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课件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限时训练(三)的讲评
高中历史月考试卷讲评精品课件
试卷讲评应追求的境界——
喝牛奶要品出芳草的清香!
(1)审提示语 (2)审限定语 (3)审答项语 (4)审赋分
据材料一,概括,为此。 董仲舒的,汉武帝,具体
主张,措施
1+1或2 1+1+1+1或2+2
•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 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 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 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 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 董仲舒传》 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 张在当时有何作用?(4分)
1、看题型,明主题。 题型:综合型(分析、评价为主) 主题:从问题形式上有内涵式也有外延式;从内容上史 论结合型。 2、联系专题知识,寻求归属感。 专题知识: 必修三专题一汉代儒学,董仲舒,孟子。 3、看设问,用心“四审”。
• 《汉书· 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 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 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 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 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 董仲舒传》 •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2分)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具 体措施?(4分)
——历史试卷讲评
材料题审题做题一般思路:
1、看题型,明主题。 2、联系专题知识,寻求归属感。 3、看设问,用心“四审”。 (1)审提示语 (2)审限定语(时地人、国、主体) (3)审答项语 (4)审赋分 4、精看材料:带着问题寻找相关有效信息(15分)《汉书· 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 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 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 董仲舒传》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2分)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分)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 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 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 董 仲舒传》 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 (4分)材料四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赡不足, 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汉书· 食货志》引董仲舒语 据材料四,概括实现“善治”的主要途径。(2分)这一途径体现了孟子的什么 治国理念?(1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董仲舒历史地位的认识。(2 分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定)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命题人:李美华审题人:李美华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共60分)1.《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2.右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
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
下列对图片中集市的解读正确的是()A.交易时间不受限制B.受到政府严格监管C.交易场所遍及城中各处D.起源于农村的“草市”3.明清时期的晋商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其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及金融业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
晋商的活动,不仅成就了许多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也推动了山西经济的进步。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晋商的活动促进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②闭关锁国政策并非完全禁止对外贸易③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完全取消④晋商经营的商品种类和经营范围广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右图所示的防夷措施。
材料反映清政府()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5.右图是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中的两张,这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土地私有B.铁犁牛耕C.自给自足D.耕织结合6.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指出:“资本以利润的形式从世界各地源源流入欧洲,……。
调查表明,18世纪从印度和西印度蔗糖殖民地所榨取的利润与1800年在英国工业上的投资一样多。
”由此可见,近代欧洲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A.进行殖民掠夺B.发动侵略战争C.开辟新的航路D.开展工业革命7.阅读下表,指出19世纪英国资本总额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英国资本总额情况表时间1750180018331865资本总额(万英镑)50000150000250000600000——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A.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C.成为“日不落帝国”D.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8.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命题人:黄家军审题人:闾新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合计60分)1、《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注:周武王为姬姓)这表明: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同姓诸侯是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力量③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的统治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③④2、图一到图二制度的变化表明:图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图图二:秦朝疆域图A、中央政府的权力在加强B、秦朝的疆域不如西周大,故秦朝的郡县制不如分封制C、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的统治D、郡县制使得专制皇权加强3、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论及中国各朝:“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有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若论汉、唐、宋诸朝,则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钱穆先生之所以说“汉、唐、宋诸朝,则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主要原因是:A、汉、唐、宋三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制约B、明清之前宰相制度尚存,宰相分担了部分行政权力C、汉、唐、宋三朝宰相对皇帝形成了有效的制约,皇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汉、唐、宋三朝权臣弄权现象严重,皇帝权力弱小4、“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敕;在宋代,是宰相向皇帝上劄(zha)子,先得皇帝同意或批改,再正式拟旨;到了明代,则一切诏令,皆由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是皇帝秘书。
”这表明: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宰相在我国古代是不掌握实权的官职C、宋朝开始宰相已成为皇帝的秘书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5、三联周刊《一个国家的危机》中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专制制度“……专制主义尤其高度集权相当长时间内,几乎被论为中国传统之恶疾,亦为中国衰落之关键因素。
但是,传统中国被称道的盛世由何而来?杰出人物若无专制制度之保障,恐怕也难。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一历史自主学习讲义:必修1第1单元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测要求:了解西周的建立;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一、周朝的建立与灭亡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前771年(周幽王);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西周的分封制1.起源:夏商的分封制度。
2.目的:主要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根本目的:维护奴隶制度。
3.内容:(1)两个主要分封诸侯者:周武王、周公旦。
(2)受封者、并举例(结合图例):由王族成员建立的诸侯国有晋、卫、燕、鲁、吴;(姬性、同姓不婚、秦晋之好)由功臣建立的诸侯国是:齐。
由先代贵族建立的诸侯国有:许、楚、陈、杞、宋。
成为现在省简称的诸侯国有:晋、鲁(3)诸侯的权利:获得封地:土地、人民;诸侯继续往下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_武装__、征派_赋役__等。
(4)诸侯的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4.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通发展。
(补充)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影响(补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贵族的联合专政;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易形成地方割据;未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继承上矛盾。
(由宗法制解决)5.瓦解(1)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导致井田制崩溃。
主要原因:王室衰落、诸侯崛起。
(2)表现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纷争、诸侯争霸;楚王问鼎;地方设立郡县;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等。
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阶段练习三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年秋学期阶段练习三高三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
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
”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B.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C.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D.原料匿乏,市场供应不足2.“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
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
”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3.“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A.朱熹 B. 陆九渊 C. 李贽 D. 顾炎武4.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竟只有6.9%。
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A.市镇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影响C.晚清经济的衰败 D.坊市制度被打破5.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
”由此可见顾炎武A.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 B.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C.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D.认识到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6.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1875年5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员与一位美国姑娘喜结良缘。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与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门的官员表示祝贺。
……我的话说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
最后还是恭亲王先抬起了头,接着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热得可怕。
”官员出现“死一般的静寂”是因为A.婚姻观念简约文明B.中美文化趋向融合C.传统习俗受到冲击D.政府无法掌控婚俗7.右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二)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泰兴市泰兴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二)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B.强调严刑峻法C.礼法并施D.主张依法治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立足于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全面、准确的解读能力。
材料强调了通过“明礼仪,起法正,重刑法”,既崇尚礼制,又注重法治,即“隆礼重法”,才能达到天下皆治而善。
由此可知看出荀子主张礼乐制度与严刑并用,故选C。
A表述片面化,B、D属于法家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主张2.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信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是指知识分子,联系所学知识应是指儒家学者地位的提高,故选C。
法家思想的衰微不是主要条件,黄老之学被推岽是在汉初,程朱理学的盛行是在宋代以后,因此A、B、D都不符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关键信息:“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可知,司马迁强调的是“节俭”,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西汉败亡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C项“一致”说法是错误;汉赋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文辞铺张的,故B项“注意克服”说法错误。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年秋学期限时训练(一)高二历史(选修)2015.10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理念B. 研究人与自然关系C.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D. 重视人的前世来生2 某思想家强调:“不自是,故彰;不自戕,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 孔子C. 王阳明D. 王夫之3.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如下有四位同学进行了发言。
其中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
”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
”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
”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
”A. 甲B. 乙C. 丙D. 丁4. 促使儒学在汉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因素有①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② 汉武帝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太学和郡国学校③ 汉武帝正式规定“五经”为教科书,起用文学儒士参政④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要求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5、孔子伦理道德观的特点之一是人伦常理和治国理念结合,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既是伦理道德观念,又是社会的等级尊卑观念,董仲舒的主张中,与孔子这一理念最接近的是A.后人根据其观点总结的“三纲五常”B.“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天人合一”“天人感应”6.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受到遏制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饿死冻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江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阶段练习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年春学期阶段练习三高三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A.“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B.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D.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2.《吕氏春秋》中写道:“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这表明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主要是为了A.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B.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C.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 D.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
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政府办事能力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4.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
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
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
这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C.“心外无物” D.“理”、“欲”统一5.《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
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
约会时事、新闻两门”。
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
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
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A.该报使用白话文 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 D.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6.据汉冶萍公司档案记载:1908年,汉阳铁厂与另外两家企业合并为商办的“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
右图为该公司发行的股票。
这些记载和图片A.表明中国企业主要依靠政府投资B.反映了汉冶萍公司的筹资情况C.表明洋务企业由军用转变为民用D.说明洋务企业就此开始走向市场7. 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历史】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2015年春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合计60分)1.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
其反映的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2、文明史观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一般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
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下列能体现文明史观的选项是A.农民的反抗斗争贯穿古代社会的始终B.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C.封建统治者将沉重的赋税转移到农民身上D.中国小农经济日趋落后于西方农业文明3.下列有关右侧《木棉拨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工具反映出农业技术的进步②图中工具主要用于棉纱加工③拨车产品主要供家庭消费④该图经机器印刷而成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4.《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
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
”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 )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B.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C.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D.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5.随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的提出,人们再次关注东西方的交流,为此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和新航路开辟”的主题探究,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两者都是官方主持下朝贡贸易B .两者都推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C .前者双方受益,后者给亚非拉带来灾难D .前者交往有限,后者打破世界隔绝状态6.北宋首都开封内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材料中反映北宋年间集市贸易的特点A.坊市分离B.官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C.商品交易有分区D.商品分类买卖7.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凡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年秋学期高一历史限时训练(一)(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014.10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这反映了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B.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 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D. 周王铸鼎显示权威2.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3.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是指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B.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C. 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D. 汉武帝设立刺史制4.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 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C. 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 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5. 《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于是上从其计。
”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A.推行郡国并行制B. 强化君主专制C. 加强中央集权D. 解决土地兼并6. 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镈的建议作罢。
由此可见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 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 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 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7.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练习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秋学期阶段练习一高一历史一、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合计60分)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A.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2.A. 大哥3. 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宗法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D.丞相6.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权力高度集中 B.浓厚的部族色彩 C.秦始皇非常勤政 D.严格的等级制7. 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8.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9.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3. 耕作方法和技术(l) 原始农业: 。
(2) 商周时期: 懂得开沟排水, 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3) 春秋战国: 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
(4) 汉朝以后: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 西汉: 实行二牛三人耦犁耕法;赵过推行。
(6)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 , 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 耕作工具(1) 刀耕火种:①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
②用石犁翻土播种。
③神农氏创制。
(2) 石器锄耕:①商周时出现农具, 但很少使用。
②木制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重要工具。
(3) 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 人们开始使用和,并将其逐渐推广。
②西汉: 赵过推广耦犁, 后来又出现犁壁;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③东汉: 使用藕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④隋唐:江东地区出现 , 安装了犁评, 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4. 耕作制度(1)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 宋朝以后, 江南形成一年两熟制, 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 水利灌溉(1) 水利工程:①战国: 。
②汉朝: 漕渠、、龙首渠等。
(2) 灌溉工具:①曹魏: 。
②唐朝: 。
③宋朝: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④明清: 出现风力水车。
6. 经营方式(l) 集体劳作:①原因: 工具简陋, 水平很低。
②表现: 商周时期, 土地国有, 劳动者在田间。
(2)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生产力提高, 确立。
②特点: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③条件: 农民有一定土地、农具或耕蓄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精耕细作。
④困难: 经营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⑤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社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学习探究】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提示:①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②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④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调研测试试题(一)
2015年春学期高一年级调研测试(一)高一历史(满分100分) 2015.3.29一、单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1、“(王景)迁庐江(位于安徽)太守。
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荒废,教用犁耕,由是垦劈倍多,境内丰给。
”《后汉书》的这段记载反映当地:A、大力治理黄河基本消除了水患B、采用铁犁牛耕提高了农业产量C、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D、农民丰衣足食促进了商业发展2、右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从图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②基本定型③东汉绘画技术高超④东汉精工细作技术得到提高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3、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協田”的卜辞。
“協”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
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①已经使用耒耜的锄耕方式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③证明商代已经有了井田制了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常用工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了影响包括: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亩”③“宗庙之牲,变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5、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
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 C 、灵渠 D、白守渠6、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惊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繅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7、《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泰兴市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限时训练三章节评共15页
最佳式选择题 :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一方面不要被题目所迷惑,形成
“项项似乎都可入选”的错觉,另一方面对几个备选项进行判断时,不要着 眼于谁对谁错,而是要坚持只去鉴别程度,谁主谁次,谁轻谁重,看那一项 完全符合题目要求,属最佳的选项。
11.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 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 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 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14. 下列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A
B
C
D
选择题的应对策略
逆向选择题 :题干常用“表述错误”、“不正确”、“不是”、“不属
于”、“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提示或限制,要求选 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在解题时,可以采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并用的肯 定与否定结合法。
概念选择题 :要求我们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性质、
33 3215 4
3272 72 89 33 80 41 7034
83.61
80.33
90.16
67.21
35 95.08
自主订正
驶向胜利的彼 岸
合作纠错
驶向胜利的彼 岸
材料式选择题 :要求我们要读懂材料,注意发掘材料中隐含的有 效信息。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获取的有效信息与备选项和材料 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挂靠课本,进行分析判断 。
当20世纪30年代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引发大萧条时,美国为其加入了政府干预。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一历史自主学习讲义:必修1第3单元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学测要求:了解英国“光荣革命”;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了解1832年议会改革;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688年光荣革命——前提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不满。
2。
简况: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的女儿和丈夫荷兰执政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3。
实质:是英国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
4.影响: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为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创造条件。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1.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胜利,议会权力大增.2.宗旨:限制国王的权力。
3.内容:限制国王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方面4.意义: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分水岭。
实现了英国权力中心由国王向议会的转变。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
形成:1721年,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2.首相主要职权:拥有决策权、最高行政权、内阁成员提名权、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并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内阁制原则:(1)产生方式: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
(2)统治方式:集体负责制。
4.议会与内阁的关系内阁由议会下院产生,集体对议会负责。
内阁实际控制了议会,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与议会发生矛盾时,两种解决方式:要么内阁垮台,要么首相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作用: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但不降低行政效率,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1832年议会改革1.原因: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2.内容:重新设置选区、重新分配议席、重新规定选民资格、选民总数和所占比例变化。
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权利,推动了英国代议制;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一历史自主学习讲义:必修1第2单元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学测要求:了解希腊的城邦制度;了解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一、原因条件1.自然条件:临海、多山、多岛.2.历史条件:原始社会的民主传统。
3. 社会条件: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
4。
经济条件: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5.政治原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主要原因)6。
民族精神:自由、进取、勇于开拓、冒险的民族性格。
7.外部条件:亚非文明的影响.8.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二、演变1.梭伦改革——奠基(1)主要内容:(四四大会法庭废除债奴制)①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度):恢复其公民的身份,缓和了部分社会矛盾,为按财产划分等级、确立参加公民大会创造条件。
②按财产划分四个等级:最有利于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破除了贵族的特权,为公民大会召开创造条件.但是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
③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直接民主(多数人决定、主权在民)、法律至上④建立四百人议事会:比例代表制、集体领导、轮番而治(主权在民)⑤建立公民陪审法庭:临时抽签决定、法律至上、轮番而治(主权在民)(2)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2。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1)主要内容:(两十一五一陶法)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由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基本铲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②每部落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③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实行陶器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2)意义: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3。
伯里克利改革—-顶峰(1)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几乎可以担任一切官职(除将军外)改革公民大会:所有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大事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