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众创空间(1)..共52页
《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
《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变革求新,孵化器在路上——《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官网正式发布《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
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规划》的篇幅几乎多出了整整一倍,不仅内容十分丰富,也传递着多重信息。
当前,我国孵化器的发展经历新变革,各方面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可喜的成绩让人振奋,但也常常一棒当头,孵化器经营不善、倒闭频繁见报,同质化、两极分化严重,服务缺失等问题由来已久,大批面临行业“洗牌”。
挑战与机遇并存,孵化器建设任重而道远,《规划》的发布,会带来什么答案和启示步子有多稳,就有多出彩《规划》指出,“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我国孵化器事业进入全面深化发展阶段,数量和规模全球领先,并完成全国区域布局。
以载体建设来看,2010年末,全国纳入火炬计划统计体系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96家,其中国家级346家,从业人员1.5万余人,孵化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
这数据在2015年末,增加到2530家纳入火炬计划统计体系,其中国家级736家,从业人员近4.3万人,孵化面积超8600万平方米。
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8倍、2.1倍、2.9倍和2.9倍。
数据的成倍增长,表明孵化器在面上的布局又有进步,可以预见这样的增长还会持续,孵化器要稳定发挥更多价值,必须盘活好局。
我们看到,孵化器建设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在新变革过程中,也呈现出新亮点。
《规划》总结“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亮点,不乏出彩之处,引人注目。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创富源”和“就业源”。
据统计,五年间累计新孵化科技型企业10.5万家,累计R&D投入近2000亿元,一批专注于战略性行性产业的孵化器,带动了专业孵化器的发展,催生出新产品、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
2015年末,拥有各类知识产权15万件,提供就业岗位165万个,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17万人。
2024年孵化器众创空间年终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孵化器众创空间年终工作总结____年孵化器众创空间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一、工作回顾____年是本孵化器众创空间成立的第五个年头。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服务创业者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积极推动创业生态的发展。
以下是我们在____年的主要工作回顾:1. 孵化器管理体系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孵化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我们加大了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成立了多个工作小组,包括招商工作组、项目评审工作组、导师团队等,明确了各小组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一套先进的创业管理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2. 项目招商和筛选在____年,我们加大了项目招商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和合作伙伴的支持,我们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入驻。
针对项目,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入驻的项目符合我们的发展定位,并具备较高的发展潜力。
3. 导师和专家团队建设为了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创业指导,我们加强了导师和专家团队的建设。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我们吸引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导师和专家加入我们的团队。
同时,我们建立了导师培训和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导师培训和经验分享,提升导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业辅导能力。
4. 创业活动和赛事组织为了激发创业者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潜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创业活动和赛事。
包括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旨在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并推动他们的项目快速发展。
5. 创新创业生态合作为了拓宽创新创业资源,我们积极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生态合作平台。
通过合作,我们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共同开展项目孵化、技术转化等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服务的结合。
二、成果展示在____年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以下为部分成果的展示:1. 入驻项目在____年,我们共吸引了80个优秀的创业项目入驻,涵盖了各个创新领域,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奖补政策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奖补政策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奖补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财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按照其服务规模、服务质量、成效等方面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
2. 税收优惠: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给予税收优惠,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
3. 服务支持: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包括技术咨询、法律咨询、市场推广等,以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
4. 政策扶持:对于在孵企业在经营场地、人才引进、耗材采购上的困难,提供政策扶持和便利;
5. 科技创新支持:为在孵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支持,包括技术合作、科研项目合作等;
6. 其他支持:除以上政策之外,还可根据情况加大对有潜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奖励力度,促进其快速发展。
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种子资金管理办法
科技企业孵化器种子资金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强化孵化增值服务能力,促进在孵企业快速成长,××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决定利用自有资金设立种子资金,用于对在孵企业进行初创期投资。
为加强种子资金管理,确保投资安全和投资人权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投资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种子资金规模1、种子资金规模为500万元,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由公司自有资金设立。
2、种子资金由财务单独建账、单独管理。
第二条职责1、综合管理部是种子资金的管理部门,负责种子资金项目的投资洽谈、申报受理、调查和初选,组织评审和尽职调查;负责种子资金的发放、监理、退出等日常管理工作,与外部投融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参与投资项目评审论证工作。
2、创业孵化部是种子资金投资后的日产监管部门,负责监督种子资金的使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3、组建由孵化器管理人员、入驻孵化器投融资服务机构和外部专家组成的种子资金评审委员会,对种子资金项目进行评审论证。
委员会由5-7人组成,其中孵化器人员应超过半数以上。
4、总经理负责种子资金的使用审批,承担种子资金保值增值和安全责任。
5、孵化器定期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种子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审计。
第三条使用方法种子资金的使用方法为:股权投资、流动资金借款和担保三种方式,并以股权投资为主要使用形式。
1、股权投资:孵化器通过投资持股或获得期权的方式,取得所在孵企业不多于10%的股份。
2、流动资金借款:为缓解在孵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提供短期无息借款,每个企业借款最高限额为人民币30万元,免收利息,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
3、担保:与银行建立担保合作关系,为在孵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担保金额度一般不超过20万元,担保比例不低于1:5,担保时间不超过银行贷款期限。
种子资金优先采用跟投方式,与其他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共同对在孵企业进行投资。
第四条股权投资管理1、拟股权投资的企业应具备如下条件:(1)具备企业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一般不超过36个月,已在孵化器内注册经营且注册资本(实缴)一般不低于30万元且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2)已与孵化器签订孵化服务协议;(3)主要从事项目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拥有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4)企业负责人或团队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5)无任何法律和民事纠纷;(6)接受孵化器的股权投资。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1.14•【字号】•【施行日期】2022.0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21〕14号)精神,引导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根据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国科发区〔2018〕300号)、《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暂行规定》(国科火字〔2017〕120号)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国科发高〔2016〕23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1月14日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21〕14号)精神,引导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根据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国科发区〔2018〕300号)、《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暂行规定》(国科火字〔2017〕120号)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国科发高〔2016〕23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
孵化器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大众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
第2期2021年1月No.2January ,2021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对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项主要指标均多年领先全国,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体制机制等原因,江苏孵化器还存在一些问题。
文章主要分析了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志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王全宝(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8)作者简介:王全宝(1985—),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科技创业服务,科技孵化,成果转化,创业活动组织。
——以江苏省为例引言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园区、特色科技产业园等。
孵化器在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加速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江苏是全国最早一批成立孵化器的省份。
1989年6月,江苏省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南京成立。
江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由早期的政府主导,向企业、高校、社会机构等多元化投资发展,江苏探索的“孵化+创投”等新型孵化模式,支持创投机构与孵化器共建天使投资基金,“持股孵化”创业项目,提升了创业企业成活率。
同时,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2019年江苏省专业孵化器174家,占孵化器总数的20.5%。
江苏还在全国率先提出集群化发展思路,建设了一批集“创业功能、产业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为一体的孵化载体[1]。
1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1.1孵化器不断发展壮大(1)孵化器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
众创空间与创客空间、创业苗圃、传统孵化器的联系和区别
众创空间与创客空间、创业苗圃、传统孵化器的联系和区别曹争鸣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第一次提到“众创空间”。
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众创空间”纲领性文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国家层面首次部署“众创空间”平台,支持大众创新创业。
自此,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建设众创空间的热潮,众创空间已成为国家层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由于众创空间是新生事物,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人不太清楚众创空间与创客空间、众创空间与创业苗圃、众创空间与传统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联系和区别,这不仅直接影响对众创空间内涵的正确理解,也直接影响众创空间的科学建设和健康运行。
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研讨和形成共识。
一、众创空间的基本内涵1、见诸于媒体上的众创空间的表述主要有:众创空间是代表着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孵化服务器;众创空间是面向人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服务机构;众创空间是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平台;众创空间是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学者和专业人士的表述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处长陈晴认为:众创空间实际上是升级版的孵化器。
众创空间实际上是对创业者降低门槛,对创业平台提高了门槛。
因为从空间面积和数量上来看是降低了标准,但从服务能力上,提出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等一系列要求,所以实际上是提高了搭建创业平台的门槛。
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曹国英认为:众创空间是孵化器前端的一部分功能。
就是我有一个创新的想法如何变成一个注册的公司?当然注册的公司可能会很小,它还需要在孵化器里面进行孵化,但是从想法到注册这个过程恰恰是众创空间要做的。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北京智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禄认为:第一,众创空间是孵化器集群的高级化和泛在化。
浅谈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问题及建议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浅谈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问题及建议罗丽璇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摘要: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快速发展,资产结构不合理、盈利能力弱、财务管理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财务问题也凸显出来。
本文通过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特征;财务管理;建议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概况根据国家科技部的定义,“科技企业孵化器(含众创空间等)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大众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
”[1]从1987年在武汉诞生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至今,我国的创业孵化工作经历了探索发展、蓬勃发展和迅猛发展三个阶段,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和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
为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要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形成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业态丰富的发展格局,提高孵化成效,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特征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我国创新创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以政府投入作为主要资金来源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最初是由政府来推动的,具有社会公益性及基础服务性的特征,资金来源也主要是政府投入。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始进行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和社会资源,逐步形成社会公益性、非营利及营利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目前社会公益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仍然占主导地位,并以政府补贴收入作为主要资金来源。
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登记管理条件及操作流程
附件一: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登记管理条件及操作流程一、众创空间登记管理及条件(一)众创空间的定义。
众创空间是以科技型创业项目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团队孵化为主要任务,通过提供联合办公和“前孵化”服务,提高创业团队素质和技能,降低创业成本和门槛,引导和帮助创业团队将科技创业点子转化为实业创业的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场所。
众创空间是“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二)众创空间的功能。
众创空间主要功能是为创业者、创业团队、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孵化服务。
通过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以专业化服务推动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帮助创业者把想法变成产品、把产品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企业。
(三)众创空间登记要求。
1.具备一定硬件条件和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经登记后方可纳入我省各级众创空间评定管理和扶持范围,但登记不能取代评定;2.同一运营主体同时登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应符合众创空间、孵化器功能定位,原则上具有不同的对外品牌、孵化场地、服务对象和差异化管理制度;3.众创空间登记常年受理。
(四)众创空间登记条件。
1.运营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功能定位明确,符合众创空间的定义;3.具备开放与低成本特点,有固定办公及孵化场所,场地面积(商业经营性场所除外)不少于100平方米,提供创业工位30个以上。
属租赁场地的,应保证3年以上有效租期。
能提供办公场地、活动场地、产品展示、观点分享、项目路演等硬件支撑;能提供工商注册、法律法务、金融服务、政策咨询等服务;4.体现协同与互助特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沙龙、训练营、大赛等活动,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共同办公环境能够促进创业者协同进步;5.体现多元素融合发展。
实现团队与人才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孵化与投资结合;提供创业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材料、设备和设施服务;6.启动并运营3个月以上。
知识问答::科技创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什么是科技创业孵化器?答: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
孵化器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它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繁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二、什么是众创空间?答:众创空间,即创新型孵化器。
"众"是主体,"创"是内容,"空间"是载体。
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入发展、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统称。
发展众创空间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应用创新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着力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文章综合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千帆服务平台)三、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两者的概念和功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众创空间是孵化器的延申和裂变,它还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器模式。
众创空间是一个比孵化器门槛更低方便为草根创业者提供成长和服务的平台,同时还是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二者的区别大致有三点:(1)物理空间不同众创空间:戏称为“一张桌子就可以创业”。
众创空间没有围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虚拟化和共享式的创业;孵化器:优质的办公条件,能够模拟整个创业公司的环境。
宁波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
宁波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26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甬政发〔2019〕66号)、《宁波市科技企业“双倍增”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精神,按照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国科发区〔2018〕300号)、《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暂行规定》(国科火字〔2017〕120号)和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浙江省众创空间备案管理办法》(浙科发高〔2021〕24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指围绕科技企业的成长需求,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提供创业场地、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存活率、推动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促进企业成长的支撑平台。
按行业聚焦度分为综合类孵化器和专业类孵化器。
第三条众创空间是指为了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以科技型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利用“众筹、众扶、众包”等手段,提供成本较低、生产要素齐备、开放式运营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按行业聚焦度分为综合类众创空间和专业类众创空间。
第四条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按照“布局合理、特色引领、动态管理”原则,组织开展市级孵化器认定、众创空间备案管理工作。
重点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牵头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对引领示范作用大、服务绩效突出的市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
对于获得省级、国家级资格认定的,给予奖励补助。
第五条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单位职责:(一)负责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管理,统筹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场地、设备等条件保障;(二)负责引入优质项目,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自建或引入第三方机构为入驻的企业、团队提供专业、系统的创新创业服务;(三)对财政资助资金进行专项财务管理、核算,接受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等;(四)按照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及时、准确填报专项统计报表。
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2020)
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2020)第一条为了推动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指以科技型初创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提供创业场地、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存活率、促进企业成长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本办法所称众创空间,是指以科技型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利用“众筹、众扶、众包”等手段,提供成本较低、较为便利、生产要素齐备、开放式运营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第三条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科技研发资金中安排资金,对引领示范作用大、发展模式清晰、符合条件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给予事后补助或者奖励补助,用以支持行业领军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机构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第四条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工作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区联动、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认定、评价、资助等相关活动。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六条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是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项目的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对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编制和发布申请指南,受理申报,组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考察、公示、发布资助文件;组织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专项统计、运营评价;以及职能范围内的其他工作事项。
第七条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单位主要负责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管理,统筹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场地、设备等条件保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入驻的企业、团队提供专业、系统的创新创业服务;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对财政资助资金进行专项财务管理、核算;按照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及时、准确填报专项统计报表;接受有关部门对财政资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等。
第三章认定第八条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采取“先建设,后认定”的工作机制,由运营单位自主建设和管理,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认定条件的,可以向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认定。
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解读
《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解读近日,科技部发布《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这标志着孵化器的管理从注重前端认定向促进孵化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变,明确将众创空间等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纳入孵化器管理体系,并对孵化器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再定义科技企业孵化器(含众创空间等,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大众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
新办法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定义与旧办法相比有所调整:范围更广阔,明确将众创空间等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纳入孵化器管理体系;内涵更丰富,提出新时期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宗旨;定位更明确,为创业者提供空间、设施和创业孵化服务。
二、新的功能和建设目标新功能包括,围绕科技企业的成长需求,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高水平创业服务、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存活率,促进企业成长、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新目标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完善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孵化成效;形成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业态丰富的发展格局;孵化新企业,催生新产业,形成新业态;推动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投资与孵化结合;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支持。
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条件其中,关于专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毕业企业等,新办法都有明确的指标要求。
专业孵化器需拥有可自主支配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在单一产业领域从事研发、生产的企业占在孵企业总数的75%以上;在孵企业需发展方向主要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服务,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要求;企业场所注册地和主要研发、办公场所需在孵化器场地内;成立时间入驻时成立时间≤24个月;孵化时限一般≤48个月;生物医药、现代农业、集成电路≤60个月。
新形势下广州市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策略
收稿日期:2024-02-05项目来源: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州市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2023E 05W 0092)作者简介:朱婧(1988 ),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创业孵化㊁企业创新㊁科技战略;梁海锋(1993 ),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创业孵化㊁科技管理;周述章(1990 ),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创业孵化㊁科技情报㊁科技政策㊂新形势下广州市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策略朱㊀婧,梁海锋,周述章(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3)摘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产业变革,孵化器作为产业创新生态承上启下的枢纽,在促进 四链 深度融合和创新创业纵深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㊂在系统梳理广州市孵化育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北京㊁上海等国内其他先进地区,寻找广州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从推动产业孵化政策创新㊁构建孕育未来产业的产业孵化体系㊁支持多主体创新㊁打造产业孵化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推动广州市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㊂关键词:产业孵化;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中图分类号:G 311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5095(2024)02-0025-11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dustrial Incubation inGuangzhou Under the New SituationZHU Jing,LIANG Hai -feng,ZHOU Shu -zhang(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ical Information,Guangzhou 510033,China)Abstract Currently a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s accelerat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As hubsconnecting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ecology incuba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chainsand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incubation and incubation development in Guangzhou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roblems and gaps in Guangzhou with reference toBeijing Shanghai and other advanced region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incubation in Guangzhou from four aspects promoting industrial incubation policy innovationbuilding an industrial incubation system that nurtures future industries supporting multi-subject innovation and building an industrialincubation service system.Key words industrial incubation future industri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Guangzhou0㊀引言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产业变革㊂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以下简称 四链 )深度融合㊂孵化器作为产业创新生态承上启下的枢纽,在促进 四2024年4月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Apr 2024第8卷第2期Strategy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8No .2链 深度融合和创新创业纵深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关键抓手㊂在新形势㊁新要求下,北京㊁上海等国内其他先进地区顺势而上,正加快布局建设标杆孵化器㊁高质量孵化器,提出推动孵化器创新发展的具体意见措施㊂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节点城市以及广东省孵化载体规模稳居前列的引领城市,需要构建以产业孵化为核心的产业创新育成体系,孵化培育一批产业领域聚焦㊁示范效应突出㊁产业培育效能显著的引领型孵化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推动产业与科技加速融合,更好地支撑广州科技创新强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㊂1㊀文献评述随着创新创业的纵深发展,如何以产业孵化赋能区域产业与经济发展,推动 四链 深度融合,促进孵化育成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政府㊁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方向㊂本文从产业孵化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㊂1.1㊀产业孵化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孵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孵化的内涵㊁模式㊁实现路径等方面㊂在内涵研究方面,如颜振军[1]认为产业孵化是创新链和产业链中的某类主体为实施其发展战略,通过聚焦特定产业(技术)领域㊁搭建孵化平台,为创新者㊁创业者与初创企业㊁中小企业嵌入产业链提供全链条孵化育成服务,进而孕育或加速新兴产业成长成熟的过程,其突出特征主要包括平台依赖性㊁生态协同性㊁产业链嵌入㊁网络强关联㊁运营智能化等㊂在模式研究方面,如Meng 等[2]认为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公司创业投资(CVC)是一种促进大企业开放式创新和创业企业快速成长的有效机制;王方[3]研究提出 围绕企业生命周期㊁基于企业战略需求㊁明确创新扩散优势要素 的创新创业主体培育基本思路;韩国玲[4]则认为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企业生态圈正在逐步建立,产业集群效应为创新合作提供了便利,大企业资源开放共享为其技术创新升级提供更多可能,小企业也从中获得快速成长的机会,逐步形成生态,为大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赋能㊂在实现路径方面,如郭旭等[5]提出科技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承担着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使命,并以中关村软件园为典型案例,研究推动科技园区向产业服务㊁产业孵化㊁产业投资多元协同的开发模式转变的路径㊂1.2㊀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㊁发展路径以及对策建议等㊂沈强等[6]认为广东省孵化器的发展已经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转变,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㊁政府补贴减少㊁投融资功能欠缺等挑战㊂卜祥峰等[7]通过对天津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其在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着投融资服务功能较弱㊁孵化器地理分布不均㊁产业化机制不完善和科技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㊂周述章等[8]分析了广东省孵化器的发展路径,提出广东省孵化器应该加快向专业化㊁资本化㊁国际化发展㊂刘方柏等[9]围绕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的政策环境㊁空间布局㊁链条建设㊁品牌建设等方面,分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㊂蒋键等[10]基于问卷调研探究东莞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并为东莞健全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引导东莞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向高质量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㊂梁海锋等[11]总结了泛珠三角区域孵化器发展现状,并深入分析所存第8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2期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㊁加强创业孵化载体建设㊁加快提升整体孵化服务水平和推进与港澳合作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㊂1.3㊀研究综述可以发现,现有大多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结合特定区域或城市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产业孵化逐渐引起各方关注和重视的背景下,针对如何将创业孵化作为关键纽带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产业孵化赋能区域产业与经济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的探索相对缺乏㊂为此,本文以广州市为例,总结当前广州孵化育成发展现状及亮点,并与北京㊁上海等先进地区进行对标,针对广州构建产业创新育成体系㊁推动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㊂2㊀广州市孵化育成发展现状与亮点2.1㊀持续营造良好的孵化育成政策环境近年来,广州市以 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构建健全㊁完善的孵化育成政策体系,为全市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㊂第一,从地方立法层面明确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社会地位,为孵化载体的快速发展营造基础环境㊂例如,‘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从设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补助资金㊁保障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用房需求㊁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等方面出台政策支持孵化载体创新发展,完善创业孵化功能环境㊂第二,从体系化角度构建覆盖全市孵化载体的普惠性政策,推动孵化载体取得规模优势㊂广州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实施意见“‘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后补助试行办法“和‘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等支持政策,从鼓励多类创新主体参与孵化载体建设㊁对运营优良的孵化载体给予政策奖补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等多个维度体系化地推动全市孵化载体规模持续上升㊂截至2022年年底,广州市众创空间㊁孵化器㊁加速器数量分别为275家㊁338家㊁10家,在全省分别位居第二㊁第一㊁第一,广州市孵化载体在全省的引领地位进一步夯实[12]㊂第三,从引导性㊁创新性角度持续优化政策,促进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发展㊂随着全市孵化载体规模的持续扩大,为进一步引导孵化载体质量提升发展,2021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㊂一方面,重点引导孵化载体朝专业化㊁资本化㊁国际化㊁品牌化的 四化 方向发展,持续发布 广州标杆孵化器榜单 ,为全市孵化载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引领;另一方面,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 以投代评 以赛代评 以赛促评 机制,构建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创新支撑体系,创㊁投㊁贷㊁融联动发展,营造良好的科技企业成长生态㊂与此同时,在推动载体建设方面,先行先试 村改创 模式,对村级工业园㊁物流园㊁村社集体物业进行转型升级,打造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推动老城市实现新活力㊂2.2㊀加快推动产业孵化与成果转化,赋能主导与前沿产业㊀㊀广州市逐步推动孵化载体结合地方产业开展产业孵化,加速产业孵化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融合发展,在支撑 3+5+X ①等重点产业发展等方面作2024年4月朱婧,等:新形势下广州市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策略Apr2024①‘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四五 规划“: 3+5+X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3 是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㊁智能与新能源汽车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5 是五大新兴优势产业,包括智能装备与机器人㊁轨道交通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㊁新材料与精细化工㊁数字创意; X 是未来产业,瞄准量子科技㊁区块链㊁太赫兹㊁天然气水合物㊁纳米科技等一批面向未来的前沿产业㊂出了有益探索,在培育未来产业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进行了早期布局㊂第一,专业化㊁产业化特色明显,培育了一大批扎根垂直领域的专业孵化器与产业加速器㊂一方面,孵化器专业化程度提高且重点集聚在广州市主导产业领域[13]㊂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专业孵化器数量达111家,约占全市孵化器总数的1/3,其中集聚在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与五大新兴优势产业的专业孵化器分别有72家㊁24家,共占全市专业孵化器总数的86.48%[12],培育了拓思软件园㊁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㊁达安创谷等一批优质的专业孵化器㊂另一方面,加速器产业化属性突出,以龙头企业㊁科研机构主导型为主㊂广州市建设的10家加速器重点集聚在电子信息㊁先进制造㊁现代农业㊁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广州市主导产业领域,其中9家为龙头企业主导建设㊁1家为科研机构主导建设,培育了金发科技㊁佳都汇㊁金颖农科等一批扎根产业㊁纵深发展的产业加速器㊂第二,多主体创新特征突出,龙头企业㊁金融机构㊁高校㊁科研机构㊁高新区等多类创新主体加速开展产业孵化,集聚产业㊁创投㊁科创资源,形成4种典型模式㊂其中,产业资源孵化模式,是以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㊁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㊁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发展需求建设专业孵化载体㊁产业园,通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资本㊁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开放共享资源,促进大中小企业在设计研发㊁生产制造㊁市场营销㊁资金融通等方面深度融合,构建 龙头企业+孵化 的产业融合生态[14-15];创投资源孵化模式,由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具备产业创投资源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主导建设,通过依托科技金融资源,聚焦重点㊁前沿产业赛道,投资创新型企业㊁高成长企业和上市潜力型企业,布局培育一批扎根产业的硬科技企业;科创资源孵化模式,是以中山大学㊁华南理工大学㊁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高校㊁科研机构,结合学科㊁人才㊁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建设以促进高校㊁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的孵化载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实现市场化,并依托高校㊁科研机构在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方面的基础优势,打造 技术平台+孵化 的协同创新模式;创新生态孵化模式,是以广州高新区等为代表的创新资源集聚区,围绕生物医药㊁集成电路㊁先进制造等高新区重点产业领域,集聚一批专业孵化器㊁加速器㊁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资源与要素,形成产业聚焦㊁资源共享㊁合作开放的产业融合生态㊂第三,聚焦前沿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探索并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㊂敖青等[16]㊁沈坤荣等[17]相关研究均表明,广州市重点依托中山大学㊁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㊁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建设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聚焦高性能计算㊁人工智能与大数据㊁超级光网络通信技术㊁智能汽车芯片㊁新一代前沿交通载具㊁元宇宙㊁高端医疗器械㊁未来生物制药㊁未来精准医疗技术㊁未来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细分领域,探索 学科+产业 的创新模式,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㊁智能与新能源汽车㊁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㊁产业孵化区㊁产业加速区和产业服务区,打造未来产业创新和孵化高地,为培育未来产业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前瞻探索及有力支撑㊂2.3㊀培育优质科技企业,支撑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㊀㊀广州围绕产业源头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从注重载体建设向注重主体培育转变㊁第8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2期从注重企业集聚向注重产业培育孵化转变,通过培育优质科技企业支撑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㊂第一,孵化载体内企业的产业集聚特征明显㊂以2022年为例,广州市孵化器㊁加速器内在孵(入驻)企业中,集聚在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和五大新兴优势产业的企业数量占在孵(入驻)企业总数的比例超97%①㊂第二,孵化载体内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㊂以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㊃广州赛区)暨2022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为例,获得前三等奖的72家企业中,有57家来自孵化载体,占比近八成[12]㊂第三,孵化载体成为优质高企㊁独角兽企业与上市(挂牌)企业的重要培育地㊂以2022年为例,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广州市孵化器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中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新认定(复核)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近15%,培育出广州紫天跳动科技有限公司㊁广东宜通衡睿科技有限公司㊁广州市新维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12]㊂在独角兽企业培育方面,超1/4的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㊁超1/3的广州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㊁近4成的广州高精尖企业㊁超4成的广州种子独角兽企业由孵化载体培育①㊂在上市企业培育方面,培育出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㊁玄武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㊁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上市企业,持续带动和引领广州市人工智能㊁生物医药㊁先进制造等主导产业创新发展[12]㊂表1㊀2022年广州市孵化器内上市企业名单(部分)孵化器名称上市(挂牌)企业名称上市情况香江独角兽牧场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万格孵化器玄武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港股广州国际生物岛科技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圣诺生物医药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港股中科天泽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科创板广州知识城腾飞科技园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港股科城智慧创新园孵化器广东联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科创板广州信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科创板广东嘉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科创板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番山总部e谷广州市思林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科创板中国科协广州科技园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实朴检测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板①数据由作者根据网站信息整理形成㊂下同㊂2024年4月朱婧,等:新形势下广州市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策略Apr20243㊀广州对比国内其他先进地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㊀㊀目前,广州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对比北京㊁上海等国内其他先进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差距㊂3.1㊀创业孵化政策的针对性与落地性不足3.1.1㊀推动产业孵化的政策聚焦度不够,缺乏针对性㊀㊀近年来,国家和广东省均积极推动产业孵化发展㊂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㊁财政部出台‘关于发布支持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和专业资本集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工作指南的通知“,提出要着力支持打造 龙头企业+产业孵化 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型载体㊂2021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 2025年)“,提出以提升孵化动能㊁加速产业孵化为主线,实施 产业孵化集群培育 等六大专项行动㊂国家㊁广东省对产业孵化的发展都作出了明确要求,然而根据‘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当前,广州孵化载体的发展导向主要为专业化㊁资本化㊁国际化㊁品牌化,虽然在专业化发展方向上包含了产业孵化的部分内容,但不够聚焦,缺乏有针对性地推动孵化载体开展产业孵化的政策㊂3.1.2㊀适应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创新性政策缺位㊀㊀2022年,北京市发布‘标杆孵化器培育行动方案(2022 2025年)“,明确要求打造一批标杆孵化器,聚焦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创业㊁加速 高精尖 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提出七大重点任务,可操作性高,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性㊂2023年,上海市发布‘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孵化器,推动全市孵化器从集聚企业向孕育产业转变㊂该方案五大重点任务提出的相关产业孵化举措紧密结合上海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针对性㊁前瞻性较强㊂相比之下,广州缺乏前瞻性㊁高站位的孵化载体创新性政策作为新时期新要求下的重要指引㊂3.2㊀孵化载体开展产业孵化实践有待深入从其他先进地区发展情况来看,北京中关村注重龙头企业创新孵化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龙头企业创新实操运作发布年度‘大企业开放创新白皮书“,深度剖析龙头企业创新孵化参与方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共性难题㊁失败经验,并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实操指引等,有助于推动产业孵化进一步健康发展㊂同时,中关村相关政府部门鼓励龙头企业创新孵化参与方积极组织各类研讨活动,分享交流㊁探讨产业孵化经验,让龙头企业创新孵化在不断总结㊁不断探讨㊁不断推广中形成落地性更强的操作机制㊂相比之下,一方面,广州具备产业孵化发展基础与专业能力的载体偏少㊂目前,广州纳入统计的专业孵化器占比虽达到1/3,但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市级以上孵化器中专业孵化器占比不到20%;另一方面,广州大多孵化器仍是传统的综合服务模式,运营团队普遍缺乏具备产业㊁技术㊁金融等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服务水平无法满足在孵企业产业孵化的创新服务需求㊂由此可见,广州孵化载体发展存在表面专业化特征突出,实际上更多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 旁观者 ,难以真正有效地开展产业孵化,将各类产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㊂同时,广州尚未形成可推广借鉴的产业孵化有效经验与指引,虽然已有部分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孵化,但其服务内容和推动成效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核心理论指引和落地实操指引,其创新孵化模式难以复制推广㊂第8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2期3.3㊀产业孵化对布局未来产业的牵引力尚未凸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未来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㊂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作出部署;2024年,工信部㊁教育部㊁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㊂可见,孵化未来产业已成为创新创业孵化发展的重要方向㊂国内部分创新型城市先后开始布局未来产业㊂其中,北京引导和支持相关科研机构㊁科技领军企业㊁投资基金等建设量子技术㊁类脑智能㊁区块链㊁元宇宙㊁细胞基因等领域的标杆孵化器,率先形成未来产业集群,推动建成了一批面向未来产业的孵化载体;上海支持国家实验室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战略科技力量配建高质量孵化器,带动更多未来产业重点方向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成果转化应用㊂相比之下,广州推动建成的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单位 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目前仍处于前期建设阶段,对培育未来产业的牵引力尚未显现㊂与此同时,由于广州缺乏相关的工作举措及引导政策,各类创新主体㊁孵化载体对围绕未来产业㊁前瞻技术探索未来产业孵化的主动意识与能力不足,相关探索与实践亦落后于北京㊁上海等其他发达城市㊂3.4㊀产业孵化集聚发展态势与生态效应尚未形成生态协同是产业孵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保障,产业孵化需要政府㊁企业㊁高校及科研机构㊁中介服务机构㊁金融及创投机构等多类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实现 官产学研金用 多方协同创新㊂同时,还需要产业孵化联盟或者相关组织的推动,如北京㊁上海㊁成都等地在政府的引导下成立的中关村融创企业开放创新促进会㊁张江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联盟㊁成都共创计划等,通过平台式运作,促使各参与方发挥优势,充分激活市场创新活力,形成协同共进㊁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㊂相比之下,广州虽然是全国创业孵化机构最密集㊁孵化行业最发达㊁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但产业孵化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相较于北京㊁深圳等区域,各创新主体尤其是高校科研机构㊁创投机构的产业孵化参与度不高,且未成立有促进作用的联盟组织,产业孵化呈现相对分散的局面,未能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和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生态㊂4㊀广州市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策略在新的产业科技发展形势下,广州市应以高站位㊁高定位㊁高目标推动产业孵化为核心的孵化育成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 一个中心㊁三大要素㊁多类主体 的产业创新育成模式,即牢牢把握 产业第一 的发展中心,牵引聚力产业资源㊁科创资源㊁金融资源三大核心要素,重点依托大企业㊁金融机构㊁高校㊁科研机构㊁高新区等多类创新主体推动产业创新育成体系建设,形成赋能传统产业㊁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㊁布局未来产业的关键抓手,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提供新型路径,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㊂4.1㊀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政策4.1.1㊀强化产业引领型孵化载体培育政策支持研究制定广州市产业引领型孵化载体培育方案等创新政策,挖掘和筛选具有产业链根基㊁专业服务体系完善㊁孵化模式超前的机构,进一步聚焦广州市的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加快提升产业孵化服务能力,逐步升级为引领型孵化载2024年4月朱婧,等:新形势下广州市产业孵化高质量发展策略Apr2024。
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标牌制作标准及示意图
一、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标牌标准
1、材料:不锈钢板,正面形状为弧形,底色为不锈钢色。
2、尺寸:匾牌长65cm,宽45cm,折边2cm。
3、字体:“唐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正文字体为宋体,呈弧形,颜色为红色;编号字体为宋体,落款字体为魏碑,颜色为黑色。
正文、编号和落款均居中,上下高度、字体大小可根据实际微调。
示意图见附件。
二、市级众创空间标牌标准
1、材料:不锈钢板,正面形状为平形(非弧形),底色为不锈钢色。
2、尺寸:匾牌长65cm,宽45cm,折边2cm。
3、字体:“众创空间”正文字体为异形字,异形字上方“—唐山市—”字体为宋体,颜色为红色;编号字体为宋体,落款字体为魏碑,颜色为黑色。
正文、编号和落款均居中,上下高度、字体大小可微调。
示意图见附件。
编号:……(宋体)
唐山市科学技术局(魏碑)注:标牌为不锈钢板,正面形状为弧形。
—唐山市—
编号:……(宋体)
唐山市科学技术局(魏碑)注:标牌为不锈钢板,正面形状为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