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的性质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初中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初中化学《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3.培养学生对氢气的观察、实验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氢气的性质包括: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和光。
2.氢气的用途包括:作为燃料、氢气球、制冷剂等。
教学难点:氢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教学准备:化学实验室设备和试剂:锌粒、稀盐酸、烧瓶、气密瓶等。
PPT、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展示一些与氢气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氢气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吗?请谈谈你们的了解。
二、讲解氢气的性质和用途(15分钟)1.介绍氢气的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和光。
2.讲解氢气的用途:氢气可以作为燃料来使用,在气球、火箭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氢气还可以作为制冷剂,因为氢气具有低沸点和高热传导性能,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冷冻场所。
三、展示实验制备氢气(15分钟)1.介绍实验设备和试剂:锌粒、稀盐酸、烧瓶、气密瓶等。
2.展示实验过程并详细讲解:首先将锌粒放入烧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最后将产生的氢气收集到气密瓶中。
3.与学生一同进行实验操作,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四、讨论和总结(15分钟)1.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操作的原理。
2.引导学生总结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将学生的总结记录在黑板上,并进行讨论。
五、小结(5分钟)1.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
2.激发学生对下节课的兴趣。
拓展延伸:1.请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了解氢气的其他用途,并进行小组展示。
2.进行有关氢气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制作氢气球、观察氢气燃烧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氢气的性质和制备过程。
在讨论和总结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并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氢气的性质和用途,还培养了实验观察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氢气》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氢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 氢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掌握并正确运用氢气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运用物质的分类学知识,引出氢气并描述其基本性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
1. 氢气的制取方法: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分解法、水解法;
2. 氢气的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内不得有明火,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3. 实验操作(25分钟)
学生进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加深对氢气性质的了解,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4. 总结(5分钟)
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总结氢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并检验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四、作业
观察一天中使用氢气的场合并拍照,谈谈对未来氢能的看法。
五、板书设计
1. 氢气的制取方法
2. 氢气的安全注意事项
3. 实验室制取氢气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立的实验有一定难度,需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同时,对实验操作的细节应该讲解清楚,确保学生实验能够成功。
新人教版初三化学《氢气》说课稿
新人教版初三化学《氢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中的《氢气》一课。
通过研究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氢气的性质、产生方式以及应用领域,增强对氢气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氢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掌握氢气的制备方法和相关实验操作;- 了解氢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研究和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掌握氢气的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氢气的应用领域和作用。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氢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过程1. 感知导入:-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感知氢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氢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帮助他们理解氢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
3. 实验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氢气的制备实验,引导他们掌握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强调实验的安全性和操作规范。
4. 拓展应用:- 讲解氢气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氢气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
5. 总结归纳:- 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总结氢气的特点和应用;- 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和思考。
五、板书设计板书内容:- 氢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氢气的应用领域- 氢气实验操作方法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氢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氢气的性质教案
氢气的性质教案5.1洁净的燃料——氢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ﻫ 1.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
3.知道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
4.初步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5.遵守实验规程,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ﻫ6.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氢气性质有关实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表述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2.通过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燃性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ﻫ1.通过对氢气性质的实验观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安全使用氢气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意识和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氢气的验纯。
ﻫ教学难点: 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的原因和方法。
ﻫ教具准备:氢气发生装置一套,铁架台,导管,铜制尖嘴导管,干燥的小烧杯,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安全漏斗,肥皂液,易拉罐。
教学过程ﻫ[讲述]燃料是大家最熟悉的字眼,所谓燃料就是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物质,如:木材、汽油、酒精、煤气、天然气等,但是,不同燃料组成的主要元素不同,决定着其燃烧产物不同,如煤炭,其组成主要元素是碳元素,还有少量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大家推测下其燃烧产物可能是什么?而有些燃料其组成元素只有一种元素——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大家推测下其燃烧产物可能是什么?我们可以根据燃烧产物是否对空气造成污染,简单分为洁净燃料与不洁净燃料,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探究洁净的燃料——氢气[观察活动一]趣味实验ﻫ【实验5-1】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课本124页氢气的物理性质,学生概括,教师总结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板书]一.氢气的物理性质ﻫ通常状况下,无色、无气味、气态。
标准状况下密度:0.089gL-1。
极难溶于水。
101.3kPa,-252℃时,呈液态;-259℃时,变成雪状的固态。
[观察活动二]【实验5-2】ﻫ点燃已经验纯的氢气,观察火焰颜色。
初中化学教案氢气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氢气的性质主题:氢气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 知道氢气的性质及其常见用途;2. 掌握氢气的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3. 能够合理利用氢气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氢气的制备方法;2. 氢气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1. 氢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2. 氢气如何应用于生活中。
四、教学内容:1. 氢气的性质:-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氢气是一种轻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氢气具有易燃性,能够和氧气发生剧烈燃烧;-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氢气还可以作为燃料用于火箭推进器、氢氧混合机等。
2. 氢气的制备方法:- 金属与酸反应:利用锌、铁等金属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金属与氢氧化物反应:利用铝、锌等金属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氢氧化物反应生成氢气;- 电解水:将水进行电解,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
五、实验设计:1. 利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备氢气实验;2. 利用电解水制备氢气实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入氢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氢气的一些基本概念。
2. 学习氢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
3. 总结:让学生总结氢气的性质及其用途。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梳理重点难点。
七、作业:1. 练习册相关题目;2. 总结氢气的应用领域。
八、教学反馈:1. 上课进行练习检查;2. 课后作业的批改。
以上为氢气的性质教案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符合实际教学需要。
第四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教案
第四节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3.理解氢气的用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2.教学难点:氢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气体知识,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提出问题:氢气作为一种气体,它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和用途呢?2.氢气的物理性质(1)介绍氢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小等。
(2)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氢气的物理性质。
3.氢气的化学性质(1)介绍氢气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
(2)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氢气的化学性质。
4.氢气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如酸碱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等。
(2)通过实验,让学生动手制取氢气。
5.氢气的收集方法(1)介绍氢气的收集方法,如排水法、排空气法等。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氢气的收集方法。
6.氢气的用途(1)讲解氢气的用途,如燃料、还原剂等。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氢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7.巩固与拓展(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及对氢气性质和用途的理解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
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后续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实验室设备:试管、酒精灯、集气瓶等。
2.教学课件: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收集方法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氢气的性质和用途,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通过实验和实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难点补充:一、氢气的化学性质(1)讲解氢气的可燃性时,可以设计如下对话: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氢气遇到火会发生什么现象吗?生:会燃烧。
化学教案-《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化学教案-《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3.理解氢气的用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2.难点: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氢气为什么能燃烧?它有哪些性质?2.教学内容(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氢气的颜色、气味、密度等物理性质。
(2)氢气的化学性质讲解氢气燃烧的产物:水。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介绍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金属与酸反应氢气。
展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氢气的收集方法介绍氢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和排空气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氢气的收集过程,并掌握收集方法。
(5)氢气的用途讲解氢气的用途:燃料、还原剂、保护气等。
展示氢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氢气气球、氢燃料电池等。
3.练习与讨论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氢气的性质和用途,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氢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收集方法和用途。
强调氢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查阅资料,了解氢气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氢气的物理性质教师展示一瓶氢气,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氢气长什么样吗?”学生可能会回答:“无色无味的气体。
”教师继续引导:“对了,氢气不仅无色无味,它还是最轻的气体,比空气轻很多,所以我们可以用氢气填充气球,它就会飘起来。
”2.氢气的化学性质教师进行氢气燃烧实验,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氢气燃烧的时候产生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火焰是淡蓝色的,产生了水。
人教版初中化学氢气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氢气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氢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实验问题、合理设计实验方案。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氢气的性质;2. 氢气的制备方法;3. 氢气的用途。
【教学难点】1. 氢气的性质的深入理解;2. 氢气的制备方法的实验操作;3. 氢气的用途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氢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介绍氢气的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具有较小的密度、易燃的特点。
2. 介绍氢气的制备方法: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金属与氢化物反应等。
3. 介绍氢气的用途:氢气广泛用于合成氨、氢氧化钠、氢气球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一:金属与酸反应制备氢气。
实验材料:锌片、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氢气收集瓶、火柴。
实验步骤:将锌片放入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气体生成,用氢气收集瓶收集氢气,用火柴点燃氢气。
2. 实验二:金属与水反应制备氢气。
实验材料:锌片、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氢气收集瓶、水槽。
实验步骤:将锌片放入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试管倒入水槽中,观察氢气生成。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制备氢气的规律,并讨论氢气的用途和环保意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写出氢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板书设计】氢气的性质:1. 无色、无味、无毒2. 较小密度、易燃性氢气的制备方法:1. 金属与酸反应2. 金属与水反应3. 金属与氢化物反应氢气的用途:1. 合成氨2. 合成氢氧化钠3. 氢气球【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对氢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有了初步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设计和思维拓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示例1
教案示例氢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
2.了解检验氢气纯度的重要性及方法。
教学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验纯的操作方法。
教学用具锌粒、稀盐酸、纸筒(1个)、小气球(1个)。
启普发生器、酒精灯、导管、尖嘴导管、干燥烧杯、试管。
教学过程[复习]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引言] 我们在实验室里通过锌和稀硫酸反应可以得到氢气,但是氢气有什么用?它具有哪些性质?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一、氢气的物理性质[提问](同时展示一瓶收集好的氢气和一个氢气球)1.你已知道氢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2.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3.充满氢气的气球,为什么会向上飞?[小结、板书] 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讲述] 相同条件下,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为空气的1/14。
中文“氢”字取“轻”字的偏旁“”,以体现其是最轻的气体。
下面我们来学习氢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 二、氢气的化学性质[讲述] 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但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 1.氢气的可燃性。
[演示] 课本中氢气的可燃性实验。
[讨论] 实验现象。
[小结]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火焰淡蓝色、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热。
[提问] 请同学们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提问] 纯净的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可以观察到淡蓝色火焰,如果我们点燃了不纯的氢气,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演示] 课本中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实验。
[讲述] 点燃前,纸筒内是纯净的氢气。
拿掉小孔上的纸团,点燃。
此时是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但随着反应的继续,氢气越来越少,筒内压强降低,空气便进入筒内。
此时筒内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由于大量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触,反应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热。
如果是一个广口容器,那么气体冲出容器、发生爆鸣。
如果是一个密闭或小口容器,就会发生爆炸。
氢气-教学设计
氢气-教学设计(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氢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一、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应用》第三课题《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的第二部分《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中的第二小节氢气。
本节课是从燃料的角度的认识氢气,本节内容是学习制取气体方法、步骤的延续和深化,从研究方法看,通过探究方式,总结出不同于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制取气体的重点之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介绍洁净的燃料氢气,突出燃料这个主题从能源清洁高效的角度出发,介绍氢气的热值高、产物洁净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层次与能力:学生的能力不均,尽快调节俩极化的现象存在的问题:有一些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可采用“先富着带动后富者”,实现“共同富裕”。
心理状态:学生对实验充满好奇,趁着他们这股热情,让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气的燃烧过程及产物,知道点燃氢气之前验纯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2、过程与方法:结合演示实验,对氢气的性质进行探究,遵守实验规程,让学生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知道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的原因,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对化学的兴趣,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氢气的化学性质。
2.氢气的实验室制备难点:氢气的还原性。
五、教法学法教法:实验探究法、教师与学生配合的讲解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演绎推理法学法:主动学习法、反馈补救法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八、教后反思本节学习了氢气的还原性和用途。
在这一节的学习中,同学们应重点掌握氢气的还原性,掌握它与氧化铜反应的实质,并且通过观察实验,总结概括结论,体会学习的方法性和实验的规范性,应强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不但学习了知识,同时培养了能力。
化学教案-《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_九年级化学教案_模板
化学教案-《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_九年级化学教案_模板《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目的要求】: 1. 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并结合性质了解氢气的用途。
2.理解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的原理,掌握验纯的方法。
3.从得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4.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推导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及归纳等思维能力。
5.使学生初步树立量变引起质变以及对立统一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重、难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观察分析,结合多媒体直观形象化,学生为主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实验室制取氢气仪器一套;试管;铁架台;尖嘴和长玻璃管各一个;酒精灯;塑料罐;烧杯;火柴;氧化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l 提问:一般来说,空气中不含有的气体有:A.氧气B.氢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学生回答)l 引言:为什么空气中一般不含有氢气呢?因为它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很少,主要存在于化合物中。
为了获得氢气,上节课我们用什么方法制取了氢气?(展示一瓶氢气)它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气体?这属于氢气的什么性质?(学生回答)氢气还有其它什么性质呢?氢气又有何用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l 演示实验:完成氢气吹肥皂泡的实验。
l 提问:我们看到肥皂泡迅速上升,这说明了氢气具有什么性质?(学生回答)l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53页第一自然段(阅读后由学生回答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l 引言:在化学上更重要的是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那么,氢气有什么化学性质呢?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l 演示实验:完成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的实验。
l 投影:[观察思考]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产生什么物质?2.如何用文字表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3.从实验中得出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l 播放CAI录相: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l 师生活动:结合观察思考题及放大的实验现象,学生回答及写文字表达式,&nbs[1] [2] [3] [4] 下一页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阳光一.知识教学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氢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氢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氢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概述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深入了解氢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通过实践探索氢气的相关应用。
教学目标1. 了解氢气的性质,包括密度、燃烧性质等。
2. 培养学生使用科学仪器进行实验观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氢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氢气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演示。
2. 氢气的物理性质实验:测量氢气的密度、燃烧性质等。
3. 氢气的化学性质实验:与氧气、氯气等反应。
4. 氢气的应用实验:实际应用的探究,如气球的充气、燃烧鉴别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氢气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氢气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导入:简要介绍氢气的制备方法,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制备氢气的过程。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氢气的密度和燃烧性质。
引导学生分析结果,讨论氢气的性质。
4. 化学反应:学生观察氢气与氧气、氯气等的反应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
5. 应用实验:学生设计和进行氢气的应用实验,如用氢气充气的气球、燃烧氢气时的鉴别等。
6. 总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实验结果,强调氢气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 评价学生对氢气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氢气应用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资料1. [《化学教学参考书》]2. [《实验设计与指导》]3. [相关网络资料]以上是《氢气的性质》教学设计的概要,详细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氢气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下,氢气的性质稳定;原性
小结
本节微课利用电影片段视频以及改进的创新型小实验,完成了氢气的性质的探究性质的探究。
而电影视频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尤其是对氢气的爆炸,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通过电影《流浪地球》片段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爆炸的原因以及原理。
在本微课中还添加了实验视频教学。
实验主要采用了创新型改进实验,用注射器制取氢气并研究其性质,例如吹肥皂泡、点燃氢气、还原氧化铜等。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时,兴趣会比较高,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通过学生对改进实验的观察和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今后的微课制作中,我会更注重知识点的讲授方法,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学习。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九年级化学教案示例 人教版 教案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九年级化学教案示例教学目的知识: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理解点燃氢气之前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并掌握检验的方法;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还原剂。
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氢气燃烧后生成水,对大气无污染,渗透环保教育;通过氢气的燃烧与爆炸以及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球形干燥管(装有碱石灰干燥剂)、试管、试管架、烧杯、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铁架台、带小孔的金属小筒、酒精灯。
药品:锌、稀硫酸、氧化铜、肥皂水。
其它:火柴、木块。
教学过程明如何为纯或不纯。
观察验纯的操作【提问】如用排气法收集氢气时,试管口为什么向下?当听到尖锐爆鸣声,证明氢气不纯。
需要重新验纯时为什么要用拇指堵一会儿试管口?【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一思考、回答做练习一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掌握验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引入】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等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必生化学反应。
氢气能跟氧气单质反应,它能跟氧化物里的氧起反应吗?怎么研究这个问题呢?【演示】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和氧化铜反应。
思考回答:做实验。
【板书】(2)氢气的还原性(H2) (CuO) (Cu) (H2O)注意:通、点、熄、停【分析反应实质】从实验可知,氢气在反应中夺得了氧化铜中的氧,跟它结合生成水。
物质与氧所起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所以说氢气被氧化。
氧化铜失去了氧而变成铜单质。
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所以说氧化铜被还原。
(在这一反应中,一种物质被氧化。
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
)观察实验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一名学生叙述反应现象。
(九年级化学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氢
九年级化学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氢
1.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 O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H2 +CuO加热Cu+H2 O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
②③⑤⑥⑦)
①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 + H2 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
Fe+H2 SO4=FeSO4 + H2 ↑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 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
2Al+3H2 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 +2HCl=ZnCl2 + H2 ↑⑥铁和盐酸反应
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 + 2HCl=MgCl2+H2↑⑧铝和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初三《第三单元 拓展课题二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
拓展课题二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的: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并了解有关实验的过程和现象。
2、理解点燃氢气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掌握检验方法。
3、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4、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复习]:氢气的制法和验纯[引入]:现在学习氢气的性质。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板书]:一、氢气物理性质[演示实验]:做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板书]: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无色无味气态-252℃无色液体-259℃无色雪状固体比空气轻的多难溶液于水[板书]:二、化学性质: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但在点燃和加热条件下,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氢气的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演示实验]:氢气的爆炸实验[设问]:那么是不是只要氢气中混有氧气在点燃后就会爆炸呢?[指导阅读]: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书上P64并回答:1、为什么当氢气中混有氧气后点燃会爆炸?2、什么叫爆炸极限?[板书]:(1)爆炸极限(2)在使用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板书]:2、氢气的还原性[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反应现象书写这个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板书]:(2)反应方程式(4)总结:包公进入水晶房,氢风迎面喜洋洋,忽然一阵烈火起,烧得包公变云长,云长急令退烈火,只留氢风吹暖房。
(5 )还原之前先通H2,空气排尽再加热;(防止混合气体受热爆炸)铜镜出现先去灯,继续通H2到室温。
(防止空气进入使灼热的铜重新氧化)[设问]:仔细观察上面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一下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讲解]:就是在反应中氢气夺走了其它物质中的氧。
我们把像这样的反应称作还原反应。
[板书]: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设问]:1、复习什么叫氧化反应?举两个氧化反应的例子?2、请分析一下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讲解]:利用双线桥法阐述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氢气的性质教案
氢气的性质教案教案标题:氢气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氢气的性质,包括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氢气的制备方法和安全使用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科学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氢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的反应产生水。
2. 氢气的物理性质,如氢气的轻、无色、无味等特点。
3. 氢气的制备方法和安全使用知识。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氢气发生装置、氢气收集装置、试管、点火器等。
2. 实验材料:锌粉、稀盐酸、烧杯、水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幻灯片、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一张关于氢气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氢气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简要介绍氢气的基本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引导学生讨论氢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反应产生水的反应方程式等。
3. 引导学生观察氢气的物理性质,如氢气的轻、无色、无味等特点。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展示氢气的制备实验,详细介绍制备氢气的方法。
2. 进行氢气的收集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装置,观察氢气的收集和性质。
3. 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氢气泄漏、远离明火等。
四、实验探究(2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自行设计一个与氢气有关的实验或观察现象。
2.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进一步了解氢气的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或观察现象。
3.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或观察现象,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五、知识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氢气的应用领域,如氢气作为燃料、氢气的运输和储存等。
2. 展示相关应用领域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氢气的认识。
六、小结与评价(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氢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在实验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氢气的性质和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度
无色
无味
气体
小于空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难溶于水
二.视频讲解:氢气的燃烧过程
分析:
1.现象:看到淡蓝色火焰,罩上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2. 原理:氢气+氧气点燃水
3.结论:氢气具有可燃性;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推断方法叫燃烧法。
拓展: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简单明了,利于记忆和掌握;
由实验现象推导结论,有理有据,并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推导水的组成,结合原有的知识,构建物质组成的知识体系,更利于学生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一结论。
拓展知识,为后面第七单元讲氢气的制取做铺垫;
结合视频与课本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加深对可燃性气体检验纯度的方法的记忆印象。
《水的组成》节选氢气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氢气的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得出水的组成元素;
3.掌握可燃性气体检验纯度的方法。
二、重难点
重点:氢气的可燃性
难点:水的组成元素的理解和推断
三.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
情境导入:通过《飞屋环球》的影片节选导入本节内容;
过渡:大量打入氢气的气球可将房屋托起并飘在空中,那氢气有哪些性质呢?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理清学习脉络,掌握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三.视频讲解:点燃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氢气检验纯度的过程和方法
1.结论:任何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要检验其纯度;
2.检验方法: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移开拇指听到尖锐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较小的声音,则气体较纯。
四.知识小结
引起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由现象到本质,过渡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