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认识时间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a0d8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1.png)
整合生活资源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 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 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时间。
开发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 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和实践机会。
18
信息技术应用及拓展
01
02
03
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 动形象的课件,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知 识。
记录时间变化
指导学生利用纸盘、图钉等材料制作 简易钟表,通过亲手制作加深对钟表 结构的理解。
要求学生记录一段时间内钟表的变化 ,如一分钟内秒针转动的圈数等,提 高学生对时间的敏感度。
操作钟表模型
提供钟表模型供学生操作,让学生亲 手拨动时针、分针和秒针,体验时间 的流逝。
2024/1/26
23
合作法: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利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 观展示钟表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帮助学生 形成清晰的时间概念。
B
C
实践操作法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 亲身体验中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变化,加深对 时间概念的理解。
游戏教学法
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D
2024/1/26
观察钟表结构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表, 了解钟表的构造和时、分 、秒针的运行规律。
2024/1/26
观察时间变化
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时间段 钟表的变化,理解时间的 流逝和不可逆性。
观察生活实例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与时 间相关的实例,如日出日 落、钟表显示等,加深对 时间的感知。
22
操作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制作简易钟表
2024/1/26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 认识时间(1)知识点总结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 认识时间(1)知识点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a007edad02de80d5d840ad.png)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来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吧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时间(1)【教学内容】:课本第90、91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1小时=60分【教学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教学开始,先出示一幅学生们正准备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猜是第几节上课了,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钟表模型,认识钟表刻度1、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钟面上一共有()大格1大格有()小格一共有()小格2、让学生观察推理:分针从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几小格,各是多少分。
每一大格的刻度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各是多少分。
3、同桌一起拨一拨,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走1大格,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而得出:1小时=60分。
三、加强观察、实践、探究几时几分。
1、让学生观察几个分钟正指向每大格的刻度时的钟面。
通过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的方式说说钟面的时间,并归纳看钟的方法:先看时针,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可以用5分5分数的方法确定是几分。
2、让学生观察一般情况的几时几分,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看分针的方法:可以先确定接近分针的大格刻度是几分,再用1分1分顺数或倒数的方法读出是几分。
四、读读拨拨、初步实践应用1、完成“做一做”。
2、同桌一起拨一拨,每天上学、放学时间。
3、小组一起拨一拨,交流所拨的时间,并说说所发生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数学素材(如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工厂商店作息时间表等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启发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举出更多的时间的例子。
小学二年级认时钟教案
![小学二年级认时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ad7d65336c1eb91b375d00.png)
小学二年级认时钟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上-认识时间教案】1. 课题:小学二年级上数学《认识时间》2. 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引导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启发学生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3. 课型:新授课4. 课时:第一课时5.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1时=60分。
6. 教学难点:1)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推算经过的时间7. 教学方法:借助教具,乘法口诀表,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中的要求。
8.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2、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分(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1小格)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60分)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1时)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
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列举上课时间的第一个钟面,板书时间的写法(2)看钟面写时间。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间》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efd2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9.png)
1.设计不同难度的时间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展示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规律。
4.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钟的结构、读取时间的方法以及时间加减运算的技巧。
4.个体差异:学生在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学习动机:一年级学生对时间知识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讲解时钟的基本结构:时针、分针、秒针及其作用。
2.介绍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通过实物时钟或多媒体动画,演示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转,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教授读取时钟上的时间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准确报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拨动时钟模型,以加深对时间知识的理解。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间》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钟的三个指针(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学会读取时钟上的时间,并能准确报时。
3.能够通过观察时钟,进行时间的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关于时间问题的能力。
5.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时间知识的手抄报,内容包括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钟的结构、读取时间的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亲子互动。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431506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2.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一等奖说课稿1、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一等奖说课稿【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教法、学法选择】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谈话引入:这个学期,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
今天为了准时的和我们见面,他俩特地起个大早,让我们瞧一瞧,他俩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出发去学校?(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哟,聪聪和明明可真准时,刚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
(课件出示P81的主题图)2、质疑:面对主题图,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他们会根据钟面猜测、争辩,急于弄清楚学校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老师就此点明课题并板书。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ac70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9.png)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案1 第1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考虑、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老师板书〕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同学们,你们又知道如今是几时吗?〔出示如今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2、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新知。
学习指导:1、认识时间:分〔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1小格〕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2、认识时。
钟面演示:挪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
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时,9:25〕〔2〕看钟面写时间。
〔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三、动的手理论、稳固新知。
1、老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老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四、教学效果测评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2、连一连3、完成练习二十三1、2第2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92例3及练习二十三4—6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b0713a5ef7ba0d4a733bfd.png)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时间(一)【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0页例1。
【学习目标】1.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会读写几时半。
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学习难点】会读写几时半。
【学习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游戏引入,感知关系(1)“报数”游戏。
游戏规则:请12名同学站在讲台上,先1个、1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一名同学报到几;再5个、5个地报数,台下同学记录最后一名同学报到几。
(2)全班同学分组参与游戏。
(3)师生小结游戏中数的规律。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有12个数字朋友,同时它们也和60这个数有关系。
(2)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请学生尝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介绍自己的想法。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观察体验,活动探究。
1.认识1分、几分。
(1)认识钟面。
①仔细观察钟面学具,同桌互相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②数一数钟面上的大格。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钟面上的小格。
(2)认识1分。
①钟面上分针走一小格(课件聚焦钟面上的小格)是什么意思?②让学生在钟面学具上拨出1分,同桌互查。
(3)认识几分。
①分针在钟面上走2个小格的时间是几分?3小格、4小格呢?②(课件演示)分针从刻度12走到了刻度1,经过了几分?为什么?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或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刻度12走过钟面上的每一个刻度数,各经过了几分。
④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⑤教师课件演示分针从刻度12依次指向1、2、3、4等刻度,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快速记忆每个刻度数字表示几分。
⑥记忆游戏:同桌两人一人拨动分针到不同刻度数,另一人回答各是几分,可以交换进行。
2.认识时、分的关系。
(1)师生拿起钟面,将时间拨到12时,观察这时时针、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
教师再拨到12: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387921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7.png)
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时间(1)【教学内容】课本第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 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知道1时=60分。
2.经历猜一猜、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等猜想、观察、操作的数学活动,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模型思想。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时间的价值,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几时几分。
难点: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准备】课件、钟表学具。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师:上课之前呢,我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
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打一日常用品二、旧知回顾。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认识钟表,今天就再来复习一下。
(课件出示。
)师:钟面上现在显示的是几时?预设:8时。
师:你是怎么认的?预设: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
师:你认识下面的时刻吗?(课件出示。
)预设:8时,3时,6时。
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探究新知☆教学例1。
(课件出示钟面)1.引入新知。
师:观察钟面,现在是什么时间?预设:部分同学会认,部分同学不会认。
师:今天我们来深入认识一下钟面。
2.深入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仔细观察,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数字外,还有什么?预设1:还有长短不一的黑线。
预设2:还有很多格子。
师: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形成1个大格,共12大格。
这些大格又被黑线分成了若干小格,数一数,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预设:5个。
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看。
预设1:我一小格一小格地数,1,2,3,4……60,共60小格。
预设2:我一大格一大格地数5,10,15,20……60,一共有60个小格。
预设3:从12开始看,半圈是30个小格,一圈是60个小格。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说课稿》(五篇)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说课稿》(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6cbf0983d049649a66580c.png)
七、认识时间:说课稿一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P81“认识时间”第一课时。
本课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地读写时间,并通过观察、思考、实际操作知道1小时=60分。
可以见得,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的,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已经能正确认读其它的钟面时刻,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的钟面时刻,知道时间单位的进率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和分的时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时刻;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认、读、写时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
二、说教法1、直观演示法。
教育光盘资源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本课在学生疑难处,我采用暂停播放光盘法。
如大格数与小格数的对应关系,又如认识时、分的关系,在钟面上采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大格。
2、引导归纳法。
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
因此,教学中我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用扶放结合的方法与学生共同概括出看时间的方法和教学时分的进率。
三、说学法发挥光盘资源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实物操作等活动,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四、说资源的利用通过观看光盘,学习光盘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的组织教学、和蔼的教态、亲切的话语和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帮助我备课,指导我的课堂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例1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例1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c4599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2.png)
目标确定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3.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环节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提问: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学生回答,使学生对所经历的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再认识,并适时进行惜时教育。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再一次进行德育渗透。]
板书设计
认识时和分
8时写作8 :00
1大格=5小格=5分
1时=60分
教学反思与改进
【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
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总结:1分钟虽然不长,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每1分钟,珍惜时间,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2、感受1小时。
过渡:1分钟大概有多长我们已经初步感受过了,那么1小时又有多长呢?
认识时间课件小学数学PPT课件
![认识时间课件小学数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747d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0.png)
05
时间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管理
时间的规划和安排
制定时间表、日程安排、计划表等,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 用效率。
时间的感知和估算
通过日常活动、事件等感知时间的长短和流逝,培养时间观念和 时间估算能力。
时间的节约和珍惜
珍惜时间,避免浪费,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
时间在数学中的应用
时间的计量和表示
02
认识时钟
时钟的组成部分
时针
指示小时数的指针,通常比分 针和秒针短。
秒针
指示秒数的指针,通常是最长 且最细的。
钟面
时钟的主要部分,显示时间的 表面,通常有12个小时刻度。
分针
指示分钟数的指针,长度介于 时针和秒针之间。
闹钟设定旋钮
用于设定闹钟时间。
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功能
01
02
03
时针
以12小时为一个周期,每 小时移动30度,用于指示 当前的小时数。
不同时间。
如何将时间从一种表示方法转换为另一种表示方法
从12小时制转换为24小时制
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需要加上12,上午的时间则保持不变。例如,3 PM在24小时制 中为15:00。
从24小时制转换为12小时制
小于12的时间为上午,保持不变;大于或等于12的时间为下午或晚上,需要减去12 并在前面加上PM。例如,15:00在12小时制中为3 PM。
如何进行时间单位的计算
01
02
03
04
加法计算
当需要将两个或多个时间段相 加时,可以将它们转换成相同
的单位后进行加法运算。
减法计算
当需要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 时间差时,可以将它们转换成 相同的单位后进行减法运算。
《认识时间》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认识时间》数学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524cf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c.png)
《认识时间》数学一等奖说课稿1、《认识时间》数学一等奖说课稿各位专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认识时间》。
下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这堂课运用信息技术的想法和做法.一、整合的必要性。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看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读写钟面上整5分的时间,知道1时=60分,为学习1分1分读写时间打下基础。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的知识有所接触,但是他们缺乏观察钟面动态演变的实践经历,也缺少乘法知识基础。
第一次教学时,我采用教具钟与学具钟来展开教学,在课后的反馈中学生普遍感觉这节课枯燥乏味、对1时=60分等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信息技术的介入,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次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激活学生的思维。
利用网络平台,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考虑,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学会读写钟面上整5分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2)借助网络学习,经历时、分进率的探索过程,感悟1时与60分之间的关系,掌握5分5分数的技能。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认读钟面上整5分的时间学习难点: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理解1时=60分二、整合的过程。
本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这节课我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并告诉学生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教学1时=60分打下了基础。
2、合作交流、探索发现建立大格数与小格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知道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在学生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又通过动态演示教学大格数与小格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比较抽象,我先告诉学生:时针、分针两兄弟要赛跑啦!这时利用课件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到他们间的内在联系:时针走一大格,分针刚好走一圈,从而推导出1时=60分。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737ca8dd88d0d233d46ad1.png)
一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教法、学法选择】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谈话引入:这个学期,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
今天为了准时的和我们见面,他俩特地起个大早,让我们瞧一瞧,他俩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出发去学校?(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哟,聪聪和明明可真准时,刚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
(课件出示P81的主题图)2、质疑:面对主题图,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他们会根据钟面猜测、争辩,急于弄清楚学校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老师就此点明课题并板书。
【这一环节巧妙地从聪聪和明明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时的复习,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上课情景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进行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和进阶的日常生活应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和进阶的日常生活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40e6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c.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和进阶的日常生活应用时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认识时间和应用时间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时间的认识,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的基本知识,并探讨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进阶应用。
1. 认识时间的基本知识在学习认识时间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
小时、分钟和秒是我们常用的时间单位。
小时用来表示较长时间段,分钟用来表示较短的时间段,而秒则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通常会使用时钟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
学生需要学会读时钟和写时钟,掌握小时和分钟的相互转换。
例如,当时钟的大指针指向12,小指针指向3时,我们可以说现在是3点钟。
当时钟的大指针指向12,小指针指向6时,我们可以说现在是6点钟。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读取时钟上的分钟刻度,并理解分钟与小时之间的转换关系。
比如,当分钟刻度指向6时,我们可以说现在是6分钟。
2. 时间与日常生活应用时间不仅仅是数学课堂上的一门知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进阶应用。
2.1. 作息时间管理良好的作息时间管理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他们需要根据时间表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如起床时间、吃饭时间、上学时间和完成作业任务的时间等。
通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2. 日程安排除了作息时间,日程安排也需要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
学生可以利用日历等工具来记录重要的活动和事件,并根据时间计划自己的日程。
比如,参加课外兴趣班、与朋友的聚会、家庭旅行等等。
通过日程安排,学生可以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2.3. 时长计算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时间的计算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计算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的时间长度是多久,或者计算一项活动持续了多少分钟。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时间的基本概念,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计算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间》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间》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7d88d7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8.png)
2.问题导向,培养思考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时间规律。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动脑,提高学习效率。
4.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分享成果。
5.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时间就是生命,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场景,如小朋友起床、吃饭、上学、玩耍等,引导学生关注场景中的时间信息,激发他们对时间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间的概念、钟表的结构、时间的读写方法等。
2.帮助学生梳理时间单位换算的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时间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五)作业小结
1.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完成,如:
-基础题:画出钟表,标注时针、分针、秒针的位置,并写出对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钟表的结构,包括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如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等。
3.介绍时间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取整点、半点以及分钟数,掌握时、分、秒的概念。
4.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时间单位换算,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等,让学生明白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认识时间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时间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8f06e551e79b8969022670.png)
认识时间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设计说明《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
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知道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而本节课则是教学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来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 1 时 =60 分。
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动手过程来感受时间,使他们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从而构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就构成本堂课的主要任务,学生在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动中认时间、表示时间,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60 分。
2、在认、读、写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蕴含的时间观念。
3、通过时间与生活联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的认识。
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认读。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学具――小钟。
教学预设: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想认识她吗?(课件出示婷婷的录像)师:看一看婷婷在干什么?生:起床、吃早餐、上学、上课。
师:她什么时间起床?你是怎么认的?她什么时间吃早餐呢?怎么认的呢?(学生一一口答)师:婷婷上学和上课的时间你们都会认吗?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一说)归纳: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二、指导探究1 、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1 )(课件出示图片)婷婷现在在干什么呢?(做操)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出示钟面 9:15),你们还会认吗?( 2 )是几时几分呢?谁会认?(学生尝试认读,并指导写出9:15)( 3 )分针指着 3 ,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时 15 分呢?(学生尝试说)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ab08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e.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
课件出示:先发出钟表走的声音,然后出现分针、时针,接着依次出现1~12的数字,最后形成钟面。
师:这是什么声音?板书:钟表。
2、说一说。
(1)钟表有什么作用?(2)你了解钟表的哪些知识?设计目的:利用课件初步熟知钟面的组成部分,为后面制作钟面做好铺垫,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加强钟面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钟表知识的程度,并以此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思路的主要依据。
二、自主探索1、制作钟面。
师:想认识钟表得先了解钟面,你们想做一个吗?(1)(指着大屏幕)请同学们先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再在小组中讨论做钟面需要哪些材料。
(2)各小组同学打开时钟爷爷的礼物(一个画有格子,但没有写数字的钟面,一枝彩笔,一个按钮,没有给学生时针和分针。
) (3)小组合作制作钟面。
学生产生质疑:时钟爷爷给的材料不能制作钟面。
师:还差什么呢?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老师这里来取时针、分针。
(学生活动)2、介绍钟面。
师:谁愿意把你们组做的钟面介绍给大家。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格组成一个漂亮的钟面。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格分别闪烁)设计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观察、合作的能力,我把观察已有的钟面模型改为小组合作制作钟面。
轻松解决小学数学中的时间问题认识时间的计算和换算方法
![轻松解决小学数学中的时间问题认识时间的计算和换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86ba4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1.png)
轻松解决小学数学中的时间问题认识时间的计算和换算方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时间问题一直是让学生头疼的难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时间的计算和换算方法不够清晰,缺乏实际应用的训练。
本文旨在帮助小学生轻松解决时间问题,通过介绍时间的计算和换算方法,使学生对时间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认识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是人类用来衡量事物持续的概念,是指某个事件或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所经过的时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时间,比如计算活动的时间长短、时间的先后顺序等。
二、时间的计算方法1. 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当我们需要计算某个事件或活动持续的时间时,可以使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的方法。
例如,小明从早上8点到上午10点学习,我们可以通过计算10点减去8点得出他学习了2小时。
2. 分钟转换小时:当我们需要将分钟转换为小时时,可以使用除法计算的方法。
具体而言,将分钟数除以60即可得到小时数。
例如,如果小红运动了90分钟,我们可以将90除以60得到1小时30分钟。
3. 小时转换分钟:相反地,当我们需要将小时转换为分钟时,可以使用乘法计算的方法。
具体而言,将小时数乘以60即可得到分钟数。
例如,如果小明睡了4个小时,我们可以将4乘以60得到240分钟。
三、时间的换算方法1. 时钟面盘概念:要了解时间的换算,首先需要掌握时钟面盘概念。
时钟面盘以12小时制为例,一圈共分为12个小时,每个小时又分为60分钟。
时钟面盘的指针每转动一圈,表示过去了12个小时。
2. 小时与分钟的换算:根据时钟面盘的概念,我们可以进行小时与分钟的换算。
一小时等于60分钟,因此,我们可以将小时数乘以60得到分钟数,将分钟数除以60得到小时数。
例如,2小时可以换算成120分钟,而180分钟可以换算成3小时。
3. 天与小时的换算:继续延伸,我们可以进行天和小时的换算。
一天等于24小时,因此,我们可以将天数乘以24得到小时数,将小时数除以24得到天数。
例如,3天可以换算成72小时,而48小时可以换算成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