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建筑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学 第二篇 建筑光学 课后习题答案共5页文档
![建筑物理学 第二篇 建筑光学 课后习题答案共5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993b7d95ef7ba0d4a733b33.png)
第二篇 建筑光学第七章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习 题7-1波长为540nm 的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为5W ,试求(1)这单色光源发出的光通量;(2)如它向四周均匀发射光通量,求其发光强度;(3)离它2米处的照度。
解:1)对于波长为540mm的查气光视效率是0.98则有 lm 7.334698.05683540=⨯⨯=Φ2)发光强度 cd I 3.26647.3346==ΩΦ=π3)照度 lx RA E 6.6647.33462==Φ=π 7-2、一个直径为250mm 的乳白玻璃球形灯罩,内装一个光通量为1260lm 的白炽灯,设灯罩的透光系数为0.60,求灯罩外表面亮度(不考虑灯罩的内反射)。
解:cd I 5.9941250==ΩΦ=π7-3、一房间平面尺寸为7×15m ,净空高为5m 。
在天棚中布置一亮度为500nt 的均匀扩散光源,其尺寸为5×13m ,求房间正中和四角处的地面照度(不考虑室内反射光)。
解:1)正中 6.215135cos 22=⨯⨯==Ωαr A 2)四角地面 359.05)215()27(55)215()27(135222222=++⋅++⨯=Ω 7-4、有一物件尺寸为0.22mm ,视距为750mm ,设它与背景的亮度对比为0.25。
求达到辨别机率为95%时所需的照度。
如对比下降为0.2,需要增加照度若干才能达到相同视度?解:求视角 175022.034403440=⨯==l d α 由于c=0.25 查图7-22可得所需照度 E=70lx若对比度下降为0.2 则所需照度 E=125lx7-5、有一白纸的反光系数为0.8,最低照度是多少是我们才能看见它?达到刺眼时的照度又是多少?解:最低照度 asb E 551025.18.010--⨯== 达到刺眼的照度 sb E 208.016==7-6、式说明光通量与发光强度,照度与亮度间的区别和关系?答:光通量是人眼对光的感觉量为基准的单位;发光强度是光通量的空间密度;照度是被照面光通量的密度;亮度是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面积发出的发光强度。
建筑物理习题及答案2
![建筑物理习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d7b45faa300a6c30c229ffc.png)
建筑环境物理试题(1)及答案建筑热工部分(34分)一、填空(每题3分,共12分)1、空气的绝对湿度b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
(a.能;b.不能)2、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b ;热阻R a (a.m2K/W;b.W/m2K)3、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范围ca.[0°,90°);b. [0°,90°];c. [-23°27’,23°27’]4、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占25%~30%;辐射换热约占45%~50%,蒸发散热约占25%~30%二、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15分)1、说明室外综合温度的意义答:室外综合温度是由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当量温度和建筑外表面长波辐射温度三者叠加后综合效果的假想温度2、说明最小总热阻的定义式中[Δt] 的意义和作用答:[Δt]为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允许温差。
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i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
3、说明露点温度的定义答:露点温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出现凝结的温度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答: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4)防止产生热桥(5)有利于旧房改造缺点:(1)对于大空间和间歇采暖(空调)的建筑不宜(2)对于保温效果好又有强度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难觅5、说明四种遮阳形式适宜的朝向答:水平遮阳适宜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附近窗口垂直遮阳主要适宜东北、北、西北附近窗口综合遮阳主要适宜东南、西南附近窗口挡板遮阳主要适宜东、南向附近窗口建筑光学部分(33分)一、术语解释,并按要求回答(每小题2分,共10分)1、照度:被照面上某微元内光通量的面密度2、写出光通量的常用单位与符号光通量的常用单位:流明,lm (1分)符号:φ(1分)3、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天空漫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值4、光强体:灯具各方向的发光强度在三维空间里用矢量表示,由矢量终端连接起来的封闭体5、混合照明: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组成的照明二、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写出国际照明委员会的标准晴天空亮度分布规律。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https://img.taocdn.com/s3/m/edea30aa2e3f5727a4e962c7.png)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1.2章1.传热有哪几种方式?各自的机理是什么?答:传热的基本方式分为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其传热机理分别是:(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固体导热是由于相邻分子发生的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热能传递;液体导热是通过平衡位置间歇着的分子振动引起;气体导热是通过分子无规则运动时互相碰撞而导热。
(2) 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3) 辐射传热以电磁波传递热能。
凡是温度髙于绝对零度的物体,由于物体原子中的电子振动或激动,就会从表而向外界空间辐射出电磁波。
2. 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试列举一些建筑材料的例子说明。
答:(1)物理意义材料导热系数是在稳定传热条件下,lm厚的材料,两侧表而的温差为1°C,在1秒钟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它反映了壁体材料的导热能力。
(2)影响因素受迫对流换热时的对流换热系数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围护结构外表面:ac= (2. 5〜6.0) +4.2u围护结构内表面:ac=2. 5+4. 2u上两式中,1)表示风速(m/s),常数项反映了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其值取决于温度差的大小。
4. 辐射换热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平均角系数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它们各自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辐射换热系数的含义辐射换热系数是指互相可见的两物体表面在单位温差,单位而积互相辐射从而交换热量的能力。
(2) 平均角系数的物理意义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1投射到物体2的辐射换热量与物体1或物体2向外界辐射的总热量的比值。
(3) 因素影响①物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主要取决于各个表面的温度与相对位置、发射和吸收辐射热的能力。
②平均角系数的取值取决于两表面的相对位置、大小及形状等几何因素。
建筑设计物理习题答案.doc
![建筑设计物理习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4165e40eefdc8d376ee32ad.png)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构成室内热湿环境的四项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5、分析几例我国的传统民居,说明在不同的气候分区中,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表现。
答:(1)云南的竹楼——气候湿热;(2)江浙一带的房屋屋顶斜度大——这里年降水量大,有利于雨水排泄;(3)西北地区的屋顶平坦——气候干旱,不需要考虑排水;(4)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应气温年较差大;气候干旱,森林少,缺乏木材;(5)东北的房屋墙体厚、窗户小——东北气候寒冷,可以保温。
6、阐述城市气候的成因,讨论在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相应对策。
答:室外综合温度:夏季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不仅要同时考虑室外空气和太阳短波辐射的加热作用,而且要考虑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辐射的自然散热作用。
为了计算方便常将三者对外维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综合成一个单一的室外气象参数,这个假想的参数用所谓室外综合温度表示。
7、举例说明建筑材料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结构内空气层的表面,在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如: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
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所以围护结构外表面刷白在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是非常有效的,而在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刷白是不起作用的。
整理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整理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d3becc52ea551811a68795.png)
建筑物理第三整理人尼克版课后答案高纲2078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9688建筑环境学扬州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建筑环境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探讨的是外部环境的特性、室内环境的形成原因与特性,以及人对建筑环境的要求,是一门反映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建筑环境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了解和掌握各种内外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工微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创造适宜的建筑环境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共有九章内容。
在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过程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典型工艺过程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八部分内容。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建筑环境学的研究内容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为创造适宜的建筑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热、湿、声、光、空气质量等物理因素对人的健康、舒适的影响,人类生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微环境;了解外部自然环境的特点和气象参数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对室内微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因素;2、了解和掌握各种外部因素对建筑环境各种参数的影响,人类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的热量、湿量、空气污染物等产生的规律以及对建筑环境形成的作用;3、掌握改变或控制人工微环境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手段。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由单纯的机械设备系统向综合的建筑环境系统转化的产物,是本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基础课,其内容涉及热工学、流体力学、物理学、心理学、卫生学、生理学、劳动卫生学、城市气象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物理学等学科知识,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
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d5ac9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7c.png)
建筑物理第1.1章课后练习题1为什么从事建筑设计的技术人员需要学习热环境知识、研究热环境问题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屋中将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采暖和空调设备;因此;建筑热工学的知识;对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节约能源消耗;降低采暖和空调费用;取得全面的技术经济效果;意义尤为明显..2人体有哪几种散热方式各受哪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答: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2.对流换热:取决于着衣体和空气间的温度差、气流速度以及衣着的热物理性质;3.辐射换热: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表面间进行的;它取决于两者的温度;辐射系数;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4.人体的蒸发散热:它与空气流速、从皮肤表面经衣服到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分布、衣服对蒸汽的渗透阻等因素有关..3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参数有哪些它们各自涉及哪些因素答:人体舒适度与人体本身和室内热环境有关;其中人体本身包含人体产热量、衣着情况;室内热环境包含室内空气湿度、温度、气流速度、环境辐射温度四个因素..4为什么人体达到了热平衡;并不一定就是热舒适答: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Δq= qm ± qc ± qr–qw W / m 2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许多种不同的组合都可以满足上述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换句话说;从人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当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5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A:有效温度:根据半裸或者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瞬时热感;作为决定各因素的综合评价标准..不足:对湿度影响估计过高;未考虑热辐射影响B热应力指数:是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与室内环境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蒸发散热量之比.. 不足:只适用于空气温度偏高;衣着单薄的情况;常用于夏季C预计热感觉指数:为全面评价室内热环境参数以及人体状况活动与衣着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丹麦学者房格尔在实验研究;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预计感觉指数..根据房格尔热舒适方程;绘制的线图;可以根据房间的用途;球的不同衣着及活动量时;确保人体热舒适状态的气候因素的组合;作为设计依据..D心理适应性模型:是解释自然通风建筑中实际观测结果和PMV预测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室内热中性温度和室外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7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主要有哪些答: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8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是如何划分的它们对设计有何要求答: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划分成五个区严寒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C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加强建筑物的防寒措施;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寒冷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0°C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夏热冬冷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0°C;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C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10°C;最热月平均温度25~29°C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温和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问0~13°C;最热月平均温度18~25°C的地区;这一地区中;部分地区的建筑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9何谓城市气候其成因主要有哪些城市气候有哪些主要的特征答:城市气候是在不同区域气候的条件下;在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候..其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城市中由于街道纵横;建筑物鳞次栉比;高低不一;形成特殊的下垫面;其次;城市密集人口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很多“人文热”、“人为水汽”和污染物..这些都使城市气候要素产生显着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10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答: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的人为热及下垫面向地面附近大气层散发热量比郊区多;气温也比郊区高;且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影响:热岛范围内的空气易于对流吻合;但其上不的大气则显稳状态而不扩散;就像盖子一样;使发生在热岛内的各种气体污染物质都被围闭在热岛之中;因此;热岛效应对大范围的空气污染有很大影响..由于热岛的产生;为改善热舒适对制冷;供热的需求出现了明显区别;也直接影响建筑物耗能..11城市区域内微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地段下垫面、建筑群布局、选用的建筑材料;其中以区域内的下垫面以及建筑物的影响为甚..1下垫面的影响以土壤、植被或水体为主要覆盖物的天然下垫面在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分别用于加热空气、土壤和植被;以及蒸发水体..2建筑物的影响建筑表面也称“立体下垫面”..这些立体下垫面的存在;使得进入该区的太阳辐射对该区域的空气的升温作用更加明显和快速..3气流的影响气流对空气温度及湿度的影响取决于气流的强弱..气流越强;区内的环境与区外环境的交流越充分;越接近区外的环境..相应地;前面分析的那些影响也会越弱..气流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外界的风资源状况;但也与建筑组团的布局、朝向以及建筑的疏密程度等因素有关..。
(整理)大学建筑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整理)大学建筑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9ad49af45b307e87197ef.png)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建筑物理习题答案精编WORD版
![建筑物理习题答案精编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18ad3e8762caaedc33d44c.png)
建筑物理习题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构成室内热湿环境的四项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5、分析几例我国的传统民居,说明在不同的气候分区中,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表现。
答:(1)云南的竹楼——气候湿热;(2)江浙一带的房屋屋顶斜度大——这里年降水量大,有利于雨水排泄;(3)西北地区的屋顶平坦——气候干旱,不需要考虑排水;(4)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应气温年较差大;气候干旱,森林少,缺乏木材;(5)东北的房屋墙体厚、窗户小——东北气候寒冷,可以保温。
6、阐述城市气候的成因,讨论在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相应对策。
答:室外综合温度:夏季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不仅要同时考虑室外空气和太阳短波辐射的加热作用,而且要考虑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辐射的自然散热作用。
为了计算方便常将三者对外维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综合成一个单一的室外气象参数,这个假想的参数用所谓室外综合温度表示。
7、举例说明建筑材料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结构内空气层的表面,在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如: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
建筑物理 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1.2章
![建筑物理 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1.2章](https://img.taocdn.com/s3/m/c10891031ed9ad51f01df2a1.png)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IHj层垂直空气间层0.16X5=0. 80 0.18 0.14X5=0. 70 0.15 单面毛吕箔间层热流向下0.43X5=2. 15 0.64 0.37X5=1. 85 0.54 热流向上0.35X5=1.75 0.43 0.28X5=1. 45 0.28 垂直2气间层0.39X5=1.95 0.50 0.31X5=1. 55 0.37 双面专吕箔n 间层热流向下0.56X5=2.80 1.01 0.49X5=2. 45 0.86 热流向上0.45X5=2.25 0.57 0.34X5=1. 70 0.35 垂直堃气间层0.49X5=2.45 0.71 0.39X5=1.95 0.508. 在稳定传热状态下,为减少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可采取哪些建筑措施?各自的机理是什么?答:在稳定传热状态下,为减少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可采取的措施及其机理是:(1) 采用热阻大的建筑材料,例如隔热或夹胶或反射或双层玻璃,在相同的室内、外温差条件下,平壁总热阻愈大,通过平壁所传出的热量就愈少。
(2) 减少金属门窗的使用;金厲建筑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等的导热系数比较大,导热能力也因此大。
(3) 使用保温墙体;利用保温强体可以使墙体两侧的温度差减小,以此减少热损失。
(4) 增加墙体保温隔热层;通过增大热阻来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5) 减少采光而积。
(6) 屋面增加保温隔热层。
9. 在简谐热作用下,半无限厚物体的传热有哪些特征?答:在简谐热作用下,半无限厚物体的传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 平壁表而及内部任一点x处的温度,都会出现和介质温度周期Z相同的简谐波动。
(2) 从介质到壁体表面及内部,温度波动的振幅逐渐减少,称为温度波的衰减。
(3) 从介质到壁体表面及内部,温度波动的相位逐渐向后推延,称为温度波动的相位延迟。
10. 围护结构材料层表而蓄热系数y与材料蓄热系数S之间有何异同之处?各适用什么情况?答:(1)异同点围护结构材料层表而蓄热系数y与材料蓄热系数s的物理意义是相同,其定义式都是材料层表面的热流波动振幅与表面温度波动振幅的比值,差异仅在于计算式的不同。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全册)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4267d880b1c59eef8c7b4f2.png)
《大学物理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1-1.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函数形式为)ωtsin ωt(cos j i R r其中为常量.求:(1)质点轨道;(2)速度和速率。
解:1)由)ωtsin ωt(cos j i R r知t cos R x ωtsin R yω消去t 可得轨道方程222Ryx2)jr vt Rcos sin ωωt ωR ωdtd iRωt ωR ωt ωR ωv2122])cos ()sin [(1-2.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j ir )t 23(t 42,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质点的轨道;(2)从0t到1t 秒的位移;(3)0t 和1t 秒两时刻的速度。
解:1)由j ir)t 23(t 42可知2t 4x t23y消去t 得轨道方程为:2)3y(x2)jir v 2t 8dtd jij i v r 24)dt2t 8(dt101Δ3)jv 2(0)jiv 28(1)1-3.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j ir t t 22,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1)任一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任一时刻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解:1)ji r v2t 2dtd iv a2dtd 2)212212)1t(2]4)t 2[(v1tt 2dtdv a 2t22221nta aat 1-4.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a 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一螺钉从天花板上松落,升降机的天花板与底板相距为d ,求螺钉从天花板落到底板上所需的时间。
解:以地面为参照系,坐标如图,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20121att v y (1)图 1-420221gttv h y (2)21y y (3)解之2d tg a 1-5. 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1)小球的运动方程;(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td dr ,td dv ,tv d d .解:(1)t v x 0式(1)2gt21hy 式(2)jir )gt 21-h (t v (t)20(2)联立式(1)、式(2)得22v 2gx hy (3)ji r gt -v td d 0而落地所用时间gh 2t所以j i r 2gh -v t d d 0jv g td d 2202y2x)gt (vvvv 211222222[()](2)g ghg t dv dtvgt vgh 1-6. 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1h ,一身高为2h 的人在路灯下以匀速1v 沿直线行走。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2c5e9cfd0a79563d1e7212.png)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篇一:第三版(柳孝图)建筑物理复习笔记】=txt>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2、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对流换热量qc,辐射换热量qr,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8、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风降水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9、城市区域气候特点: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
10、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11、微气候影响因素:地段下垫面,建筑群布局、选用的建筑材料等第二章传热基本知识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1h 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质的影响、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影响。
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度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
自然对流换热受迫对流换热3、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叫做热辐射,通过热射线传播热能就称为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特点:1)在辐射传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3)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一切物体,不论它们的温度高低都在不间断地想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传热是物体之间相互辐射的结果,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凡能将辐射热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能全部吸收的称为绝对黑体,能全部透过的则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
建筑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建筑物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58cea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3.png)
建筑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建筑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哪些关系?A. 经济与文化B. 物理与环境C. 艺术与技术D. 材料与结构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热工学的研究内容?A. 建筑的热湿环境B. 建筑的声环境C. 建筑的光环境D. 建筑的热传导答案:B3. 建筑声学中,用于描述声音强度的单位是:A. 分贝(dB)B. 赫兹(Hz)C. 牛顿(N)D. 瓦特(W)答案:A4. 建筑光学中,关于光的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D. 光在所有介质中都是直线传播答案:D5. 在建筑物理学中,下列哪项是影响建筑内部热环境的主要因素?A. 建筑的地理位置B. 建筑的朝向C. 建筑的围护结构D. 所有选项答案:D6. 建筑物理学中的“热桥”现象是指:A. 建筑内部的热传导路径B. 建筑内部的热辐射路径C. 建筑内部的热对流路径D. 建筑围护结构中的热传导弱点答案:D7. 以下关于建筑声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吸声材料可以减少室内的回声B. 隔声材料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C. 扩散材料可以增强室内的回声D. 反射材料可以改善室内的声场答案:C8. 建筑光学中,关于光的反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镜面反射是光的漫反射B. 漫反射是光的镜面反射C.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现象D.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折射现象答案:C9. 建筑热工学中的“热岛效应”是指:A. 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B. 建筑物内部的气温比外部高的现象C. 建筑物表面温度比周围环境高的现象D. 建筑物内部的湿度比外部高的现象答案:A10. 以下关于建筑光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 良好的光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B. 光环境设计需要考虑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结合C. 光环境设计只需要考虑室内照明D. 光环境设计需要考虑光的照度和色温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建筑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 建筑热工学B. 建筑声学C. 建筑光学D. 建筑材料学答案:ABC2. 建筑声学中的声学参数包括:A. 声压级B. 声强级C. 声功率级D. 声阻抗答案:ABC3. 建筑光学中,影响光环境的因素包括:A. 光源的类型B. 室内的反射系数C. 室内的吸光系数D. 室外的光照强度答案:ABCD4. 建筑热工学中,影响建筑内部热环境的因素有:A. 建筑物的朝向B.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C. 建筑物的内部布局D. 建筑物的地理位置答案:ABCD5. 建筑物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包括:A. 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率B. 改善建筑的声环境C. 优化建筑的光环境D. 提升建筑的舒适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建筑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领域。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4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4章](https://img.taocdn.com/s3/m/84ca9f0fee06eff9aef80740.png)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1.4 章1. 建筑防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建筑防热的途径有:(1) 减弱室外的热作用。
(2) 窗口遮阳。
(3) 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4) 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
(5) 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2. 何谓室外综合温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 室外综合温度的定义室外综合温度是指以温度值表示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对给定外表而的热作用。
(2) 室外综合温度的物理意义一般用室外综合温度计算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性能、建筑冷负荷和热负荷。
(3) 室外综合温度受影响的因素主要受到室外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太阳辐射照度、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量、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等的影响。
3. 由【例 1. 4-2 】可知,该种构造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隔热要求。
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是:(a) 在钢筋混凝土外侧增加20mm厚的苯板(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下同);(b) 在钢筋混凝土内侧增加20mm 厚的苯板。
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构造方案的内表面温度是否能满足要求?哪种构造方案的效果更好?己知:苯板的热工指标为:干密度P o=30kg / m3;导热系数入=0. 042W / (m -K) ;蓄热系数S24=0. 36W / (m2 ? K) 。
答:略4. 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是否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试分析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
答:(1)对于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不一定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因为冬季保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阻,而夏季隔热则与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蓄热性能密切相关。
(2)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①相同之处在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阻都有一定的要求;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惰性指标也应该满足在谐波热作用下保证有足够的热稳定性的要求。
②不同之处之在于围护结构保温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阻。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1c97b58fafab069dc0281.png)
第1.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因素有哪些?它们各自涉及哪些因素?
答: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因素有人体产热及室内热环境因素有关。
其中人体产热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及衣着等有关;室内热环境因素涉及室内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
(5)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
(8)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是依据最冷月、最热月平均温度作为主要指标,以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及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为辅助指标划分的,分为5个热工气候区,具体划分及设计要求如下:。
最新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最新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bf86f050e2524de5187ece.png)
声学选择题1.5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① 3 ② 5 ③7④103 2.4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① 3 ② 5 ③6④103 3.+10dB的声音与-1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dB。
①0 ② 13 ③7 ④104 4.50dB的声音与3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dB。
①80 ② 50③40 ④302 5.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①20②10 ③8 ④31 6.为保证效果反射板的尺度L与波长间的关系是。
①L<λ②L≥0.5λ③L≥1.5λ④L>>λ4 7.易对前排产生回声的部位是。
①侧墙②银幕③乐池④后墙4 8.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①I a②M ③α④L p1 9.避免厅堂简并现象的措施是。
①缩短T60 ②强吸声③墙面油漆④调整比例4 10.当构件的面密度为原值的2倍时,其隔声量增加dB。
①3②6③ 5 ④102 11.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分贝。
① 2 ② 5 ③ 3 ④ 64 12.70dB的直达声后,以下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①20ms65dB ②70ms64dB③80ms45dB ④30ms75dB2 13.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措施最有效。
①吸声处理②装消声器③隔声处理④吊吸声体3 14.对城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噪声源是。
①生活②交通③工业④施工2 15.吸声处理后混响时间缩短一半则降噪效果约为dB。
① 2 ② 5 ③3④103 16.凹面易产生的声缺陷是。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3 17.厅堂平行墙面间易产生的声学缺陷是。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2 18.多孔吸声材料仅增加厚度,则其吸声特性最明显的变化趋势是。
①高频吸收增加②中低频吸收增加③共振吸收增加④中低频吸收减少2 19.某人演唱时的声功率为100微瓦,他发音的声功率级是dB。
①50 ②110 ③80④1003 20.普通穿孔板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建筑物理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96c311a76e58fafab00378.png)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构成室内热湿环境的四项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5、分析几例我国的传统民居,说明在不同的气候分区中,建筑对气候的适应性表现。
答:(1)云南的竹楼——气候湿热;(2)江浙一带的房屋屋顶斜度大——这里年降水量大,有利于雨水排泄;(3)西北地区的屋顶平坦——气候干旱,不需要考虑排水;(4)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应气温年较差大;气候干旱,森林少,缺乏木材;(5)东北的房屋墙体厚、窗户小——东北气候寒冷,可以保温。
6、阐述城市气候的成因,讨论在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相应对策。
答:室外综合温度:夏季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不仅要同时考虑室外空气和太阳短波辐射的加热作用,而且要考虑结构外表面的有效长波辐射的自然散热作用。
为了计算方便常将三者对外维护结构的共同作用综合成一个单一的室外气象参数,这个假想的参数用所谓室外综合温度表示。
7、举例说明建筑材料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结构内空气层的表面,在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如: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
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所以围护结构外表面刷白在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是非常有效的,而在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刷白是不起作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如: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
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所以围护结构外表面刷白在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是非常有效的,而在结构空气间层的表面刷白是不起作用的。
1-5、选择性辐射体的特性,对开发有利于夏季防热的外表面装修材料,有什么启发?答:选择性辐射体又称非灰体,其辐射光谱与黑体光谱截然不同,甚至有的只能发射某些波长的辐射线。
但是建筑材料多属于灰体,根据非灰体的性质可开发非灰体的装修材料,辐射和吸收某种特定的辐射线。
由图可知,选择性辐射体的特性,具有间断性,可将此特性利用起来,将外表面装饰材料刷白,或进行浅色处理,对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也非常有效。
1-6、书中给出的自然对流时计算αc的三个公式中,系数分别为2.0,2.5,1.3,试说明系数不同的原因。
答:是因为结构和热源位置不同,高温密度小的空气和低温密度大的空气之间进行对流换热。
水平表面(热流由下而上)有利于对流,所以取2.5水平表面(热流由上而下)不利于对流,所以取1.3垂直表面不影响对流,所以取2.01-7、试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几个外墙表面或地面产生表面结露现象的实例,并说明结露的原因。
答:例1、有些户主由于使用不当,经常使室出现许多水蒸气,室空气容纳不了的水蒸气就凝结成水珠析出。
由于山墙的建筑构造做法不到位,使山墙表面温度低于室的露点温度,而导致山墙表面出现结露,甚至霉变。
例2、有些室由于温度降低,而使露点温度降低,产生结露现象。
若在建筑构造无总是的情况下,居民生活方式不同,也会使房间产生结露的现象,居民在居住空间频繁进行类似于大蒸汽作业,就会使室水蒸气含量过高,出现结露现象。
第二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习 题2-1、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过程,几种传热方式?分别简述其要点。
答: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主要包括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表面吸热——表面从室吸热(冬季),或外表面从事外空间吸热(夏季)结构本身传热——热量由高温表面传向低温表面表面放热——外表面向室外空间散发热量(冬季),或表面向室散热(夏季)2-2、为什么空气间层的热阻与其厚度不是成正比关系?怎样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答:在空气间层中,其热阻主要取决于间层两个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和界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强度。
所以,空气间层的热阻于厚度之间不存在成比例地增长关系。
要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可以增加间层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以增加对流换热热阻;或是在间层壁面上涂贴辐射系数小的反射材料以增加辐射换热热阻。
2-3、根据图2-17所示条件,定性地作为稳定传热条件下墙体部的温度分布线,应区别出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并说明理由。
已知λ3〉λ1〉λ2。
答:由dxd q θλ-=可知,由于是稳定传热,各壁面的热流都相同,当λ值越大时,各壁层的温度梯度dx d θ就越小,即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就越小。
2-4、如图2-18所示的屋顶结构,在保证表面不结露的情况下,室外外气温不得低于多少?并作为结构部的温度分布线。
已知:ti=22℃,ψi=60%,Ri= 0.115m2•k/W ,Re=0.043 m2•k/W 。
解:由t i =22℃,ψi =60% 可查出Ps=2642.4Pa则 pa p p i s 44.15856.04.2642=⨯=⨯=ϕ可查出露点温度 88.13=d t ℃要保证表面不结露,表面最低温度不得低于露点温度1)将圆孔板折算成等面积的方孔板 m a a d 097.0422==π2)计算计算多孔板的传热阻有空气间层的部分(其中空气间层的热阻是0.17)W K m R /)(35.004.011.074.10265.017.074.10265.0201⋅=++++= 无空气间层的部分W K m R /)(24.004.011.074.115.0202⋅=++= 3)求修正系数)/(74.11K m W ⋅=λ )/(57.017.0097.02K m W ⋅==λ 33.074.157.012==λλ 所以修正系数取0.934)计算平均热阻W K m R /)(143.093.015.024.0053.035.0097.0053.0097.02⋅=⨯⎥⎥⎥⎥⎦⎤⎢⎢⎢⎢⎣⎡-++=5)计算屋顶总的传热系数W K m R /)(63.015.0143.019.005.093.002.017.001.02⋅=++++= 6)计算室外温度11.088.132263.022-=--=-e i i i e i t R t R t t θ 得 te=-24.79℃由此可得各层温度是θ1=3.45℃ θ2=-15.92℃θ3=-17.5℃ θe=-21.84℃可画出结构部的温度分布线。
第三章 建筑保温习 题3-1、采暖居住房间的密闭程度(气密化程度)对卫生保健、经济、能源消费等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就保温而言,房间的密闭性越好,则热损失越少,从而可以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保持室温。
但从卫生要求来看,房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换气量。
另一方面,过分密闭会妨碍湿气的排除,使室湿度升高,从而容易造成表面结露和围护结构部受潮。
3-2、试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分析,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正方形平面与长方形平面何者有利?答: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分析,就要控制建筑的体形系数即建筑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
对于同样的体积的建筑,在各面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情况均相同时,外表面面积越大,热损失越多,所以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正方形平面更为有利。
3-3、为什么我国规定围护结构的总热阻,不得小于最小总热阻Rо•min?答:规定围护结构的总热阻,不得小于最小总热阻Rо•min主要是因为:保证表面不结露,即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空气的露点温度;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热舒适条件,限制表面温度,以免产生过强的冷辐射效应。
3-4、说明允许温差[Δt]的意义,并回答[Δt]大或小,哪一种的质量要求高?为什么?答:允许温差是根据卫生和建造成本等因素确定的。
按允许温差设计的围护结构,其表面温度不会太低,一般可保证不会产生结露现象,不会对人体形成过分的冷辐射,同时,热损失也不会太多。
使用质量要求高的房间,允许温差小一些。
因为在同样的室外气象条件下,按较下的允许温差确定的最小传热阻值,显然要大一些,从而其围护结构就具有了更大的保温能力。
3-5、试说明一般轻质材料保温性能都比较好的道理,并解释为什么并非总是越轻越好?答:影响材料保温性能因素之一就是材料的密度。
材料导热系数的差别就在于材料的孔隙率的不同,孔隙越多,则孔隙传热的影响就越大,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所以说一般轻质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
但当孔隙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其孔壁温差变大,辐射传热量加大,同时,大孔隙的对流传热也增多,特别是由于材料骨架所剩无几,使许多孔隙变成互相贯通的,使对流传热量显著增加。
所以说并非越轻越好。
3-6、试详述外保温构造方法的优缺点。
答:外保温的优点:1、使墙或屋顶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2、外保温对结构及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3、外保温有利于防止或减少保温层部产生水蒸气凝结;4、外保温法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并能防止热桥部表面局部结露5、对于旧房的节能改造,外保温处理的效果最好。
外保温的缺点:1、适用于规模不太大的建筑,才能准确判断外保温是否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2、在构造上较复杂,必须有保护层;3、由于要设保护层,所以造价要高。
3-7、倒铺屋面有哪些好处?目前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什么困难?答:到铺屋面法不仅可能完全消除部结露的可能性,又是防水层得到保护,从而大大提高其耐久性。
这种方法对保温材料的要求更高,而求目前都要在保温层上面设置某种覆盖层加以保护。
对于保温层,还没有合适的理想材料,有些材料虽有不吸水、耐火、耐化学侵蚀等优点,但英属于脆性材料不利于施工,所以推广有一定的困难。
3-8、设在地区有一办公楼,其屋顶为加气混凝土条板平屋顶(图3-26),试校核该屋顶是否满足保温要求?已知:ti=18℃,t Ⅰ=-26℃,t Ⅱ=-29℃,t Ⅲ=-31℃,t Ⅳ=-33℃。
提示:加气混凝土用在这种构造时,其λ值和s 值均应修正。
a=1.15解:1)计算热惰性指标,确定墙体类型196.033.317.001.0111111=⨯=⋅=⋅=S d S R D λ 242.026.1193.002.0222222=⨯=⋅=⋅=S d S R D λ 74.345.315.124.015.126.0333333=⨯⨯⨯=⋅=⋅=S d S R D λ 18.474.3242.0196.0321=++=++=D D D D则属于II 型,取t σⅡ=-29℃2)计算最低热阻148.111.015.42918)(min .0=⨯⨯+=⋅⋅∆-=i e i R n t t t R 底限附加热阻 494.1148.13.13.1min .0'min .0=⨯=⨯=R R3)计算屋顶的总热阻314.104.011.024.026.093.002.017.001.00=++++=R 'm in .00R R < 所以不满足要求第四章外围护结构的湿状况习题4-1、围护结构受潮后为什么会降低其保温性能,试从传热机理上加以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