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常用的计算公式
HR常用各类计算公式

HR常用各类计算公式HR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缩写,是管理组织内的员工和相关人力资源的部门。
作为HR人员,掌握各类计算公式对工作非常重要。
下面是HR常用的各类计算公式:一、薪资计算公式:1.月薪计算公式:月薪=日薪×工作日数2.年薪计算公式:年薪=月薪×123.外包人员薪资计算公式:总费用=(底薪+餐补+交通补贴+通讯补贴)×工作天数二、绩效考核公式:1.绩效得分计算公式:绩效得分=完成指标总分×考核得分百分比2.平均绩效得分计算公式:平均绩效得分=绩效得分总和/员工数3.绩效奖金计算公式:绩效奖金=基础工资×平均绩效得分×绩效奖金系数三、福利计算公式:1.社保费用计算公式:社保费用=基本工资×社保费率2.公积金费用计算公式:公积金费用=基本工资×公积金费率3.餐补费用计算公式:餐补费用=餐补标准×工作天数四、人力资源指标计算公式:1.员工离职率计算公式:员工离职率=(本期离职人数/上期员工总数)×100%2.员工流动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动率=(本期流动人数/本期平均员工总数)×100%3.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薪资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发展机会满意度)/3五、招聘计算公式:1.招聘成本计算公式:招聘成本=(广告费用+中介费用+面试费用+员工培训费用)/招聘人数2.招聘效率计算公式:招聘效率=招聘时间/招聘人数3.面试通过率计算公式:面试通过率=(面试通过人数/面试人数)×100%六、培训计算公式:1.培训成本计算公式:培训成本=培训费用+工资补贴+培训费用2.培训效果计算公式:培训效果=(学员满意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应用能力)/3七、综合计算公式:1.总员工数计算公式:总员工数=本期在职人数+本期离职人数2.员工效益计算公式:员工效益=(总产出-总成本)/总人力资源投入以上是HR常用的各类计算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在HR工作中会非常有用。
HR公式汇总_计算工资_上班天数_入职_离职率等

HR公式汇总_计算工资_上班天数_入职_离职率等
作为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HR)部门的一员,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公式来帮助我们进行计算和分析。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HR公式汇总,涵盖了计算工资、上班天数、入职率、离职率等方面。
一、计算工资:
1.员工月工资计算公式:
员工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奖励金额-罚款金额
2.计算加班费:
加班费=每小时工资x加班小时数x加班系数
3.计算绩效奖金:
绩效奖金=基本工资x绩效评分
4.计算年终奖:
年终奖=基本工资x年终奖系数
5.计算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奖励金额-罚款金额
6.计算税后工资:
税后工资=税前工资x(1-税率)
二、计算上班天数:
1.计算平均每月上班天数:
平均每月上班天数=每周上班天数x52/12
2.计算工作日上班天数:
工作日上班天数=每周上班天数x工作日的周数
三、计算入职率:
1.计算入职人数:
入职人数=新员工人数+外部招聘人数
2.计算入职率:
入职率=入职人数/总招聘人数
四、计算离职率:
1.计算离职人数:
离职人数=主动离职人数+被动离职人数+自然离职人数
2.计算离职率:
离职率=离职人数/公司总人数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HR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工资、出勤、入职和离职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还涉及其他复杂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在使用这些公式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1.平均工资计算公式:总工资数/总员工数2.平均工时计算公式:总工时数/总员工数3.毛利润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4.净利润率计算公式:(净利润/销售总额)*100%5.人员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离职数/平均总员工数)*100%6.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7.员工离职成本计算公式:平均员工离职成本=总员工离职成本/总员工离职数8.总用工成本率计算公式:(薪资+福利+税费+培训成本)/总成本9.平均福利费用计算公式:总福利费用/总员工数10.平均培训成本计算公式:总培训成本/总员工数11.总共享工作空间成本率计算公式:(办公室租金+水电费+清洁费+其他费用)/总成本12.平均每小时产值计算公式:总产值/总工时数13.平均每员产值计算公式:总产值/总员工数14.平均每小时营业额计算公式:总营业额/总工时数15.平均每员营业额计算公式:总营业额/总员工数16.职工平均离职时间计算公式:总员工离职时间/总员工数17.人力成本率计算公式:(薪资+福利+培训成本)/总成本18.平均员工级别计算公式:总员工级别数/总员工数19.平均员工绩效评分计算公式:总员工绩效评分/总员工数20.平均员工晋升速度计算公式:总员工晋升次数/总员工数21.平均员工激励方案参与率计算公式:(参与员工数/总员工数)*100%22.平均员工培训时长计算公式:总员工培训时长/总员工数23.平均员工培训费用计算公式:总员工培训费用/总员工数24.平均员工福利费用计算公式:总员工福利费用/总员工数25.平均招聘费用计算公式:总招聘费用/总招聘人数26.平均新员工培训时长计算公式:总新员工培训时长/总新员工数27.平均新员工培训费用计算公式:总新员工培训费用/总新员工数28.平均员工绩效提升率计算公式:(绩效提升员工数/总员工数)*100%29.平均员工加薪率计算公式:(加薪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0.平均员工晋升率计算公式:(晋升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1.平均员工福利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2.平均员工工作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3.平均员工绩效评分计算公式:总员工绩效评分/总员工数34.平均员工残留率计算公式:(残留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5.平均离职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6.平均员工晋升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7.平均员工职业发展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8.平均员工工作环境满意度计算公式:(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9.平均员工薪资水平计算公式:总员工薪资水平/总员工数40.平均员工福利水平计算公式:总员工福利水平/总员工数41.平均员工绩效水平计算公式:总员工绩效水平/总员工数42.平均员工晋升频率计算公式:(晋升次数/总员工数)*100%43.平均员工激励方案参与频率计算公式:(参与频率/总员工数)*100%44.平均员工培训频率计算公式:(培训次数/总员工数)*100%45.平均员工福利提升率计算公式:(提升次数/总员工数)*100%46.平均员工绩效提升率计算公式:(提升次数/总员工数)*100%47.平均员工加薪频率计算公式:(加薪次数/总员工数)*100%48.平均员工薪资水平提升率计算公式:(水平提升次数/总员工数)*100%49.平均员工福利水平提升率计算公式:(水平提升次数/总员工数)*100%50.平均员工晋升频率计算公式:(晋升频率/总员工数)*100%以上是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HR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这些公式来衡量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更好地制定人力资源策略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HR最常用的50个计算公式

HR最常用的50个计算公式
1.平均开机时间=合计开机时间÷总的开机次数
2.平均年龄=(合计年龄÷总人数)
3.平均薪酬=合计薪酬÷总数
4.物品性价比=(可支配收益÷总成本)
5.部门请假比例=(该部门请假总天数÷部门职工总数)
6.人力成本率=(薪酬所占合计费用的比例)
7.工时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可用工作时间)
8.加班比例=(加班总时长÷正常工作时长)
9.销售准确率=(已完成销售订单÷销售目标订单)
10.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全部员工数)
11.人均生产力=(完成的产量÷有效的工作时间)
12.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数÷全部员工数)
13.学习成本比率=(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总人力成本)
14.回收期=(投资费用÷投资所能产生的收益)
15.预算执行率=(实际开支÷预算开支)
16.平均工资=(月度工资总额÷总月份数)
17.人力利用率=(实际出勤时间÷可以出勤的时间)
18.员工服务分=(员工满意度x服务质量)
19.人力效能指数=(实际完成的任务数÷预计的任务数)
20.工程完成度=(完成的工程总量÷计划的工程总量)
21.工时绩效=(月度薪酬÷月度工作时间)
22.销售完成比例=(累计销售金额÷计划销售金额)。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

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1. 人力资源利用率(HR Utilization Rate):实际完成工作时间/有效完成工作所需的总时间*100%2. 平均劳动生产率(Average Labor Productivity):总产品量/总工作时间*100%3. 劳动力生产效率(Labor Production Efficiency):有效输出/运用的劳动力*100%4. 劳动成本比率(Labor Cost Ratio):人力成本/总费用*100%5. 平均缺勤率(Average Absenteeism):缺勤总时间/总工作时间*100%6. 离职率(Turnover Rate):本期离职人数/本期总人数*100%7. 留任率(Retention Rate):本期留任人数/本期总人数*100%8. 工资增长率(Wage Growth Rate):(本期工资总额-上期工资总额)/上期工资总额*100%10. 平均直接工资(Average Direct Wages):实际发放工资总额/实际工作人数11. 平均出勤率(Average Attendance):实际出勤总时间/应出勤总时间*100%12. 平均工作小时(Average Hours Worked):总工作时间/人数13. 平均每员工生产量(Average Output per Employee):总产品量/实际工作人数14. 技术劳动比率(Technology Labor Ratio):技术劳动人数/总人数*100%15. 平均培训时间(Average Training Time):培训总时间/参加培训人数16. 工作满意度指数(Job Satisfaction Index):工作满意度评定分数/最高满意度评定分数*100%17. 团队凝聚力(Team Cohesion):团队凝聚力评定分数/最高分数*100%。
HR最常用的50个计算公式!

HR最常用的50个计算公式!1.高绩效员工比例(高绩效员工数/总员工数)*100%2.绩效评估得分=(目标达成度*目标权重+行为评估得分*行为权重+能力评估得分*能力权重)/总权重3.离职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在职员工数)*100%4.雇佣周期=(最后一个员工入职日期-第一个员工入职日期)/员工数量5.总薪酬成本=员工薪资总和+员工福利总和+员工培训费用总和6.每员工薪酬成本=总薪酬成本/总员工数7.平均劳动力成本=总工资成本/总工时数8.训练投资回报率=((增加的员工绩效-初始员工绩效)/初始员工绩效)*100%9.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10.员工效益=(员工生产量/员工工时数)*100%11.员工周转率=(入职员工数+离职员工数)/2*100%12.岗位空缺率=(空缺岗位数/总岗位数)*100%13.外部招聘成本=招聘渠道费用+广告费用+面试费用+旅行费用+社交媒体推广费用14.内部招聘成本=员工推荐奖金+内部培训费用15.员工福利成本比例=(员工福利成本/员工薪资总和)*100%16.员工倒休率=(倒休小时数/总工时数)*100%17.人力投资回报率=(增加的员工效益-初始员工效益)/初始员工效益18.性别比例=(女性员工数/总员工数)*100%19.异动率=(转正员工数+降级员工数+升职员工数)/平均在职员工数20.平均在职时长=总在职员工工作年限总和/总在职员工人数21.平均离职时长=总离职员工工作年限总和/总离职员工人数22.薪资差异系数=(最高薪资-最低薪资)/平均薪资23.培训投资回报率=(培训后绩效-培训前绩效)/培训成本24.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100%25.每员工培训成本=总培训成本/员工数量26.平均晋升时长=升职员工工作年限总和/升职员工人数27.平均降级时长=降级员工工作年限总和/降级员工人数28.平均转正时长=转正员工工作年限总和/转正员工人数29.转化率=(下一环节员工数/上一环节员工数)*100%30.每次招聘成本=总招聘成本/招聘次数31.每次培训费用=总培训费用/培训次数32.薪资增长率=(当前年平均薪资总和-上一年平均薪资总和)/上一年平均薪资总和33.跨域培训率=(参加跨域培训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4.平均福利满意度=(福利满意度总和/总员工数)*100%35.平均绩效满意度=(绩效满意度总和/总员工数)*100%36.成本效益比=产出价值/成本37.平均工时数=总工时数/总员工数38.每员工培训小时数=总培训小时数/总员工数39.管理岗位比例=(管理岗位数/总员工数)*100%40.每员工福利成本=员工福利总和/总员工数41.在职员工生育率=(在职员工生育人数/总员工数)*100%42.事故率=(工作事故发生次数/总工时数)*100%43.每员工福利满意度=(员工福利满意度总和/总员工数)*100%44.每个员工的加班时长=(加班总时长/员工数量)45.平均福利成本=员工福利总和/总员工数46.满足培训需求的员工比例=(参加培训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47.高绩效员工流失率=(高绩效员工流失数/高绩效员工数)*100%48.员工满意度指数=员工满意度总和/总员工数49.员工效力期=平均岗位任职年限/员工数量50.绩效评估通过率=(通过评估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以上是HR最常用的50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HR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分析,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HR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HR最常用的计算公式HR(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领域使用的计算公式非常丰富,涵盖了各个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以下是HR领域中最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1. 高绩效人员占比(High Performer Percentage):用于评估组织中高绩效员工所占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高绩效人员占比=高绩效人员数量/总员工数量×100%2. 总员工流失率(Total Employee Attrition Rate):用于衡量一定时间内离职员工的数量。
计算公式如下:总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量/平均员工数量×100%3. 新进员工流失率(New Hire Attrition Rate):用于衡量新进员工在一定时间内流失的数量。
计算公式如下:新进员工流失率=新进员工流失数量/新进员工总数×100%4. 平均在职时间(Average Tenure):用于计算员工在组织内平均工作的时间。
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在职时间=所有员工工作时间总和/总员工数量5. 薪资差异(Pay Gap):用于衡量不同群体员工之间的薪资差异。
计算公式如下:薪资差异=(高薪群体的平均薪资-低薪群体的平均薪资)/低薪群体的平均薪资×100%6. 人力成本比率(Labor Cost Ratio):用于计算人力资源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人力成本比率=人力资源成本/总成本×100%7. 培训投资回报率(Training Return on Investment):用于评估培训活动所带来的回报。
计算公式如下:培训投资回报率=(培训带来的效益-培训成本)/培训成本×100%8. 员工满意度(Employee Satisfaction Score):用于衡量员工对组织和工作的满意程度。
员工满意度=(所有员工的满意度指标总和/员工数量)9. 工作场所安全指数(Workplace Safety Index):用于衡量工作场所安全水平。
HR工作必备HR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

HR工作必备HR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作为HR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需要进行计算的情况,这些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员工管理、薪酬设计、绩效评估等工作。
下面是HR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希望对HR人员能有所帮助:1.总人力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2.人力成本率=总人力成本/营业收入3.人力成本占比=总人力成本/企业总成本4.平均人力成本=总人力成本/平均员工数5.员工流动率=(入职数+离职数)/2/平均员工数*100%6.员工留存率=1-员工流动率7.员工综合福利占人力成本比例=员工综合福利费用/总人力成本*100%8.人力回报率=创造价值/总人力投资*100%9.薪酬总额=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10.薪酬增长率=(今年薪酬总额-去年薪酬总额)/去年薪酬总额*100%11.员工人事费用占总人力成本比例=员工人事费用/总人力成本*100%12.计薪周期内的时薪=每周工作时数*每天工作时数/工资总额13.加班工资=加班小时数*计薪周期内的时薪*加班倍数14.加班费用占总人力成本比例=加班费用/总人力成本*100%15.人力资源ROI=(营业利润-人力成本)/人力成本*100%16.岗位薪酬水平=岗位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岗位补贴17.人均产值=年度产值/平均员工数18.人均劳动生产率=年度产值/总人力成本19.离职成本=流失员工的平均年薪*离职率20.平均离职率=(入职数-在职员工数)/入职数*100%21.离职率=离职数/平均员工数*100%22.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评分23.绩效评分=员工绩效得分/最高绩效得分24.绩效奖金=绩效工资*奖金系数25.平均员工年龄=总年龄/员工数26.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27.员工满意度变化率=(今年员工满意度-去年员工满意度)/去年员工满意度*100%28.培训费用占总人力成本比例=培训费用/总人力成本*100%29.员工绩效排名=(团队总人数-员工绩效排名)/团队总人数*100%30.绩效评分分布对比=各绩效档次人数/总人数*100%31.应出勤天数=总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32.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请假天数33.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100%34.加班工时占总工时比例=加班工时/实际出勤工时*100%35.岗位空缺率=未填充职位数/总职位数*100%36.培训满意度=满意培训人数/参加培训人数*100%37.培训费用占薪酬比例=培训费用/薪酬总额*100%38.职工福利费用占总人力成本比例=职工福利费用/总人力成本*100%39.职工满意度=满意职工人数/参与调查职工人数*100%40.人才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在职员工数*100%41.工资总额占企业总成本比例=工资总额/企业总成本*100%42.职工工资占企业总成本比例=职工工资/企业总成本*100%43.绩效工资占总人力成本比例=绩效工资/总人力成本*100%44.薪酬总额占企业总成本比例=薪酬总额/企业总成本*100%45.平均每人工作时间=总工时/员工数46.平均工作年限=总工作年限/员工数47.员工福利费用占总人力成本的比例=员工福利费用/总人力成本*100%48.平均员工工资=总工资/员工数49.入职到离职的平均工作年限=总工作年限/离职员工数50.员工满意度评分=满意度评分总和/参与评分员工数以上是HR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HR人员进行一些基本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HR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HR常用计算公式大全1.离职率计算公式:离职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人数)×100%2.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人数+新员工人数)×100%3.平均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平均员工满意度=(所有员工满意度得分总和/员工人数)×100%4.员工绩效评估计算公式:员工绩效得分=(个人绩效评分/部门平均绩效评分)×100%5.员工薪酬增长率计算公式:员工薪酬增长率=(当前年度平均薪酬总和-上一年度平均薪酬总和)/上一年度平均薪酬总和×100%6.人力成本率计算公式:人力成本率=(总人力成本/营业收入)×100%7.培训投入产出比计算公式:培训投入产出比=(培训效益/培训成本)×100%8.绩效提升率计算公式:绩效提升率=(绩效改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9.工时生产效率计算公式:工时生产效率=(总产量/总工时)×100%10.人均工资计算公式:人均工资=总工资成本/总员工数11.人均产值计算公式:人均产值=总产值/总员工数12.员工周转率计算公式:员工周转率=(离职员工人数/平均在职员工人数)×100%13.录用成功率计算公式:录用成功率=(成功录用人数/总求职人数)×100%14.员工倦怠成本计算公式:员工倦怠成本=平均员工倦怠度得分×总员工工资成本15.总薪酬支出计算公式:总薪酬支出=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津贴+其他津贴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人力资源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评估和分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HR常用计算公式

HR常用计算公式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许多计算和评估,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1.人力资源计划公式:人力资源需求计算公式:HR需求=现有员工数量/员工离职率+预计公司增长率2.人力资源报酬公式:薪资水平=岗位市场薪资中位数x影响因素调整系数3.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公式:员工绩效得分=个人目标完成度x标准权重+团队贡献度x标准权重+其他因素x标准权重4.员工流失率公式:员工流失率=(员工离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x1005.员工满意度公式: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评分总和/员工数)x1006.员工价值公式:员工价值=员工绩效得分x平均薪资7.人力资本回报率公式:资本回报率=(利润/平均人力投入成本)x1008.招聘成本公式:招聘成本=招聘活动成本+员工培训成本+员工离职成本+新员工融入成本9.员工离职成本公式:员工离职成本=离职员工替代员工的招聘成本+离职员工培训成本+离职员工未完成任务的成本10.员工绩效激励公式:绩效激励金额=绩效考核得分x基本工资11.员工培训投资回报率公式:投资回报率=(员工培训带来的增值-培训成本)/培训成本x10012.员工流动率公式:员工流动率=(员工离职数/平均在职人数)x10013.员工流动成本公式:员工流动成本=新员工招聘成本+离职员工培训成本14.绩效差距分析公式:绩效差距率=(绩效评分较高档员工的人数/总员工数)x10015.福利成本率公式:福利成本率=(员工福利成本/总工资成本)x10016.员工参与度公式:员工参与度=(员工参与度评分总和/员工数)x100这些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特定的计算和评估要求。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

人事HR工作常用计算公式
一、员工薪资相关公式:
1.员工月薪计算公式:
员工月薪=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金+加班费+补贴-扣款2.员工年薪计算公式:
员工年薪=员工月薪×12
3.实际薪资计算公式:
实际薪资=员工月薪-社会保险费-公积金-税费
4.薪资增长率计算公式:
薪资增长率=(当前薪资-上一年薪资)/上一年薪资*100%
二、绩效考核相关公式:
1.绩效得分计算公式:
绩效得分=目标达成率×绩效权重+完成任务质量得分
2.绩效奖金计算公式:
绩效奖金=绩效得分×奖金基数
三、社会保险和福利相关公式:
1.社会保险费计算公式:
社会保险费=员工月薪×社会保险费率
2.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月薪-5000)×税率-速算扣除数
3.公积金计算公式:
公积金=员工月薪×公积金缴纳比例
4.年终奖计算公式:
年终奖=基本工资×绩效得分×年终奖比例
以上是人事HR工作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其中计算公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配。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人事HR人员更好地进行员工薪资核算、绩效考核以及社会保险和福利费用的计算,确保员工的薪资福利符合公司政策,并帮助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HR最常用的50个计算公式!

HR最常用的50个计算公式!1.总薪资成本=月薪×122.人员流失率=(离职人数÷平均员工数)×1003.离职率=(离职人数÷头寸数)×1004.平均员工工资=总薪资成本÷平均员工数5.人力成本率=总薪资成本÷总收入6.平均离职成本=总离职成本÷离职人数7.招聘效率=招聘成本÷招聘渠道数8.培训投入率=培训成本÷总薪资成本9.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10.绩效率=(绩效薪资总额÷总薪资成本)×10011.假期成本=假期工资总额÷总薪资成本12.招聘费用率=招聘费用÷新员工总成本13.面试通过率=面试通过人数÷面试人数14.培训满意度=(满意培训人数÷参加培训人数)×10015.福利开支率=福利开支÷总薪资成本16.福利满意度=(满意福利人数÷总员工数)×10017.员工绩效排名=(该员工的排名÷总员工数)×10018.新员工入职满意度=(满意新员工数÷新员工总数)×10019.奖金制度合理度=(认为奖金制度合理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20.离职率预测=(离职人数÷平均员工数)×10021.职位填补周期=(用时最长的职位填补周期÷平均职位填补周期)×10022.年度绩效奖金=个人绩效分数×年度奖金基数23.周转率=(离职人数+新员工人数)÷平均员工数24.每员工创造的利润=总利润÷平均员工数25.假期带薪工资比率=带薪假期工资÷总薪资成本26.平均在职年限=(员工总在职年限÷总员工数)×10027.培训投资回报率=(培训绩效薪资增加数值÷培训成本)×10028.员工绩效增长率=(员工绩效增长数值÷员工绩效基准数)×10029.福利投资回报率=(福利满意度增长数值÷福利开支)×10030.平均入职时间=(所有员工的入职时间总和÷新员工总数)×10031.成本效益比=(总收入-总成本)÷总成本32.平均培训费用=总培训费用÷培训小时数33.薪酬差异率=(高层薪酬总额-基层薪酬总额)÷基层薪酬总额34.员工参与度=(参加调查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5.正式员工比例=(正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6.岗位空缺率=(空缺岗位数÷总岗位数)×10037.员工离职率=(解雇员工数+辞退员工数)÷平均员工数38.可操作员工留存率=(可操作员工留存数÷可操作员工总数)×10039.招聘时间=(招聘结束日期-招聘开始日期)×2440.训练时间=(训练结束日期-训练开始日期)×2441.组织效益比率=组织效益÷组织成本42.人力资本回报率=经济附加值÷人力资本投资43.基尼系数=1-(∑(每个员工工资÷总工资)²)44.知识员工离职率=(知识员工离职人数÷知识员工总数)×10045.招聘广告效果=(招聘广告响应数÷招聘广告投放总数)×10046.岗位认同感=(认同该岗位的员工数÷总员工数)×10047.员工满意度与绩效的相关性=福利满意度×员工绩效48.员工流失成本=离职员工的薪资总和+招聘成本49.用工成本比率=用工成本÷总收入50.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总薪资成本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HR人员评估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HR必的50条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HR必的50条最常用的计算公式作为HR专业人士,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对于日常工作非常重要。
以下是HR必备的50个最常用的计算公式:1.总薪资成本计算:总薪资成本=平均工资x员工总人数2.个人所得税计算:个人所得税=应发工资x税率-速算扣除数3.年度员工薪资涨幅:年度薪资涨幅=(当前薪资-上一年薪资)/上一年薪资×100%4.平均每年流失率:平均每年流失率=(年度流失员工数/平均员工总数)×100%5.离职率:离职率=(离职员工数/期初在职员工数)×100%6.员工流失成本:员工流失成本=平均员工流失率×平均员工薪资×平均员工发薪周期7.年度招聘率:年度招聘率=(新员工数/平均员工总数)×100%8.员工到岗率:员工到岗率=(到岗员工数/预计上岗员工数)×100%9.年度培训费用投入率:年度培训费用投入率=(年度培训费用/平均员工总数)×100%10.人力成本占比:人力成本占比=总薪资成本/公司总收入×100%11.员工加班费用计算:员工加班费用=加班时长x加班工资率12.社保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平均工资x社保基准线13.工资帽:工资帽=平均工资x市最低工资系数14.人均净利润:人均净利润=公司净利润/平均员工总数15.薪资差异度:薪资差异度=薪资最高岗位薪资-薪资最低岗位薪资16.年度绩效奖金总额:年度绩效奖金总额=平均绩效奖金x员工总人数17.平均绩效得分:平均绩效得分=(员工绩效得分之和)/员工总人数18. 年度绩效得分标准差:绩效得分标准差= sqrt (Σ(绩效得分 - 平均绩效得分)^2 / 员工总人数)19.市场竞争力指数:市场竞争力指数=部门平均薪酬总和/市场竞争力薪酬总和20.员工工龄:员工工龄=当前日期-入职日期21.员工满意度指数:员工满意度指数=(满意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22.平均招聘周期:平均招聘周期=(应聘到入职所需的平均时间之和)/招聘人数23.平均离职周期:平均离职周期=(离职流程所需的平均时间之和)/离职人数24.员工生命周期成本:员工生命周期成本=员工所有成本之和/员工总人数25.平均员工生命周期:平均员工生命周期=员工所有服务年限之和/员工总人数26.员工平均每天工作小时数:员工平均每天工作小时数=(员工总工作小时数/平均员工总人数)/工作日数27.计划提升效益(生产力):计划提升效益=员工总数x提升幅度x 生产率x产出价值28.员工效益比:员工效益比=(员工的产值/员工的薪酬)×100%29.平均员工在岗时间:平均员工在岗时间=(员工总在岗天数/在岗员工数)×100%30.离职员工满意度:离职员工满意度=(满意离职员工数/离职员工总数)×100%31.员工福利费用率:员工福利费用率=员工福利费用/平均员工总数32.岗位匹配度:岗位匹配度=(申请人满足条件的数目/申请人数)×100%33.岗位空缺成本:岗位空缺成本=平均工资x岗位空缺天数34.年度薪资预算:年度薪资预算=平均薪资x预计员工总人数35.岗位平均工时:岗位平均工时=岗位总工时/岗位总人数36.岗位劳动生产率:岗位劳动生产率=完成产量/岗位总工时37.岗位平均薪酬:岗位平均薪酬=岗位总薪酬/岗位总人数38.岗位平均产值:岗位平均产值=总产值/岗位总人数39.单位人工成本:单位人工成本=总薪资成本/总产值40.工时产值:工时产值=单位产值/平均工时41.岗位工时生产力:岗位工时生产力=(单个岗位的产值/单位工时)×100%42.月度人力投入量:月度人力投入量=员工总人数x平均月工作天数43.平均每人产值:平均每人产值=总产值/员工总人数44.全员平均薪酬:全员平均薪酬=总薪酬支出/员工总人数45.员工绩效奖金:员工绩效奖金=平均绩效奖金x员工绩效得分46.员工招聘成本:员工招聘成本=招聘流程所需成本之和/新员工总数47.平均每人薪酬:平均每人薪酬=全员总薪酬/员工总人数48.季度人力需求量:季度人力需求量=岗位总人数x季度工作天数49.每人绩效工资:每人绩效工资=平均绩效奖金/员工总人数50.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总薪资成本x社保费率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HR专业人士更好地进行薪资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流动率分析以及绩效评估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HR必备的12个劳动用工计算公式

HR必备的12个劳动用工计算公式
1.人员需求量计算公式:
人员需求量 = (预计年销售额 / 平均销售额 per 人) × (1 + 需求潜力增长率)
2.劳动力成本计算公式:
劳动力成本=(平均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其他福利费用)×月均在岗人数
3.员工离职率计算公式:
员工离职率=(本期离职人数/期初在职人数)×100
4.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成本=(平均流失率×平均薪资)+(平均流失率×平均招聘成本)
5.员工需求变动率计算公式:
员工需求变动率=(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期初人数
6.薪资调整幅度计算公式:
薪资调整幅度=(本期平均薪资-上期平均薪资)/上期平均薪资
7.员工绩效考核系数计算公式:
员工绩效考核系数=(实际绩效得分-基准绩效得分)/基准绩效得分
8.员工生产力提升率计算公式:
员工生产力提升率=(本期生产力-上期生产力)/上期生产力
9.员工加班费用计算公式:
员工加班费用=加班人数×加班时长×加班工资率
10.员工福利费用计算公式:
员工福利费用=员工人数×平均福利费用
11.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期末利润-税前利润-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
12.员工满意度指数计算公式:
员工满意度指数=(满意员工数/调查总人数)×100
这些公式能帮助HR部门更好地计划、分配和控制劳动力资源,以及对员工进行薪资调整、绩效考核和福利管理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HR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

HR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HR(人力资源)是公司组织中承担招聘、培训、员工关系、薪酬等方面工作的部门。
在日常的工作中,HR经常需要使用一些计算公式来辅助处理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
以下是HR最常用的50条计算公式:1.员工流失率(员工离职率)=(本期离职员工数/期初员工总数)×100%2.员工满意度率=(满意度调查结果之和/调查人数)×100%3.员工到岗率=(正常上班员工数/招聘人数)×100%4.员工薪酬比率=(员工人均薪酬总额/公司总收入)×100%5.平均在职年限=(所有员工在职年限之和/员工总数)6.人力资本回报率=(公司利润/平均员工人数)×100%7.员工收入增长率=(本期员工薪酬总额-上期员工薪酬总额)/上期员工薪酬总额8.员工产值=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产量)/单位时间内工作的总时间9.离职成本=员工流失率×平均员工薪酬10.员工绩效=(个人目标完成情况+团队目标完成情况)×评定权重11.员工绩效奖金=员工绩效评分×平均月工资×奖金基数12.招聘渠道效益=(通过该渠道招聘到的员工数/该渠道的招聘成本)×100%13.季度员工离职率=(该季度离职员工数/季度初员工总数)×100%14.员工候选人适应能力=(候选人适应能力得分/总分数)×100%15.员工培训满意度=(满意度调查结果之和/调查人数)×100%16.平均招聘时长=(所有招聘流程之和/招聘岗位数量)17.待遇差比率=(高绩效员工月平均薪资-低绩效员工月平均薪资)/低绩效员工月平均薪资18.员工福利成本率=(公司福利总额/公司总收入)×100%19.职位填补时间=(职位填补天数/岗位空缺总天数)×100%20.工时利用率=(员工实际工时/需要工时)×100%21.员工流动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总数)×100%22.高管团队稳定性=(高管团队平均在职年限/高管团队人数)23.员工维持率=(维持员工数/入职员工数)×100%24.疾病休假率=(疾病休假天数/公司总工作日数)×100%25.季度员工绩效评估率=(季度有效绩效评估个数/季度总员工数)×100%26.年度轮岗率=(员工轮岗次数/平均员工数)×100%27.员工激励指数=(团队目标完成情况/团队目标)×100%28.培训成本率=(公司年度培训费用/公司总收入)×100%29.薪资差异率=(高绩效员工薪资-低绩效员工薪资)/低绩效员工薪资30.高级员工流失率=(高级岗位离职员工数/高级岗位在职员工数)×100%31.季度离职成本=季度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薪酬32.培训满意度=(培训评价结果之和/培训人数)×100%33.高绩效员工比例=(高绩效员工数/总员工数)×100%34.员工候选人招聘适应能力=(通过该渠道招聘到的候选人数/该渠道的候选人数量)×100%35.培训投入回报率=(员工绩效提升额/培训投入额)×100%36.入职率=(新入职员工数/合同签署员工数)×100%37.平均培训成本=公司年度培训费用/培训人数38.高绩效员工离职率=(高绩效员工离职数/高绩效员工总数)×100%39.员工绩效差异系数=高绩效员工绩效评分的方差/高绩效员工绩效评分的平均值40.薪资福利总支出率=(月度薪资福利总支出/公司总收入)×100%41.创新能力评估=(创新得分/总分数)×100%42.人才储备率=(储备人才数/期末在职员工数)×100%43.总体流失率=(流失员工数/期初全员总人数)×100%44.员工绩效提升率=(绩效提升人数/绩效考核人数)×100%45.员工流失成本=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薪酬46.平均招聘费用=(所有招聘渠道的招聘费用之和/招聘渠道数量)47.平均训练满意度=(满意度调查结果之和/调查人数)×100%48.季度新员工离职率=(季度新员工离职数/季度新员工总数)×100%49.职场活力指数=(职场活力得分/总分数)×100%50.员工体检合格率=(体检合格员工数/体检员工总数)×100%这些计算公式是HR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可以帮助HR部门监测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并为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HR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HR常用计算公式大全1.薪资计算:-基本工资=月薪/工作日数-实际工资=基本工资+提成+奖金-扣除项-年薪=月薪*122.离职成本计算:-离职成本=新员工招聘成本+培训费用+福利待遇+补偿金3.高绩效员工奖金计算:-奖金=工资总额*绩效比例4.员工绩效评估:-绩效评分=个人绩效得分*绩效系数5.劳动生产率计算:-劳动生产率=产出/劳动力6.员工流失率计算:-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在职员工数7.员工满意度计算:-员工满意度=满意调查得分/调查总人数8.员工培训投资回报率计算:-培训投资回报率=(培训效果-培训成本)/培训成本9.员工福利开支占比计算:-福利开支占比=福利开支总额/总工资支出10.员工年度休假天数计算:-年度休假天数=工作时间*年度休假比例11.员工加班费计算:-加班费=加班时间*加班工资率12.新员工到岗效率计算:-新员工到岗效率=简历筛选合格率*面试通过率*入职成功率13.员工招聘效率计算:-招聘效率=招聘周期内招聘人数/招聘成本14.员工绩效奖金预算计算:-绩效奖金预算=平均绩效评分*绩效奖金总额15.员工培训时间计算:-培训时间=总学习时间-休息时间16.员工年度考核基准计算:-年度考核基准=平均考核得分*考核系数17.员工绩效指标权重计算:-绩效指标权重=绩效指标得分/总绩效指标得分18.员工晋升概率计算:-晋升概率=满足条件员工数/可晋升员工总数19.市场薪酬标准计算:-市场薪酬标准=平均薪资+偏差值20.员工绩效分布计算:-绩效分布=绩效等级员工数/总员工数注:以上所列公式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定制化。
HR日常计算公式

HR日常计算公式
HR日常工作中涉及到很多计算,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1.人力资源需求规划:
-人均产值=经营业务收入/平均员工数
-人力资源需求规划=产值目标/人均产值
-招聘需求量=(岗位数x补人率)-现有人数
2.职位年薪计算:
-年薪=月薪x12
-平均薪资=总薪资/员工数
3.员工绩效评估:
-绩效得分=完成工作量/工作目标x绩效评定标准
-平均绩效得分=绩效总分/员工数
-绩效奖金=平均薪资x平均绩效得分
4.员工福利计算:
-社保福利成本=员工基本工资x社保比例
-企业年金成本=员工基本工资x企业年金比例
-员工福利总成本=社保福利成本+企业年金成本
5.离职率与员工流失成本:
-离职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数)x100%
-员工流失成本=(平均薪资+福利总成本)x离职员工数
6.培训投资回报率计算:
-培训投资回报率=(培训效益-培训成本)/培训成本x100%
7.岗位需求量与招聘费用计算:
-岗位需求量=预计离职率x平均员工数+新增职位数
-招聘费用=招聘渠道费用+面试费用+平均员工薪资x新员工培训时间+平均员工薪资x岗位需求量
8.加班费计算:
-加班费=(小时工资/工作时长)x加班时长
以上是一些HR日常工作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实际需求。
HR必收藏的50条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HR必收藏的50条最常用的计算公式1.总雇员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员工数)x1002.雇员保留率=100-总雇员流失率3.盈余率=(公司净收入-总成本)/总成本x1004.雇员离职成本=平均员工工资x离职员工数5.平均员工工资=总工资总额/总员工数6.平均每位员工产出=总产出/总员工数7.员工福利支出=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福利比例8.整体离职率=(本期离职员工数/上期员工总数)x1009.新员工流失率=(新员工离职数/新员工总数)x10010.平均在职周期=(员工入职后的总工龄)/入职员工数11.平均离职周期=(离职员工的总工龄)/离职员工数12.平均工龄=(公司员工总的工龄)/公司员工总数13.每位员工平均培训费用=总培训费用/总员工数14.平均员工效能=总生产力/总员工数15.员工福利比例=员工福利支出/总工资总额x10016.员工绩效奖金=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绩效比例17.员工平均人天休假=(员工请假总天数/员工总数)x平均工作日18.员工平均工作日=(公司工作总天数-公休假日数)/员工总数19.薪资总支出=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总数20.雇员净补偿成本=雇佣成本+全薪雇员用于培训的时间成本21.雇佣成本=平均员工工资x雇佣员工数22.全薪雇员用于培训的时间成本=平均员工工资x需要培训的全薪员工数x培训时间23.需要培训的全薪员工数=总员工数x培训百分比24.平均人力成本=总员工薪资总额/总员工数25.每位员工平均雇佣时间=(总员工服务时间/总员工数)/1226.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x10027.每位员工平均加班时长=(总加班时长/总员工数)/1228.每位员工平均加班费用=平均员工工资x每位员工平均加班时长x 加班费率29.员工福利总支出=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福利支出比例30.每位员工平均福利费用=员工福利总支出/总员工数31.每位员工平均招聘成本=总招聘费用/总雇佣人数32.平均员工绩效评分=总绩效评分/总员工数33.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x10034.总雇佣人数=入职员工数-离职员工数35.雇佣投资回报率=(总收入-总支出)/总支出x10036.雇佣效能=绩效评分/需求量37.员工效能=生产力/员工数38.离职时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雇佣最终月工资总额/入职员工数39.每位员工平均工作时长=(总工作时长/总员工数)/1240.平均员工绩效奖金水平=(员工绩效奖金总额/总员工数)/1241.平均每位员工的福利费用=(员工福利总支出/总员工数)/1242.员工满意度成本=平均员工工资x(1-员工满意度)43.员工满意度效益=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满意度)44.员工绩效效益=平均员工工资x员工绩效评分45.总员工数=入职员工数-离职员工数46.每位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总工资支出/入职员工数47.平均每小时生产力=总产量/总工作时长48.每位员工平均福利费用=员工福利总支出/总员工数49.员工薪资变动率=(当期薪资总额-上期薪资总额)/上期薪资总额x10050.平均每位员工的人力成本=总员工薪资总额/总员工数。
HR常用计算公式

HR常用计算公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1. 员工流失率(Turnover Rate):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在职员工数)×100%2. 离职率(Attrition Rate):离职率=(离职员工数÷初始在职员工数)×100%3.初始在职员工数:初始在职员工数=入职员工数+在职员工数4. 核心人员流失率(Core Employee Turnover Rate):核心人员流失率=(核心人员离职人数÷核心人员总数)×100%5. 员工满意度指数(Employee Satisfaction Index):员工满意度指数=(所有员工满意度得分总和÷在职员工人数)×100%6. 人力成本占比(Salary Cost Ratio):人力成本占比=(员工工资和福利总成本÷公司总收入)×100%7. 请假率(Absenteeism Rate):请假率=(员工总请假天数÷可用工作天数)×100%8.平均员工工作时间:平均员工工作时间=(员工总工作时间÷在职员工数)9. 培训投入回报率(Training Return on Investment):培训投入回报率=(培训效益-培训成本)÷培训成本×100%10.员工绩效指标:员工绩效指标=(个人绩效得分÷最高绩效得分)×100%11. 人均产值(Per Capita Output):人均产值=公司产值÷在职员工数12.补充人力需求:补充人力需求=目标在职员工数-现有在职员工数13. 员工周转率(Staff Turnover Rate):员工周转率=(入职员工+离职员工)÷214. 人力投入效率(Manpower Efficiency):人力投入效率=(在岗员工数÷总员工数)×100%15. 全职员工工作满意度(Overall Job Satisfaction):全职员工工作满意度=(所有员工满意度得分之和÷总员工数)×100%这些计算公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有用,可以用于评估员工满意度、流失情况、人力投入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帮助企业进行绩效评估、人力资源规划和决策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R常用公式的汇总:
1.新进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 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1、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 21.75天
2、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3、当月应工作天数= 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4、当月有效工作日= 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5、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 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
1、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成本效用评估:
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数量评估:
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5、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6、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社会保险与公积金
五险一金内容:
1、养老保险:单位:22%、个人8%
2、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3、生育保险:全由单位负担(0.5%)
4、工伤保险:全由单位负担(0.5%)
5、医疗保险:单位:12%、个人2%
6、公积金:单位:7%、个人7%
社会保险办理流程:
各类企业(含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企业化管理(职工工资及退休待遇按企业标准执行)的事业单位,均应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到纳税地(非纳税单位按单位地址区域)
所管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登记手续。
新成立的单位应在单位批准成立之日起1个月内输登记手续。
参保单位必须为与其发生事实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聘用的退休人员除外)办理社会保险手续。
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同时设有上限和下限,其分别根据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相应确定。
若在上下限范围之内,则按实际缴,若超过按上限,不足按下限。
你只需将个人承担的百分比乘以缴费基数,得出的总和就是要扣除的部分。
一、需填报的表格及附报资料:
1、社会保险登记表及在职职工增减异动明细表(一式两份)并在所管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
相关证件如下: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或成立证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3)地税登记证;
(4)私营企业如相关证件无法清楚地认定其单位性质,应补报能证明其私营性质的相关资料(如:工商部门的证明、国税登记证、验资报告等)。
(5)事业单位应附有关事业单位成立的文件批复。
(6)驻地办事处应附总公司或总机构的授权书。
附报资料:新参保职工身分证复印件(户口不在本市的职工还需提供户口或者暂住证复印件)
以上证件同时需要原件及复印件,到所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二、表格填报说明:
1、社会保险登记表
“税号”:税务登记证中“税字如420103748300492号”栏号码。
“工商登记执照信息”:需经工商登记、领取工商执照的单位(如各类企业)填写此栏,不填“批准成立信息”栏。
“批准成立信息”:不经工商登记设立的单位(如:机关、事业、社会团体等)填写此栏,不填“工商登记执照信息”栏。
“缴费单位专管员”:填写参加社会保险单位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联系人,其所在部门及联系电话。
“单位类型”、“隶属关系”:根据参保单位的单位类型及隶属关系,对照表下方“说明”中
所对应的代码填报。
“开户银行”:须填报开户银行清算行号。
2、在职职工增减异动明细表: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个人帐户(身份证号)”:均要严格按身份证中信息填写。
“个人编号” :“续保”、“转入”人员需提供其原参保的个人编号,填报此栏。
“新增”人员在申报时暂不填报此栏,其个人编号待录入微机产生。
(1)“新增” :原未参保人员,属新增类型,已参保人员不可按新增办理。
(2)“续保” :原参加过社保,已停保或转到流动窗口投保,现续接到新单位投保的,属续保。
在流动窗口投保的人员需在申报此表前将欠费缴清并办理其在流动窗口的停保手续。
(3)“转入” :此处特指已参保的在征人员在本市参保单位之间的转移。
(4)“市外转入” :此类人员需在单位开户手续办理完毕后,由单位到市基金结算中心办理其转入基金结算及“市外转入”异动业务。
“月缴费工资” :应按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填表报。
本年度新招人员,按实际发放的月工资总额填报(但不得低于586元)
注:每月20日之前在所管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住房公积金办理如下:
一、单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手续如下:
(1)到当地财政局资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填报《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表》,“资金管理中心”按规定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核并指定住房公积金经办银行。
(2)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须附的相关证件: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行
政事业单位及其它机构批准设立的批文原件及复印件;2、法人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3、
国税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3)本表一式四份,武汉市房改委资金管理中心核定登记表后留存二份;单位送交指定的公积金办理银行一份,凭此表设立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帐户和职工个人帐户;公积金帐户建立后将每月交一份员工缴存住房公积金表及汇补表交附给公积金办理银行。
二、单位为新录用或者新调入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办理手续如下:
新的正式录用职工或者新调入及调出职工在起用的三十日内到受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帐户的设立手续,并同时为已设立住房公积金个人帐户的职工办理帐户转移。
三、核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如下:
按职工月均工资总额的10%计缴。
(其中单位部分按5%计缴,职工个人部分按5%计缴。
)
四、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名称、地址发生变更的,办理手续如下:
单位名称、地址发生变理的,原单位应当自发生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市房改委资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并持经“市房改委资金管理中心”审核的《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变更登记表》到受托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五、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撤销、破产或者解散的,办理手续如下:
单位撤销、破产或者解散的应当自发生上述情况之日起三十日内持相关证明文件,由原单位或者清算组织到市房改委资金管理中心办理注销登记并自注销登记办理完毕之日起二十日内持“市房改委资金管理中心”审核的《单位住房公积金帐户注销登记表》,到受托银行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帐户转移或者集中封存手续。
失业保险相关手续如下:
新参保失业保险的公司应在所管辖的失业保险管理办公室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如做异动的单位需在原单位所管辖的失业保险管理办公室开出办理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再拿现单位所管辖的失业保险管理办公室登记办理手续,并盖上现管辖失业办的章,然后,再拿到原单位所管辖的失业办盖章;最后,在拿到现单位所管辖的失业办办理此事。
一、需填报的表格及附报资料:
1、在失业办领取:失业保险登记表、缴费单位月度缴费基数申报(异动)表及失业保险缴费职工花名册(一式四份)。
相关证件如下: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
(3)地税登记证及复印件;
(4)财务报表及工资表;
(5)软盘一张拷贝(做一份失业保险缴费职工花名册)拷贝到失业办作记录;
二、失业保险缴存比例如下:按职工月均工资总额的3%计缴。
(其中单位部分按2%计缴,职工个人部分按1%计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