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并发症及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外科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外科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一、术后并发症的分类与特点1. 分类术后并发症可以分为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手术后的前几天或几周内,如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晚期并发症则发生在手术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如吻合口狭窄、肠粘连、胆管狭窄等。

2. 特点术后并发症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术后并发症种类繁多,涉及多个器官系统。

(2)严重性:部分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3)可预防性: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1. 术前准备(1)完善检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发现潜在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并给予相应治疗。

(2)提高手术技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熟练掌握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

(3)加强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性。

2. 术中操作(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中感染。

(2)精细操作:减少组织损伤,避免神经、血管损伤。

(3)妥善处理吻合口:确保吻合口愈合良好,避免吻合口瘘。

3. 术后管理(1)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加强护理:做好切口护理、呼吸道护理、泌尿系统护理等。

(3)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三、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1. 切口感染(1)预防: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切口护理。

(2)处理:局部换药,必要时拆除缝线,给予抗生素治疗。

2. 肺部感染(1)预防:术前戒烟,术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2)处理: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

3. 尿路感染(1)预防:术前清洁肠道,术后留置导尿管,定期更换。

(2)处理: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尿路冲洗。

4. 吻合口瘘(1)预防:术中妥善处理吻合口,术后加强营养支持。

(2)处理: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等。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5. 肠粘连(1)预防:术中精细操作,减少组织损伤,术后早期活动。

(2)处理: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2.2.1.6康复治疗预防二次伤害预案

2.2.1.6康复治疗预防二次伤害预案

康复治疗中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措施一、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患者:1、防止偏瘫侧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及肌张力增高:严格按照良肢位摆放标准摆放肢体,如平卧位时患肩及患髋下垫小枕,患侧上肢轻度外展伸直位,手指充分张开掌心向上;患侧下肢中立位防止患足外展外旋;搬动及转移患者过程中避免牵拉患侧肢体;患肩肩袖带固定,加强站立训练,尽快引出主动运动并增强肌力,胫前肌功能性电刺激。

2、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睡气垫床,加强护理;防止误咽误吸加强吞咽功能训练,咽部冷热刺激、抬软腭训练等,体位排痰,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尽早拔出导尿管,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排尿,加强尿道护理。

3、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侧肢体被动-主动运动,患肢气压治疗、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4、防止跌倒及二次损伤:加强护理及监护,改善平衡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口服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片预防继发性癫痫。

二、脊髓损伤后截瘫/四肢瘫患者:1、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加强护理,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及座位平衡功能训练;体位排痰,有氧训练、加强呼吸功能训练;避免留置导尿管,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排尿,清洁导尿排尽膀胱残余尿,加强尿道护理。

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药物,肢体被动-主动运动,双下肢气压治疗、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3、防止膝、踝关节损伤:行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时防止膝关节过伸,必要时加用矫形器如KAFO。

4、防止跌倒及坠床:加强坐位平衡功能训练及转移训练。

5、防止感觉消失区烫伤:局部热敷或热疗时注意调整适宜温度,避免局部皮肤烫伤后感染并经久不愈。

6、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病情并接受其预后,避免因患者不能接受现实而出现心理障碍及产生厌世情绪。

三、四肢骨折/肌腱/韧带损伤患者:1、防止骨折错位或肌腱韧带二次损伤:避免过度负重或有作用于骨折端剪切力活动的发生,加强垂直应力刺激骨痂生长;肌腱/韧带损伤者避免牵拉韧带/肌腱的关节活动发生并固定关节于损伤组织松弛位制动。

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有哪些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临床由于外伤、交通事故等造成的骨折类型越来越多,为骨科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才能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保证正常的运动和生活。

骨折患者的病程较长,治疗后需要在家度过漫长的康复期,但若在康复中存在疏忽,那么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给患者的机体康复效果带来影响。

因此要积极的了解骨折常见的并发症,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让患者出院后也能保证良好的护理,从而提高骨折的治疗效果。

1骨折常见并发症及具体症状1)愈合畸形若是骨折患者在痊愈前,未能按照医嘱积极的参与康复训练或过早的进行剧烈的运动和劳动,那么就极大概率会造成骨折部位的畸形愈合。

若是出现了骨折畸形愈合,那么就会对肢体功能以及肢体活动范围带来极大的影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比如前臂桡尺骨折出现了畸形愈合,患者在康复后前臂的旋转会因此受限,特别是不能自由的向后旋转。

膝关节、踝关节骨折患者若是过早的运动,那么就会发生创伤性的关节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也造成影响。

骨折患者若出现了愈合畸形,就需要到医院进行就诊,根据医生的诊断可能需要采取矫形手术治疗。

2)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患者的骨折一侧肢体以及骨折部位通过石膏固定后,若是受到人为或非人为的影响出现石膏固定移动的情况,就很容易造成骨折部位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一旦出现这一问题那么就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治疗来促进肢体的康复,严重的患者还需要实施植骨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3)骨缺损骨缺损的发生除了由于车祸等外力的影响,同时与骨折部位感染产生流脓但未能及时清理而影响了细小骨骼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导致骨缺损的主要原因。

由于骨外露无法进一步得到治疗,因此患者会采用骨延长术来治疗骨折部位,然后植皮覆盖创面。

4)脊髓损伤骨髓损伤是由于外部暴力瞬间导致的,是相对比较严重的骨折并发症,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并且配合专业的护理。

目前宣传可以通过脊髓神经移植术、生物手术治疗的医院需要引起警惕,患者及家属不可轻信,生物治疗能够促进神经再生,但是可应用范围非常局限,因此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手术室体位安置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手术室体位安置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手术室体位安置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手术室病人的体位安置是我们每个护士的基本功。

手术体位摆放的总体要求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医师操作,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患者舒适、安全、固定牢靠、不易移动,无并发症。

术中患者若体位不当可引起生理性和解剖性损伤,给患者康复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可造成患者终生残疾[1]。

为了患者的康复和避免医疗纠纷现将我校一附院手术室体位安置常见并发症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 体位安置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1.1.1仰卧位据贾金娥[2]等报道,当手术床宽度小于500mm时就不能满足一些患者体位的需要,可使双上肢不能掌面向下平置于手术床上,而呈现出双臂由中单包裹悬空或下垂于手术床两侧,从而造成静脉通路点滴不畅、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实际不符、血压测不到或低于实际值者、手指挤压伤等。

仰卧位易受压部位为枕、肩胛、骶尾、足跟。

1.1.2预防措施加强责任心,要保证床单平整。

第三助手不要不自觉的把胳膊放在病人身上,术中巡回护士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发现体位倾斜及时纠正;必要时对肢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等被动活动。

另外头部抬高3~5cm,有利于放松颈部肌肉和静脉回流.对面部或颅前窝手术尤为重要。

双臂伸直贴于体册用布单固定,上肢输液时,外展不超过90度,防止臂丛神经损伤,受压处垫海棉垫。

过度外展可使锁骨下血管和腋部血管牵拉受压于锁骨和第l肋,使桡动脉搏动消失,供血阻断。

腘窝处用软垫垫高20度,使膝和髋部适当屈曲,有利于放松腹壁肌肉和减轻腹肌紧张引起的呼吸运动受限。

在关节上5cm处用约束带固定.松紧度以固定好后能容纳一手指为宜。

腰背部应垫以3 cm厚的软垫,以避免术后腰背痛。

勿将器械放在病人身上,器械桌压勿压及足部。

对于头颈部手术,应使手术台头高脚低约15度,以促进静脉血流回流,可预防病人术后头痛。

1.2.1俯卧位此卧位由于患者自身体重的压迫,易影响病人的呼吸,重者可致难以纠正的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同时腹部和腹主动脉易受压造成出血量增多。

康复治疗中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措施

康复治疗中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措施

1、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枯燥,加强护理,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及座位平衡功能训练;体位排痰,有氧训练、加强呼吸功能训练;防止留置导尿管,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排尿,清洁导尿排尽膀胱剩余尿,加强尿道护理。

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药物,肢体被动-主动运动,双下肢气压治疗、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3、防止膝、踝关节损伤:行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时防止膝关节过伸,必要时加用矫形器。

4、防止跌倒及坠床:加强坐位平衡功能训练及转移训练。

5、防止感觉消失区烫伤:局部热敷或热疗时注意调整适宜温度,防止局部皮肤烫伤后感染并经久不愈。

6、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病情并接受其预后,防止因患者不能接受现实而出现心理障碍及产生厌世情绪。

三、四肢骨折/肌腱/韧带损伤患者:1、防止骨折错位或肌腱韧带二次损伤:防止过度负重或有作用于骨折端剪切力活动的发生,加强垂直应力刺激骨痂生长;肌腱/韧带损伤者防止牵拉韧带/肌腱的关节活动发生并固定关节于损伤组织松弛位制动。

2、防止关节挛缩或畸形:尽早行持续关节被动活动,病情允许情况下行关节松动训练及主动关节活动训练、关节纵向牵引,局部配合物理因子如蜡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缓解疤痕粘连。

3、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废用性肌萎缩: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药物,肢体被动-主动运动;必要时可酌情加用肢体气压序贯治疗。

四、周围神经损伤:1、防止神经二次损伤:防止牵拉损伤肢体导致神经的再次损伤,患侧肢体防止产生引起神经紧张的关节活动。

2、防止感觉障碍区烫伤:局部热敷或热疗时注意调整适宜温度,防止局部皮肤烫伤后感染或瘢痕愈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3、防止失神经支配区关节畸形的发生:如臂丛神经损伤者可用肩袖带或前臂拖固定肩关节防止肩关节脱位及关节囊松弛;桡神经损伤者可用支具固定腕关节于背伸位,防止垂腕畸形;腓总神经损伤者可佩戴踝足矫形器以防止足下垂及内翻畸形。

康复治疗中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措施

康复治疗中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措施

开滦林西医院康复科康复治疗中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措施一、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患者:1、防止偏瘫侧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及肌张力增高:严格按照良肢位摆放标准摆放肢体,如平卧位时患肩及患髋下垫小枕,患侧上肢轻度外展伸直位,手指充分张开掌心向上;患侧下肢中立位防止患足外展外旋;搬动及转移患者过程中避免牵拉患侧肢体;患肩肩袖带固定,加强站立训练,尽快引出主动运动并增强肌力,胫前肌功能性电刺激。

2、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睡气垫床,加强护理;防止误咽误吸加强吞咽功能训练,咽部冷热刺激、抬软腭训练等,体位排痰,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尽早拔出导尿管,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排尿,加强尿道护理。

3、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侧肢体被动-主动运动,患肢气压治疗、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4、防止跌倒及二次损伤:加强护理及监护,改善平衡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口服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片预防继发性癫痫。

二、脊髓损伤后截瘫/四肢瘫患者:1、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加强护理,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及座位平衡功能训练;体位排痰,有氧训练、加强呼吸功能训练;避免留置导尿管,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排尿,清洁导尿排尽膀胱残余尿,加强尿道护理。

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药物,肢体被动-主动运动,双下肢气压治疗、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3、防止膝、踝关节损伤:行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时防止膝关节过伸,必要时加用矫形器。

4、防止跌倒及坠床:加强坐位平衡功能训练及转移训练。

5、防止感觉消失区烫伤:局部热敷或热疗时注意调整适宜温度,避免局部皮肤烫伤后感染并经久不愈。

6、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病情并接受其预后,避免因患者不能接受现实而出现心理障碍及产生厌世情绪。

康复医学活动评价指标

康复医学活动评价指标

康复医学活动评价指标1、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能几时得到有关的康复医学服务。

2、经康复治疗患者中90%上的患者的疗效为有效。

3、患者对康复诊疗的满意率为90%意上。

4、年技术差错率≤1%。

5、康复处方合格率≥95。

6、康复医学评估完整率≥98。

7、康复病历和康复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8、康复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0-95%;平均住院日不超过35天。

9、康复设备维护良好,每3个月检查一次,并有相关记录,设备完好率大于90%。

深入患者家庭,与所在社区的有故事呢夏季医疗卫生机构、中间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协作诊疗、培训与技术指导关系。

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一、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患者1、防止偏瘫侧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及肌张力增高。

严格按照良肢位摆放标准摆放肢体,如平卧位时患肩及患髋下垫小枕,患侧上肢轻度外展伸直位,手指充分张开掌心向上,患侧下肢中立位防止患足外展外旋,搬动及转移患者过程中避免牵拉患侧肢体,患肩肩袖带固定,加强站立训练,尽快引出主动运动并增强肌力,胫前肌功能性电刺激。

2、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睡气垫床,加强护理防止误咽误吸加强吞咽功能训练,咽部冷热刺激、抬软腭训练等,体位排痰,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尽早拔出导尿管,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排尿加强尿道护理。

3、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侧肢体被动-主动运动,患肢气压治疗、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4、防止跌倒及二次损伤,加强护理及监护,改善平衡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口服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片预防继发性癫痫。

二、脊髓损伤后截瘫/四肢瘫患者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一、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患者1、防止偏瘫侧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及肌张力增高。

严格按照良肢位摆放标准摆放肢体,如平卧位时患肩及患髋下垫小枕,患侧上肢轻度外展伸直位,手指充分张开掌心向上,患侧下肢中立位防止患足外展外旋,搬动及转移患者过程中避免牵拉患侧肢体,患肩肩袖带固定,加强站立训练,尽快引出主动运动并增强肌力,胫前肌功能性电刺激。

康复治疗预防二次伤害预案

康复治疗预防二次伤害预案

康复治疗中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措施一、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后康复患者:1、防止偏瘫侧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及肌张力增高:严格按照良肢位摆放标准摆放肢体,如平卧位时患肩及患髋下垫小枕,患侧上肢轻度外展伸直位,手指充分张开掌心向上;患侧下肢中立位防止患足外展外旋;搬动及转移患者过程中避免牵拉患侧肢体;患肩肩袖带固定,加强站立训练,尽快引出主动运动并增强肌力,胫前肌功能性电刺激。

2、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睡气垫床,加强护理;防止误咽误吸加强吞咽功能训练,咽部冷热刺激、抬软腭训练等,体位排痰,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尽早拔出导尿管,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排尿,加强尿道护理。

3、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侧肢体被动-主动运动,患肢气压治疗、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4、防止跌倒及二次损伤:加强护理及监护,改善平衡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口服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片预防继发性癫痫。

二、脊髓损伤后截瘫/四肢瘫患者:1、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干燥,加强护理,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及座位平衡功能训练;体位排痰,有氧训练、加强呼吸功能训练;避免留置导尿管,膀胱功能训练、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排尿,清洁导尿排尽膀胱残余尿,加强尿道护理。

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萎缩:应用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药物,肢体被动-主动运动,双下肢气压治疗、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3、防止膝、踝关节损伤:行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时防止膝关节过伸,必要时加用矫形器如KAFO。

4、防止跌倒及坠床:加强坐位平衡功能训练及转移训练。

5、防止感觉消失区烫伤:局部热敷或热疗时注意调整适宜温度,避免局部皮肤烫伤后感染并经久不愈。

6、心理疏导: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病情并接受其预后,避免因患者不能接受现实而出现心理障碍及产生厌世情绪。

三、四肢骨折/肌腱/韧带损伤患者:1、防止骨折错位或肌腱韧带二次损伤:避免过度负重或有作用于骨折端剪切力活动的发生,加强垂直应力刺激骨痂生长;肌腱/韧带损伤者避免牵拉韧带/肌腱的关节活动发生并固定关节于损伤组织松弛位制动。

4.12.4.2康复治疗中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措施(已更新)

4.12.4.2康复治疗中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措施(已更新)

康复治疗中预防并发症、二次残疾的措施一、肺部感染我科康复治疗的对象,以老年人居多,主要面对的脑卒中恢复期、颅脑损伤恢复期、骨关节系统性疾病的康复等为主,因此有以下危险因素存在:1、危险因素分析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很多,下列因素较为重要:①、年龄:老年组并发肺部感染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这可能与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肺顺应性降低,肺泡周围弹力纤维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使呼吸功能低下,咳嗽力减弱,排痰困难有关,加之患病后,由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早期易发生肺水肿,因此,急性脑卒中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肺部感染。

②、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这可能由于脑梗死患者发生意识障碍明显少于脑出血,另外脑出血患者往往颅内压增高较明显,颅内压增高使丘脑下部- 垂体- 肾上腺功能障碍,导致脑- 肺综合征也是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

③、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造成误吸:脑卒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由于舌肌松弛,引起舌后坠,加之咽喉肌有不同程度的麻痹,保护性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致使鼻咽部的分泌物被误吸进入肺内,并同时将鼻咽部寄生菌带入引起吸入性肺炎。

④、卧床时间:卧床时间的长短也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卧床时间越长肺部感染率越高,这是由于长期卧床,可使肺下部循环不良,发生淤血和水肿等而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再者由于长期卧床所致胃食管反流也是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之一。

2、防治对策肺卒中后并发肺部感染可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也是急性期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有效的治疗对改善脑卒中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应从以下几点入手: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根据病情的需要对脑梗死要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脑出血患者提倡早期血肿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及时进行脑室外引流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置换,可使患者意识得到改善和减少长期使用脱水剂所带来的影响。

②、切断感染途径和提高病人的抵抗力。

残疾预防总结

残疾预防总结

残疾预防总结引言概述:残疾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或者智力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功能障碍,给个体的生活和社会参预带来难点。

残疾预防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干预,减少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残疾预防的措施和方法。

一、提供健康教育1.1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宣传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不良习惯等方式,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患病风险。

1.2 加强妇幼保健:重视孕妇的健康管理,提供产前检查和妇幼保健服务,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1.3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心理抗压能力,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二、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2.1 推广免疫接种:加强免疫接种宣传和普及,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疾病传播和发展。

2.2 提供定期体检:建立健全的体检制度,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2.3 加强传染病防控: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控制,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减少疾病传播。

三、改善环境卫生3.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2 提供清洁饮水:改善水质,提供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减少水源性疾病的发生。

3.3 加强环境污染管理: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四、加强意外伤害预防4.1 交通安全教育: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导致的伤残。

4.2 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危(wei)险品生产和使用的监管,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安全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4.3 预防家庭意外:加强家庭安全教育,减少家庭意外事故,特殊是对儿童和老年人的保护。

五、改善康复和社会参预5.1 提供康复服务:建立康复机构和康复服务网络,提供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和康复辅助器具等服务,匡助残疾人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2 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和信息通讯设施等的无障碍改造,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参预度。

残疾预防的措施范文

残疾预防的措施范文

残疾预防的措施范文残疾预防非常重要,它包括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旨在降低人们发生残疾的风险,并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残疾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措施的基础。

人们需要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避免疾病和伤害,并提前识别潜在的风险。

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包括宣传册、培训课程和社区讲座等。

2.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疾病和残疾的方法。

例如,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等疫苗可以预防婴儿出生缺陷和智力发育迟缓等影响。

3.母婴保健:妊娠期和产后的健康对于预防残疾至关重要。

孕妇需要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和妇科检查,以预防孕期并发症和出生缺陷。

同时,母婴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也非常重要,包括婴儿早期发展评估和及时的康复治疗等。

4.饮食和营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营养对于预防疾病和残疾非常重要。

人们需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5.安全措施:事故和伤害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防这些风险,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带和头盔,而家庭和工作场所也要提供安全的环境和设施。

6.疾病和计划生育控制:疾病的控制是预防残疾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控制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可以避免母婴传播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积极推广计划生育措施,可以减少出生缺陷和遗传疾病的发生。

7.康复和社会融合:对于已经残疾的人来说,康复和社会融合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康复服务体系,提供物理和职业康复等支持,以帮助残疾人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并尽可能地参与社会和就业活动。

8.参与政策制定:残疾人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是实现残疾预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和权益,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长期成效。

总之,残疾预防是一项韧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康复医学科常见并发症和预防次级残疾防范预案

康复医学科常见并发症和预防次级残疾防范预案

康复医学科常见并发症和预防次级残疾防范预案1. 引言康复医学科是一门致力于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学科。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次级残疾的发生。

为了预防次级残疾的发生,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防范预案。

2. 常见并发症以下是康复医学科常见的几种并发症:2.1 莫氏囊肿莫氏囊肿是一种在肺部形成的液体囊肿,常见于脊髓损伤患者。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胸部CT检查,及时引导患者进行肺活量运动,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2.2 压疮压疮是因为长时间压迫某一部位而导致的皮肤坏死。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翻身,使用合适的床垫和靠垫,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均匀分布压力。

2.3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康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适量饮水,及时排尿,避免尿液滞留,定期进行尿液检查。

3. 预防次级残疾防范预案为了防范次级残疾的发生,我们需要制定以下防范预案:3.1 定期评估和监测对于康复患者,定期进行身体功能评估和监测是必要的。

通过及时评估和监测,可以发现并及早处理可能导致次级残疾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法。

3.2 进行合适的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具体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通过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减少次级残疾的发生。

3.3 提供心理支持康复过程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段困难的旅程,所以提供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态度,有助于预防次级残疾的发生。

4. 结论康复医学科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次级残疾的发生,为了预防次级残疾,我们需要针对每种并发症制定相应的防范预案。

定期评估和监测,合适的康复训练以及提供心理支持都是预防次级残疾的重要措施。

希望本文可以为康复医学科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并发症、护理措施

甲状腺瘤【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焦虑与颈部肿块性质不明、环境改变、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咽喉部及气管受刺激、分泌物增多及切口疼痛有关。

【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和(或)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等。

【护理措施】1.有效缓解焦虑(1)术前:热情接待病人,介绍住院环境。

告知病人有关甲状腺肿瘤及手术方面的知识,说明手术必要性及术前准备的意义。

1)多与病人交谈,消除其顾虑和恐惧;了解其对所患疾病的感受、认识和对拟行治疗方案的想法。

2)指导病人进行手术体位的练习(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于术中手术野的暴露。

3)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物,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

(2)术后:指导病人保持头颈部于舒适体位,在改变卧位、起身和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和保持舒适。

行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因手术创伤大,疼痛不适会加重病人对预后的担忧,故需遵医嘱及时给予镇痛,以利于休息和缓解焦虑。

此外,对已被证实为患恶性肿瘤的病人,加强心理安慰,引导其能正视现实,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2.有效预防或及时处理并发症(1)术前: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1)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巨大肿块者术前除需完善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检查外,还需作颈部透视或摄片,了解气管有无受压或移位。

2)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

3)血清电解质检测:测定血磷和血钙的含量,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

(2)术后:护士在重视术后病人主诉的同时,通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呼吸、发音和吞咽状况、及早发现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1)呼吸困难和窒息:主要预防和急救措施包括:体位:病人回病房后取平卧位,待其血压平稳后或全麻清醒后取后高坡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引流:对手术野放置橡皮片或引流管者,护士应告知病人一般引流会持续24—48小时,引流目的为便于观察切口内出血情况和及时引流切口内的积血,预防术后气管受压。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三级预防措施,包括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级预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1. 初级预防:初级预防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 适度运动:每天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 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倾向,及时就医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 控制血脂: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如有异常,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如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

2. 次级预防:次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止再次发作或者减轻后果。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危(wei)险因素。

-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降脂药物等,控制血液中的凝血和脂肪含量,减少脑卒中的再次发作风险。

- 生活调整: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以提高身体的反抗力和康复能力。

- 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匡助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3.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长期的管理和护理,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随访:脑卒中患者需要定期复诊,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往往伴有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匡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三级预防策略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三级预防措施,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正常体重等。

合理的饮食结构应包括多种蔬菜水果、低脂低盐食物,避免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

2.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合理用药、改善生活习惯等措施,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3.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合理用药、控制饮食等措施,控制血糖水平。

4. 控制血脂异常: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合理用药、改善饮食结构等措施,控制血脂在正常范围内。

二、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减少残疾和死亡率。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急性期治疗:脑卒中发生后,应尽早就医,接受专业的急性期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

2. 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恢复功能、减少残疾至关重要。

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3. 二次预防:脑卒中发生后,需要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管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预防再次发作。

此外,定期复查、规范用药也是二次预防的重要措施。

三、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指对脑卒中后的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和护理,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期随访:对于脑卒中后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心理支持:脑卒中后的患者常常伴有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等。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调整心态。

康复医学科常见并发症和预防二次残疾防范预案【精品】

康复医学科常见并发症和预防二次残疾防范预案【精品】

康复医学科常见并发症和预防二次残疾防范预案1.目的:建立康复常见并发症和二次伤害的预防机制,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2.范围:所有康复治疗的患者。

3.定义:无4.内容4.1康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4.1.1压疮的预防:参照照医院《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4.1.2坠积性肺炎的预防4.1.2.1注意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4.1.2.2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4.1.2.3对咳痰不利的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叩胸,或对痰液粘稠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吸氧、吸痰,给予稀释痰液药物等。

4.1.2.4如果卧床患者有吞咽障碍,应及时给予鼻饲,以免进食引起误吸或呛咳,导致或加重坠积性肺炎4.1.3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细菌侵入和病菌感染,如多喝水,洗热水澡,排便后,由前向后擦拭可预防感染4.1.4异位骨化的预防4.1.4.1家属/护理人员在活动患者关节时,应注意动作作轻柔避免肌肉/关节软组织牵拉伤4.1.4.2避免早期对受累局部进行热疗,超声波,按摩。

4.1.4.3缓慢、柔和的运动可预防挛缩。

4.1.4.4目前,在预防异位骨化方面有效的药物为依替膦酸。

4.1.5骨质疏松的预防4.1.5.1注意安全,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跌倒倒4.1.5.2加加强肌力锻炼,纠正畸形。

4.15.3多晒太阳,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

4.1.5.4饮食方面,注意营养丰富,多补充富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

4.1.5.5忌咖啡、可乐,不吸烟、不酗酒等。

4.1.5.6老年人应慎用药物,如利尿剂、四环素、异烟肼、抗癌药、强的松等均可影响骨质的代谢4.1.6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4.1.6.1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柔,避免内膜损伤。

4.16.2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4.1.6.3下肢外部气压循环治疗。

4.1.6.4主动活动差者,进行下肢肌肉功能性电刺激。

4.1.6.5鼓励患者的足趾经常主动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并发症及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
1.物理因子治疗风险防范
在开始物理因子治疗前,所有理疗设施一定要接合格的地线并使用安全的电压和电流。

操作人员要有安全用电常识并告知患者应注意的问题。

操作人员在治疗患者前,要检查设备的性能和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如有电击伤情况发生时,要立即采用安全措施切断电源,对患者及时进行抢救。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要做好患者和操作人员的防护,要使用合适的治疗剂量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经常询问,随时听取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的强度及时间,避免发生损伤,发现有过度刺激反应的患者,要立即中止治疗。

认真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运动疗法治疗风险防范
治疗师在实施运动治疗方案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与医师沟通,以调整和修改康复治疗方案。

医师和治疗师要共同做好康复前、中、后期评价。

治疗师在使用器械前,要常规检查设备的完好程度,以确保使用安全,不允许患者未经许可自行操作康复器械,对于平衡差及步行能力较差的病人治疗师在训练过程中要严密监视以防止病人跌倒。

在脑卒中早期康复时,治疗师应注意动作要轻柔、和缓,注意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神经学体征的变化,并及时与主管医师联系,患者在直立床训练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角度,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在骨关节病的运动疗法中,治疗师要做到早期康复科学
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手法要轻柔、和缓,对患者要做到有控制性的训练,要边治疗,边观察患者的反应。

治疗过程中不应使患者出现明显疼痛。

3.针炙及按摩的见险防范
针炙时一定严格按照常规操作,选择好针刺的深度、方向及强度。

严格针具及皮肤消毒,包括患者针炙部位的皮肤和治疗人员的双手。

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对发生的意外能够准确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救治。

要善于和患者沟通,打消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在进行按摩治疗时,治疗人员必须掌握人体解剖和生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按摩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了解疾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结合病人的疾病特点及耐受力,选择合适的部位、手法、强度、顺序和持续时间,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根据需要给予调整,同时治疗人员应注意卫生以防止交叉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