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纺织品贸易摩擦案例
中印贸易典型案例回顾
中印贸易典型案例回顾来源:kvqq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7-11-30How to avoid the risk of business with indian ?案例1:某棉纺集团向印度出运71.5吨纱,金额近10万美元,价格条款FOB,合同付款方式:预付30%TT+70%DP。
货到港口两个月,期间货物价格暴跌,收货人不付款不提货,不同意退运或转让,产生了非常高的港口费用,导致我国公司蒙受相当的损失。
分析:按照印度政府规定,出口到印度的货物,必须有原收货人出具NOC证明,才能修改收货人并转卖他人或转运。
一旦货物到达前市场发生动荡,买家往往利用此规定恶意欺骗国外客户,从而以差价赚取利润,想尽办法违约,逼迫中国公司降价。
此时货已运至印度,且由于印度海关规定,如果货物到港3个月无人提货,就将被海关拍卖。
对此,我国企业无奈只好“认宰”,最终接受降价条件息事宁人。
案例2:我国企业与印度公司做了一单货值约为7万美元麻类出口业务。
该批货物信用证由香港一家公司从香港开出。
同时按照信用证的要求将提单中的发货人打成该香港公司,但保留了提单、报关单和核销单等原件。
发货后印度客户以单证不符为由拒付货款,进而又以产品质量有问题为由逼中方大幅降价。
我国企业调查得知,该香港公司系印度公司在香港的关系公司,该香港公司坚决不同意退货。
我国企业处处陷于被动,最后无奈答应降价了事。
分析:信用证可以由第三方出具,但是必须保证发货人一定为中方企业。
由于国际贸易经验不足,我国企业不仅犯了贸易中的基本错误,同时审单失误,在这起贸易活动中陷入种种被动,承受了相当的经济损失。
案例3:某中资公司驻印度代表处,与印度买家在违反印度政府规定的情况下签了一笔外贸合同。
印度买家为了达到减少关税的目的,要求签定两份合同,一份合同的交易金额低于实际交易金额,用来报关,另外一份合同显示的是真正交易的金额。
由于用于报关的合同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引起了印度有关部门的注意,从而开展调查,印度公司与我国企业均涉案。
中国外交贸易成功的策略与案例
中国外交贸易成功的策略与案例我国纺织服装品外交贸易的反倾销案例分析:近年来我国外贸出现快速增长,2021年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三,随着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我国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贸易利润也在不断下降,还面临巨大资源瓶颈的压力。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尤其是纺织品贸易遭受的反倾销程度越来越大,中国纺织品服装主要进口国和地区纷纷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实施各种各样的限制。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次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入世后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的第一大案是在20年7月13日,美方宣布,对中国等地所产的聚酯短纤发起反倾销正式立案调查,该案涉案金额近三千万美元,其中宁波市大发化纤、慈溪江南化纤为该案件的前两大涉案企业,涉案金额分别高达一千四百万美元和九百万美元。
这是中国入世后双方纺织品反倾销第一大案。
在20年年底,美国商务部作出初审裁定,对宁波江南化纤、慈溪化纤分别予以15.35和4.39的反倾销税率。
207年2月,美国商务部派专人到宁波实地视察,同时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也在宁波召开应诉协调会,并邀请有关专家和美国反倾销应诉资深律师为涉案企业介绍美国反倾销法律程序及应诉策略等,帮助涉案企业做好诉前准备工作。
最好,中国化纤企业以大量翔实的证据证明,没有对美国造成产业损害和倾销。
这是中国加入WTO 后浙江省企业首次在对美反倾销案件中获得零税率,也是自204年中美家具反倾销案后,中国企业首次在应诉中得到零税率。
分析:(1)我国出口贸易遭受贸易壁垒:关税壁垒反倾销调查严重、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中国国力的不断攀升对中国企业的各种限制也层出不穷。
中国廉价劳动力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各国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
(2)国内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问题意识不够且企业分散力量弱,国际市场缺乏定价权利润极低,国内无序竞争。
我国出口企业尤其是遭受反倾销严重的行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中印两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也是全球两大新兴经济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中印贸易关系也不断加深。
近年来,中印贸易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来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到底出现在何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从竞争性来看,中印之间存在着一些竞争性的贸易产品。
中印之间的纺织品、电子产品等制造业产品之间的竞争性是十分突出的。
在这些领域,中印两国都有着较为成熟的生产体系和廉价劳动力优势,这就使得中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种竞争中,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便逐渐显现出来。
从互补性来看,中印两国在一些领域也存在着互补性的贸易产品。
中国对印度出口了大量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工业品,而从印度进口了大量的粮食、药品等农产品。
这些产品之间的互补性使得中印之间的贸易得以较为平衡的发展。
受制于一些政治、经济因素,这种互补性贸易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愈发严重。
那么,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到底出现在何处?无论是竞争性贸易还是互补性贸易,中印之间的贸易结构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中印之间的竞争性贸易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互补性产品则显得相对较少,这就使得中印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受制于政治、经济等因素,中印之间的贸易壁垒也较大,这使得中印之间的贸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中印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更加突出。
中印贸易失衡问题还受到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印之间的贸易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这也使得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更加突出。
针对中印贸易失衡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解决。
要通过加强中印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沟通,设立更多的贸易合作机制,加强双边贸易合作,推动中印贸易的平衡发展。
要降低中印之间的贸易壁垒,推动中印贸易更加自由化,使得中印之间的贸易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要充分利用全球经济的有利条件,增加中印之间的贸易机会,推动中印贸易的更加平衡发展。
中国反倾销案例分析
中国反倾销案例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出口产品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
反倾销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倾销的侵害,采取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
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其产品往往成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的反倾销案例,探讨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首先,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面临的反倾销调查主要集中在钢铁、化工、纺织等行业。
这些行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国际市场上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由于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和产能过剩,往往会导致国外产业受到冲击,从而引发反倾销调查。
例如,2016年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展开了反倾销调查,并最终对中国轮胎产品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税。
这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使得中国政府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其次,中国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沟通和协商,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并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中维护自身的权益。
同时,中国出口企业也在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此外,中国政府还通过调整出口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以促进公平贸易和多边合作。
最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反倾销调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挑战。
政府需要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和法律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应对反倾销调查的能力。
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对国际贸易政策和形势的了解,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共同维护中国的国际贸易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反倾销调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需要加强自身的贸易能力和国际合作,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各种挑战,推动国际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纠纷案例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纠纷案例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争端时有发生,这些争端不仅对涉及的企业和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个典型的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纠纷。
案例一: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关税争端在过去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其中,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大量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对美出口的众多产品受到了关税冲击,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
这不仅使得中国相关出口企业面临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的困境,也导致美国消费者不得不为购买中国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一些企业不得不调整出口策略,寻找新的市场,或者加强在国内市场的拓展。
而对于美国企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部分企业面临着原材料短缺和成本上涨的压力,影响了其生产和经营。
这一争端也引发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新调整,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以规避关税风险。
然而,这种转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面临新的成本和市场挑战。
案例二:欧盟与美国的航空补贴争端欧盟和美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航空补贴争端也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美国指责欧盟向空中客车公司提供非法补贴,而欧盟则反指美国向波音公司提供不公平的支持。
双方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贸易报复措施。
美国对来自欧盟的民用飞机加征关税,同时对一系列欧盟的农产品和工业产品采取限制措施。
欧盟也不甘示弱,对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作为回应。
这一争端不仅对航空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飞机订单减少、生产计划调整,还波及了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例如,飞机零部件制造商面临订单下滑,航空公司因飞机采购成本上升而调整航线和票价。
此外,这一争端也影响了跨大西洋贸易的稳定,损害了双方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案例三:日本与韩国的半导体材料贸易争端日本和韩国在半导体产业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原因,两国之间爆发了半导体材料贸易争端。
中国倾销案例
中国倾销案例中国倾销案例是指中国企业以不正当手段将产品大量倾销到国外市场,导致当地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的案例。
这种行为通常涉及价格倾销、补贴倾销和其他不正当手段,给当地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竞争压力,甚至引发了国际贸易纠纷。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中国倾销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
首先,中国钢铁产品的倾销案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钢铁产品的价格往往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甚至存在政府补贴的情况。
这种不正当手段导致了大量中国钢铁产品涌入国际市场,给当地钢铁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了大量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
因此,多个国家对中国的钢铁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对中国实施了反倾销措施。
其次,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倾销案例也备受关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其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大量涌入国际市场。
这种价格倾销行为对当地太阳能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了多个国家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并对中国实施了反倾销措施。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倾销行为,保护了当地产业的利益。
另外,中国纺织品的倾销案例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其产品大量涌入国际市场,导致了当地纺织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
多个国家对中国纺织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对中国实施了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纺织品的倾销行为,维护了当地产业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倾销案例对国际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了多个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措施。
中国企业应当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竞争应当是公平的,不应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竞争优势。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加强监管和合作,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2011印度对华贸易保护
2011:印度对华纺织品贸易保护活跃相关专题:服装国际动态时间:2011-12-24 01:36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11月19日,印度对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韩国的尼龙长丝纱线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裁定中国对印度倾销尼龙长丝纱线成立,倾销幅度被认定为29%,无中国企业应诉。
面对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何才能避免遭到反倾销调查?又如何应对?对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来说,唯有勇敢面对,积极应诉,据理力争才是解决之道。
11月19日,印度对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韩国的尼龙长丝纱线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印度在2010年8月27日,应印度合成纤维行业协会的要求,对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韩国的尼龙长丝纱线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
11月19日,印度反倾销和联合关税总局宣布了调查结果。
在之前的事实披露报告中,印度反倾销局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认可原审中采用结构价格来计算中国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做法。
最终,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被认定为29%。
同时,反倾销局综合考量申请方提供的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利率、销售费用等证据材料,认定5年征税期结束后倾销和损害可能继续存在。
中印贸易既互补又竞争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在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上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
事实上,近几年印度、越南等国的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这些国家在抢占我国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和企业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在反倾销问题上,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较多的国家。
不同的是,中国不仅是遭世界各国反倾销较多的国家,而且也是遭印度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1995年?2010年间印度共对华发起142起反倾销终审案件,占全球对华反倾销案件的17.67%。
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针对中国纺服类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案件中,绝大多数则是由印度发起的。
对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市场份额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及解决机制研究
20 03年 l 1月 l 7日
20 0 4年 3月
20 0 4年 l 2月
( o e eo u ies N n o gU iesy N no g 2 6 o ) C H g f s s , a T n nvri , a tn , 2 0 7 B n t
Ab ta t T e p p r a ay e h e s n n n l e c s fr sr c : h a e n l z s t e r a o s a d if n e o u e c t g tx i r d r t n ewe n C i a a d Ame ia s Mai e t e t e fi i s b t e h n n n l a co r e
a tr l ia ig fe ei n tn qu t r srci n o txie a d a me t m oa e tlto s n e tls n g r n s ’
资料来源 : 商务部 等网站整理所得
( ) 二 第二阶段:) 年 1 1日, 入后配额时代 2( f】 5 月 进 全球 范 围内的纺织 品配额 限制 取消 。这一 时期 ,
R e e r h Si s a c on ne-U S e ie T xtl Tr ade Frcdon nd i a
Se te ent tl m M e han sl c irr l Zha ng ng Yi
时间 20 年 5 2 03 月 1日
20 03年 8月 9日
( 南通 大 学 商 学 院 , 苏 南 通 江
文 摘 编 号 :0 5 93 20 )9 0 4 一 A 1 0 — 1X(0 8 0 — 0 4 C 摘 要 :0 5年 1月 1 日纺 织 品 配 额 取 消后 中 美 纺 织 品 贸 易 20 摩擦不断升级。中美纺织品贸 易磨擦根本原 因是 中美 贸易 的 不 平 衡 , 层 次 原 因是 产 业 结 构 不 相 配 。要 想扭 转 纺 织 深 品 出 口的 被 动 局 面 , 须 改 变 以往 以 量 取 胜 的 理 念 , 高 必 提 产 品质 量 和 自主 品 牌 价 值 , 过 产 业 升 级 、 口 市 场 多元 通 出 化等分散 贸易风险。 关 键 词 : 易磨 擦 ; 额 ; 业 升 级 贸 配 产 中 图 分 类 号 :7 81 文 献 标 识 码 : F6. A 文 章 编 号 :0 5 9 3 20 )9 0 4 — 3 1 0 — 1X(0 8 0 — 04 0
海外贸易壁垒三大案例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这家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
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
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
总经理李传海深有感触地说:“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图…破壁‟。
2、绿色贸易壁垒案例中国——欧洲:冻虾仁遭退货案浙江舟山出产的冻虾仁以个大味鲜名闻海内外,欧洲是它多年来的传统市场。
然而,最近舟山冻虾仁突然被欧洲一些公司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
一问原因,原来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仁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
冻虾仁里哪来的氯霉素?浙江省有关部门立即着手调查。
结果发现,环节出在加工上。
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造成大量退货。
“随着我国入世,贸易壁垒正在消解,但国外对中国农产品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日趋严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浙江省省长柴松岳说,“…冻虾仁事件‟给我们上了惨重的一课”。
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由于质量安全方面的原因而在国际市场屡屡受挫的状况已经不在少数。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繁荣、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我国的绿色食品规范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尽管目前已形成了由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产品质量监测机构组成的工作系统,建立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印贸易摩擦分析——基于印度方面的分析
中印贸易摩擦分析——基于印度方面的分析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得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双边贸易更是以几倍的速度增长。
但是,中国对印度始终保持着贸易顺差,特别在制造业方面的贸易。
本文将尝试从印度方面的角度分析中印之间贸易摩擦的原因,并尝试给出相应对策分析。
一、前言在过去,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但是这些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时常发生。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的两大经济大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相互竞争。
在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就开始针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例如禁止进口、配额、许可证等贸易限制措施。
鉴于国内文献对此已有大量分析,本文将从印度方面的角度来分析,印度方面对于中印贸易摩擦的真是想法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认为中印贸易摩擦的原因?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法。
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二、中印贸易历史回顾在历史上,中国和印度一直以来都是贸易伙伴,因为中国和印度都有自己的贸易优势。
中国的传统优势是纺织和瓷器,印度的优势是香料制作,以前的贸易主要是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实现的。
两国都是固守自己的优势领域,因此在贸易上并没有什么竞争,中国成为了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随着中国在1978年实现改革开放,印度在1991年实现改革开放,两国的贸易实现了飞速增长。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
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
跨国公司由于认识到中国和印度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因此对两国加大了投资力度,使得两国成功吸收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
中国和印度在各自优势领域埋头发展,最终,中国在制造业上取得了较大优势,而印度在服务业上具有比较优势。
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源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因为中国在两国贸易之间保持着顺差地位。
而且,中国要发展服务业,印度要发展制造业,导致两国在这两个领域竞争不断;另外,在国际市场上争夺市场份额也不可避免的要导致摩擦。
贸易管制案例
贸易管制案例贸易管制是指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技术和服务实施的一种行政性控制措施。
它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旨在保护国家的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
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管制案例屡见不鲜,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典型的案例。
首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管制案例。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政府多次对中国商品实施关税措施,限制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
这种贸易管制不仅影响了中美双方的经济利益,也对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双方在贸易谈判中屡屡陷入僵局,贸易摩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次,欧盟对美国的贸易管制案例。
欧盟曾多次对美国的钢铝产品实施贸易管制措施,以保护自身的产业利益。
这种贸易管制引发了美国政府的不满和反制措施,导致双方贸易关系紧张。
欧盟认为美国的贸易管制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因此向WTO提起诉讼,希望通过国际法律手段解决贸易争端。
再次,印度对中国的贸易管制案例。
印度政府曾对中国的手机、电子产品等实施贸易管制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中国产品的冲击。
这种贸易管制引发了中印双方的贸易争端,影响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双方在WTO等国际组织中展开辩论,试图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的途径。
最后,澳大利亚对印度尼西亚的贸易管制案例。
澳大利亚政府曾对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实施贸易管制措施,导致双方贸易摩擦升级。
印度尼西亚政府认为澳大利亚的贸易管制措施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因此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贸易争端。
综上所述,贸易管制案例在国际贸易中屡见不鲜,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国际社会需要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的途径,维护世界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只有通过合作与共赢,才能实现全球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商务谈判案例——服装布料延期交货索赔谈判
谈判案例二:服装布料延期交货索赔谈判甲方:佳艺公司乙方:尼威公司近年我国NM类布料的服装市场迅猛发展,各名牌服装生产厂家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此类新型布料短缺的局面。
国内十大服装名牌之一的佳艺公司,主要生产NM类布料服装,而且占有中国NM类布料服装市场的三分之一强的份额,因此其布料来源问题就更加突出。
此类新型布料颇受消费者欢迎,但生产技术含量高,印花染色工艺复杂,国内只有三家公司可以生产优质产品,但他们的生产安排早已被几家服装生产厂家挤满。
由于多种原因,也难以从国外找到NM布料货源。
2003年初,在NM布料供应最紧缺的时候,佳艺公司与国内生产NM布料的尼威公司签订了购货合同。
按照合同,尼威公司向佳艺公司提供30万米不同季节穿着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布料,平均分三批分别于当年4月30日以前、8月31日以前和10月31日以前交货:若延期交货,尼威公司将赔偿对方损失,赔偿事宜到时再商议。
2003年春季,国内很多地方出现了非碘型肺炎疫情,尼威公司印染车间有2名高级技术人员被诊断为非碘疑似病例,该车间大多数人被隔离20余天,生产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虽然4月底很快恢复正常生产,但尼威公司已经无法按合同规定日期向佳艺公司交货,至5月5日也只能交货2万米,全部交完至少要到5月20日。
佳艺公司因此遭受巨大损失。
5月10日,佳艺公司决定实施索赔条款,并正式向尼威公司提出600万元的索赔要求。
一周后,尼威公司派出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到佳艺公司就索偿问题进行交涉。
交涉时,尼威公司方认为,严重的非碘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因此延迟交货不能使用处罚条款。
但佳艺公司方对此有不同意见,并坚持要求对方赔偿巨大损失。
由于初步交涉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同意三天后进行正式谈判。
谈判双方的关系很微妙:佳艺公司既希望拿到巨额赔偿金,又希望早日拿到布料,以便尽可能满足客户要求,也不愿失去尼威公司这一合作伙伴;尼威公司虽然不愿赔偿,但不愿让公司信誉受损,也不愿失去佳艺公司这一实力较强的大客户。
墨西哥诉中国服装和纺织品补贴案案例评析
加强与WTO的合作,积极参与WTO的决策和规则制定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和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加强与墨西哥 的沟通与合作, 共同应对贸易 摩擦
制定合理的贸 易政策,避免 过度补贴导致 贸易不平衡
贸易保护主义:墨西 哥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措施,对中国服装和WTO规 则,破坏了国际经济
秩序
公平贸易:中国坚持 公平贸易原则,反对
贸易保护主义
合作共赢:中国主张 通过合作解决贸易争
端,实现共赢发展
贸易政策:该案例可能影响各 国的贸易政策制定,包括补贴 政策、关税政策等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墨西哥:提起诉讼的国家 中国:被诉的国家 世界贸易组织(WTO):负责审理案件的国际组织 美国:在案件中支持墨西哥的国家
墨西哥认为中国 政府对服装和纺 织品行业进行了
补贴,违反了 WTO规则
贸易摩擦:墨西哥诉中国服装 和纺织品补贴案可能导致贸易 摩擦加剧
贸易伙伴关系:该案例可能 影响墨西哥和中国的贸易伙 伴关系,以及其他国家之间
的贸易关系
国际贸易规则:该案例可能对 国际贸易规则产生影响,包括
WTO规则、双边贸易协定等
贸易保护主义: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严格的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措施
经济影响:发展中国家出口受到限制,影响经济发展和就业
法律挑战:发展中国家需要应对更复杂的国际贸易法律和规则 合作与应对: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法律挑 战
重视纺织业的可 持续发展,制定 合理的产业政策
反倾销案例及分析(全)
摘要国外对华反倾销一直是中国出口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时的一个障碍,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出口猛增,迫于国内保护主义的压力,国外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国内的不满情绪。
但目前,这些国家只能利用WTO允许的手段来加以保护,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包括反补贴、保障措施和反倾销.由于保障措施只能面对产品,无法针对某一国家采用,而在中国入世后,由于不断地降低出口退税,减少补贴,因此反倾销措施被国外越来越频繁地用来保护该国市场。
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不断创出新高,这种现象应引起中国出口企业的足够重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入世后,中国连续几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如何应对近年来激增的反倾销案件,减少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的摩擦,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用新的策略来对待。
关键词:中国企业;反倾销;问题;对策目录第一章倾销和反倾销的一般理论 (1)1.1 倾销和反倾销产生的经济背景以及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处境 (1)1.1.1 倾销和反倾销产生的经济背景 (3)1.1.2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处境 (3)1.2 倾销的概念及特点 (3)1.2.1 倾销的定义 (3)1.2.2 倾销的特点 (3)1.2.3 倾销的构成条件 (4)1.3 反倾销的概念及特点 (5)1.3.1 反倾销的定义 (5)1.3.2 反倾销的特点 (5)1.3.3 实施反倾销的条件 (5)第二章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实例研究...................................72.1中美水产第一案 (7)2.1.1 案例回放 (7)2.1.2 案例分析 (9)2.2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 (10)2.2.1 案例回放 (11)2.2.2 案例分析 (12)2.3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 (12)2.3.1 案例回放 (12)2.3.2 案例分析 (13)2.4中国浓缩苹果汁企业起诉美国商务部大获全胜 (13)2.4.1 案例回放 (13)2.4.2 案例分析 (15)2.5草甘膦反倾销:中国Vs阿根廷 (16)2.5.1 案例回放 (16)2.5.2 案例分析 (17)2.6中国新闻纸产业反倾销调查案 (17)2.6.1 案例回放 (17)2.6.2 案例分析 (21)2.7中国节能灯溃败欧盟 (22)2.7.1 案例回放 (22)2.7.2 案例分析 (23)2.8中国轴承反倾销胜诉 (23)2.8.1 案例回放 (23)2.8.2 案例分析 (24)2.9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案例 (25)2.9.1 案例回放 (25)2.9.2 案例分析 (27)2.10中国自行车企业遭遇欧洲反倾销案 (27)2.10.1 案例回放 (27)2.10.2 案例分析 (28)第三章我国应对反倾销投诉的对策..................................303.1 中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时的问题 (30)3.1.1 企业反倾销意识淡薄 (30)3.1.2 企业自身缺乏预警机制 (30)3.1.3 企业缺少与反倾销调查部门沟通 (30)3.1.4 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企业应诉的配合不力 (31)3.2 中国企业在面临反倾销时的对策 (31)3.2.1 企业主动增强反倾销意识是当务之急 (31)3.2.2 企业面对反倾销要积极应诉 (31)3.2.3 企业出口前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 (32)3.2.4 企业建立自身的预警机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2)3.2.5 企业加强与反倾销调查部门联系取得政府支持 (32)3.2.6 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以取得同行支持 (33)结束语............................................................34参考文献..........................................................35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
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贸易失衡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中印两大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也日益密切。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印之间的贸易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中印贸易出现了一些失衡问题,其根源主要来自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方面。
本文将从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并探讨解决之道。
首先来看中印贸易的竞争性。
中印作为两个新兴经济体,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基础,其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一定的竞争力。
由于双方在一些领域内存在直接的竞争,导致了贸易的不平衡。
以制造业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拥有完善的生产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印度的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
印度在信息技术和服务业等领域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这也会对中国的同类产品产生一定的冲击。
这种竞争性的贸易关系导致了中印贸易出现了一些失衡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贸易的互补性来看,中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但互补性并不足以完全弥补贸易失衡的问题。
中印两国在农业、矿产资源、轻工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的商品出口以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为主,而印度的商品出口以石油、矿产、农产品为主,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尽管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但由于中印两国的经济结构和产品定位存在差异,导致互补性并不能完全弥补贸易失衡问题。
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互动来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在解决中印贸易失衡问题上,首先需要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中印两国在自贸协定、双边投资协定和货物贸易等方面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障碍。
为此,可以通过提升商业贸易途径,开发新的贸易领域来增加贸易规模,改进和完善贸易的相关政策法规等方式来通过加强贸易合作来缓解贸易失衡问题。
加大两国之间的投资合作。
中印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领域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可以通过加大投资和互相扶持来深化合作,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
中印纺织服装贸易的比较探析
中印纺织服装贸易的比较探析作者:姜辉查伟牟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0年第12期纺织服装贸易历来是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但是,随着印度纺织服装业的快速发展及其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在当前形形色色的社会壁垒、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等重重束缚下,面临世界纺织服装市场日益饱和且不断萎缩的不利环境,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的发展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通过比较中印两国纺织服装贸易发展的路径差异、特点及趋势,探究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的发展对策,对中国实现由纺织服装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中印纺织服装贸易的基本概况1.中印纺织服装贸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从产业发展周期来看,中国纺织服装业已实现了规模化建设,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
而印度的纺织服装产业则正处于规模发展的初期,虽具有劳动力廉价、原料多样化和庞大的国内市场等优势,但其投资不足而且分散,原料加工成本较高,企业设备陈旧且规模偏小,所以印度纺织服装产业当前正着力于规模化经营和产业集聚。
2.中印纺织服装贸易实施不同发展战略。
中印两国政府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对产业未来发展也都进行扶持和规划,但两国在产业发展战略上存在差异:我国纺织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在于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和纺织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结构优化和自主品牌建设,发展的战略重点是“调整以优化结构”。
而印度政府对纺织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在“扶持以促进其发展”。
3.中印纺织服装产业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优势。
中国在纺织原料上比印度具有优势。
例如,中国在棉花、化纤、蚕丝、苎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其中化纤、蚕丝、苎麻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半数以上,亚麻产量居世界第二,也明显优于印度。
但是印度黄麻和天然蚕丝产量居世界第一,优于中国。
此外,中国在纺织机械上领先于印度,而印度的纺纱生产成本则远低于中国。
二、中印纺织服装贸易发展特点及趋势比较1.中印纺织服装贸易规模比较。
本文以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总额衡量贸易规模。
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8
第8页,共29页。
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 掠夺性倾销是指为了挤垮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
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
美元,涉及10余家纺织面料生产商。
2
第2页,共29页。
• 案例过程: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青岛纺织品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纺织品联合集团八棉有限公司、辽宁新元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集团上海纺织品进出口公 司5家企业联合积极应诉,并于2002年9月、2002年10月和2003年2月共3次提交有关应诉材料。2002年11月,秘鲁调查当 局作出初裁,认定我国出口产品倾销,并加征每公斤1.2美元的反倾销税。对此,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以行业代表身份 致函秘鲁调查当局,希望调查当局充分考虑中方提出的意见和证据,作出公正裁决。2003年4月,秘鲁调查当局公布决议, 决定在临时反倾销税期限届满之时停止继续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同年7月秘鲁调查当局发布终裁公告,秘鲁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署 作出决议,裁定无损害结案。同时在终裁决议中,秘鲁调查当局指出:根据反倾销协议条款进行有关分析时,并没有 找到确凿的证据表明,中国产品的进口对秘鲁生产的府绸/聚酯及棉花织物造成损害。因此,终止对原产于中国的涤棉府绸 ( 幅宽不超过1.8m) 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对临时反倾销关税及预交的保证金实行退款,滞留的抵押凭证予以退还或还款。
• 掠夺性倾销的有害性主要表现在企业降低价格的临时性,即进口国消费者只获得了暂时性的利益,一旦重新提高价格,消费者的实际 收入水平不但不会上升,反而还会下降,因此掠夺性倾销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追求垄断地位的行为,被视为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贸易】第二组中美织品贸易的摩擦和对策
【关键字】贸易中美纺织品贸易的摩擦和对策摘要: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给中国纺织品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各方资料与事例,全面的分析了中美纺织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而得出中美贸易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了多年积累而产生出来的,而且这些问题产生主要是由于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影响到了美国本土工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总结出了解决中美纺织品摩擦的决策主要是要中方应该从宏观与微观各方面来协调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关系。
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现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具有高度的互补性。
如今,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跃升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纺织品贸易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其对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历来为两国政府所重视。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中美纺织品贸易始于1784年,获得蓬勃发展始于中美贸易正常化以后。
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经历1784年~1984年、1985~2001年、2002~2005年、2006~2008年以及2009年以后的完全自由化五个发展阶段。
在1784年~1984年期间,由于中国经济不景气,同时美国不给与中国最惠国待遇,中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呈缓慢增长;第二个阶段(1985~2001),中国纺织业大力发展起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与服装的生产国与出口国。
在中国加入了“多种纤维协定(FMA)”,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下,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开始迅速增长,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销售市场。
但在这期间,美国利用“多种纤维协定(FMA)”单方面采取行动限制纺织品进口。
中美之间曾多次签订了中美纺织品协议,规定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的年增长率1%~6%严厉的数量控制,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规模从1981年仅12亿美元到1995的48亿美元,2000年达到65亿美元的增长,这个阶段增长趋势较为缓慢;第三阶段(2002~2004年),中国成为世贸成员国,在《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 TC)协议下,中美纺织品贸易以2001年为转折点,这期间增长趋势则相对较快。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4-9倾销与反倾销措施[合作研讨]-文档资料
反倾销案例研讨
反倾销案例研讨
案例回放
2005年5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认定进口自中国的艺术画布 造成了美国产业损害,随后美商务部立案调查。此案涉及中国画布出口企业20 多家,其中宁波康大、无锡画料、金华环宇等3家企业决定应诉。 中国的艺术画布市场很小,大部分出口。2001年画布成为第一批取消配 额的纺织品,中国企业开始扩大对美出口。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 对美艺术画布出口额600多万美元,而全美画布市场销售额4000余万美元,从中 国的进口额仅占美国市场15%。 起诉方论证中国画布倾销时,将中国产品与印度产品对比,推断中国画 布低于成本倾销。但中印两国画布成本不同,主要差异是画布架子所用木料。 康大打这场官司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在这个事件中美国起诉方很孤立, 美国同行也向当地政府和议会抗议对中国画布征收惩罚性关税。 此次反倾销诉讼,企业应诉大概要一年时间,直接费用需五六十万美元。 2005年10月28日,美商务部初裁税率为55.78%。 2006年3月26日,美方终裁,对我国应诉的画布出口企业征收 264.09%的最高税率,与未应诉企业适用同样税率。
反倾销案例研讨
问题四:案件的结果是康大等应诉企业获264.09% 的惩罚性税率,与未应诉企业适用同样税 率。案件败诉给我们哪些启示?
反倾销案例研讨
构 成 倾 销 的 要 件
存 在 倾 销 存 在 损 害 倾销与损年上半年,全球共对中 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313起,涉及纺 织品的案件有35起,占案件总数的11%; 涉案金额达19亿美元,占涉案金额的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印纺织品贸易摩擦案例
摘要:近些年印度频频对涉华商品设置贸易障碍,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
文章对中印两国贸易摩擦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从政治、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贸易摩擦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贸易摩擦;成因;对策
所谓贸易摩擦,通常是指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不平衡基础上所产生的争议或冲突。
贸易摩擦不仅会对各国的进出口额产生较大的影响,更对各国恢复自身经济状况带来消极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出口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既有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的贸易壁垒,又有印度、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设置的贸易障碍,这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市场环境。
本文站在中印贸易发展现状基础上,探讨两国贸易摩擦的原因和对策。
一、中印贸易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印度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中印贸易获得快速发展。
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印贸易总额从1996年的14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87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13倍。
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更是达到517.8亿美元,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印度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也上升至10位。
在双边贸易领域,煤、焦、纺织品、电信、电力设备等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规模逐渐上升。
尽管中印双方贸易交易额在快速增长,但日益频繁的贸易摩擦严重阻碍了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自1995年至2005年,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件立案86起,占印度全部反倾销立案的20%,占中国遭受反倾销立案的18%;由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经济危机发生后,印度更加加强了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限制与阻碍,单就2009年中国应诉的115起贸易调查中,印度就占到27起。
这对中印良好的双边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中印贸易摩擦案例
(一)印度屡次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
20世纪90年代之后,印度就开始运用反倾销手段来限制中国产品,成为对我国立案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据统计,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立案数占同期所有成员反倾销案件的1/5,并且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提供的统计数据,2006年,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有9起,涉案金额1.8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有5起,涉案金额已近1.5亿美元;2 009年前三个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调查,其中印度发起23起。
这既阻碍了双边贸易的良好发展,也给中国相关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二)印度频繁对华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为了减轻贸易竞争压力,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自2008下半年以来,印度开始增加使用保障措施手段限制中国产品对印度市场的冲击,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情况相当严重。
据统计,2008年10月至2
009年上半年,印度共对中国产品密集发起31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平均每个月发起约4起案件。
在WTO成员中,印度是金融危机以来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案件最多的国家。
在此期间,印度不仅对中国使用的贸易救济措施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案金额巨大。
2009年4月,印度对我国生产的同步数字传输系统(SDH)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8.8亿美元,是中国高科技产品遭受的首起反倾销案件。
上述歧视性的贸易措施,不仅在中印双边贸易关系中从未有过,在中国与其它WTO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交往中,也从未出现过类似情况。
印度的上述歧视性贸易措施,已经严重地影响中印正常贸易关系。
(三)不断推出对华进口限制措施
除了对华频繁发起贸易救济下的各类调查以外,2008年下半年以来,印度还不断地推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歧视措施,主要包括对一些中国出口产品采取不合理的进口限制措施和重征进口税。
例如,颁布进口禁令,先后禁止中国玩具、牛奶等产品的进口,还对中国部分钢铁产品重征进口税。
三、中印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1.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导致两国贸易不平衡是诱因
在全球经济中,中印两国的规模和资源禀赋最为接近,但两国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速度却不平衡。
从GDP增长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水平,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无疑是最快的,从2003年至2007年来看,GDP增长中国平均为10.14%,印度为8.7%,高出1.44个百分点,人均增速也比印度高出2个百分点(中国人均增速9.4%,印度为7.2%)。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水平的差异,导致两国贸易发展也不平衡。
相关数据表明,自2006年起,中国对印度贸易就开始出现较大顺差,差额为43.04亿美元,2008年顺差为112.8亿美元,差额进一步扩大,为两国埋下贸易争端的种子。
2.印度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使然
印度的贸易保护水平之高在全球的开放经济体中位于前列,为了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一应尽用。
除了近30%的制成品平均关税之外,印度还对进口维持着一系列的额外收费,各种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贸易争端的立法不规范,解决程序也缺乏透明性。
在全球的贸易伙伴中,印度是使用贸易保护措施最频繁的国家,也是对华发起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另外,印度对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的申请反应消极,2005年以来,在印度对华作出反倾销终裁的14起案件中,没有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待遇。
正是由于印度国内的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才使其对中国采取了多次反倾销调查,从而使中国面临对印出口困难的局面。
3.两国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使双边贸易互补性差
两国间的贸易摩擦还可能缘于两国产业的互补性不够,或者两国产业发展不平衡,因为从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等来看,由于各国的生产率或资源禀赋不一样,因此,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优势,这样,通过贸易交往,便能扩大分工范围,增加规模生产收益,使贸易双方从中获益。
近年来,中、印两国经济贸易发展很快,但双边贸易额很小。
通过分析两国在
世界商品市场上的贸易结构,发现两国的贸易结构比较接近,同时具有比较优势(或劣势)的商品有相当的重合程度,互为竞争型贸易国家。
这显然成为双方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四、中印贸易摩擦的应对策略
1.扩大内需,保持对印出口的平稳增长鼓励印方扩大对华出口
两国贸易不平衡是导致中印之间贸易摩擦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两国间的贸易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一种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开始增长,200 4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70%。
在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对外出口连续20多年保持比中国GDP增长高出一倍的增速。
而出口的快速增长也同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仅给发达国家生产企业带来“市场恐慌”,而且也给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造成了竞争压力,尤其是对印度而言。
因此要降低中国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消除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恐惧心理。
只有坚定不移的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尤其是要把经济结构向个人消费倾斜,通过增加个人消费,弥补出口减少对生产需求和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同时我国应鼓励印度扩大对华产品的出口,实行优势互补,为印度贸易出口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2.增加服务贸易输入,建立优势互补机制
印度的产业结构中,服务行业所占比重较大,专业化服务出口成为其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国在专业化服务方面还较为欠缺,所以中国可以增加对其服务贸易的输入,以此补充国内专业化服务人才不足的现象,同时弥补中印贸易间差额。
与此同时,中印各自的出口产品中存在许多互补性产品,例如:印度出口的农产品,中国出口的轻工业用品等,多与对方进行优势互补。
所以加强建立优势互补机制是促进中印间贸易的重要手段。
3.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国在进行国际贸易中往往受制于对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自身不具备使交易对方产生较大依赖性的特性。
通过查找中印间贸易往来的数据发现:虽然中国所出口的产品在价格或质量上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出口产品自身技术含量偏低,所以很容易被印度本土产品替代。
所以,应当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提升产品自身重要性,更好的规避反倾销对我国企业造成的不利之处。
中印两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入推进,两国贸易的规模和水平将会更上一台阶,贸易摩擦或将增多,但着眼于未来,两国贸易关系良好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印合作的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政府和公司应当重视印度市场的潜力,充分调查市场情况,抓住机遇,积极扩大同印度的经贸往来。
同时,中国也欢迎印度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发展与中国的投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