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3课辛亥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梁启超说:“(辛亥革命后),任凭甚么人,……若再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说明辛亥革命()

A.彻底推翻了封建统治

B.使人民获得了民主权力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列强侵华势力

2.蔡济民在《书愤》中说:“风云变幻感沧桑,拒虎谁知又进狼,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上述诗句最有可能是对()

A.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灾难的批判

B.辛亥革命后全国局势痛切写照

C.巴黎会议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D.日军侵华制造滔天罪行的揭露

3.“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竞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这段文字写于()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4.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5.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6.《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持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相反辛亥革命在实施暴力的同时,实际上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这一认识()

A.是没有基于史实的错误分析

B.是在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作辩护

C.忽视了武昌起义的暴力作用

D.强调了辛亥革命的推进富有理性

7.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8.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

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

C.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

9.“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的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历史实践证明()

A.作者未能实践自己的信念 B.作者坚持信念并躬行实践

C.作者后来放弃了革命主张 D.没有出现汉人为君主现象

10.《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B.“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11.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上说:“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机枢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继续进行革命

B.加强政治统一

C.各省放弃独立

D.实行民族自治

12.有学者认为“经济上,辛亥革命爆发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资本主义革命水平;政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封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思想上,“三民主义”只是革命的理论纲领,并没有深入人心;目标上,仅仅完成了一次有限度的王朝更替,没有彻底摧毁封建王朝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又走上了军阀割据的道路。”该学者()

A.认为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

B.不认同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

C.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

D.完全否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13.时人所著《中国革命史》一书指出:“中国革命自古有之,惟在本朝以今岁为烈。而川省抗路风潮亦与革命有至大关系。”作者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4.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两大历史事件的相似之处有()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

B.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

C.曾在武汉建立与清朝正式对峙的政权

D.革命纲领都有反封建的性质

15.“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这说明()

A.中国老百姓文化水平低B.中国平民力量弱小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D.辛亥革命没有对中国的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16.1924年初,孙中山指出:“1911年的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由此,孙中山认为()A.辛亥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B.革命成功是革命派斗争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