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的基础
简述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简述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成本会计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企业的各类成本数据,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
这些数据通常来自于企业的财务系统、生产系统和采购系统等。
2. 成本计算与分配:成本会计需要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根据成本对象的不同进行成本分配。
例如,在制造业中,成本会计需要将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完成的产品上。
3. 成本记录与核算:成本会计需要将成本数据记录到成本账户中,形成成本台账。
成本台账是企业成本控制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以用于计算成本、分析成本变动和比较不同产品或部门的成本水平。
4. 成本分析与报告:成本会计需要分析成本的组成和变动情况,提供成本报告给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决策参考。
成本报告可以包括成本结构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控制建议等内容,以帮助企业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经营效益。
5. 成本控制与预算:成本会计需要参与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和预算,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偏差分析和成本控制建议,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和预算目标。
以上是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成本会计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关成本的决策支持。
成本会计基础重点
第 14 讲本钱会计根底(知识点)本钱会计根底一、本钱会计概念二、本钱会计的根本原理一、本钱会计的概念★本钱会计——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为求得产品的总本钱和单位本钱而核算全部生产本钱和费用的会计活动。
产品本钱——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本钱而应按肯定标准分配计入的间接费用〕(例题1·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本钱的是〔〕。
A.直接材料本钱B.直接人工本钱C.生产车间治理人员的工资D.与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产品本钱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包含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肯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
即直接材料本钱、直接人工本钱和制造费用。
选项D,计入销售费用。
二、本钱会计的根本原理★〔一〕产品本钱核算的要求1.做好各项根底工作。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①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②正确划分本钱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③正确划分本期费用与以后期间费用的界限;④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本钱费用的界限;⑤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本钱的界限。
(提示)划分应当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负担费用应与受益程度成正比。
3.依据生产特点和治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本钱计算方法。
包含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本钱法等。
4.遵守一致性原则。
5.编制产品本钱报表。
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本钱报表。
企业可以依据自身治理要求,确定本钱报表的具体格式和列报方法。
(例题2·推断题)☆企业应遵循谁受益谁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负担费用应与受益程度成正比的原则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正确答案)√(例题3·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本钱和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产品本钱核算是依据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本钱、费用进行计算B.产品本钱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C.产品本钱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D.产品本钱一般以本钱计算单或本钱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为计算依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产品本钱一般以本钱计算单或本钱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成本会计实务理论基础
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经营管理中各 方面工作的好坏,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成本上反映出来,比如机器设 备的利用是否充分,材料物资的消耗是否节约,生产工艺的设计是否合 理,供产销各环节是否顺畅,劳动声场率高低,产品设计的好坏等,都 会对成本产生影响。成本既然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指标,因而可 以通过对成本的计划、控制、监督、考核、分析等来促使企业及企业内 各单位加强经济核算,努力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成本会计实务理论基础
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后,必须把相当于成本的数额划分出来,用以 补偿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耗费,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成 本也是划分生产经营耗费和企业纯收入的依据,在一定的销售收入中, 成本越低,企业纯收入就越多。可见,成本作为补偿生产耗费尺度的作 用,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成本会计实务理论基础
各行业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简称为成本、费用。因 此,成本会计事实上指的是成本、费用会计。
尽管不同的行业经营特点和费用发生的形式、范围有所不同,但它 们都有着最本质的共同点:都是向社会有偿提供其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务, 都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维持企业的持续经营,耗费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都要从成本中得到补偿。为了正确理解产品成本的含义,可 以从耗费和补偿两个方面考虑:从耗费角度看,它是生产过程中劳动的 消耗,是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即 成本的内涵;从补偿角度看,它是资本消耗的价值补偿,补偿商品生产 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的价格。
当然,成本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本的概念 和内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所感受到的成本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
论成本会计的基础组织工作
论成本会计的基础组织工作摘要:成本会计的核算,关键在于做好成本的基础工作,文章中所指的成本会计的基础织织工作指的是广义成本会计基础工作,包括组织机构,需要遵循的原则,建立起成本费用与其他要素的划分标准。
关键词:加强;成本会计;基础工作;对策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101-01本文所指的成本会计的基础织织工作指的是广义成本会计基础工作,包括组织机构,需要遵循的原则,建立起成本费用与其他要素的划分标准。
这是我们进行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工作的建立,成本会计工作就无从谈起,以下就这些问题和作一些阐述。
一、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成本会计组织机构(一)因企业而宜地选择组织形式有两种组织形式可以选择,集中工作方式和分散工作方式。
采用集中工作方式,企业的一切成本会计业务,都集中在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车间和其他有关部门只提供原始资料,这些提供资料的人员主职或兼做成本会计核算,平时业务量不大。
分散工作方式,企业的车间成本各部门费用支出的计划,核算分析等都由车间的成本核算员完成,上级部门只是汇总、监督、指导,实践证明,大中型企业宜选择分散工作方式,有利于精神计算控制成本,小型企业采用集中工作方式,有利于信息传递及时,节省人力物力。
(二)合理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并明确职责一般情况下,厂部至少应设置以下成本会计岗位:材料核算岗位、工资成本核算岗位费用核算岗位、定额(式)计划成本管理岗位,产品成本综合核算岗位等。
各岗位的职责是:材料核算岗位承担由厂部负责的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通过对各仓库交来的各车间领用材料的凭证进行审核,再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分配到各车间。
部门。
同时,它还担负着与材料供应单位相配合,做好材料采购领发工作。
工资成本核算岗位应与劳资部门紧密配合,主要负责计算职工的应发工资,并按工资费用的发生地点和用途,归集和分配工资费用到各车间或部门。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与成本分类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与成本分类一、成本会计基础知识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种重要分支,它主要通过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分配和控制,为企业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下面将介绍成本会计的一些基础知识。
1.1 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指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物品、作业或成本承担单位。
常见的成本对象包括产品、服务、项目、部门等。
对不同的成本对象进行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成本结构和资源利用情况。
1.2 成本要素成本要素是构成企业成本的基本组成部分。
常见的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成本等。
掌握成本要素的核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对于准确计算成本、定价产品以及进行成本控制都至关重要。
1.3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是指根据成本对象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来确定成本。
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生产成本法等。
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可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1.4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对成本进行系统的分解和解释,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成本的组成、变动原因等。
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有差异分析、比较分析、成本估算等。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成本的形成过程,寻找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二、成本分类成本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将企业的成本按照其性质、用途或发生的阶段进行划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分类方法。
2.1 按性质分类按性质分类是指根据成本发生的性质和性质特征进行划分。
常见的按性质分类的成本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的特点和变动规律。
2.2 按用途分类按用途分类是指根据成本所用于的具体用途进行划分。
常见的按用途分类的成本有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分配成本,计算产品成本和决策成本效益。
2.3 按发生阶段分类按发生阶段分类是指根据成本在企业生产流程中所发生的阶段进行划分。
常见的按发生阶段分类的成本有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成本、销售费用成本和管理费用成本等。
选择题
第三章,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和工作组织一、单项选择。
1、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A、设置会计机构B、配置会计人员C、制定会计制度D、建立定额管理制度2、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包括()A、生产部门B、销售部门C、成本核算科D、总务行政部门3、成本的归口管理部门包括()A、成本领导机构B、成产班组C、成本核算科D、总务行政部门4、设置管理部门的职责是()A、负责管理劳动力的合理组织B、负责制定设备利用定额C、负责制定物资储备定额D、负责制定各项费用的预算5、现代成本会计应该放在首位首位工作是()A、成本计划B、成本核算C、成本预算和决策D、成本考核和分析二、多项选择。
1、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主要有()A、建立和健全成本考核制度B、建立和健全财产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制定C、建立和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制度D、建立和健全成本分析制度E、制定产内内部结算价格2、企业可以制定各种价格,与成本有关的定额是()A、固定资产利用率B、产品合格率C、管理费用的限额D、工时定额E、材料消耗定额3、各项定额制定的基本方法应该是()A、定额成本比例法B、约当产量法C、标准成本法D、经验统计发E、技术分析法4、企业制定定额的意义是()A、可以使成本计划的编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B、为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C、为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提供了标准E、便于控制实际成本的支出D、为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提供了标准5、企业内部个单位的经济往来,应按照制定的内部结算价格和结算方式进行结算,内部结算方式可以是()A、货币结算方式B、产内托收承付结算方式C、产内委托收款结算方式D、产内银行本票结算方式D、产内商业汇票结算方式6、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A、成本会计制度B、成本会计人员C、成本会计机构D、成本管理责任制E、班组经济核算7、成本会计制度应该包括的内容是()A、关于成本核算制度B、关于成本分析制度C、关于成本核算制度D、关于成本岗位责任制度E、企业内部核算制度8、可以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应该是()A、能够公正客观地表达会计信息B、必须具备必要的会计知识,但不必熟悉生产技术C、通过持续教育,保持胜任的职业能力D、必须有能力经营管理企业E、必须具备会计师资格三、判断题1、制度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审核,与成本计算没有联系()。
成本会计基础知识
成本会计按经济用途分类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能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的形成,并以直接计入方式归集到产品成本中去的所有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生产工人工资及其所提的职工福利费。
3.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及动力费。
4.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明细项目有:(1)工资,指企业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2)职工福利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的医药卫生、困难补助、文体活动等各项职工福利费。
(3)折旧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使用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各项固定资产按照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4)租赁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向外部临时租入各种固定资产和工具而支付的租金,但不包括融资租赁的租金。
(5)修理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使用的各项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所发生的修理费。
(6)机物料消耗,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维护及其设备等所消耗的各种材料,但不包括修利用和劳保用材料。
(7)低值易耗品摊销,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使用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
(8)取暖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支付的取暖费。
(9)水电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耗用水、电而支付的水电费,但不包括已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生产过程消耗的动力费用。
(10)办公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支付的文具、印刷、邮电、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
(11)差旅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职工因公外出、法定探亲期间的各项差旅费。
(12)运输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应负担的运输劳务费。
(13)保险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应负担的财产物资保险费。
(14)设计制图费,指企业各生产单位设计部门的日常经费。
(15)试验检验费,指企业对材料、产品进行分析、化验、检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实验室和检验部门所耗用的材料以及委托外部进行检查试验时所支付的费用等。
初级会计实务:账务处理程序、会计信息化、财产清查、成本会计基础
知识点:账务处理程序▲▲▲一、账务处理程序分类依据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账务处理程序分为: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步骤①根据原始凭证填制汇总原始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以填制通用记账凭证;③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逐笔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⑤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⑥期末,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⑦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财务报表。
(二)适用范围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2022年单选题】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企业登记总分类账的直接依据是()。
A.科目汇总表B.汇总记账凭证C.原始凭证D.记账凭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三、汇总记账凭证程序(一)步骤①根据原始凭证填制汇总原始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以填制通用记账凭证;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⑤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有关汇总记账凭证;⑥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⑦期末,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⑧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财务报表。
(二)适用范围适合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2020年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以汇总记账凭证为登记依据的是()。
A.总账B.明细账C.科目汇总表D.记账凭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大中型单位的总分类账,可以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等定期登记。
简述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简述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摘要:一、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二、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1.成本核算基础工作2.成本预测基础工作3.成本控制基础工作4.成本分析基础工作5.成本考核基础工作正文:的成本会计基础工作是指为开展成本会计工作所作的准备性和基础性工作。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和目的成本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提高成本会计工作质量、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成本会计基础工作,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掌握成本信息,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1.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制定成本核算规程、明确成本核算范围、制定成本核算方法、建立成本核算报表体系等。
这些工作是确保成本核算准确、及时、完整的关键。
2.成本预测基础工作成本预测基础工作包括:收集历史成本数据、调查同行业成本水平、掌握市场价格信息、运用预测分析方法等。
通过对未来成本的预测,为企业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3.成本控制基础工作成本控制基础工作主要有:制定成本控制制度、明确成本控制责任、设立成本控制指标、开展成本控制培训等。
这些工作有助于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4.成本分析基础工作成本分析基础工作包括:收集成本数据、整理成本资料、建立成本分析体系、制定成本分析方法等。
通过对成本数据的分析,为企业找出成本波动的原因,提出降低成本的建议。
5.成本考核基础工作成本考核基础工作主要是建立成本考核制度、制定成本考核指标、制定成本考核办法等。
通过对成本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企业各部门和员工的成本绩效进行评价,激发员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总之,成本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简述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请简述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
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计算、分析和控制。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成本分类、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三个方面。
一、成本分类成本分类是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之一,它是根据成本的性质和用途将成本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于后续的成本计算和分析。
常见的成本分类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1.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2. 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品数量发生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数量发生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费用。
二、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工作之一,它通过对各项成本的计算和核算,确定产品的成本,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关成本的信息。
1. 原材料成本计算:原材料成本计算是指对企业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核算,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
2. 直接人工成本计算:直接人工成本计算是指通过记录直接投入到产品生产中的人工成本,包括工资、福利费用等。
3. 制造费用计算:制造费用计算是指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成本进行核算,包括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电力费用、制造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三、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成本会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旨在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1. 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目标,对各项成本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规划,以便于控制成本的发生和使用。
2.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指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成本的变动原因,以便于制定成本控制的措施。
3. 成本控制措施: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成本标准、加强对成本的监控和核实、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等,以确保企业的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成本会计基础》教师教学课件:模块一项目四《成本会计基础》
二 废品损失概述
(二)废品损失的概念和方式
所谓废品损失,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生或完工入库后发现的各种 不可修复废品所形成的报废净损失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总 和。
分配方法如下:
➢ 第一步:根据各辅助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和向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提 供劳务情况,计算出辅助车间的实际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
•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辅助车间生产费用总额" /"该车间供应劳务总量-其 他辅助车间消耗量之和"
➢ 第二步:按辅助生产实际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对象的消耗量计算各受益对象应 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即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
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按其生产性质不同,可分为基本生产车间
和辅助生产车间两种类型。
基本生产车间
是指从事商品
生产的车间。
(一) 基本生产
车间
类 型
(二) 辅助标生题产
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 是指为基本生 产车间和企业 其他部门服务 而进行产品生 产和劳务供应 的车间。
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表4-7
制造费用分配表
➢ 根据表4-7,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豆沙月饼 6 000
——枣泥月饼 8 800 贷:制造费用——月饼生产车间 14 800
三 制造费用的分配
(二)机器工时比例法
机器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时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 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方法与生产工时比例法相同, 这一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因为在这 种车间的制造费用中,与机器设备使用有关的费用比重较大,而 这一部分费用与机器设备运转的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采用这 一方法,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
成本会计的基础思维解析
成本会计的基础思维解析摘要:本文从成本会计作用和存在的意义,以及成本会计的基础思维解析两个方面阐述了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同时提供了较为简单的理解思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成本会计这门课程。
关键词:成本会计;成本作用;受益原则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成本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为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成本和费用的会计活动。
现代成本会计是为克服通货膨胀所引起物价变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弊端,在物价变动情况下,以资产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针对相关经济主体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价值管理活动。
现代成本会计是在继承传统成本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会计理论,是传统成本会计在物价变动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将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有效结合,具有不同于传统成本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可随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及时反映资产价值变化,具有高度的决策相关性。
学生通过对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学习,对会计这门学科有了大致的了解,清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那么,继续学习会计专业课的过程也就是将基本流程进一步的详细化和系统化,让学生能从各个模块和层面更深一步的理解会计这门学科。
成本会计作为财会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尤其存在的深刻意义。
成本会计在会计的专业课里属于较难的一门专业课,涉及到的核算公式和运算特别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记忆公式是一个难点。
但是成本在会计中属于基础内容,不能理解成本计算和存在的意义,就不能说你学好了会计,现在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大家理解成本会计的基础思维模式:一、成本的作用首先从成本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来理解成本的重要性。
第一,成本是补偿生产消耗的尺度。
对于会计的处理流程,简单来说就是整个企业资金的流动过程。
成本会计#客观题
第一章一、单选题1.成本会计的最基础职能是()。
A.成本分析B。
成本核算C。
成本控制 D.成本决策试题答案:B2。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 ).A.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B.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C。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D.生产经营成本和相关期间费用试题答案:D3.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方式一般采取( )方式.A.集中工作 B.分散工作C。
统一工作D。
会计岗位责任制试题答案:B4。
下列属于工业企业期间费用的是()。
A。
直接材料费用B.制造费用C。
直接人工费用D。
销售费用试题答案:D三、判断题1.在理论成本法下,将价值耗费区分为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试题答案:×2。
在制造成本法下,将价值耗费区分为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试题答案:√3.成本会计集中工作方式比较适合中小型企业,而大型企业则有会造成工作成本高效率低。
试题答案:√4.成本会计的基础职能是成本核算。
试题答案:√第二章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
A。
外购动力B。
直接材料C。
材料费用 D.折旧费用试题答案:B2.下列属于产品生产要素费用的是( )。
A.直接人工 B.废品损失C。
外购动力费用D。
燃料及动力试题答案:C3。
下列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直接材料费用B。
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C.车间厂房折旧 D.企业总部办公楼折旧试题答案:D4。
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的主账户是()。
A.基本生产成本B。
辅助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D。
产成品试题答案:A三、判断题1.燃料及动力是企业必须设置的成本项目.试题答案:×2.企业的成本项目事实上是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下级的基础明细项目试题答案:√3.直接计入费用由于有直接的成本归属对象,因此不需要进行在成本计算对象间的分配。
试题答案:√4.若“生产成本”不足以满足核算需要,可以将其分为“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试题答案:√第五章一、单选题1。
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成本会计基础必学知识点
成本会计基础必学知识点1. 成本的定义: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和提供产品或服务所支出的各项费用。
2. 成本的分类:按照发生的时间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照费用性质可以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成本;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3. 成本的要素: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4. 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作业成本法和过程成本法两种。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以订单形式生产产品,每个订单的成本独立计算;过程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的过程中,将成本均摊到产品上。
5.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作业成本核算和过程成本核算两种。
作业成本核算是根据作业单元和成本驱动因素,将成本分配到作业单元;过程成本核算是以工序为单位,将成本分配到各个工序。
6. 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预算控制和标准成本控制两种。
预算控制是通过制定预算,实施预算执行,进行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是通过设定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进行成本控制。
7. 成本估算方法:成本估算方法主要有估算法、统计法和专家法等。
估算法是基于已有数据进行推算;统计法是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估算结果;专家法是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进行估算。
8. 作业成本卡:作业成本卡是用于记录和报告成本和成本要素的工具,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信息。
9.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根据预定的成本标准,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预测和核算的基础。
10. 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根据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的原则,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和决策。
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优化等方面。
以上是成本会计基础的一些必学知识点,对于学习和理解成本会计有一定的帮助。
成本会计学(本科)复习题
成本会计学(本科)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以下哪项内容属于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A.加强核算与管理过程 B.制定各种消耗定额C.体现重要性原则的运用D.制定各种规章制度2.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中处理好跨期摊配费用的内容主要是指()A.固定资产购置费用B.无形资产购置费用C.预付的财产保险费用 D.预付的购货费用3.生产费用要素中的税金,不包括:()A.印花税 B.土地使用税C.房产税 D.增值税4.如果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单独核算,则辅助生产的待分配费用是()A.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B.辅助生产车间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计入费用C.辅助生产车间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费用D.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和辅助生产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的待分配费用之和5.企业的各种期间费用期末应直接()A.计入生产成本B.转入当期损益C.计入待摊费用D.转入利润分配6.某种产品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数量虽多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应采用:()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C.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D.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比例计算法7.企业诉讼费用一般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A.“待摊费用”B.“预提费用”C.“管理费用”D.“应付职工薪酬”8.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属于()A.制造费用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营业经费9.在综合结转法下,成本还原的对象是()A.前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B.产成品所耗各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10.在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应选择的成本计算对象是:()A.产品品种B.产品批别C.产品生产步骤D.产品类别11.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B.与生产的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C.只适用于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D.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12.在一些新的行业、新建企业以及垄断性企业进行成本分析时,所选择的评价标准应用较多的是()A.历史标准B.行业标准C.预算标准D.实际标准13.在成本计划一级与分级相结合的编制方法中,不分车间编制的是:()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薪酬14.在产品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的幅度什么功能降低的幅度,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A.小于B.大于C.等于D.都不是15.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形成于20世纪:()A.三四十年代 B.四五十年代C.五六十年代 D.八十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实所做的最初书面记载。
它是进行各项核算的前提条件,是编制费用预算,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重要依据。
成本会计有关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化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2)反映活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3)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原始记录。
(4)其他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一切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更是如此。
因此,原始记录必须真实正确,内容完整,手续齐全,要素完备,以便为成本计算、控制、预测和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2、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为了保证入库材料物资数量与质量,必须搞好计量与验收工作,准确的计量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原始记录可靠性的前提;为了保证领、退的材料物资准确无误,还必须及时办好领料和退料凭证手续,使成本中的材料费用相对准确。
由于材料物资等存货品种、规格多,进出频繁,尽管严格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账面不符还经常存在,所以对材料物资还得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进行账面调整,以保证库存材料物资的真实性,确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费用更加准确。
3、实施有效的定额管理;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规定的数量标准。
科学先进的定额,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与成本核算有关的消耗定额,主要包括:工时定额、产量定额、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额,有关费用的定额如制造费用的预算等。
消耗定额的制定是作为企业产品生产发生耗费应该掌握的标准。
但由于消耗定额服务于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可表现为不同的消耗水平。
当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额;当定额作为分配实际成本标准时,是以能体现现行消耗水平的定额为依据来衡量的;当企业为实现预期利润而控制成本时,是根据企业实现预期利润必须达到的消耗水平作为衡量的尺度。
成本会计的基础和成本元素
一讲- 成本会计的基础和成本元素1 成本会计的性质和常理传统见解现代见解成本会计的重点为﹕- 在一定时期确定成本和利润- 衡量存货﹑在制品﹑制成品﹐和控制存货- 制作成本预算和预测- 分析差异﹐让经理作出补救- 成本控制和减少- 数据提供﹕计划﹑控制﹑决策1.1 计划﹑控制和决策在成本会计的角色(a) 计划﹕(b) 控制﹕(c) 决策﹕1.2 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目的在提供会计数据信息﹐以便管理层作出决策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共通点管理会计- 决策﹑政策建立和信息传达成本会计- 收集产品成本的详细数据﹐以便管理层作出决策和对外发报成本会计通常被视作管理会计等一部分1.3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比较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提供数据基本作内部用途基本作对外发报指定规则管理层作出和要求公司法﹑证券处理交易条例和标准会计实务公报目的提供数据信息以便管理层作出行动作为过往记录﹐显示财政状况,时间未来取向过往取向取向使用过往数据以便管理层作出行动使用过往数据显示过往业绩观点提供部门﹑产品或者地区的详细分析提供机构的财务摘要1.4 管理会计的运用- 以由工业制造机构扩展到服务机构- 如酒店﹑银行﹑航空公司等1.5 有用会计信息的运用(a) 适合机构运用(b) 切合预期需要(c) 切合时间需要﹐以便作出实时行动(d) 向适当的负责人提供数据﹐以便计划和控制(e) 提供准确和详细的数据2. 成本要素2.1 成本目标为任何活动﹑项目或行动提供﹕存货衡量用的成本决策用的成本控制用的成本2.2 成本已在某一成本目标使用的费用﹐或为某一成本目标而使用的资源总成本= 使用数量x 单元成本2.3 成本单位产品或服务﹐确定已使用的数量单位2.4 成本中心某机构功能或位置﹐用以确定成本。
当成本不直接与成本单位挂钩时应用3. 一般成本簿记用的成本3.1 直接成本/ 主要成本可以直接归入某一成本目标- 直接原料(DM)- 直接人工(DL)- 直接费用(DE)3.2 间接成本/ 经常费用不能确认为某一成本目标的成本- 间接原料(IDM)- 间接人工(IDL)- 间接费用(IDE)总成本= 主要成本+ 间接成本4. 成本分析和分类成本分析, 可以按照(a) 它们的性质(b) 它们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的关系(c) 它们与生产数量变化的关系4.1 成本性质与分类(a) 原料﹕直接与间接原料(b) 人工﹕直接与间接人工(c) 辅助生产费用﹕除了直接原料和人工的生产成本﹐可以被分为制造费用﹐行政费用和销售费用4.2 成本与生产过程的关系(a) 主要成本= DM + DL + DE(b) 加工成本﹐即转化原料为产品的生产过程(c) 在某一会计期间出现的产品成本= 主要成本(直接成本) + 制造费用(d) 总成本= 总生产成本+ 行政﹑销售﹑分发费用+ 理财费用4.3 根据产生费用的部门(a) 工厂部门﹕i) 生产部门ii) 生产服务部门(b) 行政部门﹕日常行政﹑人事﹑会计﹑保安等行政费用(c) 市场和分发部门- 市场﹑销售﹑运输经常费用(d) 理财成本- 给予机构借出营运费用的利息成本4.4 成本配合收入(a) 产品成本不列作费用直到产品售出﹐当产品销售后﹐成为费用﹐称为销售成本﹐在销售期间与销售利润配合,在会计期间间结束﹐仍未来销售的﹐称为制成品存货(b) 期间成本在某一期间产生的费用﹐它们不会进入存货阶段5. 成本分配将已确定的成本(直接的或间接的成本)﹐列作成本中心或成本目标6. 成本分摊当不能将成本列入成本中心或成本目标时﹐它有需要按照协议原则分摊成本分摊只适用于间接成本7. 生产经常费用归纳法如果生产经常费用不直接与成本单位有关﹐需要将产品以经常费用分配法分配8 成本行为(可变的﹑固定的﹑半可变的﹑阶级的)成本可以分为可变的﹑固定的﹑半可变的﹑或阶级的﹐视它们对活动程度的反应a) 可变成本费用与活动费用成正比I. 线性关系II. 非线性关系b) 固定成本在某一相关活动范围内维持不变相关活动范围内的固定成本- 在某一活动阶段固定成本不变c) 半可变成本具备固定的和可变成本的特质﹐可以上升和降低﹐不与活动程度成正比总半可变成本﹐Y = a + bxa = 固定元素b = 可变元素可以区别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半可变成本的方法有﹕- 高低点法-- 散点图法-- 最小平方法/回归分析如果未来情有异于过去情﹐这些分析将不能用以预测未来成本d) 阶级成本在某一阶段维持不变﹐然后当活动数量增加﹐即跃升至新程度﹐同时在肯定范围内维持不变﹐直至另一次跃升方法一﹕将它当作固定成本方法二﹕将它当作可变成本9. 成本行为(相关的和不相关的)成本可分为与决策相关的和不相关的﹐相关成本可以在现在或未来发生﹐然而不相关成本就不受决策影10. 成本行为(可避免的和不可避免的)成本可分为可避免的和不可避免的﹐假使某一选择更改﹐可避免成本可以省回﹐不过不可避免成本就不能省回11. 销售成本的确定工业制造的存货可以分为三类型﹕- 原料- 在制品- 制成品11.1 原料的变改$期初原料30,000加上﹕购买20,000总数50,000减去﹕制成品成本44,000期末原料6,00011.2 在制品的变改$期初在制品20,000加上﹕已生产成本直接原料44,000直接人工20,000制造费用50,000总生产成本114,000134,000减去﹕期末在制品40,000制成品成本94,00011.3 制成品的变改$ 期初制成品90,000加上﹕制成品成本94,000 ------- 总共可供销售的制成品184,000减去﹕销售成本143,000 ------- 期末结余41,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实所做的最初书面记载。
它是进行各项核算的前提条件,是编制费用预算,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重要依据。
成本会计有关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化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2)反映活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
(3)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原始记录。
(4)其他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一切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更是如此。
因此,原始记录必须真实正确,内容完整,手续齐全,要素完备,以便为成本计算、控制、预测和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2•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最重要的前提)为了保证入库材料物资数量与质量,必须搞好计量与验收工作,准确的计量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原始记录可靠性的前提;为了保证领、退的材料物资准确无误,还必须及时办好领料和退料凭证手续,使成本中的材料费用相对准确。
由于材料物资等存货品种、规格多,进出频繁,尽管严格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账面不符还经常存在,所以对材料物资还得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进行账面调整,以保证库存材料物资的真实性,确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费用更加准确。
3•实施有效的定额管理;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规定的数量标准。
科学先进的定额,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与成本核算有关的消耗定额,主要包括:工时定额、产量定额、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额,有关费用的定额如制造费用的预算等。
消耗定额的制定是作为企业产品生产发生耗费应该掌握的标准。
但由于消耗定额服务于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可表现为不同的消耗水平。
当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额;当定额作为分配实际成本标准时,是以能体现现行消耗水平的定额为依据来衡量的;当企业为实现预期利润而控制成本时,是根据企业实现预期利润必须达到的消耗水平作为衡量的尺度。
定额制定后,为了保持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必须根据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行不断的修订,使它为成本管理与核算提供客观的依据。
4•建立适合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往往会相互提供半成品、材料、劳务等等,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明确各单位工作业绩以及总体评价与考核的需要,应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
制定结算价格的主要依据有:(1)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应以当时的市场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2 )材料物资、劳务等也可以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双方协商定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议价”,作为内部的结算价格;(3)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等在内部转移时,可以用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4)在原有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利润(即一定利润率计算)作为内部的价格。
除上述计价方法外,企业也可以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以及结算上具体情况来确定其合理的结算价格进行结算。
5.颁布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而制定的有关制度、章程和规则。
规章制度是人们行动的准绳,是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的保证。
企业内与成本会计有关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计量验收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材料收发零用制度、物资盘存制度、费用开支规定以及其他各种成本管理制度等。
各种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应随着生产发展、经营情况的变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客观条件和变化,不断改进,逐步完善。
成本的含义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1.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
即成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耗费的货币表现;2.成本具有补偿的性质。
它是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而应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3.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
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甚至从更广的含义看,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在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机会成本就有这种含义。
理论成本的构成理论成本(产品成本)是广义的成本,通常是指在正常生产、合理经营条件下的社会平均成本,是生产商品的价值中物化劳动价值和活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
随着商品产品成本计算、分析的深化,人们逐渐地发现实际成本与理论成本并不完全等同。
成本作为商品经济范畴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的,而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
生产成本就是生产主体为生产一定产品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或劳动耗费),不同的生产主体,相同的劳动耗费,其成本的构成可以是不同的。
现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多种所有制的生产主体同时并存,从客观实际出发,理论成本应当与目前的经济体制相适应,采用多种理论成本。
应用成本应用成本是理论成本的具体化,也称实际成本,是按照现行制度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以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所创造价值中应纳入成本范围的那部分价值的货币表现。
区别:理论成本不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偶然因素和异常情况的消耗,只对正常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货币计量,而应用成本往往受客观条件包括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当期生产经营条件变化的影响。
具体表现是: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我国目前存在多种所有制多生产主体的情况下,计算生产耗费量和补偿量的观念是不同的;(2)由于目前客观上存在物价上涨、劳动报酬时增时减、固定资产折旧率不同以及内外部原因引起其他费用的变化,即使同一生产主体,同一成本对象,在不同的成本计算期里计算的实际成本当然也是不同的;(3)宏观管理政策和体制的变动,引起微观成本开支内容、范围的调整使实际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理论成本。
联系:应用成本是在理论成本的指导下具体实践的成本,它的确认以理论成本为基础,同时它又是检验理论成本的成本,是丰富和发展理论成本的实践性成本。
成本会计的产生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
生产成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时期,完善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引起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这时各种劳动的结合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更加注意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提上议事日程。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为了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必然要计算生产耗费,确定交易价格,计算出售商品后盈亏情况,从而产生了计算成本的需要。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易活动日趋复杂,使成本会计逐步发展成为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19 世纪,英国会计人员对成本会计作了很多的研究,提出许多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意义的创见:1.卡克与费尔斯(英国)合著:《工厂会计》,详细地论述了工业簿记中特有的账户,即材料账户、工资账户、设备账户和产品账户等。
2.巴特斯比(英国):提出主要成本是指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之和。
3.诺顿著:《纺织工厂簿记》,主张制造成本与非制造成本分别进行核算。
4.刘易斯著:《工厂的商业组织》,主张将成本分为主要成本和间接费用两大部分,主要成本按产品进行分配,间接费用则直接转到损益账户。
20 世纪初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推行泰勒制度,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用于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标准成本法,使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计算进而扩展到成本控制和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高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企业成本会计不仅要精打细算,还要为降低产品成本而献计献策。
泰勒制度:泰勒制度由弗雷德里克•W •泰勒(古典管理学派)(1856-1915)提出。
当泰勒在米德费尔钢铁公司工作时,他就注意到了“磨洋工” 现象。
工人们的产量远远少于他们力所能及的产量。
于是,泰勒开始收集材料,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管理理论。
起初,他的管理思想影响并不大,直到海军兵工厂反对“泰勒制度” 的一次罢工,引起了1912 年国会召开“泰勒制度和其他工厂管理制度” 的听证会,这才给泰勒以机会,阐述他关于科学管理概念的观点。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执行必须来一次“全面的精神革命” ,它必须同时爆发于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内心之中,使劳资双方停止关于如何分割剩余的争吵,团结起来增加剩余额;也必须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来获得确定完成每项作业的适当的程序和建立合理的每人时产出水平所需的信息。
为此,他主张,科学管理的建立必须先解决两大问题;增加普通工人的平均产出和提高管理的效率。
他提出了四项管理原则:第一,对人的劳动的每种要素规定一种科学的方法;第二,对工人进行认真的挑选录用和彻底的考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第三,对工人进行说服教育或更好地“激励” ,以保证所有的工作都能按照已经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进行;第四,以适宜的方式进行管理,使管理和工人两者所承担的工作与分担的责任几乎均等。
泰勒制度的最大的弱点在于不讲究广大劳动者的主动因素,只是注重从科学管理角度为工人设计好一项工作,规定好一个条条道道。
成本会计的发展的历史阶段1.原始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当时认为成本会计就是汇集生产成本的一种制度,主要是用来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在这期间,英国会计学家已经设计出定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的方法(当时应用的范围只限用工业企业),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
2.近代的成本会计,主要是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 的新职能。
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计就不仅是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还要事先制订成本标准,并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与定期的成本分析。
正因为成本会计扩大了管理职能,于是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
3.现代成本会计:今天对于成本的定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成本的范畴,例如美国会计学会与标准委员会就如此定义成本: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从这一定义看,成本的外延除了产品成本的概念与内容,它还可以包括:劳务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等。
除此之外由于成本管理的不同目的,则形成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使成本有各种各样的组合。
同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日趋深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