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资料(小学一年级)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节》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节》

包粽子的方法
谢谢欣赏
在端午节人们把菖蒲、艾叶插于 门庭、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避邪。在 传统的端午对联或帖子亦有“绿艾悬 门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菖华泛 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等句。 可知艾蒿与菖蒲均为端午节习俗中普 遍使用的两种植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 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 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划龙舟吃 粽子 插艾蒿等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习 俗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 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 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划龙舟是屈原故里最大的群众性集 会,锣声一响《招魂曲》一唱,随着"我哥回"的声声呼唤, 四乡八里的人们便聚集到了西陵峡两岸,用划龙舟这种最 古老最隆重的方式纪念屈原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 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 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 《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 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 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 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 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 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 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 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 间艺品。
食 俗
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粽子叶,老北京包粽 子的粽子叶一般是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 为粽叶。过去,粽子叶都是老人们去自己摘的, 现在北京城周边没有芦苇荡了,这粽子叶也只 有去超市买了。很多人认为粽子叶越绿越艳越 好,其实不然,越绿越艳的粽叶有可能是用颜 料染成的,正常的粽叶应该是黄绿色略显陈旧; 正常的粽叶包出的粽子有一种粽叶的香味而不 是其他的怪味;如果煮完粽子之后,水是淡黄 色,那说明这粽叶没问题,否则,那粽子还是 不要吃了。

一年级端午节

一年级端午节
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 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 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 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 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传说是为了不使鱼虾损伤屈原的躯体,人们 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就是我国最早的 粽子——“筒粽”的由来。
也叫长寿线,五彩缕等。传说可避灾除 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内装香 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有避邪正气、防治 蚊虫和不祥之物骚扰的作用。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 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 人,也是一位最受人民 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是 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 表。1953年,屈原还被 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 人”之一,受到世界和 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 的隆重纪念。
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 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 小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 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 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手执艾旗招百福, 门悬蒲剑斩千邪。
用雄黄涂抹小孩额头的习俗,称可 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 头画“王”字,一借雄黄驱毒,二借猛虎镇 邪。
端午作业:
1、背一背端午节的儿歌给长辈听。 2、亲手做一做端午节的食品。 3、画一画,写一写你家的端午节。
祝一(1)班的孩子们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 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 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 节、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龙舟 节、粽子节 、女儿节、灯节等等。
包粽子、吃粽子
悬菖蒲、挂艾草
做香包、佩香包
端午节的起源之一:恶日说。 端午节的起源之二: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端午节的起源之三:源于纪念伍子胥 。 端午节的起源之四: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起源之五:源于纪念屈原 。

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课文内容

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课文内容

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课文内容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课文内容主要涵盖了端午节的来源、传统习俗、食品文化以及节日意义等方面。

下面我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详细介绍。

一、端午节的来源在课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时期。

据传说,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因不满官场的腐败,流放到了汨罗江。

在江边,他吟诵着感人肺腑的诗篇,表达对祖国的爱和民众的苦难之情。

然而,最终他还是被贪污的官员所害。

在他去世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和赛龙舟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

二、传统习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非常丰富多彩。

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穿香囊和游览景点等都是传统的端午节习俗。

其中,赛龙舟最为著名。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吃粽子和挂艾叶则是为了防止疾病和驱邪,是中国古老的习俗。

穿香囊则是为了祈求平安和健康。

三、食品文化端午节的食品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里的一部分,也是端午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文中,我们可以学到粽子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粽子是由糯米、豆沙、肉等馅料包裹在竹叶或粽叶里蒸煮而成的一种传统食品。

在吃粽子的时候,还要喝雄黄酒和蘸醋等,以防止疾病和食物中毒。

由此可见食品文化在端午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节日意义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不仅仅是纪念屈原,更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课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端午节的意义在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国粹精神,也是人类文明中和谐、团结和友爱的体现。

综上所述,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课文内容主要涵盖了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食品文化以及节日意义等方面。

通过这些课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从而让我们更加有信仰和自豪感。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内容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内容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内容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而在小学一年级,同学们也会以一些简单有趣的形式来学习端午节文化知识。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内容。

一、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据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他为了救楚国,奔走呼吁腐败当局改革,但官场派系放手发展,屈原深感苍天有眼,便不能容忍国家沉沦,于是投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唤醒人们,让大家明白推行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从而造福于民众。

二、端午节的时间端午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通常是阳历6月的中旬或下旬。

三、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吃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传统食品,而粽子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咸味糯米饭食品之一,包裹的食材也有所不同。

北方人常以咸肉、花生、豆腐、鸡蛋、白菜等为馅料,甜味粽子则有红枣、桂圆、芝麻、红豆等馅料。

四、端午节的习俗(1) 赛龙舟龙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之一,用来纪念屈原。

穿戴同样的装束,一群人搭乘一个木制龙舟斗志昂扬、欢呼声连连地划桨,加强队伍凝聚力,通过比赛来增进爱国情操。

(2)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缺的一个传统食品,许多地方在吃粽子时,还有独特的习俗,如吴淞地区的吃“灰条子”、苏州地区的“风景镇园春饼”。

(3) 剃头俗剃头俗,也叫剃头节。

起源于民间,是端午节的一个独特习俗。

传说端午前一天,接引铃上的“五毒”要到民间为非作歹,为了赶走这“五毒”,人们就采取剃头、洗澡和嗑瓜子等方式“剃除”邪恶,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4) 赛夏令赛夏令是一个民间习俗,比赛的是谁最早制成“夏令”,谁就取得胜利。

然而,知道怎样做夏令不等于就能赢,在夏令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夏令捆绑的方向、粟皮的选用、粘漆的厚度、以及各个节拍的配合,才能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

五、端午节的相关传说(1)屈原投江顾名思义,端午节有个有名的传说,就是楚国大臣屈原为了表示自己对国家的爱,最后在端午节这一天投江自尽,深受百姓的爱戴,传承了五千几百年,被世人所知所传。

端午节资料收集一年级

端午节资料收集一年级

端午节资料收集一年级端午节资料收集一年级端午节,也叫端阳节、龙舟节。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端午起源于中国汉朝时期,即属于古代的重要节日,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因此也又称为“五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楚国的著名政治家、文化名人和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和诗坛巨匠。

推崇他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卓越的创作才华,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

据传,屈原曾经闲望于江南之野,仰望天空之时,恰好见到了神龙腾空,久久不肯离去,于是他把一切诗篇都收起来,投身到刺绣、盘缠和钓鱼中,以此来释放焦虑和寻找真理。

这个传说成为江南刺绣、龙舟竞渡、吃粽子、赏花车等缤纷的端午文化的源头,所以端午节也成了一种纪念屈原的方式。

在端午节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特别的活动和风俗习惯,这让人们更有机会了解闽南文化和民间传统。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在粽子外被包裹的竹叶中放入里面的米粒、肉丝和香草等食材之后,在蒸锅里蒸煮一段时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把粽子推销开后,分享美味佳肴,这也成为了端午节别具味道的吃食风俗。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大特色。

龙舟竞渡,起源于古代的中国,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举行的一项传统运动。

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的水上运动,它洋溢着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

当人们充满热情和祝福时,船只以高速竞渡于浪漫的水面上,这就交织成为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新潮的神奇交错。

在端午节这一天,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赛龙舟比赛,让人们有机会亲身感受南方的独特风情,也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到中国的东方文化。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民族文化和传统的良好机会。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美妙情感的日子。

希望有更多的一年级同学,了解和传承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感受祖国的文化和历史,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文化的怀抱当中。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端午节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端午节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民间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为了救中国的国家命运,不幸遭到了贬谪和流放。

在他丧失了国家和爱情的苦恼之下,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于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跳河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时至今日,还会有粽子、龙舟等活动来庆祝。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可以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等,大家的脸上都充满了喜庆的神色。

吃粽子是广大民众的传统食品之一,粽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可以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文化和传统。

与此相比,赛龙舟是一项充满活力和竞争性的运动项目,由一支或者多支队伍在水上比赛划桨速度最快,船头加成最快的队伍最终会获得胜利。

龙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龙艇运动作为一种龙舟的表现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之前的战国时期。

为了纪念屈原逝世,南方的居民便从这一天开始为了祭奠屈原而赛龙舟了。

不少地区的人们还喜欢在这一天挂艾叶,因为传说艾叶有驱除蚊虫和疾病的功效,使用艾叶可以让人们健康和吉祥。

在端午节这一天,许多小学校怀也会组织孩子们一起进行各种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学校还会为孩子们传授关于屈原和端午节的故事和传统,让孩子们能够明白这个节日的由来及其象征意义,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从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中国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风貌。

希望广大人民能够在端午节期间,共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祈愿国泰民安、财源广进。

一年级端午节的课文内容

一年级端午节的课文内容

一年级端午节的课文内容一年级端午节的课文内容,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食品等方面。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本文将会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端午节的由来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端午节与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重臣,他深受天下人民的爱戴。

但由于他忠于国君,反对腐败贪污的官员,被楚怀王诬陷成奸,屈原便被流放到汨罗江边。

在他流亡期间,他眼看着故乡被侵略,百姓们疲惫不堪,心情非常沉重。

于是,他用自己的热血写下了《离骚》等爱国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深思念和对百姓的关怀。

直到最终屈原在五月初五日投江而亡,为此,后世百姓纷纷在这一天敬翁、护竹、赛龙舟。

二、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最主要的就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我国传统的水上运动,起源早在汉朝,最早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举行的。

现在的龙舟赛已经演化为一种竞技体育,有国际性的赛事,包括世界杯龙舟比赛等。

此外,还有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

汨罗江边的居民们会在端午节期间,插上艾草,自己或者披头散发的孩子们都要绕着屋子转三圈,据说有驱蚊驱虫的作用。

另外,粽子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粽子是用竹叶包起来的糯米饭,里面还会加入肉、蛋黄等馅料,口感鲜美,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和欢迎。

三、端午节的美食端午节的美食非常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粽子。

粽子是一种传统食品,历史悠久,制作方法也独具特色。

首先是选好糯米,将其泡发并加入适量的盐巴、芝麻油等调料搅匀。

然后,选择鲜嫩的肉、鸡蛋黄等材料,同时备好葱、姜、蒜等佐料,制作出美味可口的粽子。

除了粽子之外,还有艾叶蒸饭、菖蒲鸡蛋、香蕉粥、蒸鲜肉等,都是端午节的美食之一。

总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俗文化。

在这一天,我们不能只是享受美食和娱乐,更应该重视文化传承,铭记历史,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珍惜和爱护我们的传统节日,让它们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消逝!。

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的内容

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的内容

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的内容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都是端午节。

在端午节这一天,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也有着很多有趣的故事与传说。

在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内容中,我们学习了端午节的来历,起源于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一生写出许多著名的诗歌,反对秦国侵略,守卫中华文明。

由于他的言论,屈原遭到中宣传,被流放到了岳阳楚国。

当时,楚怀王的朝廷中和屈原不和的大臣们趁机诋毁屈原,使楚怀王对他越来越不满。

高贵神秘的屈原便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身于自己深爱的汨罗江中。

当地的渔夫们听说屈原自杀,深感惋惜和不舍,立即划船下去打捞他的尸体,并把米豆等食品扔到江中,以防鱼虫叮咬屈原的遗体。

这些渔夫为了缅怀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传统。

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有着许多有趣的传统习俗。

在一年级下册的端午节内容中,我们还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传统习俗。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这是为了纪念渔夫们打捞屈原尸体的英雄行为。

龙舟是一种传统船只,通常用来祈求丰收和平安。

每个龙舟由18人组成,包括一个舵手和一名鼓手。

鼓手的节奏指导龙舟的划桨速度,舵手则掌控船的方向。

比赛中,龙舟在江河中迅速划行,划手们紧握手中的桨,同时呼喊“加把劲,冲啊!”,力争比赛的胜利。

除了龙舟竞渡之外,还有吃粽子、挂菖蒲、饮雄黄酒、用艾叶熏驱蚊虫和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在端午节中,吃粽子也是一项非常流行的习俗。

粽子是用粘米制成,里面通常包裹着咸肉、鸡肉、豆沙和慕斯等馅料。

吃粽子有着很多的讲究,首先,粽子一定要用良心制作,让人们能够放心地食用;第二,粽子的吃法也有它的讲究,吃粽子要小口小口地咀嚼,慢慢地品尝粽子的滋味。

粽子除了是端午节中的美食,还有着寓意。

“粽子”和“钟子”同音,所以在端午节的时候一些人家也会在粽子上挑选出一个最大的粽子作为钟子,传承家族传统。

端午节介绍-小一

端午节介绍-小一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自2008年,“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zòng)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在屋檐(yán)上插艾(ài)叶,有时还要佩带香囊(náng)、在手腕(wàn)上缠红丝线。

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也是广东地区传统小吃之一,广东粽子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

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

端午节的资料和风俗一年级

端午节的资料和风俗一年级

端午节的资料和风俗一年级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风俗和习惯,来表达对节日的敬意和祝福。

以下是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资料和风俗,希望对小学一年级的同学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其由来有多种说法。

其中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是,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大将屈原因得不到楚国国君的信任,被贬至汨罗江边。

屈原感到十分失落和孤独,遂投江自尽。

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赛和闹蛋糕,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纪念。

端午节的风俗端午节的风俗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赛龙舟和吃粽子了。

此外,还有挂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等传统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端午节风俗:赛龙舟:每年端午节这一天,各地的人们都会在河湖中划龙舟,以纪念屈原投江救国和百姓划船打渔的传统。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它是用糯米做饭,填入肉、蛋黄、豆沙等馅料,再用竹叶包裹而成的。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互相送粽子,或是自己家庭包制粽子,以表示团圆和感恩的心情。

挂艾叶:端午节时还有挂艾叶的习俗,艾叶被认为有驱邪、消毒、祛病的作用,所以人们会在门口、床上、电器上挂艾叶,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佩香囊:端午节时还有佩香囊的习俗,香囊是用布料缝制,里面放入香料和艾叶,用绳子系在手腕上,具有驱蚊、灭蝇、驱邪、吉祥、保平安的作用。

喝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传统汉族酿造的饮料,用雄黄、白酒、蜂蜜等多种原料制作而成,具有驱邪、保健、增强体质的作用。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千杯不醉地喝雄黄酒,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以上是端午节的一些资料和风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在这个传统节日中度过一个快乐、温馨的时光。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

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一年级端午节小知识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

人们在庆祝端午节的时候,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戴香囊……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端午节的小知识。

一、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一位大臣,他不满法律不公,对国家施政不力感到愤怒,于是他辞职离开了楚国。

后来,他返乡后见到了楚国被外敌侵略的惨状,深感痛心。

他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爱和对百姓的关心,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

为了纪念屈原,后人便在五月五日设立了端午节。

二、粽子的起源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因为屈原投江身亡,百姓为了防止鱼虾蛇等蛰在江水里的腥腥之气毒害屈原,于是便发明了粽子。

粽子的形状像眼泪,代表屈原的眼泪;粽叶的颜色象征着生命的繁荣和幸福。

粽子馅料的形式五芳斋、红豆、糯米、梅花、豆沙等,都寓意着不同的祝福和吉祥。

三、赛龙舟的习俗另一个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赛龙舟。

传说赛龙舟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时候,百姓在江水中划龙舟将屈原的身体救起来并将许多食物投入江中饲喂水怪,以免它们伤害屈原的身体。

之后人们就在五月五日举行赛龙舟的比赛来纪念这段历史。

龙舟的造型多为龙头、龙尾,上有竹编龙鳞,龙眼藏珠,龙爪弯曲,神态生动。

龙舟器材和船尾旗帜等多为五色,象征五福。

四、挂艾叶、香囊端午节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就是挂艾叶、香囊。

人们将艾叶捆成一束,挂在门上或者放在家里,以求这一年家人平安。

艾叶的味道虽然很刺鼻,但据传能驱虫防疫,排毒除秽,除臭避蚊,有保健作用。

香囊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风俗之一,是利用一些香料在布袋中制成,寓意祛病驱邪,达到驱蚊、镇宅、解毒等作用。

香囊的形状多为饺子、草鞋、花篮等。

还有的人在香囊上绣上一些图案或文字,寓意吉祥如意。

五、忌讳端午节同样有一些忌讳。

传统认为五月为阳气最旺的时候,鬼神也会出没,所以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惊扰。

一年级下册课文端午节

一年级下册课文端午节

一年级下册课文端午节端午节,又称重阳节、端阳节、五月节等,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也就介绍了这个节日的起源、习俗、食品等方面的知识。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据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中国的伟大文学家、思想家、爱国家,他对于中国历史文化、文学、传统思想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他所处的时代,在统治者乱象丛生的环境下,他因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和官僚腐败,遭到了当时国王们的排挤和诛杀。

屈原为了最后的见面,跳入了巨石澳江中,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后人为了纪念他的无私奉献精神,逐渐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为屈原立规模范,到处悬挂彩绸,吃五彩饭,赏满城龙舟,聚集各方族家阁下为端午会同庆。

端午节的习俗多种多样,但最为著名和普及的就是:包粽子、祭屈原、赛龙舟、荡秋千等活动。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赏彩带、挂香囊、挂艾叶等,以祈求神明的保佑和平安。

除此之外,还有“赛龙舟”这一重要的传统活动,其实,这个活动在许多地方都有举办,但以江南地区为最为盛行。

赛龙舟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竞技体育运动,龙舟是用竹子、木材、皮革等材料精制而成,龙舟上面佩戴龙形彩旗,极富寓意,也极有观赏性。

赛龙舟不仅是一项精彩的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祖先智慧的结晶。

荡秋千和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荡秋千不仅能增强人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还能增强人们的勇气和自信心。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他死后,百姓纷纷用糯米粽子投江怀念他,不久便成了年俗食品。

端午节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但不仅仅属于中国,世界各地也都有纪念端午节的习俗。

例如,韩国也有端午节,称为“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时会吃五色食品和五色果子、放烟能避邪气、挂菖蒲可净化自身。

不过,由于现代社会节日特别多,加之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传统习俗显得淡化,很多年轻人也可能会忽略这一传统节日。

但是,端午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着全民的意义和象征性,饱含着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

收集端午节资料一年级

收集端午节资料一年级

收集端午节资料一年级收集端午节资料一年级端午节,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它也被称之为“重阳节”、“五月节”等。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是我们学生们依然需要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以及民间故事。

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收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和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一、端午节的历史渊源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中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根据史书记载,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曾经拒绝了三个国家的诱惑,坚定地站在了自己的民族与国家的立场上。

但是,他最终却被诬陷成叛国罪犯,被楚国的国王放逐。

在离开楚国前,屈原写下了代表他最高人权的著名诗篇《离骚》。

在这个诗篇中,他表达了对于祖国的深深怀念与坚定的忠诚。

当他得知失守的国都被敌人占领后,深感痛苦和绝望,于是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人们就设立了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

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1、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食品之一,它有许多种不同的口味和做法。

例如,在南方,人们吃甜粽子,甜粽子的馅料常常是豆沙、红枣、糖果等甜品。

而在北方,人们吃咸粽子,咸粽子是以肉类、蛋黄、蘑菇等为主要配料,尤其是肉类,如猪肉、鸭肉、牛肉等。

2、赛龙舟跳龙舟是传统端午节活动之一。

这项运动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神话传说,说是在屈原投河自尽后,当地的居民都拿着船去寻找和谈。

在寻找到他的时候,他们发现鱼儿在岸边嘬着屈原的血。

于是人们就开始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划龙舟比赛,来纪念这个传说。

这项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比赛项目,并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时尚的体育运动。

3、佩香囊、挂菖蒲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佩带香囊,挂上菖蒲,相传可以祛瘟避邪,保平安。

三、民间故事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屈原投江”。

这个故事经典而又感人,流传至今。

故事叙述,屈原投江是指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在被谗害后,拒绝了吴国和秦国派来的求援信,返回故乡。

一年级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内容

一年级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内容

一年级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内容一年级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内容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它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也是为了纪念他被世人所爱戴和怀念的故事。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许多有趣的活动和仪式。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了解端午节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一年级可以了解的端午节的知识内容。

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南方,据传说,屈原是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生活在战国时期,他爱祖国,爱人民,写了许多优美的诗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爱。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被流放到了一座名叫汨罗的县城里。

他的才华绝没有因为流放而消失,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纷纷来看他,向他请教咨询。

他也通过写诗来传播他的爱国思想。

但是,最终他还是被贪官污吏所围守,落得不能自拔的处境。

在他心灰意冷之时,他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表达对祖国的爱,以期让人民重新向心向往的时代!龙舟竞渡端午节最有趣的活动之一是龙舟竞渡。

这项活动源自中国南方,是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传统活动中,多支龙舟会在同一条河流中竞渡,各船载有不同的人员,其中包括划手、鼓手和舵手等人。

这项活动通常在节日期间举行,远近的人们都会慕名参加,并为各个队伍加油打气。

孩子们可以参加这个活动,并学习如何划龙舟。

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体质,还能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吃粽子除了龙舟竞渡,端午节还有一项美食活动,那就是吃粽子。

粽子是用糯米制作的一种传统食品,通常包裹着肉类、咸蛋黄、红枣等食材。

粽子形状像三角形,象征着屈原投江时划船救民的形状。

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制作粽子,并在家人的陪同下品尝这个美味的传统食品。

挂艾叶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挂上艾叶,这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

挂艾叶是为了防止病疫的侵袭。

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制作艾叶,并将其挂在家里的门上,以保健康平安。

总之,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一年级描述端午节

一年级描述端午节

一年级描述端午节一年级描述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起源于古代的龙图腾和屈原的故事。

传统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穿香囊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故事,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屈原的故事。

公元前278年,楚国的著名诗人屈原由于受到朝廷的冷落而自杀,他的乡亲们为了防止鱼虾吃了他的遗骸,便在江边撒下米粒和菖蒲,以防止水中生物吃掉屈原的尸体。

后来,人们发现食物可以用叶子包裹着煮熟,于是就演变成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粽子。

端午节的习俗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它是由糯米、豆沙、鲜肉等各种馅料包裹在大草叶里蒸煮而成的,食用时一般先用剪刀把叶子剪开,然后就可以吃里面的东西了。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活动——赛龙舟。

龙舟是一种传统的划水运动,因为龙被认为是中国的守护神,因此龙舟才有了这个名字。

赛龙舟时,船上的队员要一起扯桨,跟着队长的指挥来划船,比较速度,而观众们则会为自己支持的队伍欢呼鼓励,非常热闹。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在端午节挂艾草和穿香囊。

艾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它可以驱散瘟疫和邪气,所以人们会把艾草和香囊挂在家门口或者车上,祈求消灾避祸,平安幸福。

端午节的故事关于屈原的故事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下面我们来讲讲另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伍子胥戟门。

相传,有一个叫伍子胥的人,他曾经做过吴国的宰相,后来却被吴王逐出了朝廷。

为了报复吴王,伍子胥跑到了越国,并且向越王建议,让他帮助自己打败吴国。

越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让他带领越国军队攻打吴国。

伍子胥军队打到吴国的城门口,却发现城门上竖着一把巨大的戟,戟上还挂着一只红色的匣子。

伍子胥问城门旁边的守卫这是什么,守卫告诉他,这就是吴王的命令,谁要是能取下这把戟并打开匣子,就能获得五百两黄金的赏金。

伍子胥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于是他带着几个士兵跑到了城门下面,但是要想取下那把戟并不是很容易。

一年级端午节的内容

一年级端午节的内容

一年级端午节的内容一年级端午节的内容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节日。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端午节的故事和庆祝方式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端午节的内容,包括端午节的起源、传统习俗、食品特色和现代庆祝方式等。

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战国时期。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诸侯屈原为了保卫楚国的人民,劝谏君主不要向外敌屈服,但是君主不听从他的建议,反而将他流放到远离故乡的地方。

屈原在流放的时候感到极为悲痛,想不通为什么君主要对自己如此不公。

他常常在江边诉说忧愤,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百姓的忠诚和爱情。

后来,为纪念屈原的忠诚和自我牺牲精神,人们开始每年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端午节。

传统习俗除了铭记屈原的忠诚和牺牲,端午节还有着各种各样的习俗。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比赛,起源于中国南方。

据说人们在屈原投江之后,为了寻找他的尸体,就开始在江中划龙舟,并且在船上吵闹喊叫来吸引鱼虾。

后来,这种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项传统的节日习俗,其中不仅包括划龙舟,还有吃粽子、形式多样的踩马步和剪窗花等。

食品特色端午节的食品主要是粽子。

粽子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美食之一,它是用粽叶包裹糯米、肉、豆沙等馅料制成的。

根据不同地区和家庭的做法,粽子的口味和形状也不尽相同。

除了粽子,端午节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小吃,比如江苏的饭团、广东的麻糍等等。

现代庆祝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已经不再局限于古老的传统习俗。

现代化的庆祝方式包括户外露营、旅游、品尝各种新款粽子等等。

此外,各地还会组织庆祝活动,比如福建的龙舟竞赛、湖南的三盘龙舟赛、北京的马拉松赛等等。

总结在一年级学生中,端午节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节日,他们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和了解传统的习俗,来认识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

通过端午节的学习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语言、身体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探求。

一年级下册十端午节

一年级下册十端午节

一年级下册十端午节一年级下册的十端午节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日。

它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有许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在一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我们会通过十个课程系统地介绍这个节日。

第一课: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会了解到端午节的起源和相关的传说。

讲述龙舟赛、巨型粽子和夏至等文化符号,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底蕴。

第二课:插艾叶和挂艾草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会学习插艾叶和挂艾草的传统习俗。

他们会了解艾草的功效和艾草对于端午节的意义,学习插艾叶和挂艾草的方法。

第三课:包粽子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会学习如何包粽子,并体验包粽子的过程。

他们会了解粽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了解粽子制作的技巧。

第四课:吃粽子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会学习吃粽子的相关礼仪,了解不同地区粽子的特色和口味。

通过吃粽子的体验,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端午节节日气氛和文化内涵。

第五课:赛龙舟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会了解赛龙舟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老师会带着孩子们亲身体验划龙舟的感觉,让他们明白赛龙舟的艰辛。

第六课:玩黄丝绳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会学习玩黄丝绳的技巧和习俗。

他们会了解黄丝绳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玩黄丝绳的过程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第七课:画龙舟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会学习如何画龙舟。

老师会带给孩子们龙舟的模板,然后他们会通过创意发挥画出自己的龙舟图案,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龙舟文化。

第八课:吹蒲扇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会学习吹蒲扇的技巧和习俗。

他们会了解蒲扇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孩子们通过吹蒲扇体验清凉消暑的感觉。

第九课:听乐曲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会听一些传统的端午节乐曲,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乐器和音乐文化。

通过音乐的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端午节的气氛和文化。

第十课:品茶赏花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会品尝茶叶和欣赏花卉,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花卉文化。

这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课程的学习。

端午节是一个极具传统文化的节日,我们希望通过一年级下册的十个端午节课程,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端午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年级端午节生字组词造句

一年级端午节生字组词造句

一年级端午节生字组词造句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端午节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传统文化,还要掌握相关的生字组词和造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生字
1. 粽子:中秋节也有人吃粽子。

2. 龙舟:端午节时,人
们会划龙舟。

3. 竿头:他在用竿头钓鱼。

4. 艾叶:包粽子要
用到艾叶。

5. 端午:这个节日叫做端午节。

组词
1. 端午粽:端午节最经典的食品是粽子。

2. 龙舟比赛:
端午节有很多地方都会进行龙舟比赛。

3. 端午节日:端午是
一个传统节日,又称为端午节。

4. 艾叶香:艾叶散发出来的
香味非常好闻。

5. 棕色粽子:有的人不喜欢吃糯米粽,更喜
欢棕色粽子。

造句
1. 我们家每年都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包粽子。

2. 明天赛龙
舟比赛,我要早起为队伍加油。

3. 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
都会去参加龙舟比赛。

4. 包粽子要先准备好艾叶,才能让粽
子有艾香味。

5. 端午节的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吃棕色的粽子。

以上就是关于一年级端午节生字组词造句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小学生更好地学习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增强文化自信,还能够提高语言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端午节内容一年级

端午节内容一年级

端午节内容一年级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也叫作端阳节或者是龙舟节,它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之后就要到来了。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有很多传统的活动和习俗。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比赛龙舟。

龙舟是一种按照古时候的样式制作的艇,龙舟比赛则是由多支船队组成,每一支船队都有人在船桨上用力划动,使得龙舟快速地行驶在水面上,最终获得胜利的队伍就会被颁发奖杯和奖金。

除了比赛龙舟,还有一种传统的活动是吃粽子。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实实包裹着各种口味的馅料,如咸肉、蜜枣等,最终用竹叶捆成三角形的食品。

如果你在端午节的时候走在街上,就会看到很多摊位上堆放着各式各样的粽子,很多人购买粽子时还会加上一些糖加味,常常被用来与亲人分享。

还有一个传统的活动是挂艾叶和赛龙舟。

艾叶是一种小草,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它的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

传说在战国时期,我国的一个著名诗人屈原,因为不满与强秦统治者的政策而投江自杀。

当别人发现后,就开始用艾叶和粽子投放到水中护送他的身体,以示哀思。

从此以后,人们在端午节时便会挂两串艾叶在门口,以祈求家庭平安。

除此之外,小朋友们还会玩一种叫捉龙虾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会在一个浅水池中放入一些活跃的龙虾,然
后用竹筒夹住它们,使它们暂时失去了行动能力,。

当然,小朋友们的捉虾行动也会激怒一些巨大的龙虾,所以这个游戏的危险性还是有一点儿的,参与者必须要注意安全。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最重要的是体验传统文化,并且保留这种文化。

整个端午节的庆典也给了我们很多快乐和欢乐,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活动来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让每个人都更加热爱这个节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1、五月初五为何叫做端午节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

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

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2、民间习俗
端午节与春节等古老传统节日一样,是一个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端午习俗活动围绕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

具体习俗活动主要有: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洗草药水、放纸鸢、荡秋千、贴“午时符”、佩香囊、拴五色线、食粽、采药制茶、立蛋、游旱龙、划喜船、品花宴等等。

3、相关诸说--人物纪念说
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及宗檩的《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

在民间传说中,除了端午源于屈原说外,尚有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等说法。

[46-48] 后世附会"历史人物纪念说"主要有四种: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
等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五月五日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
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纪念介子推说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

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4、节庆饮食
节庆食品诸如粽子、五黄、艾草糕、艾糍、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饼、菖蒲酒、雄黄酒、午时茶等等。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

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其花样繁多。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吃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

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