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消化管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和胰腺。

二、消化的过程: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机械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切碎、搅拌和挤压,以便于化学消化。

化学消化指消化液中的酶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三、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中,通过小肠壁上的细胞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再被运输到身体各处供能或储存。

四、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器官和酶:1.口腔:齿和舌帮助机械消化,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化学消化。

2.胃: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开始消化蛋白质和脂肪。

3.小肠:小肠液中的肠蛋白酶、肠脂肪酶和肠淀粉酶分别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4.肝脏和胰腺:分别分泌胆汁和胰液,帮助消化和吸收。

五、消化和吸收的调节:神经和荷尔蒙的调节,以保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The digestiv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XXX main n is to digest food and absorb nutrients.XXX。

XXX chew and grind food。

while the tongue mixes it with saliva.The pharynx is the passage of food and has no digestive n.The esophagus is the passage of food and has no digestive n.XXX.The small intestine is the main site of n and n (the beginning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s the duodenum).The large intestine pushes food residue towards the anus (the beginning of the large intestine is the cecum).The anus is the exit for waste.XXX。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目录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八章、人体的营养一、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水:占人体总重的60%--70%,是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2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猪肝)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菜、水果)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海产品、豆制品、肉类)维生素D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豆制品、肉类)3、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

5、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

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北师大版)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8章人体的营养§4.8.1 人类的食物一、食物的营养成分1、蛋白质的检测实验现象:甲试管中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乙试管中颜色前后几乎没有变化。

设置乙试管的作用: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甲试管中的颜色变化不是由水引起的。

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2、维生素C的检测实验现象:加碘的淀粉溶液滴入甲试管后,蓝紫色立即褪去;滴入乙试管后,蓝紫色不褪去,溶液颜色变成蓝色。

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维生素C可以使吲哚酚褪色,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产生能量,通常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糖类: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食物供能物质脂肪:一般作为人体储备的能源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中的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营养复和更新提供原料成份水: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非供能物质无机盐:构成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咽: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消 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化 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道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消 肛门化 唾液淀粉酶系 消化道外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统 的 肝 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七年级下册生物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生物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结构和功能。

1. 细胞膜:细胞的外层是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膜。

它起到限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2. 细胞质:细胞质填充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它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场所。

3. 细胞核: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心,其中包含着遗传物质DNA。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4.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发生器,它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5. 内质网:内质网是细胞内的物质传递系统,能够合成和储存蛋白质。

6. 染色体:染色体是位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NA的组织形式。

它携带着细胞遗传信息,参与细胞分裂和遗传的过程。

二、细胞分裂与遗传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1. 丝状体的出现: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变得更加紧密,形成长条状的结构,称为丝状体。

2. 核分裂:有丝分裂中,细胞核会分裂为两个,每个新核中包含一组染色体。

3. 细胞质分裂:有丝分裂的最后阶段是细胞质分裂,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完整的细胞。

4.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只进行一次,最后产生四个细胞,其中每个细胞只有一半的染色体。

5. 遗传基因:遗传基因决定了个体的性状,它由一段段DNA组成,位于染色体上。

三、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使得后代能够继承父代的特征。

1. 个体间的遗传: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提出了基因的概念,并得出了等位基因和显性隐性的概念。

2. DNA的发现:1953年,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双螺旋结构的DNA模型,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物种之间的变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驱动力。

4. 繁殖隔离: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会出现繁殖隔离,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逐渐增加。

七年级下册北大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北大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北大生物知识点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探讨生命的存在,形态,结构,功能,进化和分布等各个方面有关的知识和规律。

学习北大生物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奥秘,掌握科学思维和认识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七年级下册北大生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的常见问题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人们通过对细胞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细胞具有完整的结构、生长、分裂、代谢和自我调节等功能。

细胞由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组成,其中细胞质中含有许多细胞器。

常见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

第二节: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在生长和分裂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组合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形成整个生物体。

组织是由一定数量和类型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种结构。

常见的组织包括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等。

各种组织之间相互关联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例如心脏、肝脏、肺等。

第二章:生物遗传的基本知识第一节: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祖先遗传下来的基因与后代遗传下去的基因之间的传递关系和周转过程。

基因是包含生物遗传信息的单位,大部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生物的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基因的表现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人们通过基因的转录、翻译和复制等过程,探究遗传的规律和机制。

第二节:遗传与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改变或调控基因的方式进行生命科学的探究和技术的开发。

基因编辑、转基因、克隆等技术应用在生物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也要注意生命伦理道德和安全等问题。

第三章: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第一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包括生物、非生物组成及其相互联系和作用。

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与人们的健康、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北师大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北师大

七年级⽣物下册知识点北师⼤初中⽣物知识点总汇(北师⼤版)七年级下册⽣物圈中的⼈⼀、⼈体的营养(⼀)⾷物中的营养成分::有机物(糖类、蛋⽩质、脂肪、维⽣素)、⽆机物(⽆机盐、⽔)两⼤类营养物质。

糖类、蛋⽩质、脂肪为“三⼤产热营养素”,维⽣素是不含能量的有机物。

1、糖类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重要的供能物质。

⼈体进⾏各项⽣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糖类,是⼈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主要存在⾕类、薯类⾷物中。

2、蛋⽩质由氨基酸组成,是构成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是⼈体⽣长发育,细胞受损、组织更新⽣命活动调节的物质基础。

由于⼉童、青少年发育快,所以,需要⼤量的蛋⽩质,否则,⼉童易⽣长不良,发育迟滞;成⼈会患贫⾎、肌⾁萎缩。

瘦⾁、鱼、奶、蛋、⾖类中富含。

3、脂肪是⼈体主要的储能物质,由⽢油和脂肪酸组成,作为备⽤能源贮存在⽪下,有保温、产热、维持体温恒定的功能。

有植物脂肪、动物脂肪。

4、维⽣素既不构成⼈体细胞⼜不提供能量,需求量⼩,但作⽤很⼤。

分⽔溶性和脂溶性。

维⽣素A,存在于肝脏、鱼肝油中;缺乏时,易患夜盲症、⼲眼症、⽪肤⼲维⽣素D,存在于肝脏、鱼肝油、蛋类中,⼉童缺乏时易患佝偻病;成⼈缺乏时燥、易患⾻质疏松症。

VA、VD属脂溶性维⽣素,服⽤时应吃点有油的⾷物,以利于吸收。

维⽣素B1,存在于动物肝脏、糙⽶、全⾕类种⽪内,缺乏时易患神经炎、脚⽓病、⾷欲不振、消化不良、⽣长迟缓。

维⽣素C,存在于蔬菜⽔果中,缺乏时易患坏⾎病,⽛龈充⾎肿胀,⽪肤青⼀块紫⼀块,抵抗⼒下降。

它的发现标志⼈类能够征服坏⾎病了。

VB1、VC属⽔溶性维⽣素,只要⽤⽔送服即可。

5、⽔,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占体重的60%—70%,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有重要的作⽤。

6、⽆机盐:钙、磷是构成⽛齿和⾻骼的重要成分。

⼉童缺钙易患佝偻病,成年患⾻软化症;铁是⾎红蛋⽩的组成成分,缺铁易患贫⾎;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易患地⽅性甲状腺肿。

瘦⾁、鱼、奶、蛋、⾖类⾷物中富含。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等。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特征等方面。

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通过繁殖、捕食、竞争等方式影响环境,同时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三、生物圈1. 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2. 生物圈的结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3. 生物圈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四、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2.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土壤、水分等)和生物因素(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3. 生态系统的类型: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沙漠等)和水域生态系统(如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生物圈提供能量。

2. 固定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3. 产生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生物圈提供氧气。

4. 保持水土:绿色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5. 净化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6. 提供食物和药材:绿色植物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也是许多药材的来源。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清单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清单

第一节人类的食物食物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水、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三大产热营养素(可以提供能量):糖类、蛋白质、脂肪。

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成紫色反应)。

蛋双紫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试剂(褪色反应)。

C碘褪(1)水: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含钙的无机盐是构成骨路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会患佝偻病(成年患骨软化症)。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3)糖类: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4)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复和组织更新提供原料。

(5)脂肪:储备的能源物质。

(6)维生素不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原料,也不是细胞的能量物质,但它们是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维生素----A夜盲症维生素B1----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2------- 口腔溃疡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维生素D----佝偻病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消化管开始于口终止于肛门,具有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等功能。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位于消化管外的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位于消化管内的消化腺:胃腺、肠腺。

肝脏分泌的消化液就是胆汁,这种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但有乳化脂肪的作用消化功能:口腔、胃、小肠吸收功能:胃、小肠、大肠(胃:吸收部分水分和酒精。

小肠:大部分营养物质。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的结构特点:(1)长:长5-6米。

(2)大: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

(3)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多:消化液比较多。

有利于消化:长、大、多有利于吸收:长、大、薄第三节合理膳食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七年级生物下北师大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北师大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北师大知识点生物是人们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方式的一门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北师大的七年级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生物的知识点,下面就让我来具体介绍一下这些知识。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命从细胞开始。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

1.1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其中细胞膜是细胞最外层的薄膜,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物质,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1.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细胞分裂、物质转运等。

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1.3 细胞的作用在人体中,细胞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

例如,白细胞可以抵御疾病的攻击,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等。

细胞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第二章生物的分类生物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生物在形态和功能上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

2.1 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形态分类和进化分类两种。

形态分类是以生物外形和生理特征为基础进行分类,而进化分类是以生物的进化关系作为依据来分类。

2.2 生物的分类原则生物的分类原则主要有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生态特征、进化关系等。

不同的生物在不同的分类原则下也会有所不同。

第三章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是生物学的重要部分,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以及它们的特点。

3.1 动物的生殖动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无性生殖是由一个个单独的个体繁殖后代,而有性生殖则是需要两个个体交配繁殖后代。

3.2 动物的发育动物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幼体发育两个部分。

胚胎发育阶段是指从受精卵到胚胎形成的过程,而幼体发育阶段则是指从胚胎形态变化到成体的过程。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生物七下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 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还具有保温、缓冲等作用。

-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 - 70%,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 无机盐。

-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 维生素。

- 维生素A:缺乏时会患夜盲症,动物肝脏、胡萝卜等食物中含量丰富。

- 维生素B1:缺乏时易患神经炎、脚气病等,粗粮中含量较多。

- 维生素C:缺乏时易患坏血病,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

-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缺乏时儿童易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在鱼肝油、蛋黄等食物中含量较多,同时皮肤中的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能转化为维生素D。

2. 消化和吸收。

- 消化系统的组成。

-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消化腺。

-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 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

- 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 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也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 食物的消化。

- 淀粉的消化:淀粉{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胰、肠淀粉酶}{→}葡萄糖。

- 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胃蛋白酶}{→}多肽{胰、肠蛋白酶}{→}氨基酸。

- 脂肪的消化:脂肪{胆汁}{→}脂肪微粒{胰、肠脂肪酶}{→}甘油 + 脂肪酸。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第8章人体的营养8.1人类的食物一、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演示实验1、蛋白质的检测双缩脲试剂紫色2、维生素C的检测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反应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1、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含钙的无机盐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5、脂肪也是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通常作为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

6、维生素是一些小分子有机物。

是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小资料】人体健康需要部分维生素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1)在消化管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胃和小肠。

无消化但有吸收功能的是大肠。

消化腺消化液所含消化酶作用的场所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口腔胃腺胃液胃蛋白酶胃肝脏(最大消化腺)胆汁无消化酶,乳化脂肪,物理消化小肠胰腺胰液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小肠肠腺肠液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小肠1、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2、胃储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3、食物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其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1)长:长5~6米(增加消化和吸收时间);(2)大: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消化和吸收面积);(3)薄: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适于吸收);(4)多:有胆汁、胰液、肠液等多种消化液(只适于消化)。

食物的消化(1)概念:食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三大供能有机物的消化唾液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口腔小肠胃液肠液、胰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胃小肠胆汁(乳化)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小肠小肠三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8.3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北师版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北师版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北师版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相对稳定的一个科学学科。

生物知识点广泛且深奥,尤其对于初三生物课程,是学生们最不喜欢的一门课程之一。

本文将介绍北师版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

一、分子与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自由基是细胞内重要的分子。

2.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主要功能: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代谢活动、自我复制等。

二、遗传与进化1.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体。

3.遗传物质的结构特点:由若干个碱基对组成、可自我复制、基因是DNA的一个片段。

4.突变是基因遗传的重要背景,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力量。

5.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是由环境因素和生物个体个体适应性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三、生物多样性与环境1.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世界的瑰宝,也是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保障。

2.生物多样性的分类: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3.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生物和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

4.生态平衡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破坏生态平衡将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四、人体健康1.人体是生命的诠释,保持人体健康是生命的诉求,人体的生理机能、结构和层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2.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是人体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器官系统。

4.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根本目标。

总之,生物知识点是初中生物课程重要的主题,掌握生物知识点不仅是课程要求,也是成为合格生物人的基本条件。

希望同学们重视生物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成为生物领域的优秀人才。

北师大七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七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七下生物知识点归纳本文将对北师大七下生物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复习生物知识。

一、生物基础知识1.细胞: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器的功能与作用。

2.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与特点。

3.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生物的分类等级与特点;进化与继承的关系。

4.遗传与变异: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突变与变异的产生;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二、人类生理1.组织与器官系统:人体组织的构成;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血液的组成与功能;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3.呼吸系统:呼吸的过程与机制;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肺部与呼吸的关系。

4.消化系统:消化的过程与机制;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三、生物环境适应1.生物的调节与适应: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变异。

2.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与整合;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的关系。

3.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的结构与功能;激素的分泌与作用;内分泌系统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4.生殖与发育:生殖细胞的形成与功能;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生殖与发育的关系。

四、生态学1.生态系统的层次与组成:生物群落的结构与特点;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选择;生物的种群增长与调控。

3.物质与能量的循环:碳、氮、水等关键元素的循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与转化。

4.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破坏的原因与影响;保护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通过对北师大七下生物课程知识点的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同时,学生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希望本文对学生学习北师大七下生物课程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本知识点北师大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本知识点北师大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本知识点北师大每一发奋努力学习七年级生物课本知识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生物下册课本知识点北师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生物下册课本知识点北师大(一)人体的营养1、蛋白质的检测实验现象:甲试管中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乙试管中颜色前后几乎没有变化。

设置乙试管的作用:与甲试管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甲试管中的颜色变化不是由水引起的。

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2、维生素C的检测实验现象:蓝紫色的吲哚酚试剂滴入甲试管后,蓝紫色立即褪去;滴入乙试管后,蓝紫色不褪去,溶液颜色变成蓝色。

为什么两试管溶液的颜色变化不同:甲试管中的维生素C可以使吲哚酚褪色,而乙试管中的清水则不能使吲哚酚褪色。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产生能量,通常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糖类: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4 脂肪:一般作为人体储备的能源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中的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成份水: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非供能物质无机盐:构成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

5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

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

淀粉遇碘会变蓝。

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本知识点北师大(二)人体的能量供应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源于食物。

北师大七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七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七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1.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植物的器官包括根、茎、叶和花等。

根主
要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起着支撑植物体和输送养分的作用,叶通过光
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花则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2.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包括花的授粉和受精过程,无性繁殖则是植物通过不同的方式产
生后代,如分株、扦插、种子和块茎等。

4.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根据其环境和生活方
式的不同,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器官。

动物的基本器官包括消化系统、呼
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和感觉器官等。

5.动物的繁殖方式:动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包括交配和受精过程,无性繁殖则是动物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后代,如二分法、孢子和出芽等。

6.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
性和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功
能区域。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
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北师大七下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涵盖了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功能、繁殖方式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我
们了解生物世界的运作机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这份归纳总结可以对学习生物知识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汇(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一、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物(无机盐、水)两大类营养物质。

糖类、蛋白质、脂肪为“三大产热营养素”,维生素是不含能量的有机物。

1、糖类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重要的供能物质。

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主要存在谷类、薯类食物中。

2、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构成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细胞受损、组织更新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基础。

由于儿童、青少年发育快,所以,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否则,儿童易生长不良,发育迟滞;成人会患贫血、肌肉萎缩。

瘦肉、鱼、奶、蛋、豆类中富含。

3、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有保温、产热、维持体温恒定的功能。

有植物脂肪、动物脂肪。

4、维生素既不构成人体细胞又不提供能量,需求量小,但作用很大。

分水溶性和脂溶性。

维生素A,存在于肝脏、鱼肝油中;缺乏时,易患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维生素D,存在于肝脏、鱼肝油、蛋类中,儿童缺乏时易患佝偻病;成人缺乏时燥、易患骨质疏松症。

VA、VD属脂溶性维生素,服用时应吃点有油的食物,以利于吸收。

维生素B1,存在于动物肝脏、糙米、全谷类种皮内,缺乏时易患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维生素C,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缺乏时易患坏血病,牙龈充血肿胀,皮肤青一块紫一块,抵抗力下降。

它的发现标志人类能够征服坏血病了。

VB1、VC属水溶性维生素,只要用水送服即可。

5、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占体重的60%—70%,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有重要的作用。

6、无机盐:钙、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成年患骨软化症;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易患贫血;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瘦肉、鱼、奶、蛋、豆类食物中富含。

7、注意:课本7下P3蛋白质、VC的检测方法。

P4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实验检测方法。

(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消化管有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的功能。

2、消化管依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左上腹部,最膨大的部位)→小肠(腹腔内,最长5—6米)→大肠(阑尾位于右下腹部)→肛门。

3、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

肠液和胰液能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起共同消化作用。

消化液中有消化酶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胰腺和肠腺。

4、食物的消化(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1)淀粉口腔(初始消化场所)麦芽糖小肠葡萄糖(最终消化产物)(2)蛋白质胃(初始消化场所)初步消化小肠氨基酸(最终消化产物)(3)脂肪小肠(初始消化场所)脂肪微粒小肠甘油 + 脂肪酸(同上)5、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经消化管粘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场所或部位)。

6、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人的口腔和食道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2)胃:吸收部分的水和酒精。

酗酒伤胃。

(3)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4)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7、小肠的结构与小肠吸收相适应的特点:(1)小肠长(5-6米)(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可增大表面积;(3)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4)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适应。

(三)合理膳食1、营养评价:体质指数=体重(㎏)/身高的米平方(㎡)。

<18.5(营养不良),18.5—25(正常),>25(营养过剩)。

2、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影像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属于 不良的饮食习惯 营养过剩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3、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平衡膳食宝塔。

青少年应如何做。

4、关注食品安全:a 预防食物中毒7下课本P22。

b 食用蔬菜水果前应浸泡、冲洗或削皮。

c 买食品时应注意食品的保质期、生产日期、厂址、厂名、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等,并根 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能正确推算食品的有效期。

d 发芽的或绿皮的马铃薯及有毒蘑菇不 能食用,未煮熟的青四季豆不能食用……二、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血液的组成:血浆(∽55%)和血细胞(∽45%)。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功能: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有细胞核)——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血小板(无细胞核)——止血,加速凝血。

3、血液的功能:a 运输物质和气体的功能,b 防御保护功能(白细胞的吞噬病菌和血小板的凝血止血),c 调节体温功能。

4、血细胞的产生:血细胞均由红骨髓产生。

5、注意:红细胞→血红蛋白+O 2→氧合血红蛋白→动脉血 组织细胞处失去O 2 静脉血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影响血液输氧的能力,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易疲劳;应多吃含蛋白质和铁含量丰富的食物。

发炎: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白细胞的变形运动吞噬病菌。

6、血量、输血、血型:人体血量约为体重的7%-8%。

一次失血10%,经一段时间调整后可完全恢复正常(一次献血仅占总血量5%,不影响健康,应积极提倡);若一次失血超过30%,需及时补给血液。

人类最基本的血型是ABO 血型,输血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二)血液循环系统1、组成: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注意:图9—7、9—8。

2、a 动脉和静脉的管壁特点b 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管壁薄,仅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2)管径小,红细胞单行通过;(3)管内血流速度最慢;(4)数量大,分布广。

(5)使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3、心脏的结构:7下P38图9—11“心脏结构模式图”。

(1)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与各个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肺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3)内流的血液的种类:左心房、左心室——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静脉血。

(4)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静脉瓣(位于静脉内)。

其功能:防止血液倒流。

(5)血液流动的方向:一定方向或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因为房室瓣控制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控制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6)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二)血液循环(或血液循环途径):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注意:图9—15“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下面流程图中,实线箭头表示流的是______,虚线箭头表示_______。

(体循环意义进行物质交换,将养料和氧气输送给组织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肺循环意义进行气体交换。

)体循环 实现 动脉血↔静脉血 实现 肺循环注意:1、心率、心输出量、心动周期及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2、血压与脉搏 常态下,心率=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人体中的腕部桡动脉和颈部动脉较浅,可以摸到。

三:人体的能量供应(一)食物中的能量释放食物中的储存的能量 注意:活动“探究食物中储存的能量”。

1、富含油脂的食品中储能最多,淀粉、蛋白质类食品储能较少。

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是脂肪,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3、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注意“呼吸作用”表达式的写法和其实质、意义。

课本P51。

(二)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1、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注意:肺泡结构示意图,弄清其结构与气体交换的特征。

2、呼吸道的功能(作用):a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 使进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减少对肺的刺激;c 鼻腔上部粘膜内的嗅觉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d 发声;。

3、呼吸运动的原理:(注意演示活动——呼吸运动模型1、2。

7下P54—55图)收缩 胸廓扩大 肺扩张 肺容积增大 肺压下降 吸气 肌 舒张 胸廓缩小 肺回缩 肺容积缩小 肺压上升 呼气 完成肺的通气(呼吸)4、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1)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2)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3)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气体交换4个过程(或阶段)。

6、肺通气,又称呼吸。

是依靠呼吸运动实现;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

7、肺的换气使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使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8、人体内的交换:读懂7下课本P56图10-8“肺内和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

①、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O 2 CO 2 CO O 2呼吸的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9、注意区别:呼吸≠呼吸运动≠呼吸作用四: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一)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及成分 1、皮肤→排汗(成分: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呼气(成分: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排尿(成分:水、无机盐、尿素等) 注意:课本P59图11—1“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

(二)排泄的意义:排除废物;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形成尿液 (三)泌尿系统的组成 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四)肾脏解剖结构:肾脏包括1、皮质、2、髓质、3、肾盂三部分肾小体 肾小球 主要分布在肾单位 肾小囊 皮质部分肾小管—分布在髓质部分注意:课本7上P62图11—5“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肾小球的两端都是毛细血管”(五)尿液的形成和排出:1、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原尿→肾小管→终尿(尿液)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实际上还包括“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血液中的成分才形成“原尿”进入“肾小囊腔”中。

滤过≠过滤。

肾小球内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需经过2层细胞,4次穿过细胞膜。

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