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法学《刑法分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法学《刑法分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正确答案:D.已经携带凶器但未使用、伤害他人的。
A.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确答案:C.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A.甲利用在国家机关工作之便,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2万元B.乙为讨债公司出售孙某的个人信息,获利1万元C.丙在网络上散布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招揽出售信息生意,获利3万元D.丁与外国人交易,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4万元正确答案:ABCD。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量刑情节?()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执行机关?()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刑罚种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刑罚执行制度?()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C.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犯罪主体的规定?()C.无国籍人犯罪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仅限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案件D。
单位可以成为某些犯罪的主体3下列哪些情况可以成为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A。
甲欲杀害乙,于是用刀砍乙,乙受伤倒地,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于是离去,乙在回家的路上因流血过多而死亡B。
甲欲杀害乙,将乙推下井中,井水极浅,乙不能生活在水面之上,在挣扎中被淹死C。
甲欲杀害乙,向乙开枪射击,乙身中数弹,但并未致命,在送往医院的路上因流血过多而死亡D。
甲欲杀害乙,将乙推下山崖,山崖下是条湍急的河流,乙掉入河中被淹死4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规定?() A。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是共同犯罪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C。
有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和帮助犯之分D。
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5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刑法对自首的规定?() A。
西南大学-《刑法分论》在线作业答案

1、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是()2、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过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3、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九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第三款规定:“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的这一条规定属于()4、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每月可以回家1至2天。
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6、狗蛋预谋抢劫,见狗剩一个人,遂持刀朝狗剩头部连砍数刀,拿走其身上财物。
其的行为成立()7、敲诈勒索罪的多次敲诈勒索是指()8、我国故意伤害罪的最高法定刑是()9、非法拘禁他人,同时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成立()我国故意杀人罪的最低法定刑是()11、刑法358条规定:强迫他人卖淫并有强奸行为的,应当以( )论处12、故意杀人既遂与故意伤害致死、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13、不构成受贿罪的行为方式的有( )14、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构成( )下列罪名中,法定最高刑没有死刑的是()16、行贿罪的主观目的是()17、绑架罪的最低法定刑是()18、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论处。
19、绑架罪的最低法定刑为()有期徒刑20、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罪名中,法定最高刑没有死刑的是()21、下列行为中,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行为有( )22、乙在一饭馆喝酒。
乙自斟自饮,喝得酩酊大醉。
甲见乙身边有一部手机(价值2100元),乃趁机取走,据为己有。
甲的行为构成()。
23、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是()24、在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以( )论处25、甲夜入乙家,盗走现金200元,正欲离去,被乙发现。
甲为逃走而将乙打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26、故意杀人既遂与故意伤害致死、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27、抢劫金融机构,是指抢劫( )28、绑架他人的,下列可以判处死刑的是()29、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骗租到个体女司机何某的夏利出租车。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B. 犯罪动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答案:B2.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A. 过失犯罪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无罪推定答案:B4. 刑法中规定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A. 正确B. 错误答案:A5.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C. 贪污D. 故意伤害答案:A、B、C、D2.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且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A. 正确B. 错误C.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 犯罪结果已经发生答案:A、C、D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个人利益D. 为了保护他人利益答案:A、B、C、D4.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A. 正确B. 错误C.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D.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答案:A、C、D5.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紧急避险?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个人利益D. 为了保护他人利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属于犯罪行为。
()答案:正确2.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不构成犯罪。
()答案:正确3.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结果的发生。
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内容(西政专用)

陈荣飞刑法分论期末考试内容第一章犯罪客体的分类依据罪状选择性罪名绝对性确定的法定刑第四节法条竞合的使用原则第二章第二节特殊主体罪有几个3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6个对象九.叛逃罪注意看《刑修八》十.间谍罪三种行为方式十一. 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区别,界限二者是法条竞合十二。
必须发生在战争时第三章看目录就明白了第1 3 5 7 9 11 13 19 20 21 22 23 24 26 28 2930(与抢劫罪的区别)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7 (都是罪名)第五章(必须全章掌握)看课件:转换犯(在强迫劳动罪后)灭口只限绑架罪中构成一罪,在其他罪中构成数罪并罚。
对于抢劫:先抢后杀数罪并罚,先杀后抢一罪第4个罪注意强迫,欺骗转换故意杀人第24 25 26 27 29(与盗窃罪的区别,看课件)第六章(必须全章掌握)特别注意:第一罪抢劫罪,第8 9(注意看书279页犯罪客体)10(与抢劫罪的区别。
与绑架罪容易混淆,注意的是取财与手段是否同步,不同步则构成敲诈勒索罪)13(修正案新加罪名)挪用资金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及挪用公款罪(先区分公用还是私用,如果公用不管主题是什么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如果私用,分是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资金罪)第七章第二节P291 第1P295 第3注意P296页最上面那段里面最后的那句话,还有第二段的最后的但是那半句P296 第4P297 第5P298 第七了解就好P299 第九第十P300 第十三第十四P301 第十五第十六P302 第十八的第2点注意看课件,考点1.转换犯2.处罚范围注意聚众性犯罪与组织性犯罪的区别P304 第20 只处罚首要分子P306 第24 注意是口袋罪类型注意看第1点的第2小分点,还有第2点第25 注意黑社会是考点P308 第2的第1点是考点注意为什么保护伞不是必备要素P310 第27 第1点的第3小分点P311 第28 与教唆犯的区别,注意看《刑修八》中13个死刑废除,废除了那些死刑P314 第34 第2点要记住P316 第37 第38 P317第2点的第2小分点要记住,还有接着下来的那段的第一句话(未经。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3卷)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 民法分论 专业 法学 年级 2005 本试卷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权具有排他性,而债权则不具有排他性 B. 债权一般是有期限的,而物权则具有永续性 C. 主物与从物须为同一主体所有,方能成立主物权与从物权的关系 D. 所有权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所以在效力上要优先于限制物权 2、某招领处将招领期已过的一块瑞士罗马表以拍卖的方式卖给公民甲,公民乙将该表盗走并以较低价格卖与公民丙。
公民丙又将该表丢失,被人捡到送到招领处。
经查,该表原为公民丁所有。
现公民甲、丙、丁都向招领处主张该表的所有权,该表应归谁所有?【 】 A. 应归公民甲所有 B. 应归公民丙所有 C. 应归公民丁所有 D. 应归公民甲、丙、丁共有 3、依照我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下列有关土地权属的表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 农村、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C. 农村、城市的宅基地和农村的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D. 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4、卢某有坐落于某市某街的房屋一幢。
卢某于1967年下放回原籍,该房屋暂时由刘某等人居住。
1969年因房屋过旧,刘某等人迁走,该房屋交由居委会代管。
1969年11月,王某夫妇无房居住,经居委会安排搬进该房暂住,当时讲明:“以后房主回来要房,除非他们另有房屋居住,否则你们就要搬走。
”王某夫妇表示同意,将该房稍加修理,便搬进居住至1976年5月。
因该房屋确实破烂不堪,王某夫妇未经居委会和市房管部门同意,也未告知房主卢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年级 :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教室: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某,便将房屋翻盖一新。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高刑是:A. 死刑B. 无期徒刑C. 有期徒刑十五年D. 有期徒刑十年答案:A2.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C.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微伤D.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构成正当防卫?A. 为了使国家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B. 为了使公共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C. 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D. 为了使本人的财产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杀害他人的故意。
()答案:正确2. 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2)犯罪行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索取他人财物;(3)犯罪目的是为他人谋取利益;(4)犯罪结果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2. 什么是正当防卫?其适用条件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他人的合法权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侵害行为。
其适用条件包括:(1)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2)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3)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4)防卫行为必须是出于防卫目的。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普通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刑法学(下)(A卷)专业法学年级2005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2.B,3.A,4.B,5.D,6.C,7.B,8.A,9.C,1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CDE,2.BCD,3.AE,4.BCD,5.ACDE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3.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4.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2分)依刑法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的,转化为故意伤害罪,对直接行为人应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4分)2. ×.(2分)依照刑法规定,只有行为人基于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而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从而危害公共安全的,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否则,不构成该罪。
(4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答案要点:1.背叛国家罪的构成特征是:(1)犯罪客体是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2分)刑法学(下)课程(A)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 页共3页(2)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2分)(3)犯罪主体只能由具有特定身份的中国人构成;(2分)(4)主观上只能是出于直接故意。
刑法分论各章节题目直接带答案

第十二章刑法各论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C )。
A.犯罪的直接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的同类客体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2.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多数罪状是(C)。
A.简单罪状B.空白罪状C.叙明罪状D.引证罪状3.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A)。
A.处死刑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4.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C)。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宣告刑5.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D )。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6.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C )。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7.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B )。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理论将法定刑分为(ABC )。
A.相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确定的法定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D.绝对不定期刑2.下列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ABCD )。
A.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B.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填空题1.我国刑法典主要由和组成。
2.我国刑法分则的绝大多数条文由和组成。
3.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对犯罪进行排列的主要依据是。
4.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主要是。
5.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罪状主要是。
四、名词解释1.罪状2叙明罪状3引证罪状4空白罪状5法定刑6绝对确定的法定刑7相对确定的法定刑8宣告刑五、简答题1.简要说明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
刑法分论习题各章

刑法分论习题及答案第20章刑法各论概述一、判断题(错)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的一般客体。
(错)2、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法条罪状属于空白罪状。
(对)3、我国刑法分则对10大类犯罪进行排列的依据主要是以各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大小为序。
(对)4、刑法分则条文的结构由罪状和法定刑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分则规范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主要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B)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犯罪对象2、我国刑法分则规范对犯罪进行排列的依据,主要是(D)A、犯罪主体B、犯罪对象C、同类客体D、各类各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3、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属于(A)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4、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属于(B)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5、我国《刑法》第344条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属于(D)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理论上一般将罪状分为(ACDE )A、简单罪状B、复杂罪状C、叙明罪状D、引证罪状E、空白罪状2、根据各国刑事立法实践和刑法理论,法定刑可以分为( ABC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3、我国刑法中,采用的法定刑有( AC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三、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2012年下半年刑法分论第一次试题_共5页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第一次试题) 2013—2014学年 第 1学期课程 刑法分论 专业 吴仁碧任课的班 年级 2012级 本试卷共 5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得分 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刑法第194条规定的罪名是( )。
A 并列罪名B 选择罪名C 单一罪名D 概括罪名2、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是( )A 相对确定法定刑B 除个别罪名的结果加重犯外均是相对确定法定刑C 以相对确定法定刑为主、绝对确定法定刑为辅D 一般为相对确定法定刑,个别罪名是绝对不确定法定刑3、法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是( )。
A 只能特别法优先适用B 除法律规定以外,均应特别法优先适用C 一般应特别法优先适用,如明显违反罪刑相适应原则,也可重法优先适用D 除法律规定以外,一般应特别法优先适用,如明显违反罪刑相适应原则,也可重法优先适用4、胡某(女)因对其婆母批评其不善持家而忌恨在心,便从厂里偷回毒药按致死剂量的一半装进感冒胶囊内,骗其婆母服下,意图让其婆母“难受难受”,后经抢救脱险。
胡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故意伤害罪D.报复陷害罪5、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该规定是( )罪名。
A 选择罪名B 单一罪名C 并列罪名D 概括罪名6、刑法第343条规定的非法采矿罪是()。
A简单罪状 B空白罪状C叙明罪状 D空白罪状加叙明罪状7刑法第119条第2款规定的罪名是()。
A引证罪状 B叙明罪状C简单罪状 D空白罪状8、强奸罪的罪状是()。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9、某机修师,因对领导不满,利用工作之便,在进厂大修的飞机上,非法加装了两套控制电路,妄图使飞机在试飞时空中断电停机,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因被及时发觉而没有造成飞机坠毁的严重后果。
刑法分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共40分)1. 制定和修改刑法的原则有哪些?(8分)答案:制定和修改刑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刑法的法制性原则:刑法的制定必须依照法律程序,经过合法的立法机关采取正式的法律形式,确保刑法的实施和运用具有法律效力。
(2)刑法的实效性原则:刑法必须能够对犯罪行为起到威慑、预防和制裁的作用,确保刑法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3)刑法的适用性原则:刑法的内容和规定必须符合社会实际情况和司法实践的需要,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刑法的公正性原则:刑法的制定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平等和公正原则,确保刑法的适用不受个人、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干扰。
(5)刑法的协调性原则:刑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要相互协调和配合,确保刑法在司法实践中能够得到正确、全面的运用。
2. 刑法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8分)答案:刑法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内容:(1)刑法总则:包括刑法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责任等基本概念和规定,为刑法的具体应用提供指导。
(2)罪刑法定原则:明确规定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要求刑罚的适用必须在法律的明文规定下进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各类犯罪罪名和构成要件:对各类犯罪行为的名称、构成要件和相关制度进行具体规定,包括经济犯罪、暴力犯罪、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等。
(4)刑罚和刑事责任制度:规定刑罚的种类、幅度和适用条件,明确刑事责任的指责对象和承担方式。
(5)刑事审判程序和判决执行制度:对刑事审判的程序和程序保障措施进行规定,确保刑法的适用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3. 什么是累犯制度?累犯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8分)答案:累犯制度是刑法中的一项制度,指的是对于已经有一次以上犯罪前科的人,对其再次犯罪时加重刑罚的规定。
累犯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威慑犯罪的发生:累犯制度对于已经有犯罪前科的人,通过提高刑罚幅度,起到威慑犯罪的作用,减少再次犯罪率,维护社会治安。
刑法分论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刑法分论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滞留不归。
一年后甲受雇于M国的一个专门收集有关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随后受该组织的指派潜回中国,找到其在某军区参谋部工作的战友乙,以1万美元的价格从乙手中购买了3份军事机密材料。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A.以叛逃罪论处B.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论处C.以间谍罪论处D.以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论处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间谍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分。
首先,甲不构成叛逃罪,根据《刑法》第109条的规定,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而本题中甲是借到M国探亲的机会在境外叛逃,而不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因而不构成叛逃罪。
故选项A、B都可排除。
其次,甲接受M国一个收集中国军事情报的间谍组织指派潜回中国收买军事情报的行为构成间谍罪。
间谍罪(《刑法》第110条),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显然,甲受雇于M国间谍组织并受其指派潜回中国购买军事情报的行为,是完全符合间谍罪的犯罪构成的。
再次,如果行为人参加了间谍组织或者接受了间谍组织任务以后,又实施了刺探、收买、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或进行其他破坏活动的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根据通说,这种情况按间谍罪一罪处理,因为参加间谍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其他犯罪活动。
因此对甲的行为应适用间谍罪定罪处罚,而不能实行并罚。
上述情形属于刑法理论上的吸收犯,参加间谍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各种其他犯罪活动,接受间谍组织任务以后自然要实施任务(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的牵连),吸收犯的处断原则就是从一重罪处断。
就本题而言,甲的行为触犯的两个罪名——间谍罪和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情报罪(《刑法》第111条)。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卷5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5卷)2013—2014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刑法专业年级本试卷共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杨先生将自己房屋租给刘丽,租赁合同只出租地上部分,不包括地下室。
地下室存放了杨为女儿婚礼特意买的茅台镇珍藏酒业特需专供酒216瓶,价值53640元。
刘丽将地下室的酒18箱价值数万元的酒用于送人(地下室未上锁)。
刘丽得知杨已报警,即将酒款全部归还杨先生,杨先生原谅了刘丽,下列正确的是( B )A刘丽构成侵占罪B刘丽构成盗窃罪C因已归还不构成犯罪D侵占罪是自诉犯罪,因杨放弃追究刘丽不构成犯罪2、王某打的到某县城去,应支付300多元的士费,王某用匕首威胁,拒支付的士费后离去。
王某行为( B ):A.因数额小无罪 B.抢劫罪C.不属于抢劫财物不构成抢劫罪 D.不符合当场立即劫财不构成抢劫罪3、以下构成盗窃罪的是(B ):A.军人进入军队仓库中盗得价值3千多元的军用毛毯、军靴等B.吸毒者为吸毒入户盗得毒贩的海洛因C.强奸者将被害人强奸后,见被害人无能力反抗又将被害人手机和钱包拿走D.因仇恨他人车生意比自己的车好,为他人作不成生意盗出他人车开下悬崖毁坏4.某甲的大货车超载,路过一检查站时,被运政部门人员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
对朱某死亡,甲构成( D )。
A.故意(直接)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 D.故意(间接)杀人罪5.甲男对乙女说自己能将10元变成100元,乙女便将家里的4000元现金交给甲,让甲当场将4000元变成4万元。
甲用红纸包着4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乙,让乙2小时后再打开看。
乙2小时后打开,发现红纸包内是餐巾纸。
甲的行为是( A )。
【期末复习】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试题及答案

西政期末考试刑法分论题库试卷4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某甲与某乙投宿同一旅馆同一房间,某甲得知乙是一家大公司的采购员,携带一笔巨款,准备进货。
于是晚上某甲便机请乙喝听装饮料(内掺有安眠药),乙服后很快就错昏睡不醒,某甲便乘机将某乙携带现金的皮包扭开,拿走定货现金15000元。
甲的行为构成( D )。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2.甲、乙二人某天晚上携带凶器潜入商店准备进行抢劫,但在进店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着了,两人就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取得大量商品。
甲乙的行为构成( A )。
A.盗窃罪B.抢劫罪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D.抢夺罪3.甲偷乙的自行车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 A )。
A.抢劫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4.甲自己饮酒过量醉倒在路旁,乙从此经过,见有机可乘,就将甲身上的钱掏走,钱包内有现金850元。
甲的行为构成(C )。
A.抢劫罪B.抢夺罪C.盗窃罪D.抢劫罪和盗窃罪5.甲系某宾馆服务员,在上班期间,经常乘客人不在房间之机,窜入房内以旅客的名义偷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
甲的行为构成( B )。
A.贪污罪B.盗窃罪C.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6.王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但造成了严重后果。
王某的行为构成( B )。
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C.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讯设施罪D.危害公共安全罪7.盗窃由单位已盖好印章的空白转帐支票,并冒充签发支票单位的人员向商店骗购大量货物的,应定(A )。
A.盗窃罪B.票据诈骗罪C.盗窃罪和票据诈骗罪D.诈骗罪8.甲盗窃了某单位印鉴齐全的空白转帐支票,自己不到商店使用。
于是甲找到邻居乙,对乙说:捡到一张支票,请乙帮忙去商店买些高级音响,并许诺给乙一台录象机。
乙跑到商场签发单位的人员骗购了大量高档音响。
乙的行为属于( C )。
A.盗窃罪B.盗窃共犯C.票据诈骗罪D.票据诈骗罪的共犯9.甲、乙二人为了游玩,多次偷开汽车并将其遗弃,严重扰乱工作、生产秩序并造成严重损失,甲乙的行为构成( A )。
刑法分论参考答案

刑法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A3.B4.D5.B6.D7.C8.A9.D 10.C11.B 12.B 13.B 14.D 15.A16.C 17.B 18.A 19.C 20.B21.B 22.D 23.C 24.A 25.D26.D 27.D 28.B 29.C 30.B31.A 32.C 33.C 34.D 35.C36.B 37.D 38.A 39.B 4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 ABCD 3.BD 4.ABD 5.BC6.BCD7.BCD8.AB9.ABC 10.ABC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16.ABCD 17.AC 18.ABC 19.AB 20.ABC21.ABCD 22.ABCD 23.AC 24.ABC 25.ABCD三、简答题1.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1)侵犯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妇女的性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后者是妇女的人格尊严。
(2)客观方面不同。
前者是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或者侮辱妇女。
猥亵,是指除轩滛以外的,以满足自己性欲或者挑逗他人引起性欲的有伤风化的淫秽行为;侮辱,是指公然贬低妇女人格、损害妇女形象的行为。
(3)主体方面。
前者是年满14周岁的自然人,通常情况下是男子,但妇女可以成为强轩罪的共犯;后者是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通常情况下是男子,但也可以由妇女单独构成。
(4)主观方面。
前者是故意,且是具有奸淫目的的直接故意;后者也是故意,但不具有奸淫目的。
2. 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的区别(1)侵犯客体不同:非法拘禁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即自由活动的权利;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2)主观方面不同:非法拘禁主观是以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绑架主观是以通过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获取钱财为目的;或以其作为人质。
(3)客观方面不同:非法拘禁罪是通过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把人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使其无法自由行动;绑架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索要钱财。
刑法-刑法分论考试试题及解析

刑法-刑法分论考试试题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2小题.每题1.0分,共12.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甲男与乙女发生纠纷,乙将脏物泼在甲的身上,甲便揪住乙的上衣,并向乙的下身猛击几拳;乙骂声不止,甲便唤来自家圈养的大公狗,在有许多围观村民的情况下,甲扒下乙的裤子,使其当众赤裸身体,并叫狗扑在乙的身上。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B 侮辱罪C 公然猥亵罪D 诽谤罪【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甲男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暴力将被害妇女的裤子扒下,侵犯了被害人的性羞耻的权利,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同时具有当众实施的情节,属于此罪的情节加重犯。
第2题张某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故意拿出面值100元的假币给司机钱某,钱某发现是假币,便让张某给10元零钱;张某声称没有零钱,并执意让钱某找零钱。
钱某便将假币退还张某,并说:“算了,我也不要出租车钱了。
”于是,张某对钱某的头部猛击几拳,还吼道:“你不找钱我就让你死在车里。
”钱某只好收下100元假币,找给张某90元人民币。
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 使用假币罪B 敲诈勒索罪C 抢劫罪D 强迫交易罪【正确答案】:C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抢劫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分。
选项A:张某仅使用了面值100元的假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9月8日)第3条,要求面额的标准为4000元以上,显然张某使用100元假币的行为不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因而选项A错误。
选项B与C:本题真正的易混点在这里。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主要在于用胁迫方法实施的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就本题的情形而言,二罪的区别主要有:(1) 实施威胁的时间不同。
(完整word版)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卷4)2014—2015年第1学期课程刑法分论专业经济、行政法学院年级2013 级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后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
甲某的行为构成( C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甲某先后拐卖妇女10人,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2名被拐卖的妇女,强迫2名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甲某的行为构成(A )A.拐卖妇女罪(情节加重犯)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定处原则定强奸罪C.按牵连犯从一重处原则定强迫卖淫罪D.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三罪并罚3、按刑法理论通说,以下构成侮辱罪(D )A为取乐用刀片将女性的裤子划破B甲男在公共场所强行与年轻美丽妇女接吻C同性恋乙女强行猥亵女同事D甲男为泄愤当众将乙女衣服脱光4 以下应数罪并罚(B )。
A勒索财物后又杀死被绑架人的B醉酒驾车撞死一人在逃跑过程中拒不停车又撞死撞伤多人的C因车速过快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怕承担药费等责任将被害人扔到河中致死被害人的D用暴力非法拘禁被害人,致被害人死亡的5.以下不属于刑讯逼供罪的对象有(D )。
A、犯罪嫌疑人B、刑事被告人C、因受贿被逮捕的人D、被双规的大贪官6.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李某构成(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交通肇事罪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7.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 )?A.为自己或亲人使用为目的寻找人体器官出售者的,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C.某医生为甲作手术时,偷摘甲一个肾脏出售给需要肾移植的病人,构成故意伤害罪D.23岁的甲为救母急需钱,听说乙有门路寻找到买家,要求乙给三万元就可出售自己一个肾脏,乙联系了医生和买家,作了移植手术后,乙获利5万元,因系甲主动自愿要求出售器官,乙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8 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的本质区别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西南政法大学试卷(卷4)2014—2015年第 1学期课程刑法分论专业经济、行政法学院年级 2013 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核分人题满分20 20 20 20 20得分本试卷共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得分评卷人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甲以强奸为目的劫持乙至家中地洞中,对其多次强奸,后因无钱支付儿子学费将乙出卖。
甲某的行为构成( C )A.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B.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三罪,要并罚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其中非法拘禁罪与强奸罪系牵连犯,从一重定处定强奸罪,对甲以强奸罪与拐卖妇女罪并罚D.非法拘禁罪与拐卖妇女罪的情节加重犯(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并罚。
2、甲某先后拐卖妇女10人,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2名被拐卖的妇女,强迫2名被拐卖的妇女卖淫。
甲某的行为构成( A )A.拐卖妇女罪(情节加重犯)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定处原则定强奸罪C.按牵连犯从一重处原则定强迫卖淫罪D.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三罪并罚3、按刑法理论通说,以下构成侮辱罪( D )A为取乐用刀片将女性的裤子划破 B甲男在公共场所强行与年轻美丽妇女接吻C同性恋乙女强行猥亵女同事 D甲男为泄愤当众将乙女衣服脱光4 以下应数罪并罚( B )。
A勒索财物后又杀死被绑架人的B醉酒驾车撞死一人在逃跑过程中拒不停车又撞死撞伤多人的C因车速过快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怕承担药费等责任将被害人扔到河中致死被害人的D用暴力非法拘禁被害人,致被害人死亡的5.以下不属于刑讯逼供罪的对象有( D )。
A、犯罪嫌疑人B、刑事被告人C、因受贿被逮捕的人D、被双规的大贪官6.铁路附近的农民李某为走近道,将牛赶过铁路时正遇一火车驶来,牛受惊李某怎么赶也不动,致火车发生脱轨事故,有二节车箱翻车,直接经济损失三百多万元。
李某构成( A )。
A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交通肇事罪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D过失毁坏交通设施罪7.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D )? A.为自己或亲人使用为目的寻找人体器官出售者的,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B.医生明知是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 C.某医生为甲作手术时,偷摘甲一个肾脏出售给需要肾移植的病人,构成故意伤害罪D.23岁的甲为救母急需钱,听说乙有门路寻找到买家,要求乙给三万元就可出售自己一个肾脏,乙联系了医生和买家,作了移植手术后,乙获利5万元,因系甲主动自愿要求出售器官,乙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8 强奸罪(未遂)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的本质区别是( C )。
A.犯罪主体不同 B.客观行为特征不同C.主观是否有发生正常性行为的故意不同 D.犯罪对象不同9、李某上亍时发现与父母走失的儿童(五岁)在独自哭泣,李某将该儿童带到自己家,问了幼儿家电话号码后,打电话给其父母,称其子自己检到了,但想让自己送其子回家需给自己一万元,否则自己不会交出其子。
幼儿父母要其减少钱,李某不愿,对方报警后抓获李某。
李某构成( B )A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C无罪 D拐骗儿童罪10.以下构成强奸罪的是:( B )A、15岁的男中学生与13岁的女同学谈恋爱发生了性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B、成年男性甲与一女结识,女谎称自己有16岁(实只有11岁),二人谈恋爱中发生了性行为C、某公务员在洗脚城接受按摸女服务时,女谎称自己已满16岁(实13岁),公务员与其谈成价格,给其300元后与该女发生性行为D、外地来出差的男性甲在宾馆附近散步时遇打扮妖娆的女性(患有俗称花痴的精神病),该女主动与甲纠缠,甲与女谈妥价格后在甲住的宾馆发生了性行为,甲被抓后称认为该女系卖淫女,经查此附近的确经常有卖淫女活动得分评卷人2分,共20分)1.以下犯罪只能是一般自然人主体构成( BC )。
A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B诬告陷害罪C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D私藏枪支罪2 下列情形中属于入户抢劫的有( BD )。
A.进入学生集体宿舍抢劫B.进入有围墙的农村小院中抢正开家门的村民C.甲到外公家玩时见其有有大量现金,将其杀害抢走现金D.乙入户盗窃被发现持匕首扎被害人一刀后窃走财物逃离3.按刑法规定或司法实务中通常认定以下应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处( A CD )。
A王某为强逼女儿嫁给富人拳打脚踢女儿致重伤B张某非法拘禁李某,因李某骂张某,张某打李某一耳光,致李某心脏病复发死亡C刘某用木棒殴打虑待继女时将继女打死D公安人员李某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拳打脚踢逼供时致王某死亡4.以下构成侮辱罪( AC )A将偷拍的某妇女卖淫时的裸体照片上传到网上B明知被害人无卖淫行为,将他人在网上散布的被害人在某地因卖淫被劳教事实大量转发致数千人点击看阅C多次在大亍上大骂邻居是破鞋(经查邻居的确有不正当两性关系),致被害人自杀身亡D行为人多次在家中用极下流语言侮辱媳妇,致媳妇上吊自杀身亡5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B )?A.已抢到钱后又将被害人杀害的属抢劫罪中的结果加重犯B.既然对绑架他人后故意杀害他人的不实行数罪并罚,那么对绑架他人后伤害他人的就更不能实行数罪并罚C.发现抢劫得的汽车质量有问题而将汽车推下山崖的,成立抢劫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当实行并罚D.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后因妇女总想逃跑,收买人将妇女出卖应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拐卖妇女罪数罪并罚6以下犯罪是特殊主体( AB )。
A叛逃罪 B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C诬告陷害罪 D交通肇事罪7.扬某盗得一六岁儿童寻找买家未果,就产生了自己抚养的想法。
在抚养过程中,因男童日夜啼哭,李某便将男童送回家中。
关于李某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BCD )A.构成拐卖儿童罪 B.构成拐骗儿童罪C.属于拐卖儿童罪未遂 D.属于拐骗儿童罪中止8、以下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说法错误的有( ABD )。
A、所有公安人员B、所有检察院工作人员C、办理刑事案件的侦、检、审人员D、办理受贿要案的监察、纪检人员9、按通说观点或司法解释规定,以下属于犯罪既遂( ABCD )。
A人贩子以出卖为目的骗得妇女乘火车时被发现抓获未能出卖B抢劫犯李某用木棒将王某打成重伤正准备拿王某钱包被巡逻人员抓获C王某将男性李某当成女性欲强奸,因李某反抗将李某打成重伤,欲行奸时发现李某是男性,王某逃离。
D以出卖为目的非法购得枪支未及卖出被抓获10关于《刑法》分则条文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CD )?A.拐卖妇女儿童罪中致被拐者死亡的结果加重犯,对死亡可以是故意B、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对死亡可以是故意C、非法拘禁罪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对死亡可以是故意得分评卷人题4分,共20分。
)1 某军人李某2005年回家探亲时与同村妇女王某办了结婚酒席,因部队催促返部队未来得及办理结婚证,后育有一女已四岁。
2010年李某变心与部队驻地一小学教师登记结婚。
因王某携子告到部队李某被抓,李某构成重婚罪。
判断:(错误)分析:1994年民政部婚姻登记条例颁布以后形成的事实婚不受法律保护,故李某与王某的“结婚”不具法律效力,李某不属于有配偶之人,其与小学教师登记结婚行为不构成重婚。
2 谢某与妻离婚后将两岁儿子让其母抚养自己外出打工,谢某按月寄回了生活费,但一周也未给母打电话,七天后打电话不通,让亲戚去看时发现其母、女儿均死亡,其母死亡原因是心脏病发作(谢某不知其母患有心脏病),女儿系饿死,谢辩称自己工作太忙,且怕用长途电话费故常一周才打一次电话联系,经查属实。
谢某构成遗弃罪。
判断:(错误)分析:谢某行为客观属遗弃,但遗弃罪行为人主观需明知对方需要扶养故意不履行扶养义务。
谢某按月寄了生活费,谢未给予儿子、母亲生活上照料是其不知二人需要自己照料,无遗弃故意,不构成遗弃罪。
3 甲受丙委托要求为丙找老婆,甲得知乙一直在拐卖妇女,便对乙说:"我的表弟丙没有老婆,你有合适的就告诉我一下"。
不久,乙将拐骗的两名妇女带到甲家,甲与丙将其中一名妇女买下给丙做妻。
甲构成拐卖妇女罪。
判断:(错误)分析:甲受收买人委托并非受人贩子委托介绍买卖妇女,构成收买人共犯不构成人贩子的共犯,甲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才能构成。
判断:(错误)分析:有的罪单位也可构成,如强迫职工劳动罪四、简答题(只回答要点,勿需阐述。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应当如何区分以投毒为手段的故意杀人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一是看行为人向何处、是否针对不特定多人投毒,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是看行为人对行为会危及公共安全是否明知,投放危险物质罪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行为会危及公共安全,否则即使行为人行为危及了公共安全也只能定故意杀人罪。
2、侵犯财产罪“财产”的含义要有使用价值(公众认为其属于财产),要为人能控制,大多是有主人的且正为他人所控制的财产(侵占罪系脱离他人控制之物、挪用罪可为行为人已控制之财物),否则不构成该章罪。
不同罪的对象分类或法律属性有不同要求,但犯罪对象非行为人本人的财产(现部份人认为本人财产在他人合法占有下也属于本章罪对象)、非无主财产、非主人抛弃财产。
违禁品(如毒品、废旧物等)如刑法另无规定定罪,对之侵犯也可构成该章罪。
3抢劫罪构成要件?客体: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和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对象是动产。
客观要件: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当场立即强行劫取他人财物。
主体:年满十四周岁的一般自然人。
按最高法规定,转化型抢劫只有16岁以上才构成。
主观要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行为人主观上明知不属于自己的财物,有以对被害人人身的强制方式劫走被害人财物的故意。
4、强奸罪对象是幼女与对象是妇女时犯罪构成要件有何区别?二者区别有:一是客体、对象不同。
后者是妇女的性自主权,对象是年满14周岁的女性;前者是幼女身心健康权,对象是未满14周岁女性二是客观要件不同,前者不管是否实施暴力、威胁等强制方法,只要明知是幼女而与其发生性行为。
后者必须违背妇女意志采强制方法发生性行为才能构成。
三是既遂未遂标准不同,前者双方性器官接触就为既遂,后者必须双方性器官结合才为既遂。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1、王某所在单位领导宋某对报复王某,当王某有小违纪时就违反规定扣发王某的奖金、工资等并让其下岗,王某之妻与王某闹离婚离家出走。
王某一日手持匕首到宋某家抵住宋妻的脖子将宋某的妻子挟持,并打电话要求宋某补发所扣的全部工资奖金等。
宋某赶回后与王某交涉过程中,因宋某之妻挣扎想脱逃,王某的匕首划伤了宋妻脖子流血不止,宋某无奈答应宋某要求,王某释放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