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文化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加强政府与群众的联系、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共发放问卷100份,实地走访5个基层单位。

三、调研结果1. 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大多数基层单位重视文化建设,普遍开展了各类文艺活动、书法、摄影等文化培训,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

此外,一些基层单位还通过举办社区文化节、文化讲座等形式,扩大了基层文化影响。

2. 基层文化建设的问题(1)资源匮乏:一些基层单位经费有限,缺乏专业的文化设施和器材,无法满足广大职工的文化需求。

(2)文化创新不足:一些基层单位文化活动过于重复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难以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3)参与度不高:部分职工对基层文化建设的参与度较低,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基层文化活动的效果。

3. 基层文化建设的挑战(1)社会发展的多元性:社会人口结构和需求多元化,对基层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2)效益评估的缺失:缺乏对基层文化建设效益的科学评估方法,对投入的资金和精力难以进行准确评估。

(3)文化人才的缺乏:一些基层单位在进行文化活动时,缺乏专业化和艺术化的指导,影响了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四、对策建议为了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本调研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地,以更好地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

(2)创新形式:基层单位应当注重形式的创新,开展更多有趣、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提高参与度。

(3)注重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基层单位应当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等多种方式宣传文化活动,并积极开展文化培训,鼓励职工参与。

(4)加强人才储备:基层单位应当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基层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基层文化建设情况,为党委政府指导基层文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结合苏陈镇开展的文化产业统计调查,我们深入到基层文化阵地进行调研。

一、村级文化广场建设情况村级文化广场是由党委、政府打造的最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是最接近群众、最方便群众的基层文化阵地,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苏陈镇共建有村级文化广场10个,这些村级文化广场分布在各个行政村和社区,大部分村文化广场同现代党员远程教育基层网点有机结合,从而使文化广场的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图书室、文化娱乐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在这些文化广场中,基本都有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及自娱自乐的文艺演唱队,常年活动在文化广场和街头巷尾,逐步形成这样的规律: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秧歌、戏曲、腰鼓等)一般在传统节日或庙会时进行,农闲季节的文化活动主要有书画、篮球、乒乓球、、戏剧演唱、农业科技讲座、图书阅览等活动。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村现有的文化广场之所以能够持续繁荣发展,其主要因素有四点:一是文化广场建设符合与时俱进要求,起点高、上档次,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条件优越,对群众吸引力强;二是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三是坚持常年组织活动,其形式、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文化广场人气旺、风气正,健康文明;四是村两委对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正确引导、热情鼓励、大力支持,村干部带头参与,群众爱好什么,村干部就倡导什么,发挥文艺骨干的作用;组织文艺爱好者成立业余文艺宣传队,筹集一定的活动经费,购买乐器、置办服装,农闲时节每天在文化广场排节目;聘请退休教师专门编写新农村建设题材的小品小戏供宣传队演唱,群众喜闻乐见。

二、乡镇广场文化建设现状近年来,我镇广场文化工作立足基层,面向群众,本着“文化部门组织,村民自觉参与,活动经常开展”的原则,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走出了一条发展繁荣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的新路子。

镇调研文化工作情况汇报

镇调研文化工作情况汇报

镇调研文化工作情况汇报近期,我对本镇文化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一、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本镇文化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包括图书馆、文化广场、博物馆等,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娱乐场所。

但在部分乡镇和村庄,文化设施建设仍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本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书画展、戏曲表演、文学讲座等,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但在一些偏远地区,文化活动开展不够充分,需要加大力度,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三、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本镇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文化队伍,包括书法、舞蹈、音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但在一些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和引进人才。

四、文化传统保护情况。

本镇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活动,如非遗项目保护、古建筑修缮等。

但在现代社会影响下,一些传统文化逐渐失传,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

五、文化工作宣传情况。

本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工作宣传活动,如文化广场宣传、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宣传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六、文化工作管理情况。

本镇建立了健全的文化工作管理体系,包括文化工作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等方面。

但在一些细节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本镇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的投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文化工作宣传,加强文化工作管理,努力提升全镇文化工作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工作基层调研报告

群众文化工作基层调研报告

群众文化工作基层调研报告群众文化工作基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群众文化工作是指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开展具有群众特点和特殊性质的文化活动,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幸福感。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制定问卷,了解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其次,我们选择了几个基层单位进行实地访谈,与文化工作者和群众进行深入交流,获取更为详尽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基层单位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摄影比赛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一些地方还建立了文化志愿者队伍,为基层文化工作提供人力支持。

2. 存在的问题:尽管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有一定的开展,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的地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其次,一些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存在缺乏创新,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

再次,基层单位的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群众文化工作的规模和质量。

最后,一些地区的基层文化设施和场地不完善,给文化活动的举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改进措施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建议:(1)提高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策划和组织能力。

(2)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经费投入,增加对文化活动的支持和资助,为基层单位提供必要的保障。

(3)鼓励和引导基层文化工作者积极创新,提高活动的质量和吸引力。

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交流会议,分享经验和案例。

(4)加强对基层文化设施和场地的改善,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为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基层文化 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 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调研报告《基层文化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基层文化是指在城市或乡村中直接基层居民中传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基层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传承了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体现。

为了深入了解和挖掘基层文化的特点和特色,进行了本次调研报告。

二、调研目的1. 掌握基层文化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了解基层文化对社会的影响;2. 挖掘基层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传承和弘扬基层文化;3. 发现基层文化中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难,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调查,深入乡村、社区等基层地区,了解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2. 采访当地老人、文化传承者,了解基层文化传承的历史和现状;3. 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分析基层文化的发展轨迹和现状。

四、调研结果1. 基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丰富的地方风情和民俗习惯;2. 基层文化传承丰富,但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存在传承断代的危机;3. 基层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民风民俗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基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基层文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基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挖掘和整理基层文化的优秀传统;2. 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作用,将基层文化进行数据化和数字化保存,推广基层文化;3. 加强基层文化教育,培养和支持基层文化传承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传承能力。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对于传承和发展基层文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挖掘和传承基层文化的优秀传统,为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作出新的贡献。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基层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我团队开展了一次实地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
1.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2.调研方法
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将调查对象主要定为基层社区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共发放问卷100份,完成了20次访谈。

三、调研结果
1.基层文化建设现状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对策建议
为了改善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3.完善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度,规范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加强文化宣传和推广。

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加强对基层文化的宣传
和推广,提高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结论
通过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我们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
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基层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基层文化建设一定
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于基层文化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基层文化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基层文化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基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淮安大文化建设、维护群众文化权益,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稳定改革发展大局的需要。

近期我们就基层文化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基层文化建设概况近两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市的基层文化工作取得较好的业绩。

截止2008年底,全市116个乡镇在2006年前已建成60个乡镇文化站,2007年建成21个,2008年建成12个,目前全市仍有23个乡镇文化站没有达标。

县农村文化、社区文化工作较为活跃,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较为丰富。

有不少文化品牌、文化名牌在省内外、国内外榜上有名。

楚州区的博里是全国著名的农民画之乡,近些年来,有近300幅作品先后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挪威、瑞典等国家和地区展出,30多件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

金湖的秧歌、南闸的民歌都是国家级、省级传统特色文化项目。

金湖的秧歌被列为省首批重点保护对象。

南闸民歌被中央电视台采编摄制向海内外推介。

在今年10月份江苏、浙江、上海三个省(市)联合举办的小戏、小品比赛中,我市选送的《忆江南》获得了全省唯一的一个大奖。

在调研中,我们深深地感到,我市的基层文化建设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着一定的情况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二、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一)基层文化阵地偏少。

目前全市各乡镇虽然都有文化站,但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存在“一个人,一间房,一桌一凳一公章”的“五个一”的窘境,很难有所作为,并且文化站多数都在乡镇政府大院内,成了机关的活动室,农民只能“望站兴叹”。

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出现滑坡。

过去遍及农村的广播现在是所剩无几。

农村基层文化活动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文化活动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文化活动调研报告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注重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每个省市都在积极推行一些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心。

本文是对农村基层文化活动进行的调研报告,主要围绕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带来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和种类经过整体调研,我们了解到,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其中,包括乡村文艺晚会、传统文化展示、非遗技艺培训、文化讲座、文化嘉年华等一系列活动。

在内容方面,主要以本地乡土文化、民间故事、传统技艺为主,例如折纸、剪纸、编织、绣花、民族舞蹈、民间歌曲等,活动形式以演出和展览为主,涉及内容实用性强,深受当地居民欢迎。

二、文化活动带来的影响首先,农村基层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农民的文化素质、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的提高,增进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文化活动能够拓展农村居民的知识面,促进当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性和创新意识。

再次,文化活动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凝聚人心,增进社会文化交流,发展社会经济,从而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虽然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在发展中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但也面临着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组织能力不足。

许多地方缺少专业组织人员,很多文化活动仅由当地村委会或干部个人组织,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有序性。

2.资金来源不足。

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资金来源较为有限,大多来自基层财政拨款,难以满足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的需求。

3.文化活动档次不高。

部分文化活动过于简单,缺乏创新性和创造性,没有明显的亮点和特色。

4.文化传承方式不足。

大多数较为传统的文化内容,传承方式单一,靠较为少量的老年人继续传播,较难向年轻一代进行有效的传承和推广。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通用5篇)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通用5篇)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通用5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篇1一、基本情况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区,是全区人口第一大县和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下辖19个乡镇、306个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50.8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8.7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7%,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

文化建设方面,西吉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于20xx年7月由原文化局、旅游局、广电局机构合并成立,下辖文化馆、博物馆、电视台、文工团、图书馆五个事业单位,实有人数175人,专业技术人员166人。

新建文化艺术中心一个,钱币博物馆一个,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其中新建标准化乡镇文化站6个,乡镇一级设有科教文卫中心19个,工作人员62名。

二、各类设施设备配发情况20xx年以来,先后为全县18个乡文化站、24个村文化室、37个农民文化户、21个农民文艺团队和5个社区文艺团队配发了全部设备;为19个乡镇信息资源服务点、68个村级信息资源服务点按要求配发了设备,为306个农家书屋配齐了价值612万元的书柜和书籍,实现了全县306个村农家书屋全覆盖。

三、设施设备管理使用情况文化设备全部配发到位,并且建立了相关财产账目管理,使用情况存在各种不同情况。

乡站点财产由乡政府统一管理使用,其中五个标准化站点,进行集中管理使用,基本发挥作用,其余各乡镇因无专门文化场所和专职文化工作者,设备在乡政府分散管理使用;村文化室、农民文化户、农民(社区)文艺团队所配备的设备,都能严格管理,但使用率较低,缺乏乡一级指导,发挥文化惠民作用不够明显。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西吉县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模和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基层文化调查报告15篇

农村基层文化调查报告15篇

农村基层文化调查报告15篇【第1篇】暑假农村文化实习调查报告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

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

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

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

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 (放映各类科教片)等。

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

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10篇】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一、基本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文化工作部门对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注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基层文化问题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问题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问题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基层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基层文化问题也逐渐浮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基层文化问题,我们开展了一次问卷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了180份有效问卷。

三、调研结果:1. 基层文化建设的认知情况:a. 有8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文化建设对于发展基层社会和提高居民幸福感非常重要。

b. 有6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认知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了解。

2. 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a. 缺乏有效的文化活动和交流渠道:有7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社区缺乏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交流机会,无法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b. 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足:有5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文化队伍缺乏专业人才,对基层文化建设造成了一定困扰。

c. 文化设施和资源不足:有6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社区的文化设施和资源有限,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扩充。

3. 解决基层文化问题的建议:a. 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有90%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大众对基层文化的关注和认知度。

b. 增加文化活动和交流机会:有80%的受访者建议增加基层社区的文化活动和交流机会,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c. 增加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有70%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增加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并改善基层社区的文化设施和资源。

四、调研结论:基于本次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基层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文化活动和交流机会不足、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足、以及文化设施和资源不足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增加文化活动和交流机会、以及增加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

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论,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增加对基层社区的文化活动和交流机会的投入,改善基层社区的文化设施和资源,从而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基层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

为了了解当前基层文化建设情况,掌握各地基层文化建设的经验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的基层组织和居民进行调查。

调研范围包括农村、城市社区等各类基层组织。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意识观念:大部分基层组织和居民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如何推进基层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不理解。

2.资源支持:部分基层组织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包括人力、资金和场地等方面。

3.活动形式:基层组织普遍开展了一些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诗歌朗诵等,但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4.管理体制:部分基层组织对于基层文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文化建设成效不佳。

五、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基层组织和居民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共识,推动文化建设的深入进行。

2.加大资源投入,为基层组织提供更多的人力、资金和场地支持,创造更好的条件开展文化活动。

3.推动活动形式的创新,丰富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参与度。

4.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包括制定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基层文化建设是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任务。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层文化建设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情况,以便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共有XXX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参与了问卷调查,并选择了XXX个代表性地区进行了现场访谈。

3. 调研结果3.1 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规模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目前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的规模较小,平均每个地区只有X人从事相关工作。

这使得基层文化事业的推广和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3.2 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教育背景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基层文化工作者具有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其中XX%的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这反映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3 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调研发现,基层文化工作者在工作中面临一些困扰和挑战。

其中,XX%的人表示工作任务过于繁重,XX%的人认为工作压力较大,需要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3.4 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建议通过现场访谈,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存在于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缺乏专业培训机会:建议增加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机会,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 缺乏合理的薪酬制度:建议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激励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缺乏资源支持:建议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设施。

4. 结论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通过合理的措施和举措,可以推动其更好的发展。

我们建议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支持,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为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注:以上调研报告仅代表本次调研结果,具体实施和改进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基层文化 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 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调研报告基层文化是指在基层组织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了一系列的价值观、信仰、习俗、行为规范等,对基层组织的发展和运行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基层文化的形成是由于不同的地域、族群、行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同的基层组织或许具有不同的文化,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在对基层文化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个主要的特点。

首先,基层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不同区域的基层组织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历史和民俗习惯等的不同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例如,农村的基层组织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亲友关系,而城市的基层组织则更加注重竞争和个人发展。

这种地域特色也体现在当地的习俗和行为规范中。

其次,基层文化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倾向。

基层组织中的成员普遍有着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共同目标,他们习惯于以集体利益为重,注重团队协作和共同进步。

这种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基层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弘扬,也成为基层组织发展的重要动力。

另外,基层文化还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基层组织的人员结构越来越多样化。

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组织。

在这样的基层组织中,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开放、包容的基层文化。

这种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文化特点,为基层组织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最后,基层文化具有扁平化和民主性。

相对于较为官僚化和集权化的中央组织,基层组织更加强调一种扁平的组织结构和民主的决策方式。

在基层组织中,成员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信息的传递较为便捷,各种意见的表达和汇集也更为容易。

这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民主性的决策方式,使得基层组织能够更加适应和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是在基层组织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具有地域特色、集体主义倾向、多元化和开放性以及扁平化和民主性等主要特点。

对于基层组织来说,了解和研究基层文化,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基层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基层文化事业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报告

基层文化事业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报告

基层文化事业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报告
一、工作目标
本次工作的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文化工作要求,
深入推进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维护中华文化
的繁荣发展。

二、任务落实情况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积极的组织开展了各项工作。

具体情
况如下:
1. 文化场馆的建设和运营
截至目前,我们已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文化场馆的建设,建成
了多个文化馆、图书馆和社区文化中心。

我们已经开始组织一些文
化活动,在这些场馆中进行,以便更好地拓展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2. 文化活动的开展
我们在不同场馆建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居民群体的文化需求,开展了大量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
展览、演出、讲座、比赛等,旨在增加居民们的文化娱乐和娱乐时间。

3.文化志愿者培训和认证
为了能够更好地组织这些活动,我们还开展了文化志愿者的培
训和认证工作。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讲师组织课程,帮助志愿者们提
高自己的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工作总结
通过我们的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我们也
感到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仍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如何更
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如何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文
化事业中来?
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把握好机遇,克服困难,为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层文化 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 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调研报告调研对象:基层文化1. 调研目的和背景基层文化是指在社会组织中被广泛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表达方式。

了解基层文化对于深入了解社会组织的运作方式、培养良好的组织氛围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探究基层文化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对社会组织的影响。

2. 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包括参与社会组织的动机、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共向50名社会组织成员发放问卷。

在访谈环节,我们选择了5个典型的社会组织,通过与组织成员和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基层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了保密性原则,确保被调查对象真实、客观地回答问题。

3. 调研结果和分析(1)基层文化的特点调研结果显示,基层文化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归属感强:参与者普遍认同组织的理念和目标,对组织有强烈的归属感。

- 尊重和谐:组织成员之间注重相互尊重和沟通,致力于维护组织内部的和谐氛围。

- 职责分工明确:组织中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和职责,便于高效的组织运作。

- 共同认同:组织内部形成了一套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成员共同认同并遵守。

(2)基层文化的形成原因访谈结果显示,基层文化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领导力:组织的领导者在制定组织目标和价值观念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 社会环境: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因素会影响基层文化的形成。

- 共同目标:人们在共同的目标下,积极参与组织活动,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3)基层文化对社会组织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基层文化对社会组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凝聚力增强:基层文化的形成促进了组织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提高了组织的整体效能。

- 行为规范化:基层文化为社会组织提供了一套行为规范,使组织成员能够更好地适应组织环境,并减少冲突和误解。

- 提高效率:基层文化使得组织运作更加高效,减少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提升了组织的竞争力。

关于基层文化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基层文化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基层文化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基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淮安大文化建设、维护群众文化权益,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稳定改革发展大局的需要。

近期我们就基层文化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基层文化建设概况近两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市的基层文化工作取得较好的业绩。

截止2008年底,全市116个乡镇在2006年前已建成60个乡镇文化站,2007年建成21个,2008年建成12个,目前全市仍有23个乡镇文化站没有达标。

县农村文化、社区文化工作较为活跃,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较为丰富。

有不少文化品牌、文化名牌在省内外、国内外榜上有名。

楚州区的博里是全国著名的农民画之乡,近些年来,有近300幅作品先后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挪威、瑞典等国家和地区展出,30多件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

金湖的秧歌、南闸的民歌都是国家级、省级传统特色文化项目。

金湖的秧歌被列为省首批重点保护对象。

南闸民歌被中央电视台采编摄制向海内外推介。

在今年10月份江苏、浙江、上海三个省(市)联合举办的小戏、小品比赛中,我市选送的《忆江南》获得了全省唯一的一个大奖。

在调研中,我们深深地感到,我市的基层文化建设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着一定的情况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二、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一)基层文化阵地偏少。

目前全市各乡镇虽然都有文化站,但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存在“一个人,一间房,一桌一凳一公章”的“五个一”的窘境,很难有所作为,并且文化站多数都在乡镇政府大院内,成了机关的活动室,农民只能“望站兴叹”。

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出现滑坡。

过去遍及农村的广播现在是所剩无几。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环节,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基层文化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1.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的方式。

2. 内容:调研范围包括基层文化设施、传统文化传承、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等。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基层文化设施方面,部分基层单位设施落后,面积不足以满足文化活动需要,且质量较低。

2. 传统文化传承方面,部分基层单位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加之新媒体快速发展,部分传统文化正在消亡。

3. 文化活动开展方面,部分基层单位对文化活动重视程度不够,活动品质和水平有待提高。

4. 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部分基层单位文化工作者数量少、素质不高,工作开展受限,亟需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

四、问题解决建议:1.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设施建设,推进基层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2. 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基层单位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加强与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3. 文化活动开展方面,基层单位应加强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提高活动品质和水平,增强文化活动吸引力。

4. 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基层单位应加大对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改善待遇和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层文化工作。

五、结论:基层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提升文化活动开展水平和加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基层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改善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加快推进我市先进文化建设,为赶超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安排,市政协文教委员会、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组织部分委员对农业县(区)基层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于10月15日至17日,深入到平定县冶西镇(村)、锁簧镇(村),盂县路家村镇、牛村镇(村)、下社乡,郊区荫营镇、西南舁乡、李家庄乡柳沟村等8个乡镇10个村的文化站(室)和三个县(区)的文化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重点考察。

市政协副主席张云翔、朱纯国和市、县(区)文化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调查。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文化部门积极努力下,全市农村文化工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活动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以网络建设为基础,有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基本阵地建设情况1、县(区)图书馆平定、盂县、郊区都设有图书馆,馆址独立,馆内有书库、阅览室。

3个图书馆总面积3260平方米,其中,平定馆1500平方米,盂县馆560平方米,郊区馆1200平方米。

目前,3个图书馆藏书量共157843册。

其中,平定馆53543册,盂县馆54300册,郊区馆50000册。

每年各馆购书经费以财政下拨为主。

以2001年为例,平定馆购书经费为2万元,盂县馆0.6万元,郊区馆0.5万元。

平定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8人。

盂县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7人。

郊区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

2、县(区)文化馆平定、盂县、郊区都设有文化馆,均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

主要业务门类有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曲艺、戏剧等,馆内有用于辅导、培训的各类设施、设备,如:各类乐器、音响等。

平定文化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20人,大专以上学历13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4人,2001年,业务活动经费1.8万元。

盂县文化馆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15人,大专以上学历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2001年业务活动经费10万元,全部来自赞助。

郊区文化馆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人,中级职称3人,2001年业务活动经费3万元。

3、乡(镇)文化站全市32个乡镇全部设有文化站,建站率100%。

其中:单独设置17个,综合设置15个。

盂县14个文化站全部为综合设置。

乡(镇)文化站公共房屋建筑总面积2510平方米,平均每个乡(镇)78平方米,平定乡镇平均每个文化站达到223平方米,盂县个别文化站房屋建筑面积不达9平方米。

乡(镇)文化站辅导员共有35人,除盂县12人无编制外,其余23人均为事业编制,占总人数的66%。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总面积493平方米,总藏书7万余册,管理人员全为兼职。

全市1038个村有358个村建有文化室,建室率34%,文化室工作人员338人,全为兼职。

(二)基本队伍建设情况平定文体局现有行政管理人员9人,盂县文体局9人,郊区文体局8人。

3个县(区)共有基层文化员354人,其中平定114人,盂县70人,郊区170人。

平定晋剧团、盂县晋剧团、郊区歌舞团均为自收自支性质,年演出共800场,基本能保证工资。

民间文化队伍逐步壮大。

两县一郊共有农民书屋11个,个体放映队7个,民间业余小剧团200多个。

主要在春节、元宵节、传统庙会等节日期间在各乡(镇)、村范围内组织活动。

共有基层民间艺人170人,其中盂县80人,平定60人,郊区30人,较有名气的有:盂县石其铭(剪纸)、杨双德(根雕)、刘俊福(吹打乐),平定县锁簧镇冯广(摄影)、锁簧镇立璧村郭连增(书法),郊区义东沟村王有(根雕)、下千亩坪村张崇荣(书法)等。

(三)基本活动情况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组织文化馆(站)、图书馆(室)围绕大型节日、庙会及庆典,开展文艺游行、文艺汇演(晚会)、民间艺术展览、各类赛事、文化下乡等活动,群众参与广泛,社会效果良好,极大地丰富了全市人民的文化生活。

目前,我市正积极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81%的村现已达到每月看一场电影的要求。

一是结合我市实际,实施了“一乡一品、一品一特”的文化精品战略。

注重发掘、整理、完善、提高民间文化艺术,在“特”字上下功夫,在“精”字上作文章。

如平定的皇纲、布老虎、威风锣鼓,盂县的牛斗虎,郊区的文迓鼓。

特别是平定县的布老虎作为礼品,走出国门,成为加强我市与国外友好城市文化交流的使者。

二是因地制宜创特色,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文化特色户的工作。

经过几年的创建我市已涌现出剪纸、根雕、布老虎、书法等文化特色户25户。

根据各县(区)、各乡(镇)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开展文化特色村、蒲公英儿童文化园、民间艺术之乡等活动。

如郊区成立了我市第一支农民管乐队,为活跃农民业余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郊区柳沟村从88年至今,每年正月十七举办村文艺晚会,全村上至70岁老人,下至3岁小孩都参加村里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普及极广,年活动达100余次。

三是充分利用“三节”和农村庙会掀起群众文化活动高潮。

在此期间,三个农业县(区)均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如:民间艺术展演、春节文艺汇演、焰火晚会、元宵灯会、广场艺术以及形式多样的科技讲座、时政宣传、体育竞技及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切实活跃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形成了村村有活动、乡乡搞演出、处处闻鼓乐的喜人景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从整体上看,与党的要求、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1、部分领导对基层文化工作认识不到位有的领导不重视文化工作,只抓经济,把基层文化工作作为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来对待,没有把搞好基层文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反而把基层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基层文化工作的责任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造成抓不抓一个样,抓好抓不好一个样的局面。

把创建文化先进县(区)当成阶段性工作来抓,没有一抓到底,进一步巩固提高创建成果。

有的不注重调查研究,忽视对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的掌握,致使具体工作出现了不会抓、抓不好的现象。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尽管我市围绕赶超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步扭转了经济低速运行的局面。

但与周边地区相比,经济运行水平不高,经济增长不快,可用财力有限,致使对文化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县(区)、乡(镇)、文化单位的业务经费更为拮据,基层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困难。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精神,文化扶持资金应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我市这部分资金未真正用于基层文化建设。

仅从县(区)图书馆来看,由于每年财政单列购书经费严重不足,盂县馆依靠其它创收(主要为出租房屋)来弥补购书经费的不足,且数量很少,郊区图书馆2001年区财政单列购书经费总计1万元,只拨了5000元。

致使设施设备陈旧落后,采编借阅现代化程度低,图书年入藏量很少,借阅率低,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3、文化场馆建设滞后、设施老化由于领导重视不到位,经费投入不到位,我市的文化场馆建设严重滞后。

文化场馆多建于五、六十年代,设施严重老化。

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不同程度存在萎缩、滑坡现象,大部分文化站设在乡(镇)政府、村委院内,成了内部活动室。

有的文化站设施被任意挤占挪用,造成文化场所日益缩小,甚至阵地丢失。

有的文化站只有几张桌子,多年未购置过图书、乐器及体育器材,甚至连一台录音机都没有,致使文化站的服务功能弱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基层文化人员参差不齐由于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文化员的选用,多由当地政府包办,很少听取和参考文化部门的意见。

多数基层站(室)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没有文化专长,工作能力不强,在文化活动中,不能很好履行组织辅导的职能。

有些文化员专职不能专干,被作为其它人员派出包村、包队或长时间抽调从事其它工作;有的文化员为兼职,不能全身心投入文化工作;有的因编制、待遇等问题至今未落实,使其难于安心文化工作,出现专干不专心的现象;有些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图书管理专业人员、计算机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5、活动方式单一、活动内容创新不足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没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还不能很好地调动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展、引导、教育作用发挥不够,使基层文化活动缺乏创意和创新。

3个县区主要以文艺队伍游行、文艺汇演、民间艺术展览等传统文化活动为主,这些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重大节日和庙会期间集中举办,不能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普及不广,内容形式单一,形成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的格局。

6、民间文化艺术挖掘、整理力度不大阳泉地区自古以来,崇尚教育,重视文化,有悠久的地方传统文化和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但由于对民间艺术重视不够,发掘、整理力度不大,使一些珍贵遗产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

如郊区的文迓鼓,平定的评说、武迓鼓、马尾猴、社火,盂县的牛斗虎、脑阁等。

三、今后工作的思路及建议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提并论,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性。

文化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文化建设是整个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阵地,提出了指导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文件精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大力推进我市基层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建议:1、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提高对基层文化工作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基层文化建设是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凝聚民心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非常重要的措施。

今后,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充分认识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对待基层文化工作,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把基层文化建设提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以阳泉市关于“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从阳泉实际出发,立足于满足全市人民文化需求,立足于服务我市的赶超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目标,研究解决阳泉基层文化的如何定位问题,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何进一步加强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拿出全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