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科技学院操作系统综合实验

合集下载

华北科技学院软件工程A

华北科技学院软件工程A
③SQL2008,简洁而高效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具有简单的操作方式。
2)经济上:
开发成功本系统,将有助于公更好地预测市场,更好的开发客户及时调整经营销售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它所带来的效益将远高于系统投入。
3)操作上:
该系统网上购物系统,可以为各类用户提供方便的在线购物环境,符合目前国内流行的电子商务模式。
实验题目
基于软件工程的应用系统的开发
一、实验目的
通过综合性上机实验使学生了解完成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完整过程,学习所应该采取的步骤、方法,掌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测试的主要环节,能够适应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设备与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Eclispe,java运行环境,SQL server 2008
统计物品
添加物品
查看物品
添加订单
顾客
派送员
查看所有订单
显示所有订单
查看物品
修改个人信息
查看个人订单
显示物品
显示个人订单
(3)E-R图
3.系统设计
(1)总体设计
(2)数据库设计
(1)顾客信息表Customer
列名
数据类型
是否为主键
说明
CN
varchar(8)
姓名
CID
char(20)
Y
ID号
Telephone
2.需求分析
(1)功能需求
(一)前台实现功能
、新客户注册
、商品分类搜索
3、新商品上架
4支付功能
7、前台页面管理
(二)后台管理实现功能
、用户注册信息管理
、订单添加/删除/修改管理功能
3、商品信息管理
4、权限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华科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华科

实验一哲学家就餐问题一、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VC++6.0编译环境,调试并正确运行程序。

2、理解哲学家就餐问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掌握死锁的必要条件。

3、理解源程序中产生和防止死锁的算法,及相关窗口操作。

4、熟悉哲学家就餐问题流程。

5、在VC++6.0环境下编译哲学家就餐问题演示程序,考虑其他解决死锁方法.二、实验原理1、问题描述有五个哲学家围坐在一圆桌旁,桌中央有一盘通心粉,每人面前有一只空盘子,每两人之间放一只筷子。

每个哲学家的行为是思考,感到饥饿,然后吃通心粉。

为了吃通心粉,每个哲学家必须拿到两只筷子,并且每个人只能直接从自己的左边或右边去取筷子。

2、分配方式方式一(不会进入死锁)仅当一个哲学家左右两边的筷子都可用时,才允许他拿筷子。

这样要么一次占有两只筷子(所有线程需要的资源)进行下一步的吃通心粉,然后释放所有的资源;要么不占用资源,这样就不可能产生死锁了。

方式二(会进入死锁)当筷子(资源)可用时,先分配左边的筷子,等待一会后再分配右边的筷子,由于这个过程中,左边的筷子一直没有释放,就有可能产生死锁了。

3、程序运行说明程序运行过程中会弹出一个MessageBox提示操作者操作:1)第一个对话框用于选择运行模式a.选择yes 表示采用的是运行的防止死锁的方式,这样的话整个程序可以一直运行下去,不会产生死锁。

b.选择no 表示运行产生死锁的方式会弹出第二个对话框。

2)第二个对话框用于选择运行时,线程运行的时间a. 选择res 线程时间比较短,很快就可以死锁b.选择no 线程时间跟选择yes 时候的时间差不多,产生死锁的时间稍微长一点。

三、实验过程及分析1、伪代码:1) 不发生死锁的方式(要么一下占用两支筷子,要么不占用)var mutexleftchopstick,mutexrightchopstick;beging:resting;waiting;p(mutexleftchopstick); //先改变左手筷子信号量p(mutexrightchopstick); //马上改变右手筷子信号量GetResource(leftchopstick,rightchopstick);eating;v(mutexleftchopstick);v(mutexrightchopstick);end2) 发生死锁的方式(一旦可以占用筷子,就马上占用)var mutexleftchopstick,mutexrightchopstick;beging:resting;waiting;p(mutexleftchopstick); //改变左手筷子信号量GetResource(leftchopstick); //获取左手筷子p(mutexrightchopstick); //改变右手筷子信号量GetResource(rightchopstick); //获取右手筷子eating;v(mutexleftchopstick);v(mutexrightchopstick);end2、代码分析:1)不发生死锁的方式:先确定两只筷子均没被占用才获取筷子,这样就打破了死锁的必要条件。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学期 2014 至 2015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年级 B2012级专业班级计科 B12-1 学生姓名江明月学号 2任课教师高晓燕实验成绩计算机学院制实验报告须知1、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时,必须为打印稿(A4纸)。

页面空间不够,可以顺延。

2、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地点、时间、目的、设备环境、内容、结果及分析等。

3、教师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成绩、教师评价等。

4、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中实验内容的要求,评定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成绩;要求在该课程期末考试前将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

综合性实验中,所涉及的程序,文档等在交实验报告前,拷贝给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统一刻录成光盘,与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同上交到系里存档。

5、未尽事宜,请参考该课程的实验大纲和教学大纲。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学习和掌握TCP/IP协议分析的方法及其相关工具的使用。

2.熟练掌握 TCP/IP体系结构;3.学会使用网络分析工具。

4.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有关协议分析;二、设备与环境●Windows 2000 server 操作系统●TCP/IP 协议●Wireshark工具软件三、实验内容1.安装VMware虚拟机和配置VMware虚拟机(选做)。

2.要求同学掌握网络抓包软件Wireshark内容包括捕获网络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利用专家分析系统诊断问题;实时监控网络活动;收集网络利用率和错误等;3.协议分析(一):IP协议,内容包括:IP头的结构;IP数据报的数据结构分析;4.协议分析(二):TCP/UDP协议,内容包括:TCP协议的工作原理;TCP/UDP数据结构分析;5.协议分析(三):应用层协议分析,内容包括:完整的FTP会话分析。

四、实验步骤1.安装并运行wireshark并打开捕获界面。

0910264操作系统原理综合实验B实验指导书

0910264操作系统原理综合实验B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原理综合实验B》实验指导书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学院操作系统课程组2006-6-20一、单处理器系统的进程调度1.实验目的在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往往有若干个进程同时处于就绪状态。

当就绪进程个数大于处理器数时,就必须依照某种策略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器。

本实验模拟在单处理器情况下的处理器调度,帮助学生加深了解处理器调度的工作。

2.实验内容与要求(1)设计多个进程并发执行的模拟调度程序,每个程序由一个PCB表示。

(2)模拟调度程序可任选两种调度算法之一实现。

(3)程序执行中应能在屏幕上显示出各进程的状态变化,以便于观察调度的整个过程。

3.实验说明本实验有两个题,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一题做实验。

第一题:设计一个按优先数调度算法实现处理器调度的程序。

(1) 假定系统有五个进程,每一个进程用一个进程控制块PCB来代表,进程控制块的格式为:P1,P2,P3,P4,P5。

指针——按优先数的大小把五个进程连成队列,用指针指出下一个进程的进程控制块的首地址,最后一个进程中的指针为“0”。

要求运行时间——假设进程需要运行的单位时间数。

优先数——赋予进程的优先数,调度时总是选取优先数大的进程先执行。

状态——可假设有两种状态,“就绪”状态和“结束”状态。

五个进程的初始状态都为“就绪”,用“R”表示,当一个进程运行结束后,它的状态为“结束”,用“E”表示。

(2) 在每次运行你所设计的处理器调度程序之前,为每个进程任意确定它的“优先数”和“要求运行时间”。

(3) 为了调度方便,把五个进程按给定的优先数从大到小连成队列。

用一单元指出队首进程,用指针指出队列的连接情况。

例:队首标志K2K3K4K5PCB1 PCB2 PCB3 PCB4 PCB5(4) 处理器调度总是选队首进程运行。

采用动态改变优先数的办法,进程每运行一次优先数就减“1”。

由于本实验是模拟处理器调度,所以,对被选中的进程并不实际的启动运行,而是执行:优先数-1要求运行时间-1来模拟进程的一次运行。

华北科技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设计主函数,在主函中应该有正确输入或调用每个学生的学号及各科成绩,并且正确的输出。 2.设计子函数,求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每门课的平均成绩、成绩的最大值、成绩的最大值,并 保存在数组中;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程序模块图
成绩计算程序
main(…) 输入数据; 调用函数计 算; 输出结果.
xaver(...) 主要求每 个学生的 平均成绩。 处理完输 出到数组 中。
程序代码及注释
一、 程序分析: (1)程序运用了一个主函数,它的作用是在整个程序中输入学生 的成绩以及在整个程序中调用子函数求每个学生平均分、每科的平均分、每科最高 分,程序的源代码如下: void main() /*主函数*/
{printf("请输入学生个数:"); scanf("%d",&n); /*输入学生个数*/
kaver(..) 主 要求每门 科的平均 成绩。 处理完输 出到数组 中。
kmax(..) 主要求每 门科中的 最大值;并 输出到数 组中。
kmin(…) 主要求每 门科中的 最小值;并 输出到数
第 1 页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报告
NS 图
主函数 NS 图
输入学生人数 n printf("请输入学生学号及各科成绩:\n") printf("学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n"); For( i 从 0 到 n;i++) For(j 从 0 到 4; j++) 输入学号和成绩 a[i][j] 调用子函数 xaver 求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for( i 从 0 到 n;i++) For(j 从 0 到 5; j++) 输出 a[i][j] 换行 printf("\n") 调用子函数 kaver 求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 提示语:输出每门课的平均成绩 for( i 从 0 到 3;i++) 输出 b[i] 换行 printf("\n") 提示语:输出每门课的最大值 调用子函数 kmax 求每门课程的最大值 for( i 从 0 到 3;i++) 输出 c[i] 换行 printf("\n") 提示语:输出每门课的最小值 调用子函数 kmin 求每门课程的最小值 for( i 从 0 到 3;i++) 输出 d[i] 换行 printf("\n")

华北电力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含思考题答案)

华北电力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含思考题答案)

华北电⼒⼤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含思考题答案)操作系统综合实验( 20 -- 20 年度第学期)名称:题⽬:院系:班级:学号:学⽣姓名:指导教师:成绩:⽇期:年⽉实验⼀:实验环境的使⽤⼀、实验⽬的:1、熟悉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OS Lab的基本使⽤⽅法。

2、练习编译、调试EOS操作系统内核以及EOS应⽤程序。

⼆、实验内容:1、启动OS Lab2、学习OS Lab的基本使⽤⽅法3、EOS内核项⽬的⽣成和调试4、EOS应⽤程序项⽬的⽣成和调试5、退出OS Lab6、保存EOS内核项⽬三、实验过程:本实验实验过程主要按照eos操作系统实验教程上所对应的章节来进⾏。

实验结果:(⼀)启动OS Lab :(⽆)(⼆)学习OS Lab的基本使⽤⽅法:(1)、创建了第⼀个项⽬:(2)、⽣成了第⼀个项⽬(3)、添加了func⽂件后经过⼀系列的调试,打印出了相关内容,按shift+F5结束调试。

(4)、查看变量的值:有3种⽅法:1、将⿏标移动到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此时会弹出⼀个窗⼝显⽰出变量n当前的值(由于此时还没有给变量n赋值,所以是⼀个随机值)。

2、在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点击⿏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快速监视”,可以使⽤“快速监视”对话框查看变量n的值。

然后,可以点击“关闭”按钮关闭“快速监视”对话框。

3、在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点击⿏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监视”,变量n就被添加到了“监视”窗⼝中。

使⽤“监视”窗⼝可以随时查看变量的值和类型。

此时按F10进⾏⼀次单步调试,可以看到“监视”窗⼝中变量n的值会变为0(1)、调⽤堆栈:使⽤“调⽤堆栈”窗⼝可以在调试的过程中查看当前堆栈上的函数,还可以帮助理解函数的调⽤层次和调⽤过程。

EOS内核项⽬的⽣成和调试:(2)、新建EOS内核项⽬(3)、⽣成项⽬(4)、调试项⽬(5)、查看软盘镜像⽂件中的内容(6)、查看EOS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件夹EOS应⽤程序项⽬的⽣成和调试新建EOS应⽤程序项⽬⽣成项⽬:按F7⽣成项⽬调试项⽬:按F5进⾏各种调试查看软盘镜像⽂件中的内容:使⽤FloppyImageEditor⼯具打开该项⽬中的Floppy.img⽂件,查看软盘镜像中的⽂件。

华北科技学院 Linux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 Linux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学期 2017 至 2018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院部管理学院年级 2015级专业班级电商B151 学生姓名李文杰学号 201504064121 成绩评定:1、工作量: A()、B()、C()、D()、F( )2、难易度: A()、B()、C()、D()、F( )3、答辩情况:基本操作: A()、B()、C()、D()、F( )代码理解: A()、B()、C()、D()、F( )4、报告规范度: A()、B()、C()、D()、F( )5、学习态度: A()、B()、C()、D()、F( )总评成绩:指导教师:计算机系制《Linux操作系统》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基础二2018年5月10日(1)在上午10:35删除/home/stu/abc目录下的全部子目录和全部文件1、在/home/stu目录下新建abc文件夹,并在里面写入任意文件。

2、新建lwj.cron文件写入以下程序:3、在终端输入执行在lwj.cron的程序4、可见abc里面的文件被删除(2)从早8:00~下午6:00每小时读取/home/stu /xyz目录下x1文件中每行第一个域的全部数据加入到/home/stu /backup目录下的back01.txt文件内;1、在/home/stu /xyz目录下新建www1文件,写入以下内容:2、在z1.cron文件中写入第二条程序:3、终端输入执行z1.cron的程序,可见back01.txt文件成功录入(3)每逢星期一上午6:25将/home/stu /data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归档并压缩为文件:backup.tar.gz;1、在/home/stu /data目录下创建lwj和lwj.txt两个文件2、在z1.cron文件里输入第三条程序:3、查看/home/stu目录。

发现该目录下增加一个压缩包:(4)在上午5:55将U盘卸载。

操作系统B实验报告(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操作系统B实验报告(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h->next->priority--;
}
void show(PCB *h)
{
PCB *p=h->next;
while(p!=NULL)
{
cout<<"
p"<<p->id <<"
"<<p->runtime <<"
"<<p->priority <<"
"<<p->status <<endl;
cout<<"---------------------------------------------------------------------- "<<endl;
课程设计报告
( 2012-- 2013 年度第 1 学期)
名 称: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B
院 系: 科技学院信息工程系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4
成 绩:
日期: 年 月 日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B》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 目的与要求
1. 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2. 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中主要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算法; 3. 掌握软件模块设计技能;熟悉并能较好地利用软件开发环境独立编程、调试和分 析程序运行情况,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和从事系统软件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q=q->next; } p->next=q->next; q->next=p; } } void sort(PCB *h) { if(h->next->runtime==0) { h->next->status='E'; h->next=h->next->next; return; } PCB *p=h->next; h->next=p->next; PCB *q=h->next; if((q==NULL)||(p->priority>q->priority)) { p->next=h->next; h->next=p; return;

《操作系统》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操作系统》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if(readyQueueNum > 0){
///选择就绪队列优先级最高的进程作为CPU运行进程
cpuProcess = readyQueuePop();
}else{
///就绪队列中没有进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为选择阻塞队列优先级最高的进程
cpuProcess = blockQueuePop();
}
cpuProcess->cpuTime = 0; ///设置当前运行进程占用CPU时间
cpuProcess->priority < readyMaxPriority()){
blockQueuePush(cpuProcess); ///需抢占CPU,当前执行的进程调入阻塞队列
cpuProcess = readyQueuePop(); ///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进程运行
}///end if
int blockTime; ///进程已阻塞时间
STATE state; ///进程状态
struct PCB_NODE *prev; ///PCB前指针
struct PCB_NODE *next; ///PCB后指针
};
typedef struct PCB_NODE PCB;
②模拟进程队列操作函数定义: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学期2016至2017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
年级2014专业班级物联
学生姓名学号20
任课教师闫文忠
实验成绩
计算机学院制
《操作系统》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基础七2016年12月7日
实验题目

华北科技学院数据库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数据库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因为关系模式“就职”和“系部”具有相同的码,所以将两个关系模式合并,得到关系模式:
系部(系编号,系名称,系教学秘书)
2、设计视图:
(1)为学生查询成绩设计视图:
成绩1(课程名,期末,总评,重修1/补考1,重修2/补考2,学分,必修/选修,学年,学期)。
(2)为教师查询成绩设计视图:
成绩2(学号,姓名,课程名,期末,总评,必修/选修,学年,学期,班级)
set sl=(
case when @score>@score1 and @score>@score2 then @score
when @score1>@score and @score1>@score2 then @score1
else @score2 end
)
where sno=(select sno from inserted) and cno=(select cno from inserted)
(5)实施:以SQL SERVER为平台创建出完整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要表现出的知识点包括
①登录控制(标准登录和混合登录)
②数据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自定义完整性(包括触发器)
③安全性设计:设置用户,并相应设计用户的权限或角色(用户设计至少3个,有不同的权限)
④使用触发器、游标或存储过程完成相关操作,至少使用1种技术。
12

主键
升序
学号
sname
varchar
10


姓名
ssex
varchar
2


性别
class
varchar
20

外键:class.clname

计算机系统维护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统维护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统维护综合实验报告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实验学期 2012 至 2013 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年级2009 专业班级计科B093 学生姓名肖连庆学号 200907014317 任课教师赵竞雄实验成绩计算机系制1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安装多操作系统的硬盘分区及格式化。

2、学习掌握单硬盘多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卸载。

3、学习掌握多重系统引导的启动原理及设置。

4、了解多操作系统必备应用软件的使用。

5、思考怎样利用工具软件实现多操作系统并存,了解几种常用的多操作系统工具软件。

实验环境:开天4800上安装的虚拟机。

实验要求:学生每人一组,在4个学时内完成“硬盘分区及格式化”、“多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实现多操作系统的引导”三部分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本实验设计安装三个操作系统,Windows2000、Windows XP和Fedora Core。

第一部分介绍怎样进行硬盘分区及格式化,第二部介绍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第三部分介绍多重操作系统的引导设置,第四部分介绍安装必备的应用软件,第五部分介绍多操作系统的卸载,第六部分介绍了怎样利用工具软件实现多操作系统并存的一些知识。

一、硬件拆卸部分1、主板的型号及功能、性能说明:型号:ATX功能:主板是电脑系统中最大的一块电路办,主板上布满了各种电子元件,插槽,接口等。

它的英文名字叫做"Mainboard"或"Motherboard" .它为 CPU,内存;为各种和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SCSI 等)卡提供安装插座(槽)磁,光存储设备,打印机和扫描仪等 I/O 设备以及数码相机,摄像头,调制解调器等多媒体和通讯设备提供接口,实际上电脑通过主板将 CPU 等各种器件和外部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性能:(1)支持 CPU 的类型与频率范围。

2(2)对内存的支持:DDR 内存插槽的类型表现了主板所支持的也即决定了所能采用的内存类型, 插槽的线数与内存条的引脚数一一对应。

数据库 教务管理系统 综合实验报告

数据库 教务管理系统 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A》实验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 2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年级2010 专业班级网络B101班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实验成绩计算机系制《数据库系统A》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一)2012年6月6日实验题目《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一、实验目的利用一种DBMS作为设计平台,理解并应用课程中关于数据库设计的相关理论,能按照数据库设计步骤完成完整的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实施。

同时能够正确应用各个阶段的典型工具进行表示。

二、设备与环境(1) 硬件设备:PC机一台(2) 软件环境: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8等。

三、实验内容1.需求分析首先,通过调查,教务管理系统中主要有四类用户,即学生用户,老师用户,教务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

对应这些用户,其处理要求的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一系列的查询和各类数据的管理及维护。

其具体的处理要求如下:1)系统管理:实现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用户,更改密码,数据备份,数据还原,注销等功能。

2)教务管理:实现教务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包括课程安排,成绩审核,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功能。

3)基本信息:实现显示学生和老师以及课程、班级、系别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等)。

4)查询:包括实现学生查询,老师查询。

学生查询包括自己的基本信息,自己的课程,课表,成绩等,老师查询包括查询自己的信息,自己所带班的学生,自己的课表以及学生成绩等。

5)教师对成绩的录入以及自己信息的查询与维护。

其次,该教务管理系统中,结合以上用户种类以及其具体的处理功能要求,教务管理系统要具备以下信息要求:教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实体有:教师——工作证号、姓名、电话、工资、邮箱;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代号等;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等; 系——系代号、系名和系办公室电话等;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最大人数等; 其中,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班,每个班都属于一个系,每个教师也都属于一个系。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数据库
实验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第 2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
年级 09级专业班级网络B093班
学生姓名沈亚强学号_ 200907034313 任课教师孙改平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网络数据库》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查询所有学生选课的信息及选课成绩信息图:
当学生成绩更改的值超过100或者低于0的值,将返回错误提醒。

(2)从三个表中的连接中返回指定学生的学号、姓名、所选课程名称及该课程的成绩,存储过程在参数中使用了模式匹配。

(2)创建触发器,在删除xsb表中的一条学生记录时将cjb表中该学生的相应记录也删除。

3、同时利用DENY命令可以拒绝当前数据库内的用户授予的权限,并防止数据库用户通过其组或角色成员资格继承权限;最后可利用REVOKE命令可撤销以前给当前数据库用户授予或拒绝的权限,使得用户对数据库无任何访问权限和操作。

系统综合实训的实验报告

系统综合实训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系统综合实训二、实验目的1. 熟悉系统综合实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掌握系统综合配置、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五、实验器材1. 计算机一台2. 操作系统安装光盘3. 系统综合实训教材4.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5. 网线若干六、实验内容1. 系统安装与配置2. 网络配置与调试3. 系统安全设置4. 系统维护与优化七、实验步骤1. 系统安装与配置(1)打开计算机,插入操作系统安装光盘,启动计算机。

(2)按照提示操作,选择安装操作系统。

(3)完成操作系统安装后,对系统进行配置,如设置用户账户、安装常用软件等。

2. 网络配置与调试(1)连接网络设备,将网线插入交换机或路由器。

(2)在计算机上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

(3)检查网络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4)调试网络,解决网络故障。

3. 系统安全设置(1)设置系统管理员密码,提高系统安全性。

(2)关闭不必要的系统服务,减少安全风险。

(3)安装杀毒软件,定期进行病毒查杀。

(4)开启防火墙,防止恶意攻击。

4. 系统维护与优化(1)清理磁盘碎片,提高磁盘读写速度。

(2)优化系统设置,如调整视觉效果、提高系统性能等。

(3)备份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4)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修复已知漏洞。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系统安装与配置实验成功安装操作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基本配置,如设置用户账户、安装常用软件等。

2. 网络配置与调试实验成功配置网络,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外部网络的连接,网络连通性良好。

3. 系统安全设置实验成功设置了系统管理员密码,关闭了不必要的系统服务,安装了杀毒软件,开启了防火墙。

4. 系统维护与优化实验成功清理了磁盘碎片,优化了系统设置,备份了重要数据,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

九、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系统综合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操作实验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实验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操作实验系统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XX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

2. 掌握实验系统的基本功能使用方法。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原理:实验系统是一种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软件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完成各种实验任务。

本实验系统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C#语言开发,具有图形界面和丰富的功能模块。

实验内容:1. 系统启动与关闭2. 系统界面熟悉3. 功能模块使用4. 实验任务完成实验步骤:一、系统启动与关闭1. 打开实验系统所在的文件夹,找到实验系统可执行文件。

2. 双击可执行文件,系统开始加载,出现启动界面。

3. 系统加载完成后,进入主界面。

4. 完成实验任务后,点击“退出”按钮,系统开始关闭。

二、系统界面熟悉1. 观察主界面,了解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布局。

2. 点击各个功能模块,了解其功能及使用方法。

3. 查看系统帮助文档,了解系统功能和使用技巧。

三、功能模块使用1. 数据管理模块:(1)创建数据表:点击“创建数据表”按钮,输入数据表名称,选择数据类型,点击“确定”按钮。

(2)添加数据:选择数据表,点击“添加数据”按钮,输入数据,点击“保存”按钮。

(3)查询数据:选择数据表,点击“查询数据”按钮,输入查询条件,点击“查询”按钮。

2. 图形处理模块:(1)打开图片:点击“打开图片”按钮,选择要处理的图片。

(2)图片编辑:对图片进行缩放、裁剪、旋转等操作。

(3)保存图片:点击“保存图片”按钮,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点击“保存”按钮。

3. 文本处理模块:(1)打开文本文件:点击“打开文本文件”按钮,选择要处理的文本文件。

(2)文本编辑:对文本进行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

(3)保存文本:点击“保存文本”按钮,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点击“保存”按钮。

四、实验任务完成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功能模块。

2. 完成实验任务,记录实验数据。

操作系统_进程调度算法程序设计

操作系统_进程调度算法程序设计

void main() { SPF(n); } 2.实验结果如下图
第 5 页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报告
3.实验结果分析
调度顺序为 14253 分析可知: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先由各进程的到 达时间进行排序,然后对后进入系统的进程和系统中等待执行的进程进行计算、比 较以服务时间由小到大排序,并按此顺序进行调度,最后实现算法调度,具体设计 思想如下: 进程(PRO_ID,arrive_time,sum_time,flag) (1)比较停顿时间点, 小于等于当前停顿时间点 tc 的到达时间点 seq[i].arrive_time 的进程 seq[i]的 PRO_ID 加入到队列中; (2)在现有更新后的队列 temp_seq 中, 用 paixu 函数选出最短执行时间的进程的 PRO_ID;(文档由爱奇艺播放器
4.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综合实验,我熟悉了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的原理,代码实现了其算法 和功能,收获很大。开始设计之时完全没头绪,对与理论学习不够扎实的我深感“书到用时
方恨少”只好再把书上介绍的相关知识重新阅读一遍,对知识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遇到难 处首先是苦思冥想寻求方法,再向同学请教,终于熟练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领悟了诸多平 时学习难以理解掌握的的较难的知识, 如短进程算法的缺点、 如何改正以及动态调度算法的优缺 点和算法思想。这些是我在上课时我都似懂非懂的。我还学会了如何思考的方式,找到了设计程 序的灵感。 在这次的综合实验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 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 如何去 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实验过程中,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获益匪浅。
第 6 页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报告
创建临时变量 temp_seq[]=seq[]; 对所有 flag[i]==0 的 temp_seq[i],bubble(temp_seq),返回的是 Pro 进程类型。 将 tc 更新,tc==tc+ paixu (temp_seq).sum_time; 找出该 paixu (temp_seq)对应的原来 seq[i],标记为 1(这步最容易错,注意下 标和 PRO_ID 并不是一回事) 。 怎么选第一个 tc:设 tc=0;如果出现最小的 pro.arr 不是 0 的话,那么需要 初始化:paixu seq[i].arrive_time tc=min{ seq[i].arrive_time }

华北科技学院系统分析与控制实验7

华北科技学院系统分析与控制实验7

实验七系统频分析(一)班级:计科姓名:学号:实验目的:掌握Matlab中求取系统BODE图的方法。

实验内容:求G(s)=10(0.1s+1)/[s(0.5s+1)]的BODE图。

实验方法:新建M文件,输入相关命令运行程序,查看结果。

注意问题:1、文件名不可以是数字。

结果分析:分析BODE图对应的系统性能。

1BODE图绘制指令介绍指令:bode(num,den)练习:完成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10(0.1s+1)/[s(0.5s+1)]的BODE绘制。

方法:先将原传递函数改为:G(s)=num/den=(s+10)/(0.5s^2+s)程序如下:num=[110];den=[0.510];bode(num,den);结果bode图:图1BOSE图2注意上面bode图采用MA TLAB系统默认的频率范围画出。

和ieguoyaoyong具体的频率范围,可用指令logspace(a,b,n)和bode(num,den,w).在matlab中,可用helplogspace看logspace功能,如下。

>>helplogspaceLOGSPACELogarithmicallyspacedvector.LOGSPACE(X1,X2)generatesarowvectorof50logarithmically Equallyspacedpointsbetween10^X1and10^X2.IfX2Ispi,thenthepointdarebetween10^X1andpi.LOGSPACE(X1,X2,N)generatesNpoints.ForN<2,LOGSPACEreturns10^X2.SeealsoLINSPACE,:.重写本例程序,指定频率范围。

num=[110];den=[0.510];w=logspace(-2,3,100);bode(num,den,w);grid;xlabel('w/s^-1');ylabel('fei(0)L(W)/dB');title('BodeDiagram');图2BODE图3练习绘制G(s)=30(1+0.2s)/[s(s^2+16s+100)]系统在w∈(10^-2,10^3)间的伯德图。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件.doc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件.doc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B实验学期2009 至2010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系年级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实验成绩计算机系制《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年月日实验题目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进程调度算法的模拟,进一步理解进程的基本概念,加深对进程运行状态和进程调度过程、调度算法的理解。

二、设备与环境1. 硬件设备:PC 机一台2. 软件环境:安装Windows 操作系统或者Linux 操作系统,并安装相关的程序开发环境,如 C \C++\Java 等编程语言环境三、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与源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typedef struct node /* 创建PCB*/{char name[10]; /* 进程标识*/int prio; /* 进程优先数*/int cputime; /* 进程占用CPU时间*/int needtime; /* 进程完成所需时间*/int count; /* 计数器*/char state; /* 进程的状态*/struct node *next; /* 链指针*/}PCB;PCB *finish,*ready,*tail,*run;int N;void firstin() /* 创建就绪队列对头指针*/{run=ready;run->state='R';ready=ready->next;}void prt() /* 演示进程调度*/{PCB *p;printf(" NAME CPUTIME NEEDTIME PRIORITY STATUS\n"); if(run!=NULL)printf(" %-10s%-10d%-10d%-10d %c\n",run->name,run->cputime,run->needtime,run->prio,run->state);p=ready;while(p!=NULL){ printf(" %-10s%-10d%-10d%-10d %c\n",p->name,p->cputime,p->needtime,p->prio,p->state);p=p->next;}p=finish;while(p!=NULL){ printf(" %-10s%-10d%-10d%-10d %c\n",p->name,p->cputime,p->needtime,p->prio,p->state);p=p->next;}getchar();}void insert(PCB *q){PCB *p1,*s,*r;int b;s=q;p1=ready;r=p1;b=1;while((p1!=NULL)&&b)if(p1->prio>=s->prio){r=p1;p1=p1->next;}elseb=0;if(r!=p1){r->next=s;s->next=p1;}else{s->next=p1;ready=s;}}void create() /* 创建各个进程*/{PCB *p;int i,time;char na[10];四、实验结果及分析课程设计总结这次的课程设计给我们很大的收获,使我们对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在实践中对各种概念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开始的时候总觉得很简单的课程设计,因为程序的编写的是基于大一时学习的C语言,所以在开始的时候都没有认真做,到开始编程序的时候,才发现我的基础是那么的薄弱,因为我们认为程序也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设计书很快也就写出来了。

华科操作系统实验

华科操作系统实验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报告日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录实验1:进程并发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2:添加系统功能调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阶段1 添加源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阶段2 连接新的系统功能调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阶段3 重建内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验学期 2014 至 2015 学年第 1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
年级大三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王祥仲
实验成绩
计算机学院制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顺序调度并分配处理机执行。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是一种不可抢占的算法,先进入就绪队列的进程,先分配处理机运行。

一旦一个进程占有了处理机,它就一直运行下去,直到该进程完成工作或者因为等待某事件发生而不能继续运行时才释放处理机。

(1)系统只要有按FIFO规则建立的后备作业队列或就绪进程队列即可,就是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或进程控制块PCB加入队列时加在相应队列末尾。

(2)调度退出队列时从相应队列首开始顺序扫描,将相关的JCB或PCB调度移出相应队列。

有利于长作业(进程)而不利于短作业(进程)
有利于CPU繁忙型作业(进程)而不利于I/O繁忙型作业(进程)
(2)短作业优先
SJF算法是以作业的长短来计算优先级,作业越短,其优先级越高。

作业的长短是以作业所要求的运行时间来衡量的。

SJF算法可以分别用于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

在把短作业优先调度用于作业调度时,他将从外存的作业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估计运行时间最短的作业,优先将他们调入内存运行。

(3)高响应比调度算法
最高响应比优先法是对FCFS方式和SJF方式的一种综合平衡。

FCFS方式只考虑每个作业的等待时间而未考虑执行时间的长短,而SJF方式只考虑执行时间而未考虑等待时间的长短。

因此,这两种调度算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带来某些不便。

HRN调度策略同时考虑每个作业的等待时间长短和估计需要的执行时间长短,从中选出响应比最高的作业投入执行。

响应比R定义如下:R =(W+T)/T = 1+W/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