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动力电池冷却系统3大技术路线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动力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散热,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过快,进而降低电池的性能,甚至引起电池的损坏。
因此,保持电池组的合适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就是为了
调节和控制电池组的温度而设计的。
主动式冷却系统是通过主动控制冷却系统中的部件来调节和维持电池
组的温度。当电池组温度升高时,温度探测器会检测到温度的变化,并将
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或电子开关等方式控制水泵工作,
将冷却剂从冷却器中抽取出来,通过管道系统将冷却剂循环到电池组中。
冷却剂在电池组中吸收热量后,被带回冷却器进行散热。同时,风扇也会
根据控制器的信号而自动启动,增加散热的效果。
被动式冷却系统则利用材料的热传导性质来实现散热。被动式冷却系
统通常由散热片和冷却剂组成。在电池组的表面,贴有散热片。当电池组
温度升高时,热量会通过导热材料传递到散热片上,再进一步通过散热片
传递给周围环境,实现散热的目的。冷却剂则起到了吸热的功效,在冷却
剂的帮助下,电池组的温度得以降低。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中有一项重要的控制参数是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传感器通过监测电池组
的温度,将温度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感知到的温度与设定的温度
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水泵和风扇的开启和关闭,以达到保持
电池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的目的。
总结起来,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冷却剂和散热片(散
热器)的协同作用来降低电池组的温度。温度控制器起到了监测与控制的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一、本文概述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动力电池的性能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指导。文章将首先概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产业规模、市场结构、主要技术路线等;然后重点分析动力电池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特点;结合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探讨动力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动力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特点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几个显著的发展特点。
首先是技术创新的加速。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电池制造技术的突破,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充电速度不断加快,同时成本也在逐渐下降。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大幅提升,充电便
利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极大地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是产业链的日趋完善。从原材料提取到电池制造,再到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动力电池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日益紧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也为动力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的共识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扩大。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市场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推动了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
精彩摘录
“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分析,需要从电化学、热力学、机械力学和环境多方面 进行考量,任何一方面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电池故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精彩摘录
“设计是保障动力电池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电池 的电化学特性、物理结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工况,确保电池在正常和异常情况 下都能安全运行。”
目录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 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应用,全面而深入 地探讨了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对于科研人员、工程师以及关心电动汽车 发展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内容摘要
还对电池的热失效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为预防热失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机械安全性也是电池系统不可忽视的方面。本书对电池在各种机械载荷下的行为进行了模拟和分 析,包括振动、冲击和挤压等。通过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电池在机械应力作用下的 响应机制,为提高电池的抗机械损伤能力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电化学安全性与电池的化学成分和反应过程密切相关。本书对各类电池材料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 深入研究,探讨了电极过程动力学、电解质性质以及充电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还对电池的 电解液泄漏、气体产生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优化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书着重介绍了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设计和评估方法。结合实际案例,阐 述了从电池单体到系统的各级安全设计和评估流程,包括电池单体的结构设 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以及系统级的集成与控制策略等。
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我国企业动力电池业务发展
-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我国企业动力电池业务
发展
一一下游议价方面:车企议价权较高
下游集中度高,车企议价权较高。在动力电池方面,其购买者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是如北汽、比亚迪、上汽、中通、宇通等传统车企。市场集中度来看,新能源乘用
车排名前十市占率高达89%以上,新能源客车排名前十市占率在70%以上。而且,由于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准入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和检测流程。因此,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主导着动力电池的性能、尺寸等方面的要求。此外,政府对动力电池的补贴是通过新能源汽车企业发放的,这也就意味着只有新能源汽车销售后,才会有补贴的发放。由此可以发现购买者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价格容易受到购买者的压制。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排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排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新进入者方面:资金及技术壁垒较高
投入资金高,小电池汽车竞争力下降。通过梳理2017年动力电池企业扩产情况,通常IGWh的产线需要投入5亿以上的资金投入(生产基地建筑的建设费用),资金需求较大。因此,小规模电池厂扩产较为谨慎,无论在规模还是生产成本上都难与大厂抗衡。从扩产基地的选址来看,主要是以长三角为主。从扩产生产线主要是三元材料电池、21700、软包等类型的生产线,这些类型也是能量密度较高,能够符合补贴政策的要求,也是高续航新能源汽车所需求的动力电池类型。
动力电池扩产情况
金■(亿元)I规划产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立鼎产业研究中心大型企业正在形成技术壁垒。在电池技术方面,大型电池制造企业正在形成相应的技术壁垒。电池制造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本身就涉及到了材料技术、电化学技术、电源管理技术、工业制造技术等多种技术,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对电池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使电池企业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保证自己产品技术的领先性。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将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提高能量密度,另一个是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组成
纯电动车动力电池冷却原理大全ppt课件
电;高于45℃对电池的安全和寿命将产生重大影响。动力电池的最佳和高效工作区间一般在20-35℃的狭小温度窗口下。为维
持保证如此精细的工作温度窗口,尤其是南方炎热的夏天,动力电池的冷却就显得尤为重要。
8
动力电池的冷却 技术路线
9
动力电池的冷却目前主要分为风冷和液冷两大类。
风冷又分为自然对流、自然风强制对流和空调冷风强制对流;液冷分为冷却液冷却和制冷剂冷却。
6
动力电池的温度 控制范围
7
动力电池着火的核心是什么?
核心就是温度失控,动力电池内部的热量不能及时传递出去,造成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引发火灾。优异的动力电池设计需要考 虑动力电池在快速升温过程中及时将热量散失出去或者将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的出发点是将动 力电池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一般来说,过低的电池温度影响电池的充放电能力,过高的温度则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希望保证动力电池维持在20-35℃的温度区间内工作。动力电池自身特性要求在低温状态下(0℃以下),只能够小电流的充放
4
动力电池和纯电动车 什么关系
5
什么叫做纯电动车,顾名思义就是只依靠动力电池的能量进行驱动的汽车。
百度百科里面的解释是纯电动车是指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传统乘用车的动力源是汽油机,而纯电动车的动力源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将对纯电动车的动力性、 经济性、安全性、使用寿命等产生重大影响。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发生了数起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着火事故,给消费者造成 重大损失。血的教训提醒着我们汽车设计开发人员,一定要精准控制动力电池的热安全。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动
力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得到改善和创新。本文旨在探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现状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主要技术路线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
池三种方向,其中以纯电动汽车最为成熟和普及。纯电动汽车采用电池组作为其主要的驱动能源源,能够减少油耗、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当然,由于充电时间、电池寿命以及换电成本等问题,纯电动汽车在市场上的占比依然较为有限。
混合动力汽车,又称为增程式电动汽车,将发动机、电动机以及电池组相结合,使得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发动机既可作为外部驱动力源来充电,也可以作为动力源来驱动车辆行驶。混合动力汽车具备较好的能效和续航能力,适合日常城市出行。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为燃料,利用氢气燃烧发生的化学能直接驱动电动机
而运行的车辆,该车辆排放的主要垃圾为水。燃料电池汽车具备零排放、低噪音、高效能等优点,但是其技术门槛仍然很高,在制造成本、稳定性以及储氢容器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未来发展中,大多数专家认为,电力化将成为主流趋势。由于电力技术不断创新,其制造成本逐渐降低,电池性能持续优化,电动机结构不断优化等原因,纯电动汽车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电池容量增大、充电速度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等将会是其关键技术点。
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冷却控制系统设计
第3期26客 车 技 术 与 研 究
BUS & COACH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No. 3 2021
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冷却控制系统设计
王 涛,王志伟,王成尧,余莹莹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51)
摘要:纯电动客车锂电池的冷却系统对其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影响很大。文章主要介绍纯电动客
车电池冷却控制系统的一种集成空调式设计,并进行实车验证。关键词: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冷却控制
中图分类号:U469. 72; U464. 1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3331(2021)03-0026-03
Design of Cooling Control System for Pure Electric Bus Power Battery
WANG Tao, WANG Zhiwei, WANG Chengyao, YU Yingying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Hefei 230051, China)
Abstract :The cooling system of lithium battery for pure electric bus greatly affects its working and safety
performance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an integrated design with air-conditioning for the cooling con
储能产业技术路线分析
储能产业技术路线分析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变化,储能技术逐渐成为解决能源供给与能源需求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储能产业的技术路线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 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目前,锂离子电池是最主流的储能技术之一。在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上,主要包括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对于能量密度的提升,可以通过新型材料的应用和结构优化来实现。采用新型正负极材料,如硅负极材料代替传统的石墨材料,可以大幅度提高能量密度。通过优化电池的结构,如采用双倍体结构等,也可以提高能量密度。提高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也是锂离子电池技术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
2. 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的技术。燃料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包括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提高燃料选择性和降低成本。为了提高效率,可以从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降低电极催化剂的成本和提高电池的工作温度等方面入手。降低燃料选择性和降低成本也是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3. 热储能技术路线:热储能技术是一种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存储起来的技术。热储能技术路线主要包括提高储能系统的热效率、提高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为了提高储能系统的热效率,可以采用新型热传导材料,提高传热效率。提高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也是热储能技术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
4.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动力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包括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充电速度和延长电池的寿命。为了提高能量密度,可以采用新型材料,如硅负极材料等。优化电池的结构和提高充电速度也是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分析
机电信息工程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分析
陈卫华胡双炎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本文简单说明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变动情况,分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总体目标及重要时间节点。在此基础上,以各类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汽车产业变革及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产业现实情况的评估、9大技术方向的实现等项目为切入点,阐述了技术路线图2.0的要点内容。
关键词: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变动情况分析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主要基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1.0》完成编制,相比于技术路线图1.0来说,技术路线图2.0在多个方面均进行了调整,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动内容集中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量方面,具体如下:在技术路线图1.0中提出,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7%〜10%,节能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30%;截至2025年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15%〜20%,节能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40%;截至2030年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40%〜50%,节能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50%。而在技术路线图2.0中提出,截至2025年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20%,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40%〜48%;截至2030年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40%,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45%〜51%;截至2035年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50%,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50%。技术路线图2.0的核心在于持续降低汽车产业碳排总量,并推动新能源汽车逐渐提升,因此设置了20%的市场渗透目标:1](在后文的研究中,未进行特殊标注的技术路线图均为2019年5月正式启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介绍
比能量的提升:
基于现有高容量材料体系、优化电 极结构、提高活性物质负载量 应用新型材料体系、提高电池工作电 压
优化新型材料体系、使用新型电池 结构
寿命的提升:
开发长寿命正、负极材料、提升电解 液纯度并开发添加剂、优化电极设计、 优化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
采用电极界面沉积、开发新体系锂 盐、优化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
2025
2030 新体系电池
2030年达到: 比 能 量 : 单 体 500Wh/kg , 系 统 350Wh/kg; 能 量 密 度 : 单 体 1000Wh/L , 系 统 700 Wh/L; 比功率:单体 1000W/kg ,系统 700 W/kg 寿命:单体5000次/15年,系统4000 次/15年; 成 本 : 单 体 0.4 元 /Wh , 系 统 0.8 元 /Wh
引入固态电解质、优化固液界面
安全性的提升:
新型隔膜、新型电解液、电极安全 涂层、优化电池设计 新型隔膜、新型电解液、电极安全 涂层、优化电池设计 固、液电解质结合技术、新型材 料体系
成本的控制:
优化设计、提升制造水平 新材料应用、新制造工艺和装备 新型材料体系、新型制造工艺路线
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PHEV电池
程将达到400公里,2030年达到500公里。
Tesla汽车:Model 3,续航里程 320 公里, 3.5 万美元, 2016 年 3 月发布,2017年实现量产。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应用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社会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等作为动力来源,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汽车。随着风能、潮汐能、核能等环保能源的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当下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而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地发展,动力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用分析
引言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效果较为良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的过程中,动力电池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回收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新能源动力汽车的服务质量,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是今后行业进步发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1新能源电池的分类
1.1锂电池分析
在现代微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锂电池作为能源电池的主要形式,在市场中有着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动力电池主要是以锂金属或者锂合金作为主要的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作为电池的主要填充材料。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性能较为良好,功率和能量都能够得到全面优化。此外,随着我国锂电池生产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动力电池技术的各项参数都有着明显的提升。目前锂电池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聚合物锂电池,划分的内容和方向也会产生转变。在性能的使用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凭借着各种性能,锂电池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应用更加良好。
1.2燃料电池分析
燃料电池作为化学能源转换电能的装置,被人们称为电化学发电器,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的研究内容。燃料电池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带动新能源汽车的工作效率、降低噪声的污染,有害气体的排放也相对较少。因此,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中,有着较为良好的发展优势。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的应用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各项技术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技术的发展难度较大,相关企业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专业较为完善的技术团队,及时发现燃料电池存在的技术难点,确保燃料电池技术能够更加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上进行使用,为汽车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与保障。
锂电池新技术CTP和CTC专题分析报告
锂电池新技术CTP和CTC专题分析报告电池系统技术升级双头并进:CTP结构渐成主流,CTC蓄势待发
电池包是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最小的单元是电芯。现阶段市场中存在两种主要的结构方式MTP(ModuletoPack)和CTP(CelltoPack),而CTC(CelltoChassis)作为最新一代电池系统技术,在特斯拉、比亚迪、零跑、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助力加持下,2022年正在逐渐从开发设计走向量产。
传统电池包MTP:强度高,比能低
传统电池包MTP即是电池、模组成组电池包的形式,多个电芯组成一个模组,多个模组加上BMS、配重模块等零部件则组合成电池包。在MTP结构下,电芯被外部结构件充分的保护所以结构强度好,成组难度小。电芯对于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仅为40%,其中电芯对模组的空间利用率为80%,模组对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为50%,模组的硬件费用约占电池总成本的15%。
早期的电池包采用传统的MTP技术,需要依次完成电芯→模组→电池包→车身的集成。整车要想在有限的底盘空间尽可能装载电量,提高体积利用率,需要考虑每个集成步骤标准化的可行性,大众率先推行模组的标准化。大众的第一个标准是355模组,其中355代表了电池模组的毫米长度。随着对续航里程需求的提升,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的390、590模组被提出。单个电池模组的体积不断增大,带动了CTP方案的出现。
在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制定的标准(VDA)中定义了方形电池、圆柱电池以及软包电池对应不同类型电动车的尺寸要求,车型包括HEV
(混合动力)、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EV(纯电动车)。这就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
由中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组织上千名专家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正式发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行业组织,也是国家制订汽车产业规划的重要智囊机构。《路线图2.0》发布之后,将给中国面向2035年新能源汽车规划研究以及与汽车相关的“十四五”科技规划研究工作提供重要支撑。换言之,看懂《路线图2.0》就是看懂了我国汽车产业未来15年的关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根据《路线图2.0》,到2025年,我国混动新车在传统能源乘用车中的占比将达到50%以上。
届时,新能源汽车将占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而中汽协统计2019年,我国汽车累计销量为2576.9万台,按照这个水平,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约515万台。
在智能化上,国内PA/CA级智能网联汽车(即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和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将占汽车年销量的50%以上,HA级汽车(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C-V2X终端新车装备率达50%。
到2035年,节能汽车全面混动化,混动新车在传统能源乘用车中占比达到100%。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汽车市场主流(占总销量的50%以上)。智能化上,各类网联式自动驾驶车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实现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2035年是关键节点六大发展目标公布
由工信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整个汽车行业1000多名专家历时一年半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于今天上午进行了正式发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就《路线图2.0》的编制背景和主要内容做了介绍。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
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青睐。而新
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则是影响其技术水平和发展前景的一个关
键因素。本文将从发展历程、主要技术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对新
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进行探讨。
【发展历程】
1、电力驱动技术
早在19世纪,电动汽车就已经问世,且起步于欧洲。但是,
由于当时电池技术的限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较短、造价较高,因此没有得到普及。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永磁电机技术、充电技术、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进步,电动汽车开始进入了一
个较长的发展历程。
2、混合动力技术
为了解决纯电力驱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问题,各大汽车厂家开始
了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此技术即同时使用发动机和电机作为车
辆驱动动力。混合动力车型利用双重动力系统,使得电池可以通
过发动机的发电机转化为动力,同时发动机也可以搭载电动机,
共同驱动车轮。
3、燃料电池技术
与传统的混合动力系统和纯电驱动技术不同,燃料电池汽车动
力系统可采取氢气作为燃料,与氧气反应产生电力驱动电机,由
此产生动力。且燃料电池汽车能够直接将零排放和高效能源使用
作为其核心优势。
综上所述,电池驱动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三个
方面的发展历程,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提供了更多的技术路线。
【主要技术】
1、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基础,包括锂电池、钠电池、超级电容器、液流电池以及氢氧燃料池等。这些储能技术涵盖不
同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并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为新能源汽
浅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方向3篇
浅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方向3篇
浅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方向1
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进展的关键技术,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规模化生产和大范围普及的重要障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众多动力电池技术中锂电池的优势最为明显、应用前景也最为广泛,所以当前锂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广泛,但锂电池技术也面临着很多技术难度,急需在技术、本钱等方面进行突破。从总体上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呈现出智能化、规模化、合作化的进展趋势,进展势头也比较好。
新能源汽车是以太阳能、电能、风能等非化石能源作为车用燃料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在车辆动力掌握、驱动技术等方面应用了很多先进技术。当前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为主要形式,所面临的技术问题表如今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其中动力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技术问题的关键因素,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怀的新能源汽车进展问题。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类型
从总体上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这些动力电池各有优劣之处,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状况也各不相同。[1]
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最成熟的电池技术,当前多数人都认为铅酸电池的环境污染程度高、技术水平比较差、使用起来不方便,应当逐步淘汰铅酸电池。事实上铅酸电池仍有着宽阔的市场空间,90%以
上的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都使用铅酸电池。近年来铅酸电池的性能也有了较大改善,放电功率由20Wh/kg上升至40Wh/kg,使用寿命有350次上升至4000多次。同时,铅酸电池可回收技术也有了较大突破,回收利用率到达90%左右,这次促使铅酸电池保持较快进展势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摘要:本文结合混凝土泵车臂架的焊接生产实践,介绍了采用合适的
组对顺序、焊接顺序、焊接方法、工艺参数
来减少臂架焊接缺陷的方法。关键词:组对顺序;焊接方法;焊接变形;焊接顺序
1世界汽车技术总体趋势与进展
1.1世界汽车技术总体发展趋势
在科技变革与产业重构的背景下,世界汽车技术呈现了“低碳化、信
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世界主要汽
车强国、主要车企共同的战略选择。
1.2汽车节能技术不断优化
主要技术应用:发动机,进排气优化、提高压缩比、结构优化、降低
内阻、增压直喷、清洁柴油机、小排量涡轮增压等;变速器,多档AT、DCT、CVT等自动变速器技术水平和装车率不断提高;混合动力,不同混
合度、不同构型混合动力车型的推出;专用发动机、机电耦合装置等关键
技术先进(尤其日本);其他,轻量化技术、低阻力技术和电子控制系统
优化等。
1.3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
纯电动汽车
发展现状:技术发展较快,产业规模迅速提升。发展趋势:专用车身、底盘结构设计,人机交互信息化程度提高,安全性提高,电池及电驱动系
统技术提升。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发展现状:技术逐步成熟,逐步进入规模化阶段。
发展趋势: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发动机高压缩比、高热效率及轻量化发展,机电耦合结构更加紧凑,混动工况油耗降低。
12AUTOTIME
燃料电池
发展现状:乘用车开始向部分区域私人用户销售,初步进入商业化阶段。
1.4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渐成热点:新一轮科技变革使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成为热点。
智能化技术:
现状趋势:低等级驾驶辅助技术已比较成熟,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以传感技术、信息处理、通信技术、智能控制为核心,以车路、车车协同系统和高度自动驾驶为发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分析动力电池冷却系统3大技术路线
动力电池的冷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到电池寿命和使用安全。由于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本身会产生一定热量,从而导致温度上升,而温度升高会影响电池的很多特性参数,如内阻、电压、SOC、可用容量、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
在电动汽车中,冷却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动力系统的驱动电机、车辆控制器和DC/DC等部件冷却,二是对供电系统的动力电池和车载充电器冷却。本篇探讨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对温度变化较敏感,车辆上的装载空间有限,车辆所需电池数目较大,电池均为紧密排列连接。当车辆在高速、低速、加速、减速等交替变换的不同行驶状况下运行时,电池会以不同倍率放电,以不同生热速率产生大量热量,加上时间累积以及空间影响会产生不均匀热量聚集,从而导致电池组运行环境温度复杂多变。
动力电池的冷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池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到电池寿命和使用安全。由于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本身会产生一定热量,从而导致温度上升,而温度升高会影响电池的很多特性参数,如内阻、电压、SOC、可用容量、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