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反应速率常数测量
实验六 一级反应——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六 一级反应——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蔗糖在酸中水解的速率常数。
2.学会使用旋光仪。
二、预习要求1.掌握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
2.了解旋光度的概念。
3.了解旋光度与浓度的关系。
4.了解旋光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程。
三、实验原理蔗糖水溶液在有氢离子存在时发生水解反应:C 12H 22O 11 + H 2O ——→C 6H 12O 6 + C 6H 12O 6蔗糖 葡萄糖 果糖蔗糖水解的反应为准一级反应,其速率方程可写成: ㏑,0A A c c =ktln c A =-kt + ln c A ,0 (1) 式中c A ,0为蔗糖的初浓度,c A 为反应进行到t 时刻蔗糖的浓度,ln c A ~t 呈线性, 其直线斜率即为速率常数k 。
蔗糖、葡萄糖、果糖都是旋光物质,它们的比旋光度分别为:[α蔗]20D=66.65°、[α葡]20D =52.5°和[α果]20D = -91.9°。
这里的α表示在20℃时用钠黄光作光源测得的旋光度。
正值表示右旋,负值表示左旋。
由于蔗糖的水解是能进行到底的,又由于生成物中果糖的左旋远大于葡萄糖的右旋,所以生成物呈左旋光性。
随着反应的进行,系统逐渐由右旋变为左旋,直至左旋最大。
设反应开始测得的旋光度为α0,经t 分钟后测得的旋光度为αt ,反应完毕后测得的旋光度为c ∞。
当测定是在同一台仪器、同一光源、同一长度的旋光管中进行时,则浓度的改变正比于旋光度的改变,且比例常数相同。
(A,0c -c ∞)∝(0α-∞α)(A c -c ∞)∝(t α-∞α)又 c ∞= 0所以 ,0A c /c A =(0α-∞α)/(t α-∞α) (2) 将式(2)代入式(1)得ln(t α-∞α)= - kt + ln (0α-∞α) (3)式中(0α-∞α)为常数。
用ln(t α-∞α)对t 作图,所得直线的负斜率即为速率常数k 。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旋光仪一台;秒表一块;50ml 容量瓶一个;锥形瓶若干;烧杯若干;移液管若干;天平或台秤一台;恒温槽一个; 蔗糖(A.R );3mol/dm 3HCl 溶液五、实验步骤用蒸馏水校正旋光仪的零点,记下检偏镜的旋角α,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作为零点误差。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互相作用交换的过程,而反应速率常数则是反应过程中物质形成的速度大小。
研究物质的反应速率常数是化学研究中常见的内容,不但有助于深入了解反应机理,还可以为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1.初始速率法初始速率法是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将反应初速度随之变化,再根据变化的初速率计算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具体实验中,可以将反应物按不同的浓度加入反应体系中,记录下反应体系的多个时刻内的浓度变化,再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得出相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反应物的质量份额,避免影响反应速率的正确测量。
2.变温法变温法是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该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改变反应物的平均热运动速度,从而影响反应速率常数。
具体实验可使用恒温箱,对反应物置于不同的温度下,记录多个时刻的温度和反应产物的浓度。
根据反应具体的速率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反应速率常数,由此得出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过程中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热解程度和热效应等因素对反应物的影响,从而得出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3.光度法光度法是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光度计测量反应液体系中反应物的吸光度或透过率,进而得出反应物的浓度。
具体实验中,可将反应体系中的反应物置于光线照射下,不断记录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通过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出反应物反应速率常数。
该方法成本低廉,测量精度较高,常使用于化学品的药理学和目标分子的筛选。
总结而言,对于测量反应速率常数而言,多种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如合理搭配,不但能够提高测量准确度和实验效率,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与其他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对于化学科研工作者而言,选好合适的反应速率常数测定方法,更能为其贡献出更加深入的研究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及其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化学动力学中研究反应机理的关键数据。
准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确定反应能量、预测反应结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一、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为单位时间内消失的量,通常用k表示,单位为mol s-1。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物浓度、温度以及反应机理密切相关,通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对于一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可表示为r=-d[A]/dt=k[A],其中[A]为反应物A的浓度,d[A]/dt表示单位时间内[A]的减少量,k为反应速率常数。
一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线性关系,可以通过绘制反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得到k 的值。
对于二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可表示为r=d[D]/dt=k[A][B],其中[A]和[B]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浓度,d[D]/dt表示单位时间内生成物D的产生量,k为反应速率常数。
二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线性关系,同样可以通过绘制反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得到k的值。
二、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测定方法1、计时法计时法是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推算出反应速率常数。
通常需要测量反应物消耗量的变化或生成物产生量的变化并进行线性回归。
例如,测定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时,实验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用注射器向一定体积的反应溶液中往入一定体积的另一反应物。
(2)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混合物,加入止血纸转移至浓度测定仪,用比色法或滴定法测定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
(3)根据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绘制反应速率曲线,再通过线性回归求出反应常数k的值。
2、荧光法荧光法是通过测量反应物和产物的荧光强度变化来确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研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还可探究反应机理。
其中,反应速率常数是重要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之一,它可以用来描述反应的速率。
在反应机理不确定情况下,反应速率常数可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本文即介绍如何通过不同实验方法测定反应速率常数。
1. 利用消失法测量反应速率常数消失法是测量一个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计算速率的斜率来得到反应速率常数的一种方法。
其测量步骤如下:(1)在实验室内准备好反应物溶液,并可定时开启计时器。
反应物不能先混合,以免影响反应速率。
(2)启动计时器后,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取出少量的反应溶液进行分析,记录每次测量时溶液中反应物的浓度。
(3)重复第(2)步,直到浓度达到一定程度。
(4)利用数据处理软件统计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计算其斜率,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2. 利用变色法测量反应速率常数变色法是通过测量成色反应溶液的吸光度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的一种方法。
其测量步骤如下:(1)准备反应溶液,将试剂加入发生反应。
反应前与反应后的成色程度明显不同,如可见到颜色变化、溶解度的变化等。
(2)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反应前后的吸光度,即可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3. 利用pH变化法测量反应速率常数pH变化法是通过测量反应溶液的酸碱度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的一种方法。
其测量步骤如下:(1)准备反应溶液,将试剂加入发生反应。
酸度的变化有时也可以由碱度改变引起,并且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pH值来确定反应前后的酸碱度变化。
(2)用酸度计或pH计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pH值,计算其变化量,即可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机理下,反应速率常数的测量方法可能不同。
此外,反应温度、反应物溶液浓度、反应物质量等因素也会对反应速率常数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中需注意控制这些因素。
总之,通过测量反应速率常数可以深入探究化学反应动力学所涉及的物理学规律。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实验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实验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中化学物质转换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并且在许多实际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反应温度、催化剂、溶剂等因素也能影响反应速率。
因此,准确地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常数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及常见误差等问题。
一、实验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所需时间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的一项指标。
它是一个反映反应速率快慢的数值,通常使用符号k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中包含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及其浓度、反应物种类和反应物物理状态等因素。
反应速率常数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之则表示反应速率较慢。
二、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比色皿、恒温水浴、分光光度计、聚乙烯瓶、磁力搅拌子、计时器、移液管、吸管等。
2、实验药品:碘酸钾、亚硫酸钠、盐酸、淀粉、蒸馏水等。
3、实验过程:(1)制备反应物溶液:将1.0mol/L的碘酸钾溶液(50mL)和1.0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50mL)分别倒入聚乙烯瓶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至酸碱中性,搅拌均匀。
(2)测量反应前的溶液吸收值: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应前的溶液吸收值A0,注意应校正空白值和分光光度计的波长。
(3)开始反应计时:将两种反应物溶液倒入比色皿中,快速而充分地混合(充分搅拌或用移液管将溶液吸起后迅速喷洒),记录时间t=0。
(4)随时间的推移,在特定时间间隔(如30秒)内分别在比色皿中取出一定量的反应溶液,然后立即用纯净水稀释,加入在蒸馏水中制成的淀粉溶液,并且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A。
(5)反应结束时,停止计时器,并将测量所得的吸收值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三、实验注意事项1、该实验应在恒定的温度和磁场下进行,以保证实验精度和可重复性。
2、反应应迅速充分地混合,以确保所有反应物都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最佳反应效果。
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测定

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测定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是衡量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描述了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测定速率常数对于了解反应机理、探索反应规律以及优化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定速率常数的方法。
一、方法一:初始速率法初始速率法是最常用的测定速率常数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反应初始阶段浓度的变化,通过监测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来测定速率常数。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试剂,并确保实验器材的洁净和无污染。
2.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反应物A和B,并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实验条件。
3. 在反应开始后固定时间间隔内,采集反应物浓度数据,记录下时间与浓度的对应关系。
4. 根据实验数据,使用初始速率方程拟合曲线,并求得速率常数。
二、方法二:温度变化法温度对反应速率有着显著的影响,温度升高通常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
利用温度变化法可以测定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以揭示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试剂,并确保实验装置能够控制温度的变化。
2. 设定一系列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条件,如20℃、30℃、40℃等。
3. 在每个温度下进行实验,记录每个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产物浓度。
4. 利用温度变化法公式计算每个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并绘制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三、方法三:光度法光度法常用于测定涉及可见光或紫外光的反应速率常数。
通过测量反应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来推断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情况,从而计算速率常数。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试剂,并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反应过程中的光吸收测量。
2. 设置适当的波长和光强,确定测量条件。
3. 将反应溶液放入光度计中,记录下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 根据光度法公式计算速率常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方法四:体积法体积法适用于气体反应或溶液反应中气体生成的速率常数测定。
该方法通过测量气体体积的变化来确定速率常数。
27 李雅萍 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蔗糖的转化

学号:2001214140127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一级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蔗糖的转化__12药学_班级1组号:2实验人姓名:李雅萍同组人姓名:彭艳,廖车梅指导老师:周崇松实验日期:2014/6/6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一、实验目的:1、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2、了解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3、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4、掌握旋光法仪的使用和校正方法,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蔗糖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为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常以酸为催化剂,故反应在酸性介质中进行。
此反应本是二级反应,由于反应中水是大量的,可以认为整个反应中水的浓度基本是恒定的;而H+是催化剂,其浓度也是固定的。
所以,此反应可视为假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只与蔗糖浓度成正比。
蔗糖及水解产物均为旋光性物质,但它们的旋光能力不同,故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衡量反应的进程。
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种类、浓度、溶剂的性质、液层厚度、光源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其它条件固定时,旋光度α与反应物浓度有直线关系,即:α = KC (17.1)式中的比例常数K与物质的旋光能力、溶液性质、溶液厚度、温度等均有关。
在蔗糖的水解反应中,反应物蔗糖是右旋性物质,比旋光度,产物中的葡萄糖也是右旋性物质,,但产物中的果糖是左旋性物质,,因此随着水解作用的进行,右旋角不断减小,最后经过零点变成左旋,并且溶液的旋光度为各组成的旋光度之和。
若反应时间为0,t,∞时溶液的旋光度分别用表示。
则: α0=K反C0 (17.2)αt=K生C∞ (17.3)式中,K反和K生分别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常数,C0 为作用物的最初浓度,C∞ 是生成物最终之浓度,当t=t 时,蔗糖的浓度为C,旋光度为αt :(17.4)由式(17.2)、(17.3)和(17.4)得························(17.5)·························(17.6)将式(17.5)和(17.6)代入一级反应的积分式,可得:(17.7)即:···························(17.8) 若以log(αt-α∞)对t作图,从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进而可求得半衰期t1/2=ln2/k。
一级反应-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一级反应-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材料1班倪靖 200892044035实验九一级反应,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2(了解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3(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为:,H 2HO,,,,,,COCOCOHHH12662212121166(蔗糖) (葡萄糖) (果糖)+ 它是一个二级反应,在纯水中此反应的速率极慢,通常需要在H催化作用下进行。
由于反应时水是大量存在的,尽管有部分水分子参加了反应,仍可近似地认为整个反应过程中+ 水的浓度是恒定的,而且H是催化剂,其浓度也保持不变。
因此蔗糖转化反应可看作为一级反应。
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dc,,kclnc,,kt,lnco 其积分式: (10-1) dtc及c分别为反应开始时及t时刻的反应物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
01,,cc当时,时间t可用t表示,即为反应半衰期: 01/22ln20.693,,1t (10-2) 2kk从(10-1)式不难看出,在不同时间测定反应物的相应浓度,并以ln c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得反应速率常数k。
然而反应是在不断进行的,要快速分析出反应物的浓度是困难的。
但蔗糖及其转化物,都具有旋光性,而且它们的旋光能力不同,故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进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度量反应的进程。
测量物质旋光度的仪器称为旋光仪。
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旋光能力、溶液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均有关系。
当其它条件固定时,旋光度α与反应物浓度c呈线形关系,即α = βc (10-3) 式中比例常数β与物质旋光能力、溶液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温度等有关。
物质的旋光能力可用“比旋光度”来量度。
其定义为:,tt,,,,,L,c,k,c,,,,,,, (10-4) DDL,ct式中[α]为物质的比旋光度;上标“t”表示实验时溶液的温度,λ是指所用光源的波长,一般Do用钠光的D线,其波长为589 nm;α为测得的旋光度( ),L 为样品管长度( dm ),c为旋光物质的质量浓度( g/100mL )。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方法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常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用于描述反应物质转化为产物的速度。
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研究反应机理、优化反应条件以及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一、初始速率法测定初始速率法是最常见和基础的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反应在不同初始浓度下的速率,来确定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反应,并制备若干浓度不同的反应物溶液。
将这些溶液加入不同试管中,并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
利用一定时间间隔内生成的产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反应速率。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爱因斯坦的速率方程式v = k[A]^{m}[B]^{n},其中v为反应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数,[A]和[B]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浓度,来确定反应的阶数m和n。
最后,通过将浓度与反应速率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常数k的值。
二、温度变化法测定温度变化法是另一种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重要方法。
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密切相关,利用温度变化法可以测定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反应,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温度。
通过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可以得到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阿累尼乌斯方程k = Ae^{-Ea/RT}来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A为指前因子,Ea为活化能,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反应温度。
最后,通过将不同温度下求得的反应速率常数代入阿累尼乌斯方程,可以计算出活化能的值。
三、逐步稀释法测定逐步稀释法是一种适用于快速反应的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逐步稀释反应物溶液,在每次稀释后测量反应速率,以获得稳定的速率常数。
首先,选择一个快速反应,并制备初始浓度较高的反应物溶液。
然后,将一定量的反应物溶液取出,稀释至指定的浓度,并测量这一浓度下的反应速率。
化学动力学中的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关系

化学动力学中的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关系在化学反应中,了解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反应的速率和控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动力学中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的关系,并讨论不同级数反应对速率常数的影响。
1. 引言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物质的量变化。
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速率常数来刻画反应速率。
反应级数是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指标。
2. 一级反应一级反应是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程成正比。
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写为:r = k[A],其中r表示反应速率,k表示速率常数,[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
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是一个实验所测得的常数,反应物A的浓度减半时,反应速率也减半。
3. 二级反应二级反应是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程成正比。
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写为:r = k[A]²,其中r表示反应速率,k表示速率常数,[A]表示反应物A的浓度。
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也是一个实验所测得的常数,反应物A的浓度减半时,反应速率减少四分之一。
4. 高级反应高级反应是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高于一次方程成正比。
高级反应的速率方程一般不能用简单的公式表达,而需要经过实验测定。
高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是一个实验所测得的常数,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对速率的影响与反应机理有关。
5. 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关系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对于一级反应来说,反应级数为1,速率常数k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对于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级数为2,速率常数k与反应物的浓度平方成正比。
而对于高级反应,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之间无简单的关系。
6. 实例分析以一级反应为例,假设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为k,初始反应物浓度为[A]0,经过一段时间t后,反应物的浓度变为[A]t。
根据速率方程r = k[A],可以得到反应速率r = k[A]0的表达式。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时间点的反应速率,可以求得速率常数k的值。
速率常数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反应速率常数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
二、实验原理反应速率常数(k)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常数。
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为:速率 = k[A],其中[A]为反应物A的浓度。
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为:速率 = k[A]^2。
本实验采用初始速率法测定反应速率常数。
通过测量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浓度-时间曲线,根据曲线的斜率或截距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计时器、移液管、锥形瓶、恒温水浴、磁力搅拌器、滴定管、pH计。
2. 试剂:已知浓度的反应物溶液、催化剂、指示剂、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反应体系:将已知浓度的反应物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调整pH值,并保持温度恒定。
2. 测量初始速率:使用移液管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已知体积的指示剂,启动计时器,记录指示剂颜色变化的时间,计算出初始速率。
3. 测量反应速率:在不同时间点,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已知体积的反应物,重复步骤2,记录各时间点的反应速率。
4. 绘制浓度-时间曲线:以反应物浓度为横坐标,反应速率为纵坐标,绘制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浓度-时间曲线。
5. 计算反应速率常数:根据浓度-时间曲线的斜率或截距,计算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一级反应的浓度-时间曲线为直线,斜率为-k,截距为ln[C]0。
根据斜率计算一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
2. 二级反应的浓度-时间曲线为曲线,截距为1/[C]0。
根据截距计算二级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
实验结果如下: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 k = 0.0563 min^-1二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 k = 0.0012 min^-1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反应体系的温度应保持恒定,以确保反应速率的准确性。
2. 指示剂的选择应考虑其颜色变化时间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常数测定实验失败心得体会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常数测定实验失败心得体会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时刻注意各种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外界干扰,确保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在测量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常数时,我曾因操作不慎或实验条件不足,导致实验数据出现较大偏差,最终实验失败。
通过这次实验的失败,我深刻认识到了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细节,特别是在测量和记录数据时,需要认真仔细和准确,不要掉以轻心或粗心马虎。
在实验过程中,要选用正确的实验仪器和试剂,并严格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科研实验常常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挑战,尽管实验失败并不可怕,但实验失败的原因需要慎重分析和总结,从中汲取教训,并不断改进和提高实验操作的水平,以实现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测量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测量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重要参数。
而反应动力学常数是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参数。
测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初速法初速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测量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方法。
它基于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变化量很小的特点。
在实验中,将反应物的浓度取为一个较小的值,然后测量一段时间内反应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
根据反应生成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常数。
2. 半衰期法半衰期法是利用反应物浓度衰减的速率来测量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方法。
在实验中,首先测定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半衰期曲线。
反应物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即为半衰期。
通过测量不同浓度下的半衰期,可以获得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常数。
3.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常数。
该方法利用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吸光度变化与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一段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可以得到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进而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常数。
4. 阻滞法阻滞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方法。
在实验中,将反应物的浓度大致相等,但添加不同浓度的抑制剂。
抑制剂的作用是减缓反应速率。
测量一段时间内反应物消耗的量,并与时间绘制图表。
由于反应物浓度大致相等,测量结果可得到反应速率与抑制剂浓度的关系。
通过消耗反应的抑制剂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常数。
总结起来,测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方法有初速法、半衰期法、分光光度法和阻滞法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同时,结合这些方法的结果,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和反应机制,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与反应速率常数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与反应速率常数化学反应速率是反映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反应速率常数则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的常数。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及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有多种,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
一、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1. 手工绘制反应曲线法通过实验室实际操作,测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绘制出反应曲线。
利用曲线的斜率即可得到反应速率。
若为零级反应,则速率为常数;若为一级反应,则速率随时间成线性变化;若为二级反应,则速率随时间平方成曲线变化。
2. 初始速率法将反应物在一定浓度条件下混合,测量在不同时间内产生的产物浓度的变化。
通过计算不同时间点处的反应速率,找到初始时刻(反应开始时)的速率,即可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二、计算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1. 零级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在零级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速率常数为反应开始时刻速率的值。
可以通过初始速率法得到。
2. 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可通过计算半衰期得到。
半衰期是指反应物浓度减少至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时间内的浓度变化,并计算半衰期,可得到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3.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可通过计算每个时间点处的速率和对应浓度的乘积之和的倒数得到。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时间点的浓度和速率,可以进行计算得到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三、应用反应速率常数的意义1. 预测反应速率通过已知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物的浓度,可以预测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
根据速率常数的值,可以判断反应是慢反应还是快反应。
2. 优化工业反应条件研究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通过调整反应物浓度,优化反应条件以提高反应速率。
在工业生产中,合理控制反应速率可以提高产量和节约能源。
3. 推断反应机理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可以推断反应的机理。
不同反应机理会导致不同的速率常数关系。
总结: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和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对于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测量

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测量在化学领域中,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是十分重要的。
速率常数决定了反应的速率和反应平衡的位置,对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一、初始速率法初始速率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测量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它是通过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早期阶段来确定速率常数。
在初始时刻,反应物浓度变化较小,因此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通过控制其他影响速率的因素如温度和压力等,可以测得不同反应物初始浓度下的反应速率。
然后根据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速率常数。
二、连续变化法连续变化法是一种通过连续监测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测量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它通常使用光谱法或电化学方法来实时监测反应物的浓度。
通过观察反应物消失的速率,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
三、体积法体积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气体产物体积的变化来测量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气相反应。
在反应开始时,将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并测量其体积的变化。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常数。
四、等温比色法等温比色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反应体系中某个组分的光吸收或发射来测量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通常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来监测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通过测量吸光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只是常见的测量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之一。
根据具体的反应类型和实验条件,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测量速率常数。
此外,测量速率常数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和数值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
总结起来,测量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是研究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工具,可以得到准确的速率常数数据,为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用准一级反应的方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个二级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个二级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若乙酸乙初始浓度很大,并且在反应前后它的浓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若乙酸乙初始浓度很大,并且在反应前后它的浓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则这 样就近似可以将这个二级反应看做是一个一级反应。若反应物和NaOH的初始浓 样就近似可以将这个二级反应看做是一个一级反应。若反应物和 的初始浓 度分别为a和 ,设反应时间为t时 反应所产生的和的浓度为 若逆反应可忽略,则 反应所产生的和的浓度为x,若逆反应可忽略 度分别为 和c,设反应时间为 时,反应所产生的和的浓度为 若逆反应可忽略 则 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时间的关系为: 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时间的关系为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思考题
1、该实验是只将乙酸乙酯的浓度变大,那么能否 只改变NaOH浓度呢? 2、如果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为浓溶液, 能否用此法求值?为什么? 3、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NaOH 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 3
导值不断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认为体系电导值的减少量与 CH3COONa 的浓度 x的增加量成正比,即: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原理
t=∞ t=t c=β(κ0 – κ∞) x=β(κ0 - κt) .........(11.4) .........(11.3)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物质量,是衡量反应快慢的重要指标。
而反应速率常数则是反映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定量指标。
本文将就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方法进行探讨。
一、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1. 初始速率法初始速率法是通过在反应刚开始时,测量一段极短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来确定整个反应的速率。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一系列反应物浓度不同的反应溶液。
(2)分别将这些溶液倒入反应容器中。
(3)立即开始计时,记录一段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4)根据反应物的消失或生成物的产生量,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2. 滴定法滴定法是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滴定液,逐渐将其与反应溶液反应,从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一定浓度的反应溶液。
(2)准确量取反应溶液。
(3)加入滴定液,并进行滴定操作。
(4)根据滴定液的滴定量与时间的关系,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3. 光度法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颜色变化来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一个与反应物关系密切的指示剂。
(2)将反应溶液与指示剂混合,使溶液呈现某种颜色。
(3)用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
(4)根据吸光度与时间的关系,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二、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1. 变温法变温法是通过在一系列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测定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一系列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溶液。
(2)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并记录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3)根据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2. 变浓度法变浓度法是通过改变反应溶液中某个或多个反应物的浓度,来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不同浓度的反应溶液。
(2)分别在不同浓度下进行反应,并记录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一级反应速率方程

,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而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在反应中消失的速度,通常用反应物的消失速度来表示,相当于反应物浓度的变化率。
而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服从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规律。
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是化学反应动力学中最简单的方程形式,但它在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一级反应速率方程中,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的浓度[A]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V = k[A]其中,k是反应的速率常数,描述了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的强度。
反应速率常数通常由实验测定来确定。
具体而言,测定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通常是测量反应物消失的速率。
例如,考虑酵母在麦芽糖中的发酵反应。
在一个封闭的反应器中,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麦芽糖,然后通过观察CO2的产生来测量反应速率。
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反应器内CO2的浓度来测量反应速率,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d[CO2]/dt = k[麦芽糖]其中,d[CO2]/dt表示CO2的产生速率,和麦芽糖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改变麦芽糖的浓度,可以测量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而确定反应速率常数k。
此外,一级反应速率方程还可以用来预测反应的行为。
假设有一种药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分解,当该药物分解的速率与其浓度呈一级关系时,可以预测在任何时刻t下,药物的浓度Ct为:Ct = C0*e^(-kt)其中,C0是初始的药物浓度。
这个方程说明了当药物浓度从其初始值下降到它的一半时需要多长时间,即半衰期。
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这个应用非常有用,因为它使我们能够反推出任意时间点下药物的浓度,并预测药物的降解速度和剂量。
总之,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是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基础方程之一,不仅在实验中用于反应速率的测定,还可以用来预测反应的行为。
相信它的应用会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领域。
反应速率常数的测量与计算

反应速率常数的测量与计算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常数是一个关键的物理量,它描述了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测量和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反应速率常数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原理,并通过实例说明。
一、反应速率常数的测量方法反应速率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1. 初始速率法初始速率法是通过观察反应在初始阶段的速率来测量反应速率常数。
具体步骤为:1) 准备好反应溶液,保持反应物浓度不变,但改变某一反应物浓度的初始值。
2) 在不同初始浓度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速率。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反应物浓度与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线性拟合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2. 变温法变温法是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测量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从而计算出反应速率常数。
具体步骤为:1) 准备好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溶液。
2)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速率。
3) 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ln k = -Ea/RT + ln A)绘制ln k与1/T的关系曲线,通过线性拟合得到反应速率常数。
二、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原理反应速率常数与化学反应的机理密切相关。
根据反应机理和反应理论,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1. 速率方程法对于已知反应机理的反应,可以根据其速率方程直接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速率方程通常基于反应物浓度的高斯等式建立,如一阶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 = k[A]。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速率常数,可以确定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对应的速率常数。
2. 碰撞理论法碰撞理论是一种描述反应速率常数的基本方法。
根据碰撞理论,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相关。
可以通过碰撞理论和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推导出与反应速率常数相关的表达式。
三、实例分析以一阶反应为例,假设反应物A经过一步反应变为产物P,可以建立以下速率方程:r = k[A]我们通过实验测得不同初始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初浓度[A] (mol/L) 反应速率r (mol/(L·s))0.02 1.0×10^(-3)0.04 2.0×10^(-3)0.06 3.0×10^(-3)将实验数据代入速率方程,可得:1.0×10^(-3) = k × 0.022.0×10^(-3) = k × 0.043.0×10^(-3) = k × 0.06通过计算可得反应速率常数k的值为50 L/(mol·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级反应速率常数测量
一、 实验原理
1. 蔗糖水解反应是典型的一级,是一个准一级反应而已。
C 12H 22O 11+H 2O (酸催化)= 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本是二级反应,由于水是大量的, 成为准一级反应。
-dc/dt =k 1c
积分: lnc = k 1t + B 或 lnc 0/c = k 1t
2. 旋光度α与浓度的关系。
20℃时,蔗糖的比旋光度〔α〕=66.6°;葡萄糖比旋光度〔α〕=52.5°; 果糖的比旋光度〔α〕=-91.9°
蔗糖水解反应,开始体系是右旋的角度大,随反应进行,旋光角度减少,变成左旋。
旋光角度α与浓度关系式:α=〔α〕Lc L 是旋光管长度,〔α〕仅与温度有关,当温度,旋光管长度一定,α与浓度c 成正比。
可写成 α=Kc
3 .用α表示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A ――→
B + D
t=0 C 0 α0=K A C 0 (1) t=t CA C B =C 0-C A ; C D =C 0-C A
αt =αA +αB +αD =K A C A +(K B +K D )
(C B +C D ) (2) t=∞ 0 C 0 ; C 0 α∞=(K B +K D )C 0 (3)
(1)-(3): α0-α∞=(K A -K B -K D )C 0
C0=(α0-α∞)/(K A -K B -K D )
(2)-(3):α0-αt =(K A -K B -K D )C A
C A =(α0-αt )/(K A -K B -K
D )
代入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ααααt A c c t k 001ln ln
或
B t k c +-=1ln 得到 ')ln(1B t k t +-=-∝αα
二、仪器药品(略)
三、实验操作步骤:
(一)仪器操作:
1、开启电源,预热2~3分钟
2、旋光管装液体
a、旋下旋光管上端,取下盖子和玻片;
b、清洗旋光管;
c、装满液体,满、平;
d、上玻片,旋上盖子,松紧适度;
e、将气泡赶至管粗处,正确放入旋光管中。
3、读数
a、调焦;
b、调三分视野界面消失全暗,正确使用粗调、细调;
c、正确读出旋光度(正、负,及小数后一位的读法)。
(二)溶液配制
1、称取蔗糖
a、台秤,加滤纸,调零;
b、取出蔗糖,放至左盘;
c、加砝码,调游码,读数。
2、溶解蔗糖
a、洗烧杯,玻棒,容量瓶,滴管;
b、加蔗糖,加水(注意量)搅拌,或加热再冷却。
3、配溶液
a、将溶液沿玻棒倒入容量瓶;
b、清洗玻棒、烧杯二次倒入容量瓶;
c、加水至刻度,最后用滴管加入。
d、盖紧,摇匀(倒置)。
(三)测量
1、开启恒温槽,调控温至60°C;
2、用蒸馏水校正零点;
a、洗旋光管,旋下管盖和玻片,加液,上玻片,旋紧管盖;
b、赶气泡,放旋光管,盖上盖子;
c、测出旋光度。
3、测溶液旋光度
a、取25ml蔗糖液于锥形瓶中,正确使用移液管;
b、取25mlHCl液于以上锥形瓶中,加入一半时开始计时,摇匀;
c、取少量混合液洗旋光管;
d、装混合液于旋光管总,5分钟内测出第一组数据。
4、将所剩混合液盖紧放入恒温槽内,1小时后取出;
5、按给定时间读出旋光度值,直至100分钟;
6、测定α∞
,(大约-3.9°)
取出在恒温槽中恒温1小时的混合液,装入旋光管中,测量α
∞
四、数据处理
1、计算αt -α∞及ln (αt -α∞);,(要列表计算)
2、从ln (αt -α∞)对t 作图;
3、从直线斜率求出室温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 1。
并计算出半衰期。
4、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03 KJ/mol ,〔H +〕=1.0 mol/dm 3,k 1=0.0125 min -1 用 Arrhenius 方程计算出298.2 K 反应速率常数。
5、最好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用 Excel 软件。
五、问题
1、为什么可以用蒸馏水校正仪器零点?
2、测量旋光仪为什么要进行零点校对?
3、本实验可否不进行零点校正?为什么?
4、为什么配制溶液可用上皿天平称量?
5、本实验可否从测第一个旋光度数据时开始计时?为什么?若为二级反应怎样?
6、旋光仪有哪些部件构成?
7、为什么旋光仪读数选用三分视野界线消失且是全暗的视野时读数?
8、为什么用ln (αt -α∞)对t 作图就可得到k 1?
9、蔗糖反应是真一级还是假一级反应?
10、蔗糖溶液中加入HCl 的作用是什么?
11、在测量过程中,为什么旋光度逐渐减小?
12、为什么α∞为负值?
13、若实验测出18°C 时k 1,如何算出25°C 时k 1?还需要哪些数据?
六、一级反应思考题解答
1.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
根据公式〔α〕=α×1000/Lc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 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2.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
答:α0=〔α蔗糖〕D t ℃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 t ℃L[葡萄糖]∞/100+〔α果糖〕D t ℃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 t ℃,[α葡萄糖]D t ℃,[α果糖]D t ℃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 ℃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 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 =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 ×2×10/100×(52.2-91.9)=-3.94°
()
℃果糖℃
葡萄糖〕α〕〔α蔗糖t D t D 0
[100]L[21+=
3.在旋光度的测量中,为什么要对零点进行校正?可否用蒸馏水来进行
校正?在本实验中若不进行校正,对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若需要精确测量α的绝对值,则需要对仪器零点进行校正,因为仪器本身有一系统误差;水本身没有旋光性,故可用来校正仪器零点。
本实验测定k不需要对α进行零点校正,因为αt,α∞是在同一台仪器上测量,而结果是以ln(αt-α∞)对t 作图求得的。
4.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晚了一些,是否影响k值的测定?为什么?
答:不会影响;因为蔗糖转化反应对蔗糖为一级反应,本实验是
以ln(αt-α∞)对t作图求k,不需要α0的数值。
5.如何判断某一旋光物质是左旋还是右旋?
答:根据公式[α]t℃D=α×100/Lc,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α与浓度成正比。
配制若干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其旋光度。
即可判断。
6.配制蔗糖溶液时称量不够准确或实验所用蔗糖不纯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答:此反应对蔗糖为一级反应,利用实验数据求k时不需要知道蔗糖的初始浓度。
所以配溶液时可用粗天平称量。
若蔗糖中的不纯物对反应本身无影影响,则对实验结果也无影响。
7.在数据处理中,由αt—t曲线上读取等时间间隔t时的αt值这称为数据的匀整,此法有何意义?什么情况下采用此法?
答:此法便于用Guggenheim法或Kezdy—Swinboure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当α∞无法求出时可采用此法。
8.使用旋光仪时以三分视野消失且较暗的位置读数,能否以三分视野消失且较亮的位置读数?哪种方法更好?
答:不能以三分视野消失且较亮的位置读数,因为人的视觉在暗视野下对明暗均匀与不均匀比较敏感,调节亮度相等的位置更为准确。
若采用视场明亮的三分视野,则不易辨明三个视场的消失。
9·本实验中旋光仪的光源改用其它波长的单色光而不用钠光灯可以吗?
这要取决于所用光源的波长,波长接近纳黄光或比钠黄光的波长长时可采用,因为单色光的散射作用与波长有关,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而在该实验中所观察的是透过光,因此应选用波长较长的单色光,通常选用钠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