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古诗两首
小学语文_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2.学习用读故事的方法理解古诗。
3.了解诗人借用神话故事表达情感的方法。
4.拓展阅读关于神话故事的诗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学习用读故事的方法理解古诗。
【教学难点】课文是两首古诗,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通过读故事展开想象进而读懂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看老师写一个词语(板书牛郎织女),你来读一读,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课前通过牛郎织女这个词语,让学生谈发现,发现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新课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对,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同学们,把神话镶嵌到古诗中,别有一番味道。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组诗(板书走进神话组诗)二、读《乞巧》,习得方法。
(一)解诗题,诵古诗先来学习和牛郎织女相关的第一首古诗——乞巧,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
乞的第三笔是横折弯钩,巧的最后一笔是竖折折勾,一起读:乞巧(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齐读课题)2.交流课前搜集乞巧的资料。
师:你对乞巧了解多少?师:那你们都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师:看,关注注释和资料袋,可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课题的理解,以及理解课题的信息来源,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资料袋和注释来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3.读诗(1)理解了诗题,咱们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课件出示)谁想读?(2)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这首诗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宵和霄的区别理解)理解了这两个字,咱们再来读读古诗。
这一次读,注意读出停顿。
(PPT出示)谁想读给大家听?(3)师生接读,读出了我们自己的味道。
【设计意图:带着对诗题的理解来读古诗,在读中发现同音字的区别,通过对部首的区别,分别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从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2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本文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想象其意境,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课后3个生字, 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古诗。
3、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的意境和感情。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
情感目标:本文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想象其意境,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认识课后3个生字, 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的意境和感情。
教学流程一、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诗, 多读几遍, 要读通顺, 读流利。
二、对比解释, 初步理解。
1、同桌沟通, 说说诗句的意思。
2、师适当讲解, 大致理解就行。
三、感情朗读, 体会意境1、出示画面和节奏提示, 让学生自主品读, 同桌合作读读听听2、师简介及写作背景, 帮助诗人能表达的思想感情, 历代诗人对它的题诗3、在熟读读的基础上背诵。
四、检查识字五、练习1、评一评杜甫的诗:“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描写的春景与本诗描写的春景有什么不同?(自由讨论)生:杜甫的诗写花很多, 千朵万朵来表现春天, 这首诗没写那么多的花, 而写了燕子。
生:这首诗写的是野生的花和草, 而黄四娘家的花是自己种的。
2、想一想:乌衣巷繁荣时是怎样一种景象?自由说, 发挥想象力。
六、作业:背诵古诗《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一、教学内容, 学习《望庐山瀑布》二、检查“预习”, 简介(一)通过“预习”, 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 哪些还没读懂, 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紫z!川chu1n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理解诗意(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 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5篇_1
《唐诗二首》教学设计5篇《唐诗二首》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熟悉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依据诗意,绽开合抱负像,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思维力量、语言表达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依据诗意,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一)板题导入1.揭示并解释题目《登鹳雀楼》激发爱好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登鹳雀楼》3.用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小组争论,组内纠错。
大声读两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读。
(一)个人自学1.同学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察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同学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和小组内伙伴沟通自己的学习成果:轮番读生字词,沟通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课件出示:多音字尽更三、质疑拓展,争论总结(一)自学自测同学自学,仔细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小组轮番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订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1.指名同学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指导:(1)理解诗句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①出示课文插图。
引导同学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关心同学理解“尽”就是“完、消逝”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太阳依傍着山峦慢慢下沉、消逝,黄河水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慢慢西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波涛滚滚的向大海奔去。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宏伟壮丽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读三、四两行。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课题: 古诗鉴赏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感情。
2. 学生能够正确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古诗中的意境和感情。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古诗,是否能够背诵一首古诗。
2. 学习古诗:(15分钟)选择一首古诗,例如《登鹳雀楼》或《望岳》等,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解读诗中的字义和意境。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了解他们对诗中意境的理解。
3. 感受古诗:(15分钟)让学生闭目静心,根据老师的引导,想象自己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诗中感情的理解和感受。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并比较各自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
5. 诗歌创作:(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写一首短诗。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诗歌创作成果。
6. 总结:(5分钟)教师概括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和内容。
引导学生形成对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强调学生要用心感受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7.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继续学习和背诵所学的古诗,在课堂上让一些学生展示他们的诵读和理解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感受古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古人的感情和思想。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诗歌创作,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创造能力。
教案古诗两首(秋浦歌
教案古诗两首(秋浦歌一、教学内容《古诗两首》(秋浦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课。
本课包括《枫桥夜泊》和《登高》两首古诗。
其中,《枫桥夜泊》描绘了诗人夜晚泊船枫桥附近,欣赏江南水乡美景的情景;《登高》则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3. 学会诗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情感;2. 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掌握诗文中的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诗文打印稿;3. 生字词卡片;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色?诗人是如何描绘这种美景的?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诗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文内容;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4. 讲解诗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并结合PPT展示诗文意境;5. 朗读与背诵:学生跟读、齐读诗文,并进行背诵练习;6. 实践运用:学生运用诗文中的生字词造句,体会词语的用法和情感。
六、板书设计《古诗两首》枫桥夜泊思念家乡登高思念亲人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 运用诗文中的生字词造句,并写在作业本上;3.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较为熟练,但对诗文意境的理解还有待提高;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古诗两首》(秋浦歌)的后续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制定;2. 教学难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点课时简案杨继学教材分析:这首诗歌是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
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思路: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小组讨论这首古诗说了些什么?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解题:1.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2. 忆:想念,思念介绍一下诗人王维: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
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
四、读懂全诗。
五、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六: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法学法:本科主要是要学生用诵读法来进行学习,古诗的教学以朗读为主,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和自学的方法学习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4.情感教育,全面发展: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5.课后延伸,拓展视野:布置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如古诗配画、诗歌手抄报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感受古诗的魅力,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2.态度层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理解和欣赏他人。
3.价值观层面: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同时,要关爱自然、珍惜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2)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3)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4)学生再次进行朗读和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意境等。
5.研究性学习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诗人的生平背景、创作特点以及古诗的历史价值等,形成一份研究报告。
6.家庭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家庭朗读比赛,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古诗的魅力。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书写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用规范的正楷字体抄写下来,注意字迹工整、美观,体现古诗的韵味。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出示《山行》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出示图,揭题、解题:诗题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三、学习诗文1.初读古诗,以不同形式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注意:“斜”的读音在教学时应读“xié”。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教师巡视指导)(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找资料理解。
(2)逐字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小组内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指出:“坐”意思是“因为”,“于”意思是“比”,“径”意思是“小路”;“白云生处”意思是“飘浮白云的地方”。
(3)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大意:深秋季节,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
(板书课题:古诗两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题目。
学生自由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学生简单说说《池上》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说说《小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初夏)2、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杨万里是南宋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针对本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增加课堂讨论环节, 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通过 阅读、思考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
加强教学反馈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反馈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以便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多种方式进 行阅读实践。
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 维。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发现两首诗 的异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精神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 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反思现代社会中传统 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文化 自信。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03
教学效果与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作业反馈,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但在个别细节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情
况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补充。
对未来教学的改进措施建议
丰富教学内容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入更多相关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更加全面 地了解诗歌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使用PPT课件
通过PPT课件展示古诗的背景、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以及 古诗的原文和注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配乐朗诵
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诵古诗, 增强学生对古诗的感受和体验。
04
教学过程设计与安排
导入环节设计
01
02
03
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与古诗内容相关 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突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分开。
3、作者早晨分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分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4.将古诗补充完整。
(1),黄河入海流。
(2)飞流直下三千尺,。
年级
二年级上册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古诗二首》
设计者
学习任务
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10个汉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4.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在古诗中圈画出来。
2、根据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
3、伴随音乐朗读古诗。
通过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学生脑海里黄河壮观的景象会越来越清晰。
学习活动三:美读感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1、介绍庐山美景。
2、你从诗句中的哪一句感受到瀑布的美?
1、借助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2、练习说话:面对香炉峰上倾泻而下的瀑布,我仿佛看到了______,听到了____.
3、指导生字的笔顺。
1、学生边听边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怎么才能记住?
3、学习生字。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
学习活动二:合作交流,想象画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2、重点词语解释:白日、依、尽、穷、再。
3、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导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这首诗描写了白鹅在水中畅游的欢快情景。你们喜欢古诗的这种表达方式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试着背诵古诗。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 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小学三年级课文《古诗两首》包含了《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古诗,这两首古诗都是写了秋天的景色,都包含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重难点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我在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古诗两首》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制作ppt,把授课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
教学方法这两首古诗的语言浅显易懂,都不是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诵读法和小组合作讨论法来学习这两首古诗。
诵读法是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学生通过诵读能够将古诗的大意理解,然后教师再适当地加以点拨,最后学生再加以背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叶绍翁、王维.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二)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playlist/p/l10279395i60058714.html?toJSON=60058714&refid=a 2821ceac7cd6ffd2、自由诵读。
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3、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4、教师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看书,谁能读准确?板书:春晓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开火车读,指名读)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⑴加笔画、加偏旁组字自──首十──古古──居亡──忙因──烟口──知⑵换笔画,换部分组字。
读──诗对──树──村睡──眠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岁──多放──散4、读词语巩固读音两首古诗冬眠到处见闻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根据学生质疑可适当引导:⑴晓:是天刚亮的时候。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⑵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⑶闻:就是听的意思。
⑷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⑵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如何编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教学目标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径、斜、枫、于”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枝、枫、记、刘”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3、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识记生字,练写生字教学难点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知诗人,解诗题1、出示苏轼画像或写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月饼盒等物品,让学生直观认识苏轼及其经典诗句。
(教师可因地制宜地利用教具。
)2、简介苏轼: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俱出色。
3、解诗题: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送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板书诗题。
齐读诗题,提醒读准后鼻音。
二、释字词,明大意1、初读。
自由读这首古诗,画出生字。
2、指名读生词:刘景文、擎雨盖、傲霜枝、君须记、菊残、橙黄、橘绿。
(词语可课前板书,也可做成卡片。
)3、再读。
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
指名读、同桌互读、分组读、齐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教师范读,读时要求学生在该停顿的地方用斜线做上标记。
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5、再指名读,齐读,要求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6、质疑。
同桌互相读一读这首诗,再把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
教师点拨——荷尽:荷花枯萎。
擎雨盏:托住雨珠的叶子。
菊残:菊花凋谢。
傲霜:不怕风霜。
君:您,古代对人的尊称。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还绿的时候。
三、品诗句,悟诗情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诗句,对照插图细细品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主要板书计划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课外: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1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这一课安排了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
两者相比,都是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
但前者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后者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根据本组教材安排2课时教完,我想第一课时先教《望天门山》。
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
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
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13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13篇)认一认说一说幼儿教案认一认写一写大班教案反思11、能够正确认识8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的意思。
3、象形字的引入,促进学生对字意理解的。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音形结合,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准“关”“卧” “立”的字音。
部分学生在学习这些字之前已认识了部分汉字,因此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1.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有效认字。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动画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入音乐,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 鼓励欣赏法。
课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们切实感受识字是快乐的,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
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而不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去“炒冷饭”。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一课时制定了以上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材和学生出发:(一)以教材为本1、有目的复习。
在新授课前,对这八个字中出现的声母和韵母进行复习,然后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即和这八个字有关的音节,请生进行拼读。
这样设计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后面的认字突破难点,也是渗透了借助拼音识字法。
2、发挥插图的作用。
学习生字的同时,让生可以看图,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字义,另一方面也渗透了借图识字法。
3、有目的地“动”。
在学完“出、入、立、走”之后,本课的内容应该说是进行了一大半了,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正好需要放松一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投入下面内容的学习,所以安排了听《中国功夫》这首歌,这不仅是发挥了音乐的放松与熏陶作用,这首歌中也蕴含了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坐、卧、立、走”,寓教于唱,何乐而不为?学完这四个字之后,又安排了“举牌子”的师生互动,在巩固字音的同时,渗透和初步强化基本行为动作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古诗二首<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
范读。
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
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
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
“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板书:喜爱
四、补充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
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配乐)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
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自由动手绘画。
(配乐)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五、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
题目为《捕蝶》。
【板书】
诗宿新市徐公店
情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静)
画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动)
意色:黄(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