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公司愿景和公司使命.doc
请阐述对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的理解
![请阐述对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99d1f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f.png)
请阐述对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的理解对公司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理解一、愿景公司的愿景是对未来的远景和期望,是指公司希望在未来发展中达到的目标和成就。
愿景通常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描述,能够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动力,使他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公司的愿景应该是具有前瞻性和可实现性的。
它应该能够激励员工,引导公司的发展方向,并与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战略目标相一致。
一个好的愿景应该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
二、使命公司的使命是指公司为了实现愿景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公司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使命是公司对外界的承诺,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创造价值、推动社会进步所必须做的事情。
一个好的使命应该与公司的愿景相一致,能够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能够为公司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
使命应该明确表达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战略目标,同时要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一致,能够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价值观公司的价值观是指公司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指导公司日常运营和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导向。
价值观是公司文化的核心,能够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决策,形成公司的独特风格和竞争优势。
一个好的价值观应该是公司核心价值的具体表达,能够引导员工的行为和决策,促进公司的发展和创新。
价值观应该具有共性和稳定性,能够为公司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并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公司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公司成功的基石。
一个好的愿景能够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动力,引导公司的发展方向;一个好的使命能够明确公司的核心业务和战略目标,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一个好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员工的行为和决策,形成公司的独特风格和竞争优势。
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应该牢记公司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将其融入到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和实现。
只有全体员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够推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制定愿景和使命
![如何制定愿景和使命](https://img.taocdn.com/s3/m/5e21e2a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c.png)
如何制定愿景和使命制定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不仅能够确定公司未来的方向,还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使企业与竞争对手有所不同。
为了确保公司愿景和使命的贯彻落实,需要先了解如何制定公司的愿景和使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制定公司的愿景和使命,以确保公司能够成功。
一、了解愿景和使命的差异在制定公司的愿景和使命之前,需要先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公司的愿景是对公司未来的长期目标或预期的描述,它描述了公司要成为什么样子,它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
而公司的使命定义了公司所要做的事情,以及帮助客户、员工和其他公司利益相关方的方法。
换句话说,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区分了为什么公司存在和做什么。
二、考虑公司的愿景制定公司的愿景时要考虑公司想成为什么。
这不是指具体的产品或服务,而是公司彻底面对未来所面临的变化和挑战,以及公司的长期目标。
它必须描述公司未来存在的原因和目的,并提供所有利益相关方与公司联系的理由。
因此,愿景必须是启发性、具有挑战性和值得追求的。
在制定公司的愿景时,您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公司的愿景应该是什么?2.公司的愿景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3.公司的愿景是否引领公司走向明天的成功?4.公司的愿景是否激励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三、考虑公司的使命制定公司的使命时,企业家要考虑公司的目标和使命,这有助于企业理解和传达这个目标,并以此作为行动和经营策略。
使命是描述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和目的的声明。
公司的使命应该是简洁明了的,它表达的是企业为什么而存在。
公司的使命应该描述公司要为哪些人和利益相关方提供价值。
在制定公司的使命时,您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公司要为谁提供价值?2.公司提供什么样的服务?3.公司的使命是什么?4.公司的使命是否与公司的未来愿景一致?四、制定愿景和使命声明在考虑公司的愿景和使命之后,最终目标是创建最好的愿景和使命声明。
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宣言是对公司长期目标和使命的正式声明。
这些声明应该考虑公司业务的发展和扩大,以及未来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企业使命和愿景
![企业使命和愿景](https://img.taocdn.com/s3/m/5319a1a22af90242a895e5a2.png)
企业使命和愿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企业愿景与使命企业使命:是企业经营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是确定企业实现远景目标必须承担的责任或义务。
在企业远景的基础之上,具体的定义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企业使命应该包含以下的含义:1、企业的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理由2、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哲学定位企业确定的使命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等,它不是企业具体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抽象地存在,不一定表述为文字,但影响经营者的决策和思维。
这中间包含了企业经营的哲学定位、价值观凸现以及企业的形象定位:我们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我们的事业?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市场、顾客、员工、伙伴和对手?等等。
3、企业使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形象定位企业使命反映了企业试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诸如“我们是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企业”、“我们是一个健康成长的企业”、“我们是一个在技术上卓有成就的企业”等等,在明确的形象定位指导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就会始终向公众昭示这一点,而不会“朝三暮四”。
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区别:企业愿景是指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的在未来社会范围里是什么样子,其“样子”的描述主要是从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力、贡献力、在市场或行业中的排位、与企业关联群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来表述。
企业愿景主要考虑的是对企业有投入和产出等经济利益关系的群体产生激励、导向、投入作用,让直接对企业有资金投资的群体、有员工智慧和生命投入的群体、有环境资源投入的机构等产生长期的期望和现实的行动,让这些群体、主体通过企业使命的履行和实现感受到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自己的利益的发展得到保证和实现。
愿景、使命、战略、目标、价值观
![愿景、使命、战略、目标、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0e6ab02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8.png)
愿景、使命、战略、⽬标、价值观⼀、描述:愿景就是河的对岸,使命是为什么过河,战略就是过河的策略,⽬标是到达河对岸.价值观是⼀个企业最基本和持久的信仰⼆、理解1、愿景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的画⾯,是可以实现的.2、使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3、战略是⼀种遵守⾃然规律的思维和⾏动,创造以下结果:客户价值最⼤化,员⼯的⽀持,合作伙伴的配合来达成有序经营并健全发展.4、⽬标是我们暂时可能是实现不了的,可能要⼏个世纪.5、价值观在我们追寻使命过程中的⽣活⽅式三、解读(⼀)愿景:1、愿景就是河的对岸,2、远景:未来所创造的图画。
回答“组织将成为什么”,远景是实实在在的⽬标。
3、愿景:未来组织所能达到的⼀种状态的蓝图,如世界500强企业GE提出的永远做世界第⼀。
愿景阐述的是企业存在的最终⽬的,⽐如“致⼒⼈⽂科技,驱动现代⽣活”(福⽥汽车愿景),是指组织长期的发展⽅向、⽬标、⽬的、⾃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在未来社会范围⾥是什么样⼦。
愿景确⽴的是组织的主体、本源,使命确⽴的是主体的⽬标。
其逻辑是:组织先要有⾃⼰的理想,然后借助于“组织”这个平台来实现。
很多组织在描述使命的时候,有时候把使命与愿景合⼆为⼀,这表明该组织把组织的主体与⽬标合⼀。
这种情况下,组织所提出的使命⼤多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体,是⼀种基于愿景的使命。
4、公司愿景 公司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组织发展的蓝图,体现组织永恒的追求。
公司愿景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我们要到哪⾥去?2、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3、⽬标是什么? 确⽴公司愿景需要考虑五个⽅⾯的因素:⾏业特点、市场环境、核⼼能⼒、资质及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
5、企业愿景是企业战略家对企业的远景和发展⽅向⼀个⾼度概括的描述,这种描述在情感上能激起员⼯的热情。
愿景则是企业全体员⼯长期努⼒追求的理想。
6、愿景是解决“企业是什么”,告诉⼈们企业将做成什么样⼦,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种期看和描述。
使命 愿景 价值观 的理解
![使命 愿景 价值观 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9a39ca6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6.png)
使命愿景价值观的理解什么是使命/愿景/价值观,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使命和愿景的定义是什么那我们回到企业文化,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企业文化的愿景跟使命,可以起到很好的一个作用,90后的员工其实他们更加追求梦想,追求一种使命感。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把使命跟愿景提炼出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胡萝卜,同时这种使命也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一种力量,对这些员工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实际上大家也知道,阿里巴巴在这一块做得非常好,还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它是通过一种文化管理,让90后的员工对企业有一种高度认同感。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必须要明确使命跟愿景,而且越早越好。
那企业要如何去做呢?我们要做的步骤,基本上是我们先把使命明确下来,然后再明确愿景。
这里面有很多容易混淆的一个地方,一个准确的定义,使命是什么?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去回答企业是什么,愿景是企业渴求的未来状态,是成为怎么样的企业的明确定义。
但实际上,这样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用一个相对形象的东西去把愿景、使命、价值观做一个区分。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盗圣,它追求什么呢?他追求盗亦有道,那他成功的关键叫做智、勇、信。
大家知道,在中国被称为圣人,那是最顶级的事情,那这个盗圣能够成功,一定有它成功的关键要素或者有它的一些基因。
所以,他的要素是什么?如果我们把这个机构也当成是一个企业的话,我们去分析,你会发现这是蛮有趣的一个事情,盗圣是什么?盗圣其实就是愿景;盗亦有道是什么?使命;智、勇、信就是价值观。
它里面的逻辑关系,大家来看首先第一,我作为一个机构,我要做大,我必须要有所追求才有可能够做到,那它的使命追求是什么?盗亦有道,做小偷也有道理、也有追求,那如果我的一个使命完成了,我实现了我的使命,就呈现出来的一幅更加形象的一个画面,是什么呢?就是我要成为盗圣了,这就是愿景。
所以我们讲愿景,其实是你的使命完成之后一个更加形象化的图像,其实愿景跟使命是一个含义。
愿景、使命、价值观
![愿景、使命、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75dbbfe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1.png)
愿景、使命、价值观一、企业愿景(一)企业愿景概述企业愿景又译企业远景,简称愿景(Vision),或译做远景、远见,在90年代盛行一时。
企业愿景是指企业战略家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一个高度概括的描述。
由企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核心目的)和对未来的展望(未来10~30年的远大目标和对目标的生动描述)构成。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这也是思考我们企业文化的三个原点,这三个问题集中起来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愿景,即企业愿景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我们要到哪儿去?2、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3、目标是什么?所谓愿景,由组织內部的成员所制订,藉由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形成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來方向。
所谓愿景管理,就是结合个人价值观与组织目的,透过开发愿景、瞄准愿景、落实愿景的三部曲,建立团队,迈向组织成功,促使组织力量极大化发挥。
愿景形成后,组织负责人应对內部成员做简单、扼要且明确的陈述,以激发內部士气,并应落实为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具体推动。
一般而言,企业愿景大都具有前瞻性的计划或开创性的目标,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引方针。
在西方的管理论著中,许多杰出的企业大多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企业愿景的重要性,因为唯有借重愿景,才能有效的培育与鼓舞组织内部所有人,激发个人潜能,激励员工竭尽所能,增加组织生产力,达到顾客满意度的目标。
企业的愿景不只专属于企业负责人所有,企业內部每位成员都应参与构思制订愿景与沟通共识,透过制订愿景的过程,可使得愿景更有价值,企业更有竞争力。
企业愿景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愿景顾名思义是指:根据企业现有阶段经营与管理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望、一种预测、一种定位。
并通过市场的效应,及时有效的整合企业内外信息渠道和资源渠道,以此来规划和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的核心价值、企业的原则、企业的精神、企业的信条等抽象的观念或姿态;和企业的使命、存在意义、经营方针、事业领域、核心竞争力、行为方针、执行力度等细微性的工作。
区分企业愿景,宗旨和使命
![区分企业愿景,宗旨和使命](https://img.taocdn.com/s3/m/7c7bab79caaedd3382c4d31c.png)
怎么区分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1,企业愿景(宗旨)和企业使命都是对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构想和设想,都是对未来的展望、憧憬,也正是因为两者都是对未来展望的共同点,人们很容易理解为一个意思或一个概念,因此在很多不同的企业之间或在一个企业内部经常出现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等互相通用或混用的现象。
笔者认为:当企业在设计和展示企业文化理念时,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大多数都不能较准确地、清晰地理解两者的概念和内涵的区别,最好是选用一个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情形的文化理念,或者企业使命,或者企业愿景(企业宗旨)。
如:本人在为安徽和威集团设计企业文化理念时,为了避免和威集团的员工在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的理解上会出现矛盾或记忆难度的现象,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只用企业使命一个概念来设计或说明和威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使命,在企业使命里面在具体再分解到“社会使命”、“经济使命”、“产品使命”等三个方面,这样一来,员工理解有关企业未来的文化理念就很清晰了。
2、如果一个企业必须要分开表述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才能足以清楚地说明、设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对员工产生激励、导向作用,那就首先要在企业愿景(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的概念及其区别上达成统一的理解和认同,尤其是要统一认清企业愿景(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的差别在哪里。
(1)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是指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的在未来社会范围里是什么样子,其“样子”的描述主要是从企业对社会(也包括具体的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贡献力、在市场或行业中的排位(如世界500强)、与企业关联群体(客户、股东、员工、环境)之间的经济关系来表述。
企业愿景主要考虑的是对企业有投入和产出等经济利益关系的群体产生激励、导向、投入作用,让直接对企业有资金投资的群体(股东)、有员工智慧和生命投入的群体、有环境资源投入的机构等产生长期的期望和现实的行动,让这些群体、主体通过企业使命的履行和实现感受到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自己的利益的发展得到保证和实现。
公司愿景和使命
![公司愿景和使命](https://img.taocdn.com/s3/m/e261283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b.png)
公司愿景和使命:从理论到实践在商业世界中,每个公司都会拥有一个独特的愿景和使命,它们通常是公司运作的起点和目的地。
然而,这些愿景和使命不仅仅是表达一个公司的价值观,更是为公司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以支持公司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和蓬勃发展。
下面,本文将探讨什么是公司的愿景和使命以及如何将它们成功转化为实际行动。
什么是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在商业建设中,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常常被归为战略规划的范畴。
愿景是指长期的老练目标,它代表公司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愿景。
例如,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的愿景是:“成为最受信任、最负责任的汽车和轮胎公司”。
这个愿景不仅明确了公司的长期目标,还体现了公司的价值观。
相比之下,使命简要地描述了公司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
例如,Google的使命是“通过将信息推向全球,使人人都能访问而发挥它的实力”。
使命通常是公司的行为指南,它们确保员工明确公司的工作方向。
一个成功的愿景和使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首先,它们应该是引人注目和富有启发性的。
一个好的应该能够激发人们对公司以及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兴趣和热忱。
其次,它们应该具有可度量性。
理想的应该可以通过明确的目标和指标进行衡量,这些目标和指标有助于确保公司在实现其目标时取得进展。
最后,它们应该是真实和可行的。
公司的愿景和使命必须与公司的能力和资源相匹配,否则它们只是虚言而已。
把愿景和使命转化为现实行动为了实现愿景和使命,公司必须采取具体行动。
以下是一些步骤,可帮助公司将愿景和使命转化为实际行动:1.发展一个战略计划一个成功的战略计划应该明确公司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在制造计划过程中,公司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我们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我们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步骤来实现这些目标?- 我们需要哪些资源和能力才能成功实现计划?2.建立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团队公司的成功取决于一个有组织性和正确的方向的团队。
公司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内容及诠释)
![公司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内容及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65b66febb8f67c1cfad6b864.png)
公司使命:引领先进建筑文化营造健康人文环境公司愿景:做令人心仪的建设者公司核心价值观:务实践诺科学创新协作共赢公司口号:为了爱和归宿创造完美的生活空间公司使命:引领先进建筑文化,营造健康人文环境使命是一个公司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是一个公司与别的公司区别开来的内在标志。
它是一个公司事业的价值取向和事业定位,指明了公司对经济和社会应作出什么贡献。
鉴于此,我们提炼出自己的使命并诠释如下:引领先进建筑文化——我们是先进建筑文化激情的领跑者营造健康人文环境——我们是健康人文环境积极的营造者公司愿景:做令人心仪的建设者愿景指的是公司对未来的希望,也被称为远景,是公司为自己量身定做的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
它描述了公司前进的方向,是对于公司未来将会到何处去或对公司创造未来景象的生动描绘。
鉴于此,我们从不同视角提炼出自己的愿景并诠释如下:做令人心仪的建设者——成为一个建设从业者心仪的职业托付者做令人心仪的建设者——成为一个建设投资者心仪的项目托付者做令人心仪的建设者——成为一个建设相关方心仪的事业托付者公司核心价值观:务实践诺、科学创新、协作共赢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笃定恪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对于客观事物的基本信仰,是关于好坏、善恶、美丑的判断,是企业文化相对固定的元素,不会随波逐流或者轻易改变。
鉴于此,我们从不同视角提炼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诠释如下:务实践诺——是我们脚踏实地、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顾客角度)科学创新——是我们循序渐进、求新创异的工作方法(社会发展角度)协作共赢——是我们团队合作、和谐发展的工作方式(员工、相关方角度)公司口号:为了爱和归宿爱是人类最伟大、最纯洁的情感。
无私无畏的爱是我们奋斗的精神原动力,一个充满爱意的世界是我们执著追求的目标。
公司口号:创造完美的生活空间建筑物提供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更应是一种使人们视觉愉快,精神上享受的完美的生活空间,体现出人超越物质的更高的精神追求。
愿景使命价值观
![愿景使命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babf8da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2.png)
愿景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认为,所谓领导者(Leader)就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一个诱人的愿景(Vision),能够通过沟通和宣传使每个人理解和接受这个愿景,并且能够鼓舞和激励大家为实现这个愿景而努力奋斗。
愿景如同天上的北斗星,使走夜路的人不会迷路;愿景就像大海中的航标灯,使航船知道前进的方向。
一个没有愿景的企业就像是一个没有车头的火车,不知道走向何处。
一、企业愿景的定义1.体现了企业家的立场和信仰,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头脑中的一种概念,是最高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设想2.是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企业?”的持续性回答和承诺,体现组织永恒的追求3.是企业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组织发展的蓝图,是企业未来要达到的美丽图景4.是战略与文化的交集,是一种激发潜能的梦想,是一种征服世界的野心5.它不是短期的期望,不是一个具体的经营目标,而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可以变化的企业长远目标二、企业愿景的意义准确的愿景描述,不断激励企业奋勇先前,拼搏向上,鼓舞并激发员工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作用,还能起到吸引和保留人才的作用。
三、愿景描述的误区:1、将愿景与使命混为一谈。
例如:“我们要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满足客户需要的新产品;我们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立能够吸引和保留人才的工作环境”2、将愿景与经营目标等同。
例如:“我们要在5年内实现5个亿的营业收入,市场占有率达到20%”3、将愿景与企业价值观混淆。
例如:“我们要对客户、员工、社会、合作伙伴和股东负责,诚实守信,合规经营,提供安全健康绿色的产品”国外著名公司使命愿景:3M公司:创造性地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惠普公司: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麦肯锡公司:帮助杰出的公司和政府更为成功默克公司: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耐克公司:体验竞争、获胜和击败对手的感觉索尼公司: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沃尔玛公司: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迪斯尼:建造迪斯尼乐园:根据我们的想象,而不是根据工业标准(1960年代)波音公司:在民用飞机领域中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把世界带入喷气式时代(1950年)苹果电脑:让每人拥有一台电脑。
企业愿景价值观使命的理解
![企业愿景价值观使命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ddb9a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9.png)
企业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是企业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定义了企业的方向、意义和行为准则。
1. 愿景:这是企业对未来的远景描述,它回答了“我们希望做成什么样子?”和“未来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样的问题。
例如,一个科技公司可能希望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者,这就是它的愿景。
愿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长远的目标,激励员工为之努力。
2. 使命:这是企业存在的原因和目的,它回答了“我们为什么存在?”和“做一项什么样的事业可以让我们足慰平生?”这样的问题。
例如,一个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可能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和援助。
使命为企业提供了日常决策的基础,确保所有行动都与企业的核心目标一致。
3. 价值观:这是企业的基本信仰和行为准则,它描述了企业在追求其愿景和履行其使命时应遵循的原则。
价值观决定了企业在面对各种选择时如何做出决策。
例如,一个重视创新的企业可能会鼓励员工冒险并提供资源来支持研发活动。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和员工管理理解,企业的文化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马云曾提到,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是企业战略的三大组成部分,与组织、人才和KPI并列,显示了它们在企业成功中的重要性。
企业的愿景、使命与目标
![企业的愿景、使命与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3f862ac2b9d528ea80c77911.png)
认识愿景与使命 战略愿景的制定 确立战略目标
一、认识愿景与使命
什么是战略愿景 战略愿景与使命之间的区别 愿景与使命陈述的重要性
1.什 么 是 战 略 愿 景
▪ “我们公司的战略展望是什么?也就是说:公司将去向何方?” ▪ “公司未来的技术—产品—顾客的重点是什么?” ▪ “我们究竟想发展成为一个怎样的公司?” ▪ “5年之内我们想在行业中取得怎样的地位?” ▪ 围绕这些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就构成了公司的战略愿景。
因此,战略愿景反映了管理者在公司组织及其业务发展的方面 的追求,它清晰地反映了组织所确定的长期的业务目的和模式, 它吸引着公司向着特定的方向发展,并勾勒出公司发展的战略 轨迹。
基本概念 战略愿景(Strategic Vision)是一幅关 于公司未来发展道路的蓝图——描述了公司发展的目 的地和对如何到达那里的理性认识。
customer
▪ Contribution: food prepared in the same
high-quality manner world-wide, tasty and reasonably priced.
▪ Distinction: delivered in a consistent, low-
▪ Q:战略愿景与使命陈述有什么不同?
2.战略愿景与使命陈述之间的区别
▪ 战略愿景所关注的主要是:“我们要去向 哪里”。
▪ 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通常指的 是一家公司目前开展的业务(企业目前的 状 况 ) ——“ 我 们 是 谁 , 我 们 做 什 么 , 以 及我们现在正处于怎样的位置”
▪ 大多数公司的年报或网站上所提到的使命通 常强调的都是公司当前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是什么、公司为哪一类顾客提供服务以及公 司拥有怎样的技术和业务能力等问题。他们 很少明确地指出公司将向哪里发展、公司未 来的业务范围和业务计划等问题。
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企业精神
![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企业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94b584b284254b35effd341a.png)
特征
是重要的关键理念,通常5-6条。 是企业核心团队或者是企业家本人发
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企业家在企业 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 是真正影响企业运作的精神准则,是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它一旦确定 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
价值观优化的原则
确保价值理念确实反映了公司的长远 目标。
价值理念应该激励人心。 找出那些会引起企业价值观朝理想方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0 日星期 四上午 5时27 分26秒0 5:27:26 20.12.1 0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5时27 分20.12. 1005:2 7December 10,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0日 星期四 5时27 分26秒0 5:27:26 10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5时27 分26秒 上午5时 27分05 :27:262 0.12.10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020. 12.1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5:2 7:2605: 27:2605 :2712/ 10/2020 5:27:26 AM
使命 愿景 战略目标
![使命 愿景 战略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396b9e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f.png)
使命愿景战略目标
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发展的蓝图。
1. 使命是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它定义了企业的核心业务、服务对象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使命是企业对外界和内部传达的一种信息,表明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 愿景是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是企业的期望和未来的蓝图。
它不仅包括企业想要达到的最终状态,还包括在达到那个状态之前所要经历的阶段和里程碑。
3. 战略目标则是实现愿景的具体行动计划,包括企业要在哪些领域进行竞争、如何建立竞争优势、如何分配资源等。
战略目标应该是可衡量、可实现和有挑战性的。
这三种元素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首先,使命提供了一个长期的方向,使企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其次,愿景则为企业提供了更具体的目标,使企业知道未来要成为什么样子;最后,战略目标则为企业提供了实现愿景的具体行动计划,使企业知道如何达到未来的状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
愿景和使命的区别与联系
![愿景和使命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11bf3808f242336c1fb95e17.png)
1.在美国的战略理论界,多非常明确地将愿景与使
命区分为目标陈
述与任务陈述。
但也有的将两者统称为目标(愿景)陈述,有的将两者统称为使命陈述。
在中国,有的企业将愿景作为使命,有的将使命作为愿景。
2.企业宗旨是旧概念,在愿景、使命、价值观未提出之前,企业通
常用企业宗旨和经营理念来表达愿景、使命、价值观的内涵。
现在,关于企业宗旨、经营理念、愿景、使命、价值观的关系,除经营理念比较接近价值观外,其他界定仍比较模糊,以下一些说法,均有学者支持和企业使用:
企业宗旨=企业使命(百度百科“企业宗旨”)
企业宗旨=企业愿景(《如何理解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刘先明,先明工作室(咨询))
企业宗旨+企业哲学=企业使命(《企业战略管理》杨锡怀)
企业宗旨=企业使命+企业愿景+经营哲学(价值观)(《现代企业管理》胡建宏)
经营理念=价值观(《第三种管理模式——中国企业文化战略》,叶生,经盛咨询)
3.个人认同用愿景(Vision)来描述企业的目标,即“想成为怎么
样的企业”,用使命(Mission)来描述企业的任务,即“企业为什么存在”。
愿景一般是描述公司,使命一般是描述公司的业务,在描述使命时,可用“产品导向”
和“需求导向”,即企业的使命时“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具体)”或“满足人们对什
么(抽象)的。
公司的使命、愿景和理念,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公司的使命、愿景和理念,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c9f539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8.png)
公司的使命、愿景和理念,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概念1、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企业承担并努⼒实现的责任,回答企业为什么⽽存在,即企业要实现什么的问题。
使命确定了企业的发展⽅向,并定义了企业的性质。
它告诉企业的每个成员,他们在⼀起⼯作是为了什么,他们准备为这个世界做出怎样的贡献。
2、愿景是企业对未来的设想和展望,是企业在整体发展⽅向上要达到的⼀个理想状态,即愿望中的景象,回答企业将成为什么的问题。
它为企业提供了⼀个清晰的发展⽬标和未来图景,告诉企业的每个成员企业将要⾛向哪⾥。
3、价值观,是企业及其员⼯共同认可和崇尚的价值评判标准,也称观念或者理念,是企业及其员⼯在长期的⽣产实践中产⽣并共同遵守的思维模式和职业道德,是企业⽂化的核⼼,回答企业为实现使命和愿景如何采取⾏动的问题。
它为企业及其成员在⼯作的各个⽅⾯提供了⾏动准则,也为企业处理各种⽭盾提供了判断依据。
⼆、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意义如果把企业⽐喻成⼀棵⼤树,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就是⼤树的根,企业制订的发展规划和各项制度就是躯⼲,员⼯的⾏为就是枝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则是果实。
如果这棵⼤树的根能深扎在国家和民族的⼟壤⾥,汲取传统⽂化和现代⽂明的营养,将使企业这棵⼤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不同的根决定了将有不同的树,不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独特⽂化和未来发展。
对于企业⾼层领导和各级员⼯,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是指路明灯,帮助他们明确⾃⼰使命的崇⾼、愿景的美好、职责的重⼤;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是时时事事可以对照的镜⼦,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更负责的决定和⾏动;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是励志铭,激发他们的⼯作热情、创新潜能和奉献精神;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还是强⼒的凝聚剂,增强企业成员的⾃豪感和归属感,增强企业成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对企业的认同感。
在国家层⾯上,正确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对于引导中国企业树⽴远⼤理想、培育创新精神、追求卓越质量、坚守诚信品格也具有⾮常重要的作⽤,对于中国⼯商业的健康发展及整体形象的塑造将产⽣深远影响。
面试时如何展现出对公司愿景和使命的认同
![面试时如何展现出对公司愿景和使命的认同](https://img.taocdn.com/s3/m/671b39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0.png)
实验室认可评审中的问题和评审有效性的探讨2010-03-05 23:24:38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a. 文件评审不充分b. 现场评审技术能力确认不充分c. 评审报告千篇一律,不能真实反映实验室的个体信息d. 在评审过程中随意更改认可申请范围e. 检测和校准依据方法表述不清f. 多地点实验室的认可g.. 设有分支机构的实验室认可h.移动实验室的认可i.实验室内部方法的认可j.不常做的检测/校准项目的认可k.对"意见和解释"的认可l.参观实验室应控制时间,适当时分组,参观时不宜进行评审m.认可准则应用说明在现场评审的使用.a. 文件评审不充分文件资料的评审目的:通过相关资料审查判断其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或相关人员资格等持续满足认可要求. 文件资料的评审内容:1,法律地位等证明材料2,体系文件3,技术资料a. 文件评审不充分1,法律地位等证明材料的评审:——独立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独立法人的一部分关注点:——证书有效期——经营范围a. 文件评审不充分2,体系文件的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满足认可准则要求,完整,系统,协调,能够服从或服务于质量方针;组织结构描述清晰,内部职责分配合理;各种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并进行自我完善;过程的质量控制基本完善,支持性服务要素基本有效;关注点:体系文件与认可准则的条款号的对应关系(不要求一致性)a. 文件评审不充分3,技术资料的评审(重点评审内容):技术性资料描述清楚,正确,申请认可的技术文件应为现行有效版本;仪器设备是否满足相应技术能力要求,量值溯源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典型项目校测报告/校准证书信息齐全,规范.审查人:组长或其指定人.a. 文件评审不充分审查的重点内容:附表1(检测/校准能力表)附表4(配置表)附表2(授权签字人)关注点:量值溯源性(校准)计量基(标)准器溯源结果的不确定度.配置表中列出的项目/参数与依据标准或方法的一致性(名称,数目等).a. 文件评审不充分计量建标考核的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组织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__2004-7-28 公告): 一,根据相关法律组织实施的共20项:如:1.计量标准器具核准2.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签发3.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样机试验,标准物质定级鉴定)4.承担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的授权5.计量检定员资格核准6.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仪器设备审批7.计量器具检定(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进口计量器具检定)1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a. 文件评审不充分二,根据相关行政法规的设定,共组织实施30项行政许可:8.特种设备设计单位及设计文件许可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1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单位资格许可15.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考核16.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a. 文件评审不充分改进措施:1,及时将技术资料交技术评审员或/技术专家审查(可以发e-mail);2,认真对待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项目负责人及被评审方协商解决.b. 现场评审技术能力确认不充分在申请书中的仪器设备配置表中使用同一台仪器设备,测试要求类同的参数(即在配置表中"备注"栏有"同×-×"字样的参数)可在文件审查时对其与检测标准/校准规范/方法的符合性进行确认;在现场评审中,该参数在附件3.1中出现一次即可,不必重复列入.由此可能出现3.1表中参数序号不连续,但列出的参数序号应与设备配置表保持一致.b. 现场评审技术能力确认不充分如某一序号的产品/产品类别中所包含的参数在前面均已被确认,则只需将该序号产品及依据的标准列入附件3.1中进行整体确认.b. 现场评审技术能力确认不充分对于初评,要力求填写评审报告附件3.1和附表1的一致.但如果附表1的"项目名称"栏是"化学成分"或"物理性能"等笼统表述,在附件3.1中需要展开成多个具体检测项目.如附表1 中"物理性能" 的"序号"为"2",具体项目有5个; 那么,附件3.1中,"项目名称"可写为"拉伸强度","伸长率"等5个,"项目序号"宜写为"2-1","2-2"……"2-5",以保持与附表1 中"物理性能" 的"序号"为"2"的相对一致性.(与配置表保持一致)b. 现场评审技术能力确认不充分监督评审中,列入附件3.1中的产品,项目/参数的序号应与认可证书附件中的序号保持一致;监督和复评审时,可按照认可证书附件中表述的格式进行整体确认.b. 现场评审技术能力确认不充分附件3.2中的序号应与附件3.1中的序号保持一致.b. 现场评审技术能力确认不充分改进措施:1,进入现场前制定较为完整的评审方案,尤其是关键项目(技术能度大,作业风险大,社会影响大等等)的确认方案.2,CNAL抽查评审方案的制订工作.3,评审员对无把握的项目要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必要时寻求技术支持,并有权拒绝不合理的任务安排.c. 评审报告千篇一律,不能真实反映实验室的个体信息改进措施:1,将口头交换意见的信息记入评审报告中的附加说明中.d. 在评审过程中随意更改认可申请范围主要问题:1,评审现场修改申请书.2,评审现场接受实验室扩大的申请.3,评审组/评审员自行决定更改申请范围,或调整表述方式,但在评审报告中无任何说明.d. 在评审过程中随意更改认可申请范围改进措施:1,加大对评审组的监督和处罚力度.2,建议大家不要随意做"好人",评审员有权拒绝不合理的任务安排,尤其是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评审任务.e. 检测和校准依据方法表述不清检测: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含非标准方法)校准:检定规程(参照)校准规范(含非标准方法)f. 多地点实验室的认可含义:实验室有多个办公地点,每个地点都可以单独进行检测或校准.g. 设有分支机构的实验室认可含义:实验室在不同地域有分支机构,并且已在当地注册,每个分支机构都可以单独进行检测或校准,出具报告和/或证书.f. 多地点或有分支机构实验室的认可——在质量手册中明确规定各地点或分支机构所提供检测或校准服务的技术领域,支持性服务的范围;——实验室应指定每个地点,分支机构的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业务活动有协作时,实验室应让顾客了解样品的实际测试地点;——实验室在实施内部审核时,应确保审核范围覆盖所有地点,分支机构的相关活动,每一活动至少每隔12个月被审核一次.f. 多地点或有分支机构实验室的认可申请要求:在描述申请的认可范围中,应明确每个地点的分支机构申请认可的检测或校准项目,以及各自对应的负责签发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授权签字人申请人.f. 多地点或有分支机构实验室的认可评审要求:在一次评审中(初评,复评审,监督评审)覆盖所有地点,分支机构.各地点,分支机构的现场评审时间,评审组成员可以不同.在评审报告中,评审组长应明确评审所覆盖的所有地点和技术领域,标注每个地点分支机构所推荐认可的检测或校准项目和相应的授权签字人.f. 多地点或有分支机构实验室的认可监督评审要求:对多地点实验室的认可,应将承担检测或校准工作的每个地点的分支机构视同为一个单独的实验室,对其安排现场监督评审的时间间隔应满足目前认可体系文件的规定,并且在初评与复评或两次复评期间的所有监督安排,应确保全部认可范围至少被评审一次.f. 多地点或有分支机构实验室的认可授予认可:多地点或有分支机构实验室是作为一个整体申请认可的,因此认可机构一般也只颁发一份证书.在认可证书中,要明确标注该实验室是个多地点的实验室,以及每个地点的具体地址和认可范围及授权签字人.如果实验室希望认可机构为每个地点的分支机构各出具一份认可证书,那么实验室在提交申请时应明确此要求,认可机构将做出必要的安排,并收取相应的费用.f. 多地点或有分支机构实验室的认可能力验证:对于适宜的能力验证项目,如果各地点的分支机构都获得了该项目的认可,那么当认可机构有针对此项目的能力验证计划时,应要求涉及此项目的每个地点的分支机构均参加.f. 多地点或有分支机构实验室的认可暂停或撤消:当认可机构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实验室在某一地点的分支机构不再符合认可要求时,可以对该地点的分支机构暂停或撤销认可,但这并不一定导致对整个实验室认可的暂停或撤销,此时相当于缩小了认可范围.h.移动实验室的认可设施:为进行某些工作或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设备:有专门用途的成套器材或建筑等.h.移动实验室的认可实验室设施特点(自培训教材):4.1.3要求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应覆盖实验室在以下场所进行的工作(指检测,校准及有关抽样工作):①固定设施内;②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例如远离实验室本部的郊外开阔场试验基地);③相关的临时设施(例如该设施在时间上是临时的,过了一定时间后该设施将被拆除或更换);④相关的移动设施(该设施在空间上是移动的).h.移动实验室的认可④相关的移动设施(该设施在空间上是移动的).————移动实验室评审要求:类似于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覆盖此内容;有明确的技术能力范围;有适用的检测/校准工作管理,设备管理,授权签字人等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将推荐认可的技术能力在评审报告中单独表示.i.实验室内部方法的认可按非标准方法处理:提交认可申请及相关验证材料识别评审组确认技术专家确认技术分委员会确认结论: 授予/不授予认可.j.不常做的检测/校准项目的认可——必须要有检测/校准经历才能认可.——利用主要手段进行确认.k.对"意见和解释"的认可要求;——文件中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有相应的人员;——人员有相应的技术背景和经验;——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l.参观实验室应控制时间,适当时分组,参观时不宜进行评审总要求:在规定的评审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方式:——集体参观;——分组,分区域各自参观;——不参观,直接进入现场核查.m.认可准则应用说明在现场评审的使用1,认可准则应用说明基本按专业来编制;2,在文件审查阶段,与项目负责人等协商确定被评审实验室适用的认可准则应用说明;3,审查实验室采用相关应用说明的情况;4,在核查表中做好记录.谢谢!实验室认可的定义实验室认可定义为:由权威机构对检测/校准实验室及其人员有能力进行特定类型的检测/校准做出正式承认的程序。
培养员工对公司使命和愿景的认同感
![培养员工对公司使命和愿景的认同感](https://img.taocdn.com/s3/m/ccda72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5.png)
培养员工对公司使命和愿景的认同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培养员工对公司使命和愿景的认同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员工对公司使命和愿景的认同感程度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以及公司整体的发展方向。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员工对公司使命和愿景的认同感成为了每个企业管理者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首先,公司使命和愿景应该清晰明了。
公司的使命是公司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是公司为何而存在的根本原因,而公司的愿景则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使命和愿景应该简洁明了,能够让员工一目了然,理解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只有使命和愿景清晰,员工才能够更好地认同和接受。
其次,公司领导者要以身作则。
领导者是公司使命和愿景的践行者和引领者,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员工对使命和愿景的认同感。
领导者要时刻以公司使命和愿景为指引,将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做到言传身教,激励员工积极践行。
第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公司应该建立起多样化的沟通渠道,让公司使命和愿景贯穿于每一个角落。
定期举行公司大会、部门会议、团队活动等,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同时,领导者要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更加认同公司的使命和愿景。
第四,激励员工参与公司使命和愿景的实践。
公司可以设立相关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公司使命和愿景的实践中来。
可以通过表彰先进个人、团队,发放奖金或者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励员工为实现公司使命和愿景不懈努力。
最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公司使命和愿景的载体,是员工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公司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制定行为准则、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等方式,逐步建立起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更加深刻地认同公司的使命和愿景。
综上所述,培养员工对公司使命和愿景的认同感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公司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
只有使命和愿景清晰、领导者示范、沟通畅通、激励到位、企业文化良好,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员工对公司使命和愿景的认同感,推动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意识到和重视文化理念在企业发展、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导向、激励等积极作用,企业文化理念里最高层次的文化理念主要是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但是,笔者在为一些企业提供企业文化咨询和培训中发现,目前普遍存在着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等文化理念因为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的概念模糊,而存在矛盾、通用、混用等现象:1、有很多企业在设计和展示本企业的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的时候,经常因为对概念的理解和定义、认同不一致,而出现在甲企业里的企业使命,在乙企业里是类似为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在运用企业愿景和企业宗旨方面,有的用企业愿景,有的用企业宗旨,其实,这两词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一致的,只是“宗旨”一词是我们习惯、用了很多年的常用词或旧词,“愿景”只是最近几年时兴的“新”词。
2、在某一个企业里,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都有表述,但是因为设计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的设计人员或企业员工对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的理解不清晰,尤其是对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各自定义范围或要回答的问题所存在的差异不能清晰地理解,有很多的企业在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等方面有较多重合,员工本来可以简单、具体地理解和记忆的企业愿景或企业使命,变得有些模糊,导致员工对企业的文化理念产生厌烦、抵触情绪。
因此,为了真正挖掘、提炼、运用、发挥好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的文化理念作用,有必要具体分析、理解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的异同点及其之间的关系:1、企业愿景(宗旨)和企业使命都是对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构想和设想,都是对未来的展望、憧憬,也正是因为两者都是对未来展望的共同点,人们很容易理解为一个意思或一个概念,因此在很多不同的企业之间或在一个企业内部经常出现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等互相通用或混用的现象。
笔者认为:当企业在设计和展示企业文化理念时,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大多数都不能较准确地、清晰地理解两者的概念和内涵的区别,最好是选用一个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情形的文化理念,或者企业使命,或者企业愿景(企业宗旨)。
如:本人在为安徽和威集团设计企业文化理念时,为了避免和威集团的员工在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的理解上会出现矛盾或记忆难度的现象,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只用企业使命一个概念来设计或说明和威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使命,在企业使命里面在具体再分解到“社会使命”、“经济使命”、“产品使命”等三个方面,这样一来,员工理解有关企业未来的文化理念就很清晰了。
2、如果一个企业必须要分开表述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才能足以清楚地说明、设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对员工产生激励、导向作用,那就首先要在企业愿景(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的概念及其区别上达成统一的理解和认同,尤其是要统一认清企业愿景(企业宗旨)和企业使命的差别在哪里。
(1)企业愿景(或企业宗旨)是指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目标、目的、自我设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界定公司的在未来社会范围里是什么样子,其“样子”的描述主要是从企业对社会(也包括具体的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贡献力、在市场或行业中的排位(如世界500强)、与企业关联群体(客户、股东、员工、环境)之间的经济关系来表述。
企业愿景主要考虑的是对企业有投入和产出等经济利益关系的群体产生激励、导向、投入作用,让直接对企业有资金投资的群体(股东)、有员工智慧和生命投入的群体、有环境资源投入的机构等产更新WWW.公文大全12如何利用多种Oracle技术构建企业高可用数据中心-摘要:文章介绍了胜利油田在企业数据中心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利用多种Oracle技术构建高可用数据中心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搭建本地高可用环境、可随时切换的双业务中心、支持灾难恢复的容灾中心等,目标是实现同城双中心加异地灾备中心的“两地三中心”,为大型企业建设最高可用性环境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Oracle技术;高可用集群;RAC数据同步;灾备恢复;灾备中心文献标识码:A1 大型企业数据中心运营面临的问题胜利油田建立了主备两个生产中心,支撑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主干业务系统,数据库均为SUN主机,仅采用Golden Gate 进行数据同步,无法在灾难发生时提供高可用保障及故障切换能力。
胜利油田面对的五个主要问题如下:每个生产中心的服务器都是单机运行,不具备本地高可用能力。
第二,勘探开发主干业务系统需要为生产提供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任何形式的服务停止、系统瘫痪,甚至人为误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都会对油田生产经营造成损失,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灾备系统,由灾备中心提供灾难接管服务。
第三,为应对城市道路改造、电力线路检修等导致的网络中断、机房停电等突发情况,需要定期将业务由主生产中心全部切换到备生产中心运行,这样就要求主备中心两端能提供数据实时同步。
第四,目前主备中心处理的业务数量相差悬殊,希望分布在两地的服务器可以均衡的处理业务请求,需要建立一个支持双向复制数据的负载均衡的服务系统。
第五,需要产生类似于生产系统的模拟环境,可直接用于应用程序的测试和开发或支持本地决策支持系统,提高灾备中心的资源利用率。
2 Oracle高可用方案的技术分析与比较RAC、Data Guard、Golden gate是Oracle高可用性体系中的三种解决方案,其侧重点不同,适用场景也不同。
每个方案既可以独立应用,也可以相互配合。
2.1 实时应用集群――RACRAC是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的简写,中文一般译为“实时应用集群”,RAC是通过CPU共享和存储设备共享来实现多节点之间的无缝集群,常用于7*24的核心系统。
RAC是Oracle在高可用方面的重要产品,高可用性是其最大特性,如果集群内的一个节点发生故障,Oracle可以继续在其余的节点上运行,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可扩展性也是其主要的特性,如果需要更高的处理能力,新的节点可轻松添加至集群,可提供强大的处理能力。
RAC的缺点是存储和数据只有一份,容易形成单点故障,且由于多个节点间需要高速网络互连,因此只能实现一个机房或一个数据中心内的高可用。
2.2 Oracle数据卫士――Data Guard假设RAC集群的共享存储发生设备故障,或集群所在的机房被化为灰烬,或所在城市发生严重地震,需要多长时间来恢复数据库呢?Data Guard是Oracle在灾难恢复方面的重要产品,主要用于数据库容灾和大数据量复制。
适合多机房,可在一个机房部署生产数据库,其他机房部署备用数据库,通过将生产库的重做日志传到并且应用到备用库来实现两个数据库同步,备用库主要用于生产库失败后做切换。
灾难发生后可以在几分钟之内重新访问数据库,而不是需要几天或几周。
Data Guard的缺点是不支持异构平台,仅支持单一的Oracle 数据库,要求完全相同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此外由于对两端数据库同时写入的支持能力不好,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备用端的IT资源闲置、无法有效利用。
2.3 Orac le Golden Gate――OGG那么如何在不同设备类型、不同数据库平台之间进行容灾和备份呢?Golden Gate可以在异构IT基础结构之间,通过实时解析数据库在线日志在目标端重现源端交易,实现大量数据的秒一级的数据捕捉、转换和投递。
Golden Gate是Oracle在数据迁移和数据同步方面的重要产品,适用于数据库应急和数据采集分发。
支持异构是其最大特点,可以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同时由于支持数据双向复制功能,备份端可以分担负载或提供实时的数据查询及报表业务等,可以极大提高IT资源利用率。
Golden Gate的缺点是不支持同步复制,且命令行方式、维护较复杂。
3 构建企业最高可用性环境的解决方案经过上文的技术分析,我们发现可以通过上述三种技术的综合利用来构建油田企业的最高可用性环境,建设同城双中心加异地灾备中心的“两地三中心”。
3.1 系统拓扑图系统拓扑图如图1所示:图13.2 解决方案3.2.1 环境中有两个生产中心,即生产中心A和生产中心B,分别在每个生产中心的机房内采用RAC技术搭建高可用集群,提供本地高可用的能力。
3.2.2 建立一个可以随时切换的双业务中心模式。
生产中心A和生产中心B之间采用Golden Gate进行双向复制数据,为两端提供数据实时同步的能力。
生产中心A和生产中心B始终处于可用状态,平时提供负载均衡的服务,在一端灾难发生时所有业务由另外一端快速接管,保证了勘探开发业务的7×24小时可用。
3.2.3 在距离200km以外的异地建立灾备中心,通过Data Guard灾备技术将生产中心的数据复制到灾备中心,当同城的生产中心A和生产中心B都处于计划停机或非计划停机状态时,灾备中心将接管生产中心的服务,保障业务的持续进行。
3.2.4 平时可基于灾备中心建立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即席查询和各类分析报表或用于应用程序的测试和开发,提高灾备中心的资源利用率。
3.3 关键技术3.3.1 在生产中心A和生产中心B内部,采用RAC搭建集群环境。
每台计算机上运行一个实例,每个实例装载和打开同一个数据库。
所有的实例都是对等的,共享高速缓存,避免出现重复的改动。
RAC的主要思想与网格计算的主要思想相同――在需要的时候插入节点以处理多余的工作负载,或者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删除节点并将它们移至某处。
高可用性是RAC最主要的特性。
只要集群中有一台机器没有出现故障,就能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另外可伸缩性也是RAC主要的特性。
当资金有限的时候,可以暂时不必购买配置较高的设备,只需购买能够满足当前需求的设备,当业务量增长时,再考虑购买同等配置的设备。
3.3.2 在生产中心A和生产中心B之间,采用Golden Gate 进行双向复制数据。
Golden Gate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系统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
这些系统无须具有一样的属性或相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或数据库版本,是一种基于软件的数据复制方式。
它从数据库的日志中解析数据的变化(数据量只有日志的四分之一左右),Golden Gate将数据转化为自己的格式,直接通过TCP/IP网络传输,无需依赖于数据库自身的传递方式如Oracle Net,而且可以通过高达9∶1的压缩比率对数据进行压缩,大大降低带宽需求。
双向数据复制是两端互为源/目的数据复制对象,两端生产系统同时保持Active状态。
Golden Gate的跨平台特性可实现异构的数据复制,为未来系统的扩展提供了便利,在软硬件选择上可以更加灵活。
3.3.3 在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采用Data Guard进行灾难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