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_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学反思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难点知识的指导、对重点知识的提升,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接受、理解和探究。

这节课还注重鼓励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和地理思维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如“珠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图”,通过多媒体展现地图,使学生清晰直观地知道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再如“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图”,通过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读图,使学生清晰直观地知道珠江三角洲区域的范围及其重要的交通铁路线。

在情景讨论的设计上,体现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尤其是地理思维的参与过程,体现了对已学知识的迁移和比较运用的过程,训练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全员的参与,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有所缺漏的是: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落实还略显不足,最后在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究方面还略显薄弱。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学:一、简单讲。

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讲的太复杂,课外知识引入太多,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导致学生只注意课外知识而忽略课本知识的掌握。

二、重点讲。

课内的各个知识点讲解应注意详略得当,否则会导致学生不知道学习的重点在哪。

三、重逻辑。

课前多熟悉课本知识,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过渡。

做到以上几点我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有大的提高。

第1页共1页。

最新八年级下地理填充图册答案

最新八年级下地理填充图册答案

2014 地理填充图册答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一、读图完成1、2略3、以北地区:﹤0 度﹤800毫米暖温带中温带半湿润地区缺乏有越往北越长旱地;以南地区:〉0度〉800毫米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丰富无水田。

二、读图完成1、2略3、青藏高原边缘线秦岭淮河800毫米0度地形气候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读图完成1、2略3、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4、(1)(4)5、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河流流量:小大降水干湿地区二、读图回答1、2略3、(1)A黑龙江哈尔滨B吉林长春C辽宁沈阳D河北石家庄E天津天津F北京北京。

(2)F北京北京D河北石家庄G河南郑州H湖北武汉I湖南长沙Z广东广州4、20﹪40﹪旱作东北华北黄土;25﹪55﹪降水洞庭湖鄱阳湖汉江成都。

第二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读图完成1、山脉名称;阿尔泰山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

2、略3、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沙漠绿洲内流河干旱。

4、大兴安岭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

5、(4)甘肃金昌镍矿(5)甘肃玉门石油(6)新疆克拉玛依石油(7)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

6、越来越少森林——草原——荒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

二、读图填充1、(1)呼和浩特(2)包头(3)银川(4)兰州(5)乌鲁木齐。

2、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河西走廊祁连山。

3、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4、最大最长最多。

5、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套河谷地带。

6、草场畜牧定居放牧季节轮牧三河牛三河马滩羊细毛羊。

三、读图完成1、略。

2、珠穆朗玛峰8844.43米.3、地热能太阳能水能。

4、青稞豌豆春小麦油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5、藏羚羊野驴草场退化生态。

四、读图填充1、甲乙那曲气温低,成都气温高那曲地势高,气温低2、(1)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2)青藏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气温低。

五、读图完成1、略。

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初中地理知识

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初中地理知识

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
【知识点的认识】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1.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毗邻大海,交通便利;
2.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传统,劳动力丰富;
3.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扶植,吸引了大量的外企、外资.
【命题的方向】
例: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
A.加大了资源的开发力度
B.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出口加工业
C.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
D.生产的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要
分析: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部门.
解答: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业,选项 ACD 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
1/ 1。

2023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核心背记:八年级下册

2023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核心背记:八年级下册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八年级下册核心背记赢战中考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指: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与以下地理分界线重合(重点理解记忆):a.1月0℃等温线b. 800mm年等降水量线c.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d.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e.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f.水田和旱地分界线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1.地形:a.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b.主要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c.主要高原:黄土高原;d.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干湿区:半湿润区3.耕地类型:旱地为主;粮食作物:小麦为主4.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糖料作物:甜菜;油料作物:花生)5.作物熟制: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冬小麦)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春小麦)6.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7.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1.地形:a.主要山脉:横断山、雪峰山、南岭、武夷山b.主要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c.主要高原:云贵高原d.主要盆地:四川盆地e.主要丘陵:东南丘陵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主和南部的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和云南省南部(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4.干湿区:湿润区(降水丰富)5.耕地类型:水田为主;粮食作物:水稻为主6.糖料作物:甘蔗(华南为主);油料作物:油菜(长江流域是最大产区)7.南方地区常见水果:柑橘、菠萝、荔枝等8.水能资源:南方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是世界最大水电站(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9.主要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毗邻港澳地区)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中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1.地形a.主要山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b.主要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c.主要高原:内蒙古高原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湿区:半干旱、干旱区(干旱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3.非季风区(春风不度玉门关)4.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海陆因素: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5.限制西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降水6.西北地区河流:内流河为主,水源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7.农业: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有著名的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8.西北地区降水较少,种植业需要引水灌溉,主要分布在绿洲(沙漠中水草肥美的地方),因此称之为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9.新疆瓜果甜主要原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藏地区(昆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山以北的区域)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2.主体: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青藏地区位于第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3.自然环境特点:高寒4.青藏地区是亚洲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此)5.三江源保护区(位于青海省):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6.高原之舟:牦牛7.青藏地区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因此称之为河谷农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8.布达拉宫是位于西藏拉萨的世界文化遗产9.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俄罗斯为邻;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南连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确定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或夏季风)确定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或海拔)2、秦岭-淮河线:东西走向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北方地区)秦岭-淮河线以南(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0℃>0℃河流封冻状况封冻不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干湿区类型半湿润区湿润区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居民主要饮食面食为主米饭为主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产生以上表格中地理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影响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2、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1)农业生产特征: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农业以旱地为主2)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3)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枣、柿等3、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1)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工业城市:山西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份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注:描述北方地区的是诗句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地区:秦岭-淮河线以南1、地形:西部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本区属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1)农业生产特征: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2)主要农产品:水稻、茶叶水果:柑橘、香蕉、荔枝等3、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注:天府之国—成都平原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云南—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1、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2、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呈现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3、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4、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沿河树木以胡杨为主)5、农牧业生产状况:农业主要分布在沙漠中的绿洲注: 西北地区沙漠绿洲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描述西北地区的诗句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指夏季风,夏季风的风向是东南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青藏地区: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1、高寒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2、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等3、交通运输条件: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注:位于青藏地区的地理事物及现象:“高原之舟”——牦牛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圣地“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产高的主要原因:光照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黑、吉、辽)相对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北面俄罗斯,东面朝鲜2、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3、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注:“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名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其中满族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3、城市分布: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有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哈尔滨:铁路枢纽城市,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所在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名胜古迹众多,沈阳故宫注:“闯关东”闯的是东北地区,旗袍和旗装是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1、农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丰富(黑土地)、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好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主要农产品: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水稻等甜菜—黑龙江省是中国甜菜的主产区之一,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2、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1、濒临南海,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2、自然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3、发达的交通运输:世界性海港,国际航空港,陆上交通便捷(京九线通到香港)4、先进的现代服务业:发达的旅游业5、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世界著名的自由港,主导产业是对外贸易,有“购物天堂”之称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1、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西南,北靠珠海2、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海上花园”之称3、澳门是自由港,经济以博彩业、旅游业为主第三节珠江三江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1)优越的地理位置:濒临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2)便利的交通运输3)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1、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鱼米之乡”、“丝绸之乡”2、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1)临江滨海,位置优越2)海陆空交通便利3)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市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北翼:以南京为中心城市的江苏南部地区南京——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南翼:以杭州为中心城市的浙江北部地区杭州——浙江省省会,号称“中国丝都”,也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1、长株潭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位于湖南省东部(湖南简称“湘”)2、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1、位置: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2、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3、历史文化名城:共有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

第七章认识区域复习提纲

第七章认识区域复习提纲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1、香港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与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香港的海岸线曲折,港湾岛屿较多,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窄,隔维多利亚港与九龙岛相望。

3、香港,澳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温与少雨。

4、香港原属广东省,我国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对香港的政策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市花:紫荆花5、陆上运输:香港与祖国内地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广深铁路与高速公路与内地相连。

6、旅游业发达: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士尼乐园等等。

7、香港发展经贸的有利条件:香港地处西太平洋地区的枢纽位置;背倚祖国内地与面向国际市场;合理的政策与良好的管理,因而香港成为了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8、香港的产业结构:香港形成了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与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香港主要的支柱产业。

被誉为购物天堂。

9、香港的金融业: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与纽约、伦敦“三分全球”。

10香港缺水原因?采取措施?原因:人口稠密,需水量大,地表径流少。

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海水淡化、收集雨水、循环利用等措施缓解缺水问题。

11香港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⑴背倚祖国内地与面向国际市场。

⑵合理的政策与良好的管理。

⑶丰富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

⑷海陆交通发达12祖国内地与香港发展经济各自的有利条件?祖国内地: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市场广阔。

香港:丰富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人才与管理经验,以及最新的工商业信息。

交通运输发达。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1、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毗邻珠海市。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同步测试 - 副本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同步测试 - 副本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4题;共32分)1.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的优势是()A. 先进的技术B. 雄厚的资金C.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D. 管理经验1.【答案】C【解析】【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的优势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故选:C【点评】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营销,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理解“前店后厂”的意义,即可解答,要牢记。

2.我国的“南大门”指的是()A. 珠江三角洲B. 澳门C. 长江三角洲D. 香港2.【答案】A【解析】【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故选:A。

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牢记即可。

【点评】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3.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是()A. 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B.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C. 丰富的人力资源D. 自然资源丰富3.【答案】A【解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位于本区的经济特区有深圳和珠海,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课堂小结 中国南部沿海 广州 深圳
珠海
丘陵
亚热带季风 珠江
京九 京港澳高速公路
外向
1 .被称为中国“南大门”的是
(B )
A .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比较劣势的条件是
( C)
A.地理位置
B.海陆交通
C.矿产资源
D.人口与市场
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A.广州和深圳
B.东莞和珠海
(A)
C.香港和澳门
D.中山与江门
4.为了加速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应该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 D)
A.钢铁与轻纺
B.出口加工工业
C.服装与食品
D.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5、读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香__港___特别行政区, 与其毗邻的B是___深__圳___。 (2)C是珠海,其位置特点是 _____珠__江__口__西__侧__,__纬__度__较__低____。 (3)D是____京__九____铁路。 (4)广州别称“___羊__城____”,它 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举两例典 型文化代表:_粤__剧____、_岭_ 南_画__派__。 (5)E是珠江的重要支流___东__江_,请说出珠江所具有的水文特征。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 域的外向型经济
目录
1.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感悟其地 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3.理解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4.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感悟区域 联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广州
深圳
珠海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水运、铁路(京九、 京广)、航空等运输方式俱全;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的教案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的教案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2.能够通过三角洲的位置认识位置的优越性。

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

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拟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济和城市开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珠江三角洲区域开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外向型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方法读图引导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一起来比照两幅图片,这是1975年的深圳,这是2021 年的深圳,仅仅三十几年,深圳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我们来听段歌曲。

歌词中唱到“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对,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创始人〕这个圈在哪?〔深圳〕。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以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目标提示】,说明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开展的促进作用。

【自主学习】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形成的三角洲,与_______地区隔海相望。

2.珠江口西侧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___ ,与_______毗邻,珠江口东侧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___ ,与______毗邻。

(二)范围和交通1.珠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____为核心开展起来的,是由珠江沿岸的_____、_____、佛山、_____、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2.铁路线:京广线是从北京到_______的铁路线,京九线是从北京到________的铁路线,广深线是从广州到_______的铁路线。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珠江三角洲区域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_______〞。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课本目录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课本目录

湘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课本目录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课本知识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东、北两面与朝鲜、俄罗斯为邻,南连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东北地区地理地位十分重要。

东北地区陆上与朝鲜、俄罗斯接壤,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通过南面渤海、黄海海域可与韩国、日本等众多海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

4、气候类型及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长东严寒。

5、东北地区的地形区。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新部编本1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结合地图了解香港、澳门的重要性;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

(二)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

(二)教学难点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具准备有关彩图、自制投影片、录像片等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请大家考虑:在河流的入海口处往往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河口三角洲)。

谁来解释什么叫三角洲?(通常把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的发育而成的冲积平原叫做三角洲)广州在哪条大河的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请大家谈谈自己眼中的珠江三角洲吧。

(略)。

好,今天我们就把镜头聚焦珠江三角洲,给她来一个特写,详细的看看这里的情况。

板书: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对外开放的前沿[讲授新课]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对此有影响吗?读图观察: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和中国政区、温度带、干湿地区复合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PPT文档资料

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PPT文档资料
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根据下列材料,从出口产品和出口额两个方面,说 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l 1978年,东莞市主要出口产品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约占全 市外贸出口额的95%;1990年,主要出口产品为轻纺产品和农 产品及其加工品,其中轻纺产品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2010年,出口产品主要为工业产品,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 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等。 l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不同年份的出口额。
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PPT文档资料
主讲人:XXX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按钮使用说明: 点击进入内容导航,浏览并链接到 相应知识点
点击可以回到你刚刚浏览过的那 张幻灯片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广州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深圳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 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每 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中 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 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 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 易盛会。广交会以出口贸易为 主,也做进口贸易,还开展多 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 配套服务。
深圳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 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 茅。
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蛇口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现在的深圳蛇口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靠近港澳和东南亚,交通便利 B.许多地方是侨乡 C.这里平原广阔,水网密布,物产丰富,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D.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享有发展经济的 优惠政策
3.蓬勃发展的工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建立起以轻工业为主、重 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
▪ 改革开放政策:
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 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珠江三角洲地 区就占了两个(深圳、珠海),1985年整 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形成了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 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党和国家对珠江三角洲采取“对外开放、 优先发展”的战略,赋予其“特殊政策、 灵活措施”以促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带动其他地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深圳和珠海,二者都属于广东省,广东省省会为广州。第 (2)题,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人才众多,因而形成了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特点。第(3) 题,由于香港对绝大部分外来商品实行免税政策,商业和 服务业相当发达,因而被称为“购物天堂”。澳门人多地 狭,人们不断地填海造地,使其面积不断扩大。第(4)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有连接内地和香港的京九线和 南北向大动脉京广线等。
答案:(1)深圳 珠海 (2)外向型 (3)香港 填海造地 (4)京九 京广
广州
A
B E C D
开放城市: A_广__州__ 经济特区: B_珠_海__、C_深__圳_ 特别行政区: D_澳__门_、E_香_港__
四、课堂演练
▪ 5、读图回答
F
G
E C
D B
A
(1)A是 澳门 特别行政区 B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 C是 深圳经济特区 D是 珠海经济特区
(3)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_产__业__升__级__,强调区域创新,注 重加强与_香__港__、_澳__门__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
强。
【名师点睛】外向型经济的特征 外向型经济的特征被形象地概括为“引进来,走出去”。“引 进来”是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走出去”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 经营。
请做出明确选择
1、香港面临的海域是: ( D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2、香港的平原面积仅占总面积的: ( B ) A 五分之一 B 六分之一 C 十分之一 D 四分之一 3、香港的主导产业是: (A ) A 对外贸易 B 加工制造业 C 旅游业 D 汽车工业
4、香港与国际间的货运方式主要是: ( C )
著名侨乡
华人、华侨的投资
1、珠江三角洲位于( A )
A. 广东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云南省
D.青海省
2、我国的“南大门”指的是( D )
A.香港
B.台湾
C.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3、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的主要来
源是( D )
A.东南亚
B.日本
C.台湾地区
D.港澳地区
4、珠江三角洲出口产品通过的主要
一、轻工业与外向型经济
轻工业指主要生产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工业。 (家用电器、食品、服装、电子及通信设备、 玩具制造业)
当地发展外向型 经济的优势条件
便利的海运,丰富的廉价劳动 力,著名的侨乡,国际贸易发 达的港澳地区,对外开放政策 的支持。
当地发展外向型 本区缺乏发展重工业所需的能 经济的不利条件 源和矿产
西江
北江 东江
珠江三角洲
知识链接
三角洲是指河 口地区由沙岛、沙 洲、沙嘴等发展形 成的冲积平原。
广义的珠江三 角洲包括港澳地区。
珠江三角洲
1、海陆 位置:
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入海口附近,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 通便利,是我国的“南大门”。
思考: 这样的 海陆位 置对珠 江三角 洲的经 济发展 有何影 响?
珠江三角洲的物产
▪ 热带水果、各种蔬菜、塘鱼、生猪、家禽、 花卉等等
▪ 这些物产大量出口到东南亚和日本等地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 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广
广州
线 广
京 九
深 线
线 深圳
珠海
香港
澳门
三、港澳经济的发展
香港----“东方之珠” “购物者的天堂 ”
香港区旗
香港是我国进出口船 舶最多的商港,货物 吞吐量一直居世界前 列;香港地狭人稠,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 的地区之一。
港澳与内地优势互补
金融、技术、管理
低廉的地价、劳动力资源
港澳
珠江三角洲其 他地区(内地)
珠江三角洲发展探秘
政策因素 (天时)
对 外 开 区位因素 放 (地利) 的 前 沿
人文因素 (人和)
对外开放 优先发展
纬度位置
气候优越 农业基础好
人口稠密
海陆位置
交通便利
相对位置
毗邻港澳,与东 南亚隔海相望
(1)该地区有我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其毗邻的经 济特区①是______ ,②是______ 。两经济特区所属省区的 行政中心③是______ 。 (2)由材料一可知,该地区的经济特征是以______经济为 主。 (3)图中被誉为“购物天堂”的是______ ,近几年澳门面 积不断扩大的人为因素是______ 。 (4)图中铁路线A是______线,B是______线。
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发 展外向型经济,目前已建成我国的重要的外贸出
口基地 ,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
•对外开放的区域优势:
1、区位因素: 珠江三角洲面向南海,毗邻港澳,与东南亚
地区隔海相望,有京广线、京九线、广深线穿 过,海陆交通便利,是祖国南大门。
2.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厦门、汕头、 __深__圳___、__珠__海___。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 为_经__济__开__放_区__。 3.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_港__澳__ 贸易渠道出口至_东__南__亚__、欧洲、非洲、美洲、大洋 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 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贸易渠道是( B )
A.国同市场
B.港澳
C.台湾
D.美国
达标反馈
▪ 1_、_西_澳_侧门、位北于连___南_深_海_圳_之_特滨区、。珠江口 ▪ 2、澳门的范围包括__澳__门_半岛、
_氹__仔_岛和_路__环岛。 ▪ 3、经济支柱有_博__彩_、_旅__游_、工业
和建筑业。
选择题:
▪ 1、澳门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D) ▪ A、掠夺 B、侵占 C、吞并 D、填海 ▪ 2、澳门的象征是( A) ▪ A、大三巴牌坊 B、博彩业 C、旅游业 D、填海造陆 ▪ 3、毗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特区是( C) ▪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汕头 ▪ 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 A、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 B、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路环岛 ▪ C、于1999年12月29日回归祖国 ▪ D、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2.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表现: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 的重要区域。通过从境外引进_资__金__、_技__术__、设备与_管__理__模__ _式__,成为_外__向__型__产业密集的区域。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 的一半左右通过__国__际__贸__易_来实现,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 _1_0_%__以上。
A 铁路
B 公路 C 海运 D 航空
5、香港的回归时间是 ( B ) A 1999年 B 1997年 C 1992年 D 1995年
5.香港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对外贸易
B.加工制造业
C.钢铁工业
D.旅游业
()
【解析】选A。香港是世界著名的经贸中心之一,对外贸 易一向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名师点睛】我国建立的6个经济特区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设立 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海南省为经济特区。2010年5月又新 设喀什为经济特区。
(2)主要城市。 ①广州:别称“_羊__城__”,_广__东__省省会,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 心城市,著名的侨乡,重要的工业基地,外贸通商口岸,文化 教育发达。 ②深圳:毗邻_香__港__,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现已成为 中国重要的_金__融__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_高__新__技__术__产业 基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2)E是广东的省会广州市
(3)通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两条铁路干线是:
F是 京线广,G是京九 线
四、课堂演练
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独特的生态农业是 基塘农业
2、“一国两制” 指的是在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 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仍然实行 资本主义制度。
3、珠江三角洲地区出产的重要水果是( A) A、 香蕉、甘蔗、荔枝 B、苹果、龙眼、葡萄
二、农业与外向型经济
读图E ,思考: 广州的气候特征是? 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
气候湿热,高温期 与多雨期一致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农业与外向型经济
读图F ,判断:珠江三角 洲地区的地形特征?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发展条件:
气候湿热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基塘农业
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杂基鱼塘
课堂练习(2)
二、选择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B ) A.靠近香港和东南亚 B.许多地方是侨乡 C.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D.矿产资源丰富 2.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是:( AC ) A.深圳 B.汕头 C.珠海 D.厦门 3.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是:( ABCD ) 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