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整理范文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答题技巧.doc

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答题技巧.doc

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答题技巧高考语文有多种考试题型,对待不同的题型大家要掌握科学的答题技巧,这样才能提高解题效率,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轻松应对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

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二、文中某语句或段落有什么作用1、段落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

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2、句子或词语句子本身或者其中有一个词语或短语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是表达方式。

将之揭示出来解释涵义再联系文章内容即可。

A、修辞手法的作用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

修辞手法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所指对象+特性排比、反复: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强调了+所指对象+特性夸张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

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反问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大师珍藏】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解析语文(江苏卷)全解全析

【大师珍藏】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解析语文(江苏卷)全解全析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全解全析(含作文)语文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_______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__。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答案】A【解析】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励精求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第一空的对象为“工匠精神”,不指国家,故应选用“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对象指人。

第二空的对象为“作品”,不指人,故应选用“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美景多得看不过来,强调“美”。

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强调“量”。

第三空所言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故应选用“美不胜收”。

【评点】此题为成语的近义选择,成语不偏不怪,均为日常生活用语,而且其区别性大,所以此题难度不大,给考生上手带来易感,也就对整个试卷带来好的印象和兴致。

其实,一直想,词语的考查为什么一定要考偏与怪呢?生活中喜闻乐见、高频使用的词语尚且不会用,考偏与怪的又有何用?!回归生活才是语文的本真!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首先辨别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结合语境进行选择。

精益求精,比喻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比如“美不胜收”和“数不胜数”,前者突出“美”和“多”,后者突出“多”。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比如“刮目相看”一般指人。

“励精图治”一般形容国家领导者。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A.②③⑥④①⑤B.②⑥③④⑤①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⑤①②③⑥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2017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2017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_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2017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

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

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二: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

它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三: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文言文一般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详解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

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

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整理范文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整理范文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整理范文篇一: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科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

根据江苏省高考方案,另有加考内容。

必考和加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 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首先辨别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结合语境进行选择。

精益求精,比喻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比如“美不胜收”和“数不胜数”,前者突出“美”和“多”,后者突出“多”。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比如“刮目相看”一般指人。

“励精图治”一般形容国家领导者。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今天多一份拼搏,明天多几份欢笑。

努力加油,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江苏省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⑴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

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

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⑵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

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

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

”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⑶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⑷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

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

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⑸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

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

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2017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汇总

2017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汇总

2017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汇总一、语文基础题先说时间的分配。

第一大题的3个选择题,一般同学可控制在5分钟。

这部分题目因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考生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因此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胆作答,中等速度解答为宜。

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

答题策略:1.看清题干要求。

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

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几点常规的提醒。

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二、自然科学和社科类文章阅读这两部分的内容考查,一般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共设四个小题。

做好这四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2.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3.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

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答题技巧: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

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三是第3、4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

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

细微处要搞清楚。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小说阅读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20分)提审玛丝洛娃[俄国]列夫·托尔斯泰①尽管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小块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肆意把石头砸进地里,不让花草树木生长,尽管他们除尽刚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尽管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

阳光和煦,青草又到处生长,不仅在林荫道上,而且在石板缝里。

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一片翠绿,生意盎然。

桦树、杨树和稠李纷纷抽出芬芳的黏稠嫩叶,菩提树上鼓起一个个胀裂的新芽。

寒鸦、麻雀和鸽子感到春天已经来临,都在欢乐地筑巢。

就连苍蝇都被阳光照暖,在墙脚下嘤嘤嗡嗡地骚动。

花草树木也好,鸟雀昆虫也好,儿童也好,全都欢欢喜喜,生气蓬勃。

②今晨八时监狱看守长走进又暗又臭的女监走廊。

他后面跟着一个面容憔悴、鬈发花白的女人,这是女看守。

③“您是要玛丝洛娃吧?”她同值班的看守来到一间直通走廊的牢房门口,问看守长说。

④值班的看守哐啷一声开了铁锁,打开牢门,一股比走廊里更难闻的恶臭立即从里面冲了出来。

看守吆喝道:⑤“玛丝洛娃,过堂去!”随即又带上牢门,等待着。

⑥过了两分钟光景,一个个儿不高、胸部丰满的年轻女人,身穿白衣白裙,外面套着一件灰色囚袍,大踏步走出牢房,敏捷地转过身子,在看守长旁边站住。

这个女人脚穿麻布袜,外套囚犯穿的棉鞋,头上扎着一块白头巾,显然有意让几绺乌黑的鬈发从头巾里露出来。

她的脸色异常苍白,仿佛储存在地窖里的土豆的新芽。

那是长期坐牢的人的通病。

她那双短而阔的手和从囚袍宽大领口里露出来的丰满脖子,也是那样苍白。

她那双眼睛,在苍白无光的脸庞衬托下,显得格外乌黑发亮,虽然有点浮肿,但十分灵活。

其中一只眼睛稍微带点斜睨的眼神。

她挺直身子站着,丰满的胸部高高地隆起。

她来到走廊里,微微仰起头,盯住看守长的眼睛,现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

看守长刚要关门,一个没戴头巾的白发老太婆,从牢房里探出她那张严厉苍白而满是皱纹的脸来。

2017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2017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2017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修辞与体会文章表达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2插叙的作用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3归纳文章的中心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4记述的要素的作用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3、公式:①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②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③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④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6环境描写的作用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017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攻略

2017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攻略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攻略①整体把握:人物、事件、景物、情感,明确作品主题;②认准答题方向:词句理解、作用、分析问题、归纳主旨等;③答题要注重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考虑。

④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分析、概括、分条陈述等,做到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语言通畅。

【友情提醒】一、解题时要经过五个步骤:通读,了解内容;看题,明确所问;找点,圈定答题区域;过滤,综合判断;权衡,规范作答。

二、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三、解答一般方法1、原则:主题在心中,答案在文中,方法在胸中2、观念:整体的观念、联系的观念3、步骤:第一步——速读原文第二步——审读试题第三步——重点回读第四步——紧扣原文、灵活作答规律点睛:1、整体阅读把握主旨2、认真审题文题对应3、瞻前顾后考虑全面4、对照要求规范答题掌握语言组织方法:(1) 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 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要①根据分数提示②按照一定角度③用数字号④归并整合⑤相关要点。

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①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②要点是否明确,是否可以分点(层)表述③字数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写有错别字,是否出现了语病【规律总结】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开头作用文章开头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

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

⑴设疑法(悬念法)好处(思维方向):①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江苏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

江苏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

江苏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5篇)江苏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1)1.把握*的整体结构,能够概括*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在做一篇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时候,首先我们需要通篇阅读,并梳理自己的思路,尽量把握*的整体结构,然后再通过分析结构概括出*的主要内容,进而能够梳理出*的中心思想。

把握一篇*的主要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整体明白*的主要含义,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把握*的整体结构,从整体的进行把握。

2.通过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论证方法等来体会*的深刻含义;在把握了*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之后,我们就要有重点的进行分析,抓住*中所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等等并结合*的主体内容来进行具体感悟与分析。

这些方法往往是通过更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表达*的主题,分析明白了,这些方法也就更加深刻的明白了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主题。

3.在*论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多提问多思考。

最后是我们在得出*的论点以及中心思想之后,一定要学会在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并学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再结合*中相应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思考,多提问多思考,才能逐渐的提高我们的答题能力。

江苏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2)1、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

具体地说,*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

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

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弄清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的主要内容。

3、辨理: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

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江苏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3)1、文言文阅读:先读最后一道高考语文题目,了解*内容。

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卷)语文含解析D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

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

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望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

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

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

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

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

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助书贾鬻.书于市 鬻:卖 B .先生往谒.谒:拜见 C .称之不置.置:置办 D .尚欲扬榷而陈.之 陈:陈述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有右,江左即江东。

B .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

C .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

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

D .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7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B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D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A.②③⑥④①⑤B.②⑥③④⑤①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⑤①②③⑥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D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篇1】七字诀:不增不减不改变先看后面的题目,再看原文,这样针对性就强了,就能仔细比对了!考生答题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源流倒置、答非所问等。

所以考生答这类题应该注意技巧。

如理解词语,要将词语放到*中,紧扣语境,推断含义;理解句子时,要对重点语句反复比较分析;信息筛选时,要依据题干摄取,要善于从已知的概念抽象出未知概念。

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篇2】1.记叙类*: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篇3】一快二慢的阅读法则,更可以来细分这15分钟的阅读速度,把握这个原则,15分钟的思考,是我们在答题时的最清晰的思考时间,如果因为对答案的反复确定,导致花在一篇阅读理解题上的时间超过了20分钟,我们的思维就会混乱,有可能因为紧张等不确定的因素,把正确的选项给改错了。

所以,在练习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10-12分钟的把控,是一次解题,对于拿不准的通过筛选等方法,也要一次勾选,不要再做回头题。

最后这2个月,同学们一定最好最后的时间冲刺。

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篇4】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小说)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篇5】(1) 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2017年江苏卷真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2017年江苏卷真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2017年江苏卷真题含答案【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宋政和间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

靖康之祸,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

公绝类之英,间气所生。

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

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节选自吴澄《临川王文公集》序)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22.文中的老苏、大苏是指____▲___、____▲___。

(2分)23.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4分)【答案】21.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22.苏洵、苏轼23.政和间,列于官书;靖康后,不再盛行。

【解析】21.题干要求“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这是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应先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先找出一些明显的断句标志,比如按照对称的原则,“而后来卑陋之士不满其相业因并废其文此公生平所谓流俗胡于公死后而犹然也”应与前一句“同时文人,虽或意见素异,尚且推崇公文,口许心服,每极其至”相对,而前一句是写“同时文人”,这一句是写“后来卑陋之士”,故可以断开一处;“因”一般放在句首,可以断开一处;“此”一般放在句首;“胡”放在句首表示疑问。

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把握。

题干问的是“文中的老苏、大苏”所指何人。

从文中来看,所写是宋朝的内容,宋朝以“苏”为姓,且至今有名的是苏门三父子,“老”可见应是父亲苏洵;“大”可见应是哥哥苏轼。

23.题干要求“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

“不同时期”,说明考生可以到文中找到有关时期、时间的词语,比如“宋政和间”“靖康之祸”,然后再找出这两个时期对于《临川集》的介绍,比如“官局编书,诸臣之文,独《临川集》得预其列”,这是说政和间,《临川集》备受重视,被列于“官书”之列;“官书散失,私集竟无完善之本,弗如欧集、曾集、老苏大苏集之盛行于时也”,这是说靖康后,《临川集》不如欧阳修集、曾巩集、苏洵集、苏轼集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整理范文篇一: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科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

根据江苏省高考方案,另有加考内容。

必考和加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甲、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语言文字运用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提炼语意(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

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C(1)辨析文句意义(2)归纳内容要点4.鉴赏评价D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论述类文本包括说理散文、杂文、论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考查材料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

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D(1)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2)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4.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四)写作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等文章。

表达应用E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体现文体特征(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6)标点正确,无错别字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乙、加考内容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1.文言文阅读B给文言材料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

2.名著名篇阅读B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名著名篇见“附录Ⅱ”。

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D归纳材料要点,分析相关问题,鉴赏艺术特色。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60分。

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附加题,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二)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题量、赋分甲、必考内容1.语言文字运用,约5题15分。

2.古代诗文阅读,约6题37分。

3.现代文阅读A.文学类文本,约4题20分。

B.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约3题18分。

4.写作,1题70分。

乙、加考内容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1.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

2.名著名篇阅读,约3题15分。

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约3题15分。

(四)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

附录:Ⅰ.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1.《孔子语录》《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杂说》(四)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017年删去)*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关雎》《诗经》18.《蒹葭》《诗经》19.《观沧海》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2017年新增)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李贺*35.《赤壁》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016年新增)*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016年删去)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登飞来峰》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2016年删去)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2016年新增)45.《游山西村》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47.《过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二)高中课程标准建议诵读篇目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 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3.《师说》韩愈4.《阿房宫赋》杜牧5.《赤壁赋》苏轼6.《氓》《诗经》7.《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8.《蜀道难》李白9.《登高》杜甫10.《琵琶行》白居易11.《锦瑟》李商隐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13.《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14.《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加*号的不列入本年度考试范围。

请注意与往年相比,个别篇目有所调整。

Ⅱ.名著目录(加考)1.《三国演义》罗贯中2.《红楼梦》曹雪芹3.《呐喊》鲁迅4.《子夜》茅盾*5.《家》巴金6.《边城》沈从文*7.《堂·吉诃德》塞万提斯*8.《巴黎圣母院》雨果9.《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10.《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11.《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12.《老人与海》海明威*13.莫泊桑短篇小说*14.契诃夫短篇小说*15.欧·亨利短篇小说16.《女神》郭沫若(2016年新增)(2017年删去)*17.普希金诗(2016年删去)篇二: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一、高考语文文言文主旨把握研读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

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还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的文言文试题都和中学阶段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选的文段我们没有见过,但考查的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也就是说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内容。

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文言文精读篇目1.《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大量的文言语法例子出自这两篇文章。

要求全文背诵,逐字逐句翻译。

2.《赤壁之战》:老教材,很好的语言学习材料。

3.《促织》:小说,但仿照史家笔法,语言典范。

4.《过秦论》《六国论》:可以积累语言;经典的议论文,有助于以理服人和以势压人,应加以背诵。

5.《张衡传》:古代人物传记的经典篇目,文化常识内容丰富,是最好的范本。

6.《项脊轩志》:课内文言文中最好的抒情文本。

要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义,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错误。

面对一篇文言文,通过整体阅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具有什么特点,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人物之的关系怎样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