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忆读书》教学设计(通用12篇)《忆读书》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挨次。

(三)深化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沟通读书阅历与启示。

二、课时支配 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课前预习。

要求如下: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楚的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的影响。

导入新课:诗人徐志摩曾表达过读书后的不行言说的愉悦:"我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似乎复新了一般。

在诗里,好像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动着。

很多字合起来,就犹如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地奏着音乐。

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悟,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

"他指出了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精神熏陶。

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受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珍贵阅历。

(二)诵读活动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相互听、读,诵读全文。

2、诵读要求与策略:能精确、清楚地读文,要忘我、深化地体会;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三)正音释义笸箩天罡地煞无聊朦朦胧胧无病呻吟不能自已(四)思索活动1、同学活动与要求请同学快速扫瞄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2、老师帮助策略同桌为一组,沟通意见。

(五)沟通活动1、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明确:课文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受及多年来读书的阅历,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课文紧紧围围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组材、选材的,请同学在文中圈画回忆了幼时、少时哪些读过的书。

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第2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好处。

2.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3.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我们围绕“忆”梳理出了作者不同时期读书的经历以及好书的标准。

我们都可以用哪些方法梳理出文中的信息?2.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梳理作者读书的方法1.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归纳出的方法,梳理作者的读书方法。

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

预设:作者七岁时读《三国演义》,是一知半解地读;读《水浒传》《荡寇志》是比较着读;《红楼梦》在十二三岁读过,到中年又读,是反复读;1980年后读“万卷书”,是挑选、比较读。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你有没有用过这些读书方法?你自己还有哪些读书的方法?3.全班交流。

预设:(1)我最喜欢读《西游记》,已经反复读了两三遍,越读越有意思。

(2)放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到书店,我会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看。

(3)妈妈说读书不能一知半解,所以读书时,我总是要弄清楚每一部分的意思。

4.讨论交流对“一知半解”读书法的看法。

(1)课件出示老舍《谈读书)片段,让学生快速默读,了解老舍的观点。

我有个很大的毛病:读书不求甚解。

从前看过的书,十之八九都不记得;我每每归过于记忆力不强,其实是因为阅读时马马虎虎,自然随看随忘。

这叫我吃了亏——光翻动了书页,而没吸收到应得的营养,好似把好食品用凉水冲下去,没有细细咀嚼。

因此,有人问我读过某部好书没有,我虽读过,也不敢点头,怕人家追问下去,无辞以答。

这是个毛病,应当矫正!丢脸倒是小事,白费了时光实在可惜!(2)全班交流:你是否赞同“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说明理由。

预设:①赞同。

读总比不读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慢慢就明白了。

②不赞同。

第26课《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26课《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教学过程任务一:品读课文,深化探究【设计意图:品读作者有关读书感悟的句子,理解“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欢快”,并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受,在读中学会梳理文章中的重点信息,进而真正从中感受到读书的意义,感受读书给自己带来的欢快。

】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一生都在读书,读了很多的好书。

回顾冰心一辈子的读书经受,读书对她而言就是一种欢快。

1.快速扫瞄课文,找找最能体现冰心读书感受的句子。

(同学沟通)预设:我永久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欢快!2.默读第2~11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欢快”?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1)自读批画,任选一次作者的阅读经受,抓住其中的描写,批注你的体会。

(2)小组内沟通共享。

3.小组汇报,共享沟通。

——聚焦《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盼,在母亲的督促下含泪上床。

(1)“津津有味”“含泪上床”表现了作者既恋恋不舍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出了作者对《三国演义》的着迷。

此后,我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竟然越看越明白。

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由于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2)“咬了牙”和“一知半解”可以看出作者由于识字量有限,读起书来很困难,但求知精神很坚决。

也是由于这本书太吸引作者了,她打算咬牙读,表现了她对书的宠爱。

“竟然越看越明白”,“竟然”表示出乎意料,表现了她读懂后的惊喜之情。

可见,作者从小读书就很有方法,知道边猜边读,而读书越多,学问积累越多,理解力量就越强,所以书也越看越明白了。

老师小结:冰心写了有关自己一辈子的读书感受,在给儿童写读书指导时她写下了这样的寄语: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忆读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3.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忆”读书经历1.冰心老人说“一谈起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冰心的读书经历及感受,也渗透了不少读书的真谛。

我们通过几句话回顾一下。

谁愿意接受挑战?老师说上句,你们抢答下句。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过渡:真好,这些读书的名句就像一道道曙光,在读书的道路上给我们以指引。

也正是因为书籍充满着魅力,才让著名作家冰心从小就十分着迷,并且把她宝贵的读书经验记录下来,告诉了我们。

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冰心的读书生活,齐读课题《忆读书》。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冰心老人主要回忆她的读书经历。

作者除了回忆了这些书籍吗?还写了什么?(读书感悟和方法)我们先走进她读书最大的收获——“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二)理解“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1.共学提示:默读2-11段,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1)自读批画,任选一次阅读经历,抓住其中关键动作、神态等描写,批注你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分享。

2.小组汇报,分享交流。

聚焦《三国演义》①“不是……而是……”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第二课时语文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忆读书》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冰心七岁开始读书,初次接触书便是《三国演义》这样的鸿篇巨制,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大量的阅读积累奠定了冰心的文学基础,从而造就了这位文坛上的一代名家。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3)、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眼望,仰天长啸,状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123。

《忆读书》教案第二课时

《忆读书》教案第二课时

《忆读书》教案第二课时第一篇:《忆读书》教案第二课时《忆读书》教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解读文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老人也有切身体会“读书好”。

(一)、那么课文从哪四个方面谈了读书的好处呢?【学生探究后明确】①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②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二)、“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围绕它,作者从四个方面回忆自己从读书中获得的益处。

而后作者又谈了“多读书,读好书”,下面我们跳过“多读书”,直接看第12段。

读完后请思考下列问题。

1、你能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吗?【学生探究后明确】读书要注意比较、挑选,要多读好书(或读好书)。

2、读完这一段,你觉得冰心眼里的“好书”应具备哪些特点?【学生探究后明确】内容精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二、合作探究,跳出文本。

某中学七年级五班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邀请你参加。

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1、根据语意,仿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式,表达你读书的感受。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

每次阅读,犹如品尝香醇的美酒,使你沉醉不已;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每次阅读,(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使你茅塞顿开)。

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学生探究后明确】见上。

2、在此次活动中大家还对“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

你的看法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

【学生探究后明确】示例一:我认为应该多读经典作品,因为经典作品是经得起推敲的好作品,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不论是对于我们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成长,都大有益处。

示例二:我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能反映出时代的信息,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符合我们的心理需要,对我们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都很有帮助。

(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3、请写出有关读书的谚语或名言警句两句。

五年级【语文(统编版)】忆读书(第二课时)-1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统编版)】忆读书(第二课时)-1教学设计
(一)结合实际,总结、梳理自己的读书经历。
(二)概括成关键词,补充在导图上。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忆读书》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教学人员
姓名
Hale Waihona Puke 单位授课教师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梳理信息,能把握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读书带来的快乐,能辩证看待读书方法。
2.交流讨论,能理解作者对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殷切希望。
3.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阅读经历,总结、梳理阅读导图,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一)回顾所学内容,激发探究兴趣。
14分钟
二、梳理信息,把握要点
(一)快速读文,形成导图。
(二)交流分享,理解读书。
(三)深入感悟,体会作者用意。
5分钟
三、结合实际,总结读书经验

(2019部编)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9部编)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要点,理解读书的好处。

2、明确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

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却被成为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

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忆读书》这篇洒脱随意的文字一起去看看冰心老人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

(生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2、 (出示多媒体:冰心不同时期的照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冰心女士,相信大家在课下已经搜集到很多有关她的资料,请大家共同交流分享一下你所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生汇报资料)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

(出示多媒体)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冰心的简历。

3、(出示多媒体:学习目标)二、初读感知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读的书多了,有了真才实学,那么他表露出来的气质自然就与众不同了。

冰心老人在文学上取得很高的造诣,无疑与她一生博览群书有很大关系。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她对读书有什么见解。

(出示多媒体:初读课文,抓要点)1、冰心在文章当中回忆了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活,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展开的?(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2、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告诉我们什么? (能否找出书中的原句) (板书)三、精读释疑冰心老人一生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可谓受益终生。

那读书到底有哪些好处呢?从哪些地方看出冰心奶奶读了很多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就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去研读文本。

(出示多媒体:研读课文,破重点)(读书好) 从文中找出冰心认为读书好的句子。

朗读并体会。

(多读书)你能从文中找出冰心读了哪些书吗?你从那些语句能体会到冰心爱读书?(读好书)冰心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一)探究“读书好”的有关内容。

忆读书教案_2

忆读书教案_2

忆读书教案忆读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不解之缘。

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

”请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哪个著名作家的读书心得?(回忆冰心及作品,引出课文探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热爱读书是分不开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她读书的心得。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一)精读课文1冰心奶奶在读书中有许多感受,这些描写她感受的词语你在文中找出来了吗?【点拨明确】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感到“尤其欣赏”,“气愤填胸”;《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的一个好处: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2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说要“多读书”,你能从文中找出她读了哪些书吗?(喜欢读哪些书,不喜欢读哪些书?)【点拨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岳飞》《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

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3开篇谈“读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点拨明确】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其中“一……就……”的句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谈到读书时那压抑不住的情感,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读书深厚的兴趣和深切的体会。

它激起我们阅读下文的强烈兴趣。

4“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修身”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点拨明确】“修身”出自于儒家经典《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冰心《忆读书》说课稿(第二课时)

冰心《忆读书》说课稿(第二课时)

冰心《忆读书》说课稿(第二课时)冰心《忆读书》说课稿(第二课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忆读书》。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讲述:一、教材分:《忆读书》是五年级下学期“书”单元中冰心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

它不同于平时看到的理论性的说教,而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处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全文娓娓道来之语,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

二、教学目标:(一)整体感受,理清记叙的顺序,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二)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三)领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体会。

三、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的中心“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渗透在作者读书经历的回忆中,只有通过对事件的准确把握才能深刻领会,所以了解作者不同阶段的读书经历及感受、学会从作者复杂的读书经历中归纳读书对于成长的种种好处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在阅读中反思自己的读书经历并领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教法:1、激趣法:本文涉及到的文学常识非常多,所以通过知识小竞赛帮助学生整理相关文学常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朗读法:结合五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局限性的实际,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借助突破口的设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3、圈画法:在朗读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圈画,回答问题从文本出发,找出关键的句子和词语,由词、句到段、篇,层层深入,用圈画帮助阅读。

4、讨论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讨论交流,相互补充完善,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培养其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学法指导:1、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借助朗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2、借助指导朗读(批画),提高学生筛选、括和感悟能力3、借助多媒体齐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六、本课亮点: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26《忆读书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6《忆读书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心的生平事迹,体会冰心对读书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冰心对读书的热爱。

2. 冰心的生平事迹:介绍冰心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

3. 读书的感悟: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心的生平事迹,体会冰心对读书的热爱。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对冰心的认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心是一位怎样的人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给予点评指导。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冰心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

2.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合作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2. 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给予点评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1. 冰心的生平事迹2. 读书的重要性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读书的感悟。

2.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说明理由。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冰心对读书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冰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读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课堂交流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忆读书一等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忆读书一等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忆读书一等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忆读书一等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忆读书一等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忆读书》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材分析:《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

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吧。

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但这卷说的是好的书。

要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

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

那么大家请默读课文并找出作者读书体会的句子。

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明确读课问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后,你认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本文的精华所在。

从这九个字入手,一步一步开始课文得进一步学习。

2、读书又那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王军莉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掌握课文中丰富而有表现力的词语。

2、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3、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丰富而有表现力的词语,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书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2、读一本好书,就像交到了一位好朋友,读书时就好像与一位好友在谈话。

正是因为书籍这么有趣,所以才让著名作家——冰心从小就十分着迷,并且把她宝贵的读书经验记录下来,告诉了我们。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冰心的读书生活《忆读书》。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读书好
1、在文中,冰心回忆了多次读书的经历以及多年来的读书感受。

其实,关于读书这件事,她就想告诉我们一句话,这句话也是文章的中心句,你找到了吗?
2、学生快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心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就是冰心读书的最大体会,这对指导我们读书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过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所说的“读书好”?
4、学生四人一组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派代表反馈。

(1)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

那时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说明了读书对写作文大有帮助。

(2)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3)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读书能学到做人处世的道理。

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4)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丰富知识。

(5)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6)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7)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我们的各种情感,丰富情感体验,让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5、文中提到的作品很多,请同学们用表格总结一下作者读的作品及其感受。

6、教师引导并小结:
(二)多读书
1、既然读书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一定要多读书啊,作者肯定读了很多书,从哪里可以看出呢?
2、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多读书”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总结。

(1)时间上:从七岁到晚年,体现了时间多。

(这篇文章写于作者90岁,不仅坚持读书,并且坚持写作。


(2)数量上:读了万卷书
(3)种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俱全。

(有古代文学,也有现代文学、外国文学)
3、小结:正是因为作者冰心读万卷书,才能成为一位优秀作家。

所以我们也要学习坚持“多读书”的精神,这个“多”不单指数量多,也要读多种类型,更关键要坚持读,花多一点时间读。

(三)读好书
1、过渡:但如果要读这么多书,是不是什么书都要读呢?作者认为,什么书是好书?
2、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总结好书的特点。

好书:精彩人物如生带着真情实感
反之:烦琐索然无味无病而呻
小结:总而言之,如果根据冰心告诉我们的这句九字真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认真读书的话,我相信同学们将来肯定也能写出一篇属于你的《忆读书》。

三、积累读书名人名言
1、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3、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4、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5、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四、好书推荐
1、《平凡的世界》——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门当户对的门槛,没有勾心斗角的纠缠。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有着默默坚守的爱情,有着贫富互助的温暖,
有时候也会有单纯的心与单纯的心的摩擦。

2、《爱的教育》——它是一部洗涤心灵的书籍。

一个意大利小学生恩里科用稚嫩、朴实、平凡的笔调写出的日记,感动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它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崇高纯真的爱,重新拾起了被我们忽略的爱,重新感受伟大的爱。

3、《窗边的小豆豆》——此书令人惊讶地证明了童年是永恒的,是超越时空的,是有独特价值的。

实际上,作者对童年的发现与证明,不亚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