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对比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MnO2
2KMnO4 K2MnO4+MnO2+O2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所以所采用 的气体发生装置也不同
①、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关性质比较
3、进一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二氧化碳
氧气
反应物的 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比空 气大或小
铁架台
酒精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 集装置是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小结: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作品展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实验步骤(以下图装置为例)
注意事项: 1、固体药品应事先直接加入锥形瓶中; 2、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加入液体药品; 3、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反应液面以下; 4、锥形瓶中的导气管不应伸入反应液面以下,应刚露出胶塞为宜; 5、伸入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口应位于集气瓶底部,而不应位于集气瓶口。
二、怎样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的大——向上排空气法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氧气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氧气

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学生学校华附年级初三次数第 4 次科目化学教师毛文丽日期时段课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氧气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步骤教学难点1、如何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教学目标1、熟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综合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一、课前热身:1、课前20分钟测试上节课化学计算的内容,并检查学生的错题总结。

2、阐述本节课要讲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如何学好本节的内容。

二、内容讲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步骤三、课堂小结:带领学生对本次课授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四、作业布置:安排少量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巩固练习管理人员签字:日期:年月日作业布置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备注:2、本次课后作业: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练习课堂小结家长签字:日期:年月日Δ常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氧气考点分析:近五年的中考中,实验室制取氧气与二氧化碳是中考的重点实验,一般以选择题或实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是关键。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应用题计算知识点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与反应原理 1.反应原理: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2.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3.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固 + 液 气体)4.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水中的溶解性或与水是否反应来选择(CO 2一般用向上排空 气法)5.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想容器中加入固体药品(大理石) ③从长颈漏斗中加入液体药品(稀盐酸) ④收集CO 2 ⑤验满6.验满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7.检验方法:将生成的CO 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练一练】1.以下反应中均能生成 CO 2气体,不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D.石灰石和稀盐酸 选择其一说明理由:2.以下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 ) A.CaCO 3CaCO 3高温CaO+CO 2↑B.NH4HCO3 NH 3↑ + CO 2↑ + H 2OC.2CO+O 2点燃2CO 2D.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知识点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步骤1.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 CO 2用:固体 + 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装置如图所示。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母题解析专题1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母题解析专题1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钾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实验装置可选BC,化学方程式2KClO3 2KCl + 3O2↑,实验结束后,应先 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吸入试管,试管炸裂,故填:2KClO3 2KCl + 3O2↑;撤离导管;熄灭酒精灯。
(2021·陕西·二模)
6.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问题:
②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1)水槽(2)AE
(3)
(4)①.黑色固体变红色②.吸收二氧化碳、收集尾气一氧化碳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仪器的名称:a水槽。
【小问2详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收集装置选E。
【小问5详解】
装置E中滴入2滴NaOH溶液后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比右侧高,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集气瓶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导致U形管左侧液面比右侧高。
(2021·辽宁沈阳·模拟预测)
8.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很多资料上都认为二氧化碳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那二氧化碳气体究竟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两套装置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答案】(1)B(2)把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3)①.m处石蕊试纸变红色②.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尽量少开私家车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制取CO2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故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用C装置收集CO2时长进短出,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有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一、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是CaCO3。

二、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CO3碳酸钙盐酸氯化钙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总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理解辨析1、为什么实验室制取CO2时不用稀硫酸、浓盐酸?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碍石灰石与硫酸接触,使反应中断。

②不用浓盐酸。

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二氧化碳不纯。

例题1、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的药品是( D)A.碳酸钠粉末与浓盐酸B.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C.石灰石D.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例题2、为什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B)A.石灰石与硫酸不反应B.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阻碍反应进行C.反应操作很麻烦D.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有杂气练习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为(D)A.浓盐酸反应太快了B.浓盐酸与石灰石的产物阻碍反应进行C.浓盐酸反应不完全造成浪费D.制取得到的气体混有氯化氢杂气2、反应得到二氧化碳的反应很多,其中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B)A.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B.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C.石灰石煅烧D.木炭与氧气反应知识点二 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一、制取装置的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 收集装置 。

反应装置 主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决定,收集装置主要考虑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 密度 、 溶解性 )。

二、发生装置的选择三、收集装置的选择理解辨析1、判断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是小的方法是什么?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如果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则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小于29,则密度比空气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
探究结果:碳酸钠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速度太 快、不易控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一会便自动 停止,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速度适宜、平稳。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CaCO3+H2SO4=CaSO4+H2O+CO2↑ 微溶
点燃
(2)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
原理: CO2 + C == 2CO
高温
注:
(1)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3)上述两反应中二氧化碳是氧化剂,镁、碳是还原剂。
(2)二氧化碳在特殊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
(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
灭火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也不支持燃, 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 能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可燃物 隔绝氧气而熄灭。
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 错误?为什么?请改正?
长颈漏斗未 插入液面下
导气管伸入液面下
用向下排 空法收集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实验室里可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室里可用下述装置来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
3、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注意: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CO3
+)
H2CO3=H2O+CO2↑
CaCO3+2HCl=CaCl2+ H2O + CO2↑
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一会, 为什么会自动停止?
思考?
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它覆盖在未反应完的碳酸钙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从而反应便自动停止。
(1)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

H2、O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比较

H2、O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比较

H2、O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比较知识能力训练1、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操作:①撤去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撤出伸入水槽中的导管;⑦装入药品。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2、7、3、4、5、6、1 。

2、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下列各步组成: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内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2、1、4、3、5 。

3、关于制备H2、O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都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B、都可用浓H2SO4干燥 C、都能用NaOH固体干燥D、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4、实验室制取H2、O2、CO2,都可用到的仪器是( A )A、长颈漏斗B、导气管C、酒精灯D、水槽5、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药品是( D )A、Na2CO3溶液和稀盐酸B、NaOH固体和稀盐酸C、稀硫酸和大理石D、稀盐酸和大理石E、浓盐酸和大理石6、下列各组气体中,可用同一种方法收集且该方法又是每种气体最佳收集方法,这组是( )A、H2、O2、COB、H2、O2、CO2C、H2、CO2、COD、O2、CO2、CO7、盛有下列气体的集气瓶,瓶口向下放在实验台上的是( BE )A、氧气B、氢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E、甲烷8、现有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带导管的橡皮塞等仪器,只选用这些仪器,不能正常完成下列实验操作的是( C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O2B、用氯化钠和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C、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D、用锌粒和稀盐酸制H2提高能力9、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设计了下列四种制取气体的方法:①用硝酸与锌反应制取H2,②用稀盐酸和生石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③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制取O2,④用二氧化碳气体与碳单质反应制取一氧化碳。

上述四种设计切实可行的是( B )A、①②③④B、仅③C、①②③ D、②④10、已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3g/L,下表中气体既可以用排水集气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密度单位:g/L)11、实验室制取氨气,用的原料是氯化铵粉末和消石灰,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实现,和制氨气的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C ) A、制H2的装置B、制CO2的装置C、制O2的装置D、用H2还原CuO装置12、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NaOH混合物的方法制得:△CH3COONa + NaOH=Na2CO3 + CH4↑,该实验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B ) A、与制O2的装置相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对比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对比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对比
氧气二氧化碳
药品1.高锰酸钾
2.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
催化剂)
3.氯酸钾(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
反应原理1.
2.
3.
收集方法1.排水法()
2.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实验装置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大发生装置与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似)
操作步骤
1.组装仪器;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装药品,固定试管;
4.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
内;
5.加热;
6.收集氧气;
7.移除导管;
8.熄灭酒精灯。

1.组装仪器;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
4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5.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检验用检验氧气用检验二氧化碳验满
向上排空气法:应将带的小
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如果小
应将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
瓶,如果小木条熄灭,表明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知识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知识总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知识总结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1.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固固加热型)(1)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2)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2KCl+ 3O2↑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加热高锰酸钾:KMnO4K2MnO4+ MnO2+ O2↑(3)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

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⑤加热药品: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外焰加热)⑥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b.用向上排空法。

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c.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⑧再停止加热(5)易错事项: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6)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密度与空气相近)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6)检验、验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常见气体的制备、性质及用途

常见气体的制备、性质及用途
4)氢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法 (2)工业制法:用水煤气或者甲烷制取
5)收集:
6)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专题复习备考策略
1、命题思路导航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气体制备 的基础,尤其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属于重点掌握内容,在中考中是必考的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常穿插于气体的制取的考题中,题型主要是选 择题和实验(探究)题。考查的方式通常有: 1.常规基础题:考查有关三 大气体制取的基础知识。内容有:制取气体的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 集方法、检验方法、验满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气体的净化和干燥方法 及装置的连接。 2.迁移运用题:将课本外的气体制取纳入考试范围,给足 实验信息,考查学生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将三大气体的制取规律迁移到新 问题情境中来,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评价题:分析实验 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操作过程中的漏洞;评价三种气体的制取方案,如药 品的选择、制取方法是否可行、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评价和选择等。考查学 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判断能力。 4.综合实验题:集气体的制取、除杂、 干燥及性质的实验于一体,考查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 置。
三 . 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易考点) (1)物理性质:A、在通常状况下,CO2是一种无色气体。
B、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 C、CO2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A、一般情况下,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 呼吸(镁条能 在中燃烧)。
3、用于激光技术。 4、氦气可作冷却剂; 5、氙气可作麻醉剂。
5.空气污染与防治措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CO2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2.加深对CO2性质的理解【课前预习】1.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做了比较,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A.选用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B.收集方法可能相同C.反应类型可能相同D.检验方法一定不同2.根据物质的用途表达物质的性质这个关系,以下用途表达该物质的性质,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D.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以下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灭火B.制汽水C.人工降雨D.填充探空气球4.以下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5.将充满以下气体的四支试管分别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H2B.O2C.CO2D.N26.在实验室,O2和CO2都能够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法B.向下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7.以下相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低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8.以下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工业制氧气B.用大理石和盐酸混合制二氧化碳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D.在空气中点燃红磷9.检验集气瓶内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C.靠近瓶口扇闻气味D.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10.以下各组物质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A.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B.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C.锌与稀硫酸D.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1)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时可选用图_1_所示装置,如: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等。

第16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16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16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 H2O+CO2↑3.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1)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气体的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

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发生装置如下:(2)装置连接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插入到液面以下,否则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口跑掉;②导气管伸入容器内无需太长,更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

若伸入到液面下,气体就无法从导管口排出。

(3)收集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溶解性决定。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右图所示)。

收集时要注意将导管插到瓶底。

4.验满: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5.检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

【要点】药品选用应注意的问题:(1)不能用浓盐酸。

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混入二氧化碳中,导致所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

(2)不能用硫酸。

因为硫酸跟碳酸钙反应(H2SO4+CaCO3=CaSO4+H2O+CO2↑)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了石灰石与硫酸进一步接触,使反应难以继续进行。

(3)不可用碳酸钠。

因为碳酸钠是固体粉末且易溶于水,它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且碳酸钠比石灰石价格高,不经济。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1.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很多,例如:(1)碳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C+O2CO2(2)碳在高温下还原金属氧化物:2CuO+C2Cu+CO2↑2Fe2O3+3C4Fe+3CO2↑(3)石灰石高温分解:CaCO3 CaO+CO2↑(4)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5)蜡烛、木柴、酒精、汽油等含碳物质的燃烧都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历案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历案

8年级化学第学历案课题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设计者课标要求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部分性质学习目标认知性目标:1、巩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收集方法。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技能性目标 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练习相关化学基本操作。

评价任务1. 独立完成课前预习。

2.小组合作完成预习展示。

3. 完成达标检测。

学习过程课前准备课前通过查阅资料预习相关知识学习准备:仪器:锥形瓶、试管、长颈漏斗、、单孔橡胶塞、双孔橡胶塞、胶头滴管、具支试管、集气瓶、导管、试管、药匙、镊子、火柴、蜡烛、饮料瓶等。

药品:石灰石、稀盐酸、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1.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1)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锥形瓶,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较好。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6.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D.验满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填字母);(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6:实验室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制取和气体检验及除杂归纳

资料6:实验室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制取和气体检验及除杂归纳

实验室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归纳和气体检验及除杂制气思路:(1)选 择 原 理 标 准 原 料 物美 廉 价 操 作 简 单 安 全 环 保反应物全部为固体需要加热 则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反应物中有液体不需要加热 则用固固加热型(2)装置选择密度与空气相比(Mr=29) 密度比空气大 则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主要由气体密度和溶解性密度比空气小 则用向下排空气法气体难溶或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则用排水集气法制取或发生装置反应物全部为固体,需加热,反应物中有液体,而且不需加热制气体。

B 制取的气体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制取的气体难溶或不易溶于装置选择不与水反应;C 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 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水,不与水反应。

选择上述装置药品(反应方程式)原理KClO3 和 MnO2O2KMnO4H2O2 和 MnO2CO2H2思考1、装药品之前应先检查,如何检查 A、B、C、D 四套装置的气密性?2、用 KMnO4 制取 O2 时 A 装置中放棉花目的是什么?水槽中水变红的原因?用 A 装置制气体完毕后, 应如何操作?3、对于 B、C、D 三套装置,固体应放在什么地方?液体如何装进去?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应从端进气 端出(填长端或短收集 除杂 检验端(以下相同),可收集的气体有:进气端出空气,可收集的气体有2、排水集气法: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应从3、气体检验,在集气瓶中装入检测液,从。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应从端。

端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

端进气 端出。

4、气体除杂,在集气瓶中放能除杂液体,从端进气 端出。

1、氧气检验:将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内,看到木条,则为氧气(原理为氧气有助燃性)。

检验2、CO2 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则为 CO2 (方程为)3、H2、CH4 可燃气体的验纯:用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气法收集气体,试管口向下,并用拇指堵住,放到火焰上方听到噗的一声,说明纯,任何可燃气体或粉尘在加热或点燃之前必须要,以防爆炸。

第一单元 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第一单元 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能溶 于水 密度 比空 气密 度大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收集 装置
第三部分
专题复习
净化
可用浓硫酸或 碱石灰干燥
用 NaHCO3 溶液除去 HCl,用浓硫酸干燥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 排水法或向上 方法 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木 检验 条插入集气瓶 方法 内,若木条复 燃, 说明是氧气
用 NaOH 溶液除去 HCl 杂质,用浓硫酸 干燥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 气法
化学
第一单元 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考点归纳┃
一、气体的制取 制取气体一般考虑三个方面:发生装置、收集装 置、存放。 (一)发生装置的选择及收集装置的选择
第三部分
专题复习
1.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从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 考虑。 A 装置:固+固加热型。凡反应物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的,均选 A 装置。 B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凡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 要加热的,均选 B 装置。 2. 制取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从所收集的气体是否溶于水、 与空气相比密度的大小以及通常条件下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反应 来考虑。 C 装置:排水法。凡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并与水不发生反 应的气体,均用 C 装置收集,如 O2、H2。
催化 作用。 ____________
(2)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 MnO2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 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____________ 催化 型是____________ 作用。 排水 (3)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____________ 法收集;氧气的密 向上排空气 度比空气大,可用________________ 法收集。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总结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总结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总结一、制取氧气1. 反应原理二氧化锰不参与反应,仅为催化剂2. 装置选择(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固固加热型)(2)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乙装置:液体与固体不加热制气体(固液常温型)3. 操作步骤(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查-装-定-点-收-离-熄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示意图装----装药品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离----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熄----熄灭酒精灯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⑦实验结束时,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2)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查---装---收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夹子把导管夹上(应使用两节导管,中间用较短橡皮管连接,便于检查),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的颈部中的水柱如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装---装药品,先装固体,后装液体(防止液体飞溅)收---收集气体(同上高锰酸钾收集法)注意点①长颈漏斗的颈部应在液面以下(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泄露,可用分液漏斗代替(可控制反应速率);②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二氧化碳制取》课程标准分解

《二氧化碳制取》课程标准分解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程标准分解【课标要求】
选自:《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教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标分解】
第一步:分析语法结构和关键词
句型结构:第一种只描述行为表现
行为动词:初步学习
核心概念:二氧化碳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确定表现程度
第六步:写出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大理石和稀盐酸是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同时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依据有一个初步认识。

2、通过类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来选择确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明确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4、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6.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2025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2025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生CO中毒,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就医。
7.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化学
第六单元
课题3
第1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化学
2022版课标要求:
1.内容要求: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
续进行。
③不宜用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因为反应速率太快,
不便收集气体。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化学
3.操作步骤
步 (1)连接装置,
骤 检查气密性
(2)加入固 (3)加入液体 (4)收集气
体试剂
试剂




注意:液体需浸没长颈漏斗末端。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化学
4.收集、检验和验满
(1)二氧化碳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依据是什么?
铃声伴读
1.CO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CO具有可燃性,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可用作燃料)。
3.CO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该性质可用于冶金工业。
4.CO还原氧化铜的现象:黑色固体变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5.CO中毒的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6.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注意开窗通风。如果发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集气瓶
B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序号),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统计表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统计表
实验法验证混合气体有某种杂质
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H2:<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CO2: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收集试管放置
正 放
倒 放
正 放
正 放
注 意 事 项
O2:(当用KMnO4制取时以下要注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CaCO3+2HCl=CaCl2+H2O+CO2↑
收 集 方 法
O2: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H2: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对比
氧气
1. 高锰酸钾
2.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
催化剂)
3. 氯酸钾(二氧化锰作催化剂)1.
氧化碳
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
反应原理 2.
3
.
收集方法 1.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方法 2.向上排空气法()
实验装置
操作步骤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大发生装置与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似)
1. 组装仪器;
2. 检查装置气密性;
3. 装药品,固定试管;
4. 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
槽内;
5加热;
6. 收集氧气;
7. 移除导管;
8. 熄灭酒精灯。

1. 组装仪器;
2. 检查装置气密性;
3. 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
4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5.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木条复燃,表明气体已收集满;排
水法: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尽即可。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放在
桌面上。

气体已收集满。

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要放
在桌面上。

注意事项
1.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
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 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超过酒精
灯容积的2/3;
3. 用外焰加热,先使试管均匀受
热,然后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4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
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
5. 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以免
气体不易导出;
6.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试管
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开
始收集氧气;
7. 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应先移出
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
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8.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
导气管的末端要伸入到集气瓶的底
部。

1.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
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
中逸出;
2. 反应装置中的导管不宜过长,
以利于气体的导出;
3.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
导气管的末端要伸入到集气瓶的底
部;
4. 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代替,因
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
体不纯净;
5. 稀盐酸也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因为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
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的
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检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氧气用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
验满向上排空气法:应将带—的小应将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木条放在集
气瓶瓶,如果小瓶,如果小木条熄灭,表明
石灰吟明朝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在山中开米石灰石)
烈火焚烧若等闲。

――(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
粉身碎骨浑不怕,(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要留清白在人间。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