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液氨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液氨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0b1374bb4cf7ec4afed0ec.png)
液氨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如遇到液氨泄漏,应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化工企业,并及时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实施紧急处置措施。
一、参加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理人员应获取液氨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进行液氨钢瓶泄漏处置。
二、液氨少量泄漏应急处置措施(1)撤退区域内所有无关人员、防止吸入蒸汽、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
(2)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进入事故现场,首先将泄漏事故区人员撤离至上风处,同时判明液氨泄漏来源,采取果断措施切断,关闭泄漏容器管道阀门,堵上盲板,防止氨气继续外泄,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三、液氨大量泄露应急处置措施(1)疏散场所内外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露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
(2)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露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3)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增强泄漏区域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关闭泄漏容器管道阀门,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氨气烟雾采取大量消防水栓的水中和处理措施,以降低氨气在空气中含量,并及时消除一切火源,防止空间爆炸。
(4)发现事故中毒者应及时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并采取简易现场救护后送医院抢救。
四、燃料爆炸应急处置措施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爆炸极限为16%-25%,最易燃浓度为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2.5%。
(1)报警,隔离,疏散,转移危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向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通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2)进入火场前,应穿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机,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肝门等部位的防护。
液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液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eb6a1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a.png)
液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液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物质,广泛应用于制冷、化肥等领域。
然而,液氨泄漏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威胁人身安全和环境。
因此,做好应急处置措施对于确保液氨泄漏事故的最小化影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液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1. 发现泄漏当发现液氨泄漏时,应第一时间警告周围人员,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同时,也应尽量停止液氨泄漏源,例如关闭泄漏阀门,切断液氨供应。
2. 紧急撤离在液氨泄漏事故中,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因此,当泄漏发生时,立即开始紧急撤离。
同时,也要保持镇定,避免发生恐慌,引起更大的混乱和伤害。
3. 隔离泄漏区域在液氨泄漏的场所,应及时将区域隔离起来,避免液氨扩散到未受影响的区域。
可以使用临时的围栏、标识以及其他安全设施来限制进入。
4. 通风处理在泄漏现场,应及时启动通风装置,将泄漏区域中的液氨稀释并排出。
通过增加新鲜空气的流动,可以有效控制氨气浓度,减少对人员健康的影响。
5. 寻找专业救援液氨泄漏是一种危险事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处置。
在紧急情况下,应第一时间联系相关的应急救援机构或专业救援队伍,以便他们提供准确的建议和支持。
6. 穿戴防护装备在处理液氨泄漏时,必须正确选择和穿戴防护装备。
这包括密闭型呼吸器、防爆服、安全帽、防护手套等。
防护装备的使用可以降低液氨的接触风险,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7. 清理和处置在液氨泄漏事故得到控制之后,应及时进行区域的清理和处置。
这包括清除泄漏物质、处理受污染的物品以及修复泄漏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环境监测,确保液氨没有残留污染。
总体来说,液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需要科学合理、迅速高效。
在紧急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危害最小化。
而且也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各方面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反应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液氨泄漏事故,减少安全风险。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3bde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3.png)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事件描述:液氨泄露事故是指液氨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中发生泄露,导致液氨暴露在空气中的情况。
液氨是一种具有强烈气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窒息和死亡。
因此,液氨泄露事故的处置应急救援工作至关重要。
应急救援预案:1. 事故报警与通知:一旦发生液氨泄露事故,立即拨打应急电话报警,并将现场情况向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通知,包括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同时通知企事业单位和周边居民。
2. 人员疏散与安全防护:立即启动疏散预案,将液氨泄露现场周边的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同时,需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佩戴防护装备进入事故现场,对泄露源进行封堵和清除。
3. 应急救援措施:(1)设立临时隔离区:在事故现场周边设置临时隔离区,设立警戒带,阻止非相关人员靠近事故现场,避免扩大事故范围。
(2)服务功能恢复:迅速组织相关单位,按照预案进行救援措施的实施,修复泄露源和恢复生产,保证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
(3)危险物品处置:液氨属于危险品,应专业单位配合进行危险物品的处置,包括收容、运输和储存等措施。
妥善处理危险物品,防止二次泄露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4. 伤员救治:对液氨泄露事故中的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确保其生命安全。
5. 事故原因调查与处理: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和改进建议,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舆情应对: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导致的舆情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和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和企事业单位的声誉。
液氨泄露事故是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涉及到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因此,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只有在事前有系统的预案并按照预案进行组织和救援,才能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通过事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液氨泄漏事故处理方案
![液氨泄漏事故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2fc01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4.png)
液氨泄漏事故处理方案第一篇:液氨泄漏事故处理方案液氨泄漏事故处理方案1、液氨少量泄漏1-1立冷下筒体泄漏立即将泄漏设备与系统隔离,关闭进口阀、出口阀、平衡阀,打开放油阀,从集油器抽净泄漏设备内的液氨。
处置人员应视具体情况使用全封闭防化服和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1-2液氨贮罐泄漏立即将泄漏立冷与系统隔离,关闭进口阀、平衡阀,抽净设备内液氨,同时,组织人员穿戴好封闭防化服和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对泄漏点进行堵漏处理。
处理时禁止一切产生明火及火花的操作。
撤退区域内所有无关人员。
防止吸入氨气,防止接触液氨。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
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2、液氨大量泄漏处置原则:迅速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
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封闭防化服和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消除附近火源。
当操作工发现液氨泄漏时,应立即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并及时向当班调度和车间领导汇报。
操作工视泄漏情况,如果是罐体泄漏,则可能是由于腐蚀造成,迅速切断进口阀门,如果是贮罐进出口管线泄漏,则切断泄漏管线两端阀门,将之与系统隔离。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
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
要喷雾状水,以抑制氨气或改变氨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
处理完毕,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第二篇:液氨泄漏事故扩散模拟液氨泄漏事故扩散模拟摘要:系统对比了高斯多烟团模式与SLAB模型模拟液氨储罐泄漏后的氨气扩散特征。
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存在较为明显差异。
在模拟设定条件下,事故发生点下风向60~2000 m范围内,SLAB模型得到的最高浓度高于多烟团模式,前者是后者的1.01~35.2倍,且差别随距离增大而增大。
事故发生点下风向600 m以内,SLAB 模型模拟得到的横向影响距离大于多烟团模式;而在下风向600 m以外,多烟团模式模拟得到的横向距离大于SLAB模型,差距随下风向距离增加而增大。
液氨钢瓶常见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规程
![液氨钢瓶常见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39dec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b.png)
液氨钢瓶常见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规程液氨钢瓶是一种存贮、运输液体氨的容器,由于氨气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和毒性,所以在液氨钢瓶使用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安全事项,发生事故时应该立即进行紧急处置。
下面是液氨钢瓶常见事故紧急处置措施规程。
一、液氨泄漏事故1、人员撤离如果发现有液氨泄漏的情况,首先要做的是保证人员的安全。
如果在室内,应该立即通知室内的人员向安全地点撤离,同时关闭室内的通风和换气设施。
如果在室外,尽量远离泄漏源,离开现场。
2、警告通知当发现液氨泄漏情况时,应当立即发出警告通知,以便其他人员及时得到消息。
可以使用警笛、对讲机、电话等方式发出警告通知。
3、紧急封堵液氨泄漏的情况下,应该立即采取紧急封堵措施,以防止泄漏的液氨进一步扩散。
可以使用沙土、泥土、干燥的木屑等吸附材料堵住泄漏口,或者使用其他的密封措施加固泄漏点。
4、通风换气在紧急封堵措施完成之后,应该立即对场地进行通风换气,以便将残留在空气中的氨气排除干净。
二、液氨钢瓶损坏事故1、停止使用如果液氨钢瓶出现了损坏,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液氨钢瓶,并将其移开或者固定住,防止液氨泄漏或者钢瓶爆裂。
2、通知领导如果损坏的液氨钢瓶已经威胁到工作安全,应该马上通知领导,以便单位能够获得相关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案。
3、封锁区域如果液氨钢瓶损坏的情况下,应该对周围的区域进行封锁,阻止其他人员进入该区域。
4、缓慢泄漏如果尚未出现泄漏,但液氨钢瓶损坏的情况下,应该使用魔剂止泄+钢丝网一起对液氨钢瓶进行修补。
三、液氨钢瓶火灾事故1、立即报警如果发生液氨钢瓶火灾事故,应该立即进行报警,通知消防部门前往灭火。
2、人员撤离当发生液氨钢瓶火灾事故时,应该立即通知在场人员迅速撤离,以免发生人员伤亡的情况。
3、隔离灭火液氨钢瓶火灾灭火时,应该使用隔离灭火的方法,首先要将液氨钢瓶移动到安全的区域,而后将周围的可燃物清除干净,最后使用适当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建议选择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剂等灭火剂进行隔离灭火。
液氨钢瓶常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液氨钢瓶常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944f64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8.png)
液氨钢瓶常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引言液氨钢瓶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容器,常见于氨气制冷和化工等行业。
然而,由于液氨具有剧毒和易燃的性质,液氨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事故。
为了确保安全,学习液氨钢瓶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液氨钢瓶事故的常见类型,并提供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
一、液氨泄漏事故液氨泄漏是液氨钢瓶事故的常见类型之一。
当液氨钢瓶发生泄漏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应急处理措施的步骤:1.迅速评估风险。
使用氨气探测器检测液氨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撤离周围人员。
2.穿戴防护装备。
在处理液氨泄漏时,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防护装备能够降低液氨对人体的伤害。
3.封堵泄漏点。
根据泄漏点的大小和位置,可以使用氨气止漏器、吸气器、泄漏管道堵漏剂等物质来封堵泄漏点。
4.远离泄漏源。
如果泄漏无法立即止住,应远离泄漏源,并确保周围无人。
5.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在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如安全保卫部门、消防部门),以便他们采取进一步的应急措施。
二、液氨钢瓶破裂事故液氨钢瓶破裂是另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
液氨钢瓶破裂可能会导致液氨的快速释放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以下是应急处理措施的步骤:1.立即撤离。
液氨钢瓶破裂时,会伴随着巨大的噪音和爆炸飞溅物。
此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确保人员的安全。
2.远离液氨液体。
如果破裂的液氨钢瓶导致液氨液体泄漏,应迅速远离泄漏区域。
液氨具有剧毒和刺激性,人体接触会引起严重的灼伤和中毒。
3.封堵破裂点。
尽可能远离破裂点,使用合适的物质(如湿毛巾、防护垫等)封堵液氨的释放点,以防止液氨进一步扩散。
4.通知相关部门。
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向他们报告液氨钢瓶破裂的情况,并协助进行安全评估和清理。
三、液氨钢瓶火灾事故液氨钢瓶火灾是液氨事故的严重类型之一。
由于液氨易燃,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往往迅速扩大。
应急处理措施如下:1.立即报警。
液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液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cb919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1.png)
液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液氨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化学物质,常用于制冷和工业生产中。
但如果液氨发生泄漏,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及时、正确地应对液氨泄漏事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液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以确保人员安全并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
一、事故现场处理1.立即报警:液氨的泄漏往往伴随着烟雾和刺激性气味。
一旦发现液氨泄漏,应立即拨打应急电话报警,确保相关部门尽快得知并派遣人员前往现场处理。
2.紧急撤离:液氨泄漏后,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的安全。
如果泄漏发生在封闭的空间内,应立即撤离人员,迅速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点,并尽可能远离泄漏源。
3.切勿触动泄漏源:在液氨泄漏现场,切勿轻易接触泄漏源。
因为液氨会迅速蒸发,接触泄漏源可能带来进一步的危险。
应等待专业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保持通风畅通:泄漏液氨后,保持室内通风畅通是至关重要的。
打开门窗以增加室内外空气交流,有助于稀释液氨的浓度,并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5.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液氨泄漏事故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防护服、防毒面具、化学手套和安全鞋。
这些装备可以降低人员接触液氨的风险。
二、泄漏源的处理1.隔离泄漏源: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做的是隔离或封堵液氨泄漏源。
通过关闭管道阀门、切断电源或使用专用设备进行封堵,可以阻止液氨的继续泄漏。
2.远离泄露区域:一旦液氨泄漏源得到隔离,工作人员应尽快远离泄漏区域。
保持安全距离,以免受到液氨的伤害。
3.利用化学吸收剂:为了尽快清除液氨,可使用合适的化学吸收剂进行处理。
化学吸收剂能够有效吸附瞬时蒸发的液氨,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4.处理泄漏物:处理泄漏物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
使用专用工具或化学吸收剂收集泄漏物,并放入特定的密闭容器中,以免进一步造成污染。
5.清洗和恢复:液氨泄漏后,应对现场进行清洗和恢复工作。
通过适当的清洗剂和消毒剂,清除液氨残留物,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工作,以恢复环境的安全和正常。
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4103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9.png)
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应急通报:一旦发现液氨泄漏事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并通报相关责任人员和应急救援机构。
通报内容应包括泄漏位置、泄漏量、周边环境情况等详细信息。
2. 疏散人员:迅速启动疏散预案,将周边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确保不受泄漏氨气的影响。
同时,要确保紧急情况下疏散通道畅通,并有专人引导人员疏散。
3. 隔离区域:确定泄漏区域,封控周边区域,限制人员进入,并采取防止泄漏氨气扩散的措施,如设置临时围栏、张贴警示标志等,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4. 抢救伤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切勿让伤员接触到泄漏的液氨。
应派专人从医院或急救点前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治。
5. 切断泄漏源:通过安全装备和被动式快速关闭装置,尽可能迅速切断液氨的泄漏源头,避免继续泄漏。
同时,关停液氨供应设施,防止更多液氨流入泄漏区域。
6. 封堵泄漏点:采用专业救援人员佩戴防护服和呼吸器等设备,务必将泄漏点封堵,防止进一步泄漏扩大。
可以使用堵漏剂、防渗漏设备等封堵手段。
7. 氨气扩散控制:根据事故现场环境和液氨扩散情况,采取控制措施,如改变风向、增加室内通风等,防止氨气扩散至其他区域。
8. 废气处理:对已泄漏的氨气进行处理,可以利用氨气吸附剂、喷淋装置等减少氨气蒸发和扩散。
9. 清除泄漏物:清除泄漏液氨后,应妥善处理液氨残留物,避免二次污染。
可以使用专业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理。
10. 事故调查和整改:对泄漏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1. 组织恢复:液氨泄漏事故结束后,应及时组织恢复单位正常运营,并对事故后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12. 事后处理:对事故的救援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对救援措施和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ffc7b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1.png)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1. 事故背景:液氨泄露事故是指在液氨储存、输送、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外部原因导致液氨泄露的突发情况。
2. 预防措施:
- 配备液氨泄露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 储存、输送、使用液氨的设施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 组织人员进行液氨操作和紧急处置的培训;
- 设立液氨泄露应急队伍,定期进行演习。
3. 事故预警:
- 当液氨泄露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时,立即进入应急状态;
- 通知事故应急队伍成员,集合到指定地点;
- 向相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协调支援力量。
4. 应急响应:
- 事故现场应立即进行隔离,确保人员安全;
- 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撤离或封闭防护等措施;
- 中止液氨输送和使用工艺,切断液氨供应源;
- 根据事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如喷水降温、稀释剂处理等);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应急处置。
5. 事故后续处理:
-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修复;
- 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
- 根据事故经验,完善液氨泄露事故应急预案;
- 对液氨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排除潜在隐患。
以上是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更新。
在实施预案时,应密切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确保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预案(3篇)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预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aa449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8.png)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预案1.1目的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液氨设备泄露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依据《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液氨球形储罐、卧罐、管道、汽车罐车等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的应急作业指导。
2、介质特性2.1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相对密度0.60(空气=1)。
气氨加压到0.7---___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制冷剂。
直接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2.2危险特性液氨的危险类别为:第___类有毒气体;___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为乙类。
氨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
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___%。
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0---60摄氏度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其压力升高约1.32---___Mpa,因而液氨瓶装极易发生爆炸。
2.3健康危害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的氨可引起___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1)中毒症状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
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2)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___%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___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f07f3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e.png)
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一、液氨贮槽进口阀体及管道破裂时1. 氨站岗位操作人员要向上级报告的同时,迅速关闭向贮槽进氨的阀门,并立即采取正确果断的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发展。
2. 生产调度应立即通知消防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并通知医院做好救护伤员的一切准备。
3. 立即佩戴好隔离式防毒面具进行工艺处理,切断该贮槽的一切连通阀门,打开该贮槽放空阀门,缓慢降低该贮槽压力。
4. 将该贮槽气氨送磷铵中和槽生产以减轻该贮槽的压力,并尽快用完该贮槽液氨。
5. 打开高压消防栓,认准风向,向其泄露处强行补水,用以稀释泄漏处液氨。
6. 密切注视其泄漏量的变化。
二、液氨贮槽出口阀门及管道破裂时1. 氨站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泄露的部位,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扩大。
2. 迅速关闭该贮槽同其它贮槽的连接阀门,以防其它槽的液氨流向该槽。
3. 通知生产调度调集消防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
4. 佩戴好隔离式防毒面具进行工艺处理。
5. 加大该贮槽向磷铵中和岗位的送氨量,降低贮槽压力,打开该贮槽排污阀,排放液氨。
6. 迅速打开消防栓对准泄露处,用水稀释泄露处液氨。
7. 操作人员及现场人员应密切注意泄露量的变化。
三、液氨贮槽体及连接附件破裂时1. 发现贮槽破裂,并有大量的液氨泄露,应立即停止向该贮槽送液氨,关闭所有与该槽连接的阀门,加大向中和岗位送液氨量。
2. 通知公司调度急调消防人员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伤员的一切准备。
3. 立即配戴好隔离式防毒面具,有可能接触时,应穿戴好防护服进行工艺处理。
4. 用大量的一次水对准破裂处(人员必须站在上风向)稀释泄露液氨。
5. 打开该贮槽排污及放空阀,减少其破裂处的液氨的泄露量,降低该槽内压力。
6. 密切注视泄露量的变化。
四、液氨贮槽爆炸着火时1. 迅速切断该槽同其它各贮槽的连接阀以防事故继续扩大,要沉着、冷静并立即向公司生产调度报警。
2. 公司生产调度立即通知消防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并通知卫生所做好抢救伤员的一切准备工作。
液氨罐区发生泄漏冻伤的应急处置方案
![液氨罐区发生泄漏冻伤的应急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f1df4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e.png)
液氨罐区发生泄漏冻伤的应急处置方案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液氨罐区发生泄漏、冻伤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一、液氨罐区发生泄漏、冻伤事故的工艺处理措施:事故发生的位置:液氨东罐区及相连的管线、法兰、阀门.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泄漏、冻伤、中毒.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一、液氨罐区在卸氨时发生设备或管线泄漏时的事故处理方案:1、首先确认发生事故的部位,一般泄漏发生在氨罐车与泵间的管线、法兰、阀门压盖处或管线点蚀处,金属软管处.如果发生泄漏,将泄漏污染区人员迅速撤离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应根据泄漏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隔离区域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通常情况下,小量泄漏时隔离50m,大量泄漏时隔离200m.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确保自身安全时才能进行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并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2、卸车工作人员与氨车主在佩带个人防护用具情况下,分别把氨罐车的自动切断阀切断,并且同时切断泵入口或出口的阀门.3、拨火警“7585119”求助消防车,现场准备一些灭火器防止发生火灾.4、在切断过程中,应穿戴好防毒面具,防止发生中毒、冻伤或其它事故.5、泄漏点附近,绝对禁止明火.二、液氨冻伤事故的处理方案:液氨泄漏时,若有液氨溅到皮肤表面,液氨将迅速汽化,从皮肤表面带走大量热量,引起冻伤,处理办法如下:1、用大量清水连续冲洗受伤部位半小时以上.2、在冻伤部位敷上一层防冻软膏.3、情况严重者,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三、液氨中毒事故预想处理方案:若发生液氨中毒事故,应首先让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将中毒人员放到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者要马上做人工呼吸.施救人员要穿戴好防毒面具.中毒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救治.二、液氨罐区发生泄漏、冻伤事故的预防措施:1、对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上岗.2、加强岗位练兵活动,要求每一个操作人员懂有关安全、消防知识、懂工艺流程、了解事故预想方案.3、加强三级巡检,巡检要准确及时,巡检路线要正确合理,巡检记录要全面真实.4、操作过程要作好各种记录,在用设备和备用设备均要求好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在交接班记录上写清楚.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员作好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认真预检,双方遵守“十交、五不接”的原则.6、严格执行工艺操作纪律,不超温、不超压、不超装,对设备做到“四懂三会”,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7、要能熟练使用灭火器、防毒面具等,对不能引起事故的前兆,要及时发现、妥善处理.8、在岗人员严禁串岗、睡岗、脱岗情况的发生,发现此类现象严肃处理.9、加强对职工的责任心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办,确保装置安稳常满优运行.三、液氨罐区发生泄漏、冻伤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结束的条件1、所有火灾均已扑灭,且没有点燃危险存在;所有液体、气体泄漏物资均已消除或隔离;根据检测检验结果,可燃和有毒气体的浓度均已降到安全水平.2、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四、液氨罐区发生泄漏、冻伤事故的应急处理所具备的必要知识:1、检测方法:(1)目测;(2)可燃性气体报警仪;(3)观测现场的物料、设备的温度、压力;(4)听声音;(5)闻气味;(6)用可然性气体检测设备检测.2、检测人员的防护设备:1防化服,包括防酸服、防碱服及隔热服.2防毒用品,包括滤毒罐和空气呼吸器.3、撤离条件和方法:在事故不可以控制住并有可能发生大面积泄漏和爆炸的情况下,检测人员优先撤离事故发生区域.一般采取跑步快速撤离的方式.4、抢险人员的个体防护:1防化服,包括防酸服及隔热服.2防毒用品,包括滤毒罐和空气呼吸器.5、应急救援程序包括:1危险区设定依据、初始危险区域设定的一般原则:根据泄漏及危险程度,确定隔离区域的大小,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2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200米的隔离区.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2事故现场隔离方法:在事故发生后,在确定的隔离范围内拉红绳,并在明显的路段标明警示标志;3隔离措施:现场在主要进出点需要有人把守,禁止与事故处理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进入现场的有关人员,禁止携带手机、BP机和火种,禁止穿易产生静电的衣物进入现场.。
液氨球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液氨球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b101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0.png)
液氨球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事故概述:
液氨球罐事故是指液氨罐体出现泄漏、爆炸、火灾等紧急情况的突发事件。
液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一旦泄漏可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 发现泄漏或事故时刻,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冷静,立即向现场负责人和应急救援部门报告;
- 呼叫应急救援人员,包括消防队、医疗救援队等;
-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液氨,迅速撤离现场的人员和周围的居民;
- 关闭相关工艺设备,切断液氨供应;
-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紧急疏散。
2. 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 尽快组织人员疏散,并设立安全隔离区;
- 尽量控制泄漏源,使用特种设备和救援装备进行围堵、封堵;
- 防止燃爆事故发生,建立附近的防火墙和防火带;
- 对泄漏点进行密封和封堵,以避免进一步泄漏;
-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3. 事态控制后,进行事故后续处理:
- 对液氨罐进行检查,确定泄漏原因并进行修复;
- 排查事故影响范围,评估环境和人员安全状况;
- 对受污染的区域进行清理,确保环境的安全;
- 安排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并提出改进措施。
4. 事故事后及时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总结救援经验,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以上为液氨球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一般内容,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调整。
在实施预案过程中,要确保人员的安全,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特点进行相应的应急措施。
同时,还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公司和社区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应对事故,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30cf3a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9.png)
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液氨是以氨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液体,可用于冷机冷却、制冷液和制冷剂,也可作为溶剂。
由于其有毒性和腐蚀性,液氨泄漏事故可能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一、液氨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泄漏源控制:确定漏液源后,切断液氨供应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扩大泄漏的影响。
2、漏液污染区建立:在泄漏现场建立漏液污染区,并采取现场管理与调查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地下水、淡水或其它环境。
3、环境污染物防治:根据泄漏物质的性质、水体的深度,以及水体的盐度、pH值等特征,确定处理方法,及时运用消毒、碳吸附、活性炭处理等技术,有效防治液氨泄漏环境污染。
4、人身安全措施:在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后,应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人员受到液氨的中毒、烧伤等伤害。
二、液氨泄漏后应急处置措施1、水污染控制:对液氨泄漏现场表面水体逐步收容污染,并采取分段和制冷处理措施,同时运用表面活性剂结合碳吸附及乳化剂予以处理。
2、地表污染处理:对液氨泄漏现场地表污染物进行处理,可以采取抽清式回收处理,结合化学稳定剂予以处理。
3、废气处理:对液氨泄漏现场废气进行处理,可采取冷凝、吸附、及活性炭循环处理等技术,以有效防止氨气向大气中释放,减少环境污染。
三、液氨泄漏事故整改措施1、液氨储存设施设备改造:为保证液氨供应和使用安全,应定期对液氨储存设施及设备进行检查,并对储存设施、设备等进行改造,以有效防止液氨泄漏事故的发生。
2、安全操作管理:为保证液氨的安全使用及管理,应定期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并制定安全操作程序及管理制度,以提高液氨泄漏事故的管理水平。
3、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对于液氨泄漏事故,应建立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熟悉泄漏处理程序,提升应急处置的能力。
液氨的危害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针对液氨泄漏事故,应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液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6篇)
![液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5301e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3.png)
液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液氨泄漏构成重大安全事故,必须迅速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以确保人员及环境安全。
以下为液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建议内容:1. 立即报警:一旦发现液氨泄漏,应立即拨打当地紧急服务电话或通知相关部门,例如消防或环保机构。
2. 疏散人员:迅速通知现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确保所有人员远离事故现场及泄漏源,以避免遭受伤害。
3. 封锁泄漏区域:立即对泄漏区域进行封锁,以防止气体扩散至其他区域。
同时关闭相关阀门,并使用适当的材料或设备封堵泄漏点。
4. 配备气体防护装备:应急响应人员应穿戴适当的气体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服、手套等,以避免吸入泄漏气体或接触有害物质。
5. 通风处理:启动通风设备以加速泄漏气体的消散。
若条件允许,应将泄漏气体引导至安全区域进行处理,例如排放至室外或进行燃烧。
6. 医疗救助:对于受伤或中毒人员,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并尽快将其送往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7.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应开展事故调查工作,查明泄漏原因及责任归属,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8. 安全通知:及时向相关单位及人员通报事故详情,并提供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以便其他部门或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请注意,本建议仅为应急预案的框架性内容,实际应对措施应依据具体情况及适用法规制定。
在处理液氨泄漏安全事故时,应根据事故的具体性质、规模及影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与更新。
液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二)1. 应急预案之目的与适用范围液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化学物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泄漏风险。
因此,制定应急预案对于迅速应对液氨泄漏事故、降低对人员及环境损害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指导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要求在制定与执行本应急预案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b.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c.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d. 关于液氨泄漏应急处置的国家及行业标准3. 基本原则与总体要求a.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与健康为首要任务。
化工厂液氨泄漏事故的现场处理方法
![化工厂液氨泄漏事故的现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44074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2.png)
液氨泄漏事故的现场处理1泄漏处理少量泄漏时,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
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
处置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站在上风口,立即关闭紧急切断阀,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大量泄漏时,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
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
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在毒区处理时应有两人以上进行。
拨打应急救援电话并向有指挥部汇报,启动应急救预案。
2中毒急救措施1)清除污染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
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
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 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
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
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2)病人复苏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3)初步治疗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如果接触浓度2500ppm, 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施: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
如果接触浓度》1500ppni,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或等量类固醇。
(注意:在临床对照研究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
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
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
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 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2篇)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0add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6.png)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概述液氨泄露事故是指在液氨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损坏、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液氨泄露,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液氨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和毒性,其泄露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事故应急组织(1)指挥部:由主要负责人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协调和决策。
(2)应急救援队伍:由各相关单位人员组成,具备液氨相关知识和技能,负责应急救援任务的实施。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1)明确液氨泄露事故的定义、分类和风险评估。
2)分析液氨泄露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3)制定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
4)明确液氨泄露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和事故应急预案的操作规范。
5)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计划。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1)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和紧急疏散。
2)及时切断液氨泄漏源,采取严密封堵措施,将事故扩大范围控制在最小范围。
3)确保现场人员和周边居民安全撤离,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转移。
4)依照事故发生地的风向、地势、周边建筑物情况等因素,制定液氨扩散和排风措施。
5)对液氨泄漏进行安全监测和控制,防止事故扩大。
6)采取合理的防护装备和措施,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
7)根据液氨泄漏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策略和措施。
8)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及时清除泄漏物,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9)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开展后续的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和应急管理制度。
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1)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报警,并按照预案要求启动应急预案。
2)疏散人员: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转移,确保人员的安全。
3)切断液氨泄漏源:采取措施切断液氨泄漏源头,防止事故扩大。
4)防止液氨扩散:根据事故发生地的地势和风向等因素,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阻止液氨扩散。
5)应急救援人员穿戴防护装备,确保人员安全介入救援。
液氨钢瓶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
![液氨钢瓶泄漏事故紧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7a7464ee518964bcf847c4d.png)
液氨钢瓶在运输过程中,如遇到液氨泄漏,应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化工企业,并及时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实施紧急处置措施。
一、参加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获取液氨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进行液氨钢瓶泄漏处置。
二、液氨钢瓶事故通常有:(1)泄漏(2)燃烧爆炸三、液氨少量泄漏应急处置措施(一)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
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
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
(二)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
可以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
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四、液氨大量泄漏应急处置措施(一)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
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
消除附近火源。
(二)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三)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
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
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
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五、燃烧爆炸应急处置措施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
爆炸极限为16%~25%,最易引燃浓度为17%。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2.5%。
(一)报警、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58528
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
置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液氨钢瓶在运输过程中,如遇到液氨泄漏,应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化工企业,并及时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实施紧急处置措施。
一、参加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获取液氨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进行液氨钢瓶泄漏处置。
二、液氨钢瓶事故通常有:
(1)泄漏
(2)燃烧爆炸
三、液氨少量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一)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
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
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
(二)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泄漏的容器应转
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
可以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
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四、液氨大量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一)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
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
消除附近火源。
(二)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三)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
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
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
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
五、燃烧爆炸应急处置措施
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
爆炸极限为16%~25%,最易引燃浓度为17%。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2.5%。
(一)报警、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二)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
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肛门等部位的防护。
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
储罐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
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