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 第4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ABCDE 5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 第四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四章: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教材109)答:网络层向上提供了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服务,其优缺点的比较如下:(1)虚电路是面向连接的,提供的服务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投递顺序的正确性;数据报是无连接的,只提供尽最大努力的交付,不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投递顺序的正确性。
(2)网络采用数据报传输方式可大大简化网络层的结构;虚电路让电信网络负责保证可靠通信所采取的措施,使得电信网的结点交换机复杂而昂贵。
但是相对而言,采用数据报时,由主机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性,包括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因此主机的处理负担较大。
(3)虚电路有连接建立和释放阶段,数据传输启动慢;数据报不用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启动快。
(4)为了在交换结点进行存储转发,在使用数据报时,每个分组必须携带完整的地址信息。
而在使用虚电路的情况下,每个分组不需要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只需要有一个简单的虚电路号码标识,这就使得虚电路分组中的控制信息部分的比特数减少,从而减少了系统开销。
(5)虚电路在连接建立的阶段确定数据传输的路由,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均按照同一条路由进行转发;数据报对每个分组都独立的做路由选择。
显然,在数据传输阶段,数据报的路由处理负担较大。
但是在网络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所有通过故障结点的虚电路都不能工作,而数据报可以灵活的选择替代路由。
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教材110)答:(1)单一的网络无法满足各种用户的多种需求,因此,把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物理网络互相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通信。
实际中使用的TCP/IP 协议,定义了一种抽象的网络,隐藏了互连的各种不同物理网络的细节,使得互连后的网络像一个单一的大网络。
(2)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的共同的问题: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不同的网络管理和控制方式等。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编著---习题解答第一章概述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技术,实质上是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的一种策略。
它的工作机理是:首先将待发的数据报文划分成若干个大小有限的短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面加上一些控制信息(即首部),包括诸如数据收发的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块的序号等,形成一个个分组,然后各分组在交换网内采用“存储转发”机制将数据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
由于节点交换机暂时存储的是一个个短的分组,而不是整个的长报文,且每一分组都暂存在交换机的内存中并可进行相应的处理,这就使得分组的转发速度非常快。
分组交换网是由若干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每一结点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通信,其通信过程需要定义严格的协议;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1、高效。
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2、灵活。
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
3、迅速。
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转发,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4、可靠。
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
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的不足之处是:①每一分组在经过每一交换节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传输延时,考虑到节点处理分组的能力和分组排队等候处理的时间,以及每一分组经过的路由可能不等同,使得每一分组的传输延时长短不一。
因此,它不适用于一些实时、连续的应用场合,如电话话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传输;②由于每一分组都额外附加一个头信息,从而降低了携带用户数据的通信容量;③分组交换网中的每一节点需要更多地参与对信息转换的处理,如在发送端需要将长报文划分为若干段分组,在接收端必须按序将每个分组组装起来,恢复出原报文数据等,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谢希仁教授所著的《计算机网络》第六版更是这一领域的经典教材。
书中的课后习题对于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一、物理层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它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而协议的范围更广,可以涵盖多个层次。
规程更侧重于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规则,而协议则是对通信过程中各种规则和约定的总体描述。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包括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和终点。
源点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发送器将源点产生的数字比特流转换为可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传输系统用于传输信号,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比特流,终点接收数字比特流并进行处理。
二、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封装成帧是为了在链路上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便于接收方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透明传输是为了确保数据中的控制字符不会被误解释为帧的边界。
差错检测是为了发现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比特差错,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要发送的数据为 1101011011。
采用 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 P(X)=X4 + X + 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首先,将生成多项式转换为二进制:10011。
然后,在数据后面添加 4 个 0,得到 11010110110000。
用这个数除以 10011,得到余数为1110。
三、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作业:第一章:2,3,8,12,13,14,21,22,24第二章:1,2,4,5,6,10,13,16第三章:3,4,6,7,8,10,13,15,18,20,27,28,30,31第四章:1,2,4,5,7,9,10,11,15,17,21,24,29,32,35,37,39,(44,45)第五章:1,3,9,10,17,21,24,30,34,45,46第六章:2,3,6,7,8,13,14,19,20,22,23,(24,31,32)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 连通性与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得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得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得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得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就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得变革?答:融合其她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得连通性与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得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得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得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得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得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得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得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就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与大写开头得英文名字internet与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得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得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就是前者得双向应用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得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就是Internet得核心网。
计算机简明教程课后答案谢希仁版第四章 网络层
第四章1、网络互联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联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解答一、网络互联的实际意义(1)局域网的发展必然走向互联,异构网或非标准网的存在,也需互联.因为只有实现网络互联,才能使用户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2)网络互联可以带来一系列好处:①扩大网络物理范围,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②改善网络性能.若将一个大局域网分割成互联的若干个小的局域网,且每个小局域网内部通信量明显地高于网间通信量时,整个互联网的性能比大局域网好;③隔离故障和错误,提高网络可靠性;④在一个互联的局域网中可使用不同传输媒体;⑤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局域网(如CSMA/CD、令牌环、令牌总线)的互联;⑥可增加接入网络的最大站点数目;⑦有利于网络的安全管理.二、网络互联时需要解决以下共同问题(1)在网络之间至少提供一条物理上连接的链路以及控制这条链路的规程;(2)在不同网络的进程之间提供合适的路由;(3)有一个计费的服务,记录不同网络、网关的使用情况并维护这个状态信息;(4)尽可能不修改互联在一起的网络的体系结构,适应不同网络间的差别,包括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访问控制机制、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等等.2、区别internet 和Internet..解答internet(互联网)是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使用大写字母I 的Internet(因特网)则是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起来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它采用TCP/IP 协议.3、作为中间系统,转发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解答按照OSI 参考模型划分的网络分层体系结构,这些中间系统中,转发器是物理层中继系统,网桥是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路由器是网络层中继系统,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称为网关.值得注意的是,采用TCP/IP 协议的网络中,将路由器也通常称为网关.4、试简单说明以下协议的作用:IP、ICMP、IGMP 以及ARP 和RARP.解答IP 网际互联协议是TCP/IP 体系结构中最主要的两个协议之一,它是一种标准化协议,各种计算机网络可通过使用IP 协议实现互联,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虚拟网络,即常说的互联网或IP 网.IP 协议经常会用到ARP 和RARP 这两个地址映射协议,ARP 地址解析协议将可根据一个互联网IP 地址找到对应的主机的物理网络硬件地址,ARP 采用动态的地址映射,不依赖固定的映射表,比较灵活.ARP 工作原理是,ARP 将映射表放于主机内存中,主要包含32位IP 地址和48 位物理网络硬件地址(如以太网MAC 地址).IP 模块可通过查表的方法找到对应的硬件地址;如果在ARP 映射表中不包含某IP 地址,则将包含该IP 地址的ARP 请求数据报向网络广播,IP 地址与之相同的主机收到该数据报后,发出ARP 响应数据报返回其硬件地址.RARP 逆地址解析协议与ARP 协议正好相反,用于将物理网络硬件地址翻译为IP 地址.它使得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从RARP 服务器获知自己的IP 地址.ARP 能应用于DNS 域名服务中,RARP 则可支持无盘工作站自举系统时获取自己的IP 地址.无盘工作站启动时,自动以广播形式发出RARP 请求数据报,并在其中写入自己的硬件地址,物理网络中只有RARP 服务器才能处理该数据报,RARP 查找映射表找出该硬件地址对应的IP 地址,并通过RARP 响应数据报发回该无盘工作站.ICMP 和IGMP 都使用IP 协议,依靠IP 数据报来传递ICMP 报文或IGMP 报文.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和异常情况,还可实现网络通信量控制、路由重定向等控制功能,为网络管理提供了获取网络状态并进行相应控制处理的支持.一个主机使用IGMP 的目的是让局域网中其他主机和所有路由器能够知道它是某个组的成员,IGMP 利用局域网广播特性组播主机与路由器之间高效率地交换信息,支持了IP 网的组播功能.5、IP 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 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解答IPv4 地址长32 位,可分为5 种类型,除最高5 位状态为11110 的E类地址保留外,最高位为0 的IP 地址属于A 类地址;最高 2 位为10,则属于B 类;最高3 位为110 称为C类地址;D 类则作为组播地址,最高 4 位状态为1110.下面进一步讨论A、B、C 三类地址:IP 地址分为网络号与主机号两部分,每个网络号标识一个网络,主机号标识每个网络中的某个主机.将32 位IP 地址分为 4 个8位码段,A 类IP 地址的网络号占最高一个码段,其余三个码段代表主机号,因此使用 A 类IP 地址的 A 类网络的特点是网络数少,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多.A 类网络的有效网络号范围为00000001 到01111110,网络地址的十进制表示为 1.x.x.x 到126.x.x.x,x 取值0 到255.网络号0 和127 被保留,0 代表整个Internet 网络,127 可用于任意一台主机的环回测试.另外,网络号10 可用作内部专网.共有125 个A类网络可供分配.B 类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各占两个码段,网络地址范围为128.x.x.x 到191.x.x.x,最多有214-2=16382 个B类网络.每个网络可支持65534 台主机,主机号为0 代表整个网络,全1为广播地址.网络号172.16 至172.31 共16 个B类网络保留给内部专网使用.C 类地址和 A 类地址正好相反,主机号占地址最低 1 个码段,其余3 个码段都表示网络号,网络地址范围为192.x.x.x 到223.x.x.x,221-2=2097150 个C类网络.每个网络支持主机最多254个.共有256 个C类网络保留给内部专网,网络号为192.168.0 到192.168.255.可以使用子网掩码,动态调节网络号和主机号,比如,可以使用掩码255.255.255.192将一个 C 类网络划分成4 个子网,也可使用掩码255.255.254.0 通过无类别域间路由协议CIDR 将两个C 类网络合并为一个可支持510 个主机的网络.IP 地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 IP 地址是一种非等级的地址结构,也就是说,和电话号码的结构不同,IP 地址不能反映任何有关主机位置的地理信息.(2)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时,该主机就必须具有两个相应的IP 地址.其网络号net-id 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穴主机(multihomed host).(3) 由于IP 地址中含有网络号,因此严格地讲,IP 地址不仅是指明一个主机(或路由器),而且指明了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到一个网络的连接.(4) 与某个局域网相连接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中的网络号都必须是一样的.(5) 路由器总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 地址.(6) 按照Internet 的观点,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相同的网络号.(7) 在IP 地址中,所有被分配了网络号的网络,不管是地域很小的局域网还是覆盖了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8) IP 地址有时也可以用来指明单个网络的地址,此时只要将该IP 地址的主机号置为全0 即可.6、试说明IP 地址与网络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解答一台主机的IP 地址是该主机在经过IP 层抽象的互联网上的全局地址,网络硬件地址也称MAC 地址,是该主机在具体物理网络上的地址.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是IP 数据报,执行IP 协议的路由器根据数据报中的IP 地址选择路由,并通过该路由器将IP 数据报转发到下一跳.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看到的是MAC帧,IP 数据报被封装进MAC 帧中,按照MAC 帧中目的MAC 地址寻址.因此两个地址同时都需要使用.7、(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2)一网络的当前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3)一个A 类网络和一B 类网络的子网号分别为16 位1和8位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4)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解答(1) 是C类地址对应的默认子网掩码.但也可能是A 类地址或B 类地址的掩码,即代表将一个 A 类网络划分成了65536 个子网,或者将一个B 类网络划分为256 个子网.主机号由最低8 位决定,路由器根据高24 位寻找网络.(2) 6 个主机.(3) 子网掩码是一样的,与(1)的掩码相同.但子网数目不同.(4) 有效,但不推荐这样的用法.8、C 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解答有,可充分利用IP 地址,可方便地支持VLAN.对于小网络,这样做还能进一步简化路由表.9、试辨认以下IP 地址的网络类别.(1)128.36.199.3(2)21.12.240.17(3)183.194.76.253(4)192.12.69.248(5)89.3.0.1(6)200.3.6.2解答(1)和(3)是B类地址;(2)和(5)是A类;(4)和(6)是C类.10、某单位有28 个部门,拥有4000 多台计算机,每个部门最多不超过250 台机器.现在打算接入Internet,但只申请到了5 个公开的合法 C 级IP 地址.要使该单位所有机器都能访问外部网站,怎么办?解答大家可能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代理服务.除把合法IP 地址分配给WEB、E-mail、DNS、DHCP 等服务器外,至少必须分配一个IP 地址给代理服务器.有可能的话,为多台代理服务器分配IP 地址.那么给其它机器分配什么地址?根据问题中的条件,你可以把每个部门构造为一个 C 级IP 网络.随便找28 组C级IP地址在单位内部使用,所有机器通过代理服务器进入Internet.但在内部使用别人的地址,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尽管人家不一定追究你.怎么办?不要着急!IP 地址空间中,除了我们曾提到的0.0.0.0 和127.0.0.0 两个 A 类网络的IP地址保留外,还保留三个区域作为专用IP 地址(Private IP).这三个地址范围为:10.0.0.0.~ 10.255.255.255 1 个A类网络172.16.0.0.~ 172.31.255.255 16 个B类网络192.168.0.0.~ 192.168.255.255 256 个C类网络这些地址专门用来支持建设单位内部Intranet,使用这些地址是合法的.比如,南京大学校园网就使用172.16.0.0 来支持学生虚拟IP 地址的分配,将这个 B 类网络通过分割子网的方法将这些地址按每个子网最多254 台设备划分给不同的建筑物,最多254 个子网.当然也可以按不均等分割子网划分方案,见下题.鼓楼校区逸夫馆的子网的主机IP 地址范围是172.16.28.1~172.16.28.254.根据上面的问题,可以用专用 C 级IP 地址把每个部门类网络设置成一个 C 类网络.也可采用南京大学类似的 B 级地址方案.11、某集团公司的网络中心给其一个下属公司分配了一个B 级IP 子网地址172.20.0.0/20. 这个下属公司有10 个部门,需要将该子网进一步分割成10 个子网.其中软件开发部有300 台机器需要分配IP 地址,其余有两个部门各需要100 个IP,四个部门需要50 个,三个部门需要10 个.如何有效地分配地址?解答题中/20 是子网掩码的一种表示方法,表示32 比特子网掩码中含有20 个1,该掩码也可写成255.255.240.0.由于软件开发部需要300 个IP,因此有28<300<29,32-9=23,该开发部子网掩码为/23.网络有原来的/20 分割为/23,共分23=8 个子网,且只有6 个可用(想必大家已经明白原因).按常规的子网分割方法无法应付10 个子网的需求.需要采用"变长子网掩码"(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技术来建立不均等分割子网.其做法如下:(1) 使用子网掩码/23,将子网172.20.0.0/20 切分为8 段,可用的6 段各有510 个有效IP.将其中一段分配给软件开发部,足以满足其300 个IP 的需要.(2) 从余下的5 段中将一段再细分为4 个子网,子网掩码为/25,每个子网有126 个有效IP.将可用的两个子网分配给需求100 个IP 的部门.(3) 再从剩下的4 段中取一段分割成8 个子网,子网掩码/26.每个子网62 个有效IP.4 个子网分配给需要50 个IP 的四个部门.(4) 将余下的2 个可用的/26 子网分别各自再分成4 个/28 子网,总共8 个子网中只有4 个子网可用,每个子网14 个有效IP.分配给3 个需要10 个IP 的部门,还余1个/28 子网.按此法分配后,还余三段/23 子网和一段/28 子网未分配,可用于以后网络的扩展.从常规分割子网IP 不够用到不均等分割子网IP 富足有余,可以看出后者的优越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采用VLSM 方法不能利用最简单的RIP 路由协议(参阅RFC1058),在网际互联时需要考虑兼容性.12、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所在的逸夫馆6 楼至10 楼要组建一个网络,现有500 台机器要分配IP 地址.学校给了我们可构成2 个C类网络的2 组IP 地址202.119.36.0~202.119.36.255 和202.119.37.0~202.119.37.255,怎样利用它们构成一个支持500 台机器的网络?解答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默认大小的网络(如C类网络)分成几个范围更小的网络,称为"分割子网".同样,如果把几个默认大小的网络合并成一个更大的网络,则我们将它称为"合并网络".合并网络通过一种"超网寻址"(Supernet Addressing)技术来实现,该技术由"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协议所规范.问题中提到的202.119.36.0 和202.119.37.0 两个C 类网络可提供508 个有效IP 地址,能满足IP 地址需求量,但按照默认的 C 级子网掩码(255.255.255.0 或/24),组成的是两个C类网络.系内分属于两个网络的机器不能直接沟通,需要使用路由器来转发数据.如果子网掩码中默认的主机域向网络域借用 1 个比特,将1改成0,则变成新的子网掩码255.255.254.0 或/23.由此将两个 C 类网络组成一个无类别网络,网络中的任何成员主机之间通信无须使用路由器,只需要提供实现该网络内外数据交换所需的转发路由器.此外,还可多出两个IP 地址供分配(202.119.36.255 和202.119.37.0).需要指出的是,与此网络相连的所有路由设备必须支持而且启动CIDR 协议.13、IP 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解答在首部中的错误比在数据中的错误更严重.例如,一个坏的地址可能导致分组被投寄到错误的主机.许多主机并不检查投递给它们的分组是否确实是要投递给它们的.它们假定网络从来不会把本来是要前往另一主机的分组投递给它们.数据不参与检验和的计算,是因为如果数据参与检验和,时间上的额外开销会大大增加,因为数据通常比首部要长得多.再则高层协议通常会对数据进行这种检验工作,IP 层对数据检验显得重复和多余.因此,IP 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可以加快分组的转发.缺点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14、一个3200 比特长的TCP 报文传到IP 层,加上160 比特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 比特.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解答进入本机IP 层时报文长度为3200+160=3360 比特,然后封装在第一个局域网的数据帧中(如果第一个局域网的数据帧的数据部分最大长度小于IP 数据报的长度,则要分片),到达连接两个局域网的路由器后,将IP 数据报取出(如果分片则需要重组合并成IP 数据报),再送入第二个局域网.由于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 比特,1200 数据部分扣除160 比特IP 首部开销,只能承载1040 比特净负荷.3200 比特可分为4片,最后一片为80 比特.4 片需要有 4 个IP 首部,共计640 比特,所以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IP 层)要传送3200+640=3840 比特的数据.15、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表1 所示的路由表:此路由器可以直接从接口0 和接口 1 转发分组,也可通过相邻的路由器R2,R3 和R4进行转发.现共收到 5 个分组,其目的站IP 地址分别为:(1)128.96.39.10(2)128.96.40.12(3)128.96.40.151(4)192.4.153.17(5)192.4.153.90表1题15 的路由表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0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1128.96.40.0 255.255.255.128 R2192.4.153.0 255.255.255.192 R3*(默认) R4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解答将上述IP 地址与所有的子网掩码相与,结果如果与某一行的目的网络相同,下一站就是该行的最后一列的内容.具体答案为:(1)接口0;(2)R2;(3)R4;(4)R3;(5)R4.16、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 类IP 地址,其网络号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 多台机器,分布在16 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 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或最大值.解答因选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每个子网最多可支持254 个主机.,4000 个站点分布在16 个不同的地点,可以平均每个地点连接250 台主机,小于子网最大主机数.如不平均分布,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254.17、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 八比特组(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 八比特组.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 标志应为何数值?解答数据报长度为4000 八比特组,去掉固定首部长度20 八比特组,数据字段长度为3980比特,可分为 3 个短些的数据报片.每个数据字段长度分别为1480、1480 和1020 八比特组. 片偏移字段的值分别为0、185、370.M 标志字段的值分别为1、1、0.18、某个IP 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是C22F1481,试将其转换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 地址?解答用点分十进制表示,该IP 地址是194.47.20.129,为C类地址.19、有人认为:"ARP 协议向网络层提供了转换地址的服务,因此ARP 应当属于数据链路层."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解答ARP 不是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它本身就是网络层的一部分,帮助向传输层提供服务.在数据链路层不存在IP 地址的问题.数据链路层协议是象HDLC 和PPP 这样的协议,它们把比特串从线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20、ARP 和RARP 都是将地址从一个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是相似的.然而ARP 和RARP 在实现方面却有一点很不相同.请指出这个不同点.解答在RARP 的实现中有一个RARP 服务器负责回答查询请求.在ARP 的实现中没有这样的服务器,主机自己回答ARP 查询.请参阅有关ARP 和RARP 书籍.顺便指出,ARP 协议数据报可以通过IP 路由器转发;而RARP 则无法通过IP 路由器转发,即只局限于单个广播域内.21、在因特网上的一个B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解答对于一个 B 类网络,高端16 位形成网络号,低端16 位是子网或主机域.在子网掩码的低16 位中,最高有效4 位是1111,因此剩下12 位(第3码段低 4 位和第4 码段)用于主机号.因此,存在4096 个主机地址,但由于全0 和全1 是特别地址,因此最大主机数目应该是4094.22、在IPv4 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 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解答设置协议字段的目的是要告诉目的主机把IP 分组交给哪一个高层协议处理程序(TCP或UDP).中途的路由器并不需要这一信息,因此IPv6 不必把它放在主首部中.实际上,这个信息存在主首部中,但被(下一首部字段)伪装了.最后一个扩展首部的下一首部字段就用于指向高层协议.23、当使用IPv6 时,是否ARP 协议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解答从概念上讲,不需要改变.在技术上,由于被请求的IP 地址现在变大了,因此需要比较大的域(也称段).24、IPv6 使用16 个八比特组地址空间.设每隔1 微微秒就分配出100 万个地址.试计算大约要用多少年才能将IP 地址空间全部用完.可以和宇宙的年龄(大约有100 亿年)进行比较.解答使用16 个八比特组,总的地址数为2128或3.4*1038.如果我们以每10-12秒106(亦即每秒1018)个地址的速率分配它们,这些地址将持续3.4*1020秒,即大约1013年的时间.这个数字是宇宙年龄的1000 倍.当然,地址空间不是扁平的,因此它们的分配是非线性的,但这个计算结果表明,即使分配方案的效率为千分之一,这么多地址也永远都不会用完.25、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源站选路?解答可以在IPv6 的路由选择扩展首部中给出到达目的站沿途经过的路由器,使用源站选路策略.当互联网路由器不保持路由表时,必须使用源站选路实现路由选择.26、IGP(IRP)和EGP(ERP)这两类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解答IGP 是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协议,为了计算自治系统内从给定的路由器到任意网络的最小费用路径,IGP 需要为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建立相当详细的路由器相互连接模式.而EGP 则是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在各自独立管理的不同自治系统上的路由器之间交换概要性的可达信息,通常比EGP 更加简单,不如IGP 使用的信息详细.27、试叙述RIP、OSPF 和BGP 路由协议的主要特点.解答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协议是一个基于距离向量的分布式路由选择协议,其最大优点是就是简单.RIP 将距离定义为目的网络所经过的路由器数目(跳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 1.RIP 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跳数少,即距离短.主要特点有:(1)RIP 只适用于小型网络,最大跳数为15,当跳数为16 则认为不可达;(2)RIP 只能在两个网络之间选择一条路由,不能同时使用多条路由;(3)RIP 让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每隔30秒向相邻路由器广播自己的整个路由表,各路由器根据交换的距离信息,修改各自的路由表;(4)RIP 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 进行传送信息.OSPF 克服了RIP 限制网络规模、交换完整路由信息开销大、路由更新过程收敛时间过长等缺点,但要复杂得多.之所以称为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表明是一种公开发表的协议,并使用了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OSPF 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是一种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而不是RIP 那样的距离向量协议.OSPF 要点如下:(1)所有路由器都维持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即整个互联网拓扑的有向图;(2)每个路由器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计算出自己的路由表;(2)只要网络拓扑发生变化,将引发链路状态数据库快速更新,各路由器重新计算出新的路由表,更新过程收敛快是OSPF 主要优点;(3)OSPF 依靠各路由器之间交换更新的链路状态信息,维持全网范围内链路状态数据库的一致性(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5) OSPF 不用UDP 而是直接使用IP 数据报来传送信息.BGP 基本上也是一个距离向量协议,但与RIP 这样的其它距离向量协议有很大区别.BGP 中将连接网络的路由器称为站,BGP 不是保留通往每个目的站的费用,而是保留到达该目的站的完整路由.BGP 也不是把每一个可能的目的站的费用周期性地通知其邻站,而是将它使用的每一个路由告诉邻站.邻站指接在同一个子网的两个路由器,若两个邻站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自治系统,而其中一个邻站想和另一个邻站定期交换路由信息,则应该有一个商谈过程,该过程称为邻站获取(通过Open 和keepalive 报文实现).一旦邻站关系建立,需要用邻站可达性过程(彼此周期性交换keepalive 报文)来维持.每个路由器维护一张含有所能到达的子网以及到此子网的最佳路由的路由表,当路由表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执行网络可达性过程,用广播方式对所有BGP 路由器发出一个Update 报文.BGP 解决了通常的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中路由更新过程收敛慢的问题.28、ICMP 的协议的要点是什么?解答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或异常情况,还可以提供通信量控制、改变路由、测试网络实体是否能够通信、询问地址掩码、测试路由时延等功能.IP 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服务协议,只能"尽最大努力"传送,可能会丢弃数据报,ICMP则允许在数据报无法投递的情况下通知发送端.ICMP 报文封装在IP 数据报中传送,但它不是高层协议,而仍然是IP 层的协议.ICMP 报文分为差错报文和ICMP 询问报文两类.改变路由(Redirect—重定向)是使用最频繁的ICMP 差错报文,ICMP 询问报文的一个典型用例是,应用程序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使用回送(Echo)请求和回送应答报文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是否可达.29、IPv6 没有首部检查和,这样做的优缺点是什么?解答因为IPv6 的扩展首部使得整个首部总长度是变化的,且主首部中只有净负荷长度,要知道主首部加上各扩展首部有多长需要经过较繁的计算.此外,有些扩展首部(如路由选择首部)的内容还需要修改,因此,首部检查和需要沿途路由器反复计算.IPv6 没有首部检查和,优点是沿途路由器开销小,效率高.缺点是可能会因为首部出错而误操作,比如,将IP v6 分组交付给不正确的目的主机.30、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数据报的首部检查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检验首部差错为什么不采用CRC 检验码?解答因为其高层运输协议已经提供了丢包重传的功能,当数据报的首部检查和有差错时,互联网层采取丢弃策略,运输层协议会将按照数据报丢失一样来处理.因为数据报首部有些参数可能不断改变,在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每一跳都要重新计算检验码,计算检查和比生成CRC 检验码要快速得多.31、描述IP 路由选择的要点.解答一个TCP/IP 网络是由多个物理网络互联而成的,连接这些物理网络的路由器常称为IP网关,每个网关都有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直接连接.与网关不同,主机通常只连接到一个物理网络,当然,多穴主机(multihomed host)是一个例外.选择IP 分组通路的过程被称作路由选择.IP 路由选择基于目的网络,而不是目的主机,因此IP 路由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位于同一物理网络的主机之间的通信称为直接路由通信. 不在同一物理网络的主机之间的通信称为间接路由通信.直接路由选择由物理网络传输系统完成,而通过网关将IP 分组转发到一个与源主机没有直接连接的网络所进行的路由选择则叫做间接路由选择.判断目的地址是否与源主机同在一个直接相连的物理网络的方法是,发送者抽取目的IP 地址的网络号,与自己IP 地址的网络号相比较.如果相同,就直接投递.在本地网络划分子网的情况下,如果目的地址属于本地的另一个子网,那么这里所说的IP 地址的网络号也包含子网号,也就是说,可以把本地不同的子网也当作不同的物理网络看待.对于跨越不同物理网络的间接路由,源主机发出的IP 分组一旦通过本物理网络到达通往目的网络的一个网关,软件就从物理网络的数据帧中抽出分组,路由选择程序可以选择通向目的网络的下一网关,IP 分组再一次被封装进帧中,并在第二个物理网络上发往该网关,如此继续下去,直至到达目的物理网络,将分组放入该物理网络的数据帧中直接投递给目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课后习题答案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
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工18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