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的活动

合集下载

陆战经典之四渡赤水出奇兵导游词3篇

陆战经典之四渡赤水出奇兵导游词3篇

陆战经典之四渡赤水出奇兵导游词3篇四渡赤水是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陆战经典之四渡赤水出奇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四渡赤水是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

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出湖南同红2、红6军团会合,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逼进,企图"围剿"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川黔两省边境地区。

在敌人各路大军分进合击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宜宾、泸州之间北渡长江,进入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创建新苏区。

1月19日,中央红军分3路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

26日,毛泽东在向土城行军途中,同朱德、周恩来等察看地形,建议在土城以东青杠坡山谷地带,围歼尾追的川军。

28日,红3、红5军团对川军2个旅经过几个小时激战,没有取得较大战果。

朱德要求到前线直接指挥,毛泽东不同意。

朱德把帽子一脱说:"老伙计,不要光考虑我个人的安全。

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毛泽东终于点头。

朱德到达前沿阵地,给苦战中的红军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

毛泽东令已到赤水的红1军团急速返回增援,令陈赓、宋仁穷领导的干部团急赴前线,发起反冲锋,终于打退了川军的进攻,予敌以重创。

此时,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

毛泽东等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

1月29日,红军分3路从元厚、土城地区一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3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3张PPT)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4、红军长征中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哪一事件后__C___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5、红军长征结束时胜利会师的三大主力是:①红一方面
军 ②红二方面军 ③红三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___B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红军红过军草地过穿草的草地鞋

吴起镇
1935年10月
00中5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长征的胜利
(1)陕北会师: 时间: 1935年10月 军队: 党中央、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2)三大主力会师: 时间: 1936年10月 军队: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 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
请思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 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 业不断推向前进。

贵州省情 第二章教案

贵州省情 第二章教案
旧石器晚期:有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等遗址,形成贵州旧石器时代重要的区域性特征。
从贵州考古的这些重要发现,表明云贵高原可能是“人类起源的摇篮”之一。过去不仅外界不了解,我们自己也不了解。我想在学习这个知识之前,我们也就只是从课本里知道周口店文化而以。贵州历史不为人知的地方太多。虽然我们不可能向考古的专业人事那样对贵州的历史研究得这么透彻,但至少应该像中国人知道周口店那样,作为一个贵州人也应该知道黔西观音洞等等古文化吧。
所谓“羁縻州”,即由朝廷指派归附的地方土著首领统治,子孙世袭,土著首领在其统治范围内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与朝廷保持比较松散的羁縻关系。
所谓“藩国”,是指中央王朝对其统属关系比较松散的地方政权。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是中央王朝对其统属关系比较松散的地方政权。
五、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
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贵州”,相当于今贵阳地区,因州南有水方如矩(今贵阳四方河),故名矩州。
它不仅是我国长江以南材料最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遗址,而且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三个重要类型之一,它与北京周口店文化、陕西西侯度文化三足鼎立。
中期:有桐梓岩灰洞文化遗址(见图),是南方少见的遗址之一,20世纪70-80年代,科学家又对桐梓岩灰洞进行发掘,发现古人类牙化石7枚,考证距今约20.6万年,还发现了炭屑和烧过的碎骨化石,这是华南地区古人类最早用火的证据。是长江以南地区最先用火的地方。
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在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我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度时期。党在这个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在这个相当长的时期中,逐步完成“三大改造””。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长征贵州小故事

长征贵州小故事

长征贵州小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长征的背景和意义2.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历程3.贵州人民对红军长征的支持4.长征贵州小故事的意义正文(篇1)一、长征的背景和意义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在中共领导下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

1934 年 10 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征程。

长征的胜利,不仅使红军得以保存实力,还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力,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二、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历程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历程,是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贵州,红军经历了许多艰苦的战斗,如攻克遵义、四渡赤水等。

特别是遵义会议的召开,使红军得以在组织上和军事上重新振作,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贵州人民对红军长征的支持在红军长征经过贵州的过程中,贵州人民对红军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他们为红军提供粮食、衣物、药品等必需品,有的还直接参加了红军。

贵州人民的支持,是红军在贵州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四、长征贵州小故事的意义长征贵州小故事,是记录红军长征在贵州历程的一部珍贵史料。

它不仅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苦,也展现了贵州人民对红军的支持。

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长征的历史,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贵州人民对革命的贡献。

目录(篇2)1.长征背景及意义2.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历程3.贵州人民对红军长征的支持4.长征贵州小故事的内容及意义5.总结正文(篇2)一、长征背景及意义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在中共领导下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

1934 年 10 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历时两年多,跨越了十一个省,最终在 1936 年 10 月到达陕北。

长征的胜利,不仅使中国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也为今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历程在长征过程中,红军在贵州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

1935 年 1 月,红军攻克遵义城,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答案(1)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答案(1)

《贵州省情教程》第四版平时作业册教师签名:▁▁▁▁▁▁▁▁所属院校:▁▁▁▁▁▁▁▁▁▁▁▁▁▁▁▁▁▁▁所学专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第一次平时作业(第一、二、三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3. 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9.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为亿吨,列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山西、内蒙、新疆和陕西,相当于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贵阳市)。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

122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 王新华·地方文史黔东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古镇,是一块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的神圣土地。

而位于木黄镇街上古色古香的水府宫里,红军长征时留下来的一件件文物和一张张图片,都清晰地记载了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那段光辉的历史。

一、红军长征史上的首次胜利会师——贵州省印江自治县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黔东印江木黄水府宫,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l8l6)。

坐东南向西北,系二进高封火墙围护对称封闭式古建筑,占地面积882平方米,现存有牌楼式大门、戏楼、耳房、前后天井、正殿、后殿等建筑,系砖、木、石结构古建筑。

封火墙通高十米。

牌楼式大门为三重檐四柱三层砖石结构。

大门三层楷体竖书“水府宫”,短檐小青瓦顶饰扇状兵械葫芦宝顶。

双檐式石库门。

戏楼一进为戏楼倒座,石砌底台基,鼓形石柱础,落地柱6根,其结构为抬梁结构,戏楼两侧为单坡式青瓦顶耳房。

戏楼南北翼角高翘,饰云雷纹,周饰卷枝叶纹。

檐下为斗拱式封檐屋顶饰葫芦宝顶,琉璃瓦履面。

前檐两个雕狮,望柱为抱厦,卷棚为正方形藻井重叠呈莲花状。

正面横枋浮雕“空城计”等五幅历史故事图案,两端饰浮雕龙头。

楼底及天井地面皆是扁小的鹅卵石墁铺。

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青瓦顶,明间梁架上用驼峰,花草造型穿插枋。

面壁现已改为木板,大梁题记原为太极八卦图及修建年代,现仅存太极图。

1934年5月,夏曦、贺龙、关向应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原红二军团)由洪湖地区转战千里,5月14日从四川彭水西渡乌江挺进黔东。

6月1日,红三军攻占沿河县城,接着先后木黄水府宫萧克题“会师纪念馆”匾额CHINESE ARTISTS IN PAINTING & CALLIGRAPHY 2016 10 .总第 期. All Rights Reserved.占领了沿河、印江、德江、松桃、酉阳、秀山六县毗连地区,收编了活跃在黔东各地的大部分“神兵”,组建了黔东纵队,后改编为黔东独立师。

6月19日,中共湘鄂西分局在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黔东特区,建立各种群众组织和各级苏维埃政府,收编神兵为红三军黔东纵队,冉少波(印江人氏、黄埔军校毕业)为师长,熊仲卿为政委。

红军长征在贵州及其历史地位文化价值

红军长征在贵州及其历史地位文化价值
的红 二军团 )胜利会师 ,会师时仅 剩3 3 ( 1 0 多人。 在近8 ( 1 天 的西征 历程 中 ,红六军团连续行军作战 .跨 越敌
境5 0 0 0 多公里 ,战胜了湘 、粤 、桂 、黔四省敌军 的围追堵
截 和无数艰难险阻 ,胜 利完成了中共中央 、中革军委 交给
的战略任务 。
议 。1 9 3 4 年1 2 月1 2 日,中共 中央 负责 人在 湖南通道举行 紧
员 、掩埋烈士遗体 ,仅遵 义 “ 贫民医院”抢救医治红军伤
病 员就 达数 百人。
急会议 ,会议经过激烈 争论 后决定暂时转兵贵州 。1 2 月1 4
日红 军攻 占 贵州 1 黎平。
中央红 军长征在贵州 I 期 间 ,贵州 的地下党组织积极配 合 中央 红军的军事 行动 。1 9 3 5 年2 月 ,中央派杨 涛 ( 潘汉 年) 到贵阳 ,与中共贵州 1 省工委接上头 ,传达了中央指示。
省工委接受任务后,积极开展工作 。省工委书记 林青和省工 委委员秦天真分别通过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完成 了窃取敌人
中央 红 军在 贵 州 1 活 动长 达 4 个 多 月 ,途 经 黎平 、遵 义 、安 顺 、毕节 、盘 县等4 0 多个县 ( 市 )。贵 州 是中央
红 军长 征经过 的I 1 个省 中活动 时间最 长 、活动区域范 围最 广 、发生重大事件最 多的省份 之一。尤其是 中共 中央政治 局先后召开了 以遵 义会议 为标 志的系列重要会议 ,实现了 中国革命 的伟大转折 。中央红军 先后取得 了强渡乌江 、 激 战娄 山关 、四渡赤水等战斗 、 战役 的胜利 ,摆脱了被动挨 打 的不利局面 ,跳 出了 几十 万国民党 军的包围圈 ,取得了
贵 州人 民对红 军长征的有 力支持

八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八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2.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

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3.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

教学难点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毛泽东〈七律·长征〉手迹》,介绍图片展示的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提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他们在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探究新知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一)战略转移【教师活动】出示《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讲述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

提问:国民党对红军采取了什么行动?【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围剿”红军。

【教师活动】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学生活动】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使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讲述1934年10月红军从瑞金出发,突围西进,攻克贵州遵义的过程。

(二)遵义会议【教师活动】出示图片《遵义会议会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知道: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答案(1)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答案(1)

《贵州省情教程》第四版平时作业册教师签名:▁▁▁▁▁▁▁▁所属院校:▁▁▁▁▁▁▁▁▁▁▁▁▁▁▁▁▁▁▁所学专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第一次平时作业(第一、二、三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3. 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 )和(丘陵 )。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9.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为488.64亿吨,列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山西、内蒙、新疆和陕西,相当于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贵阳市)。

贵州省地域文化答案

贵州省地域文化答案

地域文化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山地)和(丘陵)。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5.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

6.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洲),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7.贵州省20010年末总人口为(4036.75)万人,人口密度为(229.1)人/平方千米。

8.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9.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玉屏侗族)自治县。

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10.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11.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12.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贵州省情教程文稿--第 三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缩减版)

贵州省情教程文稿--第 三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缩减版)

第三章悠久的发展历史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

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贵州历史发展悠久。

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

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

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

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逐步建立。

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

明代,贵州建省。

清代,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火种。

1949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贵州的历史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第一节从古夜郎到贵州一、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考古学家认为,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度和贵州黔西观音洞,分别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

岩灰洞的人牙化石被命名为“桐梓人”。

此外,还在贵州高原先后发现了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水城人”和“大洞人”,发现若干晚期智人化石,已定名的有“兴义人”、“穿洞人”等。

盘县大洞遗址是一个规模巨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水城人”开创的打制石器方法,被称为“锐棱砸击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二、古夜郎的兴起秦统一中国以后,派常“略通五尺道”,在夜郎地区发展交通,在部分地区设置郡县,派遣官吏治理,加强对夜郎国的控制。

三、郡县制在夜郎地区的建立四、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牂牁的发展五、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第二节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一、贵州行省的建立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其主要标志,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屯田与贵州的开发屯田源于屯戍,具有移民实边、寓兵于农、军食自赡等意义。

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

军屯系卫所官兵屯田,目的是“且耕且战”,以足军粮。

《贵州省情》部分考试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情》部分考试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情》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3.(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12. 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2 )个地区和(88 )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红九军团长征在贵州期间的历史作用

红九军团长征在贵州期间的历史作用

红九军团长征在贵州期间的历史作用作者:马菲菲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21期摘要:红九军团作为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重要队伍,长征期间在云、贵、川三省辗转活动,历时时间较长,转战战线长。

虽然军团队伍士兵数量较少,但短小精悍,利于行动,且有较强的战斗力,因此承担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要掩护任务。

关键词:长征;红九军团;贵州;作用红九军团是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中一支率创奇迹的部队,1934年9月30日从福建长汀出发,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等11个省份完成长征。

红九军团是走的时间最长、行进里程最长的队伍,为中国工农红军最终完成长征做出了巨大贡献。

1 黔东南地区扰乱敌军视线1934年12月13日中央红军一部——红九军团占领贵州锦屏,14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县城,16日林彪、聂荣臻发布致朱德《关于目前我军应在黎平西北略事休整等战略行动建议》电文,内容(部分)如下:朱主席:在上述情况下,我军主力应利用目前机会在黎平西北一带略事休息、整顿与集结,并以一部阻滞追敌,一部(九军团)向锦平(屏)以北威胁,与掩护我军基本企图,并诱湘敌向锦屏方向前进(使我将来不能侧击他们,只能向我尾追)。

我主力略事休息整顿后,重新布置经施秉以南向镇雄关、绥阳,綦江、纳溪、毕节,而以桐梓、遵义、仁怀为中心之地域前进。

在前进途中须决心消灭阻我前进之黔敌,以便巩固尔后再新发展之便。

林、聂十六日十八时[1]178从电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后由湖南进入贵州,仍然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由于敌军内部不团结,中央红军可以利用相关策略摆脱敌人的追击。

林彪、聂荣臻发布致朱德电文建议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吸引敌军至锦屏附近,为我军大部队的行进及修整赢得时间。

16日,朱德《关于我军突破黔敌清水江、沅江第二道防线的部署》电文回复林彪、聂荣臻,内容(部分)如下:各军团、纵队首长:A、我一师昨占黎平城。

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贵州是中国工农红军活动的重要地区,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许多伟大的胜利,也留下了许多历史纪念胜地。

首先,贵州苗寨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地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在苗寨发动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胜利,苗寨也成为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

现在,苗寨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名胜,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
来参观。

其次,贵州毕节的赤水河也是中国工农红军活动的重要地点。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在
赤水河发动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胜利,赤水河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

现在,赤水河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名胜,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最后,贵州黔西南的贞丰县也是中国工农红军活动的重要地点。

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
在贞丰县发动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了胜利,贞丰县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
源地。

现在,贞丰县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名胜,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总之,贵州是中国工农红军活动的重要地区,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许多伟大的胜利,也留下了许多历史纪念胜地,如苗寨、赤水河、贞丰县等,这些历史纪念胜地不仅是
中国工农红军活动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共产党发源地的重要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在贵州

红军长征在贵州

(二)、转战贵州
湘江之战后,国民党判断中央 红军要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 沿途布下重兵,企图围歼中央红军。 博古、李德仍然坚持按原定计划前 进。这使中央红军面临全军覆灭危 险。危急关头,在担架上办公成效 卓著的毛泽东建议放弃原定计划, 立即转兵向西,向敌人力量薄弱的 贵州进军。
(三)、通道会议
(七)、遵义会议

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 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 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有王 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 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 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 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 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及翻译伍修权也 列席了会议。
红二、六军团(后 来的红二方面军)在粉 碎敌人围剿后,在1935 年11月,主动撤离湘鄂 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 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 金)会师。会师后,中央决定继 续北上,张国涛则反对北上,坚 持南下。 9月,红一方面军先行北上, 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镇,出 发时8万多人,到达陕北时7000 多人。
张闻天按照会前与毛 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 意见,作了反对“左”倾 军事错误的报告,比较系 统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 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毛泽东接着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 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 析和批评。针对博古等人强调敌强我弱,毛 泽东指出:第一次反围剿时,敌10万,我4 万,是2.5比1;第二次反围剿时,敌20万, 我4万,是5比1;第三次反围剿时,敌30万, 我3万,是10比1;第四次反围剿时,敌50 万,我5万,是10比1;第五次反围剿时, 敌50万,我10万,是5比1。毛泽东还给他 们扣上三顶不大不小的帽子:进攻中的冒险 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 义。 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 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

转战贵州的中国工农红军

转战贵州的中国工农红军

转战贵州的中国工农红军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沿着红军长征路线调查征集红军历史文物时,在习水县化民乡,记录下红军四渡赤水迂回转战中,曾在当地一位农民家短暂停留的红军,书写在他家板壁上的这样一首诗:春风万里马蹄忙,踏遍河山扫稗粮,只要群众登袵席,枪林弹雨又何妨。

这首诗,见证了当年红军为了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与国民党反动派顽强斗争和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

红军转战贵州,踏遍68个县市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大量的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

这些,成为我省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它,告诉我们:没有红军的长征,就没有抗战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从1930年到1936年的七年间,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五次入黔,战斗在贵州高原上。

他们是:红七军,进入贵州的第一支工农红军1929 年12月11日,在邓小平、张云逸的领导下,举行广西百色起义,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成立右江苏维埃政府,同时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邓小平任政委、张云逸任军长。

百色起义后。

邓小平又赶到龙州,部署龙州起义。

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成功,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和红八军,邓小平兼任政委,俞作豫任军长。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震惊了广西桂系军阀,调集部队首先进犯左江根据地。

红八军虽英勇抗击,但寡不敌众,龙州失陷。

红八军军部及二纵队损失殆尽,一纵队被迫转移。

接着,桂军又加强力量进攻右江革命根据地,红七军退出百色,留下第三纵队坚持斗争,军部率一、二纵队转向外线到黔桂边开展游击战争,相机发展。

红军约3000人,在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率领下艰苦转战,于1930年4月初从荔波县境进入贵州。

为解决部队的弹药缺乏,给养困难,并转移敌人的注意力,前敌委员会决定秘密通过大苗山,袭击榕江县城。

榕江是贵州军阀在湘黔边的作战部队的后勤基地,由王家烈所部一副师长率包括机枪营、炮兵营和保安团在内的800余人驻守。

红军越过人迹罕至的大苗山后,趁敌不备发起攻击,敌军凭借坚固城垣负隅顽抗,未能得手。

四渡赤水PPT课件

四渡赤水PPT课件

三 渡 赤 水
我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 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企图采取堡垒与重点进攻相结合 的战法,南守北攻,围歼我军于遵义、鸭溪这一狭窄地区。 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我军将计就计,伪装在 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敌迫进,然后再转兵西北,寻求 新的机动。同时,以红3军团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动,调 动敌周浑元部向南和吴奇伟部向西,尔后转用兵力攻击鲁 班场守敌。 我军这一行动果然调动了敌人,当敌吴奇伟部 北渡乌江和滇军孙渡部靠近我军之际,3月11日,我军突 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16日从茅台第三次渡过赤 水河,再入川南。 敌误以为我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向 川南压逼我军,企图再次对我形成合围,聚歼我军于长江 南岸地区。 为进一步造成对方的错觉和不意,3月21日, 红军以1个团的兵力伪装主力,继续向川南的古蔺、叙永 方向前进,引追兵向西。
胜利原因
• 政治方面: • 一、领导因素, 一渡与二渡时,毛泽东尚 未取得军事行动领导权, 是由朱德全权指挥的。二 渡之后,成立了三人军事 小组,毛泽东才参与领导 了三渡与四渡。 • 二、朱德早 年曾在云贵川一带作战, 对这一带的地形与民情十 分熟悉。 • 三、情报工作的 成功。 • 军事方面: • 一、我军首 先能够从敌我双方的实际 情况出发,不断调整行动 方向。 • 二、我军充 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争 取和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 三、我军在运 动战中,正确地处理“打” 与“走”的关系。
四 渡 赤 水
1935年3月21日,红军 第四次渡过赤水,开始 了当年“擒贼先擒王” 的“斩首行动”。毛泽 东“明修栈道暗渡陈 仓”,一面下令小部红 军大张旗鼓地北上,一 面却率主力昼伏夜行, 秘密南下奔袭蒋介石所 在的贵阳。在这一过程 中,毛泽东迫使蒋介石 按照红军的意图三调滇 军,为红军进军云南让 开了路。

最新贵州省情问答

最新贵州省情问答

贵州师范大学最新《贵州省情》复习题纲1、认识省情正确的观点:一是要用系统全面的观点,二是要用发展的观点,三是要用辩证的观点。

2、贵州省情基本特点:(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

(2)多民族团结合作杂居的社会环境。

(3)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经济。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4、贵州位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

5、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全省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

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和丘陵占92.5%,山间小盆地占7.5%。

6、贵州喀斯特出露面积为10.9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7、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5℃左右。

全省气候复杂多样,各地差异较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8、贵州已发现矿产123种,已探明储量的76种,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的有41种,优势矿产主要有铝、磷、锰等。

9、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隆起于四川盘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亚势带高原山地。

省境东西相距595千米,南北相距509千米。

10、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处是玉屏,平均海拔541米。

11、贵州地貌类型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

12、从点上看,西部赫章韭菜坪最高,海拨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拨148米。

13、贵州年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小,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上下。

极端最高气温是铜仁,最高气温达42℃。

极端最低气温是威宁,低达-15.3℃。

14、贵州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5、贵州东部为山地丘陵区,北部为中山峡谷区,中部为山原丘陵盆地区,南部为山地河谷区,西南部为山原丘陵地区,西北部为山原山地区。

16、贵州降雨量多,有3个多雨区和2个少雨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月13日,中央红军从通道分两路转兵 月 日 西进。 西进。一路由当时通道县城的县溪进入 靖州县的新厂、平茶,然后由新厂、平 靖州县的新厂、平茶,然后由新厂、 茶分两路进入贵州。 茶分两路进入贵州。一路由通道的播阳 进入贵州的洪州向黎平进军。是日, 进入贵州的洪州向黎平进军。是日,军 委又向各军团、纵队发出“ 委又向各军团、纵队发出“迅速脱离桂 西入贵州,寻求机会, 敌,西入贵州,寻求机会,以便转入黔 的电令。 日 北”的电令。14日,中央纵队进入黔境 军委又命令活动在湘西的红二、 后,军委又命令活动在湘西的红二、六 军团,要配合行动,调动或牵制黔阳、 军团,要配合行动,调动或牵制黔阳、 芷江、洪江的敌人, 芷江、洪江的敌人,以便策应中央红军 向黔北进军。 日 向黔北进军。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 开了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讨论了战略方 开了政治局会议, 针问题, 针问题,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在通道会议 上提出的转兵贵州的正确主张
■一渡:先胜后败 一渡: ■再渡:连战连捷 再渡: ■三渡:诱敌向西 三渡: ■四渡:从容脱困 四渡:
1935年2月5-9日中共中央政治 局在扎西(今威信)地区连续召开 几次会议,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 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 议。会议还讨论了中央红军的进军 方向、部队缩编、苏区中央分局和 红二、红六军团的战略方针及组织 等问题。会议的决议以中共中央书 记处名义发布,张闻天、毛泽东、 陈云等分别到军委纵队和各军团干 部会议上传达。扎西会议是继遵义 会议后的一次重要会议,对贯彻遵 义会议精神,实现党和红军的战略 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 猴场会议后,中央红军向乌 江挺进。乌江又名黔江,是 贵州第一大江,两岸都是悬 崖绝壁,水流湍急,江中有 许多暗礁,自古就有天险之 称。1935年1月2日、3日,红 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第二 师第四团先后在乌江回龙场 渡口和江界河渡口强渡成功 。1月5日,红三军团第十团 在茶山关渡口渡过乌江。至1 月6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 江,把国民党“追剿军”甩 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1月 7日,红军占领遵义。
制作人:铜仁学院中文系10级
杨顺
扎西会议
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的活动作用
• 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历时6年之久,先后 攻克32座县城,纵横驰骋于全省五分之四 的地方,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播下 了革命火种。 • 红军在转战贵州期间,宣传北上抗日、反 抗日统一战线等主张对团结贵州社会各阶 级、各阶层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重要 作用。 • 贵州成为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 地。
.通道会议后,中 通道会议后, 通道会议后 央红军分两路进 入贵州黎平县境 (首先进入黎平 县三省坡), 县三省坡), 1934年12月14日, 年 月 日 在潭溪击溃黔敌 周芳仁旅第七团, 周芳仁旅第七团 同日,攻占黎平县在长征中,中央红军和红 二、六军团长征途经湖南 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 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 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 史称通道会议。 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 况紧急, 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 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 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人 飞行会议” 称“飞行会议”,史书上 没有详细记载, 没有详细记载,是鲜为人 知的一次重要会议。 知的一次重要会议。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跳出重围
.时间:1935年1月中旬到 月初 时间: 月中旬到4月初 时间 年 月中旬到 .地点:贵州、四川、云南的边界赤 地点: 地点 贵州、四川、 水河流域 .参与部队:中央红军 参与部队: 参与部队 .概述:灵活机动,突出重围 概述: 概述 灵活机动,
.四渡赤水,被毛泽东自称为军事指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挥生涯中的“得意之作” 挥生涯中的“得意之作”。 四渡赤水是一组环环相扣的战斗, .四渡赤水是一组环环相扣的战斗, 1935年 月中旬到4月初南渡乌江, 从1935年1月中旬到4月初南渡乌江, 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 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的边 界赤水河流域转了三个月,走了110 界赤水河流域转了三个月,走了110 个城镇。整组战斗败中有胜, 个城镇。整组战斗败中有胜,胜中 有败,先败后胜,反败为胜。 有败,先败后胜,反败为胜。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 那么四渡赤水的胜利就挽救了中国 工农红军。 工农红军。
黎平会议
1934年12月18日,在贵州黎 年 月 日 平县召开黎平会议, 平县召开黎平会议,会议最后 通过了《 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 方针之决定》 明确提出: 方针之决定》,明确提出:“ 新的根据地应该是川黔边区地 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地 在不利的条件下, 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 移至遵义西北地区。 移至遵义西北地区。”黎平会 议讨论了红军的整编方案, 议讨论了红军的整编方案,决 定撤销红八军团建制, 定撤销红八军团建制,将八军 团并入红五军团;军委第一、 团并入红五军团;军委第一、 二纵队合并为军委纵队, 二纵队合并为军委纵队,由刘 伯承任司令员、 伯承任司令员、陈云任政治委 叶剑英任副司令员。 员、叶剑英任副司令员。
突破乌江(1934年1月2日—6日)
遵义会议
• 1935年1月15日至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 年 月 日至 日至17日 扩大会议。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 扩大会议。会议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 总结的主报告,周恩来作副报告。接着, ”总结的主报告,周恩来作副报告。接着,张闻天 作反报告,毛泽东、王稼祥作了重要发言。 作反报告,毛泽东、王稼祥作了重要发言。他们尖 锐地批评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 锐地批评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实行单 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退却逃跑的错误。 纯防御、在战略转移中实行退却逃跑的错误。经过 激烈争辩,多数人同意张闻天、毛泽东、 激烈争辩,多数人同意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的 报告和意见,认为博古的总结报告是不正确的。 报告和意见,认为博古的总结报告是不正确的。会 议将毛泽东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议将毛泽东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 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 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 的决议》 会议还决定取消长征前成立的“ 的决议》。会议还决定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 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 ”,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 ,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指挥下最后决心 的负责者。 的负责者。
猴场会议
• 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 决定》,提出首先在以遵义为中心的黔 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创建新的根据地的 战略任务。转兵贵州,使中央红军避免 了陷入重围的危险,取得了主动权。 会议作出的最重要的是一条决定, 是“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 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作 报告。”这条决定实际上剥夺了博古、 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的活动
转兵贵州的原因
一: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指导下导致第五次
反围剿失败。 二:红军转战湘西过程中湘江战役的失败, 红军力量锐减不得不改变战略方向。 三:贵州位于山区特别是黔北重镇遵义军事 地理、战略位置重要,国民党反动统治力量相 对薄弱有利于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开展。
中央红军转兵贵州(1934年12月 中央红军转兵贵州(1934年12月1日—1月1日)
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 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 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 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 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 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 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 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中 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 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 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变到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 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连克锦 屏、剑河、台江、镇远、施秉 、黄平、余庆7座县城,12月底 占领乌江南岸的猴场(今瓮安 草塘)。1934年12月31日晚至 1935年1月1日凌晨,中共中央政 治局在猴场下司村宋家湾豪绅 宋泽生的住宅举行会议,史称 “猴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 祥、张闻天、李富春、李德、 博古、伍修权(翻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