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厂检验指导书汇编

合集下载

最新电子厂一整套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汇编

最新电子厂一整套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汇编

——4.8mm(0.187in)称为 187 系列;
——6.3mm(0.250in)称为 250 系列;
6. 插拔力测试项目均为解锁条件下进行;保持力测试项目均为不解锁条件下测试;每个插套在进行
下述完整试验时,均应使用一个新的标准试验插片。
7.检验项目
检验 项目
缺陷 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的升压速率将电压升至 380V,持续工作 2min,要求无

破片,击穿,放电和飞弧等不良现象发生。
在 23±2℃环境温度条件下,在满足整机正常工作工 电参数测
况要求的同时,额定工作电压为 220—240VAC 的 量仪
冲击功率 MA PTC,其冷态输入功率最大应不超过 1.5 倍的额定输 调压器
入功率;额定工作电压 130VAC 以下的 PTC,其冷态输 温度表
QB/T2164-95
检验 项目
缺陷 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标志 外观
零件上应明确标识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标志或商标以 MI
及认证标志,以上标识应符合整机认证报备清单.
表面光洁、无毛刺、无严重划伤,无导致不能安装和
两极短路的变形,铝条表面应钝化。 MI
引出端无断裂,损伤,方向正确,无松动现象,铆接
外协外购件进料检验规范
PTC 发热体检验规范
版 本 号: 修 订 人:
修订日期:
第二版
第 3 页共 3 页
检验 项目
缺陷 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24 小时快速老化测试后检查 PTC 片与散热片之间的粘接强
度。方法如下:沿其粘接方向进行拉力测试,应能承受 1min
每批抽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入厂检验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确保进入工厂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的质量达到要求,并对不合格物品进行及时处理,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明确入厂检验的流程和要求,指导操作人员开展相关工作。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入厂检验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

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产品:(根据实际情况补充)3、术语定义为了便于理解和操作,本作业指导书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如下:(常用术语及其定义)4、流程入厂检验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接收物品操作人员在收到物品后,必须进行准确的记录和标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详细说明接收物品的标识和记录要求)4.2 规格检查根据产品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对物品的外观、尺寸、重量、颜色等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4.2.1 外观检查操作人员应对物品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外观检查的几个重点,如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划痕等)4.2.2 尺寸检查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操作人员对物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和比对,确保尺寸符合标准。

4.2.3 重量检查对于有重量要求的物品,操作人员应使用合适的称重设备进行检查,确保重量符合要求。

4.2.4 颜色检查对于有颜色要求的物品,操作人员应使用合适的颜色比对工具或设备进行检查,确保颜色符合要求。

4.3 功能性检查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查,确保物品的功能正常。

4.3.1 电气性能检查对于需要电气性能的物品,操作人员应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进行检查,确保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4.3.2 力学性能检查对于需要力学性能的物品,操作人员应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进行检查,确保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4.4 检验报告操作人员根据检验结果,撰写检验报告,并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归档和管理。

5、处理不合格物品如果发现物品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操作人员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处理:5.1 冻结物品将不合格物品进行冻结,并严禁使用或流入下一生产环节。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1.1由品管部建立书面化的进料检验与管制运作程序并执行运作。

1.2确保进料皆经过必须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作管制,从而保证投入生产的原材料是合格品。

1.3定期总结各外部供方质量水平,促成定期评估供方,从而保证进料质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厂所有的直接生产物料。

3.职责3.1 品管部IQC负责进料检验。

3.3仓管负责进料的名称,规格,数量,标识的验证工作。

3.2采购负责协调经检验不合格的进料。

4.作业流程4.1进料检验流程4.1.1仓库接到供方送货,根据订单清点核对物料名称、规格及数量,标识后将物料移至待检区域,并填写《来料检验报告》通知IQC作进料检验。

4.1.2 IQC接到通知后即按《合格外部供方名册》和《材料样品承认清单》,确认材料是否来自合格外部供方及样品是否经过承认,否则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4.1.3核对无误后按《IQC验货流程》、《检查抽样对照表》及“样品”(如查找不到,即通知采购,由采购联络工程给出标准)作好检验准备。

4.1.3 IQC根据客户的品质要求及来料情况,按《检查抽样对照表》进行抽样,依照《进料品质检查条件和标准、规格》进行检验,环保材料应核对环保标签,并定期取样送外进行有害物质的检测确认。

4.1.4检验合格,盖合格章,仓库办理入仓手续。

4.1.5检验不合格,品管部开《进料异常通知报告》通知采购部进行不良品处理。

4.1.6采购部根据物料急需程度,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讨论处理:一、特采放行:贴特采标签。

经品质部,采购,生产部,工程部,业务部等相关单位会签后交由最高主管批准后方可放行,并作好标识,以便发生质量异常时处理及追踪。

二、退货:贴红色不合格品标签。

三、合格:盖合格章。

4.1.7对于本司不能检验的直接原材料由供应商在来货时做好出厂合格检验标识,由IQC核对合格标识并记录。

每批货供应商应附出货检验报告,且至少每年提供一次HSF检测报告。

4.2进料检验记录4.2.1由IQC认真如实地填写《来料检验报告》,并交品管部主管审核。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进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进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进料检验工作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检验范围1. 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化工原料等。

2. 半成品:指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半成品组件等。

3. 成品:指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

三、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质量、颜色、形状等。

2. 尺寸检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原材料中的元素成分,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4. 物理性能检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

5. 功能性检验:对成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满足产品设计的功能要求。

6. 包装检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四、检验设备1. 外观检验仪器:包括显微镜、放大镜、目视检查台等。

2. 尺寸测量仪器:包括卡尺、量规、测微计等。

3. 化学分析仪器:包括光谱仪、质谱仪、离子色谱仪等。

4. 物理性能测试设备:包括拉力试验机、硬度计、磨损试验机等。

5. 功能性测试设备: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测试设备。

6. 包装检验设备:包括包装箱、气密性测试仪、抗压测试仪等。

五、检验流程1. 接收样品:接收供应商提供的样品,并填写样品接收记录,记录样品的来源、数量等信息。

2. 样品准备:根据检验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切割、研磨等。

3. 外观检验:使用外观检验仪器对样品的外观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4. 尺寸检验:使用尺寸测量仪器对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5. 化学成分检验: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记录分析结果。

6. 物理性能检验:使用物理性能测试设备对样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录一、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1)1、目的 (3)2、合用范围 (3)3、引用文件 (3)4、定义 (3)4.1重缺陷 (3)4.2轻缺陷 (3)5、工作程序及要求 (3)5.1抽样标准 (3)5.2目检要求 (3)5.3检验设备/工具 (3)5.4检验环境要求 (3)5.5FSD 防护要求 (3)5.6来料待检区 (3)5.7来料检验要求 (3)5.8涉及测试电路 (3)5.9关于垫片的检验 (3)6、检验内容及判定标准 (4)6.3二极管 (4)6.4发光二极管 (5)6.5三极管 (5)6.9PCB 板 (6)6.10端子 (7)6.11自恢复保险丝 (7)6.12电阻 (7)6.13电容 (8)6.14DIP 开关 (8)6.15电源模块 (8)6.16接插件 (9)6.17集成芯片 (9)6.18磁珠 (9)6.19晶振 (10)保证公司所购元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为了指导来料检验和来料质量控制而特殊指定此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公司的来料检验3.1 GB2828-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标准;4.1 重缺陷:指损坏、功能不良等影响将来产品的实质功能失去或者造成可靠度降低的缺陷,包括产品的缺陷对未来产品的实质功能可能影响较大但又无法预料的缺陷,以及明显影响产品质量之缺陷,以 MA 表示之;4.2 轻缺陷:系指来料的缺陷并不会明显影响未来产品的外观、组装、功能,以MI 表示之。

5.1 来料按照 GB2828-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标准抽检,抽样等级:正常抽样(II) ,重缺陷 AQL=0.65,轻缺陷 AQL=2.5:来料数量较多时,如有些盘装料体积小,数量多,由来料检验员按照“特殊 S-2 水平,AQL=1.0”执行抽样检验;5.2 目检:肉眼直接看不清晰的,可采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检查;5.3 检验设备/工具: XJ4810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检验图纸、万用表、数显卡尺、防静电手环、手套、放大镜(5 倍)5.4 检验环境照明:照度不低于 300LUX (普通距 60W 台灯 60cm 桌面为 300LUX);5.5 ESD 防护:凡接触电子元器件体必需佩带良好静电防护措施, IO 卡件铝型材、卡件面板、外壳、侧封板等结构件不用做 ESD 防护;5.6 来料首先存放在来料待检验区,来料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研发使用物料也暂存在来料待检验区,由研发确认使用。

检验作业指导书(共五则)

检验作业指导书(共五则)

检验作业指导书(共五则)第一篇: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作业指导书1.进料检验 1.1 定义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 1.3.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 1.4.1 全检方式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1.5.1 允收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

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1.5.2 拒收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

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

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

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一)2024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一)2024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概述:本文是一份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旨在为入厂检验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保证入厂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本指导书包含了入厂检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并详细介绍了各个检验项目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以便检验人员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正文:1. 入厂检验目的1.1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1.2 验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规定标准1.3 防止次品产品进入生产流程1.4 收集供应商质量信息,评估供应商能力1.5 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避免因次品原材料或产品造成损失2. 入厂检验方法2.1 目测检查:检查外观、尺寸、颜色等方面2.2 物理性能测试:测试硬度、强度、密度等性能指标2.3 化学性能测试:检测产品成分、含量等2.4 功能性能测试:测试产品的使用功能和效果2.5 可靠性测试:检验产品的使用寿命、耐久性等3. 入厂检验步骤3.1 接收物料:接收供应商送来的原材料或成品3.2 检查外观:对物料的外观进行目测检查3.3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使用相应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3.4 进行化学性能测试:使用相应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3.5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使用相应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3.6 进行可靠性测试:使用相应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3.7 判定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4. 检验项目要点和注意事项4.1 外观检查要点:注意色差、变形、破损等问题4.2 物理性能测试要点:严格按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4.3 化学性能测试要点:注意样品处理和试剂使用的准确性4.4 功能性能测试要点:按照使用说明和要求进行测试4.5 可靠性测试要点:模拟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条件进行测试5. 入厂检验总结5.1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5.2 正确使用检验设备和方法可以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5.3 检验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5.4 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5.5 检验人员应定期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文末总结:本文介绍了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入厂检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各个检验项目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各种原材料每批进货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复印件,并进行以下检查:一、无缝钢管1、材料牌号:20钢2、.执行标准::GB/T699-19993、化学成分:C 0.17~0.24.、Si 0.17~0.37、Mn 0.35~0.65、P≤0.035、S≤0.035、Cr≤0.25委托化验室化验.4、检验执行标准:GB/T17395-1998随机每批抽一件取样.5、检查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二、圆钢和方钢的检查项目1、材料牌号:45钢。

2、执行标准.GB/699-1999。

3、化学成分: C0.42~0.50 Si 0.17~0.37 Mn 0.50~0.80S ≤0.035 P≤0.035 Cr≤0.25。

4、化验项目:C 0.42~0.50 S ≤0.035如有需要可按委托做Si 0.17~0.37 Mn 0.50~0.80 P≤0.035 等成分分析。

5、检验执行标准:6.检验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三、热轧钢板1、材料牌号:Q345B Q235A2、执行标准:GB/T1591-1994。

3、化学成分:Q345B:C≤0.2. Mn 1.00~1.60 S≤0.40 Si≤0.55P≤0.045 Q235A:C0.14~0.22 Mn 0.30~0.65 S≤0.0502 Si≤0.3 P≤0.0454、检查项目: . Q345B尺寸检查厚度.8~16mm. 最大允许-0.2mm,检查厚度25~35mm. 允许-0.6mm5、检验执行标准:6、检验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5篇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5篇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5篇第一篇: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进料检验分类首检样品检验成批进料检验过程指导● 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准备来料验收● 来料后,放于待检区,粘贴待检标示,通知进料检验专员进行检验● 检验时,如无法判定合格与否,请技术部,请购部门派人员会同验收● 检查来料品种、规格、数量、包装情况,并将进料供应商、品名、规格、数量、验收单号码等,填入相关记录表内● 出具检验报告,交品质储主管审核● 审批后的检验报告,作为放行通知,办理入库手续● 对来料按检验批号提示入库,发放,使用● 进料检验专员对抽样的样品进行储存盒保管● 按规定期限和方法,进行进料检验记录● 进料检验记录、供应商交货记录及检验异常处理记录、每月都需汇总、分析● 依检验情况对检验规格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注意事项⊙收到检验单后2日内,进料检验完毕⊙检验员执行检验时,必须抽样检验,不得主观判定合格与否⊙紧急需要的进料,予以优先办理⊙只有合格品才能入库、发放、使用,不合格物料禁止入库⊙进料属OEM客户自行待料者,判定不合格时,请业务部联络客户处理第二篇:进料检验进料检验管理程序一 2010-01-07 13:06 1 目的:为确保所有原物料之质量满足顾客与法律法规要求而制订之。

2 职责范围:IQC:负责原物料进料检验。

仓管:负责于收到物料后,通知检验人员及验收后处理。

3 作业内容:3.1 定义:AQL:允收质量水平。

Ac:接收数。

Re:拒收数。

致命缺点:不合格危及人身安全,不安全因素的项目,或导致其基本功能失效的项目。

主要缺点:降低原有使用功能或导致功能失效的项目。

次要缺点:对产品使用性能无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项目。

3.2 抽样方案:本公司采用【ANSI/ASQ Z1.4—2003】单次抽样计划: 3.2.1 检验水平用:一般检验水平(II)级。

3.2.2 允收质量水平AQL:致命缺AQL﹦0 主缺AQL﹦0 次缺AQL=0.65。

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产品出厂前的质量,保证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而制定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详细的指导,以确保出厂检验作业的正确进行。

二、检验目的出厂检验的目的是确认产品在出厂前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检验,可以有效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客户投诉和质量纠纷,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检验范围出厂检验的范围应包括以下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存在划痕、变形、色差等问题;2. 尺寸检验:检查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 功能检验:测试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4. 安全性检验:检查产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运输要求。

四、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使用目视检查法,对产品的外观进行子细观察,记录外观缺陷的种类、数量和位置。

2. 尺寸检验:使用量具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照,判断尺寸是否合格。

3. 功能检验:根据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功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 安全性检验:根据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如电气安全、防护性能等。

5.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并进行包装箱的尺寸测量,确保符合运输要求。

五、检验记录在检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每一项检验的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或者待修复等情况。

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型号、出厂日期、生产批次等;2. 检验项目:列出每一项检验的具体内容;3. 检验结果:记录每一项检验的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或者待修复;4. 不合格项处理:对于不合格项,应记录具体的问题描述和处理措施;5. 签字确认:检验人员和审核人员应在检验记录上签字确认。

六、检验结论根据检验结果,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检验结论。

检验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1. 合格: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2. 不合格: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需要进行修复或者重新生产;3. 待修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部份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需要进行修复。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1. 引言入厂检验是指在原材料、零部件等进入生产车间之前,对其进行质量检验的工作。

它是质量控制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并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旨在为入厂检验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应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入厂检验的企业和组织。

3. 作业流程3.1 材料接收3.1.1 检查送检单在接收材料时,首先要查看送检单,确认送检材料的数量、规格和其他相关信息是否与送检单一致。

如发现不符,应立即通知供应商或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1.2 检查外包装接下来要检查送检材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湿漏、破损等情况。

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3.1.3 材料标识对已检验合格的材料,应在外包装上标注检验日期、检验结果和检验员姓名等信息,以便跟踪和追溯。

3.2 检验工艺3.2.1 样品准备根据检验要求,取出样品,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和加工。

如需特殊处理,如切割、破碎等,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2.2 检验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对于常见的方法,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验光仪测试等,要求检验员熟悉操作流程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2.3 检验记录在检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检验结果、检验员姓名、检验日期等信息,并签名确认。

记录应准确、清晰,便于查阅和追溯。

3.3 检验结果判定将检验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判定依据应明确,并经过相关人员的共识。

如有争议,应将样品留样,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进行沟通和协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与损失。

3.4 合格材料处理对于检验合格的材料,应及时进行入库处理,并在相应资料中进行记录,如供应商信息、采购信息、入库日期等。

同时,应确保材料的存放环境和条件符合要求,避免损坏和质量问题。

3.5 不合格材料处理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按照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一份重要的文件,用于指导出厂检验的具体操作和流程。

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以及维护企业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一、出厂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客户的要求,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包括外观检验、功能检验、性能检验等。

1.2 制定检验方案: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项目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检验方案,包括检验方法、检验设备、检验标准等。

1.3 确定检验人员: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和公司的资源情况,确定参与检验的人员,并确保其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二、出厂检验的操作流程2.1 样品接收与登记:接收来自生产部门的样品,并进行登记,包括样品的数量、型号、批次等信息。

2.2 检验准备:根据检验方案,准备好所需的检验设备、工具和试验材料,并对其进行校准和检验。

2.3 检验执行:按照检验方案的要求,进行各项检验操作,包括外观检验、功能检验、性能检验等。

2.4 检验记录:对每一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并进行签名确认。

2.5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记录,编制出厂检验报告,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不合格项的处理等,并进行审核和签发。

三、出厂检验的要求3.1 准确性: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检验操作准确无误,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2 全面性: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对产品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3.3 一致性: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对同一类产品进行一致的检验操作,以保证结果的可比性。

四、出厂检验的注意事项4.1 安全措施:在进行出厂检验时,要注意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4.2 检验环境: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验,避免环境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4.3 检验记录保管: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要求对检验记录进行妥善保管,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进厂检验指导书汇编

进厂检验指导书汇编

XXXX(上海)有限公司XXX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XXX-QA-01版本/版次:B编制:审核:批准:实施日期:2015-01-27更改记录7.1.2所有进料检验结果都应作标识,进料检验状态标识共有三种:合格、HOLD、退货。

7.2 抽样规则外观项原则上按照MIL-STD-105E,C=O AQL=6.5抽样(附件《抽检规则表》),包装大于1箱的按照每箱数量抽原则上每箱都要抽检到。

尺寸和性能按照《来料检验计划》规定执行。

7.3严格度转移规则按照《严格度转移规格表》执行。

a. 从正常检验到加严检验(加倍抽样数量)⑴当进行正常检验时,若在连续5批来料中有3批经检验被拒收。

⑵客户投诉的不合格零件。

⑶供应商第一次生产的零件。

b. 暂停检验当进行加严检验时,连续5批中累计4批不合格,则暂停检验,直到有供应商的改善行动后才可重新检验。

c. 从加严检验到正常检验当进行加严检验时,若连续3批来料合格,则后续来料转到正常检验。

d. 正常检验到跳批检验当进行正常检验时连续3批样品合格,则从第4批检验时进行每2批检验1批e. 跳批检验到正常检验当跳批检验出现不合格时,下批起进行正常检验,当跳批检验现场使用出现质量问题时,下批起进行正常检验,f. 当生产过程中出现10%以上不良,则立即转入加严检验,加倍抽样数量,检验记录数量加倍。

g. 根据每月客户投诉、生产反馈来更新检查表。

7.4 检验作业7.4.1 仓库管理员将待检物料放到待检区,并将《收料单》“IQC检验信息看板”的’待检验“栏对应位置并在XX系统中进行收料;部门质量发行日期2016-7-4。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1. 引言1.1 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旨在提供对于入厂检验工作流程、要求以及相关操作步骤的详细说明。

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入厂检验的物品或设备。

1.2 定义和缩写词汇解释2. 入场前准备工作在开始实施入场检查之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2.1 确定责任人员并分配任务根据不同类型物品或设备,确定负责该项任务的专门人员,并明确其职责与权限。

2.2 收集所需文件资料搜集有关被测物品/设备规格、技术参数等信息,并将其整理成电子版文档形式,在进场时随身携带。

3.现场安全控制措施进行现场安全评估后,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3.1戴好个体防护装置;32遵守各种警示标志;333严禁乱扔垃圾;4.仓库接收确认程序当货车到达公司大门口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仓库接收确认:4.1 检查货车是否与提供的运输单据相符;42检查外包装完好无损;43核对物品数量和规格等信息;5. 入场检验流程在完成现场安全控制措施及仓库接收确认程序后,根据被测物品/设备特点执行入厂检验操作。

5.1 外观质量评估对于有表面缺陷要求的产品或设备,在此环节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外观质量评估。

52 尺寸、重量和容积测试根据所需尺寸、重量以及容积参数,使用适当工具(如卡尺、天平)来进行相关测试。

53功能性能验证针对不同类型产品或设备功能性能指标设置合理且可行得实施方案,并依次开展各项试验项目。

6.记录与报告完成入厂数字化数据采集之后,将结果整理并一份正式报告:7.文档管理所涉文件资料存储位置:电子版归档在公司服务器上8. 法律名词解释8.1 法律名词A:解释A的含义。

8.2 法律名词B:解释B的含义。

本文档涉及附件:- 入厂检验记录表格(示例)- 外观质量评估标准参考资料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A:指XXXXX,根据《XXX条款》规定,表示XXXXXX。

2、法律名词B:指YYYYY,在《YYY章节》中有详细定义和说明。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进货检验是指在企业采购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时,对所购买的物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和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进货检验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前准备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企业的产品要求和标准,确定进货物料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确定检验方法:根据物料的特性和检验要求,确定适合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3. 准备检验记录表:根据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记录表,包括物料名称、供应商、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信息。

三、检验步骤1. 接收物料:当物料到达时,检验员应核对送货单与实际物料是否一致,并记录物料的批次号、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

2. 外观检验:根据检验标准,对物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表面质量、划痕、变形等方面的要求。

3. 尺寸检验: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对物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4. 性能检验: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包括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5. 包装检验:检查物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符合运输要求。

6. 样品保留:根据企业的要求,保留一定数量的样品作为备查。

四、检验记录与处理1. 检验记录:检验员应准确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包括合格、不合格及其原因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2. 不合格处理:若物料不符合要求,检验员应即将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企业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等。

3. 合格品处理:对于合格的物料,检验员应及时将其送至仓库或者生产线,确保其正常使用。

五、检验结果统计与分析1. 检验结果统计:根据检验记录,对进货物料的合格率、不合格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制作相应的报告。

2. 不合格问题分析:对于不合格的物料,进行问题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六、检验设备的校验与维护1. 校验: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入厂产品验收概述入厂检验是对购进的产品用料、产品用件进行的检验。

入厂检验的具体对象是外购原材料、标准件、元器件、配套件、外协件以及某些必须进行检验的工装、生产用辅料等。

入厂检验一般是以抽样检验方式进行;对于关键件、重要件或质量不稳定的元器件、配套件,应进行加倍检验。

一、入厂报验程序:采购产品(或外协零、部件)到厂后应放在待验区,将产品摆放整齐,采购员填写报验单连同实物相符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报验。

外购件应在报验单上填写产品图号,外协件承制经办人应提供产品零件图(铸、锻件提供毛坯图)、工艺文件,技术协议书、产品合格证明等资料,向质管部进行报检。

二、入厂检查验收内容:1.严格审查质量证明书及有关合同文件。

例如,审查供货合同、标准代号、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印章、出厂日期、生产厂家和各项技术质量指标等。

2.全面查看产品包装状态是否异常,同种包装之间相互有无差异,产品包装与质量证明书中的有关项目是否文实相符。

3.对抽出的样品,要仔细地进行外观检查,注意有无锈蚀、发霉、变色、麻点、划痕、擦伤、碰伤、变形、裂纹、缺损、夹杂、摺皱、气泡、起层等等质量问题。

三、入厂产品经复验完毕后,由检验人员在“物资报验单”填写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结论,合格则由采购人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时,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检验员应建立“检验登记台帐”并作好检验记录。

入厂检验时,因生产急需而来不及检验或来不及等待检验结果,而投入使用或加工时,按“紧急放行”处置。

第二章原材料验收程序1按《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采购人员应作如下验证:1.1清点数量1.2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无包装的产品外观质量是否完好;1.3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等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1.4标识牌号、型号、规格、材料与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1.5采购人员填写报验单连同质量证明书一起向质管部检验员报验;1.6临时脱离合格分供方采购的原材料,应在“物资报验单”中说明,并将申请报告的复印件交质管部检验员处备查.2.检验员应对型号、规格、炉(批)号按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由物资库负责取样),送样进行常规元素化学分析。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各种原材料每批进货要求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复印件,并进行以下检查:一、无缝钢管1、材料牌号:20钢2、.执行标准::GB/T699-19993、化学成分:C 0.17~0.24.、Si 0.17~0.37、Mn 0.35~0.65、P≤0.035、S≤0.035、Cr≤0.25委托化验室化验.4、检验执行标准:GB/T17395-1998随机每批抽一件取样.5、检查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二、圆钢和方钢的检查项目1、材料牌号:45钢。

2、执行标准.GB/699-1999。

3、化学成分: C0.42~0.50 Si 0.17~0.37 Mn 0.50~0.80S ≤0.035 P≤0.035 Cr≤0.25。

4、化验项目:C 0.42~0.50 S ≤0.035如有需要可按委托做Si 0.17~0.37 Mn 0.50~0.80 P≤0.035 等成分分析。

5、检验执行标准:6.检验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以上检验合格准予入库,做好记录。

三、热轧钢板1、材料牌号:Q345B Q235A2、执行标准:GB/T1591-1994。

3、化学成分:Q345B:C≤0.2. Mn 1.00~1.60 S≤0.40 Si≤0.55P≤0.0454、检查项目: . Q345B尺寸检查厚度.8~16mm. 最大允许-0.2mm,检查厚度25~35mm. 允许-0.6mm5、检验执行标准:6、检验方法:材料进厂后,外协检查员根据材料牌号进行尺寸检查并记录,外观、尺寸合格后通知化验员,化验员随机抽取一件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做出综合结论。

入厂检验通用作业指导书

入厂检验通用作业指导书
检验方法
抽样方案及接收标准
1
包装、标识
见5.1
全检。
2
尺寸
见5.3
每批抽检5只,一只不合格判为此项不合格。
3
表面质量
见5.4
依据国标《GB2828.1》一般水平Ⅱ,AQL=0.25
4
随机附件
见5.2
5
功能
见5.6
6
可焊性
见5.5
每批抽检5只,一只不合格判为此项不合格。
批次整体判定标准:第1项轻微不合格整体可判为批次合格,严重不合格整体则判为批次不合格;第2、3、4、5、6项,任一项不合格,批次整体则判为不合格。
5.6功能检验:
依据产品的说明书或供应商提供的企标,验证产品的功能(集成电路不检验功能)。
6.记录与报告
《IQC检验报告单》
附表1
批量
特殊检验水平
一般检验水平
S-1
S-2
S-3
S-4



2~8
9~15
16~25
26~50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5.4表面质量检验:
产品表面应完整、无破损、无混料、无污迹、腐蚀、无生锈、无变形、无氧化等不良现象,有装配关系的部件,其装配应紧固、无松动现象,丝印跟图纸或样品一致。
5.5可焊性检验:
对于有管脚且存在焊接关系的产品,其焊接的管脚应满足可焊性要求——将管脚浸入松香水(助焊剂)2秒钟,在浸入230—240度的熔锡(锡/铅:63/37)里2秒钟,取出后用大于等于3倍的放大镜观察,管脚的爬锡面积应大于等于95%。每批抽检5只/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上海)有限公司XXX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XXX —QA —01 版本/版次:B编制:审核:批准:实施日期:2015-01-27更改记录AMETEK INDUSTRIAL TECHNOLOGYXXX SHANGHAI CO., LTD1•目的为使检验员明确检验规范并正确地按AQL抽样检验计划进料原材料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检验的判定结果符合AQL标准之检验规范要求。

为使进料检验时有正确之抽样方法及判定依据。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进料检验。

XXX :1.所有原材料(包括检验计划中有特殊要求的包装材料)及部分辅助材料如胶水;2.采购的整机。

33 权职责:3.1检验员负责职责:a.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计划,图纸及邮件等要求AQL抽样计划的执行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及时性。

b.能够发现潜在的产品质量及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或建议质量工程师职责:配备相应检验条件,制定预防措施,保证检验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a.检验计划的制定、更新及b.检验流程的不断完善,保证检验流程与实际操作的一致性,合理性,持续改善检验流程;c.及时将遇到的质量问题反馈给供方并监督供应商持续改进产品质量,跟踪改进的有效性,保证牛产持续、稳定。

d.与采购一起做好供应商的绩效考核,对于生产能力无法满足要求的供应商及时反馈,要求重新评估或更换合格供应商。

4 .定义:AMETEK INDUSTRIAL TECHNOLOGYXXX SHANGHAI CO., LTD4.2检查批: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单位产品称之为检查批,简称为批。

4. 3批量: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称为批量。

4. 4样本单位:从批中抽取用检查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

4. 5样本:样本单位的全体,称为样本。

4.6样本大小: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大小。

4.7紧急物料定义:未来3天内会用到而且没有库存或者库存无法满足未来3天生产需要的物料。

4.8是否影响性能定义:a.不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或使用;b.不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 c.影响生产装配、工艺,但是通过调整工时、工艺可以解决。

5.规定及KPI5.1验证和免检5.1.1验证下列情况物料可作验证处理。

对厂内无条件实施检验以及无须重复检验的零组件,由进料检验员在检验时验证质保单或合格证明,核对型号正确,检查包装完好,包装标贴内容正确后直接入库。

(1)电线类产品(2)标准紧固件产品(3)标准管路配件产品(4)型钢类产品(5)国外进口产品(6)胶水类产品(7)采购的整机5..1.2免检1.包装材料(包括检验计划中有特殊要求的包装材料);2.标贴材料3.生产用工具、工装设备及其他辅助材料。

5.2KPI80%物料在0~24小时内完成检验;15%物料在24~48小时完成检验;5%物料在48~72小时完成检验。

6 .紧急物料放行当生产急需物料,可由质量工程师根据供应商的绩效和产品的过往质量表现批准免检,直接发放生产。

74作业检验流程进料检验及处理流程(见《IQC进料检验流程图》和《一亠)5•作业说明•:57.1总则57.1.1所有进料检验都应按照零部件进厂检验计划和技术文件图纸、测试规范进行;57.1.2所有进料检验结果都应作标识。

,5.1.3 进料检验状态标识共有三种:合格、HOLD退货。

72=^样规则s外观项原则卜按照MII-STD-105E,C=CAQI=6 5扌由样(附件《扌由检规则表》),包'装大于 1 箱的按照每箱数量扌原则上每箱都要抽检到。

尺寸和性能按照《来料检验计划》规定执行。

7.3严格度转移规则按照《严格度转移规格表》执行。

a.从正常检验到加严检验(加倍抽样数量)⑴ 当进行正常检验时,若在连续5批来料中有3批经检验被拒收。

⑵ 客户投诉的不合格零件。

.⑶供应商第一次生产的零件。

b.暂停检验当进行加严检验时,连续5批中累计4批不合格,则暂停检验,直到有供应商的改善行动后才可重新检验。

c.从加严检验到正常检验当进行加严检验时,若连续3批来料合格,则后续来料转到正常检验。

——d.正常检验到跳批检验•当进行正常检验时连续3批样品合格,则从第4批检验时进行每2批检验1批e.跳批检验到正常检验7. 25.佥验不合' 判退处理: 若现场急需紧急物料采购当跳批检验出现不合格时,下批起进行正常检验,当跳批检验现场使用出现质量问题时,下批起进行正常检验,f. 当生产过程中出现 10%以上不良,则立即 转入加严检验,加倍抽样数量,检验记录数量加倍。

g. 根据每月客户投诉、生产反馈来更新检查表。

57.2 4检验作业7.4.1仓库管理员将待检物料放到待检区,并将《收料单》 在XX 系统中进行收料;57.24.1 2进料检验员收到 《报收料检 单》后,应及时准备检验用计量器具、技术文件图纸 和《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单》记录。

:57.24.2 3检验员必须按照“检验员必须按照“ IQC 进料检验流程图”和进料检验流程图” 检验计划零部件进厂检验计划 -- 实施检验57.24.34检验员在检验时时,应对产品进行状态标识 57.24.4 5检验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规定的记录表格7.4.6检验完成后对包装箱重新进行圭寸箱。

57. 35检验结果通知57. 25.1 检验合格,进料检验员在收料单上注明“ 进料检验员在《收料单》上注明“合格”或 合格”“或“0K 字样,0K ” ,并在物料外箱上加贴“并在物料外箱上加贴 “合格”标签合格”标签。

57. 25.2检验不合格, 经质量工程师确认后•进料检验员开出“包料检验员开出——“ NCR 不合格品处理单提 交给主管NCR ” 不合格品处理单提交给质量工程师签字确认 ,并在物料外箱上加贴“ 并在物料外箱上加贴 “ HOLD 标签HOLD ” 标签,并将经过本部门主管批核的“ 并将经过本部门主管批核的 《不合格品处理单"分送至生产不合格品处理单》(NCR )分送至材料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采购、物管。

“IQC 佥验信息看板”的'待检验 栏对应位置并和“《来料NCR报告中提出特采申请,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经ME工程师进行评审确认不影响性能可以使用,经运营经理批准后予以接收。

7.5.4 检验结束后,检验员须将《收料单》挂在“ IQC检验信息看板” 的'已检验栏对应位置,仓库管理员及时将《收料单》及已检验物料收入相应库位。

7.5.5质量工程师将完成后——NCR报告发给供应商并同时抄送ME,采购,生产(仓库),——如需供应商采取书面纠正预防措施的(SCAR),开出书面SCAR要求供应商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5.4验证5.4.1对厂内无条件实施检验以及无须重复检验的零组件,由进料检验员在检验时验证质保单或合格证明后直接入库。

下列情况物料可作验证处理。

(1)电线类产品——(2)标准紧固件产品一(3)标准管路配件产品 ---- (4)型钢类产品(5)国外进口产品5.5检验记录5.5^ 检验员将检验纟结果记录于 "零件检验记录单”上,并在表上注明判定纟结论,对于目测及使用止、通规或塞规检查的项目,用OK或NO表明检查结果,其它检查项目记录实测数据。

—5.5.2—当检验后判定不合格时,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操作。

8.不合格品的处理」8.1最终判定为退货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做上很货”标识,仓库管理员将不合格品放到待退货区域。

82收到供应商NCR确认后,质量工程师通知仓库将系统收料删除。

8.3 供应商重新进行送货。

仓库收到供应商送货单、签字后NCR后进行换货,不合格品交供应商,重新送货按照检验流程重新送检。

9.检验记录9. 1检验员将检验结果记录于“零件检验记录单”上,并在表上注明判定结论,对于目测及使用止、通规或塞规检查的项目,用0K或NG表明检查结果(NG的须注明止、通),其它检查项目记录实测数据。

9.2检验记录须清晰完整,无涂改,经审核签字后由检验员每天进行归档保存。

10.抽样零部件的处置10.1经过破坏性试验的零部件必须报废,例如:经过盐水试验、经过推出力测试、经过硬度测试、经过测拉力和数股数。

检验员须将报废样品交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填写《报废单》申请报废。

10.2数量允许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封样,检验员须将封样数量告知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填写《报废单》申请报废,按照报废走账。

5.6抽样方法按附表《抽检数》执行。

611.相关文件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一《收料单》;《来料检验计划》;《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单》;《不合格品处理单》(NCR)22 12.附录附录1 IQC进料检验流程图附录2供应商来料不良处理流程—附录3零件检验记录单附录4 一抽检数附录5—2—严格度转移规格表文件编号PMCXXX -QA-01PMCXXX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页次部门质量发行日期10/168------------------------ 开始正常检验64 64 56 46 38 35 27 21 19 1288 8 8 40 40 40 35 2阿美德格工业技术1XXX "海)有限公司AMETEK INDUSTRIALTECHNQLOGY L -XXXSHANGHA 06Cp., LTD9 2MC 29X 29 22 18 15门 1°7 6 5―33__3 : :9 2M C X9X 29 22 18 15PMCXXX _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1.52.5页次12/发行日期168QA-01999999876543222AMETEKIQC进料检验流程图IQC在收料单上注明“退货”将NCR和收料单交仓库IQC在来料外箱上贴“ RETURN ” 标签退料文件编号PMCXXX - QA-01 PMCXXX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部门质量页次13/发行日期168检验是否合格否IQC 开出“ NCR ”处理相关部门审批,是否回用或分拣AMETEK INDUSTRIAL TECHNOLOGY XXX SHANGHAI CO., LTD页次14/发行日期168AMETEK INDUSTRIAL TECHNOLOGY XXX SHANGHAI CO., LTDAMETEK供应商来料不良处理流程IQC检查员发现来料不合格时,开出NCR,并由IQC主管确认IQC主管跟进改善效果文件编号PMCXXX - QA-01 PMCXXX进厂检验作业指导书部门质量页次15/发行日期168---- 否—质量经理判断是否退货或分拣—质量经理批准1rIQC贴相应的处理标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NCR单给采购部,米购部确认是否是紧急物料是工程部确认是否可有条件使用否必要时,IQC发SCAR供应商提供CARLAMETEK INDUSTRIAL TECHNOLOGY XXX SHANGHAI CO., LTD页次16/发行日期1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