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习题答案

第一章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信介质、网络协议、交换数据2. ARPANET、分组交换网3.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1981年4.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5.TCP/IP6.万维网7.CHINAPAC、CHINAPAC、3、88.钱天白、cn、cn9.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10.星型、总线型、环型11.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12.地理范围有限、几百到十几千M、建筑物13.交换信息14.数字信道、模拟信道15.连续变化、连接变化的、不同、离散的脉冲16.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17.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18.短距离、长距离二、选择题1、B2、C3、D4、B5、B6、A7、D8、B9、B 10、B 11、B 12、B13、B 14、D 15、A 16、A 17、A 18、B 19、A 20、C三、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的协调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ARPANET网的特点是什么?<1)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称这样的系统为计算机互连网络。
<2)将网络系统分为通信子网与资源于网两部分,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通信子网处在网络内层,子网中的计算机只负责全网的通信控制,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
资源子网处在网络外围,由主计算机、终端组成,负责信息处理,向网络提供可以共享的资源。
<3)使用主机的用户,通过通信子网共享资源子网的资源。
<4)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5)使用了分层的网络协议。
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第二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第四阶段网络互连阶段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拓扑结构有哪些?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6.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区别是什么?并行<Parallel)通信: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题20分)1.()提供网络访问、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处理业务。
A.通信子网B.资源子网C.数据子网D.设备子网2.TCP/IP参考模型中的网络接口对应于OSI参考模型中的()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物理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3.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信息。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4.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有()。
A.星型B.坏型C.总线型和树型D.以上都是5.网络适配器又称为()A.网卡B.网络接口卡C.NICD.以上都是6.通常把传输速率达到或超过()的以太网称为高速以太网A.1MbpsB.10MbpsC.100MbpsD.1000Mbps7.在交换机中采用的3种交换技术是()A.端口交换、帧交换、数据交换B.令牌交换、帧交换、信元交换C.端口交换、帧交换、信元交换D.令牌交换、帧交换、数据交换8.以下用于获得主机配置信息的命令是()A.nbtstatB.pingC.ipconfigD.arp9.下面()是有效的IP地址。
A.202.280.130.45B.130.192.290.45C.192.202.130.45D.280.192.33.4510.IP地址由()位二进制数值组成。
A.16位B.8位C.32位D.64位11.下面IP地址属于C类IP地址的是()。
A.91.155.0.12B.168.122.134.8C.202.128.128.1D.202.201.3.25812.关于IP地址192.10.11.1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etid是192B.hostid是11.12C.网络地址是192.10.11.0D.hostid是10.11.1213.下面()选项不是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中主机所必须配置的。
A.邮件服务器IP地址B.网关IP地址C.DNS域名服务器IP地址D.本机IP地址14.以下关于路由器的就法正确的是()A.路由器是用在局域网中的B.路由器是网间连接器C.路由器不能做默认网关D.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功能是一样的15.WAP是一种用于()访问Internet技术A.局域网B.手机C.计算机D.固定电话16.万维网采用了目前最为流行的()方式,大大增强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网络互联)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在Intranet服务器中()作为WWW服务的本地缓冲区,将Intranet用户从Internet中访问过的主页或文件的副本存放其中,用户下一次访问时可以直接从中取出,提高用户访问速度,节省费用。
A.电子邮件服务器B.代理服务器C.数据库服务器D.Web服务器正确答案:B2. 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必须共同遵守( )。
A.TCP/IP协议B. PCT/IP协议C.PTC/IP协议D.CPI/ IP协议正确答案:A进行网络互联,当总线网的网段已超过最大距离时,采用()设备来延伸A.路由器B.网桥C.中继器D.网关正确答案:C4、下面关于网络互连设备叙述错误的是( )A.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多端口网桥,工作在网络层B.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可使用网桥C.路由器用来互连不同的网络,是网络层设备D.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可使用转发器和集线器正确答案:A5、接入网技术时间长、实施困难、影响面广。
下面技术不是典型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的是()A.光纤网络B.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技术C.数字用户线路接入技术D.电话交换网络正确答案:D6、在OSI/RM中负责信息寻址及将逻辑地址和名字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层是()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物理层D.网络层正确答案:D7、ADSL采用的两种接入方式是( )A.虚拟拨号接入和虚电路接入B.虚拟拨号接入和专线接入C.虚电路接入和专线接入D.拨号虚电路接入和专线接入正确答案:B8、在HFC网络中,CableModem的作用是( )A.用于调制解调以及作为以太网接口B.用于连接电话线和用户终端计算机C.连接ISDN接口和用户终端计算机D.用于调制解调和拨号上网正确答案:A9、在各种xDSL技术中,能提供上下行信道非对称传输的是( )A.SDSL和VDSLB. ADSL和VDSLC.ADSL和HDSLD.SDSL和HDSL正确答案:B10、通过ADSL访问Internet,在用户端通过( )和ADSL Modem连接PC机A.分离器B.电话交换机C.IP路由器D.DSLAM正确答案:A11、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所需的硬件设备有计算机、电话线及( )A.编码解码器B.中继器C.解调器D.调制解调器正确答案:D12、局域网要与Internet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 )A.中继器B.交换机C.调制解调器D.路由器正确答案:D二、判断题1、我国接人Internet 起步最早、规模较大的四大计算机互联网络是: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金桥网(CHINAGBN)。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答案整理人:夏海生苏磊一、填空题1、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通信线路和设备通信资源共享2、资源与服务控制资源与服务;3、硬件;4、通信子网;5、介质;6、通信设备传输;7、C/S 网络;8、对等网模式;9、语法语义时序;10、系统软件;11、资源通信;12、局域网广域网;13、C/S;14、星型树型;15、环型;16、中心节点;17、点线;18、双绞线双绞线;19、网络管理软件客户端软件;20、对等网;21、物理媒体有线网络;22、体系结构;23、7 4;24 2;25、接口;26、网络应用服务;27、数据通信数据通信;28、并行;29、全双工;30、基带传输;31、频带传输调制解调;32、信号;33、传输速率传输速率;34、多路复用;35、数据传输链路拆除;36、专用的物理链路储存;37、链路不同;38、逻辑链路;39、链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拆除;40、虚电路二、选择题1-5、AC B D B D 6-10、D B C B B11-15、D D C A C 16-20、A ABD ABD B D三、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内涵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在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的支持下相互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进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答: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载均衡、分布式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3、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答: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等部分,其中网络软件根据软件的功能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两大主类。
4、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它们的功能是分别是什么?答: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通信线路(传输介质)和相关软件的集合,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不外传!)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1答: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网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涉及到的知识点:1、传输介质;2、通信协议;3、不同地点.;4、计算机设备;5、资源共享;6、数据传输;7、系统。
1.6答:1、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收集和交换。
2、资源共享。
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系统内的硬件、软件、数据、文档信息,以及通过信息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
3、给网络用户提供最好的性价比服务,减少重复投资。
4、提供大容量网络存储,不断增加新的多媒体应用。
5、提供分布式处理,使得协同操作为可能;平衡不同地点计算机系统的负荷,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的资源,使得网格计算成为可能,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效率。
6、对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实现对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和分配。
7、提供高可靠性的系统,借助在不同信息处理位置和数据存储地点的备份,通过传输线路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冗余实现高可靠性。
1.13答: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进行通信、数据交换时需要制定双方都要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就是协议。
协议是按层次结构组织的,不同层次协议和网络层次的集合构成了协议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层次结构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网络实现的功能分解到若干层次,每个功能用对等层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对等层要遵循对等层协议,通过对等层协议理解和完成该层的功能。
2、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交互必要的信息,构成下层为上次提供服务的关系,也成为接口关系。
网络服务靠服务原语进行描述,网络协议软件根据网络协议结构进行设计和开发。
1.20答:1)网络命令行程序2)网络协议分析工具3)网络仿真和模拟4)网络应用编程5)生活中的例子1.26答:与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标准有关的国际组织有ISO、ITU-T(CCITT)、IEEE、ANSI、EIA、ACM等。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习题解答第1 章计算机网络概论单项选择题答案1.B 2.D 3.A 4.C 5.A 6.D7.C 8.B 9.D 10.B 11.C 12.A13.D 14.A 15.C 16.B 17.A 18.B19.D 20.C 21.B 22.D 23.C 24.A25.D 26.B 27.A 28.C 29.D 30.C31.B 32.A 33.B 34.C 35.A 36.A37.C 38.B填空题答案1.(1) ARPANET (2) 分组交换2.远程联机系统3.(1) 计算机网络(2) 计算机通信网络(3)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4.(1) 共享资源(2) 互联(3) 自治计算机系统5.(1) 硬件(2) 软件(3) 数据6.(1) 资源子网(2) 通信子网7.(1) 主机(2) 终端8.(1) 通信控制处理机(2) 通信线路(3) 传输(4) 转发9.(1) 网络体系结构(2) 开放系统互连或OSI10.(1)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或NII (2) 信息高速公路11.(1) 主从关系(2) 连网(3) 独立12.(1) 结点(2) 通信线路(3) 网络结构13.(1) 广播式(2) 点-点式14.(1) 局域网(2) 城域网(3) 广域网15.(1) 数据交换(2) 语法(3) 语义(4) 时序16.(1) 相邻层(2) 交换信息17.(1) 体系结构(2) 服务定义(3) 协议规则说明18.(1) 下层(2) 上层19.(1) 星型拓扑(2) 环型拓扑(3) 树型拓扑(4) 网状拓扑20,(1) 原语(2) 协议数据单元21.(1) 物理层(2) 数据链路层(3) 网络层(4) 传输层(5) 应用层222.路由选择23.(1) 通信子网(2) 传输介质24.(1) 报文(2) 分组(3) 帧25.(1) 应用层(2) 传输层(3) 互联层(4) 主机-网络层26.(1) 应用层(2) 传输层(3) 网络层27.(1) TCP 协议(2) UDP 协议28.(1) 面向连接(2) 无连接29.(1) TCP 协议(2) UDP 协议(3) TCP 协议和UDP 协议30.(1) Telnet (2) FTP (3) SMTP31.(1) 抽象(2) 功能32.(1) 易于实现(2) 有利于标准化33.(1) 几何关系(2) 结构关系(3) 点(4) 线34.(1) 分组交换(2) 公用分组交换网35.(1) 表示层(2) 会话层36.(1) TCP/IP 协议(2) 早37.(1) 通信子网(2) 路由器38.(1) 长度(2) 分组39.(1) 网络拓扑(2) 网络性能(3) 系统可靠性(4) 通信费用40.(1) 源(2) 目的(3) 路由选择41.(1) 协议数据单元或PDU (2) 协议控制信息或PCI (3) 服务数据单元或SDU问答题答案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网络发展可以划分为4 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Internet应用(第二版2》习题答案

二
1. C
2. C
3. A
4. B
5. C
6. C
7. C
8. C
9. A
第
1
(1)请求、断开。
(2)HTTP、HTML
(3)文本、二进制
(4)统一资源定位器、cn
(5)TELNET
(6)简单邮件传输
(7)ARPANET
(8)分组交换
(9)地理模式、组织模式
(10)Internet服务器(资源子网)、Internet用户、通信子网
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为110111001(含校验码)。
生成多项式G(x)=X4+X3+1=11001。(x后面的数字为次方的意思)
110111001÷11001,得出R(x)=10,由于CRC-4的校验码为4位(r为G(x)的最高次幂,r=4),即0010。
本题考查CRC校验的基本概念。
第
一
(1)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2)远程登录Telnet服务中,用户端计算机是以什么方式登录到Internet主机上的?它是如何解决异型计算机系统的互操作问题的?
答: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一旦用户成功地实现了远程登录,用户使用的计算机就可以像一台与对方计算机直接连接的本地终端一样进行工作。
《
第
一、
1.面向终端阶段、面向计算机通信网络阶段、面向应用(标准化)网络阶段、面向未来的高速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3.分组(Packet)
4.“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
网络技术与应用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网络技术与应用简答题及参考答案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在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网络中,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展到分时多用户系统,被称为第一代网络。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将多个单处理机联机终端网络互相连接起来,以多处理机为中心的网络,并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形成了以通信子网为核心的第二代网络。
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随着分组交换技术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以遵守网络体系结构的第三代网络。
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典型的实例,该网络的发展也促使新的高速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又提高了网络的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答:星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容易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但缺点是属于集中控制,对中心节点的依赖性大,一旦中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
树型拓扑网络:树型拓扑网络层次结构的层不宜过多,以免转接开销过大,使高层节点的负荷过重。
总线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铺设的线缆最短,成本低。
缺点是实时性较差,总线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会导致网络瘫痪。
环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但是环中每个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络可靠性的屏障。
环中节点出现故障,有可能造成网络瘫痪。
网络节点的加入、退出以及环路的维护和管理都比较复杂。
网状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可靠性高,但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
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型拓扑结构。
3.比较并说明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有何不同。
答:与电路交换方式相比,报文交换方式不要求交换网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数据通路,不存在建立电路和拆除电路的过程。
在报文交换中,每一个报文由传输的数据和报头组成,报头中有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节点根据报头中的目标地址为报文进行路径选择,并且对收发的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答案整理人:夏海生苏磊一、填空题1、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通信线路和设备通信资源共享2、资源与服务控制资源与服务;3、硬件;4、通信子网;5、介质;6、通信设备传输;7、C/S 网络;8、对等网模式;9、语法语义时序;10、系统软件;11、资源通信;12、局域网广域网;13、C/S;14、星型树型;15、环型;16、中心节点;17、点线;18、双绞线双绞线;19、网络管理软件客户端软件;20、对等网;21、物理媒体有线网络;22、体系结构;23、7 4;24 2;25、接口;26、网络应用服务;27、数据通信数据通信;28、并行;29、全双工;30、基带传输;31、频带传输调制解调;32、信号;33、传输速率传输速率;34、多路复用;35、数据传输链路拆除;36、专用的物理链路储存;37、链路不同;38、逻辑链路;39、链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拆除;40、虚电路二、选择题1-5、AC B D B D 6-10、D B C B B11-15、D D C A C 16-20、A ABD ABD B D三、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内涵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在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的支持下相互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进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答: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载均衡、分布式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3、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答: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等部分,其中网络软件根据软件的功能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两大主类。
4、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它们的功能是分别是什么?答: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通信线路(传输介质)和相关软件的集合,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
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是面向用户的部分,它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5、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高速互联网络四个阶段。
6、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答:三网合一、光通信技术、IPv6协议、宽带接入技术、3G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是“IP技术+光网络”)7、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分类方式?答: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计算机网络有五类分类方式,分别为:按照计算机网络提供服务的方式分类(可分为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和对等网络)、按照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层次性)和网络)、按照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可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按照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分类(可分为公共网和专用网)、按照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8、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的主要特征是:1)地理范围有限,2)通信效率较高,3)通信质量较好,4)主持多种通信传输介质,5)网络协议简单,网络拓扑结构灵活,便于管理和扩展,6)技术成熟,便于安装、维护和扩充,建网成本低、周期短;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的覆盖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所使用的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功能要求比局域网高;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的主要特点是:覆盖的地理区域大,其连接常借用公共电信网络,传输速度比较低,网络拓扑结构复杂等。
9、说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与对等网络模式的区别。
答:1)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对等网模式中,当有用户访问某台计算机所提供的网络服务时,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明显下降,而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 模式)下,服务器一般是高性能的专用计算机,因此工作站(即客户机)的处理能力不会因为网络服务而受到影响;2)在数据保密方面,对等网上的共享数据资源是分散存储的,其安全性没有技术保障,而C/S模式模式中,数据安全性取决于对服务器的管理和使用,安全控制、用户管理、访问权限等技术手段使得网络上的数据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3)在数据可利用性方面,对等网中的数据资源分散地存储在各用户的计算机上,没有一个有效的资源管理体系,而在C/S模式下,有统一、操作方便的数据存储目录,只要用户具有使用权限,就可以迅捷地获取所需资源;4)在数据访问依赖性方面,对等网上数据的获取还取决于存储数据的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是否在线(即网络上的计算机),而在C/S模式下,存储数据的服务器其高性能能够保证长时间、不间断地为网络提供数据服务。
10、简述网络常见拓扑结构及其特点。
答:1)总线型拓扑结构:所有的节点都通过网络适配器直接连接到一条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上。
特点:a)结构简单灵活,易于拓展,共享能力强,便于广播式传输。
b)网络响应速度快,但负载重时性能迅速下降;局部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体,若总线出现故障,则将影响整体网络。
c)易于安装,组建网络费用低。
2)环型拓扑结构:网络中所有节点通过相应的网络适配器连接在一条首尾相接的闭合环状通信线路中,使用点到点的连接线路。
特点:a)各节点间无主从关系,结构简单;信息流在网络中沿环单向传递,实时性较好。
b)两个节点之间仅有唯一的路径,简化了路径选择。
c)可靠性差,任何线路或节点的故障都有可能引起全网故障,且故障检测困难。
d)易于安装,组建网络费用低。
3)星型拓扑结构:每个节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路与中心节点(如交换机、集线器)相连。
特点:a)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管理,易实现结构化布线,结构易扩充。
b)通信线路专用,电缆成本较高。
c)中心节点负担重,易成为信息传输的瓶颈,且中心节点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全网瘫痪。
d)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由中心节点控制与管理,中心节点的可靠性决定了整个网络的可靠性。
11、简述网络传输介质及其分类。
答:传输介质是指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之间的物理媒体,(其性能特点对传输速度、通信距离、可连接的网络节点数目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均有很大的影响,)可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类,有线网络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地球上的大气层为无线传输提供了部分物理通道,即无线传输介质。
12、说明ISO/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及层次功能。
答: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的服务。
数据链路层:在相邻节点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并将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将数据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为数据在主机之间传输创建链路,为分组选择最佳路径。
传输层: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的发送报文,以及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会话层:提供两个相互通信应用进程之间的会话机制,负责维护两个节点之间会话的建立、管理和终止。
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应用层:确定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应用进程与网络之间提供接口服务。
13、说明OSI环境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答:1)主机A发送的数据单元到应用层,应用层为数据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3)会话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成会话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送到传输层、4)传输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成传输层的服务数据单元(即报文),然后传输到网络层、5)网络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构成网络层的服务数据单元(即分组),然后传输到数据链路层、6)数据链路层为数据加上本层控制信息,构成数据链路层的服务数据单元(即帧),传送到物理层、7)帧传送到物理层,将以比特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
当比特流到达目的节点主机B时,再从物理层逐层上传,最终由主机B接收。
14、网络数据通信有哪些技术指标?答:高速度、大容量、低误码。
15、简述传输速率、信道带宽、信道容量的概念。
答:数据传输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在传输介质上所穿送的数据量。
信道带宽是指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所占用的频率范围。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能够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单位是位每秒(b/s). 16、网络有哪些主要的数据传输形式?答:按照使用的信道数量将通信方式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按照通信信道的传输方向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根据信号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此外,为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又涉及到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
17、简述信道复用的基本思想和技术形式。
答:(1)信道复用是指两个或多个用户公用信道的一种机制,通过多路复用技术,多个终端能共享一条高速信道,从而达到节省信道资源的目的;(2)多用复用技术将若干个彼此无关的信号通过多路转换器汇集到一起,然后通过一条物理线路进行传输,在接受端将汇集的信号再经过多路转换器设备分离成原来各个单独的信号。
18、网络中的数据交换有哪几种方式?答: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高速交换。
19、简述报文交换和电路交换方式的区别。
答:报文交换比电路交换 1)线路效率高2)节点可暂存报文并对报文进行差错控制和码制转换3)电路交换网络中,通信量很大时将不能接收某些信息,但报文交换却仍可以4)可以方便的把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节点5)可以建立报文优先权,让优先级高的报文优先传送。
20、简述分组交换中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的区别。
答:虚电路每次分组发送前要在收发双方建立一条逻辑连接,而数据报不需;数据报每个分组在传送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而虚电路不要;数据报不同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时可能会出现乱序现象,而虚电路不会。
第二章局域网技术习题答案整理人:窦汉杰丁翔洲一、填空题1、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2、冲突检测 CSMA/CD;3、先听后发延迟重发;4、共享介质并发连接;5、双绞线 RJ-45接头;6、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7、星型环型;8、双绞线光导纤维;9、CSMA/CD 令牌环令牌总线;10、介质访问控制(MAC)逻辑连接控制(LLC);11、4 8 屏蔽双绞线单;12、广播式 CSMA/CD 星型双绞线;13、局域网交换机并发;14、直接交换式存储转发交换式改进直接交换式;15、基于交换机端口实现VLAN的划分基于MAC地址实现VLAN的划分基于网络层地址实现VLAN的划分;16、对等接入方式中心接入方式;17、10 Base-T 100;18、CSMA/CD 介质访问控制;19、无线局域网技术;20、共享介质交换二、选择题1-5、DBDCB 6-10、BBAAA 11-17、DABDCBA三、简答题1、简述局域网的组成答:局域网的组成通常包括主机,网络适配器,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