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基础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光纤知识

光纤知识

关于光纤,看完了,就懂了光纤是一种纤细的、柔软的固态玻璃物质,它由纤芯、包层、涂覆层三部分组成,可作为光传导工具。

光纤的纤芯主要采用高纯度的二氧化硅(SiO2),并掺有少量的掺杂剂,提高纤芯的光折射率n1;包层也是高纯度的二氧化(SiO2),也掺有一些的掺杂剂,以降低包层的光折射率n2,n1>n2,发生全反射;涂覆层采用丙烯酸酯、硅橡胶、尼龙,增加机械强度和可弯曲性。

光纤传输原理全反射原理:因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产生折射和反射。

而且,折射光的角度会随入射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当入射光的角度达到或超过某一角度时,折射光会消失,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全反射。

不同的物质对相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光折射率),相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也是不同。

光纤通讯就是基于以上原理而形成的。

按照几何光学全反射原理,射线在纤芯和包层的交界面产生全反射,并形成把光闭锁在光纤芯内部向前传播的必要条件,即使经过弯曲的路由光线也不射出光纤之外。

光纤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966年,美籍华人高锟和霍克哈姆发表论文,光纤的概念由此产生。

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为20dB/km的光纤,光纤通信时代由此开始。

1977年美国在芝加哥首次用多模光纤成功地进行了光纤通信试验。

当时8.5微米波段的多模光波为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

随即在1981年、1984年以及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光纤通信系统迅速发展到第四代。

第五代光纤通信系统达到了应用的标准,实现了光波的长距离传输。

光纤通信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66-1976年,是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

在这一阶段,实现了短波长0.85μm低速率45或34Mb/s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无中继传输距离约10km。

第二阶段:1976-1986年,这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为研究目标和大力推广应用的大发展时期。

1.光纤光缆基础知识

1.光纤光缆基础知识

THANK YOU!
产生光损耗的原因大部分为光纤具有的固有损耗和光纤制造后 的附加损耗。前者主要包括瑞利散射损耗、吸收损耗、波导结构不完 善引起的损耗;后者包括微弯损耗、弯曲损耗、接续损耗等。
损耗成因
瑞利散射损耗
吸收损耗
固有损耗
附加损耗
对于光纤损耗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案,在这里不做深入的研究,了解即可。
微弯损耗
弯曲损耗
接续损耗
N/A
GSK/GMK/GCF
B5
G656
N/A
B6
G657
N/A
多模62.5/125
A1b
N/A
OM1
MCF
OM2
ACF
多模50/125
A1a
G651.1
OM3
OM4
我们公司最常用的光 纤为G652D和G655
G.652是常规单模光纤,零色散 点在1300nm,此点色散最小;同 时根据PMD又分为G. 652A、B、C、 D四种。
按传输模式分类
类型
解释
纤芯只能传输 单模光纤 单个模式的光

多模光纤
纤芯能传输多 个模式的光纤
纤芯直径 包层外径
8μm-10μm 125μm
50μm、 62.5μm
125μm
2. 光纤分类
2.3 总结
光纤 类型
单模 光纤
传输模式
只能传输单 模式的光纤
多模 光纤
能传输多个 模式的光纤
传输距离 传输距离远
6. 光缆简介
6.2 光缆分类
用途
光纤种类
光纤芯数
加强件配置
传输导体、介质状况 铺设方式
结构方式
用户光缆 单模光缆 单芯光缆

光纤通信技术知识点简要(考试必备)

光纤通信技术知识点简要(考试必备)

光纤通信.1.光纤结构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

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稍高,损耗比包层更低,光能量主要在纤芯内传输。

包层为光的传输提供反射面和光隔离,并起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

设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光能量在光纤中传输的必要条件是n1>n2。

2.光纤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突变型多模光纤,渐变型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相对于单模光纤而言,突变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的纤芯直径都很大,可以容纳数百个模式,所以称为多模光纤3.光纤主要用途:突变型多模光纤只能用于小容量短距离系统。

渐变型多模光纤适用于中等容量中等距离系统。

单模光纤用在大容量长距离的系统。

1.55μm 色散移位光纤实现了10 Gb/s容量的100 km的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系统。

色散平坦光纤适用于波分复用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把传输容量提高几倍到几十倍。

三角芯光纤有效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输入光纤的光功率,增加传输距离。

偏振保持光纤用在外差接收方式的相干光系统,这种系统最大优点是提高接收灵敏度,增加传输距离。

4.分析光纤传输原理的常用方法:几何光学法.麦克斯韦波动方程法5.几何光学法分析问题的两个出发点: 〓数值孔径〓时间延迟. 通过分析光束在光纤中传播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几何光学法分析问题的两个角度: 〓突变型多模光纤〓渐变型多模光纤.6.产生信号畸变的主要原因是光纤中存在色散,损耗和色散是光纤最重要的传输特性:损耗限制系统的传输距离, 色散则限制系统的传输容量.7.色散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由于不同成分的光的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 色散的种类:模式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8. 波导色散纤芯与包层的折射率差很小,因此在交界面产生全反射时可能有一部分光进入包层之内,在包层内传输一定距离后又可能回到纤芯中继续传输。

进入包层内的这部分光强的大小与光波长有关,即相当于光传输路径长度随光波波长的不同而异。

光纤基础知识简介

光纤基础知识简介

光纤简介一、光纤概述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

通常,光纤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二、光纤工作波长光是一种电磁波。

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390nm—760nm(纳米),大于760nm部分是红外光,小于390nm部分是紫外光。

μμμμ,μμμ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

三、光纤分类光纤的分类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作一归纳的,各种分类如下。

〔1〕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μμμm〕。

〔2〕折射率分布:阶跃〔SI〕型光纤、近阶跃型光纤、渐变〔GI〕型光纤、其它〔如三角型、W型、凹陷型等〕。

〔3〕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含偏振保持光纤、非偏振保持光纤〕、多模光纤。

〔4〕原材料:石英光纤、多成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复合材料光纤〔如塑料包层、液体纤芯等〕、红外材料等。

按被覆材料还可分为无机材料〔碳等〕、金属材料〔铜、镍等〕和塑料等。

〔5〕制造方法:预塑有汽相轴向沉积〔VAD〕、化学汽相沉积〔CVD〕等,拉丝法有管律法〔Rod intube〕和双坩锅法等。

四、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光纤是一种光波导,因而光波在其中传播也存在模式问题。

所谓“模”是指以一定角速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

模式是指传输线横截面和纵截面的电磁场结构图形,即电磁波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的场结构,且每一种传输线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基模或主模。

基模是截止波长最长的模式。

除基模外,截止波长较短的其它模式称为高次模。

根据光纤能传输的模式数目,可将其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允许多束光在光纤中同时传播,从而形成模分散〔因为每一个模光进入光纤的角度不同它们到达另一端点的时间也不同,这种特征称为模分散〕。

光纤光缆干货基础知识点

光纤光缆干货基础知识点

光纤光缆干货基础知识点1.简述光纤的组成答:光纤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由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的芯和包层、涂敷层。

2.描述光纤线路传输特性的基本参数有哪些?答:包括损耗、色散、带宽、截止波长、模场直径等。

3. 产生光纤衰减的原因有什么?答:光纤中光功率沿纵轴逐渐减小。

光功率减小与波长有关。

光纤链路中,光功率减小主要原因是散射、吸收,以及连接器和熔接接头造成的光功率损耗。

衰减的单位为dB。

产生原因:使光纤产生衰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吸收衰减,包括杂质吸收和本征吸收;散射衰减,包括线性散射、非线性散射和结构不完整散射等;其它衰减,包括微弯曲衰减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杂质吸收引起衰减。

4.光纤的带宽与什么有关?答:光纤的带宽指的是:在光纤的传递函数中,光功率的幅值比零频率的幅值降低50%或3dB时的调制频率。

光纤的带宽近似与其长度成反比,带宽长度的乘积是一常量。

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波长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

5.信号在光纤中传播的色散特性怎样描述?答:可以用脉冲展宽、光纤的带宽、光纤的色散系数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6.什么是截止波长?答:是指光纤中只能传导基模的最短波长。

对于单模光纤,其截止波长必须短于传导光的波长。

7.光纤的色散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会产生什么影响?答:光纤的色散将使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发生展宽。

影响误码率的大小,和传输距离的长短,以及系统速率的大小。

8.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测试原理是什么?有何功能?答:OTDR基于光的背向散射与菲涅耳反射原理制作,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产生的后向散射光来获取衰减的信息,可用于测量光纤衰减、接头损耗、光纤故障点定位以及了解光纤沿长度的损耗分布情况等,是光缆施工、维护及监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其主要指标参数包括:动态范围、灵敏度、分辨率、测量时间和盲区等。

9.常见光测试仪表中的“1310nm”或“1550nm”指的是什么?答:指的是光信号的波长。

光纤光缆的基础知识

光纤光缆的基础知识

光纤光缆的基础知识一、光纤1.光纤的定义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即用来通光传输的石英玻璃丝。

2.光纤的结构组成和作用1)光纤的构成:光纤是由光折射率较高的纤芯和折射率较低的包层组成,为了保护光纤不受外力和环境的影响,在包层的外面都加上一层塑料护套(也叫涂覆层)。

2)光纤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纤芯:siO2+GeO2(作用是导光通信)包层:siO2(作用是使全反射成为可能)涂覆层:光固化丙烯酸环氧树脂或热固化的硅酮树脂(作用是防止光纤表面受损产生微裂纹,将光纤表面与环境中的水分、化学物质隔开,防止已有的微小裂纹逐步生长扩大)3.光纤的分类A:按组成光纤的材料分类:玻璃(石英)光纤、塑料光纤;B:按光纤横截面上折射率分布分类:有突变型光纤(普通单模光纤)、渐变型光纤(多模光纤)、阶跃型光纤等;C:按光纤传输模式分类: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等。

单模光纤中光偏振状态要传输过程中是否保持不变,又可分为偏振模保持光纤和非偏振模保持光纤;D:按工作波长窗口分类:长波长光纤和短波长光纤等注:单模光纤是指只能传输一种模式(基模或最低阶模)的光纤,其信号畸变很小。

多模光纤是一种能承载多种模式的光纤,即能够允许多个传导模的通过。

模是指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方式(单模/多模)。

单模光纤具有很小的芯径,以确保其传输单模,但是其包层直径要比芯径在十多倍,以避免光的损耗。

单模光纤以其衰减小、频带宽、容量大、成本低和易于扩容等优点,作为一种理想的光通信媒介,在全世界得到及为广泛的应用。

4.光纤的特性A:几何特性和光学特性(主要针对单模光纤)纤芯直径:A、多模光纤(50um/62.5um两种标称直径)B、单模光纤(8.3um)包层直径:125.0±1.0um包层不圆度:≤1.0%涂层外径:245±5.0um纤芯、包层同心度:≤0.5um翘曲度:曲率半径≥4.0m模场直径:指光纤中基模场的电场强度随空间的分布。

它描述了单模光纤中光能集中程度的参量。

关于光纤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光纤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光纤的知识点总结光纤的基本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包覆层。

纤芯是光信号传输的主要部分,包层是用来保护纤芯并起到光波导的作用,包覆层则是用来保护光纤整体并增强其机械性能。

光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全反射来限制光信号在纤芯内传输,并且减少光信号的衰减。

光纤的优点主要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信号衰减小、抗干扰性强等。

这些优点使得光纤在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长距离通信、高速宽带接入、光纤传感等。

此外,光纤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工业领域,如光纤内窥镜、光谱分析和激光焊接等。

在光纤通信领域,光纤传输系统主要包括光源、光纤、检测器和探测器等组件。

其中,光源主要用于产生光信号,光纤用于传输光信号,检测器用于接收和解码光信号,探测器用于监测光纤系统的工作状态。

光纤传输系统通过这些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高速、稳定、安全的光信号传输。

光纤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拉制法、浸镀法和溅射法等。

拉制法是最常用的光纤制造工艺,其主要过程包括预制棒制备、预拉制备、拉制和收线,并通过这一系列工艺流程,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光纤。

而浸镀法主要是利用光纤预拉制备的玻璃棒浸入气相腔中,通过化学反应得到光纤。

溅射法是一种将材料溅射到基片上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溅射材料和基片的相对位置和温度,可以得到所需的光纤材料。

光纤的性能主要包括传输损耗、带宽、波长、色散和非线性等。

传输损耗是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损失的光功率,带宽是光纤支持的频率范围,波长是光信号的波长范围,色散是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频率的扩散,非线性是光信号在高功率或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非线性效应。

通过对这些性能的研究和优化,可以提高光纤的传输效率和性能稳定性。

光纤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高带宽、长距离传输、低成本和多功能化等。

随着通信需求的增加,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带宽和距离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未来光纤的应用将更加趋向于高速、稳定和长距禿传输。

而随着光纤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制造成本将会降低,使光纤技术的普及更加便宜。

光纤基础知识汇总

光纤基础知识汇总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

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

光纤结构1、光纤(Optical Fiber)的典型结构是多层同轴圆柱体,自内向外由纤芯、包层和涂敷层三部分组成。

纤芯作用——传导光波成分——高纯度SiO2+极少量掺杂剂(如P2O5)掺杂目的是提高纤芯对光的折射率包层作用——为光的传输提供反射面和光隔离,并起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

将光波限制在纤芯中传播成分——高纯度SiO2+极少量掺杂剂(如B2O3)掺杂目的是使折射率略低于纤芯折射率设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光能量在光纤中传输的必要条件是n1>n2。

涂覆层作用——保护光纤不受水汽的侵蚀和机械擦伤。

同时增加光纤柔韧性。

一次涂覆层:丙烯酸酯,有机硅或硅橡胶材料缓冲层:一般为性能良好的填充油膏二次涂覆层:聚丙烯或尼龙等高聚物光纤分类(1)按照制造光纤所用的材料分类有:石英系光纤;多组分玻璃光纤;塑料包层石英芯光纤;全塑料光纤。

2)按折射率分布情况分类:光纤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多模阶跃折射率光纤)——纤芯折射率为n1保持不变,到包层突然变为n2。

这种光纤一般纤芯直径2a=50~80μm,光线以折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是信号畸变大。

渐变型多模光纤(多模渐变射率光纤)——在纤芯中心折射率最大为n1,沿径向r向外围逐渐变小,直到包层变为n2。

这种光纤一般纤芯直径2a为50μm,光线以正弦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是信号畸变小。

单模光纤——折射率分布和突变型光纤相似,纤芯直径只有8~10 μm,光线以直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

光纤传输知识点总结

光纤传输知识点总结

光纤传输知识点总结一、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内反射特性进行信号的传输。

当光线进入光纤时,如果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光线就会被完全反射在光纤的内壁上,不会发生透射。

由于光的速度很快,因此通过光纤的传输速度也非常快。

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光信号会在光纤中不断地进行全内反射,达到信息传输的目的。

二、光纤的特点1. 带宽大:由于光的波长较短,因此光纤的带宽远远大于传统的铜线传输。

2. 传输速度快:光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因此光纤传输的速度也非常快,是传统电信号传输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3. 抗干扰能力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不会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因此光纤传输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强。

4. 传输距离远:由于光的传输损耗小,因此光纤传输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信号传输。

5. 体积小、重量轻: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光纤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便于安装和维护。

三、光纤传输系统的结构光纤传输系统主要由光源、光纤、光接收器组成。

光源可以是激光、LED等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目标地点,然后被光接收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光纤传输系统通常还包括光纤放大器、光纤复用器、光纤解复用器等辅助设备,以及光纤连接器、光纤延长器等光纤配件。

四、光纤传输的应用1. 通讯领域:光纤传输在通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电话通讯、数据传输、因特网接入等。

光纤传输的高速、大带宽特性,使其成为现代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电视信号传输:光纤传输可以实现高清晰度、高质量的电视信号传输,能够满足用户对高品质影视娱乐的需求。

3. 医疗领域:在医疗影像诊断和手术中,常常需要传输大量的影像数据。

光纤传输的高速、大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性,使其成为医疗领域的首选传输介质。

4. 工业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线通常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光纤传输可以满足这些设备的高速、抗干扰的需求。

5. 军事领域:光纤传输在军事通讯、雷达系统、导航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高速、高可靠性的特性可以满足军事通讯的各种需求。

光纤的基本知识

光纤的基本知识

光纤的基本知识光纤是传光的纤维波导或光导纤维的简称。

它是工作在光波波段的一种介质波导,通常是圆柱形。

它把以光的形式出现的电磁波能量利用全反射原理约束在其界面内,并引导光波沿着光纤轴线的方向前进。

光纤的传输特性由其结构和材料决定。

通常,光纤是由高纯度的石英玻璃为主掺少量杂质锗(Ge)、硼(B)、磷(P)等的材料制成的细长的圆柱形,细如发丝(通常直径为几微米到几百微米)。

实用的结构有两个同轴区,内区称为纤芯,外区称为包层。

通常,在包层外面还有一层起支撑保护作用的涂覆层。

因为光是电磁波,所以光在光纤中的传播可用麦克斯韦波动方程来分析。

断面尺寸比光波长大很多时,可用几何光学的概念来处理。

)*4|介质1J图A.1图A.1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图中介质1的折射率为n i,介质2的折射率为门2。

当光束以较小的®角入射到介质界面上时,部分光进入介质2并产生折射,部分光被反射。

它们之间的相对强度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介质的折射率定义为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由菲涅耳定律可知廿 1 (A.1)sin 弓n2sin 二2m(A.2)在n i>n2时,逐渐增大5,进入介质2的折射光束进一步趋向界面,直到di趋于90。

此时,进入介质2的光强显著减小并趋于零,而反射光强接近入射光强。

当 d = 90°极限值时,相应的d角定义为临界角d。

由于sin90 °= I,所以临界角入=arcsin(n2;nJ (A.3) 当d>d时,入射光线将产生全反射。

应当注意,只有当光从折射率大的介质进入折射率小的介质,即n^n?时,在界面上才能产生全反射。

图A.2子午光线的全反射全反射现象是光纤传输的基础。

对于一根具体的光纤,如图A.2所示。

为分析方便,以下主要讨论光线为子午光线的情况。

通过光纤中心轴的任何平面都称为子午面,位于子午面内的光线则称为子午光线。

显然,子午面有无数个。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分界面的法线均在同一平面,光线在光纤的芯-皮分界面反射时,其分界面法线就是纤芯的半径。

光纤通信原理及基础知识

光纤通信原理及基础知识

光纤通信原理及基础知识
一、光纤通信原理
光纤通信的核心技术是光子学,它是利用光纤光缆中的光纤对光信号进行传播和传输。

光纤光缆是一种由多根光纤缆组成的电缆,用来传输可见光或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光信号。

它包含一根中心的内管,围绕着由若干根绝缘光缆组成的外面,以及外面包裹的电缆套管。

光纤具有比一般电线传输快和体积小的优势。

而且它可以传输的信息量比一般电线传输的信息量大得多,在数据传输,广播和电视节目传输,网络传输,数据中心和建筑物的内部数据传输,机场、地铁和高速列车的安全监控等场合有广泛的应用。

二、光纤通信基础知识
1、光纤的基本结构
光纤是由内管、纤芯、护套和外皮组成的。

内管是光纤的中心,由若干根细细的玻璃或塑胶的纤维组成,用来把发出的信号紧密包裹起来;纤芯则由抗光折射率差异的介质层组成,可以实现光子的数字信号传输;护套是中心纤芯的保护层,由特殊的材料构成,用以抗折和抗磨损;。

光纤基础知识点

光纤基础知识点

1、第一根光纤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损耗是多少?答:第一根光纤大约是1950年出现的。

传输损耗高达1000dB/km 左右。

2、试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关系。

答: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机、光纤光缆、中继器和光接收机组成。

系统中光发送机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生成的光信号注入光纤光缆,调制过的光信号经过光纤长途传输后送入光接收机,光接收机将光纤送来的光信号还原成原始的电信号,完成信号的传送。

中继器就是用于长途传输时延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

3、光纤通信有哪些优缺点?答: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损耗低、中继距离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节省有色金属和原材料等优点;但它也有抗拉强度低,连接困难,怕水等缺点。

1.光纤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何作用?答:光纤是由折射率较高的纤芯、折射率较低的包层和外面的涂覆层组成的。

纤芯和包层是为满足导光的要求;涂覆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纤不受水汽的侵蚀和机械擦伤,同时增加光纤的柔韧性。

4.简述光纤的导光原理。

答:光纤之所以能够导光就是利用纤芯折射率略高于包层折射率的特点,使落于数值孔径角)内的光线都能收集在光纤中,并在芯包边界以内形成全反射,从而将光线限制在光纤中传播。

7.均匀光纤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 1=1.50,n 2=1.45,光纤的长度L=10Km 。

试求:(1)光纤的相对折射率差Δ;(2)数值孔径NA ;(3)若将光纤的包层和涂敷层去掉,求裸光纤的NA 和相对折射率差Δ。

解:(1)%3.31.5245.11.5 2n n -n 222212221=⨯-=∆= (2) 0.39 0.03321.521=⨯⨯=∆=n NA(3)若将光纤的包层和涂敷层去掉,则相当于包层的折射率n 2=1,则%1.281.5211.5 2n n -n 222212221=⨯-=∆=1.12 0.28121.521=⨯⨯=∆=n NA 而 sin 0φ=NA 最大为1,所以说只要光纤端面的入射角在90O以内,就可以在光纤中形成全反射。

光纤维知识点归纳总结

光纤维知识点归纳总结

光纤维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传播的基本原理是全反射原理。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是由于光在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之间反射所致。

当光线入射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发生的折射和反射是由折射率决定的。

而光纤通过改变折射率的设计,使得当光线沿着光纤传输时,不会发生漏光,从而保证了光信号的传输。

二、光纤的结构光纤通常由芯、包层和外护套组成。

芯是光纤传输光信号的主体,包层用于约束和保护光信号,外护套则用于保护光纤本身以及增强其机械性能。

光纤的结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对光信号的传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光纤的类型根据光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可以将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是指在光纤芯中只有一条光路,适用于远距离通信和高速数据传输;多模光纤是指光纤芯中存在多条光路,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和局域网传输。

另外,光纤还可根据其传输性能和应用环境的不同分为标准单模光纤、非标单模光纤、高分子光纤等类型。

四、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的传输特性主要包括传输损耗、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传输损耗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主要包括吸收损耗、散射损耗、泄漏损耗等。

色散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速度与光波长有关,从而引起信号失真的现象。

非线性效应是指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如光子效应、拉曼效应等。

五、光纤的应用光纤在通信领域被广泛应用,包括长距离传输、城市通信、局域网、光纤传感等。

同时,光纤还在医学、军事、工业、科研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光纤传感器、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等。

光纤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传输介质,在信息通信、光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制造技术等众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了解光纤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传输特性和应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光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指正补充。

光纤基础常识

光纤基础常识

光纤常识1、光模块:常见两种,GBIC(较大,占单板空间较大,不方便端口密集部署,早期较多使用),SFP(小巧,方便插拨,便于端口密集部署,目前使用普遍)如下图:GBICSFP2、光纤接口类型:常见两种,SC(大方头,常用于局方ODF侧),LC(小方头,常用于设备侧)如下图:大方头小方头其它的接口类型如下图:3、光跳纤:指由于组网的需要,尾纤的两头需要不同的接头时就需要跳纤。

常见的有LC/SC。

如下图:4、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及对应光接口:单模光纤通常用于长距离传输,多模光纤用于短距离传输。

多模光口的中心波长850nm,单模光口的中心波长通常有两种,1310nm(用于中距长距传输)和1550nm(用于长距超长距传输)5、工程中的注意事项:未使用的光接口要关闭发射端,处于shutdown状态。

单模口近距离尾纤互连,要添加衰减量和接口类型都合适的光衰,否则会烧坏接口。

光衰如下图:整个光路上的任何部分光纤转弯半径不能小于4cm,否则会使用光信号衰减严重甚至无法导通。

未连接到光口的尾纤接头一定要安装保护帽,防止灰尘附着,下次使用时光路不通。

正常工作接收光功率小于过载光功率3-5dBm,大于接收灵敏度3-5dBm。

法兰盘引入的光功率衰减:每个接插件衰减应该小于0.3dBm。

光纤距离引入的光功率衰减:每公里光纤衰减应该小于0.8dBm。

单模口互连使用单模光纤,多模口互连使用多模光纤。

无论是路由设备之间还是路由设备与传输设备之间,都要求直连口中心波长一致,不能一端是1310nm、另一端是1550nm。

6、工程中的光路打环测试:一个光模块有两个接口,使用一对尾纤。

Tx(发送口),Rx(接收口)设备侧端口只要能够收到对端发过来的光,端口指示灯就会正常点亮,而不管对端是否收到自己的发光。

所以工程中为定位点到点间的导通故障常使用“打环”测试法。

案例:设备A的G1/0/0光口使用一对尾纤连接到局方ODF架,ODF架再使用一对尾纤和设备B的G1/0/0光口相连。

光纤传输重要基础知识点

光纤传输重要基础知识点

光纤传输重要基础知识点光纤传输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的数据传输技术。

它利用光的物理特性,将信息以光信号的形式通过光纤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光纤传输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1. 光纤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光纤主要由纤芯、包层和包覆组成。

光信号通过纤芯的全内反射来传输。

纤芯的折射率高于包层,确保光信号沿纤芯内部传播而不会发生衰减。

包层的作用是保护纤芯,并通过降低折射率的差异减小信号的传播损耗。

2. 光纤的类型:常见的光纤类型包括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SMF)和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MMF)。

单模光纤适用于远距离传输,传输的光信号只有一个传播模式。

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传输的光信号可以同时具备多个传播模式。

3. 光纤的衰减和色散: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会发生衰减和色散效应。

衰减是指光信号强度随传输距离增加而减弱,常用单位是分贝(dB)。

色散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到达终点的时间不同,导致信号畸变和距离限制。

为了减小衰减和色散带来的影响,可以采用光纤光放大器和补偿技术。

4. 光纤的连接和连接器:在光纤传输中,需要对光纤进行连接。

常用的光纤连接器包括FC(Fiber Connector)、SC(Subscriber Connector)和LC(Lucent Connector)等。

这些连接器可以实现光纤之间的精确对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

5. 光纤网络的组成:光纤传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构建各种类型的光纤网络。

光纤网络包括传输子系统、交换子系统和接入子系统。

传输子系统负责光信号的传输和放大,交换子系统实现光信号的转发和路由,接入子系统连接终端用户与光纤网络之间。

总的来说,光纤传输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技术,具有众多优点和广泛应用前景。

掌握光纤传输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光纤通信原理、设计光纤网络以及解决光纤传输中的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光纤基础知识

光纤基础知识

光纤基础知识(组网)一、光纤的构造、种类、接线、规格光纤的构造通讯用光纤是由通过内部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玻璃构成的。

玻璃光纤的标准直径为125微米(0.125毫米),表面覆盖有直径250微米或900微米的树脂保护涂敷层。

玻璃光纤的传送光的中心部分称为“纤芯”,其周围的包层的折射率比纤芯低,从而限制了光的流失。

石英玻璃非常脆弱,因此覆有保护涂层。

通常有三种典型的光纤涂敷层。

一次涂敷光纤覆有直径为0。

25毫米紫外线固化丙烯酸树脂涂敷层的光纤。

其直径非常小,增加了光缆内可容纳光纤的密度,使用非常普遍.二次涂敷光纤亦称为紧包缓冲层光纤或半紧包缓冲层光纤。

光纤表面覆有直径为0.9毫米的热塑性树脂。

与0。

25毫米的光纤相比,其具有更坚固,易操作的优点。

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布线及光纤数量较少的光缆。

带状光纤带状光纤提高了连接器组装的效率,有利于多芯融接,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带状光纤由4根、8根或12根不同颜色的光纤组成,芯纤数最大可达1,000根。

光纤表层覆有紫外线固化丙烯酸脂材料,使用标准光纤剥套钳便可轻松去除涂敷层,方便多芯融接或取出单个光纤。

使用多芯融接机,带状光纤可一次性融接,在光纤数量多的光缆中能轻易识别出来.光纤种类以下是对最常用的通信光纤种类的描述.MMF(多模光纤)- OM1光纤或多模光纤(62。

5⁄125)- OM2⁄OM3光纤(G.651光纤或多模光纤(50⁄125))SMF(单模光纤)- G。

652(色散非位移单模光纤)- G。

653(色散位移光纤)— G。

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G。

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G。

657(耐弯光纤)只要光预算允许,技术上来讲,任何合适的光纤都可应用于FTTx技术,但FTTx技术最常用的光纤为G。

652和G.657.G.651(多模光纤)G。

651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不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但在300至500米的范围内,G。

光纤光缆21条基础知识

光纤光缆21条基础知识

光纤光缆基础知识1. 光纤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纤芯、包层和涂覆层。

光纤的结构:光纤纤芯和包层是由不同折射率的玻璃组成,中心为高折射率玻璃纤芯(掺锗二氧化硅),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纯二氧化硅)。

光以一特定的入射角度射入光纤,在光纤和包层间发生全发射(由于包层的折射率稍低于纤芯),从而可以在光纤中传播。

涂覆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光纤不受外界的损伤,同时又增加光纤的柔韧性。

正如前面所述,纤芯和包层都是玻璃材质,不能弯曲易碎,涂覆层的使用则起到保护并延长光纤寿命的作用。

2.光缆的组成光纤由纯石英以特别的工艺拉丝成比头发还细中间有几介质的玻璃管,它的质地脆易断,因此需要外加一层保护层。

光纤外层加上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就成了光缆。

光缆包含光纤,光纤就是光缆内的玻璃纤维,广泛上来说光纤是光缆,都是一种传输介质。

但严格意义上讲,两者是不相同的产品,光纤和光缆的区别:光纤是一种传输光束的细而柔软的媒质。

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

所以光纤是光缆的核心部分,光纤经过一些构件极其附属保护层的保护就构成了光缆。

3.光纤的工作波长?光是由它的波长来定义,在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光是在红外区域中的光,此处光的波长大于可见光。

在光纤通信中,典型的波长是800到1600nm,其中最常用的波长是850nm、1310nm和1550nm。

在选择传输波长时,主要综合考虑光纤损耗和散射。

目的是通过向最远的距离、以最小的光纤损耗来传输最多的数据。

在传输中信号强度的损耗就是衰减。

衰减度与波形的长度有关,波形越长,衰减越小。

光纤中使用的光在850、1310、1550nm处的波长较长,故此光纤的衰减较小,这也导致较少的光纤损耗。

并且这三个波长几乎具有零吸收,最为适合作为可用光源在光纤中传输。

4.最小色散波长和最小损耗波长在目前商用光纤中,什么波长的光具有最小色散?什么波长的光具有具有最小损耗?1310nm波长的光具有最小色散,1550nm波长的光具有最小损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根光纤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损耗是多少?答:第一根光纤大约是1950年出现的。

传输损耗高达1000dB/km 左右。

2、试述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关系。

答: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机、光纤光缆、中继器和光接收机组成。

系统中光发送机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生成的光信号注入光纤光缆,调制过的光信号经过光纤长途传输后送入光接收机,光接收机将光纤送来的光信号还原成原始的电信号,完成信号的传送。

中继器就是用于长途传输时延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

3、光纤通信有哪些优缺点?答: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损耗低、中继距离长,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节省有色金属和原材料等优点;但它也有抗拉强度低,连接困难,怕水等缺点。

1.光纤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何作用?答:光纤是由折射率较高的纤芯、折射率较低的包层和外面的涂覆层组成的。

纤芯和包层是为满足导光的要求;涂覆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纤不受水汽的侵蚀和机械擦伤,同时增加光纤的柔韧性。

4.简述光纤的导光原理。

答:光纤之所以能够导光就是利用纤芯折射率略高于包层折射率的特点,使落于数值孔径角)内的光线都能收集在光纤中,并在芯包边界以内形成全反射,从而将光线限制在光纤中传播。

7.均匀光纤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 1=1.50,n 2=1.45,光纤的长度L=10Km 。

试求:(1)光纤的相对折射率差Δ;(2)数值孔径NA ;(3)若将光纤的包层和涂敷层去掉,求裸光纤的NA 和相对折射率差Δ。

解:(1)%3.31.5245.11.5 2n n -n 222212221=⨯-=∆= (2) 0.39 0.03321.521=⨯⨯=∆=n NA(3)若将光纤的包层和涂敷层去掉,则相当于包层的折射率n 2=1,则%1.281.5211.5 2n n -n 222212221=⨯-=∆= 1.12 0.28121.521=⨯⨯=∆=n NA而 sin 0φ=NA 最大为1,所以说只要光纤端面的入射角在90O以内,就可以在光纤中形成全反射。

8.已知阶跃型光纤,纤芯折射率n 1=1.50,相对折射率差Δ=0.5%,工作波长λ0=1.31μm ,试求:(1)保证光纤单模传输时,光纤的纤芯半径a 应为多大?(2)若a =5μm ,保证光纤单模传输时,n 2应如何选择?解:(1)因为是阶跃型光纤,所以归一化截止频率Vc =2.405;()m m n a a n V μπμπλλπ34.3231.1%5.0250.1405.222405.2 405.2220110=⨯⨯⨯=⨯∆<∴<∆= (2)若a =5μm ,保证光纤单模传输时,4967.1%22.0215.121n n 0.22% 2n n -n %22.02231.1550.1405.222405.2 405.22212212221220110=⨯-⨯=∆->⇒<∆=⎪⎪⎭⎫ ⎝⎛⨯⨯=⎪⎪⎭⎫ ⎝⎛⨯<∆<∆==πμμπλλπm m a n a n V 1.简述石英系光纤损耗产生的原因,光纤损耗的理论极限值是由什么决定的?答:(1)(2)光纤损耗的理论极限值是由紫外吸收损耗、红外吸收损耗和瑞利散射决定的。

2.当光在一段长为10km 光纤中传输时,输出端的光功率减小至输入端光功率的一半。

求:光纤的损耗系数α。

解:设输入端光功率为P 1,输出端的光功率为P 2。

则P 1=2P 2光纤的损耗系数()km dB P P km P P L /3.02lg 1010lg 102221===α 3.光纤色散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对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有何危害?答:(1)按照色散产生的原因,光纤的色散主要分为:模式(模间)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极化色散。

(2)在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色散会引起光脉冲展宽,严重时前后脉冲将相互重叠,形成码间干扰,增加误码率,影响了光纤的传输带宽。

因此,色散会限制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和中继距离。

4.为什么单模光纤的带宽比多模光纤的带宽大得多?答:光纤的带宽特性是在频域中的表现形式,而色散特性是在时域中的表现形式,即色散越大,带宽越窄。

由于光纤中存在着模式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极化色散四种,并且模式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极化色散。

由于极化色散很小,一般忽略不计。

在多模光纤中,主要存在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单模光纤中不存在模式色散,而只存在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因此,多模光纤的色散比单模光纤的色散大得多,也就是单模光纤的带宽比多模光纤宽得多。

5.均匀光纤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 1=1.50,n 2=1.45,光纤的长度L=10km 。

试求:(1)子午光线的最大时延差;(2)若将光纤的包层和涂敷层去掉,求子午光线的最大时延差。

光纤损耗 吸收损耗本征吸收杂质吸收 紫外吸收 红外吸收 氢氧根(OH -)吸收 过渡金属离子吸收 散射损耗 弯曲损耗解:(1) 1sin 21111⎪⎪⎭⎫ ⎝⎛-=-=n n C Ln n C L n C Lc M θτ () s 1.72145.150.110350.1105μ=⎪⎭⎫ ⎝⎛-⨯⨯=km km (2)若将光纤的包层和涂敷层去掉,则n 2=1.01sin 21111⎪⎪⎭⎫ ⎝⎛-=-=n n C Ln n C L n C Lc M θτ () s 5210.150.110350.1105μ=⎪⎭⎫ ⎝⎛-⨯⨯=km km 6.一制造长度为2km 的阶跃型多模光纤,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别为n 1=1.47,n 2=1.45,使用工作波长为1.31μm ,光源的谱线宽度Δλ=3nm ,材料色散系数D m =6ps/nm ·km ,波导色散τw =0,光纤的带宽距离指数γ=0.8。

试求:(1)光纤的总色散;(2)总带宽和单位公里带宽。

解:(1)()ns s km km n n C Ln M 2.135145.147.1/10347.1215211=⎪⎭⎫ ⎝⎛-⨯⨯=⎪⎪⎭⎫ ⎝⎛-=τ ()ps km nm km nm ps L D m m 3623/6=⨯⨯⋅=⋅∆⋅=λτ()ns w m M 2.135036.02.135 )(2222=+=++=ττττ总(2)()MHz nsB T 26.3 2.135441.0 441.0===τ ()MHz L B B T 68.5226.3 8.0=⨯=⋅=γ7.一制造长度为2km 的抛物线型渐变多模光纤,纤芯轴线处的折射率n(0)=1.5,包层的折射率n C =1.48,使用工作波长为0.85μm ,光源的谱线宽度Δλ=6nm ,材料色散系数D m =15ps/nm ·km ,波导色散τw =10 ps ,光纤的带宽距离指数γ=0.9。

试求:(1)光纤的总色散;(2)总带宽和单位公里带宽。

解:(1)()()%34.11.5248.11.5 02n n -0n 22222c 2=⨯-=∆= ()ps skm km C Ln M 898/1030134.05.1221)0(21522=⨯⨯⨯⋅=∆⋅=τ ()ps km nm km nm ps L D m m 18026/15=⨯⨯⋅=⋅∆⋅=λτ()()ps w m M 91810180898 )(2222=++=++=ττττ总(2)()MHz psB T 480 918441.0 441.0===τ ()MHz L B B T 8962480 9.0=⨯=⋅=γ8.某系统使用工作波长λ0=1.31μm ,谱线宽度Δλ=5nm 的光源和长度为3km 的阶跃型光纤,其纤芯的折射率n 1=1.458,相对折射率差Δ=0.8%,纤芯半径a =8μm ,光纤的材料色散系数D m =8ps/nm ·km ,波导色散τw =0,其带宽速率比为0.8。

试求光纤的模式畸变带宽和波长色散带宽。

解:()ns skm km C Ln M 7.116%8.0/103458.1351=⨯⨯⨯=∆⋅=τ ()MHz nsB M 78.3 7.116441.0 441.0===τ ()GHz km nm km nm ps L D B m c 68.3 35/8441.0 441.0=⨯⨯⋅=⋅∆⋅=λ 1、比较LED 和LD ,并说明各自适应的工作范围。

答:LED 的发射光功率比LD 要小,不适合长距离系统;LED 的光谱宽度比LD 大得多,不适合长距离系统;LED 的调制带宽比LD 小得多,不适合长距离系统;LED 的温度特性比LD 好得多。

所以,LED 适应于短距离小容量光纤通信系统,而LD 适应于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

2、试说明LED 的工作原理。

答:当给LED 外加合适的正向电压时,Pp 结之间的势垒(相对于空穴)和Np 结之间的势垒(相对于电子)降低,大量的空穴和电子分别从P 区扩散到p 区和从N 区扩散到p 区(由于双异质结构,p 区中外来的电子和空穴不会分别扩散到P 区和N 区),在有源区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状态,最终克服受激吸收及其它衰减而产生自发辐射的光输出。

3、试说明LD 的工作原理。

答:当给LD 外加适当的正向电压时,由于有源区粒子数的反转分布而首先发生自发辐射现象,那些传播方向及谐振腔高反射率界面垂直的自发辐射光子会在有源层内部边传播、边发生受激辐射放大(其余自发辐射光子均被衰减掉),直至传播到高反射率界面由被反射回有源层,再次向另一个方向传播受激辐射放大。

如此反复,直到放大作用足以克服有源层和高反射率界面的损耗后,就会向高反射率界面外面输出激光。

9、光发送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光发送机主要由光源、驱动电路及辅助电路等构成。

驱动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为光源提供要求的驱动电流;光源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电光变换(光调制);辅助电路主要完成自动功率控制、自动温度控制及光源保护等功能。

10、光调制方式有哪些?目前的数字光纤通信系统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方式?还是模拟调制方式?答:光调制方式主要按照光源及调制信号的关系及已调制信号的性质两种方式分类。

根据光源及调制信号的关系,可以将光源的调制方式分为直接调制方式和外部(或间接)调制方式;根据已调制信号的性质,可以将光源的调制方式分为模拟调制方式和数字调制方式。

从调制的本质上来说,目前的数字光纤通信系统采用的是模拟调制方式。

4、简述PINPD 的工作原理。

答:当光照射到PIN 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上时,会在整个耗尽区及耗尽区附近产生受激辐射现象,从而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这种光生载流子运动到电极。

当外部电路闭合时,就会在外部电路中有电流流过,从而完成光电的变换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