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合集下载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

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

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

2014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

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扶贫调研工作报告(通用3篇)

扶贫调研工作报告(通用3篇)

扶贫调研工作报告(通用3篇)扶贫调研篇1农村扶贫工作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深入实施我市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决定,加快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十万农民异地转移工程等系列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市政协把农村扶贫工作列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并成立调研组,于今年2-6月份开展了调研。

调研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进行,庆元、云和县同时开展。

调研组在认真听取市农办等10个部门有关农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通报的基础上,先后赴遂昌、青田等6个县及乡镇村,全面了解了各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近年来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建议,广泛听取了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村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还于5月26日召开了委员约谈会,征求部分委员的意见、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真扶贫、扶真贫,以实施三大工程为载体,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工作。

20xx年市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奔小康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

20xx年9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12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具体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明确要求。

从20xx年至20xx年连续5年,市委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尤其是20xx、20xx年分别出台了市委1号文件《关于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和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

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丽水市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人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推广小额贷款支持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意见》。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商南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公司过风楼镇千家坪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

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千家坪村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千家坪村辖14个村民小组、303户、1186人,全村耕地面积986亩。

地处丹江以南耀岭河上游,立地条件差,属典型高寒偏远贫困村。

千家坪村贫困户共104户,365人,____年脱贫20户84人,目前,还有84户281人未实现脱贫。

2.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全村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豆类、小麦、玉米等作物,种香菇,饲养牛、羊、生猪、家禽等。

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该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全村都通有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0%以上,医疗卫生室1所。

____年底,千家坪村种植业和种香菇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54%;养殖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19.4%;二三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26.5%。

从产业比重看,千家坪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

而外出务工人员及从事二、三产业者,养殖业者偏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贫困面较大。

种植业:千家坪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玉米、小麦621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3%。

另种植少量豆类、蔬菜约213亩。

草畜产业: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栏56头;羊存栏32只;猪存栏113头。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村全部通电;由于该村自然条件所限,群众用水均建有饮水池,接通自来水;通讯设备基本普及;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有房301户,1160人。

4、公共服务设施党员活动室建起多年,由于没有资金,至今村部院落还没有平整和硬化,没有厕所和室内楼梯设计不合理。

百度文库精品文档-关于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3篇

百度文库精品文档-关于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3篇

关于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3篇关于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第1篇XX镇XX村委东靠XX村委,南邻XX县岭口,西连XX,北接XX村委,赣粤高速巴莲公路在村委东南方向穿越,是XX县的南大门。

下辖10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全村513户,农业人口1935人,耕地面积4950亩,林地面积13700亩。

全村现有党员79人,村两委干部8人。

XX村委属XX省县级建档立卡贫困村。

目前扶贫对象规模依然较大,部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特别是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病返贫问题还很突出。

2015年7月,经组织上选派,我到XX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这2个月的时间里,我通过深入各村组走访座谈、沟通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XX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

一、XX村委贫困基本情况1、自然条件较差。

XX村委地处黄金江下游,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于水稻、烟叶种植或外出务工。

该村属XX水利枢纽库区重点移民村,目前移民搬迁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库区抬田后,因土壤沙化漏水、水渠设计等问题,许多水田无法耕种或虫害较多,产量大面积减少。

特别是部分偏远山村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

2、农民素质偏低。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

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

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3、子女上学致贫。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

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

个人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3篇

个人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3篇

个人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个人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精选3篇(一)报告标题:个人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对个人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和分析,对当前个人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估。

通过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实地调研,本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改进个人精准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1. 引言在报告的引言中,介绍了个人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次调研的目标和方法。

2. 政策概述本节对国家关于个人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包括涉及扶贫对象的定义、政策措施和政府支持等方面。

3. 调研结果本节通过对现有个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总结了目前的工作情况。

包括扶贫对象的识别与认定、扶贫措施的推进与落实、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监管等方面。

4. 问题分析基于对现有个人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结果,本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政策执行不到位、资金管理不规范、评估与监督不充分等方面。

5. 改进建议本节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进个人精准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包括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扶贫对象的识别与认定、改善资金的使用和监管机制、加强评估与监督等方面。

6. 结论在报告的结论中,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强调了个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报告致谢:在报告的最后,向参与调研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并列出参与调研的人员名单。

以上为个人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的大致框架和内容,具体的内容和结构可以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个人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精选3篇(二)个人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准扶贫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旨在通过精准的政策措施和精准的帮扶举措,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积极参与了精准扶贫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我对个人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争取资源。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0篇)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0篇)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0篇)推荐文章员工转正自我鉴定工作总结5篇热度:学生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的计划(通用8篇)热度: 2022员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热度:优秀员工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篇汇总热度:学生会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篇热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篇1一、基本情况樊马家河村共有3个自然村,分别为樊家河、马家河、呼家老沟。

全村共有461户,1448人,党员50人,(男47人,女3人),全村常驻人口77户145人;总土地面积18500亩,川坝地1500亩,退耕还林4200亩,荒山1148亩,其中,苹果3200亩;现有贫困户104户317人,其中产业户93户287人,兜底户11户30人;已脱贫户(享受政策)48户151人,其中产业户47户149人,兜底户1户2人;在册贫困户48户154人,其中产业户38户126人,兜底户10户28人;已脱贫户(不享受政策)共8户12人,其中产业户2户2人,兜底户6户10人。

移民搬迁44户,危房改造5户。

本村村民主要靠发展种植产业、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工作思路(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

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

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

精准扶贫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精准扶贫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精准扶贫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三篇【范文大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精准扶贫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准扶贫情况调查报告1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我乡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条件差,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脐橙、油茶、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我村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扶贫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扶贫工作基本情况1、扎实做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

整村推进是我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

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确保做到每一次项目计划报送及时规范,按要求报送资料,不迟报不漏报,并按要求对项目计划、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了不下3次公告公示。

我村共上报水泥路硬化、水利设施修建、桥梁建设等10个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和村庄整治建设项目。

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项目计划,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行项目实施责任状,认真执行年度计划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内容,并做好项目建设用地、拆迁、责任田补偿工作,没有发生过一起信访上访事件。

2、认真做好移民搬迁工作。

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发现此项工作群众反响热烈,现已有13户移民乡镇安置,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做好扶贫对象识别及建档立卡工作。

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要求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严格识别程序,规范公示公告,并录入信息采集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确定贫困户121户、443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乡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_调研报告_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_调研报告_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为了进一步加强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实现贫困农户早日脱贫,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召开了专门会议,落实具体负责同志,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现将做好新形势下精准扶贫工作的如下:一、基本情况xx县辖8镇1个街道办,211个村,10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9万人,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其中农村人口14.98万人。

截止XX年,全县在册贫困人口由XX年的12977户、37270人减少到7955户、XX9人,分别占到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总人口的21.5%和13.4%,其中有一般贫困户4843户13021人、低保户785户1795人、五保户502户652人、低保贫困户1825户4591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XX年的1526元提高到2486元,净增960元。

因病致贫户有2278户、因残致贫户有604户、因学致贫户有883户、因灾致贫户有732户、因缺乏技术致贫户有700户、缺劳力致贫户有557户、缺乏资金致贫户有501户、缺土地致贫104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79户。

XX年计划脱贫人口通过搬迁扶贫641户1847,发展苹果业1526户3468人,大棚种植294户865人、养殖715户1999人、其他产业扶贫479户1374人、产业技能培训525户1402人、务工技能培训599户1523人、救助兜底1287户1859人,全县确定贫困村74个,其中省级21个,市级53个,占到全县行政村的35%二、贫困户贫困成因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

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

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xx镇基本情况xx镇位于化隆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适宜,属化隆县三大川水乡镇之一,也是化隆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

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86个社6871户,总人口3.13万人,有回族、撒拉族、汉族、藏族、东乡族五种民族,少数民族占90.6%。

全镇总耕地面积为XX1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72亩,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温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

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经济第三产业收入占48.6%,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收入占33.33%,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历年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XX年我镇积极争取在唐寺岗、牙目、桥头、东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个村的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农户744户,发放扶贫资金372万元;XX年在xx街、阿化、西滩三个村种植薄皮核桃1300亩;XX年根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要求,我镇通过行政村申请、政党政班子会议研究,上级扶贫部门审核确定了上四合生、牙路乎、关巴、东六、东七、xx街、阿化、西滩8个行政村为贫困村,XX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2736以下,贫困率均在42.5%以上。

关于精准扶贫的社会调研报告5篇

关于精准扶贫的社会调研报告5篇

关于精准扶贫的社会调研报告1十堰市自实施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郧阳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子胥湖集团公司董事长周伟定点联系的扶贫村郧县城关镇桃花沟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基本情况与现状桃花沟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缘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

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丹江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

20__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

根据国家贫困标准(20__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桃花沟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

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扶贫目标及对策针对桃花沟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桃花沟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扶贫目标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5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5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study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s,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精准扶贫调研报告5篇调研报告是对所获得数据的有力汇总,它承载了调研任务的全部精髓,调研报告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准确、可信的信息,以便做出决策,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准扶贫调研报告15篇 在学习、⼯作⽣活中,报告的使⽤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那么⼀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欢迎⼤家分享。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1 (⼀)扶贫对象精准,决战⽬标到村到户,全⼒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是扶贫过程中,扶贫资⾦撒胡椒⾯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县扶贫⼯作进⼊啃硬⾻头阶段,建议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功夫,变过去的⼤⽔漫灌为精准滴灌,扶贫攻坚要靶向精准,全⾯做到六个精准,重点从治理贫困村穷、乱、弱⼊⼿,提出⼤打⼀场藏区维稳前沿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集中⼒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集结号,创建扶贫攻坚创新区、民族团结进步⽰范区、⽣态牧业建设区、减灾避灾产业⽰范区、农业观光⽣态⽰范区五区,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细化配套措施,确保贫困村和贫困⼈群的精准认定,实现扶真贫扶准贫,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新⼀轮社会发展的制度红利、改⾰红利,使扶贫开发⼯作精准、深⼊推进。

⼆是要精准做到识别的贫困村、贫困户找得准不准,致贫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脱贫致富的规划和措施制定得实不实,项⽬资⾦和⼲部驻村是否落实到位等,切实把情况搞准、措施搞明、责任搞清,才能指导基层更加有⼒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下深⽔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找到问题才能精准打贫困七⼨。

建⽴精准扶贫⼯作机制,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卡,全⾯掌握贫困⼈⼝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确保如期稳定脱贫。

建议细化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标准,统筹与社会救助政策相统筹,建⽴民政、社保与扶贫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平台。

三是将精准扶贫攻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提升到事关全县发展⼤局的⾼度来谋划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根据贫困原因,实施分类指导,以整村推进为着⼒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攻坚,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涉农项⽬和资⾦,捆绑打包,统筹使⽤,综合施策,合⼒攻坚。

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

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

精准扶贫工作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考察报告】关于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考察报告清原县政协经科提案委杨绪升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的最终目标,县政协组成调研组赴辽宁省朝阳县台子镇、河北省平泉县卧龙镇、鹰手营子矿区怡达国际电商创投中心、隆化县“政银企户保”金融服务中心、张三营镇等12个精准扶贫示范点进行了学习考察。

“四县区”精准扶贫工作思路新、模式好、力度大、势头猛,并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令人震撼,深受启发。

县政协经过充分论证,精心撰写该考察报告,现报送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敬请参阅。

一、“四县区”精准扶贫工作先进经验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受到,“四县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党政重视,精准施策,成效显著,亮点突出,他们的经验和作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领导重视,思路清晰“四县区”在精准扶工作上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领导高度重视,不仅将此项工作列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纳入政治任务范筹,谋划和推动工作思路清晰、行动迅速。

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县乡实行“双组长”负责制,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贫困村设立扶贫工作室,形成了“县级统筹、乡镇推进、村组落实、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综合性和专项扶贫规划,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统筹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优化结构调整,最终实现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

(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四县区”按照“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原则,认真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开展入户调查,分析致贫原因,对县区贫困人口进行了重新识别、核定,挤出水分、纳入真贫,并对非重点村的真正贫困户进行同步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梳理归类。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本文是关于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为了进一步加强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工作,实现贫困农户早日脱贫,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召开了专门会议,落实具体负责同志,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现将做好新形势下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县辖8镇1个街道办,211个村,10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9万人,总土地面积2950平方公里,其中农村人口14.98万人。

截止XX年,全县在册贫困人口由XX年的12977户、37270人减少到7955户、XX9人,分别占到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总人口的21.5%和13.4%,其中有一般贫困户4843户13021人、低保户785户1795人、五保户502户652人、低保贫困户1825户4591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XX年的1526元提高到2486元,净增960元。

因病致贫户有2278户、因残致贫户有604户、因学致贫户有883户、因灾致贫户有732户、因缺乏技术致贫户有700户、缺劳力致贫户有557户、缺乏资金致贫户有501户、缺土地致贫104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79户。

XX年计划脱贫人口通过搬迁扶贫641户1847,发展苹果业1526户3468人,大棚种植294户865人、养殖715户1999人、其他产业扶贫479户1374人、产业技能培训525户1402人、务工技能培训599户1523人、救助兜底1287户1859人,全县确定贫困村74个,其中省级21个,市级53个,占到全县行政村的35%二、贫困户贫困成因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

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2019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19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5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精神,扎实开展“双包双建双带双促”活动,细化干部一对一帮扶的任务,强化干部责任。

那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精准扶贫调查报告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9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一)近日市质监局组织调研专班,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xx县xx镇xx村进行调研,深入分析xx的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帮扶措施。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xx村发展的现状1、基本村情现状。

xx村位于xx县xx镇北部,距镇政府约30公里,距县政府约88公里,是典型的偏远高山村。

版图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过去的4个村和1个林场合并而成,全村旱地4426亩,水田325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

xx村村内主要资源有闪长岩、石煤、黑板石、魔芋、猕猴桃、蜂蜜和烟叶等。

2、贫困人口现状。

xx全村共340户,1339人,其中户口在本村但早已在外地安家约300人,实有劳动力825人,贫困人口177户673人,贫困人口超过50%。

在贫困人口中五保户20人,低保户86人。

可以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贫困户。

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除了35户烟农收入较为稳定外,其他贫困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基础设施现状。

xx村交通不便,全村水泥路9公里,通组公路60余公里,路面较差,遇到雨天,大多数道路无法通车。

村民居住分散,除2家房屋是新建的两层小楼外,其他农户房屋均是土坯房,居住条件极差。

村内无学校,孩子均在外村和镇上上学,目前有8名在读大学生和6名高中生。

村内无卫生室,村民看病去30公里外的xx镇,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小病都是能忍则忍。

村党员活动中心是4间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墙房,办公环境差。

因环境限制,该村电力资源短缺,经常晚上供电,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

当前没有网络,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通讯极其不便。

4、产业发展现状。

百度文库精品文档-精准扶贫情况调研报告3篇

百度文库精品文档-精准扶贫情况调研报告3篇

精准扶贫情况调研报告3篇精准扶贫情况调研报告第1篇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情况。

镇位于市西南部,距市区75公里。

全镇幅员面积402平方公里,其中在册耕地面积2319公顷,林地面积618公顷,苇原面积6000公顷,草原面积18394公顷。

下辖11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总户数4468户、人口12914人,其中农业人口11982人。

劳动力人数6741人,常年外出务工约3500人。

全镇有低保户1098户、1196人,五保户60户、61人,残疾人352人,全镇参加新农保4569人,参保率44.8%;参加新农合6777人,参合率95%。

(二)基础设施情况。

全镇现有农田井273眼,灌溉面积2300公顷、灌溉率73%。

现有公路81公里,实现了村村通。

全镇砖瓦化率65%,自来水入户率80%,固定电话入户率10%,互联网入户率40%,有线电视入户率50%。

中小型农机具1324台(套),大型农机具92台(套)。

有村小学6所,中心校1所,中学1所,卫生院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10所,敬老院1所,有10个村修建了文化健身广场,其中有2个村广场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

(三)经济发展情况。

2015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75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305万元,占47.5%;养殖业收入5455万元,占31.1%;劳务经济产值3740万元,占21.4%。

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同比增长10.8%。

1、种植业。

种植业实现总产值是8305万元,其中,玉米1350公顷,实现产值2385万元;水稻1050公顷,实现产值4000万元,高粱大挠子1255公顷,实现产值1880万元;杂粮杂豆60公顷,实现产值40万元。

2、养殖业。

养殖业实现总产值5455万元,其中,养羊10.5万只,实现产值4215万元;养猪3200头,实现产值853万元;养马407只,实现产值200万元;养牛175只,实现产值87万只,养鸡1.5万只,实现产值100万元。

3、劳务输出。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3篇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3篇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3篇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检查报告,仅供参考。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篇一: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黎川县扶贫和移民局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召开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集中下基层座谈调研,深入村组开展民情调查,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积极调研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方法。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黎川县扶贫开发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全县有省级扶持贫困村15个,涉及201个村小组、26932人。

近年来,黎川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精心指导下,大力推进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2006-2012年,共新修乡村公路118公里,解决了20284人的行路难问题;新铺设饮水管道38960米,解决了9140人饮水困难问题;新建水渠13130米,新建排陂、水坝等水利设施28处。

二是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将新农村建设向贫困村倾斜,黎川德胜搬迁移民集中安置新村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建设。

2006-2013年,全县建设了450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其中贫困村中新农村点146个,点全县新农村点的32.4%;打造了32个综合示范点、120个森林村庄,占全县30户以上村庄的53.1%,占农民总数的50.1%。

三是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观。

2008年-2013年,全县完成搬迁移民10422人,建设集中安置点34个,厚村乡移民集中安置点、德胜镇移民集中安置点被评为全省示范建设点。

四是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培育发展了食用菌(茶树菇)、烤烟、香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涌现出万亩香榧示范种植基地、千亩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百万筒食用菌示范基地、千亩烤烟示范基地等几十个特色农业基地,黎川茶树菇、香榧获国家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香榧之都”、“优质水产基地县”,烤烟被列入“两个基地单元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 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 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

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

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

2014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

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一)面上致贫原因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

村内无集体企业,2014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交通条件差。

供电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

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

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

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因病致贫是主因。

在调查中了解到,黄马河村贫困户171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142户,占贫困户的83%;缺劳力12户,占贫困户的7%。

比如,黄马河村五组的常昌贵,患有癫痫病,妻子患有先天性的精神病,夫妻都是残疾人,儿子读初一,家中无任何经济,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二是观念落后是根源。

调查发现,贫困户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既无劳动,又无技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观念比较传统、保守,守摊子的思想比较突出。

三是保障不足是诱因。

在农村,大病救助、灾害救助、农村低保、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严重不足,标准不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因病因残,极易返贫。

三、黄马河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

要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武装骨干,统一思想,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克服项目争取难、资金筹措难、群众组织难、短期脱贫难等思想障碍,主动适应新常态,提高扶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投入到扶贫攻坚的热潮中来。

二是要完善发展思路。

根据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重新调整发展规划。

在产业上,积极探索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养殖。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进一步优化方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减少浪费。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班子建设,村民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软环境建设。

三是要充分体现精准。

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一家一户的脱贫上。

根据对黄马河村贫困原因的分析,要在大病救治、社会保障和土坯房、危房的改造上再加力度,再措施,使每个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的居所。

四是要精心谋划项目。

中央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后,各级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要能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就要认真谋划项目,并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力争有较多的项目落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

五是要保护生态环境。

黄马河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植被良好,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环境的破坏,着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房靓物丰、人和家兴的秀美风光,为夷陵区保留一方净土,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四、对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根据在黄马河村了解到的有关情况,现对我区即将展开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进一步弄清情况。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贫困状况,扶贫才能有的放矢。

现有的贫困村是根据每年年报上人平纯收入的多少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是根据历年减少的脱贫户、人口的基础上确定的,与实际不完全相符。

建议对全区的贫困户统一设定标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根据统一标准,对贫困户、人口和致贫原因进行调查摸底,准确识别,把这些基础数据汇总后,根据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例确定重点贫困村,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

(二)进一步完善规划。

根据全区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进一步完善“1十”的精准扶贫规划,即一个总体规划,外加扶贫搬迁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基础设施(水电路 )建设规划、无能力脱贫人口的基本保障规划等,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全区精准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均衡发展。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

本次精准扶贫的重点是贫困人群的脱贫,要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一家一户贫困人口的脱贫上。

为此,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通过扶持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增加收入,这是治本之策。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

调查发现,现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

因此要增加医疗救助的投入,放宽大病救助的条件,提高新农合报销的标准,加强基层卫生事业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

同时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是大力改善基础条件。

贫困地区面上的贫困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

要下决心集中一定资金,进一步改善边远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面上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四是适度发展养老产业。

由于客观因素,边远贫困地区光棍家庭呈增长趋势,未来十到二十年内五保户将大幅增加,乡镇福利院要适当增加投入,扩大规模。

现在,子女在外打工挣钱或在城镇落户,老人不愿离开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也将有一定市场,另外,现在城市居民也有季节性到农村居住的愿望,这将给农村的养老产业带来机遇,应统筹规划,逐步发展。

五是统筹考虑扶贫搬迁。

扶贫搬迁无疑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

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实行搬迁扶贫难度很大,多种原因不愿搬迁,囊中羞涩无力搬迁,有求于人难以搬迁。

要做好搬迁扶贫工作,必须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核心是三点:①科学合理规划居民点。

②加大对居民点基础设施的投入。

③结合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

做到这三点,然后逐步引导,必有所成。

(四)进一步创新方式。

总结以往扶贫的经验,这次精准扶贫在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

具体就是搞好五个结合。

1、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

政府在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建专班、强力推进的同时,要充分动员,武装骨干,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脱贫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才有不竭的动力。

2、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如在扶持产业发展时,先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利用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占有股份,既让贫困户受益,又促成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

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后,又反过来带动群众发展产业。

此外在资本下乡、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动员和组织好了,潜力巨大。

3、扶贫开发与城乡统筹相结合。

要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夷陵区全域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去谋划部署,在产业布局、项目安排、城镇化建设上丰富完善、同步推进,不搞成“两张皮”。

4、帮助发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

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重点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这无疑是正确的。

有些贫困家庭,因年老体弱、长期生病、智障残疾等原因,通过帮助发展不可能脱贫,需要通过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完善政策。

5、经济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

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同时,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新型农民教育、农户评选、宣传正反典型等方式,提升思想素质,学习创业技能,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文明新风,有效解决在部分贫困人群中存在的不团结、不勤奋、不养老的问题,提振精神,树立信心。

(五)进一步注重实效。

新的历史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转变作风,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方能取得实效。

切忌情况不清,有失精准;切忌一哄而上,龙头蛇尾;切忌好大喜功,不办实事。

总之,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由紫阳县政协经科委牵头,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

全县现有贫困村15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现有贫困人口1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

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4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5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

相继印发了《紫阳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紫阳县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

根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关要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