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翅膀_教案1
《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
![《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0129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e.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彩色的翅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彩色的翅膀》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5分钟)Step 2:自读课文,理解大意(10分钟)Step 3:分析课文,讲解修辞手法(15分钟)Step 4:小组讨论,体会作者情感(10分钟)Step 5:总结课文,布置作业(5分钟)4.2 时间安排第一节课堂:导入新课,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第二节课堂:分析课文,讲解修辞手法,小组讨论,体会作者情感,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5.2 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彩色的翅膀》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学生作业样本教学参考书籍6.2 教学材料学生教材《彩色的翅膀》笔记本、文具小组讨论记录表作业本第七章:教学环境与安全7.1 教学环境教室应保持干净、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适当的座位安排,便于学生互动和小组讨论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应齐全且正常运作确保室内光线适宜,避免对学生视力造成影响7.2 教学安全确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安全无害,如图片、视频等提醒学生注意文具使用的安全,避免伤害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时,确保学生远离设备,以防意外伤害第八章:教学辅导与支持8.1 教学辅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如何有效阅读、如何做笔记等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辅导,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讲解鼓励学生提问,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惑8.2 教学支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额外阅读材料、在线资源等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情感需求第九章:教学拓展与延伸9.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扩展对自然美的理解组织户外活动,如自然观察、写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写作等,表达对自然的感受9.2 教学延伸开展跨学科学习,如结合科学课学习昆虫的生态习性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报告,深入研究课文中的主题或背景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的认识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反馈10.1 教学总结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学生进行教学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10.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总结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持续更新教学资源,保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吸引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章)补充和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是本节课的重点培养目标。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讲义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85b32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6.png)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讲义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彩色的翅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彩色的翅膀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3. 培养对彩色的翅膀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彩色的翅膀的定义和分类。
2. 彩色的翅膀的结构和功能。
3. 彩色的翅膀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彩色的翅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彩色的翅膀的结构和功能。
3. 实践法:培养学生对彩色的翅膀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彩色翅膀。
2. 观察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彩色的翅膀的理解和兴趣。
2. 观察报告:评估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彩色的翅膀的定义和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彩色的翅膀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彩色的翅膀的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1. 彩色的翅膀的定义。
2. 彩色的翅膀的分类:蝴蝶、蜜蜂、蜻蜓等。
3. 彩色的翅膀的主要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彩色的翅膀的定义和分类。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种类的彩色翅膀,引导学生观察其主要特征。
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彩色翅膀。
2. 观察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彩色翅膀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彩色翅膀主要特征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彩色的翅膀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 掌握彩色的翅膀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彩色翅膀在不同昆虫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彩色的翅膀的结构:翅膀的表皮、肌肉和神经。
2. 彩色的翅膀的功能:飞行、平衡和散热。
3. 彩色翅膀在不同昆虫中的作用:蝴蝶、蜜蜂、蜻蜓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彩色的翅膀的结构和功能。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昆虫的彩色翅膀,引导学生了解其作用。
教学资源:1. 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昆虫的彩色翅膀。
2. 观察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
《彩色的翅膀》教案
![《彩色的翅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a5d78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f.png)
《彩色的翅膀》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蝴蝶翅膀的彩色特点及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蝴蝶翅膀的彩色特点。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蝴蝶翅膀的彩色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蝴蝶翅膀的彩色特点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蝴蝶翅膀的彩色特点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蝴蝶翅膀彩色特点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蝴蝶翅膀的彩色特点。
2.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蝴蝶飞翔的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板书课题《彩色的翅膀》,让学生齐读课题。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观察图片:(1)展示蝴蝶翅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让学生描述蝴蝶翅膀的彩色特点,并解释其意义。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b24a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a.png)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第一章:教材分析1.1 课文背景《彩色的翅膀》是一篇描绘昆虫世界的美文,通过讲述蝴蝶、甲虫等昆虫的翅膀色彩斑斓,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1.2 课文内容课文主要通过作者的观察和体验,描绘了昆虫翅膀的各种色彩和图案,以及这些色彩和图案对昆虫生存的意义。
1.3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昆虫翅膀的色彩和图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第二章:学情分析2.1 学生特点学生对大自然和生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但学生对昆虫翅膀的色彩和图案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丰富知识。
2.2 教学难点学生可能对昆虫翅膀的色彩和图案的生存意义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章: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了解昆虫翅膀的色彩和图案,知道这些色彩和图案对昆虫生存的意义。
3.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增强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翅膀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翅膀的色彩和图案。
4.2 课文讲解通过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昆虫翅膀的色彩和图案,以及这些色彩和图案对昆虫生存的意义。
4.3 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昆虫翅膀的图片或视频,讨论昆虫翅膀的色彩和图案的生存意义。
4.4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收集其他昆虫翅膀的资料,增强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拓展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不断改进教学。
《彩色的翅膀》语文教案
![《彩色的翅膀》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20de1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8.png)
《彩色的翅膀》语文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1)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昆虫的特点和颜色。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彩色的翅膀》是一篇描写昆虫世界的课文,通过小昆虫们的生活故事,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2.2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3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创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昆虫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特点和颜色。
3.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3.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故事情节,组内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3.5 想象与创作(1)学生分组讨论,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昆虫故事。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回家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颜色。
4.2 拓展作业(1)阅读其他关于昆虫的文学作品,分享给同学。
(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昆虫观察活动,记录下孩子的观察心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价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创作等方面的表现。
5.2 作业评价(1)评价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字词掌握和观察能力。
《彩色的翅膀》教案
![《彩色的翅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11547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9.png)
《彩色的翅膀》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蝴蝶、昆虫等动物翅膀的基本特征和色彩变化的原因。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技能。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蝴蝶翅膀的颜色和花纹的形成原因。
2.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蝴蝶翅膀色彩的变化。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蝴蝶翅膀的基本特征和色彩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蝴蝶翅膀色彩变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蝴蝶翅膀色彩变化的原因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蝴蝶翅膀标本、显微镜、实验材料等。
4.2 教材准备《彩色的翅膀》课件、教材。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蝴蝶翅膀标本,引导学生关注蝴蝶翅膀的色彩变化。
5.2 讲授新课讲解蝴蝶翅膀的基本特征、颜色和花纹的形成原因。
5.3 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蝴蝶翅膀色彩变化的实验。
5.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蝴蝶翅膀色彩变化的原因,分享实验心得。
5.5 总结提高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蝴蝶翅膀色彩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蝴蝶翅膀颜色和花纹形成原因的掌握情况。
6.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6.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蝴蝶翅膀色彩变化原因的理解深度。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7.2 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7.3 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八章:拓展活动8.1 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2392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5.png)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驻守海岛的解放军战士不怕条件艰苦,热爱生活,想方设法改造海岛环境的事迹。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不怕困难。
2、通过词、句、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中心思想。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4、自学本课生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它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教学难点】“战士把昆虫带到海岛上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彩色的翅膀你从课题想到了什么?二、教师介绍课文内容课文描写的是驻守海岛的解放军战士探亲回来,特地带来一些小昆虫,这是怎么回事呢?三、学生自读课文1、想想宝石岛是个什么样的岛?战士们到这个岛多久了?2、战士小高为什么要把一些昆虫带到岛上来?(学生初读课文,不要求回答得很准确。
)四、默读课文1、读准生字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共有19个自然段。
五、练习读熟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7自然段)在船上发现小高抱着纸箱子。
第二段(8~19自然段)在宝石岛开西瓜会。
第三段(20自然段)第二天发现玻璃窗上有一只蝴蝶扇动着彩色的翅膀。
六、作业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学生通读课文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我在去宝石岛的船上看见小高抱着一个纸箱子,他说里面装的是小昆虫。
来到海岛,我参加了尝瓜会,知道海岛需要昆虫,战士们回家都带回些昆虫。
)课文是怎样分段的?你为什么这样分?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阅读课文,思考讨论:⑴ 在船上,我发现了什么问题?(发现小高坐在船上,紧闭嘴唇,两眼直发愣。
《彩色的翅膀》的教案
![《彩色的翅膀》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f96b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2.png)
《彩色的翅膀》的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昆虫的彩色翅膀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彩色翅膀在昆虫生存中的作用1.2 教学内容昆虫的基本知识彩色翅膀的形态和特点昆虫彩色翅膀的功能和作用第二章:教材准备2.1 教材来源科普图书、杂志、网络资源关于昆虫彩色翅膀的介绍观察实物或图片2.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彩笔、画纸等绘画工具昆虫标本或图片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昆虫,注意它们的翅膀颜色和图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昆虫彩色翅膀的好奇心介绍昆虫的基本知识,包括昆虫的分类、特征等展示昆虫彩色翅膀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讲解彩色翅膀的功能和作用,如吸引配偶、伪装保护等3.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绘昆虫彩色翅膀的练习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昆虫彩色翅膀的想象和感受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4.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绘画表现和创意表达能力4.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讨论与学生探讨昆虫彩色翅膀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保护昆虫及其生态环境5.2 课后作业5.3 亲子活动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昆虫观察和描绘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家庭科学氛围第六章:教学策略采用观察、描述、分析和创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运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手段,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6.2 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和描绘昆虫彩色翅膀的实践过程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资源推荐学生阅读关于昆虫彩色翅膀的科普图书、杂志和网络资源提供昆虫彩色翅膀的图片、标本和相关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7.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昆虫彩色翅膀的相关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分享在线科普平台和教育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第八章:教学实践8.1 课堂示范教师进行昆虫彩色翅膀的绘画示范,讲解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8.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昆虫彩色翅膀的观察和描绘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鼓励和评价第九章:教学反馈与改进9.1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分析学生作品,评估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9.2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第十章:教学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总结总结昆虫彩色翅膀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回顾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强调彩色翅膀在昆虫生存和自然界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10.2 学生发展鼓励学生继续关注昆虫世界,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创作中,提升综合素质10.3 教学展望探讨未来课程的拓展方向,如昆虫的其他特征和生态环境等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关于《彩色的翅膀》的教案,涵盖了课程简介、教材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延伸、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实践、教学反馈与改进以及教学总结与展望等十个章节。
《彩色的翅膀》教案
![《彩色的翅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5750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7.png)
《彩色的翅膀》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彩色的翅膀》是一篇描绘昆虫世界的美妙篇章,通过讲述蝴蝶、瓢虫等昆虫的翅膀色彩,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
1.2 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认识不同昆虫翅膀的色彩和图案。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翅膀的色彩和图案。
2.2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增强词汇积累。
2.3 课文解析教师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翅膀的特点和功能,探讨昆虫翅膀色彩的形成原因。
第三章:教学活动设计3.1 观察昆虫标本学生观察昆虫标本,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翅膀色彩。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昆虫翅膀的特点。
3.2 绘画昆虫翅膀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昆虫翅膀特点,发挥想象力,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彩色翅膀。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检查学生对昆虫翅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4.2 绘画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昆虫翅膀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保护环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保护昆虫和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2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收集关于昆虫的资料,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翅膀特点,下节课分享。
第六章:教学资源准备6.1 课文文本:《彩色的翅膀》原文6.2 昆虫标本或图片:蝴蝶、瓢虫等昆虫的标本或高清图片6.3 绘画材料:彩笔、水粉、画纸等6.4 环境保护资料:关于昆虫保护的相关文章、视频等第七章:教学步骤设计7.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昆虫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翅膀的色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翅膀的色彩和图案。
7.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增强词汇积累。
《彩色的翅膀》教案设计
![《彩色的翅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61437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2.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产生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1.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寓意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辅助材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二章:课文朗读与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修辞手法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2.3 教学方法采用分角色朗读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利用例句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课文主题讨论与拓展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主题,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相关主题的拓展讨论。
3.2 教学内容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分析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情感。
拓展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进行相关主题的讨论和创作。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利用思维导图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相关文学作品欣赏与分析4.1 教学目标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让他们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分析比较课文与其他相关文学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4.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选择:选择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故事等。
作品分析:分析比较课文与其他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
4.3 教学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比较不同作品的特点和主题。
利用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分析能力。
5.1 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2719a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7.png)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彩色的翅膀》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翅膀的象征意义。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彩色的翅膀》是一篇描写蝴蝶翅膀的美丽和多彩的课文,通过描绘蝴蝶翅膀的各种颜色和图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2.2 课文结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蝴蝶翅膀的美丽;第二部分描述蝴蝶翅膀的各种颜色和图案;第三部分描述蝴蝶翅膀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蝴蝶翅膀的象征意义。
3.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4.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3 展示法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5.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5.3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蝴蝶翅膀的象征意义。
5.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5.5 创作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彩色翅膀,并进行展示。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6.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
6.3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以及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并写一篇关于自己对彩色翅膀的理解和感受的短文。
7.2 作业检查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彩色的翅膀教案(11篇)
![彩色的翅膀教案(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83f93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b.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11篇)六年级语文《彩色的翅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联系,理解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体会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的意思;领悟“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语言创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距海南省1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漂浮于万顷碧波之中,这便是位于我国南部的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
岛上遍布礁石,缺乏土壤,再加上它地处热带区,经常遭受风暴和台风袭击,因此岛上没有定居的居民。
但,在这里却常年驻守着我国的边防战士。
岛上淡水紧缺,各种物资匮乏,战士们开玩笑说:“在西沙活着就是光荣,生存就是工作”,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忠诚地履行着建设海岛,保卫海岛,保卫祖国的神圣天职。
战士们满怀信心地说:“这是咱第二故乡,我们定要把西沙建设成一座“海上花园”。
2、揭示课题,明确课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沙,去了解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我们用精读课文习得的方法来自主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自学提示,划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1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2.交流读文后的体会)2.带着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交流初读感知。
4.课文很长,但我们抓住几个关键词,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谁?他回老家探亲,带回一个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要把小昆虫带到哪儿去?为什么要带去?用“小高,小昆虫,宝石岛,授粉”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年级语文《彩色的翅膀》教案
![六年级语文《彩色的翅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1e60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3.png)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彩色的翅膀》,能够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课文内容:诗歌《彩色的翅膀》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蝴蝶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形容蝴蝶的颜色、形状、图案等。
引出对蝴蝶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诗歌(15分钟)教师诵读诗歌《彩色的翅膀》,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教师逐句解读诗歌的意义,并解释一些生词和词组的意思。
3.分组朗读(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诗歌朗读。
要求学生注意语调和节奏,发挥出诗歌的美感。
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进行评判和指导。
4.感受诗歌(15分钟)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以诗歌为背景,想象蝴蝶飞舞的画面。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蝴蝶飞舞的场景和感受。
5.表演诗歌(10分钟)请几组学生表演诗歌《彩色的翅膀》,可以配以舞蹈或动作,表达出诗歌中蝴蝶的优美形象和飞舞的动作。
6.创作诗歌(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创作一首关于蝴蝶的小诗。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维,尽量运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形象描写。
7.背诵诗歌(10分钟)让学生背诵诗歌《彩色的翅膀》,要求学生注意语调和节奏,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情感。
8.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让学生对诗歌的魅力有更深的认识。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图片、录音机等。
五、教学评价1.参与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朗读评价:评估学生的朗读情感、语调和节奏。
3.创作评价:评估学生创作的诗歌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情况。
6.学习态度评价:评估学生对诗歌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七、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诗歌《彩色的翅膀》,能够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aa9b2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f.png)
《彩色的翅膀》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彩色的翅膀》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一些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
2. 学会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如描绘、对比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使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3. 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彩色的翅膀》全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齐读课文《彩色的翅膀》。
2. 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4.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5.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的理解。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2. 请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以“我的彩色翅膀”为主题的作文。
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3. 完成课堂练习题。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
3.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情况。
十、教学反思:2. 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计划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彩色的翅膀”所代表的意义。
2. 深入学习:让学生细读课文,注意品味作者的语言表达和描绘手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彩色的翅膀”象征着梦想和希望。
4. 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彩色的翅膀》语文教案
![《彩色的翅膀》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aa78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01.png)
《彩色的翅膀》语文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课文中涉及的生物知识,如蝴蝶的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彩色的翅膀》是一篇描写蝴蝶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的科普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蝴蝶翅膀颜色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了解蝴蝶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2.2.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对蝴蝶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翅膀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使用教学卡片,进行生字词的认读和练习。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蝴蝶翅膀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蝴蝶翅膀颜色的形成原因。
4.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4.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学生讨论蝴蝶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内容,特别是蝴蝶翅膀颜色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生字词练习和课后思考题。
5.2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彩色的翅膀》教案15篇
![《彩色的翅膀》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b2811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f.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15篇《彩色的翅膀》教案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辛的生活条件。
2.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心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出示语段,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欢。
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
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棵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2.指名假设干学生分别朗读语段,老师简单评价朗读的投入程度,相机提问学生:A、“残存”是什么意思?B、有哪些词语可以在这里交换“残存”?C、通过“残存”,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3.提醒课题。
老师:读了这个语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学生质疑:这个残存的小瓜最后长大成熟了吗?小瓜为什么种在小岛上?小瓜一个个都打掉了,主人会有怎样的反响?……〔老师选择课文可以解答的问题进展板书。
〕老师:〔板书:彩色的翅膀〕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程度啊!请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残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间有什么联络?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认真读读《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不但要把课文读通顺,而且把刚刚我们的提问整理一下,看看课文可以解决哪一些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建构“海岛”意象1.根据板书,指名汇报读后所得,引导学生用读书的方式来答复提问,要求把相关语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2.引导学生建构“宝石岛”的意象。
老师:课文中的“宝石岛”是一个怎样的海岛?你可以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仔细找找答案吗?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作巡视帮助。
4.指名汇报读后收获。
学生可能汇报的要点:海岛离陆地远。
海岛面积小。
海岛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连昆虫都没有。
海岛上除了一群得意的战士,好似没有其他什么人了。
……〔在指名学生进展汇报的时候,老师需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展感情朗读,尽量不要作过多的分析^p 和说教。
《彩色的翅膀》的教案设计
![《彩色的翅膀》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14bc3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e.png)
《彩色的翅膀》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昆虫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1.2 教学内容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颜色和翅膀1.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昆虫的颜色和翅膀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昆虫颜色和翅膀的看法1.4 教学步骤展示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颜色和翅膀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昆虫颜色和翅膀的看法引导学生讨论昆虫颜色和翅膀对生存的影响第二章:昆虫的彩色翅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彩色翅膀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彩色翅膀的美丽之处2.2 教学内容介绍昆虫彩色翅膀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彩色翅膀的美丽之处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昆虫彩色翅膀的美丽之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昆虫彩色翅膀的看法2.4 教学步骤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彩色翅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昆虫彩色翅膀的看法引导学生讨论昆虫彩色翅膀的美丽之处第三章:昆虫彩色翅膀的意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彩色翅膀对生存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昆虫彩色翅膀对环境的影响3.2 教学内容介绍昆虫彩色翅膀对生存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昆虫彩色翅膀对环境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昆虫彩色翅膀的生存策略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昆虫彩色翅膀对环境的影响的看法3.4 教学步骤展示昆虫彩色翅膀的生存策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昆虫彩色翅膀对环境的影响的看法引导学生讨论昆虫彩色翅膀对环境的意义第四章:彩色翅膀的艺术创作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对昆虫彩色翅膀的观察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4.2 教学内容艺术创作: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昆虫彩色翅膀的观察和感受4.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昆虫彩色翅膀的美丽之处创作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昆虫彩色翅膀的观察和感受4.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彩色翅膀的美丽之处,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提供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观察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成长5.2 教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成长5.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反思法: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成长5.4 教学步骤邀请学生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成长,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第六章:昆虫彩色翅膀的科学探究让学生了解昆虫彩色翅膀的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昆虫彩色翅膀的特性6.2 教学内容介绍昆虫彩色翅膀的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昆虫彩色翅膀的特性6.3 教学方法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昆虫彩色翅膀的特性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彩色翅膀的变化6.4 教学步骤讲解昆虫彩色翅膀的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昆虫彩色翅膀的特性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对昆虫彩色翅膀特性的理解第七章:彩色翅膀与生态环境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彩色翅膀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彩色翅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7.2 教学内容介绍彩色翅膀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彩色翅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7.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彩色翅膀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彩色翅膀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看法7.4 教学步骤展示彩色翅膀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彩色翅膀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看法引导学生讨论彩色翅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八章:彩色翅膀的文化寓意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彩色翅膀在不同文化中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彩色翅膀的文化意义8.2 教学内容介绍彩色翅膀在不同文化中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彩色翅膀的文化意义8.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彩色翅膀在不同文化中的寓意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彩色翅膀文化意义的看法8.4 教学步骤展示彩色翅膀在不同文化中的寓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彩色翅膀文化意义的看法引导学生讨论彩色翅膀的文化意义第九章:彩色翅膀的艺术欣赏9.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艺术欣赏了解昆虫彩色翅膀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彩色翅膀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9.2 教学内容介绍昆虫彩色翅膀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彩色翅膀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9.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昆虫彩色翅膀的美学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彩色翅膀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的看法9.4 教学步骤展示昆虫彩色翅膀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彩色翅膀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的看法引导学生讨论彩色翅膀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10.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整个课程中的学习和成长10.2 教学内容反思自己在整个课程中的学习和成长10.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反思法: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整个课程中的学习和成长10.4 教学步骤邀请学生反思自己在整个课程中的学习和成长,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昆虫彩色翅膀的科学探究环节解析: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昆虫彩色翅膀的特性。
彩色的翅膀教案4篇
![彩色的翅膀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6e1d1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7.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4篇彩色的翅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尝瓜会”上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体会战士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独立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三)理清__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四)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尝瓜会”上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二)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体会守岛战士对海岛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__题目有一定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彩色翅膀》这个题目时,你都想到了什么?(彩色翅膀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之为彩色翅膀,等等。
)(二)独立阅读课文,扫清文词障碍。
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__讲的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传授花粉的故事。
)或结合课文内容,自学本课的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本课是阅读课文,虽然没有生字,但有的字的读音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中要重点加以指导。
比如:“蔓”是一个多音字,读“w4n”和“m4n”,作为名词时读“w4n”的音,如“花蔓”;作为动词时读“m4n”的音,如“蔓延”。
“啧”读“z6”的音,我们口语容易读成“z8”的音。
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合集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c23e9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1.png)
彩色的翅膀教案范文合集六篇彩色的翅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尝瓜会”上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体会战士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独立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三)理清__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四)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尝瓜会”上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二)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体会守岛战士对海岛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__题目有一定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彩色翅膀》这个题目时,你都想到了什么?(彩色翅膀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之为彩色翅膀,等等。
)(二)独立阅读课文,扫清文词障碍。
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__讲的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传授花粉的故事。
)或结合课文内容,自学本课的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本课是阅读课文,虽然没有生字,但有的字的读音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中要重点加以指导。
比如:“蔓”是一个多音字,读“w4n”和“m4n”,作为名词时读“w4n”的音,如“花蔓”;作为动词时读“m4n”的音,如“蔓延”。
“啧”读“z6”的音,我们口语容易读成“z8”的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课文通过记述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从黑龙江探亲返岛将一纸箱小昆虫带往宝石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心系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爱国情怀。
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价值追求,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落实自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代练,把“朗读训练点”、“语言文字训练点”、“思维训练点”切实落到实处,是语文教学要下的苦功,也是设计本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考由读到写,读中渗透写的思想,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联系,理解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体会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的意思;领悟“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的含义。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语言创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距海南省180 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漂浮于万顷碧波之中,这便是位于我国南部的西沙群岛,又名宝石岛。
岛上遍布礁石,缺乏土壤,再加上它地处热带区,经常遭受风暴和台风袭击,因此岛上没有定居的居民。
但,在这里却常年驻守着我国的边防战士。
岛上淡水紧缺,各种物资匮乏,战士们开玩笑说:“在西沙活着就是光荣,生存就是工作”,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忠诚地履行着建设海岛,保卫海岛,保卫祖国的神圣天职。
战士们满怀信心地说:“这是咱第二故乡,我们定要把西沙建设成一座“海上花园”。
2、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沙,去了解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
♦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我们用精读课文习得的方法来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阅读自学提示,划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2.带着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交流初读感知。
4.课文很长,但我们抓住几个关键词,就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谁?他回老家探亲,带回一个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要把小昆虫带到哪儿去?为什么要带去?用“小高,小昆虫,宝石岛,授粉”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交流,体会情感。
1、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
2、汇报交流。
(交流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句,体会战士们的爱岛、爱国情怀。
)
(1)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大提包里可能装着些什么?纸箱里呢?为什么“扔”大提包而“紧紧地抱着”纸箱呢?此时此刻,小高在想些什么?(战士小高探亲返岛不忘带昆虫,晕船时还紧紧抱着昆虫。
多么可爱的战士,他真是一心想着海岛!板书:心系海岛)
(2)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战士们这般品尝着西瓜,你们平时是这么吃西瓜的吗?我们一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尝这个西瓜吧!可以读,也可以想象画面,还可以模仿战士们吃西瓜时的神情和动作。
(生自由“品尝西瓜”)
♦你从中尝出了什么?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课文!(尝到了西瓜之来之不易;尝到了高兴、喜悦之情;尝到了希望。
)
♦从哪儿看出这个西瓜来之不易?能用文中的句子说说吗?(理解“残存”,了解西瓜不平常的来历。
)
♦是啊,战士们满怀希望盼着这些授了粉的小瓜能长大,可结果只残存着一个,面对这样的场面,假如你就是那些战士,你会怎么想?是啊,狂风暴雨可以摧残西瓜,可摧打不垮战士建设海岛的信心和决心。
板书:建设海岛
★残存下来的这个西瓜在战士们的精心照料下终于成熟了,端详着手中的西瓜,战士们怎舍得一下子吃掉?战士们都笑着……(男生读)
★这个残存的小西瓜经过战士们的细心呵护,终于长大了,战士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怎能不激动、高兴呢?战士们都笑着…… (女生读)
★是啊,一个西瓜成熟了,将会收获更多的西瓜,这是一个满载着希望的西瓜,想到这儿,战士们都笑着……(齐读)
(3)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
♦这些小精灵一定会爱祖国的海岛,一定会在这里安居乐业!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句话。
♦战士们也一定会爱上祖国的海岛,一定会扎根海岛!(板书:带着
扎根海岛)这种感情读读这句话。
♦这些小精灵真的在这里安家了吗?引出下一句——
(5)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彩色的翅膀,它肯定很快乐!其他的小精灵也会很快乐,生活在海岛上的战士们也一定会很快乐。
“彩色的翅膀”表面上指这些小昆虫,实质上指战士们丰富多彩的海岛生活。
★是啊,同学们,花丛中,蜂飞蝶舞,这群可爱的小精灵怎会不爱祖国的海岛呢?小高自信地说……
★凝视着一块块海岛田,抚摸着西沙的一草一木,战士们信心百倍,小高坚定地说……
♦是啊,同学们,荒凉的西沙群岛迎来了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迎来了扎根海岛的的边防战士,更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 宝石岛热闹起来了……让我们静静地闭上眼睛,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宝石岛欣欣向荣的景象吧!(播放轻音乐,学生闭眼想象。
)
♦同学们,刚才大家在美妙的音乐中,乘着想象的翅膀去了宝石岛,看到的景象肯定多姿多彩,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把它描写下来吧。
(学生想象画面写句子,写后进行交流。
)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是啊,美丽的西沙群岛花团锦簇,蜂飞蝶舞,瓜果飘香,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同学们,祖国西沙宝石岛,远离大陆在前哨,人们都说这岛儿荒,全是那石头和茅草,自从咱战士上了岛,管教荒岛变模样。
让我们在美妙的乐曲声中再次去感受边防战士艰苦而快乐的海岛生活吧!(播放配乐图片)
♦同学们,正是因为这一代又一代日夜守护海岛的人民子弟兵,扎根海岛,建设海岛,保卫着海岛,这里的天更蓝,这里的水更美,这里的人更欢!我们坚信,可敬的边防战士建设海岛的美好愿望一定会迎着朝阳,乘着彩色的翅膀,绽
放奇异的光彩!(完善板书)
六、作业(任选一题)
1、想一想,经过十几代海岛战士的努力,现在的海岛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新景象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写下来或画下来吧。
2、给远在祖国海岛的边防战士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3、课外阅读《博士政委守西沙》的故事。
教后反思: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比较好理解,如何在教法上有些新的突破?我认真钻研了课文,发现有几处亮点可以让学生用在自己习作的时候。
于是我便把本文的学习定位在:从本文看对自己习作的借鉴作用。
上课了,在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后,我便提出了问题:“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我们
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借鉴?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来说,可以从文章的用词谴句来说,也可以从开头结尾、题目来说.. 同”学们深思后,纷纷发言.
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已经能感觉到作者设置悬念的写法,这可以引起我们阅读的兴趣。
学生说的这些方面,恰恰是本文在习作方面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学生都说到了。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不仅仅是要把一篇课文理解了,还要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自己作文的点滴方法技巧。
不同的课文,在备课时找准它的闪光点——最值得学生学习的方法,在上课及时渗透。
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用一节课就完成了教学,课前让学生预习,估计部分学生应付了
事,在做练习时,一些课文里面的词语搭配,不知道如何做。
看来,把课文读熟是后面的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