相反数就是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等距的两点所表示的
数。
)相反数的性质?(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为-
a;)
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多少?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
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a=a(a>0a=0(a=0a=-a
(a<0)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
是零。
5、 说出各数的倒数?(一个数除以1所得的商是这个数的倒数,零没有数)
6、 比较各点表示的数的大小? 方法一:零大于一切正数,而小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方法二: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其余相关概念:
(1)代数和:
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统一写成加法形式,成为几个有理数的和,通常称为代数和;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2)去括号与添括号: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变;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去掉,括号内各项都要变号。
添括号法则:在“+”号后边添括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不变;在“-”号后边添括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要变号。
五、例题讲解:
例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 )
⑵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 )
⑶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 )
⑷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 )
例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有理数,并求其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0.5,-3.5,7,-4.5,-4
例3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
⑴最小的正整数; ⑵最大的负整数;⑶大于-3且小于2的所有整数; ⑷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⑸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
例4 一只蜗牛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这时
蜗牛与数轴上的田螺相距1.5个单位,求田螺表示的数
例5 观察下面的每列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你的理由。
⑴-23,-18,-13, , ; ⑵64
5,324,163,82--, , ; ⑶-2,-4,0,-2,2, , 。
例6 某数学俱乐部有一种“秘密”的记帐方式。
当他们收入300元时,记为-240;当他
们用去300元时,记为360。
猜一猜,当他们用去100元时,可能记为多少?当他们收入100元时,可能记为多少?说明你的理由。
例7 若的值求式子2731982,220052006+++=a a
a a .
全章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