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耳穴ppt课件
![耳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0d82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c.png)
多项研究表明,耳穴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症状 ,提高睡眠质量,对于短期和长期的失眠均有显 著疗效。
耳穴治疗在焦虑和抑郁中的应用
临床试验表明,耳穴治疗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 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轻度焦虑和 抑郁的患者效果更佳。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耳穴治疗的机制
目前对耳穴治疗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其 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特殊人群不宜进行耳穴治疗。
治疗环境
治疗反应
保持治疗环境安静、舒适、温暖,避免风 吹和寒冷刺激。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感或明显疼痛, 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方法
日常护理
保持耳部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过度清洗和用力
搓揉。
饮食调理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 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04
常见疾病的耳穴治疗
感冒的耳穴治疗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过耳穴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促进康复。
感冒时,可以选择耳穴中的肺、咽喉等穴位进行按压刺激, 以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同时,可以配合其他中医治疗方 法如拔罐、艾灸等,加强治疗效果。
失眠的耳穴治疗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通过耳穴治疗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缓解失眠症状。
耳针法是一种通过针刺耳部穴位刺激 相应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 目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疗效迅速 、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临床。
耳穴按摩法
总结词
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刺激相应经络,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耳穴按摩法是一种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刺激相应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无创伤 、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
耳穴治疗在焦虑和抑郁中的应用
临床试验表明,耳穴治疗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 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轻度焦虑和 抑郁的患者效果更佳。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耳穴治疗的机制
目前对耳穴治疗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其 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特殊人群不宜进行耳穴治疗。
治疗环境
治疗反应
保持治疗环境安静、舒适、温暖,避免风 吹和寒冷刺激。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感或明显疼痛, 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方法
日常护理
保持耳部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过度清洗和用力
搓揉。
饮食调理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 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04
常见疾病的耳穴治疗
感冒的耳穴治疗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过耳穴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促进康复。
感冒时,可以选择耳穴中的肺、咽喉等穴位进行按压刺激, 以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同时,可以配合其他中医治疗方 法如拔罐、艾灸等,加强治疗效果。
失眠的耳穴治疗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通过耳穴治疗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缓解失眠症状。
耳针法是一种通过针刺耳部穴位刺激 相应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 目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疗效迅速 、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临床。
耳穴按摩法
总结词
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刺激相应经络,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耳穴按摩法是一种通过按摩耳部穴位刺激相应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无创伤 、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
耳穴诊疗法-ppt课件
![耳穴诊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b382b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5.png)
19
常用的耳穴选穴法
1. 按与人体相应的部位选穴 2. 按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选穴 3. 按现代医学的功能或作用选穴 4. 按临床经验选穴
20
相应部位、经络脏腑理论选穴
按相应部位选穴
根据患病部位,在耳廓的相应部位选穴,如齿痛配牙痛穴,
踝痛配踝关节穴等。
按经络理论选穴
1.同经选穴:根据经络循行的部位辨出何经受病。如偏头痛,
留。 • 外生殖器(平对耳轮下脚上缘) :睾丸炎、阴道
炎、阳痿。 • 耳尖:红眼、发热、高血压。 • 轮1~6: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耳舟、对耳轮上下脚及体部
• 指、腕、肘、肩、肩关节、锁骨:相应部位疼痛。 • 荨麻疹点(指腕之间):止痒、抗过敏。 • 趾、踝、膝、臀、坐骨:相应部位疼痛及扭伤。 • 腹:腹腔盆腔病的配穴。 • 胸:胸痛、胁痛、神经痛、乳腺炎。 • 颈:落枕。 • 骶腰椎、胸椎、颈椎:相应部位疼痛。
痛点。 3.摸:手指轻抚耳廓,检查耳穴区有无结节、隆起,
并查其大小、质地、边缘。 4.测: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变化,找良导点。
17
耳穴探查方法
• 直接观察法 • 压痛点探查法 • 电测定法
18
视诊规律总原则
先内到外,先上后下,先右后左,先脏腑后躯 干四肢,按耳廓解剖部位进行。
急性期色泽多发红,慢性期色白凹或隆,易擦 脱屑是炎症,磷状结核皮肤病,手术疤痕白条状或 月牙形,暗灰结节隆起见癌肿。
其循行部位属足少阳胆经,故耳穴以胆为主治疗。
2.异经选穴:即取本经穴外,同时取表里经穴,如胆实症,
胁痛,除取胆穴外,还取肝穴。
3.按经络病侯选穴:是按经络的“是动则病”和“所生病”
来选穴的,如上齿痛属足阳明胃经病症,故上齿痛取胃穴。 按脏腑理论选穴
常用的耳穴选穴法
1. 按与人体相应的部位选穴 2. 按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选穴 3. 按现代医学的功能或作用选穴 4. 按临床经验选穴
20
相应部位、经络脏腑理论选穴
按相应部位选穴
根据患病部位,在耳廓的相应部位选穴,如齿痛配牙痛穴,
踝痛配踝关节穴等。
按经络理论选穴
1.同经选穴:根据经络循行的部位辨出何经受病。如偏头痛,
留。 • 外生殖器(平对耳轮下脚上缘) :睾丸炎、阴道
炎、阳痿。 • 耳尖:红眼、发热、高血压。 • 轮1~6: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耳舟、对耳轮上下脚及体部
• 指、腕、肘、肩、肩关节、锁骨:相应部位疼痛。 • 荨麻疹点(指腕之间):止痒、抗过敏。 • 趾、踝、膝、臀、坐骨:相应部位疼痛及扭伤。 • 腹:腹腔盆腔病的配穴。 • 胸:胸痛、胁痛、神经痛、乳腺炎。 • 颈:落枕。 • 骶腰椎、胸椎、颈椎:相应部位疼痛。
痛点。 3.摸:手指轻抚耳廓,检查耳穴区有无结节、隆起,
并查其大小、质地、边缘。 4.测: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变化,找良导点。
17
耳穴探查方法
• 直接观察法 • 压痛点探查法 • 电测定法
18
视诊规律总原则
先内到外,先上后下,先右后左,先脏腑后躯 干四肢,按耳廓解剖部位进行。
急性期色泽多发红,慢性期色白凹或隆,易擦 脱屑是炎症,磷状结核皮肤病,手术疤痕白条状或 月牙形,暗灰结节隆起见癌肿。
其循行部位属足少阳胆经,故耳穴以胆为主治疗。
2.异经选穴:即取本经穴外,同时取表里经穴,如胆实症,
胁痛,除取胆穴外,还取肝穴。
3.按经络病侯选穴:是按经络的“是动则病”和“所生病”
来选穴的,如上齿痛属足阳明胃经病症,故上齿痛取胃穴。 按脏腑理论选穴
耳穴疗法 PPT课件
![耳穴疗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7d1ac8aeaad1f346933fd1.png)
耳穴贴压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和药丸、 磁珠等在耳穴表面贴压并用胶布固定治疗疾病的一种 方法。 耳穴顾名思义就是耳朵上的穴位,与人体脏腑、 经络相沟通,反应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是诊断 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特定点。 如 心:强心、调节血压、宁心安神、清心泻火等功能。 神门:镇静、镇痛、消炎作用。
①相应部位取穴 ②根据脏腑辨证和经络学说取穴 ③按现代医学理论,发病原因取穴 ④按穴位功能取穴 ⑤临床经验取穴
①食欲不振:脾 胃 小肠 胰 口 皮质下 内 分泌 可促消化,促进食欲,提高代谢功能 ②失眠:神门 枕 皮质下 胃 心神经衰弱区 可协调大脑兴奋和抑制,起到镇静作用 ③月经不调:子宫 内分泌 垂体 卵巢 肾 肝 月经期慎用,在其他时间进行调节 ④落枕:颈或颈椎 神门 枕 ⑤腰椎间盘突出:背腰椎穴 肾 肝 内分泌 三 焦
பைடு நூலகம்
外耳患有病症如冻疮 湿疹溃疡等 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 耳穴 月经期慎用,个别有 经期缩短、但停用后 又会恢复
诊断疾病并对耳廓进行望诊(变色、变形、丘疹、 血管变化)和触诊(结节)后,进行选穴,然后对耳 廓进行清洁,用探棒进行按压。医者做手扶患者耳背, 右手持探棒,以适宜压力按压各穴,并观察患者的疼 痛反应,应注意压力要均匀一致,按压时间要基本相 等。而后进行贴压药物种子,达到刺激穴位的作用。
• • • • •
相应部位: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平喘穴:功能穴 口:经验穴 脑干、神门、枕:镇静止咳 脾:祛痰
• 相应部位:支气管、肺 • 平喘穴:功能穴 • 肾上腺:可使支气管扩张,肺通气量增加,缓 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 神门、枕:镇静止咳平喘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是有 规律的。它在耳前外侧面 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 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腹 部和下肢朝上,胸部和躯 干在中间。
①相应部位取穴 ②根据脏腑辨证和经络学说取穴 ③按现代医学理论,发病原因取穴 ④按穴位功能取穴 ⑤临床经验取穴
①食欲不振:脾 胃 小肠 胰 口 皮质下 内 分泌 可促消化,促进食欲,提高代谢功能 ②失眠:神门 枕 皮质下 胃 心神经衰弱区 可协调大脑兴奋和抑制,起到镇静作用 ③月经不调:子宫 内分泌 垂体 卵巢 肾 肝 月经期慎用,在其他时间进行调节 ④落枕:颈或颈椎 神门 枕 ⑤腰椎间盘突出:背腰椎穴 肾 肝 内分泌 三 焦
பைடு நூலகம்
外耳患有病症如冻疮 湿疹溃疡等 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 耳穴 月经期慎用,个别有 经期缩短、但停用后 又会恢复
诊断疾病并对耳廓进行望诊(变色、变形、丘疹、 血管变化)和触诊(结节)后,进行选穴,然后对耳 廓进行清洁,用探棒进行按压。医者做手扶患者耳背, 右手持探棒,以适宜压力按压各穴,并观察患者的疼 痛反应,应注意压力要均匀一致,按压时间要基本相 等。而后进行贴压药物种子,达到刺激穴位的作用。
• • • • •
相应部位: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平喘穴:功能穴 口:经验穴 脑干、神门、枕:镇静止咳 脾:祛痰
• 相应部位:支气管、肺 • 平喘穴:功能穴 • 肾上腺:可使支气管扩张,肺通气量增加,缓 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 神门、枕:镇静止咳平喘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是有 规律的。它在耳前外侧面 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 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腹 部和下肢朝上,胸部和躯 干在中间。
耳---穴PPT课件
![耳---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b17ccefad6195f302ba61c.png)
❖ 面颊穴位—耳垂
❖ 腹腔穴位—耳甲艇
❖ 上肢穴位—耳舟
❖ 胸腔穴位—耳甲腔
❖ 躯干穴位—对耳轮体 ❖ 消化道穴位—耳轮脚
❖ 下肢穴位—对耳轮上、 下脚
周围
-
13
耳轮 耳舟 对耳轮
对耳屏 耳垂
-
三角窝
耳甲 耳屏 外耳门
14
六、常用耳穴的 名称、部位 与主治
-
15
❖
定 位 图
耳 穴 标
准
-
16
常用穴 对耳轮穴位
失眠多梦
❖ 取穴:耳尖放血、心、皮质下、枕、 神门 (肝、肾、脾、胆依证取穴)
取血依据: 耳尖放血:镇静安眠 心、枕、神门:宁心安神 神经系统皮质下:调节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
-
41
八、处方选穴原则 (少而精,压痛点优先)
❖ 按部处方选穴法,即根据病人患病部位,选取 相应耳穴,如胃病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痹 取肩关节穴等;
耳穴
-
1
一、定义
❖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穴位,
❖ 是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变化在耳郭上 的反应点。
❖ 也是在耳郭上用于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
2
二、与脏腑的关系
❖ 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 是有机的整体,它们通过经络互相联系, 通过气血灌注互相影响。
❖ 就耳而言,因分布于耳部的经脉均与脏 腑有联系,故耳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 面息息相关。
-
8
6、耳屏
❖ 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
❖
凹陷处。
❖ 上屏尖—耳屏游离缘上隆起部。
❖ 耳屏—耳郭前方呈瓣状的隆起
❖ 下屏尖—耳屏游离缘下隆起部。
❖ 耳屏前沟—耳屏与面部之间的
耳穴治疗PPT参考课件
![耳穴治疗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36f35b5901020206409c6a.png)
管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癫痫、内耳眩晕症、 眼疾
2020/1/28
7
额——健脑要穴
1)健脑、清脑明目作用:头昏、麻 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嗜 睡症、忧郁症、视力模糊、高血压
2)镇痛作用:前头痛
2020/1/28
8
颞——治疗偏头痛要穴
1)助听止鸣:相当于听觉中枢,治 疗耳鸣、听力下降
2)镇静止痛:偏头痛、双太阳穴痛、 双颞侧头痛
2020/1/28
15
糖尿病点
治疗糖尿病,常取三焦、 内分泌、脑垂体
2020/1/28
16
便秘点
治疗便秘的要穴,以大 肠、乙状结肠、三焦、 脾为主
2020/1/28
17
睡眠深沉穴
睡眠轻、浅、短、易醒 可配合耳前神经衰弱点
2020/1/28
18
特定区
2020/1/28
19
神经衰弱区 ——多梦区
2020/1/28
25
肾
1)通调水道 浮肿、腹水 2)其华在发 3)主骨、生髓、通于脑:神经 性疾病 腰膝酸痛
4)开窍于耳:耳鸣如蝉 听力下 降
2020/1/28
26
胃
“后天之本”“水谷之海”
各种胃病:胃炎、胃溃疡、胃痉 挛、胃肠功能紊乱
以降为顺:恶心呕吐、呃逆、嗳 气、反酸
2020/1/28
27
三焦
综合五脏六腑的作用:理气止 痛,补心养肺,健脾益胃,补 肾利水,化气输精,生津止渴, 通利关节
2020/1/28
28
耳穴防病
预防感冒:过敏区、内分泌、肾 上腺、内鼻、肺、脾
预防晕车、晕船、晕机:贲门、 胃、枕、晕点、内耳、皮质下 戒烟:神门、肺、口
2020/1/28
7
额——健脑要穴
1)健脑、清脑明目作用:头昏、麻 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嗜 睡症、忧郁症、视力模糊、高血压
2)镇痛作用:前头痛
2020/1/28
8
颞——治疗偏头痛要穴
1)助听止鸣:相当于听觉中枢,治 疗耳鸣、听力下降
2)镇静止痛:偏头痛、双太阳穴痛、 双颞侧头痛
2020/1/28
15
糖尿病点
治疗糖尿病,常取三焦、 内分泌、脑垂体
2020/1/28
16
便秘点
治疗便秘的要穴,以大 肠、乙状结肠、三焦、 脾为主
2020/1/28
17
睡眠深沉穴
睡眠轻、浅、短、易醒 可配合耳前神经衰弱点
2020/1/28
18
特定区
2020/1/28
19
神经衰弱区 ——多梦区
2020/1/28
25
肾
1)通调水道 浮肿、腹水 2)其华在发 3)主骨、生髓、通于脑:神经 性疾病 腰膝酸痛
4)开窍于耳:耳鸣如蝉 听力下 降
2020/1/28
26
胃
“后天之本”“水谷之海”
各种胃病:胃炎、胃溃疡、胃痉 挛、胃肠功能紊乱
以降为顺:恶心呕吐、呃逆、嗳 气、反酸
2020/1/28
27
三焦
综合五脏六腑的作用:理气止 痛,补心养肺,健脾益胃,补 肾利水,化气输精,生津止渴, 通利关节
2020/1/28
28
耳穴防病
预防感冒:过敏区、内分泌、肾 上腺、内鼻、肺、脾
预防晕车、晕船、晕机:贲门、 胃、枕、晕点、内耳、皮质下 戒烟:神门、肺、口
中医耳穴疗法PPT课件
![中医耳穴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09991ccf84b9d528ea7a6d.png)
12
4、三角窝穴位
神门
• [部位] 在三角窝后1 /3的上部
• [主治] 神志病、痛 症、炎症、神经痛、 高血压、过敏性疾 病及戒断综合征。
• (镇静安神要穴)
13
5、耳屏穴位
肾上腺(别名:下屏尖)
• [部位]耳屏游离缘下 部尖端
• 主治:不明原因引起 的高热、低热,风湿 性关节炎,腮腺炎, 咳嗽,哮喘;过敏性 皮肤病;高血压、无 脉症、昏厥、脉管炎 。
26
9、耳背穴位
耳背沟
[部位] 在对耳轮沟 和对耳轮上、下脚 沟处。
[主治] 高血压 别名:降压沟
27
28
• 选穴原则 • 1.按相应部位选穴 • 胃痛——取“胃”穴 目病——取“眼”
穴 • 肩痹——取“肩关节” • 2.按中医辨证选穴 • 脱发——取“肾” 穴 • 皮肤病——取“肺”、“大肠”穴
• [主治] 风证(皮肤 病、外感、眩晕 等。)
11
3、对耳轮穴位
交感
• [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末端 与耳轮内缘相交处
• [主治]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引起的诸种病症(失眠、 多汗、内脏器官神经官能 症及性功能障碍等);内 脏绞痛症(心绞痛、肾绞 痛、胆绞痛等);无脉症、 脉管炎、肢端动脉痉挛 等。。
中医耳穴疗法
1
2
耳穴的分布: 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
朝下,手脚朝上,脏腑和肢体器官的 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3
4
5
耳垂:相当于面部; 耳屏:相当于鼻咽部; 对耳屏:相当于头部; 对耳轮:相当于躯体; 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 耳舟:相当于上肢; 耳甲腔:相当于胸腔; 耳甲艇:相当于腹腔; 耳轮脚:相当于隔肌; 三角窝:相当于盆腔; 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
4、三角窝穴位
神门
• [部位] 在三角窝后1 /3的上部
• [主治] 神志病、痛 症、炎症、神经痛、 高血压、过敏性疾 病及戒断综合征。
• (镇静安神要穴)
13
5、耳屏穴位
肾上腺(别名:下屏尖)
• [部位]耳屏游离缘下 部尖端
• 主治:不明原因引起 的高热、低热,风湿 性关节炎,腮腺炎, 咳嗽,哮喘;过敏性 皮肤病;高血压、无 脉症、昏厥、脉管炎 。
26
9、耳背穴位
耳背沟
[部位] 在对耳轮沟 和对耳轮上、下脚 沟处。
[主治] 高血压 别名:降压沟
27
28
• 选穴原则 • 1.按相应部位选穴 • 胃痛——取“胃”穴 目病——取“眼”
穴 • 肩痹——取“肩关节” • 2.按中医辨证选穴 • 脱发——取“肾” 穴 • 皮肤病——取“肺”、“大肠”穴
• [主治] 风证(皮肤 病、外感、眩晕 等。)
11
3、对耳轮穴位
交感
• [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末端 与耳轮内缘相交处
• [主治]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引起的诸种病症(失眠、 多汗、内脏器官神经官能 症及性功能障碍等);内 脏绞痛症(心绞痛、肾绞 痛、胆绞痛等);无脉症、 脉管炎、肢端动脉痉挛 等。。
中医耳穴疗法
1
2
耳穴的分布: 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
朝下,手脚朝上,脏腑和肢体器官的 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3
4
5
耳垂:相当于面部; 耳屏:相当于鼻咽部; 对耳屏:相当于头部; 对耳轮:相当于躯体; 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 耳舟:相当于上肢; 耳甲腔:相当于胸腔; 耳甲艇:相当于腹腔; 耳轮脚:相当于隔肌; 三角窝:相当于盆腔; 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
耳穴PPT医学课件【40页】
![耳穴PPT医学课件【40页】](https://img.taocdn.com/s3/m/1dc286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4.png)
《黄帝内经》和历代著名医学专著中,都详细记 录着耳与经络的关系;耳与脏腑的关系;以及借 耳诊病治病理论和具体方法。“耳中宗脉之所聚 也”
明代著名医生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从八 脉角度阐明了耳和经脉的关系,为后来耳诊的发 展奠定了理论根据与研究基础
4
我国古代医书中有许多应用耳穴健身治疗疾病的 记载。用于健身的主要就是按摩,如“以手按摩 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 防聋聩也”, “提耳尖,益精,壮气血” ,“拉 耳垂明目”。
图》,107穴位
1982年,中国制定《耳穴标准化方案》(草案), 新的方案正在制定 1999年及2002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世界耳 医学大会上,将耳诊疗法改称为“耳医学”。
8
耳穴疗法治疗的疾病达100多种,具有疗效神奇、 快速、安全、无副作用之特点。因此,耳医学是 一门具有发展活力的学科,在未来的基础研究和临
12.减肥:调内分泌,增加排泄,抑制食欲为 基本纲领。胃、肾、三焦、大肠、丘脑、内分 泌、肾上腺、饥点等 。
13.痤疮:肺、神门、内分泌、垂体、三焦。 14.近视:肝、肾、目1、目2、眼。
39
40
用于治疗的针法如 “耳聋无所闻取耳中”, “针 耳尖治眼生翳膜”,“刺耳中,使出血,救卒中 恶死”, “赤眼,挑耳后红筋” ,“针耳门治龋 齿”等等。
5
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ຫໍສະໝຸດ 统医学取得了迅速发 展。耳穴治疗法已发展成为耳穴诊治学体系, 并成为针灸学中别具特色的学科:(耳医学)。
1958年,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运用全息理论, 首次提出耳廓形如“胚胎倒影”学说。在此基 础理论指导下,世界各国耳穴工作者进行了多 学科,多方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
神奇的耳穴疗法
1
明代著名医生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从八 脉角度阐明了耳和经脉的关系,为后来耳诊的发 展奠定了理论根据与研究基础
4
我国古代医书中有许多应用耳穴健身治疗疾病的 记载。用于健身的主要就是按摩,如“以手按摩 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 防聋聩也”, “提耳尖,益精,壮气血” ,“拉 耳垂明目”。
图》,107穴位
1982年,中国制定《耳穴标准化方案》(草案), 新的方案正在制定 1999年及2002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世界耳 医学大会上,将耳诊疗法改称为“耳医学”。
8
耳穴疗法治疗的疾病达100多种,具有疗效神奇、 快速、安全、无副作用之特点。因此,耳医学是 一门具有发展活力的学科,在未来的基础研究和临
12.减肥:调内分泌,增加排泄,抑制食欲为 基本纲领。胃、肾、三焦、大肠、丘脑、内分 泌、肾上腺、饥点等 。
13.痤疮:肺、神门、内分泌、垂体、三焦。 14.近视:肝、肾、目1、目2、眼。
39
40
用于治疗的针法如 “耳聋无所闻取耳中”, “针 耳尖治眼生翳膜”,“刺耳中,使出血,救卒中 恶死”, “赤眼,挑耳后红筋” ,“针耳门治龋 齿”等等。
5
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ຫໍສະໝຸດ 统医学取得了迅速发 展。耳穴治疗法已发展成为耳穴诊治学体系, 并成为针灸学中别具特色的学科:(耳医学)。
1958年,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运用全息理论, 首次提出耳廓形如“胚胎倒影”学说。在此基 础理论指导下,世界各国耳穴工作者进行了多 学科,多方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
神奇的耳穴疗法
1
耳穴疗法ppt课件
![耳穴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d0a2e6f242336c1fb95e8b.png)
经及腰腿痛疗效极好)
胆囊区、网球肘、 聪明穴、多梦区、 睡眠深沉穴、肿瘤特 异区(有重要诊断价值)。
耳穴疗法
㈦ 其他穴位—不 能按上述原则命名 的穴位。
耳尖、肝阳、 耳中、屏尖、 目1、目2、轮1~6 等都有各自的诊 断和治疗作用。
耳穴疗法
八、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机体与耳穴之间,有神经、体液、血液、 生物电等密切联系。患病时,相应的耳穴可 出现颜色、形状、感觉的异常和电阻变低等改 变。因而该穴又称阳性点、压痛点、低电阻点 和治疗点。 研究发现病情加重时,反应点扩大成片或 区;疾病痊愈后,该耳穴上遗留永久性病理痕 迹。
师、教授、博导。 ★ 从事耳医学36年。勇于探索、
善于发现耳穴的奥秘。 ★ 曾任全军针灸专家组组长,美
国国际耳医学培训中心总裁。 总结了全球不同人种、病种耳 穴反应规律、治疗配方。 ★ 现任美国中西医结合自然医学 院和大西洋中医学院教授。
耳穴疗法
三、特点 1、适应症广 遍及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的疼 痛性、炎症性、过敏性、功能性甚至器质性病 症。黄丽春统计,有效率在83~99%之间的病症 约200余种。 2、方法多 按揉、贴压、艾灸、针刺、封 闭、放血等,可灵活选用。 3、操作简便 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 举例:冻伤 。
肠。
耳穴疗法
㈢ 按神经名称命名
脑干、交感、坐骨
神经、枕小神经点
㈣ 按内分泌腺命名
脑垂体、肾上腺、 卵巢、睾丸、胰腺
耳穴疗法
㈤ 按特定功 能命名
过敏区 升压点 便秘点 动情穴 饥点 耳鸣沟 心律不齐沟 肿瘤特异区
耳穴疗法
㈥ 耳背穴
按相应部位和特 定功能命名。 颈三角区、坐骨神 经三角区(治坐骨神
耳穴疗法
十、耳穴治疗方法 用压痛棒﹙火柴头代替﹚或耳穴电测仪在病变 投射区认真寻找阳性点或区,选下列治法。 ㈠ 点按法—用钝性细棒点压1~3分钟,疼痛 性、功能性病症多能立即见效; ㈡ 贴压法—用胶布固定贴压物﹙油菜籽、莱菔 子、王不留籽、磁珠﹚于压痛点,嘱病人自行按摩2 ~3次/日,贴压物3~7天取下,更换穴位,5次为 一疗程。隔1~2天再作下一疗程;此法刺激一 个区,比针刺一个点疗效好。
胆囊区、网球肘、 聪明穴、多梦区、 睡眠深沉穴、肿瘤特 异区(有重要诊断价值)。
耳穴疗法
㈦ 其他穴位—不 能按上述原则命名 的穴位。
耳尖、肝阳、 耳中、屏尖、 目1、目2、轮1~6 等都有各自的诊 断和治疗作用。
耳穴疗法
八、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机体与耳穴之间,有神经、体液、血液、 生物电等密切联系。患病时,相应的耳穴可 出现颜色、形状、感觉的异常和电阻变低等改 变。因而该穴又称阳性点、压痛点、低电阻点 和治疗点。 研究发现病情加重时,反应点扩大成片或 区;疾病痊愈后,该耳穴上遗留永久性病理痕 迹。
师、教授、博导。 ★ 从事耳医学36年。勇于探索、
善于发现耳穴的奥秘。 ★ 曾任全军针灸专家组组长,美
国国际耳医学培训中心总裁。 总结了全球不同人种、病种耳 穴反应规律、治疗配方。 ★ 现任美国中西医结合自然医学 院和大西洋中医学院教授。
耳穴疗法
三、特点 1、适应症广 遍及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的疼 痛性、炎症性、过敏性、功能性甚至器质性病 症。黄丽春统计,有效率在83~99%之间的病症 约200余种。 2、方法多 按揉、贴压、艾灸、针刺、封 闭、放血等,可灵活选用。 3、操作简便 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 举例:冻伤 。
肠。
耳穴疗法
㈢ 按神经名称命名
脑干、交感、坐骨
神经、枕小神经点
㈣ 按内分泌腺命名
脑垂体、肾上腺、 卵巢、睾丸、胰腺
耳穴疗法
㈤ 按特定功 能命名
过敏区 升压点 便秘点 动情穴 饥点 耳鸣沟 心律不齐沟 肿瘤特异区
耳穴疗法
㈥ 耳背穴
按相应部位和特 定功能命名。 颈三角区、坐骨神 经三角区(治坐骨神
耳穴疗法
十、耳穴治疗方法 用压痛棒﹙火柴头代替﹚或耳穴电测仪在病变 投射区认真寻找阳性点或区,选下列治法。 ㈠ 点按法—用钝性细棒点压1~3分钟,疼痛 性、功能性病症多能立即见效; ㈡ 贴压法—用胶布固定贴压物﹙油菜籽、莱菔 子、王不留籽、磁珠﹚于压痛点,嘱病人自行按摩2 ~3次/日,贴压物3~7天取下,更换穴位,5次为 一疗程。隔1~2天再作下一疗程;此法刺激一 个区,比针刺一个点疗效好。
中医耳穴-ppt课件
![中医耳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b9d0c4551810a6f52486e3.png)
适应症
• 各种痛症:扭伤 • 各种炎症:牙周炎 腮腺炎 • 功能紊乱性病症:消化不良 • 过敏与变态性反应性病:哮喘与鼻炎 • 内分泌代谢性病:更年期综合征 • 各种慢性病:肢体麻木
选穴方法
1、按相应部位选穴 胃痛——取“胃”穴 目病——取“眼”穴 肩痹——取“肩关节” 2、按中医辨证选穴 脱发——取“肾” 穴 皮肤病——取“肺”、“大肠”穴 3、按经络辩证选穴 坐骨神经痛—— 取“膀胱”或“胰胆”穴 牙痛——取“大肠”穴
肺部疾病
• 肺结核:“肺区”呈粟粒状白色,伴有点 状凹陷。在复发期为白色小点,边缘红晕, 有光泽。
• 急性肺炎:“肺区”呈片状红晕,边缘不 清,有光泽。
• 支气管扩张:“肺气管区”呈海星状血管 怒张,有光泽。
胃肠疾病
慢性胃炎:在胃区呈白色,片状增生,耳 轮脚增宽,60例观察中阳性率为80%。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在相应部位呈白点, 边缘红晕,界限清晰,有光泽。 慢性结肠炎:在“大肠区”呈点片状白色, 伴有丘疹,边缘色暗,呈脂溢性脱屑。
肝胆疾病
慢性肝炎:“肝脾区”呈片状增厚,伴有点 片状暗红色,大小不等。 肝大:在肝区块状增厚,边缘清晰。 肝硬化:“肝脾区”呈块状隆起,不光滑, 伴有小结节,边缘不清,色暗。 胆结石:“胰胆区”呈点白,边缘暗红,有 光泽。
肾、膀胱疾病
肾盂肾炎:在“肾区”呈针尖大小红白点, 数个,有光泽。 肾结石、膀胱结石:肾、膀胱区呈点白大小 不等,边缘红界线,清晰,有光泽。
(内部)交感
耳舟
2.耳舟穴位
[穴名] 风溪
风溪
[定位] 在耳轮结节前 方,指区与腕区之间, 即耳舟1、2区敏性鼻炎,哮 喘。
耳屏
5.耳屏穴位 [穴名] 肾上腺 [定位] 在耳屏游离缘 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 后缘处。 [主治] 低血压,风湿 性关节炎,腮腺炎, 间日疟,链霉素中毒 性眩晕,哮喘,休克, 鼻炎,急性结膜炎, 咽炎,过敏性皮肤病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㈠ 点按法—用钝性细棒点压1~3分钟,疼痛
性、功能性病症多能立即见效;
㈡ 贴压法—用胶布固定贴压物﹙油菜籽、莱菔
子、王不留籽、磁珠﹚于压痛点,嘱病人自行按摩2 ~3次/日,贴压物3~7天取下,更换穴位,5次为 一疗程。隔1~2天再作下一疗程;此法刺激一 个区,比针刺一个点疗效好。
2、方法多 按揉、贴压、艾灸、针刺、封 闭、放血等,可灵活选用。
3、操作简便 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 举例:冻伤 。
10
四、耳郭表面解剖标志
11
五、耳穴的分布
耳穴分布规律 类似宫内倒置胎儿。 头面—耳垂 躯干—对耳轮 上肢—耳舟 大腿—对耳轮下脚 小腿—对耳轮上脚 胸腔脏器—耳甲腔 腹腔脏器—耳甲艇 盆腔脏器—三角窝
耳穴疗法
电话
1
一、 耳穴
耳穴— 全身各部组 织、脏器在 耳郭的投射 区或反应 点。 常用穴: 前面160个
2
常用穴: 背面36个
3
耳穴疗法 因为耳穴能反映全身各部的生理表 现和病理信息,所以,探查和刺激耳穴可 以诊断、治疗、预防全身病症。 这是极具实用意义、经济意义和现实 意义的最容易学习、掌握和最受患者青睐 的治疗方法。 举例:急性腰痛、踝关节扭伤。 示教
18
㈡ 按脏腑命名 数量少,应用广。一 穴治多病,一病选多 穴。 心—心脏病、精神病; 肝—肝胆病、高血压; 皮肤瘙痒—肺、肝; 腰痛—肾、膀胱; 腹泻—脾、小肠、大
肠。
19
㈢ 按神经名称命名
脑干、交感、坐骨
神经、枕小神经点
㈣ 按内分泌腺命名
脑垂体、肾上腺、 卵巢、睾丸、胰腺
20
㈤ 按特定功 能命名
⑵ 治疗 根据病情、病程和患者的情况采取 适宜方法治疗。
⑶ 预防 保健按摩:对耳郭及耳根周围进行 弹、揉、拉、摩,直至发热。病前可先行“贴压” 。
★ 耳医学前程似锦。
该法在世界上普遍应用,“耳针”已改为“耳医 学”。加拿大中医药学会讲授128学时。
28
十、耳穴治疗方法
用压痛棒﹙火柴头代替﹚或耳穴电测仪在病变 投射区认真寻找阳性点或区,选下列治法。
7
符合全息医学理论 1985年张颖清教授创立的全息医学诠释了耳 郭为机体的全息元之一。 全息元—机体中既有相对固定的功能,又含 有机体全部信息的某一个局部或单元。 耳郭是目前最具诊断、治疗和预防价值的全 息元。 另外,头、面、眼、鼻、舌、手、足、长骨 等都属全息元。
8
耳医学专家-黄 丽 春 ★ 1937年出生,满族,主任医
耳尖、肝阳、 耳中、屏尖、 目1、目2、轮1~6 等都有各自的诊 断和治疗作用。
23
八、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机体与耳穴之间,有神经、体液、血液、 生物电等密切联系。患病时,相应的耳穴可 出现颜色、形状、感觉的异常和电阻变低等改 变。因而该穴又称阳性点、压痛点、低电阻点 和治疗点。
研究发现病情加重时,反应点扩大成片或 区;疾病痊愈后,该耳穴上遗留永久性病理痕 迹。
25
另外,把功能相同的穴位合成一组,同时应 用,更能提高疗效。
⑴ 三抗一提高穴:过敏区、肾上腺、内分 泌和耳尖能抗过敏、抗感染、抗风湿,提高免疫 功能。
⑵ 四大止血穴:脑垂体、肾上腺、脾、 膈,再配相应部位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
⑶ 四大升压穴:脑垂体、肾上腺、升压 点、内分泌,再配心、肝,治疗低血压。
师、教授、博导。 ★ 从事耳医学36年。勇于探索、
善于发现耳穴的奥秘。 ★ 曾任全军针灸专家组组长,美
国国际耳医学培训中心总裁。 总结了全球不同人种、病种耳 穴反应规律、治疗配方。 ★ 现任美国中西医结合自然医学 院和大西洋中医学院教授。
9
三、特点
1、适应症广 遍及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的疼 痛性、炎症性、过敏性、功能性甚至器质性病 症。黄丽春统计,有效率在83~99%之间的病症 约200余种。
12
附 耳垂(头面部)分区 耳垂分9个区: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 垂下缘划三等份 水平线。再将第 一条水平线分成 三等份,向下作 两条垂直线,由 内向外,由上向 下分成9个区, 作为定位依据。
13
六、耳郭的微细解剖
㈠、淋巴及血液循环丰富
耳郭淋巴回流图
耳郭前面局部解剖图
14
㈡、耳郭上神经支配特点
26
⑷ 五大活血穴: ①交感、 ②心皮(心血管系统皮质下) 通全身(全身血管病) ③耳大神经通肩背(颈肩综合症.上肢血管病) ④枕小神经通肢末(四肢及末端循环障碍) ⑤热穴通下肢(下肢循环障碍)
如遇有合并症、疑难病等复杂病症者,应综 合取穴。
27
十、耳穴的临床应用
⑴ 诊断 以视、触、测定、辨证等综合手段 确定病位和辨证。
脑神经 三叉、面 舌咽、迷 走神经的 分支分布 在内脏投
射区
躯体神经 耳大神经 枕小神经 分布在 头、颈、 躯干和四 肢投射区
15
16
七、耳穴 命名原则:
㈠ 相应部位 ㈡ 五脏六腑 ㈢ 神经系统 ㈣ 内分泌系统 ㈤ 特定功能 ㈥ 耳背 ㈦ 其他
耳穴图 17
㈠ 按相应 部位命名
穴位多而实 用。颈、胸、 腰、股四头 肌、眼、牙、 气管、食管、 十二指肠、 输卵管、 乳腺等。
过敏区 升压点 便秘点 动情穴 饥点 耳鸣沟 心律不齐沟 肿瘤特异区
21
㈥ 耳背穴
按相应部位和特 定功能命名。 颈三角区、坐骨神 经三角区(治坐骨神
经及腰腿痛疗效极好)
胆囊区、网球肘、 聪明穴、多梦区、 睡眠深沉穴、肿瘤特 异区(有重要诊断价值)。
22
㈦ 其他穴位—不 能按上述原则命名 的穴位。
24
九、治疗取穴原则
㈠、依相应部位 如牙痛取牙、胃病取胃, 肩周炎取肩、痛经取内生殖器。
㈡、依脏腑经络 如痤疮取肺、大肠,神经 衰弱取心,坐骨神经取膀胱。
㈢、依现代医学理论 如糖尿病取胰腺。 ㈣、依穴位功能 如高血压取降压点、耳鸣 取耳鸣沟、过敏性疾病取过敏区等。 ㈤ 依实践经验 如神门、枕可镇静、安 眠;交感可扩张血管、抑制胃酸。
4
二、渊源及发展
《内经灵枢》 记载:耳者, 宗脉之所聚 也。 两千多 年前,就运 用耳郭诊断、 治疗和预防 疾病。
古代耳穴按摩法
5
《内经》云 “耳者,宗脉 之所聚也”。 日本研究证 实 :六条阳 经直接入耳。 提示六条阴 经间接入耳, 即耳郭通全 身。
耳郭经络分布 解剖示意图
6
1958年法国医学 博士诺基尔:“外 耳并非单纯软骨, 它与内脏关系密切, 内脏疾患时在耳郭 上有相应点出现。” 首次提 出胚胎 倒影的 耳穴图。
性、功能性病症多能立即见效;
㈡ 贴压法—用胶布固定贴压物﹙油菜籽、莱菔
子、王不留籽、磁珠﹚于压痛点,嘱病人自行按摩2 ~3次/日,贴压物3~7天取下,更换穴位,5次为 一疗程。隔1~2天再作下一疗程;此法刺激一 个区,比针刺一个点疗效好。
2、方法多 按揉、贴压、艾灸、针刺、封 闭、放血等,可灵活选用。
3、操作简便 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 举例:冻伤 。
10
四、耳郭表面解剖标志
11
五、耳穴的分布
耳穴分布规律 类似宫内倒置胎儿。 头面—耳垂 躯干—对耳轮 上肢—耳舟 大腿—对耳轮下脚 小腿—对耳轮上脚 胸腔脏器—耳甲腔 腹腔脏器—耳甲艇 盆腔脏器—三角窝
耳穴疗法
电话
1
一、 耳穴
耳穴— 全身各部组 织、脏器在 耳郭的投射 区或反应 点。 常用穴: 前面160个
2
常用穴: 背面36个
3
耳穴疗法 因为耳穴能反映全身各部的生理表 现和病理信息,所以,探查和刺激耳穴可 以诊断、治疗、预防全身病症。 这是极具实用意义、经济意义和现实 意义的最容易学习、掌握和最受患者青睐 的治疗方法。 举例:急性腰痛、踝关节扭伤。 示教
18
㈡ 按脏腑命名 数量少,应用广。一 穴治多病,一病选多 穴。 心—心脏病、精神病; 肝—肝胆病、高血压; 皮肤瘙痒—肺、肝; 腰痛—肾、膀胱; 腹泻—脾、小肠、大
肠。
19
㈢ 按神经名称命名
脑干、交感、坐骨
神经、枕小神经点
㈣ 按内分泌腺命名
脑垂体、肾上腺、 卵巢、睾丸、胰腺
20
㈤ 按特定功 能命名
⑵ 治疗 根据病情、病程和患者的情况采取 适宜方法治疗。
⑶ 预防 保健按摩:对耳郭及耳根周围进行 弹、揉、拉、摩,直至发热。病前可先行“贴压” 。
★ 耳医学前程似锦。
该法在世界上普遍应用,“耳针”已改为“耳医 学”。加拿大中医药学会讲授128学时。
28
十、耳穴治疗方法
用压痛棒﹙火柴头代替﹚或耳穴电测仪在病变 投射区认真寻找阳性点或区,选下列治法。
7
符合全息医学理论 1985年张颖清教授创立的全息医学诠释了耳 郭为机体的全息元之一。 全息元—机体中既有相对固定的功能,又含 有机体全部信息的某一个局部或单元。 耳郭是目前最具诊断、治疗和预防价值的全 息元。 另外,头、面、眼、鼻、舌、手、足、长骨 等都属全息元。
8
耳医学专家-黄 丽 春 ★ 1937年出生,满族,主任医
耳尖、肝阳、 耳中、屏尖、 目1、目2、轮1~6 等都有各自的诊 断和治疗作用。
23
八、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机体与耳穴之间,有神经、体液、血液、 生物电等密切联系。患病时,相应的耳穴可 出现颜色、形状、感觉的异常和电阻变低等改 变。因而该穴又称阳性点、压痛点、低电阻点 和治疗点。
研究发现病情加重时,反应点扩大成片或 区;疾病痊愈后,该耳穴上遗留永久性病理痕 迹。
25
另外,把功能相同的穴位合成一组,同时应 用,更能提高疗效。
⑴ 三抗一提高穴:过敏区、肾上腺、内分 泌和耳尖能抗过敏、抗感染、抗风湿,提高免疫 功能。
⑵ 四大止血穴:脑垂体、肾上腺、脾、 膈,再配相应部位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
⑶ 四大升压穴:脑垂体、肾上腺、升压 点、内分泌,再配心、肝,治疗低血压。
师、教授、博导。 ★ 从事耳医学36年。勇于探索、
善于发现耳穴的奥秘。 ★ 曾任全军针灸专家组组长,美
国国际耳医学培训中心总裁。 总结了全球不同人种、病种耳 穴反应规律、治疗配方。 ★ 现任美国中西医结合自然医学 院和大西洋中医学院教授。
9
三、特点
1、适应症广 遍及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的疼 痛性、炎症性、过敏性、功能性甚至器质性病 症。黄丽春统计,有效率在83~99%之间的病症 约200余种。
12
附 耳垂(头面部)分区 耳垂分9个区: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 垂下缘划三等份 水平线。再将第 一条水平线分成 三等份,向下作 两条垂直线,由 内向外,由上向 下分成9个区, 作为定位依据。
13
六、耳郭的微细解剖
㈠、淋巴及血液循环丰富
耳郭淋巴回流图
耳郭前面局部解剖图
14
㈡、耳郭上神经支配特点
26
⑷ 五大活血穴: ①交感、 ②心皮(心血管系统皮质下) 通全身(全身血管病) ③耳大神经通肩背(颈肩综合症.上肢血管病) ④枕小神经通肢末(四肢及末端循环障碍) ⑤热穴通下肢(下肢循环障碍)
如遇有合并症、疑难病等复杂病症者,应综 合取穴。
27
十、耳穴的临床应用
⑴ 诊断 以视、触、测定、辨证等综合手段 确定病位和辨证。
脑神经 三叉、面 舌咽、迷 走神经的 分支分布 在内脏投
射区
躯体神经 耳大神经 枕小神经 分布在 头、颈、 躯干和四 肢投射区
15
16
七、耳穴 命名原则:
㈠ 相应部位 ㈡ 五脏六腑 ㈢ 神经系统 ㈣ 内分泌系统 ㈤ 特定功能 ㈥ 耳背 ㈦ 其他
耳穴图 17
㈠ 按相应 部位命名
穴位多而实 用。颈、胸、 腰、股四头 肌、眼、牙、 气管、食管、 十二指肠、 输卵管、 乳腺等。
过敏区 升压点 便秘点 动情穴 饥点 耳鸣沟 心律不齐沟 肿瘤特异区
21
㈥ 耳背穴
按相应部位和特 定功能命名。 颈三角区、坐骨神 经三角区(治坐骨神
经及腰腿痛疗效极好)
胆囊区、网球肘、 聪明穴、多梦区、 睡眠深沉穴、肿瘤特 异区(有重要诊断价值)。
22
㈦ 其他穴位—不 能按上述原则命名 的穴位。
24
九、治疗取穴原则
㈠、依相应部位 如牙痛取牙、胃病取胃, 肩周炎取肩、痛经取内生殖器。
㈡、依脏腑经络 如痤疮取肺、大肠,神经 衰弱取心,坐骨神经取膀胱。
㈢、依现代医学理论 如糖尿病取胰腺。 ㈣、依穴位功能 如高血压取降压点、耳鸣 取耳鸣沟、过敏性疾病取过敏区等。 ㈤ 依实践经验 如神门、枕可镇静、安 眠;交感可扩张血管、抑制胃酸。
4
二、渊源及发展
《内经灵枢》 记载:耳者, 宗脉之所聚 也。 两千多 年前,就运 用耳郭诊断、 治疗和预防 疾病。
古代耳穴按摩法
5
《内经》云 “耳者,宗脉 之所聚也”。 日本研究证 实 :六条阳 经直接入耳。 提示六条阴 经间接入耳, 即耳郭通全 身。
耳郭经络分布 解剖示意图
6
1958年法国医学 博士诺基尔:“外 耳并非单纯软骨, 它与内脏关系密切, 内脏疾患时在耳郭 上有相应点出现。” 首次提 出胚胎 倒影的 耳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