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
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

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10.22•【文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年第122号•【施行日期】2009.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2号)《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9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2月10日起施行。
局长王勇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二日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以下简称隔离场)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隔离场是指专用于进境动物隔离检疫的场所。
包括两类,一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设立的动物隔离检疫场所(以下简称国家隔离场),二是由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指定的动物隔离场所(以下简称指定隔离场)。
第三条申请使用隔离场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使用人)和国家隔离场或者指定隔离场的所有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所有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境动物隔离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进境动物隔离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隔离场的选址、布局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相关标准与要求由国家质检总局另行发文明确。
第六条使用国家隔离场,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使用指定隔离场,应当经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批准。
进境种用大中动物应当在国家隔离场隔离检疫,当国家隔离场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在指定隔离场隔离检疫时,应当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进境种用大中动物之外的其他动物应当在国家隔离场或者指定隔离场隔离检疫。
第七条进境种用大中动物隔离检疫期为45天,其他动物隔离检疫期为30天。
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

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进境动物隔离场是确保进境动物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做好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非常重要。
下面就进境动物隔离场的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进境动物隔离场的卫生防疫制度1.隔离场环境卫生保持制度(1)日常卫生保持:隔离场的内外墙和地面要经常清扫、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隔离场内的垃圾要定时清理,做到分类收集和处理。
(2)饲养设施卫生保持:饲养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良好的卫生环境。
(3)卫生防疫器具管理:包括灭鼠、灭蚊、杀菌、消毒等设备的管理,要经常检查并保持正常运转。
2.进场动物检疫制度(1)检疫人员安排:隔离场设立专门的检疫人员,具备相关的动物卫生检疫知识和技能。
(2)检疫设施建设:隔离场应当配置必要的检疫设施,如疫区隔离区、强制隔离室、检疫室等。
(3)检疫流程:进场动物应当进行身体检查、卫生检查等,检查合格后方可放入隔离场。
3.进境动物疫病防控制度(1)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隔离场要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动物进行疫情监测,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动物疫病的预防接种制度:根据相关规定,对进场动物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确保其身体健康。
(3)传染病隔离制度:一旦发现动物存在传染病,要立即隔离患病动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二、进境动物隔离场的日常管理制度1.入场动物登记制度(1)动物入场登记:每只动物入场前,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动物的品种、数量、来源、出生日期等重要信息。
(2)所有权备案:动物进入隔离场后,要对其所有者进行备案,确保动物的来源可查。
2.动物的饲养管理(1)饲养标准:根据动物的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饲养标准,保证动物的日常饮食和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饲料和水质监测:对饲料和饮用水进行定期监测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动物病情观察:对隔离场内的动物进行定期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

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进境动物隔离场的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动物在隔离期间不受到交叉感染,并维持隔离场所的卫生环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制度措施:
1. 隔离场所要求:
- 应远离人口密集地区和其他动物场所,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 隔离场所应设有固定的隔离区域,包括单独的圈舍或笼子,以隔离不同种类或状况的动物。
- 隔离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排水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和排除污水。
2. 清洁和消毒措施:
- 隔离场所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动物离开后,应对场所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 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遵循正确的消毒程序,确保有效杀灭各类病原体。
- 隔离场所的器具、设备、用品等也要定期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健康检查和监测:
- 进境动物在隔离期间应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温、体重、食欲、粪便等方面的监测。
- 任何异常症状或疾病迹象应立即报告给相关的兽医专业人员,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4. 动物管理和护理:
- 隔离场所应配备经过培训和合格的动物管理人员,负责动物的日常管理和护理。
- 包括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源、保持动物圈舍的清洁和舒适、定期检查和记录动物状况等。
5. 出土动物的安全:
- 动物离开隔离场所前,应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相关检疫部门的批准。
- 动物的出土流程和隔离场所之间的交通方式应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以防止交叉感染的风险。
这些制度措施可以提高隔离场所的卫生状况,降低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的疾病传播风险,确保隔离期内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83号——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83号——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7.26•【文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83号•【施行日期】2016.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83号《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2月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局长2016年7月26日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水生动物疫病传入国境,保护渔业生产、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进境水生动物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以下简称检验检疫部门)负责所辖地区进境水生动物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和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境水生动物在风险分析基础上实施检验检疫风险管理,对进境有关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和信用管理。
第五条进境水生动物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进境水生动物的质量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章检疫准入第六条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境水生动物实施检疫准入制度,包括产品风险分析、安全卫生控制体系评估与审查、检验检疫要求确定、境外养殖和包装企业注册登记。
第七条国家质检总局分类制定、公布进境水生动物的检验检疫要求。
根据检验检疫要求,对首次向中国输出水生动物的国家或者地区进行产品风险分析和安全卫生控制体系评估,对曾经或者正在向中国输出水生动物的国家或者地区水生动物安全卫生控制体系进行回顾性审查。
进境动物产品检疫管理办法

进境动物产品检疫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2.04.25•【文号】总检动字[1992]10号•【施行日期】1992.04.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进境动物产品检疫管理办法(总检动字[1992]10号1992年4月25日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动物产品见《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物种类表(动物检疫部分)》。
第三条国家和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依照本办法,对进境动物产品及其装载容器、包装物、铺垫材料、运输工具实施检疫及检疫处理;对进境动物产品的装卸、运输、加工、存放等环节实施检疫监督制度;对加工、存放进境的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生皮张、毛类、肉类、脏器、油脂、动物水产品、奶制品、蛋类、血液、精液、胚胎、骨、蹄、角、蜂蜜、蚕蛹、蚕茧、蚕卵等动物产品的工厂、公司、饭店、宾馆、专用仓库等,实行注册登记制度。
第四条输入动物产品,货主或代理人必须事先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在签订贸易合同或协议时,要订明中国法定的检疫要求。
第五条货主或其代理人应当在动物产品进境前提前3-7天向进境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预报其重量、运输工具种类、启运时间、启运港口、途径国家或地区、进境时间等,并提供有关和约、协议副本等资料,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据此做好有关检疫、消毒器械的准备工作。
动物产品到达口岸时,货主或其代理人须填具报检单,并持《进境动物产品检疫审批单》、和约或协议、货运单、输出国家或地区及过境国家或地区兽医官签发的检疫证书等单证,向进境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报检。
第六条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对上述单证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接受报检。
未经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检疫或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动物产品卸离运输工具。
第七条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依据下属规定进行现场检疫:1.查询动物产品的启运时间、港口、途径国家或地区,查看运行日志等。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4号——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4号——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3.04.16•【文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4号•【施行日期】2003.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4号《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4月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本办法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00三年四月十六日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水生动物疾病传入我国,保护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水生动物卫生法典》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进境水生动物的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水生动物是指来自人工养殖的活的鱼类(包括其精液、卵)、软体类、甲壳类等水生动物。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全国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进境水生动物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进境风险分析与检疫审批第五条国家质检总局按照《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的规定,根据水生动物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官方机构提供的水产养殖、检验检疫、疫病控制等有关信息资料,开展进境水生动物风险分析工作。
第六条输入水生动物的货主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以下简称《检疫许可证》)。
第三章装运前检疫卫生要求第七条向我国输出水生动物的国家或者地区,应当在过去12个月内未发生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必须申报的水生动物疾病和我国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水生动物疾病。
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25号

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办法正文:---------------------------------------------------------------------------------------------------------------------------------------------------- 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办法(2002年8月2日发布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的管理工作,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以下简称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审批的进境动物(含过境动物)、动植物产品和需要特许审批的禁止进境物,以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过境转基因产品的检疫审批。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禁止进境物名录,制定、调整并发布需要检疫审批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
第三条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本办法所规定的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或者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其他审批机构(以下简称审批机构)负责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以下简称《检疫许可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未获批准通知单》(以下简称《检疫许可证申请未获批准通知单》)。
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初审机构)负责所辖地区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申请的初审工作。
第二章申请第四条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直接对外签订贸易合同或者协议的单位。
过境动物和过境转基因产品的申请单位应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直接对外签订贸易合同或者协议的单位或者其代理人。
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范文

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范文进境动物隔离场是为了确保进口动物的健康和防止疾病传入国内而建立的特殊场所。
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是隔离场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
下面是一个关于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的____字范文,内容包括隔离场的环境卫生措施、动物防疫措施、人员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
一、进境动物隔离场的环境卫生措施1. 隔离场的清洁和消毒为了保持隔离场的良好环境卫生,每日对场地进行清洁工作。
包括清扫场地、拾掇垃圾、清除动物粪便等。
定期对场地进行彻底消毒,使用专门的消毒剂,确保场地彻底消毒。
2. 隔离场的通风和卫生条件隔离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防止病原体的滋生。
定期检查和清理通风设施,确保正常运作。
另外,隔离场应配备充足的卫生设施,如水源、洗手间等,方便人员的卫生操作。
3. 隔离场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隔离场应配备合理的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确保垃圾不滋生臭味和病原体,避免环境污染。
对于产生的污水,应有专门设备进行处理,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 隔离场的病虫害防控隔离场应定期检查和防治病虫害,采取必要的措施消灭、隔离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对于任何异常症状的动物,应及时隔离,并进行诊治,确保无传染性疾病的动物进入隔离场。
二、进境动物隔离场的动物防疫措施1. 动物的健康检疫进入隔离场的动物应经过健康检疫,进行体检和采样。
确保动物身体健康,没有传染性疾病。
对于有携带病原体风险的动物,应视情况进行处理,包括隔离、治疗和驱除。
2. 动物的疫苗接种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隔离场应对进入的动物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确保动物的免疫力。
疫苗接种应按照相关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记录接种情况,并保留相关证明文件。
3. 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隔离场应建立动物疫病的监测制度,对隔离动物进行定期的疫病监测,包括体温测量、血液样本采集、病理学检查等,确保动物健康状况的实时掌握。
进境肉类监管场地管理制度

进境肉类监管场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进境肉类的监管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提高进境肉类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进境肉类监管场地的管理机构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具体实施由各省级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及相关部门负责。
三、监管场地范围监管场地分为3类,分别是一次检验场地、隔离场地和检疫场地。
一次检验场地用于对进口肉类进行初步检验,隔离场地用于对初步检验合格的肉类进行隔离观察,检疫场地用于对隔离观察合格的肉类进行检疫处理。
四、场地条件1. 一次检验场地:应设有充足的空间和专用设施,确保检验人员能够进行充分的检验工作。
2. 隔离场地:应设有独立的空间和设施,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确保肉类的安全存放和观察。
3. 检疫场地:应设有密封的空间和设施,确保检疫工作的安全进行。
五、人员配备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方可从事进口肉类的检验工作。
2. 监督人员:对场地的管理及肉类的检验过程进行监督,并负责记录和报告相关情况。
3. 相关人员:包括清洁工、仓储人员等,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场地的清洁和肉类的安全。
六、场地管理1. 一次检验场地的管理: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隔离场地的管理:应保持场地的整洁和肉类的安全,定期对肉类进行观察和检查,确保肉类的质量和安全。
3. 检疫场地的管理:应严格按照检疫规程进行工作,确保所有的肉类在检疫场地内得到妥善处理。
七、卫生和安全1. 场地的卫生:应保持场地的卫生和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确保肉类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2. 场地的安全: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场地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完好,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3. 肉类的安全:应确保肉类在整个监管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可以追溯到来源和去向。
八、记录和报告1. 记录:应对场地的管理和肉类的检验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验结果、隔离观察记录、检疫处理记录等。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根据《动物防疫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行政区域内的动物检疫管理工作。
第三条检疫对象本办法所称动物指家禽、家畜、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动物。
第二章动物检疫机构第四条设立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相应的动物检疫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检疫工作。
第五条职责和权限动物检疫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1. 制定并执行动物检疫方案;2. 监督和管理动物检疫工作;3. 发布动物检疫公告,提醒社会各界关注动物疫情。
第三章动物检疫程序第六条申报和检疫手续动物所有人应当在动物进出境、国境内区域转移以及其他需要检疫的情况下,按照规定办理申报和检疫手续。
第七条检疫场所动物检疫机构应当配备适当的检疫场所,确保动物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采样和检验动物检疫机构可以采取采样和检验的方式,对进出境动物或其他需要检疫的动物进行相关检测。
第四章动物检疫措施第九条疫区划定根据动物疫情的发展情况,动物检疫机构可以划定相应的疫区。
第十条隔离措施在动物发生疫情或疑似疫情的情况下,动物检疫机构可以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第十一条疫苗使用动物检疫机构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相应的疫苗来预防和控制疫情的爆发。
第五章违法和处理第十二条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将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处罚措施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解释权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国家动物卫生管理部门所有。
以上是《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内容。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人畜健康和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经济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对疫情传播或潜在疫情传播可能性较高的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等方面。
第三条动物检疫是指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的检查、监测、审批、监管和管理等活动。
第四条动物检疫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检疫监测、严格检疫审批、强化检疫监管、做好检疫应急处置和加强检疫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领导、协调、指导全国动物检疫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实施动物检疫工作。
第六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应当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标准、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动物检疫要求进行检疫,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应当依据本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检疫。
第七条动物检疫人员应当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取得动物检疫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检疫工作技能水平。
第八条对参与动物检疫的人员,应当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健康证明和培训。
第二章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第九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必须按照国家检疫要求,在指定口岸经过检疫,根据检疫要求出具检疫证明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第十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管理范围,包括:动物、动物制品、动物饲料、病原体、生物制品、血清和贡血、动物大肠杆菌菌苗、饲料添加剂等。
第十一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卫生标准和质量安全要求,经指定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经贸易、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审核批准后出入境。
第十二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要求和检疫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制订,并不断修订完善。
第十三条进口、出口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机构由国家确定,经审批的检疫机构可以开展该类检疫工作。
进境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进境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发文字号】总检动字[1992]10号
【发布部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原商检局)
【发布日期】1992.04.25
【实施日期】1992.04.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进境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总检动字[1992]10号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992年4月25日)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动物为饲养、野生的活动物。
第三条大中动物是指黄牛、水牛、牦牛、马、骡、驴、骆驼、象、斑马、猪、绵羊、山羊、鹿、狮、虎、豹、狐狸等。
小动物是指犬、兔、貂;鸡、鸭、鹅、鸽等禽类、鸟类;鱼、蟹、虾等水生动物以及蜂、蚕、蛤蚧等其他动物。
第四条输入动物,货主或其代理人须按《进境动物审批管理办法》办理审批手续。
第五条根据中国与输出国政府签订的动物检疫条款或检疫要求,在输入动物前,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派遣动物检疫人员赴输出国执行检疫任务,所需费用由输入动物的货主或代理国承担。
第六条输入大中饲养动物,货主或其代理人在动物抵达口岸前60天向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报检。
输入其他动物,货主或其代理人应在动物抵口岸前15天报检。
第七条输入的大中饲养动物须在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进口动物隔离检疫场隔离检疫,。
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

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进境动物隔离场是保障国家动物健康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加强进境动物隔离场的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的制度非常必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进境动物隔离场的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隔离场环境卫生管理1. 定期清洁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隔离场的房舍、设施设备,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2. 废弃物处理: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定期清理隔离场内的废弃物并进行正确处理,防止垃圾滋生病原体和环境污染。
3. 饮水管理:保证动物有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定期清洁和消毒饮水设备。
4. 消毒药剂使用:合理选择和使用消毒药剂,正确操作消毒设备,保证消毒效果。
5. 昆虫防治:定期进行昆虫防治工作,防止昆虫叮咬传播病原体。
二、动物健康管理1. 营养管理:合理制定进食计划和饲养标准,保证动物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免疫力。
2. 疫苗接种:根据动物的疫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水平。
3. 疾病监测:建立动物病情监测制度,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和病原学检测,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动物,避免疫病传播。
4. 疫病报告:建立动物疫病报告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疫情,加强与其它隔离场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5. 动物处理:对病死、病伤或体质虚弱的动物,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疫病传播或危害到其它动物的健康。
三、员工管理1. 员工培训:对进境动物隔离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卫生防疫和动物健康管理工作的认知和技能。
2. 个人卫生: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场时,要进行严格的个人卫生管理,包括洗手、更换工作服等,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3. 工作记录:员工需要定期记录隔离场的工作情况,包括动物健康情况、消毒记录等,便于随时查阅和分析。
四、访客管理1. 访客登记:对进入隔离场的访客进行登记,记录其身份信息和来访目的。
2. 卫生要求:访客进入隔离场前需进行个人卫生要求,如洗手、更换服装等。
3. 受访动物管理:对来访的动物进行检疫和隔离工作,防止其传播疫病。
动植物检疫局关于印发《进出境动物临时隔离检疫场管理办法》的通知

动植物检疫局关于印发《进出境动物临时隔离检疫场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6.11.27•【文号】动植检动字[1996]123号•【施行日期】1996.11.2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0年第19号――关于废止规范性文件的公告(发布日期:2010年2月27日,实施日期:2010年2月27日)废止动植物检疫局关于印发《进出境动物临时隔离检疫场管理办法》的通知(动植检动字〔1996〕123号)各口岸动植物检疫局、动物检疫所:现将《进出境动物临时隔离检疫场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进出境动物临时隔离检疫场管理办法2、3。
(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附件1进出境动物临时隔离检疫场管理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他有关规定,为防止动物疫病传出、传入动物临时隔离检疫场,确保隔离期间动物安全,保护我国农牧渔业生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进出境动物临时隔离检疫场(以下简称临时隔离场)指由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依据本办法批准的,供出境动物或有关进境动物检疫时所使用的临时性场所。
第三条临时隔离场由货主提供。
货主应在与国外签订合同、协议前填写《进出境动物临时隔离检疫场许可证申请表》,向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提出申请。
第四条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接到申请表后,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对临时隔离场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由直属口岸动植物检疫局或动物检疫所签发《进出境动物临时隔离检疫场许可证》。
许可证自签发之日起四个月内有效,每次批准的临时隔离场只允许用于一批动物的隔离使用。
第五条临时隔离场应符合下列条件:(一)须设在非疫区。
远离动物饲养场、屠宰厂、兽医院、兽医研究所、人工授精站、农贸市场、居民集中生活区、交通主干道,上游水源无污染源。
国家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管理办法全文

国家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管理办法全文国家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管理办法(全文)第一条为做好国家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的管理工作,保证我国畜牧业生产和动物在隔离期间的安全,服务促进畜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他动植物检疫法规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以下简称隔离场)是指由国家动植物检疫局批准设立的,具备必要的隔离检疫设施和条件,专门用于进境动物隔离检疫的场所。
国家动植物检疫局授权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负责隔离场的检疫监督和管理。
目前我国有天津、北京、上海、广州四个隔离场。
第三条凡需使用隔离场的单位,在动物进境前至少三个月到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办理预订手续。
凡需预订天津、北京、上海、广州四个隔离场的单位,须同时向有关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交付隔离场租用定金(以隔离场租用费的50%计)。
不能在预定的时间使用隔离场,须重新办理预定手续;因故取消使用预定隔离场的,应及时通知国家动植物检疫局。
由于货主的原因未能在预定时间使用隔离场的,定金不予退回。
第四条隔离场须保持隔离动物的良好条件,设施完好,畜舍及场内环境清洁卫生,并做好灭鼠、防蚊、防蝇、防火、防盗、防毒等工作。
第五条经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同意的'人员方可进入隔离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不准将与检疫无关的任何动物带入隔离场内。
第六条隔离场使用前后,须用国家动植物检疫局指定的消毒药,在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的监督下彻底消毒三次,每次间隔三天。
第七条同一隔离区内,不得同时隔离两批以上(含两批)的动物,隔离舍两次使用应间隔30天。
第八条动物及运输工具须经消毒后方可进出隔离场;进入隔离场的饲草、饲料应来自非疫区并经消毒处理;动物的包装物和铺垫材料须作无害化处理。
第九条动物隔离期间的兽医卫生要求:(一)饲养人员应在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认可的医院做健康检查,证明无结核、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其健康检查结果应报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备案;(二)工作人员、饲养人员及经动植物检疫机关批准的其他人员进出隔离区,均须消毒、淋浴、更衣;(三)不准将生肉(包括生肉制品)、骨、皮、毛等动物产品带入隔离场内;(四)定期清洗、消毒,保持畜体、畜舍清洁卫生;(五)未经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同意,不得将生物制品带入隔离场内,不得给动物施药、治疗;(六)对死亡动物须进行解剖,查明死因后对尸体做无害化处理;动物产下的仔畜、奶等不得移出隔离区;(七)动物的粪便、垫料,污水及其他废弃物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出隔离场;(八)未经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同意,不得将任何物品带进或带出隔离区;(九)经临床或实验室检验证明或怀疑患有传染病的动物应及时进行隔离饲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文号:252481颁布日期:2022-1-30正文:颁布日期:20220220实施日期:20220301颁布单位:海关总署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管场所的设立第三章海关对监管场所的监督管理第四章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已于2022年1月4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二00八年一月三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关对监管场所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监管场所是指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以及从事进出境货物装卸、储存、交付、发运等活动,办理海关监管业务,符合海关设置标准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监管场所的设立以及海关对监管场所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海关对免税商店的管理另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海关对监管场所实行统一编码、计算机联网和分类管理。
第五条监管场所经营企业(以下简称经营企业)或者管理者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设置标准》(以下简称《设置标准》,见附件1)建设监管场所,配备相应设备,并为海关提供查验场地和办公设施。
第二章监管场所的设立第六条申请设立监管场所的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二)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三)具有专门储存货物的营业场所,拥有营业场所的土地使用权。
租赁他人土地、场所经营的,租期不得少于5年;(四)经营液/气体化工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等特殊许可货物仓储的,应当持有特殊经营许可批件。
第七条申请企业应当向直属海关提交以下书面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注册登记申请书》(见附件2);(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三)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件复印件;(五)场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复印件;(六)存放液/气体化工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等特殊许可货物的,应当提供特殊经营许可批件的复印件;(七)场所平面图和建筑设计图。
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

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进境动物的健康和防止动物疫病传播而设立的。
以下是该制度的一些重要内容:
1. 健康检疫:进境动物必须经过健康检疫,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测等,以确保动物没有携带任何传染性疾病。
2. 动物隔离:进境动物需要在指定的隔离场隔离一段时间,以观察其是否出现任何疾病症状。
隔离期间应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充足的饲料。
3. 隔离场卫生管理:隔离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饮水设施和饲料应定期清洗和更换,以避免细菌或病毒的滋生。
4. 定期健康检查:隔离场应安排专业兽医定期对隔离动物进行健康检查,若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5. 病例报告和处理:如果隔离动物出现疾病症状或疑似传染病,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以避免疫病的传播。
6. 个人卫生和安全:进入隔离场的人员必须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包括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并保持手部卫生。
7. 携带物品管理:进入隔离场的人员和物品应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8. 定期培训和监督:隔离场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了解相关的动物卫生防疫知识,并进行监督,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这些是进境动物隔离场卫生防疫和日常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旨在保障进境动物的健康和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动物进出口、运输和流通环节的检疫管理,预防和控制动物疫情的传播,保障国家动物健康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动物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动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运输和流通环节的检疫管理。
第二章动物检疫机构第三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国家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动物检疫监管工作。
各地设立相应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地区的动物检疫监管工作。
第四条动物检疫站各地设立动物检疫站,负责对进出口、运输和流通环节中的动物进行检疫工作。
动物检疫站设立专职检疫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动物进出口检疫对进出口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办理检疫手续。
未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不得进出口。
第六条检疫要求进出口动物必须提供相关检疫证明和其他必要资料,经过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出口。
对于疫情存在的动物,必须提供疫情防控情况,并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隔离处理。
第四章动物运输检疫第七条动物运输车辆要求对于运输动物的车辆,必须具备相应的隔离条件、通风设备等,并经过动物运输检疫人员验收合格。
第八条动物运输条件动物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提供适宜的饲料、水源和休息场所,确保动物的健康与安全。
动物运输期间,禁止携带其他可能传播疫情的动物或物品。
第九条动物运输人员动物运输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动物运输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国家的动物运输法规和运输标准。
第十条动物流通检疫对于经商业渠道进行动物的流通环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动物检疫和防疫规定。
未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和动物产品,不得投放市场。
第十一条动物流通场所要求动物流通场所必须具备相应的隔离、消毒和防护设施,确保动物及其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二条违法责任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未经检疫合格擅自进出口动物或动物产品,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并可能面临罚款、扣押或销毁等处理。
进出境动物隔离检疫场检验检疫监管手册

进出境动物隔离检疫场检验检疫 监管手册 隔离检疫场名称:隔离检疫场地址:隔离检疫动物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监制 年 月 日使用和填写说明一、本手册为检验检疫机构对隔离检疫场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的必备资料,是动物隔离检疫期间有关检疫、防疫、消毒等情况的真实记录。
二、本手册必须如实填写,不得涂改,并接受所在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监督。
三、手册用毕后,须交所在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存档。
如有遗失,须向所在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补发手续。
隔离检疫场简况隔离检疫场名称 隔离检疫场地址 邮政编码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隔离检疫场负责人 联系电话 隔离检疫场兽医 联系电话 CIQ驻场人员 联系电话门卫人员交接班记录日期 时间 交班人 交 接 事 项 接班人 注:请按时间顺序填写,交接事项栏不得空写。
值班记录巡查 内容 办公区域配电设施锅炉设备消防设备草料熏蒸库动物隔离舍巡查情况记事:值班员: 年 月 日巡查 内容 办公区域配电设施锅炉设备消防设备草料熏蒸库动物隔离舍巡查情况记事:值班员: 年 月 日巡查 内容 办公区域配电设施锅炉设备消防设备草料熏蒸库动物隔离舍巡查情况记事:值班员: 年 月 日注:巡查情况用符号标记,○表示正常,△表示非正常。
进出场人员登记表进场 日期 时间 进场人 联系 电话 进场事由 会见人 出场时间 批准人员 门卫 签字 进出境动物临床检查记录动物品种: 耳号(♂♀): 产地:检查项目\日期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体温(上午)体温(下午)心率精神状态姿态行为食欲可视粘膜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体表备注:根据隔离动物情况填写。
临床兽医:CIQ驻场兽医:免 疫 程 序免 疫 程 序 免 疫 记 录 表疫苗名称 疫苗剂量 接种头数接种方式接种日期 有效期 兽医签名药物使用登记表日 期 动物编号药物名称 给药方式剂 量用药原因 效果记录 兽医签名疫病诊治记录表日期 发病数 动物编号 病 症 诊断结果治疗处理方法效 果 兽医签名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启用日期 饲料、添加剂名称、批号生产厂家名称检验检疫登记备案号送检日期检测单位 检验结果样品采集及检测记录采样时间 样品数 采样栏舍(池)号采样人 送检日期 检测单位防疫消毒记录日期 药品名称 消毒方式 浓度消毒对象 消毒处理时间消毒人员兽医签字监 管 记 事检查时间 检 查 内 容 CIQ监管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2号
【修改依据】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2018)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日期】2009.10.22
【实施日期】2009.12.10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122号)
《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9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2月10日起施行。
局长王勇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以下简称隔离场)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隔离场是指专用于进境动物隔离检疫的场所。
包括两类,一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设立的动物隔离检疫场所(以下简称国家隔离场),二是由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指定的动物隔离场所(以下简称指定隔离场)。
第三条申请使用隔离场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使用人)和国家隔离场或者指定隔离场的所有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所有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境动物隔离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进境动物隔离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隔离场的选址、布局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相关标准与要求由国家质检总局另行发文明确。
第六条使用国家隔离场,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使用指定隔离场,应当经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批准。
进境种用大中动物应当在国家隔离场隔离检疫,当国家隔离场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在指定隔离场隔离检疫时,应当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进境种用大中动物之外的其他动物应当在国家隔离场或者指定隔离场隔离检疫。
第七条进境种用大中动物隔离检疫期为45天,其他动物隔离检疫期为30天。
需要延长或者缩短隔离检疫期的,应当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第二章使用申请
第八条申请使用国家隔离场的,使用人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如下材料:
(一)填制真实准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申请表》;
(二)使用人(法人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对外贸易经营权证明材料复印件;
(四)进境动物从入境口岸进入隔离场的运输安排计划和运输路线;
(五)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的其它材料。
第九条申请使用指定隔离场的,使用人应当在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前,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提交如下材料:
(一)填制真实准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申请表》;
(二)使用人(法人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对外贸易经营权证明材料复印件;
(四)隔离场整体平面图及显示隔离场主要设施和环境的照片;
(五)隔离场动物防疫、饲养管理等制度;
(六)由县级或者县级以上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隔离场所在地未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规定的与隔离检疫动物相关的一类动物传染病证明;
(七)进境动物从入境口岸进入隔离场的运输安排计划和运输路线;
(八)当隔离场的使用人与所有人不一致时,使用人还须提供与所有人签订的隔离场使用协议;
(九)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其它材料。
第十条国家质检总局、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按照规定对隔离场使用申请进行审核。
隔离场使用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使用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受理申请后,国家质检总局、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对使用人提供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申请使用的隔离场组织实地考核。
申请使用指定隔离场用于隔离种用大中动物的,由直属检验检疫局审核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用于种用大中动物之外的其他动物隔离检疫的,由直属检验检疫局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国家质检总局、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书面审批意见(现场考核评审时间不计入20个工作日内)。
经审核合格的,直属检验检疫局受理的,由直属检验检疫局签发《隔离场使用证》。
国家质检总局受理的,由国家质检总局在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中列明批准内容。
20个工作日内不能做出决定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使用人。
其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不予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