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3
明末清初的思想教案
使可另附纸)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总第课时导学案课题明末清初的思想使用时间:主备人:何凤琴一、学习目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二、知识构成:(1)分析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社会背景?(2)、李贽反正统思想的主要表现?(3)、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有哪些?(4)、顾炎武的成就?主要思想?(5)、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的特点?(6)黄宗羲、顾炎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有哪些?(7)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三、学法和自检:1.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是民主思想产生的政治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原因。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2.为什么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3.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促进儒家思想发展的?(1)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
同时,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2)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以及王夫之的唯物思想,都与程朱理学专注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封建伦理道德有很大不同,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发扬了先秦儒学的积极因素,使宋以来沉闷的儒学日益活跃,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课题明末清初的思想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明末清初的思想
课题专题一(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情况。
【教材分析】本课有五个子目,分三个阶段分别介绍了五个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包括:第一,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第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反君主专制和理学道统思想。
第三,清初唐甄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
联系必修Ⅰ专题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和必修Ⅱ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的内容,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专题一有所继承和批判,尤其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的儒学进行了超越。
专题一可与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形成中外思想的对比参照,对比明末清初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差异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2.结合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3.学会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轨迹。
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的史料,通过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到理解历史再到探究历史和升华历史,引领学生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学会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同时,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拓宽思路,注意专题内、模块内及中外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参照。
3.利用今年的高考试题吸引学生。
4.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思想家的名片或手抄报。
5.帮助学生学会浏览相关的网站和课外书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既继承了前代的优良传统,又对正统理学作出批判,并有所创新,使儒学思想更趋务实,更贴近国计民生,这是儒学的新发展,并萌发了具有新颖的哲学观点、政治见解和爱国、批判精神的进步思潮。
2.进一步激发学生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关注民生、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历史ⅲ人民版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历史ⅲ人民版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
1.经济因素:②统治者极力推进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③工商业者〔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
2.政治因素:①明末清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深,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
②封建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3.思想因素: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个性,摧残人们的思想。
②他们要求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追求个性发展。
4.社会环境因素:明末清初之际,社会大动荡,王朝更替,出现权力真空,是当时思想的自由具备了适宜的政治环境。
5.外来因素: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思想界注入新的生机。
(二)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李贽〔zhì〕---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①人物简介:〔1〕生活时代:明朝中后期。
独具个性。
〔2〕生活经历:青年时代生活困乏,中年做过小官,目睹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3〕家庭影响:祖父辈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李贽自幼受传统思想束缚较少。
〔4〕学派的影响:继承并发展泰州学派反传统的精神〔泰州学派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叛传统意识的学派〕。
②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藏书》等多种著作。
③主张⑴挑战理学正统地位。
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并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⑵挑战孔子儒学正统地位。
⑶,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⑷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2.黄宗羲①简介A.参加抗清斗争 B.失败后,隐居著述②代表作:《明夷待访录》③思想主张:A.ab: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33.顾炎武①简介:亭林先生①明末参加复社,反对宦官专权②参加抗清活动③开清代考据学之河。
②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③主张:A.政治:a..批判君主专制,对君主专制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进行了深刻揭露。
(完整word版)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异同(笔记)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难点: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影响及其评价。
知识结构: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历史背景(明朝后期):①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上: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严重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2、生平及代表作品:《焚书》、《藏书》等1527-1602,明朝后期反封建专制启蒙运动的先驱,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自称“异端”,一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永不妥协,晚年被捕入狱,死于狱中3、主要思想:①否定孔孟及儒学的权威性(反权威)②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性(反正统)③强调人正常的私欲(尊人性)④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倡个性)4、评价: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②将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明清时期反封建专制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背景和经历(明末清初):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②政治上:社会动荡,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深化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文字狱),自然科学有一定发展,西学东渐④生活经历: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A小结:一大时期(明清时期)一股思潮(反封建民主思潮)四位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B比较: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异同同:①反封建专制;②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③思想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④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
异:①黄宗羲政治上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材料3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
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
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
材料4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 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 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 非耳”。
-----《焚书 》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反对以“圣人” 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悟思想活跃之道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离经叛道直清廉 老年:入狱迫害致死
1、李贽反正统意识 材料1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
故谓人有男主女张则男可女,谓平见等有男女岂可乎?谓见 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 又岂可乎? ------《焚书》
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清 三先生(或清初三大儒)。
黄宗羲的批判思想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 (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 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 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 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思想主张
主旨:
材料一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 循天下
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之公
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材料二 “一姓之兴亡,私也, 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材料三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 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 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 哉!”
深刻揭 露历代 帝王把 天下当 作私产 的做法
4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1644年,清兵入关,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 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 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 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 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 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 《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材料:“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 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 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材料:“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 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 大公哉!
(1)批判“孤秦陋宋”,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 下当作私产,须循天下之公(批判君主专制)
经济正统观念:重农抑商
思想正统观念:儒学正统(宋明理学) 社会稳定;民族融合; 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 明朝中后期:李贽 一、活跃表现 明末清初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唐甄 三、明清之际民主思想的影响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 1、政治: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4、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阻 碍思想更新
“八股文” 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使得儒家的学说完 全成为求取利禄的敲门砖。朱熹等人的学说核心“忠 君”,科举完全成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在使 读书人思想僵化的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 路。
5、外部:西方文化传入(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 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使中国的少数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西方学 问之中有其优于中国之处,但这并未造成中国人对于中西学的基 本高下看法有所改变。
(1)“众治”来取代“独治”,反对君主专制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 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 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 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亡国”: 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 民族的命运。
1.思想主张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优质课件 人民版必修3
[特别提醒] 黄宗羲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绝不等同于近代西 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其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萌 芽出现及发展的产物。但由于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早 期民主思想家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未明 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轻巧识记] 明清思想家及观点可概括为“三大背景、四大 思想家”
5
2.思想主张 (1)提出“__穿__衣__吃__饭____,即是人伦物理”,认为“理”就在 百姓日常生活中。 (2)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 是“万世之至论”。 (3)提出“绝假纯真”的“__童__心__说______”,以此反对礼教的 虚伪和官场的欺诈。 (4)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3.代表作:《藏书》《续藏书》《__焚__书________》和《续焚 书》。
8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政治思想:主旨是“__循__天__下__之__公__”,揭露和批判历代帝 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2.哲学思想:提出尊重物质_运__动__规__律_____的自然史观和社会 史观。 3.著作:《船山遗书》。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主要思想 (1)倡导经世致用,著有《___潜__书_______》。 (2)对专制君主大胆批判,认为帝王皆贼。
13
[轻巧识记]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儒家一条线,千万别忘记。 春秋末创立,战国成大器。 秦朝遭打击,汉武正统立。
宋明很讲“理”,明清现生机。
14
程朱理学
史料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 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 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探究问题] (1)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一些最敏锐的心灵”指的是哪些 思想家? (2)他们反思的原因何在? 提示:(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 (2)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得到强化,宋明理学日益禁锢人们的 思想,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等。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
•考试权、监察权有何作用?
评价:既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优秀成分, 又注意到了其缺陷弊端,是结合本国国情的积 极探索。
1、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严、康、梁)的影响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进行,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2、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孙)的影响
梁 启 超
《新民 说》
古代儒家把历史进程划分为依次发展的“据 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康有为将其解 析为 :“《春秋》始于据乱,立君主;中至升平, 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为民主。”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所说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分 别指什么政治时期?他的这种解析目的何在? 君主专制时代、立宪君主时代、民主共和时代。 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指导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本课小结: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萌生的表现
最早:早期维新派 发展:维新派—严康梁 (19世纪90年代) 成熟:革命派孙中山 (20世纪初)
萌生的条件
历史遗产 社会现实 经济阶级 思想文化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图片上的三位思想家生活在什么朝代?他们的共同 思想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1、历史遗产:明末清初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 想,给后世民主思想以深刻的启迪。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 (1842年)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 银元 开放广 厦 福 宁 上 关税税率中英协商
以上材料和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2、社会现实: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 日益严重,迫使有志之士去救亡图存。
3.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必修三》No.4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学习目标】1.牢记明清进步思潮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自主复习、合作探究儒学思想在不同时期的特征,掌握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批判的继承华夏文明。
【重难点】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如何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1.依据导学案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课本,思考回答下栏题目。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
【预习案】一、社会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文化:理学空谈义理,八股取得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
二、 的反正统意识 1、经历(反正统意识产生原因)。
(1)、祖父两辈都是 教徒,自幼 ,明朝中后期 的思想家;(2)、生活在 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 (3)、社会的 和官场的 。
2、主张:(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 ”的主张,挑战“ ”学说;(2)、反对以 为权威和教条,挑战 的正统地位,强调人的 ; (3)、提出“绝假纯真”的“ ”,反对 的虚伪与 的欺诈。
(4)、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 ”,反对当时盛行的 文风。
3、代表作——《 》、《 》、《焚书》、《 》4、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 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三、 的“天下为主, ”说 1、活动: 的创立者。
2、主张:①、敢于批判封建 ,提出 的思想;②、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 ③、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 。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背景(1)明代后期,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理学走向极端,束缚人们的思想。
(2)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风尚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
2.思想(1)挑战理学正统地位: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2)挑战孔子的至尊地位:反对将“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4)文学创作方面: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3.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1.背景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出现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三次思想活跃局面。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
2.思想(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2)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3.著作《明夷待访录》。
4.影响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1.主要思想(1)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3)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2.主要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1.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揭露和批判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2.哲学思想(1)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
(2)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哲学发展的顶峰。
3.著作《船山遗书》。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思想主张(1)倡导“经世致用”,著有《潜书》。
(2)对专制君主大胆批判,认为帝王皆贼。
(3)对“官”进行猛烈抨击,认为“难治者,非民也,官也”;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2.思想评价(1)对君主专制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高中历史(3)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2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 含解析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但它没有上升到批判封建制度的高度,也没有提出对新社会的构想,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只能以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也是历年高考的重考点,必须引起考生的关注:1。
时代背景:经济上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治黑暗,吏治腐败,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思想文化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强化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思想。
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3.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4.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1)积极影响:①反对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
②重视工商业,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
(2)局限性:①由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不占统治地位。
②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5.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传统儒学思想的关系(1)批判、继承:黄宗羲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
高考历史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考历史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点】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一、背景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
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概况1.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
③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3)影响:①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三、评价1.积极(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局限(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案】明清之际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相似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二是都出现了新思潮反对禁欲主义。
【案】“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尔”。
【案】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案】“亡国”与“亡天下”:“亡国”还只是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事,而“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
高中历史复习 专题通关攻略 中国近代史 专题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
【考向规律】重在考查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积极意义 和局限性。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往往通过原始史料 创设情境,从具体情境中理解“中体西用”的内涵、外 延及其评价。
【史识拓展】
一、多元史观视角下的“中体西用”思想
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号,引进西 近代化 方近代生产方式,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
史观 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 代化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世纪金榜导学号
A.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 B.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C.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 D.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
【解析】选B。材料中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 律例》,并运用其法律条款证明禁烟的合法性,要求外 商出具保证书,这不是两国政府之间的行为,与外交制 度无关,A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则徐运用西方法律 维护了国家利益,B正确;从材料中不能得出主张采用西 方政治制度的信息,而且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军
(3)第三次高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 限性逐渐暴露,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 学习,出现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 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
3.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 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 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 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第(1)题,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根据这一思想,可以找出所要答案。第(2)题, 本题是观点型论述题,首先是明确观点,王韬课士的方 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其次,可以从政治、经济、军 事、思想等方面,结合材料进行论述。
答案:(1)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 途,宜集思以广益。(1分)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分) 体现:坚持纲常政教。(1分) (2)略。(10分)
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
1.影响: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矛盾激化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风气受到冲击思想--封建的伦理道德,八股取士,舒服了人们的思想思想出现西学东渐,使知识分子开拓了眼界,试图摆脱束缚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简介:李贽好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
祖辈世代经商2.思想主张:1)对待传统思想的态度: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之说是万世之论他反对思想的绝对权威2)人性:3)哲学:本源--万物皆生于两=矛盾双方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3.代表作:《焚书》《藏书》二、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1.代表人物: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王夫之--《读通鉴论》2.主张:1)经世致用:含义-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具体-a:治学-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b:经济-(“重农抑商”思想受到挑战)工商皆本2)政治:批判君主专制的同时,还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途径: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体制--益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3.评价:1)对“经世致用”影响深远: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之风,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 2)对君主:冲击群主专制统治其思想在后数百年间仍有启蒙作用4.思想批判未成主流原因a-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在萌芽阶段,思想批判缺乏物质基础b-思想:儒家思想根深蒂固c-政治:君主专制制度加强(文字狱使这些思想不能广泛传播)。
高中历史丨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A 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不反对君主制,不反对封建制度
5. 《明夷待访录》:“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B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课堂小结
1.4位思想家 2.3个重要思想 反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3.进步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4.思想批判的内容(政治、经济、思想)
巩固练习:
1、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 2. (2010.江苏)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王朝腐败、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批重农抑商, 重视发展工商业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拜金逐利风气、市民工商阶层壮大
批程朱理学,
提倡“经世致用”
思想:思想文化专制严重
理学束缚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 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
满清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 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兴文 字狱12次,雍正帝兴文字狱17次, 乾隆帝兴文字狱130多次,文字狱达 到顶峰.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 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 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
P22解析与探究:民本VS民主
儒学发展历程
• 产生:春秋 孔子 • 发展:战国 未受重视(成为显学) 孟子与荀子 • 重创:秦朝 焚书坑儒 • 正统:汉朝 主流地位、统治思想 董仲舒 • 危机:魏晋南北朝 三教并立 • 融合:唐宋 三教合一 • 新发展:宋明 官方哲学 程朱理学(朱熹)、陆王心学 • 批判继承: 明清 李王黄顾进步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掘墓人”。
得出这一见解主要是因为黄宗羲
A.始终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B.对传统的程朱理学进行了批判与继承
C.反对专制暴君政治,倡导早期民主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明清之际民主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他们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2)提倡经世致用。
他们主张为学应该求真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清初不切实际的学风。
(3)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要求。
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2.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意义。
(2)“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
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3)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他们的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4)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以“异端”自居,“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对这里的“他”的思想的评价应是A.张扬个性之美,承担救国责任
B.抨击传统观念,带有民主色彩
C.批判儒家思想,力主经世致用
D.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辩证唯物
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A.以“异端”自居
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清初学者言:“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
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
”“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他的经济思想
A.实是鼓吹重农抑商的政策
B.带有一定启蒙色彩
C.脱离了当时中国社会实际
D.标志了新阶级力量的成长
1.【答案】B
【解析】材料中“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符合明朝末年著名思想家
李贽的特征,即李贽评判道学家的伪善,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观念,李贽的这一思想特征被称作“离经叛道”,故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救国责任,故A项错误。
李贽不主张经世致用思想,主张经世致用的是顾炎武,故C项错误。
李贽并不倡导辩证唯物思想,主张唯物思想的是王夫之,故D项错误。
2.【答案】D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
根据“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
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可知该学者主张追求财富和藏富于民,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不符,故排除A 项;主张追求财富实际上是迎合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趋势,没有脱离当时中国社会实际,故排除C项;虽然当时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力因素,但并没有出现新的阶级力量,故排除D项。
追求财富和藏富于民的主张打破了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束缚,带有一定的启蒙色彩,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