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1、秦朝的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背景原因:主观原因:由于商鞅变法,经济军事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应用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统治者的个人作用;客观原因:战乱中的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了民心;春秋以来的兼并战争,加快了统一步伐。
过程:采取连横战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东方六国,实现统一。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巩固措施: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制度,自称皇帝,中央置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县;经济:统一货币为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
后来,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逐渐流行起来。
2、秦暴政的不表现: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繁重的役、兵役、残酷的刑罚、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3、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从此开始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后来刘邦率军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经过几十年的修养生息,汉武帝刘彻在位时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②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目的:解决王国势力;③经济:统一铸币为五铢钱,盐铁官营影响:加强了国家队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④军事上:北击匈奴,开发边疆,巩固国防。
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管辖从进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辽阔地区;在滇控制区,汉武帝赐予滇王“滇王之印子”。
5、西域:狭义的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也指今天的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6、张骞通西域背景:①匈奴贵族残酷地压迫和掠夺西域各族人民;②匈奴骑兵不时南下,威胁西汉都城长安的安全。
【优质】2019年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优质】2019年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3课】1、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我国已知最早人类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他们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著名的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他们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称旧石器。
他们靠渔猎、采集维持生活,能够使用天然火。
(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猿人)山顶洞人的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他们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和用兽皮缝制衣服。
(属于晚期智人)2、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原始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有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等。
他们会种植庄稼、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会制作陶器、能建造房屋,还饲养家畜家禽。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他们种植水稻,制作小船,住木头建造的木房子里。
(干栏式建筑)半坡遗址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他们生活在陕西西安附近,种植粟,用麻纺织麻布,能制造精美的彩陶,住在半地穴式房子(半坡圆形房子)里。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4-8课】3.西周的分封制(周武王实行分封制,产生了大量的诸候)。
分封的实质:西周贵族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分封的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巩固和加强周的统治分封的对象:周王的子弟﹑亲戚﹑功臣和古帝王的后代主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内容:(诸侯的权利:根据周王的授予,国君享有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诸侯的义务:于此同时,他们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不承担义务者,将受到惩罚)。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古人对西周政治格局的描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9-13课】4、秦朝的统一秦王"扫六合"指的是灭六国,统一全国。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朝代:夏——商——西周——_______(春秋——战国)——_______——______——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北方——黄河中下游______遗址,种植_____,住__________房屋,使用_________。
2、南方——长江下游_______遗址,种植____,住_______房屋,使用______________。
第3课远古的传说1、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______的主干。
华夏族是____前身,中华民族尊奉_________和________为人文始祖(人文初祖)。
2、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称为“禅让制”。
3、大禹治水(疏导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朝和商朝1、夏朝——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_:约公元前2070年,由建立。
禹死后,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_______________代替禅让制。
统治4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夏桀。
2、商朝——我国历史上有______________证实的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灭夏,建立商朝。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_______。
统治500多年,最后一位王是纣王。
(商朝统治范围、经济发展的表现P23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3、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⑴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⑵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第5课西周的兴亡第6课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争霸第7课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争雄1、战国七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大汶口文化: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第3课远古的传说黄帝炎帝——阪泉之战(黄帝胜)——黄炎联盟蚩尤——涿鹿之战(黄炎胜)——华夏族——汉族炎帝:姓姜,号神农,作耒耜,尝百草(人文初祖)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创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变化播种、收割,制作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二、夏商周的政治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建立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修筑城堡和宫殿)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内容:①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②诸侯的义务: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出征作战。
不承担义务者,将受到惩罚。
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6课春秋争霸1、著名霸主:齐桓公(葵丘会盟),晋文公(城濮之战),楚庄王(邲之战),吴王阖闾,越王勾践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
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葵丘会盟胜利。
第7课战国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战争:①青铜兵器得到改善,铁兵器出现,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②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政治:①合纵:齐、楚、燕、赵、韩、魏“合众势以攻一强”代表人物:苏秦②连横:秦国“事一强以攻众弱”代表人物:张仪第8课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①铁器的使用②牛耕的推广商鞅变法:①时间:公元前356年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川教版]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元谋人地点:;时间:距今约;生产生活情况:使用石器;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人类。
2.北京人地点:龙骨山;时间:距今;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石器;②使用火。
3.山顶洞人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时间:距今约;身体特征:模样同基本一样;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和技术;②能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4.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 河姆渡遗址地点:;时间:距今;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石器;②种植;③饲养家畜;④住房子。
(2)半坡遗址地点:;时间:距今约;生产生活情况:①广泛使用石器;②种植;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陶器上刻有符号;⑤住房子。
5.大汶口遗址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时间:距今约年;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6.远古的传说(1)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流域;人文始祖: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
炎帝又称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皇帝又称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2)禅让的传说更替的过程:;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治水的传说: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二、夏朝和商朝1.夏朝建立时间:约公元前年;建立者是我国的王朝。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灭亡:,夏桀时灭亡。
2.商朝建立时间:约年,建立商朝。
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迁都到。
统治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灭亡:,纣王时灭亡。
3.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⑴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⑵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4.西周的兴亡时间:,武王——幽王。
建立:牧野之战,建都(今陕西西安西)。
分封制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七年级川教版历史上册春秋争霸知识点
七年级川教版历史上册春秋争霸知识点知识点1、公元前770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春秋争霸的原因:A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严重危机.B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而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当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4、齐桓公首霸条件:①任用政治家官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国力强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③是东方的一个大国.5、齐桓公在葵丘以霸主的身份会盟,当上了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6、齐桓公后,晋楚争霸.晋楚军队在城濮进行决战,晋军战胜,晋文公称霸,后来,楚国强大起来,楚庄王北进中原,在铋打败晋军.楚庄王称霸.7、春秋末期,南方的吴国和越国加入了争霸的行列.吴王阖闾任用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为将军.进攻楚国,五战五胜,吴王阖闾称霸. 经过长期努力.越王勾践北上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的最后的一个霸主.8、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课后练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
军吏曰:“以君避臣,辱也。
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无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
”材料二: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
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缅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
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了春秋时哪两位霸主的争霸情况?(2)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中所包含的成语典故。
并试着解释出成语的含义来。
(3)这两位霸主的争霸战争都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战役,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战役的地点来。
(4)有关这两位霸主,试着通过网络或相关资料再写出一些成语典故。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朝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中国历史朝代歌:川教版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名称地点时间身体特征生产生活情况
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万年~20万年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距今18000年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1、北方——黄河中下游半坡遗址,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
2、南方——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课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课标: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⒈北京人的发现:1929年12月2日(20世纪20年代),一批中外学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关材料表明:70万年-20万年前,这种原始人类被定名为北京直北京人的发现是20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人类起源研究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这一发现,证明几十万年前华夏大地上有人类生活,中国是人类早期生活和繁衍的地区之一;为我们破解人类起源之谜、研究人类演进过程提供了丰富的实证。
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标: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⑴早期人类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
男子的任务主要是渔猎,采集一般由妇女承担。
一万多年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一些原始居民已经分别种植水稻和粟。
一些居民开始饲养狗、猪、鸡等家禽家畜。
原始种植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表明原始农业兴起。
原始农业的兴起改变了人类获取食,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迈入农耕文明时代。
课标: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⒈炎帝与黄帝的发明:⑴传说炎帝姓姜,生活在黄河流域姜水一带。
他发明耒耜[lěi sì],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发明陶器和医药[“神农尝百草”]。
⑵传说黄帝姓姬,生活于黄河流域姬水一带,名叫轩辕。
他发明了车船、弓箭、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创制历法。
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⑴形成: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黄帝在斗争中取得胜利,炎帝接受黄帝的领导,形成黄炎联盟。
黄炎联盟在战胜蚩尤部落后进一步壮大。
⑵发展: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与邻近的部落交往、交流和交融,构成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4课国家的产生和早期的发展课标: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川教版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迅速办事。
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川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川教版(一) 南方的初步开发▲1、江南经济发展原因:①北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工具、技术、种子。
②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③社会相对安定。
④自然条件优越。
2、吴国的经济:政府组织军民屯田、垦荒、推广牛耕,促进了农业发展。
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会稽的越布),青瓷,侯官(福州)、临海、番禺(广州)是三大造船中心。
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过夷洲(今台湾)。
3、诸葛亮治蜀:恢复发展成都平原经济;稳妥处理民族关系,开发南中(川南、云、贵一带)地区。
4、西晋都洛阳,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定都建康(南京)。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北魏孝文帝改革1、少数民族内迁: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其中北朝时以鲜卑族拓跋部影响最大。
▲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增强。
②鲜卑贵族用落后方式统治人民,矛盾激化,统治面临危机。
内容:①借鉴汉族政治、经济制度,加强管理官吏、经济。
②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
③学习汉族文化风俗(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推行汉族教育制度)。
作用: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进程。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川教版(二) 科技成果▲1、造纸术:发明于西汉,用麻造纸(世界最早)。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意义:利于文化交流、保存;促进人类文化发展。
2、数学:①东汉的《九章算术》,书中关于负数概念、正负数加减法则、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最早。
②圆周率:南朝时,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3、医学:①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
②东汉的华佗,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编制了五禽戏。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课:1、北京人的发现: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3、北京人的劳动与生活: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已学会用火,并能保留火种。
4、周口店遗址成为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和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基地。
▲第二课: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原始种植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兴起改变了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3、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木头房子。
半坡居民:种植粟、麻和蔬菜,制做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河姆渡和半坡居民都使用新石器。
▲第三课:1、炎帝:神农,发明陶器和医药。
黄帝:轩辕,发明车船、弓箭,加工食物用具,创制历法。
炎帝和黄帝被尊称和“人文始祖”,黄炎联盟是华夏族的主干,是汉族的前身。
▲第四课:1、第一个王朝:夏朝,它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开始。
2、夏、商、周的建立:3、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武王伐纣灭商。
4、西周实行分封制▲第五课: 1、青铜是以铜为基本成分的合金,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其中商朝后期的“后母戊方鼎”体现了青铜器的水平。
2、商朝的甲骨文是已知的最早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第六课: 1、东周建立;周平王建立,定都洛邑,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争霸的目的: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天下霸主。
春秋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打败楚国成为霸主;楚庄王在邲打败晋,问鼎中原。
春秋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3、春秋争霸影响:争霸战争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破坏,但也促进了社会变革,加强了民族交流和融合。
▲第七课: 1、战国七雄:齐(东方)、楚(南方)、燕(北方)、秦(西方),赵、魏、韩(中间)(注意:P38战国形势图)。
2、战国时期的战争:围魏救赵、即墨之战▲第八课: 1、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经济发展。
七年级上册历史川教版知识点
改革的影响: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他们的体质特征:(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在生产生活方面:(北京人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靠猎取采集、渔猎维持生活,能够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在生产生活方面(山顶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有孔器物,能人工取火和用兽皮缝制衣服并已有爱美意识)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1、我们已知的原始居民有(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
河姆渡居民: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是我国北方留下的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
河姆渡居民:他们使用骨、木、石质及陶质工具;他们在湖泊和沼泽边种植(水稻),他们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采集和渔猎在他们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最早制成(陶质)小船,他们最早住(木头建造的干栏式房屋);
4、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为小篆。
评价秦始皇: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统一,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总结:知识点串联总结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总结:知识点串联总结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总结:知识点串联总结近年来,历史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成为了初中历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知识点的串联角度出发,总结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对老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一、知识点串联的意义学习历史过程中,仅仅记住每个知识点是不够的,必须将这些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历史事件和人物,而且能帮助学生发展历史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二、以知识点串联为主线,总结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内容1. 古代文明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明和其他国家的早期文明,通过讲解这些文明的来源、特点和贡献,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2. 秦汉本单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本单元通过讲解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这个时期的重要性以及秦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3. 两晋南北朝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和文化特点。
4. 隋唐本单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本单元通过讲解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这个时期的重要性以及隋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5. 五代十国本单元讲述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特点,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和文化特点。
6. 宋元明清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时期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特点。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进行仔细的理解和掌握。
三、知识点串联的教学策略1. 建立学生对于历史连续的认识与其他科目相比,历史具有较大的连续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学生对于历史连续性的认识。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万年前,是我国境内的人类。
2、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
食物来源于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用(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3、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缝制兽皮衣服,有意识。
二、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1、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流域),使用磨制石器(也叫作)、耒、耜,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水稻,饲养水牛,定居(式房屋)。
2、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流域),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纺麻织布,制作,住房子。
3、大汶口遗址,有随葬物,说明()。
三、远古的传说1、黄河流域两大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
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它是汉族的前身,所以中华民族尊奉()和()为人文始祖。
2、禅让制:部落首领们()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有()。
3、大禹治水:用()方法。
四、夏朝和商朝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建立,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奴隶制)。
禹的儿子启继位,()代替了()。
最后一个夏王是(),他是一个()。
2、商: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在鸣条打败桀,建立商朝。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
商东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长江流域,北达辽河。
最后一个王商纣(暴君)。
五、西周的兴亡1、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都于()2、分封制:周王让()在各地建立封国(统治者叫国君,或诸侯),叫分封制。
目的:()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财物,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3、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族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七年级历史上册 知识结构 川教版
第一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万年~20万年;已具备人的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征;他们①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②从事采集和狩猎;③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18000年;身体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他们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第二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河姆渡遗址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7000年;他们①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②种植水稻;③饲养家畜;④住干栏式房子;⑤制作陶器(猪纹陶器)2.半坡遗址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距今约6000年;他们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粟;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鱼纹盆),陶器上刻有符号;⑤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遗址生活在山东泰安大汶口;距今约6000—4000年;他们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4.黄河流域(北方)遗址: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长江流域(南方)遗址:元谋人和河姆渡遗址第三课远古的传说1.炎帝和黄帝的传说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传说炎帝(农神)制作耒耜、教民耕作。
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黄、炎部落结成联盟,形成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黄帝和炎帝被尊为“人文始祖”。
2.禅让的传说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推选出的部落首领;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就叫禅让制;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公而忘私的楷模。
第四课夏朝商朝和周朝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我国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禹传位启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桀昏庸导致夏朝灭亡。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朝。
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统治范围是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课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课标: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⒈北京人的发现:1929年12月2日(20世纪20,一批中外学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关材料表明:70万年-20万年前,这种原始人类被定名为北京直北京人的发现是20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人类起源研究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这一发现,证明几十万年前华夏大地上有人类生活,中国是人类早期生活和繁衍的地区之一;为我们破解人类起源之谜、研究人类演进过程提供了丰富的实证。
周口店遗址是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和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教育基地。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标: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⒈原始农业的兴起:⑴早期人类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
男子的任务主要是渔猎,采集一般由妇女承担。
一万多年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一些原始居民已经分别种植水稻和粟。
一些居民开始饲养畜。
原始种植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表明原始农业兴起。
原始农业的兴起改变了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迈入农耕文明时代。
课标: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⒈炎帝与黄帝的发明:⑴传说炎帝姓姜,生活在黄河流域姜水一带。
他发明耒耜[lěi sì],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发明陶器和医药[“神农尝百草”]。
⑵传说黄帝姓姬,生活于黄河流域姬水一带,名叫轩辕。
他发明了车船、弓箭、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创制历法。
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⑴形成: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黄帝在斗争中取得胜利,炎帝接受黄帝的领导,形成黄炎联盟。
黄炎联盟在战胜蚩尤部落后进一步壮大。
⑵发展: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与邻近的部落交往、交流和交融,构成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第4课国家的产生和早期的发展课标: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⒈夏朝的建立与国家的产生:⑴王位世袭制的开始:禹死后,启继位称王,从此,父子或兄弟相传,“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开始[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约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它的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⑴建立:约公元前16世纪,成汤在鸣条大败夏桀,夏朝灭亡,成汤灭夏后建立商朝。
⑵迁都: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也称为殷或殷商。
⑶盘庚迁殷的意义:①;②③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⒊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在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后,建立了周朝,周朝前期以镐京为都城,历史上称为西周。
⒋分封制的实质〗⑴分封的背景和目的:西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和巩固周的统治。
⑵分封的对象:周王的子弟、亲属、功臣和臣服的旧邦首领。
⑷主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⑸分封制的积极作用:①分封制有利于捍卫周王朝的安宁,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扩大周的统治区域;②有利于开发所辖地区;③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至此结束。
第5课 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 课标: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⒈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⑴青铜是以铜为基本成分的合金。
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⑵青铜时代:指夏、商、西周时期,因为青铜在生活、军事和生产中地位十分重要。
⑶①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商朝后期铸造的后母戊大方鼎,工艺精湛、制作考究,充分体现了②;③不少青铜器物制作精美,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⒉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
它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大量使用于商朝,西周甲骨文不如商朝普遍。
商朝的甲骨文比较成熟和完备[用象形、指事、会意等方式造字;已知单字约4500个];反映了商朝多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商朝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6课 春秋争霸课标: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⒈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
我国历史由此进入东周时期。
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前和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 [春秋政局特点:]⑴春秋争霸的历史背景:春秋时期,王权日益衰落,分封制开始瓦解,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
⑵争霸目的:夺取别国的土地、财产和人口;左右天下、支配别国。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⒊争霸战争:⑴齐桓公首霸:春秋初期,齐桓公第一个成为霸主。
⑵晋楚争霸: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邲大败晋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末期,争霸战争主要在南方的吴国和楚国之间进行。
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先后成为霸主。
〖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卧薪尝胆]。
〗课标: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⒈战国七雄:⑴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这一时期,周王室已无足轻重,诸侯国数量更少,独立性更强了,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
⑵战国七雄:是指齐、楚、 [位置:东齐西秦、北燕南楚、中]。
⒉战国时期的战争:⑴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①铁兵器出现,青铜兵器得到改进;②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③攻防技术提高;④参战兵力多,战争规模扩大,争夺激烈。
⑵著名战役:“围魏救赵”、即墨之战、长平之战等。
⑶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战国时期七雄间的战争具有兼并战争的性质,破坏性很强,但战国后期的战争已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
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课标: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⒈商鞅变法:⑴历史背景:①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变法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秦孝公深感秦国丧失土地、被他国鄙视是莫大的耻辱,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
公元⑶作用(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
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⑷①②③④法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因而获得巨大成功……[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改革的目的是否实现,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⒉都江堰的修建:⑴修建基础:商鞅变法后秦国富强起来,不仅收复了被魏国占领的土地,还越过秦岭,灭掉了蜀国和巴国,并设置蜀郡和巴郡。
⑵修建: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⑶特点:水利工程。
⑷影响: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国实力进一步增强;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堪称中国乃至世界水利科学宝库中的瑰宝,在世界水利科学技术上独树一帜,为已消逝的古代水利文明提供了独特见证。
⒊秦国的强大:⑴秦国强大的原因:①商鞅变法,使国一跃成为诸候国中最强大的国家;②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⑵秦国强大的表现:幅员广大,人多粮足,政局稳定,官吏办事效率高,军队庞大且训练有素,长平之战表明,秦军已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
第9课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课标:知道老子和孔子。
⒈老子: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
⑵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立了以“道”为核心的学说体系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他著的《道德经》(又称《老子》)。
老子的思想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的对立统一性和转化性]。
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主张“无为而治”,主张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⒉孔子:⑴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基本内容,“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重视“礼”。
孔子重用,主张以德治国[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仁”、“礼”、“德”]教育家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学”对教育的垄断;②编订多种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了古代文化;③讲究教学方法,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
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的《诗》、《书》和《春秋》等,以及记录他言行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主要经典。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在我国古代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名兵书。
它阐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击虚”等军事观点。
后世尊称孙武为“兵圣”。
第10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课标: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⒈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原因:①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根本原因];②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并产生争论。
①百家争鸣使战国时期成为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带来了我国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使思想文化获得了大发展。
②百家争鸣推动了当时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③百家争鸣丰富了中华民族和人类世界的精神宝库,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一些理念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第11课秦朝的统一课标: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⒈秦的统一⑴原因:①战国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统一成为历史发展趋势;②人民群众渴望统一、要求统一;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秦已具有统一全国的实力;④秦王嬴政决策正确、实施得力。
⑵统一: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大规模统一战争,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全国大业,建立秦朝,都城在咸阳。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课标: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
⒈秦的暴政的表现:〖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⑴“焚书坑儒”;(目的是加强文化思想的统治,但它却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古代文化)⑵残酷的剥削;(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⑶严酷的刑罚;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⒉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陈涉)、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从此开始。
不久,起义军攻占陈县,王,建立张楚政权。
后来,吴广和陈胜相继被杀。
⒊秦朝的灭亡: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继续反秦。
⑵项羽在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中消灭秦的主力。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⑶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逼近咸阳,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直接结束了秦的统治]11课标:知道西汉的建立。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