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第一节环境现状调查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三、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四、社会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五、周围现有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六、区域公建与配套设施调查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调查的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
(2)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收集现有的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
收集现有资料应注意其有效性。
(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面水等)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
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应有定量的数据,并作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查,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删。
4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1)收集资料法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是首选的方法。
但此法只能获得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满足要求,需要其它方法补充。
(2)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项目评价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
但此法费时、费力,有时还受季节、仪器条件的限值。
(3)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方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方法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楚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森林、海洋、沙漠等。
此法一般只作为辅助方法,绝大多数情况不直接使用飞行拍摄的方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5三、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1.地理位置一般简要了解建设项目所处的经度、纬度、行政区位置、交通条件和周围(“四至”)情况,并附区域平面图。
对于原辅材料和产品运输量较大的建设项目应较详细了解交通运输条件;对于污染型建设项目,要重点关注周围敏感保护对象的规模、方位和距离,一般应在区域平面图中标注位置;对于易于受到污染影响的建设项目(如房地产、学校、医院等)应重点关注周围的污染源规模、方位和距离,一般应在区域平面图中标注位置。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分析
健康影响
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威胁 ,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经济影响
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旅游业等产生 负面影响,造成经济损失。
社会影响
环境问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稳 定和发展。
PART 05
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空气质量改善措施
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现 状调查与评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范围和评价标准
调查范围
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广泛,可以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各个环境要素,也可以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或对象 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生态状况、污染状况等,涉及的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数、 生物多样性指数等。
噪声源调查
调查主要噪声源,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等。
健康影响评估
分析噪声对人类听力和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改善措施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如加强噪声控制、 优化城市规划布局等。
固体废物评价
固体废物产生量统计
统计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来源和 去向。
环境污染风险评估
评估固体废物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 潜在风险。
处理设施评价
评估现有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状 况和处理效果。
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
分析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和可 行性。
PART 04
环境问题分析
污染源分析
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等污染物,排放量大且难以处理。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 品,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废水。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4.区域公建与配套设施调查
(1)区域污水处理设施
调查区域内已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点、规模、运行情况和集污管网 的覆盖面及相关规划;调查区域内拟建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与管 网建设规划及建设进程安排,为评价项目污水纳管的可行性分析提 供依据。
环境现状调查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 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可以了解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相关产业 政策等信息,掌握项目建设地的自然环境概况 和环境功能区划; 可以通过现场监测等手段,获得建设项目实施 前该地区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现 状数据; 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提供科学的背景。
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 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 范围,并筛选出调查的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
(2)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收集现有的资料,当这些资料 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收集现有资料 应注意其有效性。
(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 分(如大气、地面水等)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
(1)地理位置 (2)地质环境 (3)地形地貌 (4)气候与气象 (5)地面水环境 (6)地下水环境 (7)声环境 (8)土壤与水土流失 (9)动植物与生态
2.社会环境调查的内容和要求
(1)社会经济 (2)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景观 (3)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调查
(1)社会经济
二、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现状监测资料的分析
对照各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
(年均浓度、季均浓度、月均浓度)、短期浓度(日 平均浓度、小时平均浓度)的达标情况。 若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 数以及超标原因。 分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
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 监测因子
缺点: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 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3.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
方法:卫星遥感图、航片。(购买、网上)。 GIS、GPS 优点: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 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 草原、荒漠、海洋等。
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布在各主要集中式排放源评价范围内, 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臵监测点位。 城市道路项目,可不受上述监测点设臵数目限制,可以根据道路布局 和车流量状况,并结合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选择有代表性 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臵监测点位。
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全面、客观、真实反映评 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
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
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 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臵2~4个监测点。若评价范围内没有
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可适当减少监测点位。
缺点: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 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它方法补充 。
2. 现场调查法
方法:现场观察、路线调查、现场监测
注意:针对不同要素采用不同的方法。调查内容与深度 与评价等级有关。
某县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1 自然环境4.1.1 地理位置原阳县地处豫北平原,隶属于新乡市,位于新乡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6´~114°15´,北纬34°55´~35°11´,总面积为1339km2。
县县域南邻黄河与郑州隔河相望,西与新乡县相邻,北与新乡市区、延津县接壤,东与封丘县搭界,县城城区规划面积为70 km2。
原阳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选址位于原阳县城西南部,106~107国道连接线两侧,北至原阳县城南干道,南至工纬五路,东至陈平路,西至西二环西侧,总规划面积为10.5km2。
集聚区调整方案向南、向东扩区,西、北边界不变,调整后区域为东至黄河路,南至工业大道,西至西二环,北至南干道,规划总面积14.69平方公里。
集聚区与京港澳高速入口接壤,距省会郑州35km,一河之隔,三桥相连,新乡市区25km,处于郑州、新乡、开封和焦作所自然形成的交汇中心要冲地域。
107国道、京港澳高速、郑焦晋高速、黄河公铁两用桥107连接线、310省道从规划区附近穿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厂址位于原阳县产业集聚区,四周环境为:东邻金华南路,对面为集聚区中央厨房区;南邻小庄村(规划搬迁至聚龙社区);西临空地(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北临解放路,路对面空地(规划为居住用地)。
厂区四周环境如下图图4-1 项目四周环境示意图4.1.2 地形地貌原阳系黄河中下游冲击平原,地势大致平坦。
原阳县县域地势西南高,东北地,坡降约为1/6000~1/10000,海拔高度为70.5米至93.5米之间。
黄河大堤南北地面高差7至9米。
黄河自古流经县境,在境内多次决溢、改道,自此形成自北至南的沙丘、冲击平原、背河洼地、高滩等四大地貌特征。
沙丘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北和北部,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3至10公里,面积157.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1.8%;冲击平原面积26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9%;背河洼地主要分布在沿黄河大堤北侧一线,包括天然干渠两岸,东西长约56公里,南北宽约2至12公里,面积为432.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2.3%;堤南高滩地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约2至6公里,面积4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5.9%。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 调查目的地表水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调查和评价当前地表水环境的现状,为改善水质和保护水资源提出合理建议。
2.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涉及了多个地区的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域。
重点关注城市化进程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工业和农业排放对水质的影响。
3. 调查方法3.1 采样点的确定在各个地区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包括城市区域、农村地区和工业区域,以全面了解地表水环境的状况。
3.2 采样及分析对每个采样点的水样进行采集,并进行化学和生物学分析,以评价水质的各项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等。
3.3 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4. 现状评价4.1 水质等级根据调查数据,将地表水体的水质分为优良、良好、一般、较差和差五个等级,评价出不同水域的水质状况。
4.2 污染源分析通过分析各个采样点的数据,找出不同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和排放物质,探讨其对水质的影响。
4.3 生态影响分析水质差异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不同水域的生态系统状况。
5. 展望与建议综合调查数据和现状评价结果,提出以下改善地表水环境的建议: -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减少城市和工业区的排污量; - 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加大对于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 - 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6. 结论本文通过对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揭示了不同地区的水质差异及其主要污染源,为完善水体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地表水环境保护工作,共同努力,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 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等问题都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必须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本文将对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以探讨环境现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 环境污染状况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状况得到严重恶化。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成为了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例如,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雾霾天气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同时,水体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污染的水体不仅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3.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问题也成为了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造成全球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暴雨洪涝、干旱、热浪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会导致的自然灾害不仅是对人类和其生活方式的直接打击,也会对全球经济及人类社会结构造成深刻的影响。
4. 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其中包括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矿物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石油泄漏、采矿污染、能源开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开发可再生资源,并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5.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每个人、每个企业和国家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环境破坏,气候变化、不可再生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的出现,都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最根本的环保手段即是提高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程度和生态意识,同时积极地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控制污染、节能减排等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环境、稳定生态系统与创造可持续的未来。
6.环境保护是一个持续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的环境。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全球合作、制定科学、可行的政策措施,力争在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健康的生存环境。
第4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项目厂址位于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以南,距其实验区边界约 5000m。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范围见附图 4。 4.2 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根据项目排污特征和区域环境特征,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详 见表 4.2-1。
-4—5-
第 4 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表 4.2-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一览表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名称
本项目厂址位于济源市北部的玉川产业集聚区,区域地形以丘陵为 主,丘陵北为山前倾斜平原,丘陵南为平原,丘陵区域宽度约 3~5km。 4.1.3 地质
根据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大队 1977 年编制的《河南省地震裂度区划 图》载,济源市城区及王屋、承柳、思礼、克井、辛庄等乡镇大部分地区
-4—1-
第 4 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要素
执行标准
项目
标准值μg/m3
年平均
60
SO2
24 小时平均
150
1 小时平均
5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年平均
40
环境空气
(GB3095-2012) 二级
NO2
24 小时平均
80
1 小时平均
200
24 小时平均
4mg/m3
CO
1 小时平均
10 mg/m3
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1地理位置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临许昌市,西靠平顶山市,东接周口市,南连驻马店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3°24′~33°59′,东经113°27′~114°17′,全境东西长77.3km,南北宽63.7km,总面积2617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6%,其中市区位于东经114°01′,北纬33°33′,距省会郑州145km。
郾城区,隶属河南省漯河市,全区总面积413.1km2。
河南省中南部,属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区。
位于东经113°45′10"~114°6′39",北纬33°34′37"~33°44′59"。
东与召陵区接壤,东南与召陵区、源汇区相连,南濒沙河,与源汇区隔河相望,西南与舞阳县相邻,西北、北面与临颍县毗邻,东北与召陵区、临颍县、周口市、西华县交界。
孟庙镇位于漯河市郾城区中部,南与市城区相接,东临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京广铁路、孟平铁路穿境而过。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面积60.3 km2,辖4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
◆本项目地处漯河市郾城区,厂址位于郾城区孟庙镇井冈山北路西侧。
项目地理位置附图一,厂址周边环境见附图五。
3.1.2地形地势漯河市地势平坦,局部低洼,是伏牛山前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微倾斜洪积冲积平原。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降,自然坡度为0.3‰,是东西地区地形和南北气候的交叉点。
全市海拔最高点102.3m(舞阳县保和乡),最低点50.1m(召陵区青年乡),大地貌类型单一,全市为一个平原,微地貌差异明显,可分为缓岗、平原和洼地。
市区(源汇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1‰~3‰,海拔在57~62m之间。
3.1.3工程地质漯河市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属沙澧河冲积平原地貌,地层的基底岩石埋藏较深,无裸露现象,地质年代为前新生界,其余均为黄淮冲积成因堆集而成的第四纪沉积覆盖层,发育齐全,成因类型复杂,根据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土层分布规律,可分为Ⅰ、Ⅱ、Ⅲ三大工程地质区域,Ⅰ类地区主要分布在铁东及澧河西区,该区土层分布均一,厚度变化不大,强度稳定,上部遍布一层钙质胶结的硬壳层,宜作建筑场地,持力层承载力达150~200kPa。
0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对于平坦地形,不利气象条件通常包括静风、小风,逆温、熏烟等;
对于复杂地形,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和时间尺度都比较小的地
方20性24风/7/2,主要有海陆风、山谷风、过山气流、城市热岛环流等。
9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N NNW 10
NW
8
6
WNW
4
2
W
0
NNE NE
N NNW 20
NW
15
10 ENE WNW
列表统计最大浓度值占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并评价达标 情况;
分析污染物浓度日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重污染分别情况及影响原因分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
1.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 调查要求:与评价等级、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污染排
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 一、二级评价:范围小于50 km,必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大于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 监测制度
监测时间和频次: 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 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 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7 天有效数据,对于评价 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4
4.0 4.0 4.3 1.5 0.8 1.5 3.5 14.0 15.3 5.5 3.8 1.5 4.0 2.8 4.5 2.8 26.3
7
2.0 2.5 3.0 2.0 1.3 0.3 10.8 36.0 10.3 2.8 1.5 1.0 1.3 1.8 3.0 2.3 17.0
10 8.5 7.5 9.5 4.3 1.0 0.5 1.5 5.3 6.8 4.3 0.8 1.3 3.8 7.0 10.5 9.5 15.0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方案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方案1地表水监测点位、监测单位及监测时间监测点位: 监测单位: 监测时间:2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监测项目:PH 值、水温、溶解氧、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锌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磷、氟化物、挥发酚、硫化物、六价馅、石油类、铅、汞、碑、氟化物、色度共20项。
分析方法:采样及分析方法依照国家环保局《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
3评价标准本次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 III 类标准。
4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地表水现状进行评价 DO 的标准指数计算表达式为:DO im-9碇D oL D a )式中:Szx )J-DO 的单因子指数,无量纲;DS 一所测断面溶解氧浓度,mg/L ;°/一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 °°∕=468/(31.6+T ),T 为水温,C ;5 a 。
/ DO r -DO ij———(力O,>DQ )°Q-溶解氧的地面水水质标准,mg/L。
PH值单值质量指数模式为:=7.0-pH,PHL7.0-PHT pH j≤7.0_/也-7.0 p H j>7.0W产/:7.6其他评价因子单项指数式为:SiJ=(Cim-Ci)/CC im-C si)式中:Sij-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数;Cij—某污染物的实际浓度(mg/L);CSi-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SpHj-PH标准指数;pH j-j点实测pH值;ρH s d—标准中PH值的下限值:PHSU—标准中PH值的上限值。
CL理论上或实际上的最大值。
5监测、评价结果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评价结果见表1。
由表1监测结果对照标准可以看出,评价区地表水水质监测指标除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超标外,其他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1 地理位置巨鹿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市域中部,东经114°50' 至 115°14'、北纬 37°8'至 37°25'。
东与南宫市、广宗县相邻,西与任县、隆尧县接壤,北与宁晋县、新河县毗邻,南与平乡县为邻。
西距邢台市60km,西北距省会石家庄105km。
全县南北长 31km,东西宽 28.2km,土地总面积 623km2。
县内主要公路有邢德线、邢新线、冯南线、巨广线、宁常线等公路过境。
巨鹿县产业园区(现改名为河北巨鹿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西部,北至邢德新路,南至县城南外环路延长线,东至西平街,西至张家庄、屯里村东,规划面积为23.78km2。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河北巨鹿经济开发区兴泽路以南、 4 号路以东10 米,厂址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4°58'44.62"、北纬 37°14'41.03"。
厂区东、南侧均为空地,北侧为兴泽路,隔路为空地,西侧为 4 号路隔路为空地。
厂址边界西距屯里村880m,东南距瓜刘庄村530m,北距胡林寨村1620m,与项目距离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厂区东南侧530m 处的瓜刘庄村。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边关系见附图2。
3.1.2 地形、地貌巨鹿县位于邢台市域中部,地处太行山以东、黑龙港流域的低平原,属河北冲积平原,在构造体上属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第二沉降带,地质土壤为新生界第三、四纪沉积物,厚度大于500m。
全县境内均为平原,地势较为平坦,由南向北略有倾斜,平均坡降为 1.25/10000,海拔介于 25.5~31m之间,地貌较为单一。
历史上由于黄河和漳河多次泛滥、改道的影响,县境内形成许多沙丘、缓岗和封闭洼地,微地貌复杂多变。
沙丘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面积约为33.7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 5.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项评价
➢ 针对污染源中某一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或负荷量等, 进行的有关指标(如超标率、排放量等)的评价;
➢ 可反映污染源中某一污染物的贡献作用或控制效 果等。 (1)超标率 (2)排放强度 (3)等标污染指数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1)超标率 指某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检出次数占该污染 物检测总数的比率。即: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卫星遥感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大范 围获取地面的数据
珠三角洲COD污染分布卫星遥感结果, 红色区域为重污染区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长白山遥感图片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三、环境评价
➢ 评价是评价主体依照一定的评价准则与方法程 序对评价对象进行对比评定的过程。
➢ 从评价方法原理来看,环境评价主要有评价对 象与指标、评价准则、评价方法3个相互联系的 技术要素构成。
Di=fi/N×100%
式中:Di——i污染物超标率,%; fi——i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检出次数; N——i污染物的检测总次数。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Hale Waihona Puke (2)排放强度 指单位时间某污染物的排放量。即:
Wi=CiQi
式中:Wi——i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 Ci——i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值; Qi——含i污染物的介质(污水、废气)排放量。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2020/11/2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第一节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基本程序和方法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目的:了解区域环境现状, 发现和识别主要环境问题,从而确定主要污染源和 主要污染物。 调查方法:信息情报的收集和分析、现场监测、勘 察及征询专家意见等。 评价包括自然环境评价、经济和社会评价、污染评 价。
环保部门及工厂企业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和环境监测资 料
5.环保措施效果调查
环保设施运行率、达标率和环保措施削减污染物效果以 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
6.环境管理现状调查
包括环境管理机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环境 政策法规实施和环境监督实施情况等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二、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1.收集资料法
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 物力和时间。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 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 要求,需要其它方法补充。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2.现场调查法
可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 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 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该 方法工作量大,需较多的人力、 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 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 可反映污染源中不同污染物的总体贡献或控制效 果等。 (1)等标污染负荷 (2)污染负荷比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1)等标污染负荷 ➢ 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表示。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2.生态调查
环境自净能力 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气象条件 绿地覆盖率 人口密度 经济密度 建设密度 ‥‥‥
3.污染源调查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噪声污染源 放射性污染源 电磁辐射污染源 ‥‥‥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4.环境质量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一、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1.环境特征调查 (1)自然环境特征
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土壤、特殊价值 地区及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敏感区或生态脆弱区)等。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2)社会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
a.生产布局现状分析 b.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3.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理论,从人造卫星、飞机 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面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 来判断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
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弄清人类 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大面积的森林、 草原、荒漠、海洋等。
此方法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 查,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在环境现状调查中, 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使用直接飞行拍摄 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对评价对象的属性建立形成指标, 并与评价准则进行对照的规则程序。 根据对评价对象进行概括表征所采用的指标多少, 评价方法可分为单一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 前者明确直观,简便易行;后者系统全面,应用 广泛;两者相互关联。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一)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是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目的是通过一些特征指标如等标污染指数、等 标污染负荷、污染负荷比等找出区域内主要污 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主要包括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两种类型。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3)等标污染指数 ➢ 排放的某种污染物超过该种污染物评价标
准的倍数,又称污染物的超标倍数。
式中:N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指数; c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coj——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2.综合评价
➢ 对污染源中多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或负荷量等, 通过标化处理,将其转换为在同一尺度下可比较 指标的评价方法;
区域相关的社会因素
a.社会人口状况分析 b.社会意识状况分析 c.社会制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3)环境污染因素调查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调查和污染源综合调查。根据污 染类型,进行单项调查,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 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污染调查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 源污染分析等。污染调查还应考察现存环境设施运行 情况、已有环境工程的技术和效益,作为新规划工程 项目的设计依据和参考。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评价对象与指标
环境评价中,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和环境 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所谓评价指标(体系), 是指根据评价目的而 对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与属性特征进行刻画的 一组概括性表征。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
评价准则
又称作评价标准,各评价指标赋值计算后与其相比 评判。 评价准则不同,评价的结果往往相差很大。因此评 价准则的确定是环境评价中重要的技术环节。 利用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评价 中确定评价准则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