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工具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计时工具发展史

中国计时工具发展史

中国计时工具发展史.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计时工具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最早的日晷到现代的石英钟,中国的计时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介绍中国计时工具的发展史,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日晷日晷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工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

在古代,人们利用太阳光线的变化来指示时间,将太阳投影在特制的日晷盘上,根据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

日晷不仅可以用于计时,还可以用于确定方向和年历。

2.水钟.水钟是中国传统计时工具之一,其设计原理基于滴水计时。

最常用的水钟是“香炉钟”,其特点是利用烧香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达到计时的作用。

此外,水钟还可以用于建筑装饰和园林景观。

3.火钟.火钟是-种基于燃烧时间的计时工具,其设计原理与水钟相似。

火钟的使用历史悠久,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寺庙、皇宫、书院等。

人们通过燃烧特定的物质,根据燃烧的时间来判断时间。

4.铜壶滴漏铜壶滴漏是中国传统计时工具之一,起源于古代宫廷。

铜壶滴漏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滴水来控制时间,从而达到计时的作用。

此外,铜壶滴漏还可以用于医疗、哲学和艺术等领域。

5.香炉钟香炉钟是--种基于香燃烧时间的计时工具,其设计原理与铜壶滴漏相似。

香炉钟的使用历史悠久,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寺庙、皇宫、书院等。

人们通过燃烧特定的香料,根据香燃烧的时间来判断时间。

6.机械钟机械钟是中国传统计时工具之一,起源于明朝中期。

机械钟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机械振动来计时,从而达到计时的作用。

此外,机械钟还可以用于天文台、医院、学校等场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钟的精度和稳定性逐渐提高,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计时工具之一。

7.石英钟石英钟是一种基于石英晶体振荡的计时工具,其设计原理是利用石英晶体振荡的原理.来计时,从而达到更加准确和可靠计时的目的。

此外,石英钟还可以用于更加准确和可靠计时、天文台、医院、学校等场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石英钟的技术和精度不断提高,成为现代社会最常用的计时工具之一。

计时工具的发展简史

计时工具的发展简史

计时工具的发展简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计时工具的发展简史计时工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从最早的日晷、水钟到现代的电子表、计时器,人类对于时间的测量和记录方式不断进步和改变。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计时工具的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古代计时工具古代人类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

日晷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进行时间测量,通过悬挂在一根柱子上的横杆,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得出时间。

在古代文明中,日晷被广泛使用,为人们提供了最基本的时间概念。

古代还出现了水钟,利用水流的速度来测量时间。

水钟通过固定的装置使水从一处流向另一处,然后通过刻度来测量水的消耗量从而确定时间。

水钟在古代文明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计时工具如沙漏、机械钟、怀表等相继出现。

沙漏利用流动的沙粒来进行时间测量,机械钟利用机械装置来显示时间,怀表则是一种携带方便的手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气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时工具的进步。

原子钟的发明使时间测量更加精确,计时器的出现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准确的时间测量工具。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计时工具变得更加精密和多样化。

电子表、手机计时功能、计算机软件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智能设备获取准确的时间,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时间测量。

计时工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安排生活。

总结: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从古代的简单日晷到现代的智能电子表,人类对时间的测量和记录方式不断创新和改进。

通过对计时工具的发展简史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重要性,也让我们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愿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好地利用计时工具,合理安排时间,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篇示例:计时工具的发展简史计时工具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们在各个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时工具也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和改进。

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

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

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计时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计时工具也经历了漫长且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的简要梳理。

1. 太阳钟:太阳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工具之一,它利用太阳光的角度变化来判断时间。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阴影的变化,确定白天的时间,早期太阳钟可以粗略测量时间,帮助人们安排作息和活动。

然而,太阳钟的限制是只能在晴朗的日子和白天使用,无法适应夜晚和下雨天的需要。

2. 水漏器:水漏器是一种使用水流的速度来计时的工具。

早期使用的水漏器是由陶土或玻璃制成的,其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通过漏水的速度来判断时间的流逝。

水漏器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计时的精度和方便性,但仍然受到水流速度的影响。

3. 沙漏:沙漏是一种使用沙子流动的速度来计时的工具。

沙漏由两个连接的玻璃或塑料容器组成,在其中一边沙子流过时,另一边的沙子就会停止流动,从而表示时间的流逝。

沙漏的优点是便于携带和操作,适用于各种场合和环境。

4. 钟表: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钟表成为了新一代的计时工具。

最早的机械钟表是由喷泉锤机制和摆轮机制构成的,它们利用机械零件的运动来测量时间的流逝。

随着时间的推移,钟表的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更加精确和复杂的机械表和电子表。

5. 计算机:计算机的出现使计时工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计算机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和准确性来测量时间,同时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和计算。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计时工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钟表,而是包括手机、电子钟、智能手表等各种形式的设备。

总结起来,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的产物。

从太阳钟、水漏器到沙漏和钟表,再到计算机和现代的智能设备,计时工具的形式和功能不断演变和完善,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和精确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未来计时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为人类提供更准确、方便和智能的计时服务。

时钟的演变的几个过程

时钟的演变的几个过程

时钟的演变的几个过程时钟的演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化。

从最早的太阳时钟到现代的电子钟表,时钟的制作和精度不断提高,并逐渐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太阳时钟、水时钟、沙漏、机械钟表和电子钟表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时钟的演变过程。

太阳时钟是人类最早的计时工具,它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

最早的太阳时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那时人们使用了一种简单的垂直柱和阴影的方法来确定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用更复杂的结构来构建太阳时钟,如希腊人发明的日晷和罗马水时钟。

水时钟是古代人们计时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水的流动特性。

最早的水时钟被认为是由古巴比伦人发明的,它们将水注入一个可以漏水的容器中,根据水流的速度来测量时间。

后来,古希腊和古罗马时钟制造者对水时钟进行了改进,并将其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和城市中。

水时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机械计时装置之一,为后来的机械钟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沙漏是一种使用沙子流动来计时的装置,它起源于古代埃及。

沙漏由两个连通的玻璃或木制容器组成,中间有一个细小的通道,沙子从上面的容器流入到下面的容器,从而测量时间。

沙漏的精确性相对较低,但它在航海和烹饪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

沙漏的使用时间延续到中世纪,直到机械钟表的诞生。

机械钟表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时钟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是在14世纪的欧洲,最初使用的是机械装置和众多重锤来驱动钟表的运转。

机械钟表的制造需要高度精确的工艺和技术,因此在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钟表师傅的专业技术和知识。

17世纪,克里斯蒂安·赫伯特发明了摆轮钟,这是一种基于摆动的机械钟表制造技术。

摆轮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钟表的制造方法,并成为后来精确度更高的机械钟表的基础。

电子钟表的出现标志着时钟技术的新时代。

20世纪,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钟表得以实现。

最早的电子钟表使用的是晶体管和电池作为时钟的驱动装置。

20世纪70年代,石英钟的发明使得电子钟表的准确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中国计时器发展史

中国计时器发展史

中国计时器发展史一、古代计时器的出现在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

商代的计时器主要是用玉石制成的圭表,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

圭表是一种直角三角形的仪器,通过观察阴影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这种计时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天文观测。

二、水钟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计时器逐渐进入了水钟时代。

水钟是一种利用水流的力量来测量时间的仪器。

最早的水钟出现在战国时期,那时已经有了用来计时的水钟塔。

汉代的时候,水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了更加精确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水钟的出现,使得计时更加精确和方便。

三、蜡烛的使用除了水钟,古代中国人还使用蜡烛来计时。

蜡烛的燃烧速度是相对稳定的,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

宋代的时候,蜡烛计时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宋代的蜡烛计时法是通过燃烧一定长度的蜡烛来测量时间的长短。

蜡烛的燃烧时间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蜡烛燃烧的长度来确定时间的长短。

四、机械钟的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在明清时期引进了欧洲的机械钟。

机械钟是一种利用机械装置来测量时间的仪器。

最早的机械钟是由钟表师傅根据外国技术制造的。

明代万历年间,苏州的王钟表工坊开始制造机械钟,成为中国最早的钟表制造厂之一。

机械钟的出现,使得计时更加精确和方便。

五、电子钟的普及20世纪初,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电子钟的出现。

电子钟是一种利用电子元器件来测量时间的仪器。

最早的电子钟是由外国技术引进的,中国开始制造电子钟大约是在上世纪50年代。

电子钟的出现,使得计时更加精确和方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六、石英钟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随着石英技术的发展,石英钟开始应用于计时器中。

石英钟是一种利用石英晶体的振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

石英钟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的特点,成为当时计时器领域的主流产品。

中国在70年代开始制造石英钟,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七、原子钟的发展原子钟是一种利用原子的振动频率来测量时间的仪器,具有极高的精确度。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原子钟,1985年成功研制出国产原子钟。

从古到今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

从古到今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

从古到今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
计时工具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从古代的太阳日历到现代的电子钟表,计时工具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最早的计时工具是太阳日历,这也是人类最早的时间测量方式。

古人利用太阳的运行规律,记录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来进行时间的计算。

然而,这种计时方式的精度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使用更加准确的计时工具。

在中国,古代人们开始使用水钟和漏壶来测量时间。

水钟的原理是利用水的重力作用,在一定时间内流出一定的水量来测量时间。

而漏壶则是利用液体从容器中细缝流出的速度来测量时间。

在欧洲,人们首先使用的计时工具是日晷。

日晷可以通过日影的位置来测量时间,但只能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使用。

后来,人们开始使用机械钟表来测量时间。

最早的机械钟表是由蒙恬和斯威布鲁克发明的,用铁丝和锤子发出声音来报时。

随后,众多钟表匠人开始研制和改进钟表的制作工艺,使其精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20世纪初,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钟表的出现成为了可能。

电子钟表能够以极高的精度显示时间,并且还可以带有多种功能,如闹钟、计时器等。

而今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时工具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总的来说,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最早的太阳日历到现代的电子钟表,每一个时代的计时工具都体现了
当时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计时器发展史

计时器发展史

龙源期刊网 计时器发展史作者:猫哥来源:《科学Fans》2012年第07期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电子表,伦敦没有大笨钟,人们更不知道iPhone4S为何物。

时间长短对于人类来说只是一个概数,日出与日落则是两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

曾几何时,一年被人们分为四季,一天被分为24小时,计时工具顺利诞生。

1.首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当时出现了确定选手时间的计时表——浪琴手动计时怀表,当时的精确度只有1/5秒。

2.在20世纪20年代举行的夏季奥运会中,首次使用计时器,精确度达到1/100秒。

3.1948年的瑞士圣莫里茨冬季奥运会上,首次使用光电管,用于终点摄影的狭缝摄影机,被人们俗称为“魔眼”。

4.1952年,第15届夏季奥运会上,欧米茄计时器(OTR)首次采用石英钟并打印比赛成绩:时钟增加至“魔眼”上,用以自动时戳记录,精确度达到1/100秒。

5.1968年的第1 9届墨西哥城夏季奥运会,触摸板首次用于记录水上项目比赛时间。

6.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中首次测算参赛选手反应时间,并在计时中加以考虑:选手成绩的官方时间从1/10秒精确至1/100秒。

7.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自行车和马拉松比赛中首次采用无线应答器。

8.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季奥运会,雪橇比赛中红外光束取代光电管;无线应答器首次用于远距离滑雪比赛。

9.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终点摄影机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沙滩排球引入雷达测速仪。

10.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指定计时商欧米茄创纪录地使用700名技术人员、400吨重的器材。

除担任计时任务外,还提供了数据处理和场馆比赛结果服务。

计时工具的发展简史

计时工具的发展简史

计时工具的发展简史
计时工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从古代的日晷和水钟,到现代的机械钟表、电子钟表和计算机时钟,每一次发展都标志着人类对时间测量精度和便利性的不断追求和提升。

1.古代计时工具:在古代,人们使用日晷、水钟等简单的计时工具来测量时间。

日晷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显示时间,而水钟则是利用水流的变化来计时。

2.机械钟表的出现:从14世纪开始,机械钟表逐渐出现,使用机械装置来精确测量时间。

最早的机械钟表通常是大型的钟塔钟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家用的手表和挂钟。

3.电子钟表的发展:20世纪初,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电子钟表的出现。

电子钟表使用电子元件来测量和显示时间,比机械钟表更加精准和稳定。

4.石英钟表的革命:20世纪中叶,石英钟表的发明引领了计时工具的革命。

石英钟表利用石英晶体的振荡来实现精确计时,精度远高于传统的机械钟表和电子钟表。

5.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随着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钟和计时工具成为主流。

数字时钟、计算机时钟和智能手机等设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精准的时间测量方式。

6.网络时钟和全球定位系统:当前,网络时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计时工具的精度和全球化。

人们
1 / 2
可以通过互联网和GPS信号随时获取到全球统一的标准时间,实现了时间测量的全球化和即时化。

总的来说,计时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机械到电子、从局部到全球的演变过程,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对时间测量精度和便利性的追求和提升。

2 / 2。

计时工具的发展史

计时工具的发展史

计时工具的发展史
计时工具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

这些仪器统称为太阳钟,包括圭表和日晷。

圭表是一种简单的天文仪器,由垂直于地面的标竿(表)和水平放置的标尺(圭)组成,通过观察记录直杆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时间的变化。

日晷则通常由铜制的晷针和石制的晷面组成,晷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晷面安放在石台上,通过观察晷针影子的移动来确定时间。

随着农业和牧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创造计时仪器以更准确地计量时间。

除了太阳钟,还出现了各种利用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的仪器,如漏壶和沙漏。

漏壶是一种简单的容器,其底部有一小孔,水从小孔流出,人们按其流量计时。

沙漏也被称为沙钟,通过观察沙粒的流动来计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发明了更多复杂的计时工具。

例如,水运浑象仪和浑天仪是东汉张衡和唐代曾一行与梁令瓒共同设计制造的,它们不仅具有计时功能,还附有天文观测装置。

此外,还有如大明殿灯漏和五轮沙漏等古代优秀的机械计时器。

到了公元1350年,德国钟表匠发明了第一个机械闹钟。

公元1510年,德国纽伦堡出现了带发条的怀表。

公元1656年,荷兰一位天
文学家发明了自摆钟。

公元1884年,华盛顿会议制订了全球时区表。

公元1928年,发明了石英钟,也称石英振荡器。

公元1949年,发明了第一台原子钟。

公元1998年,建立了超冷铯原子钟,比微微秒还要精确10万倍。

计时工具发展史教学教材

计时工具发展史教学教材
原子钟的极致精度
原子钟利用原子振荡频率来计时 ,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是
现代高精度计时的代表。
探讨未来创新方向
光干涉光纤传感技术
卫星导航授时技术
利用光干涉和光纤传感技术进行高精度时 间测量,具有抗干扰、高灵敏度等优点。
借助卫星导航系统进行高精度授时和时间 同步,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精确计时的 场合。
社会活动
计时工具在社会活动中也扮演着重 要角色,如体育竞赛、音乐会、演 讲等,都需要精确的时间控制。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古代计时工具
古代人们使用日晷、漏刻等简易计时工具来粗略地测量时 间。这些工具虽然精度有限,但在当时已经能够满足基本 需求。
电子计时时代
20世纪以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电子计时工具 。电子表、手机等设备的出现使得时间测量更加便捷和精 确。
时间感知
计时工具可以帮助人们 更好地感知时间的流逝, 增强对时间的把握能力, 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运动计时
竞技比赛
在各类体育竞技比赛中,计时工具用于精确测量运动员的 成绩,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训练辅助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使用计时工具来记录运动时间和休息 时间,以监控训练强度和效果。
运动分析
通过对运动过程中的时间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 运动员的优势和不足,为改进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烹饪计时
烹饪过程控制
在烹饪过程中,使用计时工具来确保食材的烹饪时间准确,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和营养效果 。
烘焙计时
烘焙过程中对时间的精确控制尤为重要,计时工具可以帮助烘焙爱好者准确掌握烘焙时间 ,确保成品的品质。
多任务处理
在烹饪过程中,往往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使用计时工具可以帮助厨师合理安排时间, 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

2
怎样计算时间 HOW
计时工具中代的发展 Ⅱ
介绍公元中世纪的计时工具
公元1350年:德国钟表匠发明第一个机械闹钟。 公元1510年:德国纽伦堡出现带发条的怀表。 公元1656年:荷兰一位天文学家发明自摆钟。
3
怎样计算时间 HOW
计时工具现代的发展 Ⅲ
介绍21世纪计时工具
公元1884年:华盛顿会议制订全球时区表。 公元1928年:发明石英钟,也称石英振荡器。 公元1949年:发明第一台原子钟。 公元1998年:建立超冷铯原子钟,比微微秒又要精确10万倍。
年才会误差几秒钟,所以可以用于校准 其他钟表。第一个原子钟于1949年发 明,现陈列于史密森尼学会。美国国家 标准局的铯原子钟,每年的误差只有 300亿分之一秒。 人们平时所用的钟表,精度高的大约每 年会有1分钟的误差,这对日常生活是 没有影响的,但在要求很高的生产、科 研中就需要更准确的计时工具。
12
谁发明了计时工具 WHO
古埃及人,希腊雅典人,罗马人为 了测定昼夜之别,发明了日晷,水 钟等其他早期计时工具。 中国古代用“火计时”,“烛光计 时”等方法。 德国钟表匠发明第一个机械闹钟。 水钟是伽利略发明的,摆钟是惠耿 斯发明的,闹钟是汤若望发明的。
13
谁发明了计时工具 WHO
公元1088年,中国宋朝的机 械师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 台”(水钟)被认为是世界 上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它是 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 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 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 合性观测仪器,它实际上就是 一座小型的天文台.这台仪器 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 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计时工具的历史发展
1
怎样计算时间 HOW

计时工具的发展

计时工具的发展
计时工具的发展
怎样计算时间 HOW
计时工具古代的发展Ⅰ
➢ 介绍公元前的计时工具
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头上刻标记的方式来计时。 公元前1500年:埃及发明第一个移动日晷,将一天分为12个周期。
接着又发明一种叫漏刻的计时器。 公元前100年:雅典出现以一天24小时为基础的机械漏刻。
石英钟
什么是日晷 WHAT
➢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 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 利用太阳阴影的长度和角度来测量 白天时间的变化。
➢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 盘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什么是水钟 WHAT
➢ 到了晚上,用水钟取代日晷,量测晚上的 真时,在中国又叫“刻漏”,“漏壶”。
➢ 第一个水钟是底部有小洞的水盆,水由小 洞慢慢流出,流出的水量代表消逝的时间。
➢ 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 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什么是沙漏 WHAT
➢ 沙漏也叫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置。
➢ 西方沙漏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 接管道组成的。通过充满了上面的玻璃 球的沙子穿过狭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 球所需要的时间来对时间进行测量。
➢ 一旦所有的沙子都已流到的底部玻璃球, 该沙漏可以被颠倒以测量时间了,一般 的沙漏有一个名义上的运行时间1小时。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计时器的发展过程

计时器的发展过程

已解决计时器发展过程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2-26 22:11RT提问者:adsl3292180 - 三级最佳答案有关钟表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变阶段,那就是:一、从大型钟向小型钟演变。

二、从小型钟向袋表过渡。

三、从袋表向腕表发展。

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和当时的技术发明分不开的。

公元1088年,当时我国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

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七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

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此,我国著名的钟表大师、古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开创钟表史”的观点。

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报时钟,钟的动力来源于用绳索悬挂重锤,利用地心引力产生的重力作用。

15世纪末、16世纪初出现了铁制发条,使钟有了新的动力来源,也为钟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

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建立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

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S.Coster制造成功了第一个摆钟。

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

18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人George 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工字轮擒纵机构,它和之前发明的垂直放置的机轴擒纵机构不同,所以使得袋表机芯相对变薄。

另外,1757年左右英国人Thomas Mudge发明了叉式擒纵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袋表计时的精确度。

这期间一直到19世纪产生了一大批钟表生产厂家,为袋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计时工具发展史

计时工具发展史

分享:计时⼯具发展史镂刻时间轴——时间的记录档案推荐本⽂ □ 张 超 “上下四⽅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类从很早就认识到我们所⽣活的空间有四个维度,长宽⾼谓之三维,时间便是这第四维。

虽然时间如阳光下的阴影般不可捉摸,但聪明的⼈类还是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法来记录这捉摸不定的时间。

镂刻时间轴——时间的记录档案图⽚1 天空上的表盘 早晨六点半,闹钟开始歇斯底⾥地叫个不停,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发明了这么⼀个烦⼈的东西。

这个时候要是克制不了⾃⼰的瞌睡⾍,关掉闹钟的直接后果就是迟到。

到时候,⽼师难看的脸⾊要⽐闹钟还要所以到头来,还是要感谢这个历史上最讨厌的发明。

在现代的钟表发明之前,古⼈是如何记录认识时间的呢? 太阳⽇⽉星⾠是古⼈乃⾄今⼈膜拜的对象,因为它们简洁、神秘。

太阳每隔⼀定的时间就会再次出现在天空中某个位置的附近,⽉亮每隔⼀定的时间就变成⾦⾊的钩⼦,然后再变成饱满的馅饼,还有⽃转星移、寒暑交替它们的周⽽复始冥冥中暗⽰着⼈们:时间在流逝,事物在轮回,让⼈们不要忘记宇宙中巨⼤的深沉的表盘和指针。

观星⾠,测寒暑。

这就是古代天⽂学家所做的事情,他们⽤⽇⽉星⾠的轮回来记⽇、记⽉、记年,所制定的历法在今天来看也是依然⼗分精确。

其实从我们的⽇常语⾔中也可以看出⼀些时间单位的由来:以汉语为例,⼀天的变化和太阳的东升西落相关,所以叫做“⽇”。

⽽⽉亮的盈亏变化让⼈们把⼀年分成了12个时间段,于是有了“⽉”。

英语中的“month”(⽉)中则有“moon”(⽉球)的词根,很显然西⽅⼈⼼⽬中⽉份的概念也是与38万公⾥外的⽉球有着紧密的关系。

镂刻时间轴——时间的记录档案图⽚2 钟表的⿐祖 现代钟表的表盘就是仿造⽇晷的圆盘制造的,圆盘安放在⽯座上,南⾼北低,指针上端指向北极。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位置的变化(也就是太阳冬天的位置⽐夏天低),每年春分以后看⽯盘上⾯的指针影⼦,秋分以后看⽯盘下⾯的指针影⼦。

圆盘周围刻着12时⾠线(⼦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作为⼀昼夜时间单位。

从古到今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

从古到今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

从古到今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计时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计时工具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从最古老的太阳钟到现代的电子钟,计时工具逐渐趋于精准和方便,也带来了更广泛的应用。

太阳钟是最早的计时工具之一。

早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将太阳的投影用于计时。

在这种钟中,用一个固定的指针指向把太阳的影子时间分成了若干个部分。

但是,由于天气变化和地球轨道的影响,太阳钟的精度很有限,在阴天或夜间也无法使用。

在中国,古代计时工具也非常发达。

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水钟,使用精心制作的漏壶来计算时间。

在公元725年,唐朝的工匠钟颢发明了最早的机械钟“流马钟”。

这个机械钟有12个铜马,每到一个时辰,便会有对应时辰的马奔跑一圈,发出清脆的鸣声。

此后,中国人还发明了漏刻钟、零点钟、双重漏刻钟等多种计时工具。

欧洲的计时工具也日趋完善。

从公元14世纪开始,欧洲的大教堂里出现了钟楼,钟楼上安置的巨大机械钟不断完善。

1656年,荷兰人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发明了摆钟,这种钟使用细长的摆杆来稳定摆动,精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到了20世纪初,电子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计时工具的演变。

1927年,石英钟面世,使用石英晶体的振动来计算时间。

1950年代,原子钟问世,这种钟使用放射性原子的振动来计算时间,精度可以达到每天1秒以内。

此后,随着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时钟、计算机钟等新型计时工具也应运而生,使得计时工具的使用更加方便和精确。

总之,从太阳钟到现代化的计算机钟,计时工具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也代表着人类社会对于时间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计时工具的演变 1221100133 周志敏

计时工具的演变 1221100133 周志敏
这是意大利画家安布罗吉奥· 洛伦泽蒂的作品《好政府的寓言:锡耶纳的 公社》局部,节制女神捧着沙漏。这幅画创作于1338年,是关于沙漏最 早的历史图片记载。当时沙漏在陆地上主要用于为宗教活动和会议计时 。麦哲伦航海时在船队的每一艘船上放置了18个沙漏。 最著名的沙漏大概是元代书法家詹希元于1360年制作的五轮沙漏。根据 宋濂的《五轮沙漏铭》,他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动装置,使站立 在沙漏上的两个木人能够击鼓报时。据游潜的《博物志补》,詹希元是 为了解决漏壶中的水冬天会结冰的问题而发明沙漏的,这是中国最早的 沙漏。 公元1500年后,由于机械钟表的普及,沙漏渐渐衰落了。
现在智能设备的发展让时间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MOTO 360
Apple Watch
• 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今天用原子的脉搏精确测量时间,人类探 索自然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永远在接近绝对零度,接近宇宙诞生 之初,接近精确的时间,越接近极致,进步就越艰难。 • 许多人也许只需要一块普通的手表,大多数人的手机也已经能够满 足这个要求,但总有人在时代的前面孤独前行,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我们不会知道未来我们会怎样受益于他们的努力,因为“在某项技 术被发明出来之前,你不一定知道你需要它”。
从1924年2月5日开始,英 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外 面的24小时制电子时钟每 小时向全世界发送一次调 时信息,定义了标准时间 。
原子钟的出现终结了石英钟的辉煌。世界上第一 座原子钟建于1949年,位于美国的国家标准技术 研究所。第一座准确的原子钟于1955年建造,位 1927年,贝尔实验室的Warren Marrison和J.W. Horton根据石英晶体 于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 的正反压电效应发明了石英钟。1967 度量衡会议采用铯-133原子钟所发出特定波长的 年,瑞士人根据同样的原理制作了第 频率,作为秒的基准依据。当此原子钟某特定波 一块石英表。石英钟表在温度变化不 长所发出的光振动 9,192,631,770 次所经过的时间 大的情况下每天的误差不到0.5秒。 ,定义为一秒。下图为瑞士的铯原子钟,每三千 万年才会误差1秒,这是人类计时技术目前能够 达到的顶峰了。

计时工具发展的历史

计时工具发展的历史

计时工具发展的历史计时工具发展的历史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头上刻标记的方式来计时。

公元前8000年:埃及人制订了每年12个月,每月均为30天的历法。

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每天分为 360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分钟。

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人使用每年354天的历法,每月 29天和30天相轮。

与此同时,玛雅人创立了一年2印天和365天的历法。

公元前1500年:埃及发明第一个移动日晷,将一天分为12个周期。

接着又发明一种叫漏刻的计时器。

公元前700年:巴比伦人把一天分为相等的12个部分。

公元前100年:雅典出现以一天24小时为基础的机械漏刻。

公元200年:西方开始引入星期概念。

公元400年:中国发展了机械漏刻。

公元1100年:日晷在欧洲得到发展。

公元1350年:德国钟表匠发明第一个机械闹钟。

公元1500年:意大利教堂响起了机械钟声。

公元1510年:德国纽伦堡出现带发条的怀表。

公元1583年:格里历在罗马、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荷兰部分地区生效。

公元1656年:荷兰一位天文学家发明自摆钟。

公元1700年:时钟上除时针外又加上了分针。

公元1800年:计时精确度到1/100秒。

公元1840年:建立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公元1850年:计时精确到1/1000秒。

公元1884年:华盛顿会议制订全球时区表。

公元1928年:发明石英钟。

公元1949年:发明第一台原子钟。

公元1950年:计时精确到微秒。

公元1965年:计时精确到毫微秒。

公元1970年:计时精确到微微秒。

公元1972年:建立全球协调时间时。

公元1990年:精确到毫微微秒。

公元1998年:建立超冷铯原子钟,比微微秒又要精确10万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度。
此计时工具从春秋战国时期
一直沿用到宋朝。
5
公元1090年,中国宋朝的机
械师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 台”(水钟)被认为是世界
上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它是 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 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 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 合性观测仪器,它实际上就是 一座小型的天文台.这台仪器 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 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人们平时所用的钟表,精 度高的大约每年会有1分钟的误 差,这对日常生活是没有影响的, 但在要求很高的生产、科研中就 需要更准确的计时工具。
13
腕表(手表)
一战开始,袋表已经
不能满足军人的需要了,
他们需要方便快速看时,
腕表的出现是大势所趋。
这样,戴在手腕上的表成
了时尚,一直流行到今。
腕表直观,方便,很快成
20
表盘,十二小时分割点,使 得辨认时间清晰,直接,方便。
侧面的旋钮,方便对时,调 时。
整点钟响报时,从听觉方面 增强了与人之间的互动。滴滴答答, 光阴流逝,珍惜珍惜。
10
可携带的钟
从15世纪起,就有愈来 愈多家庭开始使用时钟,而这 些有能在家 摆座钟的有钱人 家,很快就发现,如果钟可以搬 来挪去,将更加方便。为达成 这种携带的要求,1886年, 在改进了齿轮装置和擒纵器 之后,用线圈弹簧取代砝码, 瑞士人设计出了便宜的怀表 (袋表)。
计时工具的发展
工设11101石天柱
1
•1 早期的计时工具 • 日月星 • 日晷 • 刻漏(水钟) • 沙漏 •2 近现代计时工具
• 机械钟 • 摆钟 • 袋表 • 石英钟 • 原子钟 • 腕表
2
早期的计时工具——日月星
在远古时代,人们靠狩猎生活,日出日 落,并不需要精准的时间度量,所以就把天作 为最初的计时工具,也就是日月星天文现象。
6
沙漏
公元1400年出现的沙漏,是第一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仪器。它根 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流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沙漏由两个玻璃球 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的。
当遇到阴天下雨,日晷就发挥不了 作用了,所以才诞生了沙漏和刻漏。
而且沙漏比日晷小型化,方便使用, 放置。
另外,这种采用流沙代替水的方法, 是因为我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水容易 结冰的缘故。
和形态等大多并不统一,因此就要使
用人造石英晶体。不过,均匀地进行
石英生产难度很大。长期使用石英钟
误差较大。
12
原子钟
原子钟比所有计时装置都 准确,数万年才会误差几秒钟, 所以可以用于校准其他钟表。第 一个原子钟于1949年发明,现陈 列于史密森尼学会。美国国家标 准局的铯原子钟,每年的误差只 有300亿分之一秒。
16
•这个概念型产品是手表,圆滑的设计使得它可以当作一件不错的 装饰手镯。时间显示很个性:三条长短不一的带子的一端,分别 显示小时、分钟、秒钟。
17
.. 我们随身携带的产品中,什么是必不可少的?怎样能 把手机变的更便携呢?聪明的设计者们很快就找到了突 破口:手表和手机合体。下面这款CECT的手表就很不 错,很酷也很实用:带MP3,MP4播放功能,FM收音 调频。它已经可以在市面上买到,售价300美元左右。
了普通大众所能接受的消
费品。
手表也分为机械表,
电子表,石英表、光波表
等等。
14
时至今日,手表已经 脱离了单一的计时功能, 成为身份的象征,卡西欧, 浪琴,劳力士,这样一来, 人们对手表的选择变得与 手包品质、西装剪裁、领 带图案是否合宜以及鞋跟 高度同样重要。
15
趋势潮流
•便携式数码产品都有个发展趋势,那就 是功能更强,更加时尚,体积更小更便 携。 •下面三个是典型的手表的例子,包括两 款概念产品和一款已经生产出来的真实 产品。
18
…这款概念手表可以贴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除了显 示时间以外,它更像一部医疗仪器,或是生物探测 器:随时显示你的健康状态,压力、睡眠、营养等, 如果不想暴露过多隐私,还是不要经常把它贴到手 腕等明显部位。
19
总的来说,手表发展有三大趋势: 1.奢侈品牌,品味的象征。 2.通过智能手表人们可以获得有关新闻、天气、 体育、股票、星象、MSN即时讯息和Microsoft Outlook、视频、医疗健康以及等其他方面的更 多信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3.返璞归真。为了强调时间的滑逝,珍贵,像沙 漏刻漏等这些点滴计时的类似工具会成为家庭 或者商场的装饰摆设。 或者说,这三大趋势是相生的。
由于无水压限制,沙漏比漏刻更精 确。
缺点:一般的沙漏有一个名义上的 运行时间1小时,然后颠倒方向计时,人 为控制力大,精度也不高。
7
近代的计时工具
近代计时工具(钟表)的发展历史,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变阶段,那就是:一、 从大型钟向小型钟演变。二、从小型钟向 怀表过渡。三、从怀表向腕表发展。
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既是和当时的技术 发明分不开的,而且也是人们生活进步的 需求。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 石制的圆盘组成。
4
刻漏(水钟)
这就是所谓的刻漏,也叫水
钟。
刻漏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
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
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使浮在漏壶
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
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
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流量注入
受水壶﹐浮在受水壶水面上的漏箭
随水面上升指示时间﹐提高了计时
体积大为减小,携带 方便。
11
石英钟
1928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的研究
人员沃伦·马里森利用石英晶体在电路
中能够产生频率稳定震动的特性,制
造出了第一座石英钟。将石英振荡器
所产生的振荡频率取出来,使它带动
时钟指示时间。
石英表不需仰赖人力,即可在表
盘上规律地转动,它和人类并无重要
的互动关系。
缺点:天然石英晶体的杂质含量
8
Hale Waihona Puke 机械钟有记录的最古老的机械钟十三世纪出现在欧洲的修道院之中。我国 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以齿轮运转模仿日月星辰周期的机械钟。1335年 公共时钟的出现,使机械钟第一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结构复杂, 驱动系统十分笨重,机械钟的体积相当的庞大,根本不可能进入家庭。
9
机械摆钟
摆钟发明于1657年,它是以 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则性 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运用发 条原理,时钟的体积大为缩小,放 在房屋里既方便计时,又是一个不 错的摆设装饰。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未放弃 过对于时间精准的追求。
3
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 的一种计时机器。(农耕时代)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 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由于 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 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 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 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 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 面的下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