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25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b5cbb55701f69e31433294f7.png)
C
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有关知识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 系?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子
构成
原子
得失电子
离子
和联系?用分子原子 知识会解释两种变化(如: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什 么不同?)
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里面,如果小木条复燃,则 证明气体是氧气。 1)排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小木条复燃, 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2)排水法收集,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氧 气已经收集满。
某同学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如图。 ⑴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 ② ③ 。 试管 铁架台 酒精灯 ④ ⑤ ⑥ 。 水槽 集气瓶 铁夹 ⑵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① , ② ;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试管口没塞棉花 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 ① ,② 。 集气瓶的水没充满 没开始加热就把导管伸到集气瓶中 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 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 B.加热试管 C.检查装置 气密性 D.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E.将导管伸入盛满 水的集气瓶中 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正确操作顺序是 。 ⑷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⑸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CAFDBE △ ⑹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 。 2KMnO4=; K2MnO4+MnO2+O2↑ ⑺实验完毕后,应先 ,再 防止试管内的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以防止 。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⑻右图不宜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 A B 把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C D 水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炸裂 BD
二、物质的分类
7.《》复习课 课件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21页)
![7.《》复习课 课件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PPT(21页)](https://img.taocdn.com/s3/m/6ff2aaacb7360b4c2e3f64bf.png)
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__盖__上__锅__盖__(_加__大__量__青__菜__)____。
7.《》复 习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件-202 0年秋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化 学PPT( 共21页)
返回
7.《》复 习课 课 件-202 0年秋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化 学PPT( 共21页)
考点三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教材命题点探源 人教 版九上P133图7-13(学什么,考什么)】 6.(2014广东)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 C)
A.液化气站
B.煤矿的井下通道
7.《》复 习课 课 件-202 0年秋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化 学PPT( 共21页)
C.农产品批发市场
D.电影院等娱乐场所
返回
7.《》复 习课 课 件-202 0年秋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化 学PPT( 共21页)
7.(2020汕头金平区模拟)汕头市主城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 竹。下列为“禁止放鞭炮”标志的是( B )
返回
中考热点聚焦 考点一 燃烧实验的条件探究【教材命题点探源 人教版九 上P128实验7-1(学什么,考什么)】
返回
1.(2020东莞一模)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
论,其中错误的是( B )
A.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 件(外因) B.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C.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 关 D.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返回
5.(2016广东)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关闭阀门 ③加水
②浇水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pp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pp](https://img.taocdn.com/s3/m/736d8300a76e58fafab003b6.png)
知识点4:氧气的制取
浓 硫 酸
知识点5:化学反应的类型
• • • • 化合反应:A+B=AB 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B+AC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知识点6:催化剂
九年级化学上册 总复习
绪言
• 道尔顿——原子论 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 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回顾旧知识
1,怎样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哪些现象? 3,记住一些特殊的变化和性质? 4,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5,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6,常见的实验仪器的名称? 7,药品取用,加热,洗涤的操作要领? 8,检查两种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知识点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 不成立的是 ( D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 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 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 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知识点3:氧气的性质
反应现象及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知识点3:氧气的性质
物质 木炭 黑色固体 反应现象
①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放出热量。 注意: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 ①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②铁丝的一 端系一根火柴;③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少量水或 铺一层细沙 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注意:实验现象描述应为产生白烟,不是白雾
《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PPT课件3
![《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PPT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e80b59d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d.png)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4 )个,
在化学反应中( 失)去电子形成具有
相对稳定结构的( )阳离子;非金属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 个,在
化学反应中(
)得电到子,形成具有
相对稳定结构的( )离阴子。
4、说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1)2H
(2)Fe2+
(3)2NH4+
(4)2H2O
二、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第四、五单元 物质构成及质量守恒定律
一、几种构成物质微观粒子
构成物 质的微 粒?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 种粒子。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阴阳 离离 子子
(--) (+)
分子 的特 点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对于分子的特点分别举例说 明之。
单 质
子
元素 原
分子
金刚石 汞等
氧气 水等
化
离子 氯化钠等
合
物
三、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如:空气
金属单质 如:Fe、Al等
物 质
单质 由同非种金元属单素质组成如的O2纯、S净、物P等。
纯净物
稀有气体 如:He、Ne、Ar等
两种区别元物质素组成化区 别的元合物化合由氧物酸碱盐不化中N同物HNa,Ca种COl其lS、非、元金HO中H、金N属2素、2aC属S一氧2组NOaC氧化种(aO4成O、2化物3OH、的H物、)2NCF等纯FOueCe3S净3OO2等OO42物43 。
九年级化学上册 总复习
-.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PPT课件(46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PPT课件(46张)](https://img.taocdn.com/s3/m/3fa9afc26294dd88d0d26ba6.png)
◆氧气的制取
1、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的物理方法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三个原理 (2)实验装置 (3)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验满方法及检验方法
◆氧气的制取
选择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仪器 装置图.(填“√”)
A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B
C
D
E
◆物质的类别
1、从宏观认识物质
第四单元
• 水的组成与水的净化 • 化学式、化合价、化合价规则 • 相对分子质量相关计算
第五单元
•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 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
第六单元
• • • • 碳的单质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碳及含碳化合物间的关系
第七单元
• 燃烧与灭火 • 燃料燃烧及其利用 •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物质的变化
化学上册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 学上册总复习 课件
第一单元
• • • • •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蜡烛的燃烧 呼出气体成分探究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
• • • • • • 空气的成分、污染与防治 测氧含量实验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制取 物质的类型 化学反应类型
第三单元
• 分子、原子、离子 • 原子的结构 • 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
手握检验法 加热检验法 液封检验法
洗去碳酸钙可加入稀盐酸溶解
检查气密性
◆实验操作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先仰视读数为19mL,倒出 一些液体后,俯视读数11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 体积一定( ) √ A.大于8mL B.小于8mL C.无法确定 D.等于8mL
◆空气的成分、污染、防治
1、空气的成分 2、空气中氮气的性质 3、测氧含量实验原理、现象、结论、注意事项 4、污染空气的两个方面 5、空气污染的防治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优质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056d98e518964bce847cb9.png)
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C )。
KCl K2MnO4 MnO2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催化剂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___淀_ 、___过__滤_、___吸__附__、__蒸_等馏。
软化水的方法有_煮___沸_ 水___、___蒸馏
两支试管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出 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__现__泡__沫__比__较_多__的__是__软__水。
絮凝剂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
11、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
则实际为 ( B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20mL D、无法判断 11.图1-6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
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__俯___视________,造成后
内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1_:_2;质量比_8_:_1__.在实际实验中,
甲小试于管1比收2集.原到因的是气部体分与氧乙试气管与收电集极到发的生气反体应的被体消积比耗会检 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带__火__星__的__小__木__条___是__否_,复检燃验乙
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也可
以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产生氧气的速度也会
KCl K2MnO4 MnO2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催化剂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___淀_ 、___过__滤_、___吸__附__、__蒸_等馏。
软化水的方法有_煮___沸_ 水___、___蒸馏
两支试管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出 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__现__泡__沫__比__较_多__的__是__软__水。
絮凝剂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
11、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
则实际为 ( B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20mL D、无法判断 11.图1-6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
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__俯___视________,造成后
内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1_:_2;质量比_8_:_1__.在实际实验中,
甲小试于管1比收2集.原到因的是气部体分与氧乙试气管与收电集极到发的生气反体应的被体消积比耗会检 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带__火__星__的__小__木__条___是__否_,复检燃验乙
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也可
以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产生氧气的速度也会
初三上学期化学复习PPT
![初三上学期化学复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0060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2.png)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S
O2
SO2
加少量的水
防止对空气造成污 染
空气:发红光
木炭
氧气:发白光
(灰黑色固体) 放出热量
石灰水变浑浊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
O2
CO2
空气中:红热现象
氧气中:剧烈燃烧、
铁丝
四射
(银白色固体)
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黑色固体
火星
铁 + 氧气
Fe
O2
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3O4
物
质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
水、二氧化硫等
化合物:
纯洁物:由一种物质 组成
氧化物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纯洁物,如氧 气、氢气等
课题2 水的净化常见的四种净ຫໍສະໝຸດ 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过滤定义: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别分开来 的操作。
过滤时应本卷须知: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 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 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 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
1、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课时2 原子的构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原子是又什么构成的呢?
原子核,核外电子。
原子核可分:
质子跟中子
3、质子数,核电核数、电子数的关系 考虑:原子都是有质子中子跟电子构成的么?
4、各种粒子的所带的电性? 质子带正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5、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一斜二送三直立
Ⅱ. 液体药品的取用
第一章 课题2
(1) 倾倒液体药品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
在_细__口__瓶____中
【思考】 1.细口瓶的塞子为 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答: 防止腐蚀桌面和避免试剂受到
污染,也防止塞子滚落摔损。
【思考】 2.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为什么要紧 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 加少量液体
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胶头滴管 滴瓶
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 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 套使用
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 常用于过滤和加热等实验操作
烧杯
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 容器,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
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 均匀
答: 防止试剂外流或溅落。应该缓慢的倾倒。
第一章 课题2
【思考】 3.拿细口瓶倒液体 时,为什么贴标签的一面要 朝向手心处?
答: 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试剂流下污染和
腐蚀标签,造成试剂不易辨别。
【思考】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 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答: 一是防止试剂放置在空气中受到污染和损耗;二是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一、药品的取用 • (一)三大原则
• 1、取用药品的“三” 不原则:不触不尝不猛闻
• 2、取用药品的用量:“节约原则”
•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 ⑵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 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 3、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不丢不 回不带走.
Ⅰ. 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 在___广_口_瓶____中
止盖错塞子,使瓶内的试剂受到污染;三是便于其他实验 者取用。
液体的倾倒:瓶盖倒放,标签向手心, 瓶口紧挨容器口;
一倒二向三紧挨
第一章 课题2
(2)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通常用_量_筒__和__胶_头__滴_管__
【注意事项】
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保
一同学要量取18mL的液体,在读数时,他用 俯视的方法,则实际所得的液体体积与18mL 相比( B) A、大 B、小 C、相等 D 、无法确定 注意:读数时,只读出小数点后一位,如: 8.4ml、55.3ml
(3) 用滴管取少量液体药品
第一章 课题2
滴管
滴瓶
用滴管取少量的液体
【注意事项】 1.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
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口正上方。2.取液后的滴管 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 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冒。3.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 以免沾污滴管。4.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 的滴管不用冲洗),以备再用。
使用(四不原则):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量筒
量度液体体积
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
集气瓶 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常见仪器
蒸发皿
石棉网
药匙
坩埚钳
锥形瓶 长颈漏斗
铁架台
试管 酒精灯
胶头滴管 集气瓶
漏斗
干燥管
水槽
烧杯
量筒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根据用途分类
•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 2、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 3、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 4、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 5、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 6、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 7、给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 • 8、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
(1) 块状药品的取用__镊__子___
①
②
第一章 课题2
为 什 么 ?
横放容器,把药 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
品放在容器口
药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
一横二放三慢竖
第一章 课题2
(2)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状药品通常用___药__匙_____ 把容器倾斜→把药品用药匙或纸槽送到 容器底部→把容器竖立起来 为什么?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一般用来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一般
能精确到_0_._1克___.
托盘天平在称量时,砝码放在_右_盘__,物体放在 __左_盘___.加砝码时,先加质量_大_(填“大” 或“小”)的砝码,后加质量_小__的砝码,最后 移动_游_码__.
一、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的原则
1.“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要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 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 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 定的容器里。
【注意】要遵守实验规则,注意安全。
有害品
易燃气体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
爆炸品
有毒品
腐蚀品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加热后不能骤冷, 防止炸裂.
试管
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
注意: 使用时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 上部,手握长柄,拇指不按短柄
玻璃棒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酒精灯 用于加热
1.3 走进化学实验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 基础的科学,学习了如何去观察实验、 如何去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和推理 得出实验结论。我堂课我们将走进化学 实验室,去看一看这个进行科学探究的 重要场所,去领略她曾经神秘的风采!
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 点虚伪。那么,进入化学 实验室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正确
持水平。
俯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 大 仰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 小
量筒
注意:量筒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 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现要量取47.5ml的盐酸溶液,最好选取 下列哪一种规格的量筒( ) C
A、10mL B、25mL C、50mL D、 所1选00用m的L 量筒规格不得小于所要量取的液体 体积,而且要与液体体积的差距最小.
夹或铁圈) 、坩埚钳. • 9、过滤分离的仪器:漏斗、玻璃棒. • 10、加热常用的仪器:酒精灯. • 11、加热至高温的仪器:酒精喷灯、电炉.
做好实验的要求
⑴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 ⑵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记 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做好实验报告。 ⑶实验后的废物按要求处理,仪器要及时 清洗,保持实验室整洁。
Ⅱ. 液体药品的取用
第一章 课题2
(1) 倾倒液体药品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
在_细__口__瓶____中
【思考】 1.细口瓶的塞子为 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答: 防止腐蚀桌面和避免试剂受到
污染,也防止塞子滚落摔损。
【思考】 2.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为什么要紧 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 加少量液体
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胶头滴管 滴瓶
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 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 套使用
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 常用于过滤和加热等实验操作
烧杯
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 容器,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
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 均匀
答: 防止试剂外流或溅落。应该缓慢的倾倒。
第一章 课题2
【思考】 3.拿细口瓶倒液体 时,为什么贴标签的一面要 朝向手心处?
答: 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试剂流下污染和
腐蚀标签,造成试剂不易辨别。
【思考】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 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答: 一是防止试剂放置在空气中受到污染和损耗;二是防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一、药品的取用 • (一)三大原则
• 1、取用药品的“三” 不原则:不触不尝不猛闻
• 2、取用药品的用量:“节约原则”
•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 ⑵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 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 3、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不丢不 回不带走.
Ⅰ. 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 在___广_口_瓶____中
止盖错塞子,使瓶内的试剂受到污染;三是便于其他实验 者取用。
液体的倾倒:瓶盖倒放,标签向手心, 瓶口紧挨容器口;
一倒二向三紧挨
第一章 课题2
(2)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通常用_量_筒__和__胶_头__滴_管__
【注意事项】
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处保
一同学要量取18mL的液体,在读数时,他用 俯视的方法,则实际所得的液体体积与18mL 相比( B) A、大 B、小 C、相等 D 、无法确定 注意:读数时,只读出小数点后一位,如: 8.4ml、55.3ml
(3) 用滴管取少量液体药品
第一章 课题2
滴管
滴瓶
用滴管取少量的液体
【注意事项】 1.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
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口正上方。2.取液后的滴管 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 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冒。3.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 以免沾污滴管。4.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 的滴管不用冲洗),以备再用。
使用(四不原则):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量筒
量度液体体积
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
集气瓶 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常见仪器
蒸发皿
石棉网
药匙
坩埚钳
锥形瓶 长颈漏斗
铁架台
试管 酒精灯
胶头滴管 集气瓶
漏斗
干燥管
水槽
烧杯
量筒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根据用途分类
•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 2、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 3、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 4、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 5、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 6、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 7、给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 • 8、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
(1) 块状药品的取用__镊__子___
①
②
第一章 课题2
为 什 么 ?
横放容器,把药 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
品放在容器口
药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
一横二放三慢竖
第一章 课题2
(2)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状药品通常用___药__匙_____ 把容器倾斜→把药品用药匙或纸槽送到 容器底部→把容器竖立起来 为什么?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一般用来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一般
能精确到_0_._1克___.
托盘天平在称量时,砝码放在_右_盘__,物体放在 __左_盘___.加砝码时,先加质量_大_(填“大” 或“小”)的砝码,后加质量_小__的砝码,最后 移动_游_码__.
一、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的原则
1.“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要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 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 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也不要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 定的容器里。
【注意】要遵守实验规则,注意安全。
有害品
易燃气体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
爆炸品
有毒品
腐蚀品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加热后不能骤冷, 防止炸裂.
试管
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
注意: 使用时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 上部,手握长柄,拇指不按短柄
玻璃棒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酒精灯 用于加热
1.3 走进化学实验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 基础的科学,学习了如何去观察实验、 如何去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和推理 得出实验结论。我堂课我们将走进化学 实验室,去看一看这个进行科学探究的 重要场所,去领略她曾经神秘的风采!
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 点虚伪。那么,进入化学 实验室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正确
持水平。
俯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 大 仰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 小
量筒
注意:量筒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 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现要量取47.5ml的盐酸溶液,最好选取 下列哪一种规格的量筒( ) C
A、10mL B、25mL C、50mL D、 所1选00用m的L 量筒规格不得小于所要量取的液体 体积,而且要与液体体积的差距最小.
夹或铁圈) 、坩埚钳. • 9、过滤分离的仪器:漏斗、玻璃棒. • 10、加热常用的仪器:酒精灯. • 11、加热至高温的仪器:酒精喷灯、电炉.
做好实验的要求
⑴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 ⑵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记 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做好实验报告。 ⑶实验后的废物按要求处理,仪器要及时 清洗,保持实验室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