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更新理论的理论发展与实践特征
关于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启示
关于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启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并将其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经验看,城市更新表现出相似的阶段性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对照发达经济体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将驱动城市更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建议顺应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在城市更新推进中,着眼城市长远发展,提高战略性和可持续性;多元目标综合协调,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共利益导向;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坚持地方主导、中央给予引导与支持。
一、从发达经济体看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尽管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以日本、新加坡、香港地区为代表的亚洲发达经济体在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及背景方面不尽相同,但其城市更新仍有相似的理念与脉络可循,总体可归结为起步阶段、探索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成熟稳定阶段四个阶段,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每个阶段的更新内容各有侧重,更新模式也不同。
(一)城市更新的起步阶段该阶段大致对应于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到进入中高收入水平前的经济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二产在经济中占较高比重,日本和新加坡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英美工业化进程虽然完成但二产占比仍然保持在40%和35%左右的较高水平。
这一阶段,城市更新的主要目標是清除存在安全隐患或不符合标准的住宅,解决住房状况较差的问题,推动城市物质环境改善,因此,以清除贫民窟的住宅更新为主,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
(二)城市更新的探索发展阶段该阶段大致对应于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中高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同期对应的人均GDP从超过1000美元到1万美元左右的水平。
这一阶段,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地区均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二产占比缓慢下降。
城市更新的主要目标是重振老城区的核心地位,增强其经济实力和环境吸引力,寻求土地的高效利用。
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研究与政策演变
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研究与政策演变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老旧、落后、不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进行改造和更新的一种行为。
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和政策演变在国内外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经验。
国内城市更新发展历程中国的城市更新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城市更新主要是针对城市老旧住宅区的改造和更新。
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房屋拆迁与补偿暂行条例》,明确了城市更新的法律地位和政策框架。
2002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城市更新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城市更新的程序和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更新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新理念。
2010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城市更新实施方案》,明确了城市更新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城市更新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近年来,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是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主题,注重城市更新的环保和节能,推广智能化城市更新技术,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国外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比中国更为悠久。
早在19世纪末,欧洲就开始了城市更新的实践。
20世纪初,美国也开始了城市更新的尝试。
20世纪50年代,英国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计划,以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和城市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外城市更新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
20世纪8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了城市更新的“第二波浪潮”,注重城市更新的社会和文化价值,强调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和社区参与。
21世纪以来,国外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是以“智能、绿色、可持续”为主题,注重城市更新的科技和环保,推广智能化城市更新技术,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政策演变城市更新的政策演变在国内外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经验。
在国内,城市更新的政策演变主要是从“拆迁补偿”到“城市更新”,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化运作”,从“单纯经济利益”到“多元化利益平衡”。
《2024年“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的北京实践》范文
《“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的北京实践》篇一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的北京实践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成为各大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其城市更新的实践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在北京的实践,分析其背景、过程及成效,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二、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的背景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转型为目标,通过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其城市更新不仅要考虑空间布局的优化,还要考虑文化传承、历史保护、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因素。
三、北京全域型城市更新的实践1. 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北京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
通过制定全面的城市更新规划,明确城市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城市更新的有序进行。
同时,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更新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
2. 政府引导,市场参与政府在城市更新中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城市更新。
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实现城市更新的高效、有序进行。
3. 多元融资,保障资金北京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采取多元融资方式,保障资金来源。
通过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企业自筹等多种方式,为城市更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4. 注重民生,改善人居环境北京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注重改善人居环境。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居住环境等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成效与启示北京全域型城市更新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城市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城市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经济转型取得进展。
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启示: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二是要政府引导,市场参与;三是要多元融资,保障资金;四是要注重民生,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启示
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启示摘要:在时代不断进步,经济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城市为了谋求高质量的发展,就需要积极开展城市更新工作,以满足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需求。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城市发展的新时期,因此想要实现各个区域的共同进步,就需要对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阶段性;特点引言在我国城市更新开始于上个实际八十年代的旧居住区改造,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2009年已经步入了探索阶段,结合区域内自身的发展特点,已又二十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城市更新的专项实施办法。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在未来的十年,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更新会进入到深入的发展阶段。
1城市更新阶段性特点1.1初步阶段的旧城改建由于受到了城市发展历史链条断裂的影响,在我国通常认为城市的发展始于1984年。
由于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明我国城市更新也起步于八十年代。
在改革开发的带动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制度不断确立,住房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最终为大规模的开展新区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造成了城市中发展焦躁的土地连淋了土地资源紧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展便将中心向地理位置优越的传统老城区改造上进行了转移。
并且,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老城由于居住拥挤、房屋破旧、布局混乱、技术设施短缺、土地利用率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和环境的要求。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房地产行业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房地产商积极的进行了人们物质生活环境的改造,提升建筑容积率,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增加了企业的整体收益。
在这一阶段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利为先、保障需求”的核心理念。
1.2探索发展阶段的城市更新机制和制度的实践自2009年雨来,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变迁的推动下,我国城市更新进入到了第二阶段。
但是由于受到第一阶段城镇的大力扩张和耕地保护制度的限制,经济发的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就面临这资源的约束,因此就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正确理解和实施。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更新的话语权重构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更新的话语权重构1. 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更新的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和重塑,更是对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更新的话语权重构,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空间生产视角强调的是空间的生产过程和空间关系的形成,它认为空间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在不断地生产、再生产和重生产的过程中发生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空间的生产者(如政府、企业、居民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塑造了城市的形态、功能和价值。
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分析城市更新,有助于揭示城市更新背后的权力关系、利益分配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为城市更新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撑。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话语权是一个关键因素。
话语权不仅体现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还体现在社会公众、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城市治理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更新的话语权重构:一是分析城市更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
包括政策、市场、技术和社会文化等;五是提出提升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更新话语权的建议,以促进城市更新的科学、民主和可持续发展。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城市规划部门关注的焦点。
空间生产视角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分析方法,强调了城市空间的生产过程和空间关系的形成,为城市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现有空间的改造,更是对城市空间生产过程的调整和优化。
研究空间生产视角下城市更新的话语权重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空间生产视角为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
传统的城市规划研究主要关注城市的物质空间,而空间生产视角则强调了城市的非物质空间、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非物质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城市更新的过程和结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意见。
《2024年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商圈改造趋势分析及策略建议》范文
《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商圈改造趋势分析及策略建议》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承载着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使命。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更新的需求日益凸显,北京商圈的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商圈改造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北京的商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北京商圈改造的背景及意义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其目的是提升城市的功能、环境和品质。
对于北京而言,商圈改造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活力的关键举措。
通过商圈改造,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商业活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进一步推动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北京商圈改造的趋势分析1. 智能化与数字化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与数字化已经成为商圈改造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数字化服务平台,可以提升商圈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购物体验。
2. 绿色化与生态化趋势绿色、生态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商圈改造中,注重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的运用,打造生态友好的商业环境,是未来商圈发展的重要趋势。
3. 文化与商业融合趋势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商业是城市的血脉。
将文化元素融入商业,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商圈,不仅可以提升商圈的吸引力,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北京商圈改造的策略建议1. 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在商圈改造中,要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统筹考虑商圈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人口结构、消费水平等因素,制定科学的改造方案。
同时,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破坏。
2. 引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商圈改造中,要积极引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升商圈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建设智慧商场、智能导购系统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3. 注重绿色、生态建设在商圈改造中,要注重绿色、生态建设。
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的更新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城市更新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建筑、公共设施等进行再造和改造,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形象,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更新、保护与利用、综合更新。
这三个阶段展现了中国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更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传统更新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其特点是对老城区进行简单的翻新和改造。
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主要侧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
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更新效果不明显、结构混乱、环境污染等。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更新方式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保护与利用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其特点是将保护和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纳入更新的考虑范围。
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保留和修复古建筑、古街区等。
此外,保护与利用阶段还注重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绿地和公共设施等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保护与利用阶段的城市更新侧重于宏观规划和综合利用,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合更新阶段是当前中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向,其特点是全面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和利益。
综合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不仅注重老城区的更新,还包括城市的功能和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综合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注重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以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同时,综合更新还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的概念,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合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关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注重市民的参与和利益保护。
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可以从传统更新、保护与利用、综合更新三个阶段看出中国城市更新在不断发展中的特点。
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实践与创新
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实践与创新一、城市更新的背景与意义城市更新是由于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和资源利用的不断增长而产生的。
城市更新旨在通过对城市中老旧建筑、缺失设施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改造,为城市发展创造新的空间和条件。
城市更新不仅能够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形象,还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二、城市更新的实践与创新1、城市更新的实践城市更新需要进行多层面的改造和提升,具体实践包括以下方面:(1)空间布局优化城市更新首先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增加城市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改善城市交通和行人通行环境,优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
(2)住宅建设和改造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住宅建设和改造也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城市更新需要建设高品质、智能化的住宅,通过大力推进绿色住宅建设以减少环境污染。
(3)商业和设施建设城市更新需要适应城市经济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同时也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商业和公共设施服务,实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
2、城市更新的创新城市更新不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也需要在理念上进行创新,提出更迎合城市发展与时代要求的更新策略。
(1)新型城市设计理念城市更新需要通过引入新型的设计理念,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等,从根本上提高城市更新的效果。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城市更新的健康发展。
(2)新型产业与商业模式城市更新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赋予城市以新的价值和新的功能,实现城市产业和商业的多元化,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
不断探索和创新新型产业和商业模式,是实现城市更新的重要途径。
(3)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智慧城市能够更好地掌握城市运行和人口流动的动态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城市问题,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和服务质量,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
三、结语在城市更新与发展实践和创新中,政府、市民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创新体系,鼓励创新和开放思维,从而为城市更新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实践价值。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五届〕第88号)《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于2022年11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11月25日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2022年11月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更新规划第三章城市更新主体第四章城市更新实施第一节实施要求第二节实施程序第五章城市更新保障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推动城市更新,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更新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更新,是指对本市建成区内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具体包括:(一)以保障老旧平房院落、危旧楼房、老旧小区等房屋安全,提升居住品质为主的居住类城市更新;(二)以推动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区、老旧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为主的产业类城市更新;(三)以更新改造老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保障安全、补足短板为主的设施类城市更新;(四)以提升绿色空间、滨水空间、慢行系统等环境品质为主的公共空间类城市更新;(五)以统筹存量资源配置、优化功能布局,实现片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综合性城市更新;(六)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城市更新活动。
本市城市更新活动不包括土地一级开发、商品住宅开发等项目。
第三条本市城市更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本市城市更新工作遵循规划引领、民生优先,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科技赋能、绿色发展,问题导向、有序推进,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实行“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
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和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
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和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和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陈则明亚里士多德曾经说“我们为活着,集聚于城市,我们为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
但是,自从有了城市,贫民窟、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犯罪率等问题就开始困扰人类。
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城市功能和发展水平不同,其面临的城市问题也不相同,城市更新的理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一、工业化时代的城市更新18世纪前的前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较慢,到1800年,城市人口不足世界总人口的3%,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城市的功能比较固定,城市手工业基本没有技术进步。
城市老化主要是物质的老化,作为统治阶级的城市管理者,较少顾及陷入衰败的贫民窟。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术进步使得城市的功能不断增加和扩充。
城市更新主要不再是物质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其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需要调整、优化和提高,并解决工业化带来的工业污染、拥挤等问题。
但是,在整个工业化时代,每一次城市更新的最初美好愿望往往都伴随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11卫生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美化二战之前的城市更新可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卫生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美化。
城市规划的概念出现之前,城市基本奉行放任自由的政策,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威胁着居民的健康,各种疾病蔓延。
因此,以讲卫生为宗旨的新工业环境建设开始对城市社会环境进行改良、更新。
二战前的城市更新受“形体决定论”思想的影响,进行了主要以街道、城市雕塑、公共建筑、公园、娱乐设施、开放空间等手法达到城市美化效果的城市更新,可称之为城市美化运动。
但是,城市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指望通过整体的形体规划来解脱城市发展困境是不可能的,更大的压力来自功能的需要。
21大规模清理贫民窟与拆旧建新城市更新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贫民窟的重建,城市生态学派对“过滤”作用与“入侵”作用的阐述,表明了城市老化必然伴随着贫民窟的形成。
战后清理贫民窟采用的办法是:将贫民窟全部推倒,并将居民转移走,但给予贫民的补贴并没有使其能够摆脱贫困,贫民最终居住的仍然是贫民窟。
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
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为题,我将列举以下10个案例,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1. 无锡太湖新城:无锡太湖新城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无锡市政府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项目以提升城市品质、创新发展模式为目标,通过拆迁旧城区、规划新城区,建设现代化的住宅、商业和公共设施,实现了城市空间的优化和功能的提升,为无锡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2. 上海南京西路商业街改造:上海南京西路是上海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
改造过程中,通过提升道路环境、改善步行和交通条件、引进国际一流的商业品牌等措施,成功打造了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商业街区,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
3. 北京CBD建设:北京CBD位于北京市中心,是北京市政府推动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之一。
通过拆迁旧建筑、规划新的商业和办公区域,引进国际一流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成功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商业中心,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和城市形象。
4.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是广州市政府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项目之一。
通过拆除旧厂房、规划新的会展设施,引进国际一流的展会和会议,成功打造了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会展中心,提升了广州的国际影响力和城市形象。
5. 成都天府新区:成都天府新区是成都市政府推动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之一。
通过规划新的商业、住宅和公共设施,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园区,成功打造了一个现代化、创新型的城市新区,促进了成都的高质量发展。
6. 杭州西湖景区提升工程:杭州西湖景区是杭州市的重要景点之一,也是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
通过提升景区环境、改善交通和游客服务设施,成功打造了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推动了杭州的旅游经济发展。
7. 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是深圳市政府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项目之一。
北京城市化发展规律
北京城市化发展规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城市化进程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
在过去几十年里,北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城市逐渐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这种城市化进程不仅对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其他中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1. 经济驱动力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受到经济驱动力的推动。
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国经济中心,北京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首选目的地。
这种经济驱动力促使了北京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北京的城市化发展规律中,经济驱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北京的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是关键因素。
北京市政府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有效控制城市扩张的速度和规模。
例如,北京市实行了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限制了城市扩张的范围,保护了农田和生态环境。
同时,北京市还加大了城市更新和改造的力度,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功能。
3. 人口流动与城市扩张人口流动是城市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
这种人口流动促使了城市的扩张和建设。
北京市政府通过控制人口规模和引导人口流动,合理调控城市的人口密度和结构,实现了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发展。
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北京市政府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
例如,北京市实施了大规模的地铁建设,不断扩大城市的交通网络,提高了城市的交通便利性。
同时,北京市还加大了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城市环境保护与绿化城市环境保护和绿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北京市政府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加大了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处理等问题的治理力度。
同时,北京市还积极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增加了城市的绿地面积和植被覆盖率,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陈楠第二章城市更新理论
(3)街巷空间层次 旧城各个立面呈现出开敞或封闭的形式,使城市空间明确地区分
为界定、过渡以及流通等空间。 旧城中的常见内外过渡空间:檐廊、骑楼。
(3)网格模式
属规划生长型。它有层级清晰的 格网秩序,其基本形式要素可理解为 一个有系统的架构,代表了中国的传 统。
格网模式由于两种不同的目的, 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特征:
❖ 有中心的格网序列代表着中央控制和 中央集权的思想,如老北京城。
❖ 无中心的、开放式的格网序列代表着 民主自由和平等竞争的思想,如费城、 米列都城。
小结点如巷道交叉口、茶馆、古树、古井等。 桥头为我国南方河网城市独具特色的重要结点,是水陆两套空间
系统的交汇点
1.3、街坊构成 ❖ 街坊
旧城街和巷(北方称胡同)分隔成长条形 地段,并由若干院落充实,构成街坊。
街坊没有一定的尺度,它与街巷间距及院落 的大小及组织有关,也由其地理环境的生活方式 决定。
异、社会组织、社会生活等内容,是结构形态中相对隐性的内容。 包括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社会组织三个方面内容。
1、旧城物质结构形态的构成
1.1、城市格局 城市格局一般是指城市组成要素的总的布局。不同的城市由于地
形、地貌、当地自然条件,以及人文方面的原因,往往形成独具特色 的格局。
(1)线型模式 属自然生长型。它是众多个体形象以功能合理,适合地域条件和
1.4、院落构成 (1)院的原型 ❖ 传统民居分院依据:
宗法伦理观念(如位序、等级的尊卑和礼仪) 风水观念(如“蕴藏生气”、“向阳”等观念)
城市更新综述
城市更新综述一、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更新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还能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城市更新的定义与目标、历史与发展、参与主体与利益相关者、主要模式与策略、法律法规与政策框架、社会影响与经济评估以及未来趋势与挑战进行综述。
二、城市更新的定义与目标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某一特定区域进行规划、改造和更新,以提高该区域的环境品质、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城市更新的目标通常包括: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传承历史文化等。
三、城市更新的历史与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更新运动在欧美国家兴起,旨在解决二战后城市衰败和住房短缺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更新的目标逐渐转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中国,城市更新经历了从早期的旧区改造到近年来以“城市双修”为代表的综合整治的过程。
四、城市更新的参与主体与利益相关者城市更新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包括政府、开发商、社会组织、居民等。
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复杂,需要寻求多方共赢的局面。
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起到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开发商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社会组织发挥监督和协调作用;居民则是城市更新的最终受益者和重要参与者。
五、城市更新的主要模式与策略城市更新的模式和策略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综合整治模式:通过修缮建筑和基础设施,改善老旧城区环境。
2.再生模式:拆除旧建筑后,进行土地重整和开发,实现土地价值提升。
3.保护性改造模式: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置换和环境提升。
4.微改造模式:针对小范围区域进行精细化改造,如建筑立面改造、绿化提升等。
5.公私合作模式: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和运营,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
六、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框架为规范城市更新活动,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
例如,中国政府出台了《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了针对城市更新的专项政策,如棚户区改造政策等。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研究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研究作者:张新月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有机更新”最早是生物学的一个概念,其理论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形成整体、和谐、成长、衰落的思想,并广泛运用于各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有机更新”可以被看作是符合“新陈代谢”理论的一种小规模整治与逐步改造的方法。
将“有机”概念引入城市更新,城市有自己的兴衰履历,完美契合了城市更新的发展过程—言以蔽之,城市“有机更新”意味着区域更新与城市发展协调统一,更新进程与天然环境和谐共处。
关键词:有机更新;概念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280-01一、"有机更新"的概念“有机更新”最早是生物学的一个概念,其理论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整体、和谐、成长、衰落的思想,并广泛运用于各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有机更新”可以被看作是符合“新陈代谢”理论的一种小规模整治与逐步改造的方法。
将“有机”概念引入城市更新,城市有自己的兴衰履历,完美契合了城市更新的发展过程—言以蔽之,城市“有机更新”意味着区域更新与城市发展协调统一,更新进程与天然环境和谐共处。
二、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吴良镛先生所论述的“城市有机更新”,即采取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这实际上是“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的广义论述,即在不同的内容与要求下,“适当规模,合适尺度”正是旧城改造的解决之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机更新”理论不仅在积极探索适应北京旧城更新的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努力追求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运用到北京旧城更新的实践中,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的城市更新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我们抓住了理论的本质,才能充分发挥其灵活性,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北京市城市更新白皮书
北京市城市更新白皮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城市更新问题。
为了解决城市更新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城市更新白皮书》。
一、背景介绍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更新对于北京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环境整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北京市的城市更新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
二、目标设定《北京市城市更新白皮书》旨在促进北京市的城市更新工作,实现以下目标:1.提升城市功能: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市区的功能布局,优化交通、住宅、商业等功能空间布局,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保护和传承北京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
3.改善居住条件:改造老旧小区,提高住房的品质和居住环境,满足市民的居住需求。
4.推动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城市更新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
三、政策措施《北京市城市更新白皮书》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1.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完善的城市更新政策,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投资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为城市更新提供政策依据和支持。
2.鼓励市场参与:引导社会资本、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通过市场化方式带动城市更新工作。
3.提升资金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更新,增加资金来源。
4.加强规划设计: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推动城市更新成果的品质提升。
5.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城市更新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加强对城市更新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城市更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成果预期《北京市城市更新白皮书》希望通过以上政策措施的实施,取得以下成果:1.城市功能提升:通过实施城市更新,整合市区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2.历史文化保护: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保护和传承北京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城市更新的思想发展与实践特征BEIJING URBAN RENEWAL: THE THEORY EVOLUEMENT AND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摘要】北京城市更新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精华保护与重点建设阶段、分散性破坏与城市运行瘫痪阶段、建设性破坏与整体风貌衰变阶段、整体创造和渐进式改造阶段。
北京城市更新的特征是,城市更新实践偏离理论指导,城市更新实践的成功之处是延续和优化传统国都的城市功能和布局,适应经济发展优化旧区功能,创设新功能区,保持了城市中心的繁华和活力,但现代化建设破坏传统城市的尺度和风貌,长期忽视居民生活条件而致居住设施衰败。
【关键词】北京;城市更新;思想演变;实践特征ABSTRACT: There are four historic stages in Beijing urban renewal. On the first stage, some culture and historic relics have been protected, some new modern buildings arose in important or central area. On the second, destruction of historic relics happened on many places, and the city running paralyzed by the lack of infrastructure. On the third, the traditional look disappeared in the whole new because of new construction tore a large-scale Quadrangle dwellings down .On the forth, beginning with city design of traditional city-scape and progressive organic renewal. In conclution, the practice deviated from the theory, and the old city scape has been destroyed , residential district dilapidated,but the urban functions and layout kept on, then the central area became prosperous extremely.KEYWORDS: Beijing; urban renewal; theory evolvement;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中国的首都城市,总能集中反映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的脉搏。
中国现代社会制度的巨变,发生在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和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交替时代。
处于新旧文明之交时期的北京城,是一座“代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最高成就”的辉煌壮丽的国都,其城市布局、城池设施、宫殿建筑、街巷胡同、民居、寺庙、园林和水系等,几乎近似完美地体现了传统国都的规制和传统社会的礼乐、伦常,凝固着自成一体的中华营造智慧,负载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信息。
但是这座物质形态的大城,由于与其一体的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乃至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方式逐渐消亡,从而失去固有的传统城市功能,并与现代城市运行产生冲突。
文明突进、制度突变和文化隔断,使北京古都的城市功能面临重塑的挑战,而其物质空间也当然面临变数。
阳建强、张京祥等学者以中国改革开发为分界,将中国城市更新划分为两个阶段。
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旧城改造规划总的思想在于充分利用旧城, 更新改造对象主要为旧城居住区和环境恶劣地区。
旧城改造一直处于一种起步维艰的状态, 城市结构形态未出现大的质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而引发城市空间重构,以物质形体更新为特征的大规模推倒重建模式,形成了城市中心区过度开发,传统风貌丧失,社会网络破坏等问题,应向综合、系统、渐进的城市更新模式转换。
本文基于这些观点,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核心问题,分四个阶段阐述北京城市更新的思想和实践特征。
1 精华保护和重点建设阶段从1949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
这一时期,城市重建的核心问题是中央办公设施的布局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旧城保护与重建问题。
前者是首都在功能上的需要,而这一功能的布局设计又取决于对旧城的态度,因此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当时产生相反的观点。
1.1整体保护与精华保护以梁思成、陈占祥等主张旧城整体保护。
他认为,“北平的整个形制乃是历史上、建筑史上、艺术史上的至宝,……他们综合起来是一个庞大的历史艺术陈列馆……”[1]。
“不但他们的形体美丽,不允许伤毁,他们的位置部署上的秩序和整个文物环境,正式这名城壮美特点之一,也必须在保护之列,不允许随意掺杂不调和的形成,加以破坏”[2],城墙也应完整保护。
中央办公设施应该放在旧城外的城市西部,避免插入庞大的功能性设施,破坏旧城完美的形体和文物的环境。
城市总体规划采取的观点是,对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必须加以区别对待,保护精华,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皇家建筑,而其他设施,如城墙、牌楼、街巷、寺庙等,则可以拆除。
1957公布的旧城内市级文保单位仅15项,1961年公布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仅9项。
长安街上的大庆寿寺双塔、皇城东南角的皇家喇嘛庙、永定门城门等珍贵文物都拆除了。
1.2保护性利用与重点地区改建保护性利用是保持建筑原真性的前提下赋予适宜的功能。
梁思成认为“旧城应该作为文化风景区、博物馆区,举行庆典集会的大广场,以及市政服务机关、商业服务机构,包括全国性的企业和金融机关,一部分学校及文化机关,一部分手工业聚集区”[3]。
城墙可加建台阶与地面连接,改造成市民休闲的步行公园。
陈占祥还曾在白塔寺的市场前脸,设计一个咖啡厅供家庭主妇休息;张开济则在天安门前皇城墙外加建了观礼台。
重点改建则是以新功能为主在重点地区进行现代化改建。
如长安街建成林荫道,选择主干道拓宽并在两侧建设重要的高层建筑,建设社会主义城市的现代化中心区。
1.3有特色的现代化与一流现代化有特色的现代化是现代规划思想、建筑技术与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相结合。
梁思成主张“旧城新建筑物的形式应尽量同北京的环境配合,并规定按民族形式设计,要求各建筑物之间要相互配合,以求整体的和谐。
”如,旧城道路宽度不超过45米,北部中轴线的改建就是这个尺度。
建筑上主张大屋顶,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围合式,以及运用园林、庭院的设计手法等。
这些在五十年代的十大建筑上都有体现。
而最求一流现代化的人们则认为,“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在城市的布局及其艺术形式各方面都能反映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日益高涨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超越以往历史时代已达到的成就”[4]。
如,主干道的红线定为60-100米,把天安门广场建成世界最大的广场,将护城河盖板,河塘和湿地填平,追求一种整齐划一的现代化。
2 分散性破坏与城市运行瘫痪阶段1966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这一时期,是北京城市建设的低潮时期。
城市重建的核心问题是城市建设无序和城市运行瘫痪问题。
前一个问题是撤销城市规划部门,采取“见缝插针”的建设原则的结果,后一个问题则是长时间采取“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方针,导致基础设施和居住及生活服务设施短缺的结果。
其实践特点是:2.1管治涣散导致分散性破坏“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行为,导致很多文物古迹毁损,但是毁损的数量和程度上并没有官方统计数据。
据《规划志》记载,1968年北京市规划局撤销,城市建设处于无序状态。
“见缝插针”的建设思路下,在旧城区出现100多处扰民工厂,145多处房屋建在各类市政干管上,400多处公顷绿地被侵占,建设了几十万平方米“窄小低薄的简易住宅”,违章建筑非常严重[4]。
2.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致城市运行瘫痪统计数据显示,从1966年至1976年的11年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只占基本建设总投资的2.9%,平均每年只有2600万元。
旧城区一直利用220多公里旧沟排水,这些旧沟大部分是明清时修建的。
旧城区内,二龙路、南横街、象鼻子坑、金鱼池等地区年年积水。
城市供水短缺问题也日益加剧。
1971年高峰日供水时,市区自来水设施全部开动,仍有1/4地区供水压力偏低。
1972年人民大会堂二楼也上不去水。
生活服务设施、商业和住宅建设严重不足。
某些地区市民买粮食和日用品没商店,小孩上学没学校,许多地区在中、小学实行二部制(即上、下午学生轮流上学,各上半天)[4]。
2.3人口增长致使居民区更加拥挤破败旧城人口城区户籍人口,去除“上山下乡”知青等因素,从1958年到1978年之间数量在198.8万人到230.5万人之间。
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发生很大变化。
因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950到1964年间,常住人口的出生率一直在30‰以上,到1965年才降低到20‰以内(《北京六十年》),可以推断到七十年代他们到了成家分户的年龄,但住房供应没有跟上。
从1966年至1976年的11年内,住宅和生活服务设施只建931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只有84.6万平方米。
1975年人均居住面积4.40平方米,比1949年还低。
旧城的平房的维护也没跟上。
1973年《关于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指出,旧城有1500万平方米平房,其中230万平方米是危旧房,890万平米属于质量较差的住房。
1976年唐山地震后,居民在大杂院内普遍盖起临时简易棚,并且趁机不再拆除。
许多职工结婚多年没有住房,三代同居一室情况很多。
七十年代知青返程住宅再次成为难题,1978年前三门大街建起38栋高层建筑就是处于安置他们的需要。
2.4生态破坏导致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从1961年起,北京市的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地下水道工程建设迟缓,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湖,城市环境逐年恶化。
前门护城河、西护城河、东护城河改为暗沟。
直到1971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对北京环境污染问题提出质疑,北京市才设立第一个环保部门“三废治理办公室”,但治理重点主要是郊区水源地,城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问题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旧城区冬季燃煤污染和茶炉大增灶带来的空气污染有增无减。
3 建设性破坏与整体风貌衰变阶段1979年到2001年。
这一时期,城市重建的核心问题是城市功能重构与物质设施重建过程中的建设性破坏问题。
建设性破坏以两种形态破坏旧城整体格局和风貌,一种是推倒大片平房区重建为高楼形态的商厦、写字楼和居住区,而使旧城的功能过度集中,原有的建筑和风貌丧失;另一种是一些街道拓宽为宽阔的大马路,使古都的风格和尺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