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纳税计算表

合集下载

新个税计算表工作表

新个税计算表工作表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全月应纳税 所得额(含 税级距) 不超过1500 元的 超过1500元 至4500元的 超过4500元 至9000元的 超过9000元 至35000元的 部分 超过35000元 至55000元的 部分 超过55000元 至80000元的 部分 超过80000元 的部分 3500元 4000 6000 三金100 三金 150
级数 一 二 三 四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 不超过1455元的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税率% 3 10 20 25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30六 七 扣除基数 例1: 例2: 应发工资 应发工资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三金: 不扣个税 个税计算公式=4000-3500100=400*3%=12元
35 45
个税计算公式=6000-3500-150=2350*10%-105=130元
速算扣除数(元) 0 105 555 1005
2755
5505 135
%-105=130元

2024个税税率计算表

2024个税税率计算表

2024个税税率计算表根据中国税法和国家税务部门的规定,2024年个人所得税税率采用了综合所得法,共有7个级别。

以下是2024年个税税率计算表:级数,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个税计算方法:1.首先,计算个人的综合所得。

(综合所得=税前工资-五险一金-公积金-专项扣除-其他个税优惠)3.根据级数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个人所得额应纳税额。

第二级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元。

4.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应纳税额和综合所得计算出应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按税前工资收入来计征的税款,它是可变的,并且可能会根据地区和个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此外,个人可以享受一些税前扣除、税前减免和税前补充扣除等政策,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在2024年个税中,我国提高了基础减除费用,增加了税率级数,降低了中低收入人群的个税负担。

同时,也提高了一部分高收入人群的个税税率。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是按年计算的,所以要结合具体的收入周期进行计算,如月收入、季度收入或年收入。

总结:个税税率计算表的公布,对于每个纳税人来说,都是一种规范和指导。

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表计算自己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规划个人财务。

个税税率计算表的目的是为了公正合理地计算个人所得税,保证纳税人享有相应的权益,并为国家提供税收收入。

对于纳税人来说,正确运用个税税率计算表,可以合理规划个人财务,降低税负,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此外,个税税率计算表也是税务机关对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监管工具,可以帮助税务机关监测和核实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税收违法行为。

个税税率计算表是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会根据经济形势和国家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纳税人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个税政策和税率计算表,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

个税计算表(一般月份、年终奖)

个税计算表(一般月份、年终奖)
年终奖个税计算表
人员 部门 应发年终奖 63,000.00 36,000.00 1,726.91 15,750.00 12,550.00 8,550.00 18,600.00 12,900.00 11,400.00 4,700.00 月基本工资 21,000.00 12,000.00 10,000.00 4,700.00 3,200.00 2,300.00 6,200.00 4,300.00 3,500.00 4,700.00 个税扣除数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是否高于 除以12后对 3500元 比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是 5,250.00 3,000.00 143.91 1,312.50 1,020.83 612.50 1,550.00 1,075.00 950.00 391.67
500.00 300.00
4,000.00 3,200.00
是 否
41.67 -
说明:对”人员“、“部门”、“应发年终奖”、“月基本工资”四列数据填列,灰色单元格不要删除,

新个税薪资计算表(含专项附加扣除)

新个税薪资计算表(含专项附加扣除)

旧个税应纳税额新个税应纳税额省了 1,530.00专项附加扣除:(1)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主要包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3)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5000元/月(60000元(4)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月或1200元/月扣除;(5)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2000元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级数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30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级数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20000元的200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级数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000元的30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主要包括接受学前0000元/年)扣除; 000元/月扣除.。

个税计算表格公式

个税计算表格公式

个税计算表格公式一、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计算公式。

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 应纳税所得额 = 月度收入 - 5000元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其中:- 5000元是每月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起征点)。

-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2. 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 - 45%。

具体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下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3. 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二、劳务报酬所得个税计算公式。

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 = 每次收入额 - 800元。

-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 = 每次收入额×(1 - 20%)2. 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20% - 40%。

具体如下:级数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3. 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2023年个税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

2023年个税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

2023年个税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一、2023个税税率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169204.超过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速算扣除数:319205.超过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速算扣除数:529206.超过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速算扣除数:859207.超过960000元的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181920换算成月的综合所得税率表1.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10% 速算扣除数:210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0% 速算扣除数:1410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25% 速算扣除数:266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0% 速算扣除数:441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35% 速算扣除数:71607.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 45% 速算扣除数:15160(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从以上税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资刚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纳税的。

如果工资超过5000元就开始纳税,工资越高税率越高,那么纳税金额就越多。

个税计算表

个税计算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应发工资 13698.30 60000.00 70000.00 80000.00 90000.00 100000.00
应扣个人 社保
应扣个人 公积金
税前应发 13698.30 60000.00 70000.00 80000.00 90000.00 1000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年终奖应纳 个人所得税 额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税负率 11% 24% 25% 27% 28% 30%
。而像这样的缩水区域还不只一个,据了解,共有六个这样的区间:
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应纳个人所 得税额 1544.58 14270.00 17770.00 21270.00 25420.00 2992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当月工资 (扣除个人 应付社保和 公积金后) 13698.30 60000.00 70000.00 80000.00 90000.00 100000.00
当月年终奖
经计算,从18001元到19283.33元,都是年终奖缩水区域,因为多发的奖金小于或等于因此而增加的税额。而像这样的缩水区域还不只一个

[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 鉴于此,业内人士建议,发放年终奖应该尽量避开这些区域,避免因此而“多发少得”。

最新个税税率速算表

最新个税税率速算表

附件1
税率表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附件2
税率表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一般纳税人,采购1000万。

销收1100万。

17%的税率,缴纳税项如下:
1.采购1000万,取的增值税发票,进项税为:1000/1.17*0.17=145.30
万元
2.销售1100万,销项税为:1100/1.17*0.17=159.83万元
需要交纳的增值税为:159.83-145.30=14.53万元。

3.采购1000万,销售1100万,需要交纳的印花税为:(1000+1100)
/1.17*3/10000=0.54万元(印花税为购销合同之和*税率为万分之三)
4.交纳14.53万元的增值税需要交纳的其他地税如下:
城建税:14.53*5/100=0.73万元(城建税税率为5%)
教育费附加:14.53*3/100=0.44万元(教育费附加税率3%)
地方教育费附加:14.53*2/100=0.29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率为2%)
5.销售收入含税是1100万,不含税收入为:1100/1.17=940.17万元,
需要缴纳水利建设基金为:940.17*1/100=0.94万元。

综合以上计算,一共需要交纳的税金为:17.47万元
17.47=(14.53+0.54+0.73+0.44+0.29+0.94)
6.不考虑其他成本和费用收入等因素,就简单采购含税1000万,销售含税收入1100万,还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为:(1100/1.17-1000/1.17)*0.25=21.37万元
企业所得税为(收入-成本)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