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对比鉴赏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特色专题诗歌比较鉴赏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特色专题诗歌比较鉴赏课件

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两方面的异同,或者表层义与深层义有何异 同。对于后者,要注意从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品质两方面进行比 较,兼及人物身份的比较。
形象、意象作用的异同比较主要从写景、状物、造境、抒情、 结构等方面展开。
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题小松 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泗州东城晚望 秦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金山晚眺 秦观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有人评论说,两首诗尾句中的“应”字,意义和表达的效果 是一致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异:一个挺立庭院,枝叶纤细柔韧,令人爱怜; 一个淹没深草里,刺头努力向上,锐不可当。
(2)同:①都遭遇艰难困苦,默默忍受,坚忍顽强;都被人冷 落忽视,独耐寂寞。②都志向远大,未来可期,必将有百尺凌云 的姿态,可堪柱石之功。
◎ 题型二 语言的比较鉴赏 解题指津 同一般的语言赏析题一样,语言比较鉴赏题本质上也是体味 揣摩词语、诗句对于造境、写景、表情的作用,以及是否传神等。 但既然是比较鉴赏,首先就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所描写的情 景进行比较,看哪个更符合语境;从情感上进行比较,看哪个更 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哪个更 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哪个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 更能起照应等作用。其次,要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还叹学齐优②。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③!【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

②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

③生子何须似仲谋:《三国志·孙权传》中曹操曾云“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技巧。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作者却感叹“生子何须似仲谋”。

二者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作比较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兔丝元稹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①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注】①翳荟:草木茂盛可供障蔽之处。

(1)这首诗围绕“兔丝”主要设置了两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初归石湖[南宋]范成大晓雾朝暾绀碧烘①,横塘②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蝸翠扫空。

【注】①朝、(zhāo tūn) :初升的太阳。

绀(gàn) :稍微带红的黑色。

②横塘:湖名,在苏州市西南。

越城:古代越国的城池。

(1)请赏析本诗前两联的渲染烘托手法。

(2)本诗颈联中的“自能”和“时复”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梓州①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②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比较阅读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比较阅读课件

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答案】1.皇帝陵寝前的石马残败,荒废的宫 殿外铜驼泣下如河 2.运用拟人的手法,铜驼人性化的哭泣表达陵 园、宫殿的荒凉残破 3.借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 分析。
【答案】 ①以对照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 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照, 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 况的对照,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 实、自然。 ③叙事中显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 显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第一步:通读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了解相
关背景知识。
第二步: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情感、艺术
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第三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答题。
【解题示例】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名誉似水。想 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归舟归骑俨成行,
沅水通波接武冈,
江南江北互相望 。
送君不觉有离伤
谁谓波涛才一水,
青山一道同云雨,
已觉山川是两乡。
何曾是两乡?
1、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 ————而 《送柴侍御》突出———————— ,与王勃《送杜少府 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2 分)
2、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 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 分)
二、(20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共12分)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6诗歌鉴赏题型4对比鉴赏分析异同主观题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6诗歌鉴赏题型4对比鉴赏分析异同主观题课件
复习课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6诗歌鉴赏题型4对比鉴赏分析异同主观题课件
2021/4/17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6诗歌鉴赏题型4对比鉴赏分析异同
1
主观题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专题六 诗歌鉴赏1个客观题3个主观题
题型4 对比鉴赏,分析异同——主观题
2019 年全国卷Ⅲ古诗文阅读第 15 题要求考生将刘禹锡原诗与教材背诵篇目《酬乐 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进行语言风格对比,使学生置身于刘禹锡的作品群这一特定情境 中进行审美感知、理性思考的迁移和整合。由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又一次引入了高 考命题,二轮复习中应作为专题重点复习。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规范思路] 第一步,读文本,知大意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作者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全诗从“闻说”落笔,极 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抒发了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 昂豪迈的思想感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 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
这两首诗的尾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崔诗尾联写诗人对友人讲,要清正为官,做出政绩,不要辜负了上级的恩 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②刘诗尾联写天下虽然很大,但能做知音的没几人, 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得的感慨,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留题 李益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含答案)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知识回顾:一、形象异同比较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二是形象作用异同比较。

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主要集中在意象内涵的分析比较方面,兼及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比较。

如何把握住意象的内涵特点呢?①注意意象本身所包含的传统内涵。

如杜鹃代表着悲情,松柏象征着高洁。

②揣摩诗中意象自身的特点。

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与内在特点,归纳出其表层义和深层义。

形象作用异同比较的前提是把握住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有: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

它多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这是最主要的。

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

诗歌中的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是由具体诗歌决定。

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

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

形象作用异同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可以利用的地方。

二、语言比较鉴赏题语言比较赏析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语言赏析题一样,看语言是否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

但既然是比较赏析,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

其次,重点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三、词语比较鉴赏词语比较赏析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词语赏析题一样,看该词是否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

但既然是比较赏析,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

专题04 对比鉴赏-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04  对比鉴赏-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下面是两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唐玄宗坐骑等名马失传
邂逅李公,岂非江都画王?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前两句反复强调玉花、照夜、追风等名马失传,为李公麟所画骏
马的出现蓄足了气势。 B.其一第四句紧承上句,以景收结,写出了诗人欣赏画作后想象骏马在
草原上奔驰的情景。
皇家养马的地方)内牧草丰茂得迷人眼的景况,以景收结,进一步衬托画马逼真的艺
术效果。
第二首诗,专门赞颂画家。李公麟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在明窗净几的环境里作画, 解衣盘礴,不拘形迹,画思沛然,置万物于身外,聚精凝神,才画出人间的真正骏 马。“我”与你邂逅,知道你姓李,莫非你就是前世擅长画马的江都王李绪?诗句 以江都王衬托李公麟,借以赞扬画家的高超画艺。两首题画绝句,虽然视角不同、 写法不同,但是它们前后照应、相辅相成,赞马画是为赞画家伏笔,赞画家也是为 赞马画作势,浑然一体,两诗宛若一诗。
√D.“乌鸢翔舞赛神村”,人们以丰富的酒食酬谢神灵,而引来了无数馋嘴的乌
鸢,它们在村头飞翔盘旋,久久不肯离去,直接描写酒食的丰盛。
解析:“直接描写”错,应该是间接(侧面)描写。词人不直接描写酒食的丰盛,却以
乌鸢翔舞的场景进行侧面烘托,笔法婉曲而又恰到好处地予以表现。
2.词人与百姓宴饮狂欢之后,在归途中看见一个老人醉卧于道旁,这与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在思想 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案 二者都表达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和与民同乐的朴实情怀。 苏轼的“道逢醉叟卧黄昏”,写词人与百姓共同宴饮、狂欢之后,在归 途中看见一老人醉卧于道旁,意在表达普村同庆、普村同欢的情景。欧 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个层面: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二是形象 作用异同比较。

高中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

高中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题点训练三 对比阅读

题点训练三对比阅读对比阅读题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能考情回顾①不同诗人相同【例】(2015·北京卷)17、19题,(2015·浙江卷)第21题,(2015·湖真题例示阅读下面两首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仙吕]后庭花赵孟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这两首作品,在写景方面和思想情感的内涵和抒发上,有什么异同?答案 (1)写景方面,明确比较点二者都是诗中有画。

准确答出所比较点的概念具体内容 又有不同,《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撒满宁静的分别就比较点对不同诗歌月夜:前三联写景,有山有水,写的是空山景色、村民生活。

《后庭花》描绘了水乡秋雨来时充满动感的暮色:全幅造境,进行具体的分析鉴赏以水为主,写的是水乡景色、水乡风情。

(2)思想情感的内涵和抒发上,明确比较点二者都描绘幽美入画的准确答出所比较山水自然,赞美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由衷向往。

点的概念不同点:王维诗的结尾直接写出归隐的意愿,赵孟的散分别就比较点对不同诗歌曲则含而不露,只用“归去休”三字作了暗示。

进行具体的分析鉴赏如何对不同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鉴赏?(2014·山东,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艳丽,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019年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六 比较鉴赏题 讲义(含解析)(全国通用版)

2019年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六  比较鉴赏题 讲义(含解析)(全国通用版)

抢分点三比较鉴赏题——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角度一形象角度——————————————————————————————[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读文本,知大意。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作者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

全诗从“闻说”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抒发了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豪迈的思想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

第2步:审题干,明角度。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明确对比的诗篇;(2)“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明确对比点和答题角度;(3)“简要分析”,答题时先要概括,再分析。

第3步:列要点,找对应。

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评分细则]能准确说明两首诗写景的不同点,2分;能从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且分析正确,4分。

形象特点比较两注意1.注意意象本身所包含的传统内涵。

如杜鹃代表着悲情,松柏象征着坚贞。

2.揣摩诗中意象自身的特点。

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与内在特点,归纳出其表层义和深层义。

形象的作用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

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诗歌中的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是由具体诗歌决定。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2诗歌鉴赏之主观比较鉴赏试题课件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2诗歌鉴赏之主观比较鉴赏试题课件

•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 画眉鸟 • 欧阳修
•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画眉禽 • 文同 •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 学阮公体三首(其二)【注】 • 刘禹锡 •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 【注】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 • 2. “老骥”和“鸷禽”的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答案: • 【答案】①点明环境。老骥伏枥,鸷禽在冓,用“老骥”“鸷禽”来自比,
• 相同点:①都是以物喻人(或“双关”);②都抒发了作者苦闷(愁苦)的 情感(或“都抒发了作者羁旅天涯的感慨”)。(2分,答出一点给1分)
• 不同点:①本诗的“归雁”表现了诗人生活状态的悲苦艰辛、处境的险恶、 世无知音、无人理解的愁苦,(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 黑暗险恶;(1分)②王诗中的“归雁”,表现了出临边塞、远离朝堂的失落之 情(或王诗中的“归雁”,反衬了自己远离家乡、出使异域的愁苦。)。(1分 )
• (二)对语言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 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 (三)对表现手法的比较鉴赏(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 法比较)
• (四)对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 感情的比较)
• 三、解题思路: • (1)审清题意。认真审读题干,找准命题者的命题角度,意象、意 境、形象、语言、情感、思想、手法等,是比较相同,还是比较不同, 还是比较异同?明确目标,带着问题去阅读。 • (2)审读诗歌。考生一定要明确,答案诗中来。一切答案就在诗歌 中,读懂诗家语、理解诗意是第一位。根据题干的考点,着重分析体现 考点的关键语句,找相同,析不同。 • (3)运用术语。这里的术语就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专业语言,专业知 识。答题时一定要有专业知识做支撑,如“意象”“意境”“风格”“ 情感”“虚实结合”“寄情于景”等相关知识点。其实,每一个考点都 离不开专业术语。题干中往往会给出比较点(知识点),重点是根据比 较点找到要点(要用术语),扣住得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 掌握比较鉴赏的基本方法、答题 思路和答题规范;
2. 在比较中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
【考情说明】
2019年全国3卷、2015年全国卷1考 的是比较鉴赏。因此,诗歌比较鉴赏应 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019全国卷三)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 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 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相同点: 不同点:
比较 ①“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情感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异同
1、求“同”关键词:自许;鬓虽残、衰鬓斑
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 雅丽平整。
• 《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描
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 五、(春晚)
• 9.A
10. ① 虚写(想象),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一幅江南 水乡暮春图,写出了竹篱东面,春水涨满,柳丝低垂 的岸边小船儿正在孤单地横着,渲染了一种闲适清净 的氛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 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06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古体诗的句数是不限的,也根据作者自己的需要而定。
《竹枝歌》是宋末元初诗人孙嵩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竹枝歌》
取自巴渝一带流行的民歌调。
《插田歌》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
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 (2019全国卷三)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 15.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
为什么?(4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 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答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
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步骤一:总述观点。
②用典。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写归隐 之情,含蓄蕴藉,言近旨远。
③以景结情。春天的田园美景耐人寻味,抒发了诗人
仕途不顺,想要
,委婉含蓄。
表达技巧的分类
在纸上整理结构
1.表达方式
表 达
2.修辞手法

3.狭义的表现手法

4.篇章结构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正侧+五结合等)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其他常见手法(想象、衬托、渲染、对比、衬托等)


3.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设问、反问
4.结构安排:物与情的关系(以景结情)
结构特点(重章叠句) 如何体现主旨(卒章显志)
情与景关系(一切景语皆情语)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
•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 15.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 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比较鉴赏的方法】
★ 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
【比较角度之一】
比较思想情感
指导: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方法】整体把握,寻同求异。
(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 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 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 内容简要赏析。(4分)
课 1.寻找可比点 堂 小 2.比较同与异 结
3.评价优与劣
谢谢观赏!
【答案】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
业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2、存“异”关键词:谁知、心未死;空、衰、斑
【答案】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
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 鬓衰的悲愤情怀。
【比较角度之二】
比较表达技巧
原则: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 方法: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
(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
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
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2015全国一卷)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 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 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 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
有什么不同?
律诗: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
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
1、求“同”关键词:
“客船”、“无灯” 野(小)店、半死枫树等
参考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 绪定下了基本色调。
步骤一:总述观点。
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这 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 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
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 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 请作简要说明。
前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
后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比较鉴赏的基本原则】
★ 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 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步骤二:解析诗句。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
步骤三:对比总结。
(新课标卷II)(11分)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课 堂 练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以景结情 情景之间的正反衬

情与物
手 法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情与事
借古讽今 吊古伤今 怀古伤己 用典抒情
叙述
议论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抒情
表 达 方 式
描写
间接抒情
正面 侧面
借事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抒怀 用典抒情
五结合:动静、远近、虚实、视听、点面
修辞 色彩(绘声绘色) 白描工笔 细节描写
意象组合
•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 15.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 古言体风诗格:有产什生于么唐不代同以?前,因此这种诗体是不必讲究平仄的(也
有讲究平仄的,但为数很少)。为了使这种诗体更加容易朗朗上
口,唐代人加上了押韵的概念,但其要求也是很宽松的。另外,
宿渔家 [宋]郭震
】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 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 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 平不详。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
【 “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课 (6分) 堂 【答案】虽然两诗都写到“灯前”,但 练 是,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 习 是不同的。韦诗的 “灯前”透露出诗 】 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
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
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
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当,语言雅丽平整。
• (2019全国卷三)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步骤二: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通过翻 译诗意,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
步骤三:明作用
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①诗歌描写了一个(特征)的(身份)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