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2)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日期班级组别姓名实验目的: 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

烧杯,集气瓶,药匙,长颈漏斗,橡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圈),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与分析1、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试管、橡皮塞、和导管,并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紧试管。

②向大试管中先加入几块石灰石,再加入15ml的稀盐酸,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二氧化碳集满。

如果没有气泡冒出;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装置漏气应重新塞紧或更换;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使用。

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以用收集。

2、二氧化碳的性质①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观察现象。

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进行加热。

③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三、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蜡烛熄灭二氧化碳通入后紫色变红色;试管加热后红色变紫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观察和验证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CO2)是一种由一份碳原子和两份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我们可以通过碳酸与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中通常使用的碳酸酸是碳酸氢钠(NaHCO3),它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烧杯,将适量的NaHCO3固体盛入其中。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然后将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注意盛放NaHCO3的烧杯应放置在实验室通风的台子上。

3.观察实验现象,用一根湿润的玻璃棒盖住烧杯口,然后将玻璃棒插入瓶中的一小段蜡烛或火柴,将蜡烛火焰放在瓶中,火烧完时再重新点火试验。

4.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在烧杯中可以发现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盐酸与NaHCO3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当我们用湿润的玻璃棒盖住烧杯口时,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逸出,导致了气体在烧杯中聚集。

当我们将蜡烛火焰放在瓶中时,火焰会熄灭,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对火焰的氧气供应造成了阻碍。

实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气味的气体。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仅通过观察气体本身来判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较重,因此可以安全地将它装在干燥的瓶中,并使用盖子封闭。

3.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火焰熄灭起到抑制作用。

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火焰领域的氧气不足。

实验安全提示:1.在进行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室良好的通风环境。

2.盐酸(HCI)为强酸,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应佩戴实验室安全护目镜和手套。

3.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烧杯、玻璃棒等实验用具应放置平稳,避免翻倒,以及注意火的使用安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二氧化碳气体,并观察到了它对火焰的熄灭作用。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无足够氧气时,会抑制火焰的燃烧。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_4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_4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探究实验室里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方法和气体的检验。

2.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实验原理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或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3、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

三、仪器、材料与药品四、探究准备1:通过之前的学习,二氧化碳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是否有毒是否溶于水和跟水反应是否支持燃烧能否供给呼吸2: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打开汽水瓶盖时产生的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吗?此现象说明该气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3: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为什么?4:二氧化碳的固态叫什么?它有何妙用?5:“温室效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何危害?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四、实验步骤1.采用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反应装置制取CO2。

组装简易装置。

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将装置中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导管口,有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3.拔掉试管上的橡皮塞,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竖起试管,使石灰石缓缓滑到试管底。

4.倒入适量稀盐酸,迅速用带有导管的胶塞塞紧管口,并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

仔细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稀盐酸倒入后立即有。

将气体发生装置中导管的另一端插入集气瓶的,用玻璃片半盖5.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住集气瓶。

6.用,检验集气瓶中是否装满二氧化碳气体。

7.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表。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1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1

九年级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实验名称: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目的:1.练习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的基本操作。

2.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石灰石稀盐酸石蕊溶液石灰水水
试管铁架台烧杯阶梯蜡烛试管夹酒精灯火柴集气瓶玻璃片带胶塞的导管
准备:1.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的石灰水; 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的水,再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将其放在试管架上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溶
液的水中,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班级姓名合作者日期
一、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用品:
烧杯、集气瓶、玻璃片、镊子、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锥形瓶、小试管、酒精灯、试管夹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水、蜡烛、小木条、火柴
三、过程与方法:
四、问题与交流
1、在实验室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与同学交流。

2、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请试一试。

五、反思与评价。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篇)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篇)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7篇)一、教学目标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伴侣。

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篇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使同学了解在试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通过争论,把握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通过试验探究,学会设计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力量目标通过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同学的探究力量;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同学合作力量、表达力量;通过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育同学试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通过筛选,进展观看力量并提高同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使同学体验合作、发觉的乐趣;在设计试验装置过程中,培育同学创新精神、实践力量,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引导同学复习到目前为止同学已经把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试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推断,从中真正体现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试验同学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试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晰原则,让同学自己总结,思索究竟试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试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同学思索,试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试验室制气的原则。

学问讲解指导留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同学明白试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同学清晰选择该方法的缘由和试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留意理论与试验的结合,避开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的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非常重要。

它是培育同学在试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试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同学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化学基本试验及试验探究力量都有深远的影响。

5.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

5.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班级姓名日期1、实验原理实验室利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2、实验用品实验用品:锥形瓶、双孔橡胶塞、长颈漏斗、玻璃导管、橡皮管、烧杯、集气瓶、毛玻片、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蜡烛、高低两级铁片架、木条、蒸馏水、软质塑料瓶、火柴。

试剂: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

3、实验装置图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取步骤和方法现象实验结论和分析1、按图连接好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气密性检查:打开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向锥形瓶内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下端形成液封后,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继续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

长颈漏斗内液柱装置气密性良好2、取下带导管的橡皮塞,向锥形瓶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然后将塞子塞紧。

从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观察到有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3、取一个干燥的集气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检验是否已集满,瓶内如果集满气体,用玻璃片盖好,留作下面实验用。

(另用1个软质干燥塑料瓶收集满瓶)燃着的小木条。

1、二氧化碳已集满2、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性质步骤和方法现象实验结论和分析1、在烧杯内放置高度不同两根蜡烛,点燃。

将前面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高低两支蜡烛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各滴入3~5滴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

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1、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中。

2、加热后,试管内溶液的颜色。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一、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铁夹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实验步骤:1.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2.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少量石灰石,并倒入适量稀盐酸,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4.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取出导管,用盖玻片盖住瓶口,共收集三集气瓶二氧化碳;5.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马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实验结论:碳酸钙(caco3)+盐酸(hcl)→氯化钙(cacl2)+水(h2o)+二氧化碳(co2)附:1)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否用碳酸钙粉末或者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答:不能,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反应物颗粒越小,接触面积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就不易收集。

2)盐酸就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否能够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答:不能。

盐酸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如果利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挥发性太强,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氯化氢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阶梯蜡烛实验)实验器材:烧杯、阶梯蜡烛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实验步骤:1.用火柴引燃放在烧杯中的阶梯式蜡烛;2.将集气瓶口的盖玻片移开,顺着烧杯口将集气瓶倾斜,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杯。

实验现象:当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倾倒于烧杯中时,其中的蜡烛由下而上逐渐熄灭。

现象分析:由于第一次从烧杯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和呼吸;2.二氧化碳不可燃;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探究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探究报告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
1、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装置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2、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器材:具支试管、导管、橡皮塞、橡皮管管、集气瓶、烧杯、蜡烛
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火柴
注意事项:
1、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瓶底。

2、验满时则只能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实验步骤:
(一)二氧化碳的制取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反馈练习】
1、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2、选择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比较。

5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

5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日期
【问题和建议】
1、做二氧化碳的密度及可燃性实验时,有些同学的实验现象是上面的那支蜡烛先熄灭,或两支蜡烛一齐
熄灭,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1.倒入二氧化碳的速度或方法不当。

2.收集的二氧化碳的量不足。

【连接中考】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水,目的是。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端进入。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探究二氧化碳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2.【实验用品】【实验步骤】一、制取二氧化碳1.按照要求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2.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几小块石灰石,并倒入15ml稀盐酸;4.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后取出导管,用毛玻璃盖住瓶口,正立在桌面上思考并回答:1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什么?反应原理是什么?2如何检验集气瓶中已经收集满了二氧化碳气体?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阶梯蜡烛实验1.用火柴引燃放在烧杯中的阶梯式蜡烛;2.将集气瓶口的毛玻璃移开,顺着烧杯口将集气瓶倾斜,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杯。

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实验结论:1. ;2.(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将其中一只试管静止。

向另一只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与静止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对比。

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石,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反应原理:。

【问题与交流】1、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2、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饮料(如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3、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4、取一个吹足气的小气球,放在烧杯或小塑料桶里,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

一会儿,小气球就乖乖上浮,悬在烧杯中央(如图)。

这是为什么?。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研究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研究实验报告

姓名: 郑葵秀学号: 201210900019姓名: 学号: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研究【实验目的】1.学习组装用滴液漏斗和锥形瓶进行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并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2.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内容】1.CO2的实验室制备2.CO2溶于水生成碳酸3.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4.CO2的密度探究【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石灰石(碳酸钙)、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 澄清石灰水, 蜡烛、烧杯、滴液漏斗、锥形瓶、具支试管、导管、乳胶管、橡皮塞、火柴。

【实验原理】CO2的实验室制备:CaCO3+ 2HCl==CaCl2+ CO2↑+ H2O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 2O + CO2= H2CO3碳酸能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

3.CO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 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碳酸钙,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4.CO2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实验装制图如下图所示:利用滴液漏斗控制稀盐酸加入的量以控制二氧化碳产生的速度和量【实验步骤】1.预计算: 排除大理石(碳酸钙)含有杂质的因素和反应不完全的因素, 排除残留在实验仪器的气体, 为保证二氧化碳性质验证的实验顺利进行, 需要二氧化碳的理论产量为1L, 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应需要大理石(碳酸钙)约4.5g, 稀盐酸的量可以控制, 故不用计算用量。

2.按照图示安装好仪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称取4.5g 大理石(碳酸钙), 加入具支试管中4.量取20mL 稀盐酸, 加入滴液漏斗中5.在后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 紫色石蕊试液和10mL 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使用前需过滤), 在烧杯中放好两根长短不同的蜡烛。

6.待反应一段时间后, 点燃蜡烛。

观察各具支试管的实验现象和蜡烛的熄灭顺序。

记录现象。

7.实验完毕, 拆除装置, 清洗。

实验室制取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氧化碳实验报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使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三、实验用品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导管、橡皮管、双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

2、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四、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由锥形瓶、长颈漏斗和双孔橡皮塞组成。

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五、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锥形瓶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入药品先在锥形瓶中放入几块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加入稀盐酸,使液面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

3、收集气体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集气瓶底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4、检验气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六、实验现象1、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2、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溶液变浑浊。

七、实验注意事项1、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2、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以便将瓶内的空气排尽。

实验探究报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其性质

实验探究报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其性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其性质
实验目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用品:镊子、石灰石、试管、稀盐酸、稀硫酸、导管、铁架台、集气瓶、木条、烧杯、酒精灯、蜡烛、碳酸钠粉末等。
实验步骤:
主要操作步骤
操作要求
一、制取二氧化碳
检查气密性。用镊子取几小块石灰石放入试管内,然后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二、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
三、
(1)二氧化碳灭火
(2)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4)碳酸钠粉末与稀硫酸和盐酸反应
(1)将收集满的二氧化碳缓慢倒入装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观察现象
(2)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于试管中并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二、
(1)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3)碳酸钠粉末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
(1)现象:石蕊变红
(2)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3)现象:反应剧烈,生成大量气泡
二氧化碳+水=碳酸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碳酸钠+稀盐酸=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碳酸钠+稀硫酸=硫酸钠+水+二氧化碳
(3)取少量石灰水于试管中并向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4)取少量碳酸钠粉末于试管中并向其分别通入稀硫酸和稀盐酸,观察现象
四、回收石灰石、清洗整理仪器。
回收石灰石,清洗仪器复位。
实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
主要操作步骤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和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和原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可以通过与碱反应或者酸与碳酸盐反应的方法制取。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稀盐酸与大理石(碳酸钙)反应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 + 2HCl →CaCl2 + CO2↑+ H2O实验材料:1. 大理石或石灰石2. 稀盐酸3. 锥形瓶或试管4. 导管5. 水槽6. 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 准备锥形瓶或试管,并将其清洗干净。

2. 将大理石或石灰石放入锥形瓶或试管中。

3. 向大理石或石灰石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并观察反应现象。

4. 将导管伸入反应液中,用气泡冒出的方式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5. 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6.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实验结果:1. 观察到在加入稀盐酸后,大理石或石灰石开始产生气泡,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开始生成。

2. 通过导管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通过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的方法制取。

2. 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稀盐酸接触到皮肤或眼睛。

2. 在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要确保导管伸入反应液中,避免气体泄漏。

3. 在通入澄清石灰水时,要慢慢通入,避免澄清石灰水溅出。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5)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5)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报告单(五)
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用品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木条、火柴、蒸馏水
2、仪器:烧杯、量筒、集气瓶、试管、导管、胶皮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夹、酒精灯、玻璃片
四、问题讨论
1、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与同学交流
2、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请试一试。

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报告

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报告

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₃+ 2HCl = CaCl₂+H₂O + CO₂↑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₂+Ca(OH)₂= CaCO₃↓ + H₂O三、实验用品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导管、双孔橡皮塞、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烧杯。

2、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蜡烛。

四、实验步骤1、二氧化碳的制取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大理石(或石灰石),塞上双孔橡皮塞,一孔插入长颈漏斗,另一孔插入导气管。

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加入稀盐酸,至浸没大理石(或石灰石)。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观察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颜色、状态和气味。

在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约1/3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的变化。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灭火实验:将燃着的蜡烛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向烧杯中缓慢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与水反应: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紫色石蕊试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然后将变红的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向一支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1、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气密性良好,有气泡产生,大理石(或石灰石)逐渐减少。

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气体生成实验报告

化学气体生成实验报告

1. 了解化学气体的生成原理及方法;2. 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操作;3. 学会观察和鉴别气体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气体的生成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氧化碳的生成原理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

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导管、集气瓶、酒精灯、澄清石灰水、玻璃棒、铁架台、橡皮塞等;2. 实验药品: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石灰石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捣碎;2. 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3. 制取二氧化碳:将捣碎的石灰石倒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4. 收集二氧化碳: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中;5. 鉴别二氧化碳: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试管中,将导管插入试管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五、实验现象1. 加热烧杯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 加热烧杯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中气体逐渐增多;3. 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生成。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法:将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3. 二氧化碳气体的鉴别方法:将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为何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检查装置气密性是为了确保实验过程中气体不会泄漏,影响实验结果。

2. 实验过程中,为何需要加热烧杯?答:加热烧杯是为了使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充分,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3. 实验过程中,如何确保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完全?答:在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应确保集气瓶中的气体充满,避免气体逸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初三()姓名桌号同组同学姓名
日期: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检验
实验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有关实验现象。

实验用品:
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导管。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1)、石蕊溶液、澄清石灰水。

用品:小木条、火柴
预习思考;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为什么
3、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子内壁有一层不易洗去的白色固体是()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观察大理石是白色()、石灰石是( )固体、盐酸是( ) 液体、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化学成分是()。

实验步骤:
1.按图安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2.检查装置气密性: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形成液封,如
果其中的液面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锥形瓶中加入10克左右块状大理石,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

4.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

5.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6.气体导出管放入集气瓶中,将导管尽可能伸入集气瓶底,用毛玻片盖住集气
瓶大部分,收集二氧化碳,片刻后,划一根火柴,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的上方,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受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向上正放放在桌子上备用。

7.观察到的现象: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减少,气体通入澄清
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装置图;
注意事项;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选用大理石为原料,则不能选用稀硫酸。

因为生
成的碳酸钙是微溶性物质,它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也可用排水法,但水槽中的液体最好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它
不会使二氧化碳损失
3.注意检查装置气密性,否则收集不到二氧化碳。

4.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5.导管不可伸入锥形瓶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

6.伸入集气瓶的导管应尽可能的伸到集气瓶底部,有利于排净瓶内空气。

7.石灰水要现配现用,以防变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反思与评价;
本次试验严格按照步骤实验,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很成功。

拓展延伸;
1.将石灰石装入纱网后用铜丝扎好放入盛盐酸的锥形瓶,很好的控制反应的发
生和停止。

2.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往试管中加酸,增强装置的气密性,还可消除玻璃仪
器易破损的弊端。

3.用输液器导管代替玻璃导管。

4.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使剩余的酸液能继续使用,节约能源。

5.在普通装置上添一弹簧夹,若气体已够用时,能使反应尽快停止,避免向空
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