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新版)

合集下载

试析新时期煤炭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试析新时期煤炭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试析新时期煤炭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一、前言新时期,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市场经济作用下的必然选择,能源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资源占能源经济之首,是国民经济发展之保障。

然而煤炭资源属于一次性的自然资源,在计划经济时代对能源经济存在许多认识上的错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无度的开采。

但在新时期,这种无度开采已产生系列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调整煤炭经济产业结构,解决能源经济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等问题,对新时期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煤炭经济特点分析新时期煤炭经济是在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加工的基础之上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具有独特的经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煤炭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与波动性煤炭经济的发展受国家政策与社会经济形式的影响大。

国家在不同时间段,对能源资源开发的政策与法规,对煤炭经济的发展具有多重影响。

如国家鼓励能源开发,会加大煤炭开采量,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如果家限制资源开发,会降低产能,经济迅速下滑。

(二)工业化时代的低层次发展我国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点15%,煤炭开采占工业产值很大的比重,但是煤矿资源开采机械化程度不高,煤炭经济结构单一,二次加工行业薄弱,起步低,呈现工业化时代下的低层次发展现象。

(三)煤炭经济的发展面临能源的枯竭与环境的双重问题煤炭经济是煤炭矿业资源开发与深加工,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无度开发的加剧,可利用能源的数量迅速增长下降,尤其是不合理的开采导致资源的利用率更低,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最后出现能源枯竭。

同时,由于煤炭的开采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大气质量,水体质量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煤炭经济具有强依赖性煤炭经济的发展有强的地域性,我国产煤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能源的使用却在中东部以及沿海地区。

煤炭经济的发展出现西煤东调的现象,加大了产业成本,并受中东部、沿海经济影响大。

三、新时期煤炭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新时期,煤炭经济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系列问题已逐步彰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新时期煤炭经济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虽然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资源以开发为主导,以输出为目的的思想,导致煤炭的附加值低,资源利用利不高,经济效益低增长模式,严重阻碍了新时期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于煤炭经济发展面临问题和对策探讨

关于煤炭经济发展面临问题和对策探讨

关于煤炭经济发展面临问题和对策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煤炭行业发展环境日趋成熟。

随着新能源的兴起,传统能源市场受到剧烈冲击,煤企经济效益逐步下降。

和新能源相比,煤炭资源污染相对较大,产能相对较低。

再加上行业经济管理制度落后,生产设备、技术更新缓慢等,都对煤炭经济的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这就需要煤炭行业认真分析自身存在问题,把握市场和时机,尽快完成创新性发展。

一、煤炭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外部形势变化,内部竞争激烈当前国际形势动荡,再加上近年来国际经济不景气,多个国家呈现出经济放缓甚至停滞的状态,不少大型企业停工停产,小型企业纷纷倒闭,煤炭行业也是如此。

基于国际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我国的碳中和目标及环保限产限令等,直接影响到我国煤炭产量,导致不少企业以进口的优质煤替代国产煤炭,大大压缩了煤炭企业盈利空间。

多年的开采,甚至于私挖滥采,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不少大型煤炭企业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

我国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煤炭储量,但各地分布较为分散,政府也为此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来指导煤炭的开采。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监管方面仍缺乏完善的制度,非法采挖现象比比皆是,使得圈地瓜分煤炭资源的情况愈演愈烈,甚至呈现出恶意竞争的态势,对煤炭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煤炭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近年来,出于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社会发展的目的,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各大行业均已普及,尤其是能源相关行业,更是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对行业运行的指导作用。

但在传统煤炭行业中,不少企业仍处于传统的资源开发思维中,未能真正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盲目开采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定程度经济效益的提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更因为仅关注当前的利益、不考虑长远,而导致不合理开采而引起的能源储备不足甚至枯竭,以及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

(三)煤炭企业科技渗透率低虽然大型煤炭企业已纷纷引入先进的采煤设备和技术,提高矿井的智能化程度,但速度仍较为缓慢。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环境污染问题。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煤化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二、能源资源消耗问题。

煤化工需要大量的煤炭作为原料,煤炭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开采和消耗会加剧煤炭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对环境的破坏。

煤化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造成能源的浪费。

三、技术创新不足问题。

我国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煤化工生产技术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工艺水平,存在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煤化工行业的环境监管,建立完善的排污标准和处罚机制,加强对煤化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废水、废气和固废的处理达到规定的标准。

鼓励煤化工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的污染。

二、节能减排措施。

鼓励煤化工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源的消耗。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煤化工生产装置和工艺,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煤化工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

加强能源的管理和调度,合理利用各种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煤化工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提升煤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

促进煤化工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加强技术创新的交流和合作。

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优化煤化工的产业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发展新型煤化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加强煤化工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我国煤化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努力,才能推动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煤炭资源逐渐成为主要能源来源之一,而煤化工作为将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的重要方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煤化工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和技术创新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煤化工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环境污染。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其中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对大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1. 提高污染治理技术:加大对煤化工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能力,推广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对煤化工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

2.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煤化工生产企业的环境监督和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切实保护环境。

3. 加强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提高煤化工企业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环保事务,推动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

煤化工发展中还存在能源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煤化工主要依赖于煤炭资源,但煤炭资源具有短缺、分布不均等问题,且煤炭资源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多元化能源供应:发展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给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2. 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和开采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煤炭转化效率,降低能耗。

3. 加强安全管理:加强煤炭资源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体系,减少矿难和事故的发生。

煤化工发展中还面临技术创新问题。

尽管我国在煤化工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对此,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大科研投入:增加对煤化工研发的资金投入,培育优秀的科研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加快创新步伐。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问题 • 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典型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状及问题
行业现状及特点
煤炭行业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强煤炭上下游产业协同 发展,推动煤电联营、煤 焦化、煤钢联营等模式, 提高产业链竞争力。
加强行业管理
优化行业管理体制,加强 监管力度,防止不正当竞 争和资源浪费。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强化技术创新
加强煤炭开采、加工、利用等 环节的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
推广智能化技术
推广智能化采掘、运输、加工等设 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同时,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资源综 合利用等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
03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的对策建议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
01
02
03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推动 产业升级,向高端化、智 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实现绿色发展的需要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 视,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推动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要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推进高质量发展,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 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煤炭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突出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和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

一、煤炭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国家煤炭工业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存在严重问题。

原煤炭工业部撤销以后,煤炭主管部门多次撤并,集中统一管理的力度严重削弱,资源、规划、技术管理分离、政出多门、管理人员大幅度减少,吴吟局长讲,原煤炭工业部有700多人,现在国家发改委管煤炭的算上他才5个人,根本管为过来,多省的管理体制也是一家一个样。

另外,对煤炭企业的资源政策、税费政策、销售政策、成本政策等都很不合理,致使煤炭企业的负担明显加重。

岳福斌教授讲,煤炭行业发展到今天几乎没有哪一个政策是对的,包括矿产资源法和煤炭法都存在很多问题。

二是资源开发秩序乱,资源浪费严重。

近三年来,一些煤炭、电力、钢铁企业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积极投资煤矿项目,跑马圈地,炒卖探矿权和采矿权,少数地方出现了拍卖国家规划区和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后备资源的现象,有的甚至将国家明令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稀铁焦矿资源化整为零,将整块资源分割成小井田招标挂牌拍卖,严重影响了国家煤炭开发规划的实施,扰乱的正常的煤炭开发秩序。

同时资源浪费严重,全国平均回采率只有35%,吴吟局长特别提到温总理就鄂尔多斯煤炭资源管理和浪费问题,国务院已经两次派调查组到鄂尔多斯进行调查。

三是产业集中程度低,市场稳定性差。

2004年,全国有大小煤矿2.8万处,平均年产量不到7万吨。

煤矿点多面广,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一批对全国煤炭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特大型煤炭企业,导致市场竞争过度。

煤炭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

煤炭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

煤炭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一、问题描述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我国煤炭行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1. 环境污染: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方式导致了大量的空气、水、土壤污染。

尾气排放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雾霾天气;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渣滓和废水影响了周边环境;大规模使用燃煤锅炉导致大量CO2排放。

2. 安全事故频发:由于安全设施不完善和操作不规范,我国的煤矿行业频频发生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

尽管相关政策加强了对安全方面的监管,但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3. 生产效率低下: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采取落后技术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低下。

同时,煤炭行业过剩的问题也导致了资源的低效利用。

二、改进意见为了解决煤炭行业存在的问题,提高环保水平和生产效益,以下是一些建议:1. 推广清洁能源替代: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光能)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煤炭。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技术。

2. 加强环境治理:加大对煤矿周边区域环境治理的力度。

建立健全的尾气排放监测体系,推动各地对超标排放进行罚款等处罚手段。

同时,在尾气净化方面加大投入,引入更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

3. 完善安全管理: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并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

针对违规操作和违反安全规定情况进行严肃处理和问责。

同时,增加安全设施投入,并使用先进的监控技术来提高整个煤炭生产流程的安全性。

4. 技术创新与升级:支持煤炭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并加大对高效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5. 加强产能调控:通过严格的审批制度,避免新增过剩产能。

同时推动行业内资源整合,鼓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行业竞争力。

6. 财税优惠政策:对于符合环保要求和高效生产标准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优惠政策,以鼓励和促进行业向更加环保、高效方向转型。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伴随着其快速发展的是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就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煤化工生产的大力发展,其排放的废气、污水等有害物质问题也逐渐得到了人们
的关注。

应该通过制定完善的环保政策,严格控制煤化工生产企业的排放标准,对于不符
合标准的企业应该进行严厉的处罚。

二、资源浪费问题
在煤化工生产中,还面临着资源浪费的问题。

应该大力提高煤化工生产技术水平,积
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的设备,探索绿色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
源的优化利用。

三、经济效益问题
我国目前煤化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企业所处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发展存在经济效益问题。

应该通过增加技术投入,提高技术水平,积极拓展市场,加强合作,实现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技术瓶颈问题
我国煤化工技术水平的不足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该积极引进和吸收
国际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转移和共享,加速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升级换代。

综上所述,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经济效益和技术瓶颈
等问题。

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推进技术创新,加强企业合作,实
现资源优化利用,从而推动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

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

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

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煤炭工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问题一:环境污染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而煤炭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也会污染大气、地表水和土壤。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开发和使用替代燃料,如电力、天然气以及可再生能源,这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定来推动。

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自律,增加环保投入,并加强对废气和废水的治理。

问题二:产能过剩我国煤炭行业过去几年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这导致了很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苦战,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很多,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合理引导行业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此外,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问题三:工人安全煤炭在采掘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很高的安全风险。

如矿山坍塌、瓦斯爆炸、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职工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及时制定政策和规定来维护劳动者的安全,提供必要的设备和防护措施。

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管理和操作规范,为职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职工也要注意遵守规定,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问题四:要素成本高煤炭采掘和加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同时煤炭价格波动大,市场形势复杂,经营成本较高,这也导致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收窄。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等。

企业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管控和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煤炭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制定更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注重环境保护,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王显政: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四大问题

王显政: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四大问题

王显政: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四大问题2月25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指出,站在煤炭工业“十二五”及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煤炭工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应充分认识我国短期煤炭供应宽松与长期总量不足的客观形势,实施煤炭总量控制措施,提高全国煤炭长期稳定供应保障能力。

”王显政说。

远期四大风险一是煤炭资源保障程度低,资源供应面临潜在风险。

我国大型整装煤田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宁和新疆地区,其他大部分产煤地区资源赋存条件较差。

煤炭资源开发越来越向晋陕蒙宁等西部地区集中,煤炭调出区与主要消费区的距离增加;原来一些煤炭调出省逐渐转为煤炭调入省,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保障的难度加大。

特别要关注进入“十三五”以后,全国煤炭需求量在40亿吨以上再逐年增长下的煤炭资源保障问题。

二是矿井数量多,产业布局趋同,非煤产值效益低,结构调整面临挑战。

我国小型煤矿数量多,生产集中度低。

目前全国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有1.2万多处,占全国煤矿总数的80%以上。

开采深度增加,煤炭生产风险增加。

目前全国已经有千米深井39处(其中,山东24处、江苏5处、辽宁7处、河北2处、安徽1处),最深的达到1450米。

煤矿深部开采面临的冲击地压、地热、高承压水、瓦斯等自然灾害与职业健康问题。

在煤化工产业发展进程中,也存在“逢煤必化”、“以煤养化”、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问题。

三是煤炭生产消费持续大幅增长,环境问题凸显,生态环境约束强化。

目前全国煤矿采空区土地塌陷累计达100万公顷左右,每年新增采空区6万公顷左右;煤矸石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并造成严重土壤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有害重金属排放不断增加,酸雨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

由于我国持续快速的煤炭消费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社会舆论压力。

四是发展理念亟待更新,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亟待加强。

近年来,煤炭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难能可贵,但要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实现煤炭工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任务还很艰巨,距离落实科教兴煤战略、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和谐矿区任重而道远。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迅猛发展,成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生产基地。

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资源浪费。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炭的使用效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

煤炭在煤化工过程中转化率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大量的煤炭资源被浪费掉。

对策一: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对煤化工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煤化工向高效、低耗、清洁的方向发展。

问题二:环境污染。

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对策二:加强环境监管。

加强对煤化工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加强对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治理和处理。

推动煤化工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问题三:安全隐患。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安全隐患较大。

一些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忽视了安全问题,导致事故频发。

对策三: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事故预防,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问题四:投资风险。

煤化工产业具有技术门槛高、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投资风险较高。

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技术、资金、市场等问题,导致投资回报不达预期。

对策四: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对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并购重组,推动煤化工企业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降低投资风险。

加强市场调研和前瞻性规划,合理规划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扩张。

我国煤化工发展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投资风险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

只有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强环境监管和安全管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我国煤化工产业作为能源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化工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煤化工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1. 能源结构不合理。

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煤化工产业依赖煤炭资源过多,导致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2. 碳排放问题突出。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影响大气环境,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3. 能源利用效率低。

我国煤化工产业存在技术水平不高、设备陈旧、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4. 环保压力增大。

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执行,我国煤化工企业面临着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5. 技术瓶颈制约。

我国煤化工产业在催化剂、设备、工艺等方面存在技术瓶颈,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6. 产业链不完善。

我国煤化工产业链条较短,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链不够完善。

二、对策建议1. 调整能源结构。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动煤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

2. 加强碳排放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煤化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碳排放管理水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4. 加强环保治理。

煤化工企业要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保治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能源结构、碳排放、能源利用效率、环保、技术瓶颈以及产业链不完善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如调整能源结构、加强碳排放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保治理、加强技术创新以及完善产业链等,以促进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煤化工产业能够迈向更加绿色、环保、高效的发展道路。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建议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建议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建议一、介绍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中最主要的一种能源形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炭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当前我国煤炭产业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二、困难分析1.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传统的采矿方式和燃烧技术,我国的煤炭产业长期以来致使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尤其是大气污染,使得空气质量下降,加剧了雾霾天气。

同时,也带来了水资源污染等其他环境问题。

2.资源枯竭与供需失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但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和资源倾斜分布,导致了部分地区资源枯竭。

同时,在经济转型进程中,由于非化石能源开发不足以满足需求,并没有及时形成替代能源的有效补充,导致煤炭产业供需失衡。

3.安全隐患与职工权益问题煤炭产业的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事故频发。

同时,部分企业管理不善,职工权益保护不力,加剧了劳动关系紧张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改善建议1.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应对环境污染问题,在提高传统采矿方式的效率同时,应大力推进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例如,采用先进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等技术进行发电,在减少排放物的同时提高发电效率。

2.调整能源结构与发展非化石能源在能源转型中,要着眼于调整能源结构。

逐渐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鼓励投资等形式来支持非化石能源行业的发展。

3.加强监管与治理手段加强对煤炭产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矿山安全标准和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同时,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职工权益的保护。

4.转变发展理念与创新技术推动煤炭企业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

5.促进跨区域合作与资源整合通过跨区域合作和资源整合,解决煤炭产业供需失衡问题。

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

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

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由于我国的资源赋存情况,近期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有多大变化.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仍将达到50 %.多年来煤炭保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2005年煤炭产量达到20 .9亿t,煤炭产量与消费已占世界1/3.但是,在煤炭企业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同时,应该说煤炭企业距离健康发展还有相当差距.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煤炭工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主要涉及煤矿的经济、安全、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及淘汰落后生产力问题.应该承认煤炭工业为国家能源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应该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作出反思.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前的基础状况为:过去煤炭企业只是生产煤炭,为社会供应原煤,不考虑如何利用煤炭来获取最大利益.以1979年计,统配煤矿出煤3 .58亿t,产值81 .3亿元,原煤生产人员130 .9万人,原煤全员效率仅为0 .965 t/工.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1980年死亡率高达8 .17人/Mt.而且,原来的煤炭城市除了生产煤炭没有其他经济优势,相当一些因煤炭开发而出名的城市,因为长久的开发造成地面沉陷,研石堆积如山,地下水系破坏.近期又由于已进入资源枯竭更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事实上,全国118个资源城市中没有一个转变为经济城市.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不仅面临着人员、安全的压力,还进一步面临社会舆论对环境保护的压力.显然煤炭工业必须转变理念,以经济、安全、环保三大原则,促进煤炭工业得到健康发展.1煤炭生产的经济状况1.1煤炭生产的经济现状1.1.1煤炭生产现状2004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炭企业3 000处,小煤矿2 .3万处.煤炭产量19 .56亿t,原国有重点、地方国有与乡镇煤矿产量的比例为47.0%,15 .1%和37 .9%,死亡率为3 .1人/Mt(国有重点煤矿为1人/Mt).目前我国虽然有技术精良、安全完全有保障、年生产规模每1万t(甚至10万t)用1个人的现代化企业,但普遍存在着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下、安全得不到保障、年生产规模每1万t用50人的企业.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煤炭供不应求,价格回升.企业经济情况有一定好转,其中得益最多的是资源回收率、安全与环境得不到保障的乡镇煤矿.但整个煤炭行业距离经济有竞争力、充分考虑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事实上若以一定科学发展标准要求,煤炭行业是在超能力生产.1.1.2煤炭职工产值与收入状况2004年全国煤炭职工600多万一个中等水平的国有矿业集团年产2 000万t,用人达8万,人均年产值仅5万元.如果按照先进水平仅仅要2 000 -20 000人,人均年产值就可达到20-200万元,如神华集团等.2001年统计,煤炭行业收入在全国49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职工平均月收入为901元.2002年国有重点煤矿在岗职工平均年收入11。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策略分析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策略分析

煤炭产业的困难与改善策略分析一、煤炭产业所面临的困难1.1 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受到了冲击。

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逐渐转向清洁能源。

这使得煤炭市场需求降低,给煤炭产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1.2 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传统的燃煤方式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给环境带来巨大危害。

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各国都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并加大了对高污染企业和项目的整治力度。

这使得许多煤矿被迫关闭或整顿,导致行业利润急剧下降。

1.3 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竞争长期以来,煤炭产能过剩一直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由于过度投资和技术水平不高,许多煤矿企业的产能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导致行业竞争激烈。

价格战使得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并且无法为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二、改善策略分析2.1 转型升级,挖掘附加值面对环保压力和市场需求下降的现实,煤炭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挖掘利用煤炭资源的附加值。

可以通过开发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拓新兴市场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减少对传统能源消耗的依赖。

2.2 发展清洁能源替代品为了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煤炭企业可以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替代品。

例如,在生产中逐步采用低排放装备和环保工艺,并引进先进的除尘、脱硫、脱氮设备等。

此外,可以推动煤炭企业向清洁能源行业转型,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

2.3 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提高煤矿和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改善煤炭产业困境的关键所在。

通过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同时,重视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2.4 促进国际合作与开放市场面对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和价格战带来的压力,积极寻求国际市场合作是一个有效的出路。

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技术、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协议,并拓展新兴市场。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经济基础领域,它支撑着中国经济发展,因此,加强煤炭产业发展,维护煤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竞争力,是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政策。

一方面,从自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推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改善产品技术装备、管理制度等,提高企业竞争力,确保煤炭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少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煤炭行业的管理不善。

由于管理制度滞后,煤炭产业存在着道德风险、质量风险、环境风险等诸多风险,使得煤炭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次,竞争力不强。

由于产业自身的局限性,煤炭行业的竞争力不及其他行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比其他行业低的竞争能力。

此外,煤炭产业的技术装备也不具备先进性,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针对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对策。

首先,加强煤炭行业的管理。

要推动行业管理改革,以提高产业经营效率,加强市场主体、行业协会等管理机构的建设,使行业自律能力得到增强;其次,提升煤炭行业的竞争力。

要支持煤炭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煤炭产品技术向先进水平转变,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资源配置,以满足市场需求;再次,加强煤炭行业的环境保护。

要采取针对性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改善煤炭产业面临的环境风险,加大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煤炭行业的环保意识,有效防止污染。

此外,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加大政府的投资和补贴力度,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再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助于煤炭行业的发展。

以上,在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要控制市场风险、提高竞争力、保护环境,需要政府推出一些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增强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稳定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煤炭行业的关键挑战解析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煤炭行业的关键挑战解析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煤炭行业的关键挑战解析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煤炭行业的关键挑战解析——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煤炭作为传统能源资源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兴起,煤炭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对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污染问题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大气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此外,煤矿开采也会导致土地破坏和水资源浪费。

因此,如何减少煤炭行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了关键问题之一。

解决方案:1. 推动清洁煤技术研发:发展更加高效、清洁的燃煤技术,如煤气化、煤直接液化等,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2. 加强煤矿环保管理:加大对煤矿环保设施建设力度,推行矿区生态修复,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损害。

3. 多元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二、红利递减问题煤炭行业的资源逐渐枯竭,矿脉品位递减,导致煤矿开采成本上升,产量减少,利润空间收窄。

这也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解决方案:1. 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引入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矿的采选利用率。

2. 推进煤炭资源转型升级:加大对技术改造和新型煤炭综合利用的投入,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

3. 拓宽煤炭销售渠道:加强煤炭的市场开拓,拓宽销售渠道,寻求更多的销售机会。

三、产能过剩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限制,煤炭行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出现了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了市场价格下降,还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利润压力。

解决方案:1. 调整煤炭行业结构: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调整行业结构,回归合理的产能水平。

2. 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防止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维护市场秩序。

3. 发展延伸产业:通过发展煤矿建设、勘探和煤炭综合利用等延伸产业,为煤炭行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四、人力资源压力问题煤炭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但煤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导致了人才流失和招工难的问题。

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最新版)

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最新版)由于我国的资源赋存情况,近期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有多大变化.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仍将达到50%.多年来煤炭保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2005年煤炭产量达到20.9亿t,煤炭产量与消费已占世界1/3.但是,在煤炭企业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同时,应该说煤炭企业距离健康发展还有相当差距.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煤炭工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主要涉及煤矿的经济、安全、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及淘汰落后生产力问题.应该承认煤炭工业为国家能源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应该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作出反思.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前的基础状况为:过去煤炭企业只是生产煤炭,为社会供应原煤,不考虑如何利用煤炭来获取最大利益.以1979年计,统配煤矿出煤3.58亿t,产值81.3亿元,原煤生产人员130.9万人,原煤全员效率仅为0.965t/工.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1980年死亡率高达8.17人/Mt.而且,原来的煤炭城市除了生产煤炭没有其他经济优势,相当一些因煤炭开发而出名的城市,因为长久的开发造成地面沉陷,研石堆积如山,地下水系破坏.近期又由于已进入资源枯竭更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事实上,全国118个资源城市中没有一个转变为经济城市.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不仅面临着人员、安全的压力,还进一步面临社会舆论对环境保护的压力.显然煤炭工业必须转变理念,以经济、安全、环保三大原则,促进煤炭工业得到健康发展.1煤炭生产的经济状况1.1煤炭生产的经济现状1.1.1煤炭生产现状2004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炭企业3000处,小煤矿2.3万处.煤炭产量19.56亿t,原国有重点、地方国有与乡镇煤矿产量的比例为47.0%,15.1%和37.9%,死亡率为3.1人/Mt(国有重点煤矿为1人/Mt).目前我国虽然有技术精良、安全完全有保障、年生产规模每1万t(甚至10万t)用1个人的现代化企业,但普遍存在着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下、安全得不到保障、年生产规模每1万t用50人的企业.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煤炭供不应求,价格回升.企业经济情况有一定好转,其中得益最多的是资源回收率、安全与环境得不到保障的乡镇煤矿.但整个煤炭行业距离经济有竞争力、充分考虑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事实上若以一定科学发展标准要求,煤炭行业是在超能力生产.1.1.2煤炭职工产值与收入状况2004年全国煤炭职工600多万一个中等水平的国有矿业集团年产2000万t,用人达8万,人均年产值仅5万元.如果按照先进水平仅仅要2000-20000人,人均年产值就可达到20-200万元,如神华集团等.2001年统计,煤炭行业收入在全国49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职工平均月收入为901元.2002年国有重点煤矿在岗职工平均年收入11442元,而全国年均收入为17124元.近期由于煤矿经济好转,但人均年工资仅为2万元,远低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据统计,全国煤炭系统的大中专毕业生,去煤炭企业工作的不足5%.吨煤劳动成本美国为3.8美元,南非为2.9美元,由于我国大部分煤矿用人过多,按2002年效率与年均收入计,我国吨煤劳动成本也高达4.2美元,占成本的30.而神东大柳塔煤矿由于高度机械化,吨煤劳动成本仅为2.5元,占成本的3%.2004年我国工业国营企业人均年产值约为23万元,采矿业为13.8万元,有色与黑色为15万元,石油天然气为45.7万元,而煤炭采选仅为8.7万元,在采矿业甚至整个工业中是最低的.上述情况也导致煤炭行业技术人才很难引进,而且大量外流.1.1.3煤炭产品的市场特点1)煤炭产品的价值并不是由它的原产品来体现,而是由整个产业链来体现,如山西大同国有重点煤矿的出矿价为160-170元/t,经运输到秦皇岛港价373.9元/t,流通费用高达204.7元/t,经过就地发电吨煤可以创造1000-1500元价值,事实上它为国家创造的GDP则更高.2)煤炭是一种特殊商品,同样一块煤其价格并不能体现开采时的科技含量.由于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煤层厚薄等)和地理位置不一样,开采的科技含量与运输成本会有很大差别,但生产成本又不仅仅与技术的先进与否有关,还与安全与环保的投入有关.再加上煤矿随资源开发过程而兴衰,对开发时间已经比较长的原有国有煤矿,人员负担过重,能维持现状就不错,而乡镇与地方小煤矿则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安全为代价取得低成本(如40元//t),而在同样条件下的国有重点煤矿成本可达到150元/t,不公平竞争因而形成.1.1.4煤炭城市与煤矿人员问题我国大部分国有重点煤矿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因此把煤矿视为解决就业的去处,加上历史的原因,导致用人过多.1998年,我国生产12亿t煤,从业人员约有660万人(县营以上为425万人),即每200t煤为1人.国有重点煤矿生产5亿t煤也需要94万人.相比之下,美国生产9亿t煤为10万从业人员,约为1万t煤1个人.早期形成的煤炭城市,大部分处于欠发达地区,科技进步与机械化带来的富余人员很难下岗,给煤炭企业带来沉重的包袱.而这些很多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不到解决.1.2提高煤炭生产经济性的两难选择尽管面临种种困难,提高煤炭生产经济性是煤炭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提高煤炭生产经济性,需要逐步破解政策、机制、规划、管理、价格、技术等诸多难题,才能使企业、社会、环境进入和谐发展的轨道.1.2.1减人提效提高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提高技术水平,走减人提效之路.目前新建矿井都在按这种模式进行,其中以神东矿区最为典型,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生产.但对原有大多数煤炭企业来说,由于原来用人过多,而所在地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由于科技进步而造成的富余人员很难得到再就业的机会.这事实上成为原有国有煤炭企业的难题.1.2.2煤炭生产总量与产能煤炭生产的产能由原来的国有重点、地方国有和乡镇煤矿组成.虽然2004年产量达到近20亿t,若以国际安全标准,产能不足10亿t.若再考虑人才配置、资源回收、机械化和环境要求则煤矿产能可能更低.当前有人提到煤炭产能可能失控是在不考虑上述因素而言的.由于煤矿在浅部进入壁垒比较低,地方上常常将其视为致富的手段,乡镇与地方小煤矿的产量超过了国有重点煤矿,因此煤炭生产总量很难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原有的企业,尤其是资源即将枯竭的企业处境十分不利.煤炭在供不应求情况下,矛盾不突出,一旦供大于求,企业自身没有任何协调能力,又将陷于困境.因此从体制与开采规划上控制煤炭总量,使供求平衡适当,以保持应有的价格是煤炭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最近全国将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以保证我国的煤炭需求,从而至2015年使大型煤炭基地内的小煤矿全部退出,有利于控制无序竞争.1.2.3产业链开采煤炭本身赢利很少,只能依靠延长产业链所办的企业来补偿,这种情况在计划经济时代可以靠政府来调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政府不在延长产业链上给以支持,则只会造成挖煤的越挖越穷,而下游产业利用煤炭富裕起来,造成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而且煤炭开采业将越来越萧条,这必然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除非政府制定政策使煤炭企业与主要的用煤企业捆绑一起进行发展.1.2.4管理模式我国煤矿开采难易程度、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矿井安全保障的程度有很大差异,不能用同一模式加以管理.解决办法是区分资源条件和环境影响,区别对待,以资源资产化的方式实现公平竞争.对开采成本本来就很高的原有企业,除了通过高产高效以形成经济优势外,政府应该从煤炭对全国或地区产出GDP的作用,以及开采条件分别管理,甚至给预补贴(如英国和德国).更应该让其形成产业链以维持其行业的经济地位.1.2.5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一直到现在在我国没有一个煤炭城市以及类似的资源大省成功地转变为经济城市与经济强省.在资源枯竭时,变成了经济极为困难的城市.如:东北的一系列过去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煤炭名城,而后如华北的大同、阳泉等.山西是煤炭大省,2005年产煤5亿t,80%外销.他们的人均GDP,1970年113美元为全国第8位,1980年180美元为第12位,1990年320美元为第16位,2000年621美元为第20位,到2001年为660美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落到第21位.在全国空气质量差的城市中山西占了好几个.解决办法是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资源型企业的发展规律,即是“勘探-前期开采-扩大生产-鼎盛-衰退-枯竭”过程.因此在发展鼎盛时期政府应提取必要的资金,来完善作为城市应具有的功能,大力培育和发展接替性产业,使其产业向多元化发展.另外,目前对传统产业进行新型工业化(节水节能、减污降耗、高效安全)改造,并进行总量控制;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综合开发,延长产业链和实行多元化经营;选择有利地点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2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明显具有正负价值的两面性.资源开发为国家提供了需要的资源,同时矿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是协调一致的,而一旦开发建设,强烈的人为活动便使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如造成农田以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研石堆积如山,水土流失以及由于地下水分布的改变而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显然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在开发煤炭同时必须注意环境保护.2.1煤矿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形式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损害,井工开采以地表塌陷和研石山压占为主,而露天开采则以直接挖损和外排土场压占为主.2)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进行的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自然疏干,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同时开采还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3)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矿井排出的煤层瓦斯和煤矿研石山的自燃所形成的废气.我国煤炭储量是以西部为主,而该地区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十分脆弱.因此如何进行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是科学发展观对采矿人员提出的要求.山西省1949-1998年共生产原煤56亿t,地面塌陷破坏面积超过6.7万hm²,其中40%是耕地;矸石山占地2000hm ².到1998年累计煤炭地下采空面积达1300km²(占全省面积的1%).据测算山西省采煤破坏地下水达4.2亿m³/a,造成1678个村庄,81万人口,10万牲口饮水困难,使本来缺水的山西环境受到进一步破坏.另外每生产1t煤炭环境损失9元,生产1t焦炭环境损失21元.仅此3项造成的环境代价转移近20a就达500亿元.其他还有废水、烟尘等对全省的影响,而相当部分治理费用(事实上并未治理)并未计入成本.2.2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模式从广义资源的角度讲,除煤炭外在矿区范围内的地下水,煤层内所涵的瓦斯,土地以至于煤研石以及在煤层附近的其他矿床都应该是经营这个矿区的开发对象(视为资源)而加以利用.我国绝大多数煤矿生产是在生产成本不完全,环境治理相关费用支付不全(如矿产资源费以及植被恢复,地面塌陷与水损失污染治理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基于对绿色GDP的考虑,必须正视资源环境成本,有的地区已经提出要求对资源与环境损失进行补偿.因此要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其技术途径有[1]:1)实施保水开采技术进行水资源保护;2)实施充填与条带开采技术(塌陷区治理-土地复垦)保护地表建筑物;3)实施少出矸石技术(煤层巷道支护,矸石井下充填),或者研石地面利用(制砖,作复垦材料等);4)全面实施瓦斯抽放—实现煤与瓦斯共采技术;5)地下气化技术.其中,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的重点是:东部地区建筑物下采煤,开采对土地的保护;中西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保水采煤与土地保护;高瓦斯矿井抽采瓦斯及其利用技术;矿井矸石利用技术.事实上由于各个矿区不一样,因而应形成各自的绿色开采模式.2.3岩层运动的关键层理论的应用开采的环境问题都由于采动所引起,因此与开采后造成的岩层运动有关(岩体不破坏上述问题都不会发生).岩层运动的关键层理论可以帮助认识开采后岩层节理裂隙场以及离层的发育状态及位置、地表沉陷、瓦斯与地下水在裂隙岩体内的渗流规律等[3-5].由于开采后岩层运动形成了新的裂隙场,利用它可以寻找瓦斯的积聚带,可以获得水的流向及积聚处.2.3.1在煤与瓦斯共采中的应用1)实施了大面积抽放淮北芦岭矿8煤采空区卸压瓦斯方案,解决了8煤顶分层回采面瓦斯超限问题,抽出了大量可用瓦斯.2)揭示了阳泉15煤综放面岩层移动对邻近层瓦斯涌出的影响规律,提出并实施了阳泉矿区15煤综放面上邻近层卸压瓦斯高抽巷布置优化方案及初采期瓦斯超限治理方案.3)在淮北桃园矿开展了地面钻井抽放上覆远距离煤层卸压瓦斯的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上覆远距离煤层卸压瓦斯可通过“O"形圈大面积抽放出来.4)淮南矿区在潘一矿和潘三矿顶板岩层进行“环”形圈抽放瓦斯纯量达19-20M³/min,抽放率达48%以上,并利用瓦斯进行发电.2.3.2在保护水资源方面的应用1)防止溃水是从安全考虑,原来研究的开采形成的“三带”及其计算公式都是从安全开采总结的经验算法,它不适用于保水开采;保水开采必须研究开采后岩层运动对水文地质变化的影响.2)在我国西北地区必须研究所开采的岩层是否有隔水带,开采对地下水的破坏形成的漏斗以及在降雨水后的恢复过程,也就是开采对隔水带的破坏与重新恢复的条件.开采对岩层裂隙以及地形的改变,由此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迁流的影响,甚至要研究再造隔水带的可能.3)依此理论有助于明晰地下水是全部流失还是保存在更深的岩层内形成地下水库而后再利用.3煤炭生产的高产高效3.1国有重点煤矿的高产高效全国极少数矿井已建成世界一流的高产高效矿井,为煤炭工业作出了榜样.1)神东矿区所属矿井,其中大柳塔矿2004年两井两面生产原煤2151万t,全矿共481人,全员工效136.12t/工,回采工效700.65t/工.2005年4月,全矿区创出月产原煤2209.85万t的新记录,其中4月23日创出日产原煤8.69万t的新记录.年产1000万t,定员100人的神东哈拉沟煤矿已投入试生产.矿井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没有岗位工,全部实现巡回检查一名调度就能控制井下运输、通风供电等各大生产系统.2)山西将建成1500万t/a矿井3对,其中大同塔山矿定员600人.3)潞安王庄煤矿4326放顶煤工作面,最高月产量达35.3万t.潞安矿业集团2003年产量1700万t,原煤生产工效13.484t/工.4)充州东滩煤矿将年产原煤800万t,一井一放顶煤工作面,年产600万t,回采工效300t/工,原煤生产工效18-20t/工.薄煤层开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辽宁铁法煤业集团开发的薄煤层高产高效自动化工作面,采用刨煤机获得成功.使用了国产的液压支架,德国DBT公司生产的刨煤机和电液控制系统,在煤厚1.5m时平均日产3712t,最高达6480t,生产能力可达120-150万t/a.枣庄田陈煤矿用国产综采设备开采1.1m的煤层,最高日产达3504t,基本达到了年产百万吨的能力.新汉对薄煤层进行了钻采法试验,取得一定成效.显然,由于煤矿条件有很大差别,因此要使矿山开采健康发展,必须要有矿山机械制造业作为坚强的基础.而目前是远不能满足的.云博创意设计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论当前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

论当前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

当前煤炭行业改革发展中的几个重大问题1 发展战略与产业规划煤炭工业的战略和规划,要体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协调发展”的原则,重点处理好4个关系:一是东部与西部关系。

做到稳定东部,重点开发晋陕蒙区,积极开发西南区,适度开发新甘宁青区;二是高效开采与安全生产关系。

不断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新井建设和现有矿井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保障安全生产;三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

依据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实行适度控制、有序开发,合理划定国家重点开发区和重点规划区,重点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矿,限制小型煤矿,提高资源回收率。

抓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土地复垦,切实搞好环境、生态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四是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

调整煤炭产品出口结构,适度增加出口。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和资金。

分步实施煤炭工业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

到2010年煤炭经济总量确保比2000年翻一番,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

大中型煤炭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采煤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

职工平均收入已达到全国产业工人中等水平以上。

经过前10年的奋斗,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

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力争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 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必须以提高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建立健全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保障体系,全面加强煤炭资源的调查、规划和管理,不断提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

加大资源勘探力度。

建立健全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投融资体系,扩展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增加勘探投入,鼓励和支持商业性资源勘探,增加煤炭资源后备储量。

加强矿区深部和外围地质勘探,统一规划和组织预查找煤和普查勘察。

加强煤田地质勘探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提高资源勘探质量。

实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法维护煤炭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028煤炭工业发展面临几个问题的讨论(新版)由于我国的资源赋存情况,近期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有多大变化.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仍将达到50%.多年来煤炭保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2005年煤炭产量达到20.9亿t,煤炭产量与消费已占世界1/3.但是,在煤炭企业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同时,应该说煤炭企业距离健康发展还有相当差距.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煤炭工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主要涉及煤矿的经济、安全、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及淘汰落后生产力问题.应该承认煤炭工业为国家能源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应该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作出反思.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前的基础状况为:过去煤炭企业只是生产煤炭,为社会供应原煤,不考虑如何利用煤炭来获取最大利益.以1979年计,统配煤矿出煤3.58亿t,产值81.3亿元,原煤生产人员130.9万人,原煤全员效率仅为0.965t/工.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1980年死亡率高达8.17人/Mt.而且,原来的煤炭城市除了生产煤炭没有其他经济优势,相当一些因煤炭开发而出名的城市,因为长久的开发造成地面沉陷,研石堆积如山,地下水系破坏.近期又由于已进入资源枯竭更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事实上,全国118个资源城市中没有一个转变为经济城市.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不仅面临着人员、安全的压力,还进一步面临社会舆论对环境保护的压力.显然煤炭工业必须转变理念,以经济、安全、环保三大原则,促进煤炭工业得到健康发展.1煤炭生产的经济状况1.1煤炭生产的经济现状1.1.1煤炭生产现状2004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炭企业3000处,小煤矿2.3万处.煤炭产量19.56亿t,原国有重点、地方国有与乡镇煤矿产量的比例为47.0%,15.1%和37.9%,死亡率为3.1人/Mt(国有重点煤矿为1人/Mt).目前我国虽然有技术精良、安全完全有保障、年生产规模每1万t(甚至10万t)用1个人的现代化企业,但普遍存在着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下、安全得不到保障、年生产规模每1万t用50人的企业.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煤炭供不应求,价格回升.企业经济情况有一定好转,其中得益最多的是资源回收率、安全与环境得不到保障的乡镇煤矿.但整个煤炭行业距离经济有竞争力、充分考虑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事实上若以一定科学发展标准要求,煤炭行业是在超能力生产.1.1.2煤炭职工产值与收入状况2004年全国煤炭职工600多万一个中等水平的国有矿业集团年产2000万t,用人达8万,人均年产值仅5万元.如果按照先进水平仅仅要2000-20000人,人均年产值就可达到20-200万元,如神华集团等.2001年统计,煤炭行业收入在全国49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职工平均月收入为901元.2002年国有重点煤矿在岗职工平均年收入11442元,而全国年均收入为17124元.近期由于煤矿经济好转,但人均年工资仅为2万元,远低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据统计,全国煤炭系统的大中专毕业生,去煤炭企业工作的不足5%.吨煤劳动成本美国为3.8美元,南非为2.9美元,由于我国大部分煤矿用人过多,按2002年效率与年均收入计,我国吨煤劳动成本也高达4.2美元,占成本的30.而神东大柳塔煤矿由于高度机械化,吨煤劳动成本仅为2.5元,占成本的3%.2004年我国工业国营企业人均年产值约为23万元,采矿业为13.8万元,有色与黑色为15万元,石油天然气为45.7万元,而煤炭采选仅为8.7万元,在采矿业甚至整个工业中是最低的.上述情况也导致煤炭行业技术人才很难引进,而且大量外流.1.1.3煤炭产品的市场特点1)煤炭产品的价值并不是由它的原产品来体现,而是由整个产业链来体现,如山西大同国有重点煤矿的出矿价为160-170元/t,经运输到秦皇岛港价373.9元/t,流通费用高达204.7元/t,经过就地发电吨煤可以创造1000-1500元价值,事实上它为国家创造的GDP则更高.2)煤炭是一种特殊商品,同样一块煤其价格并不能体现开采时的科技含量.由于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煤层厚薄等)和地理位置不一样,开采的科技含量与运输成本会有很大差别,但生产成本又不仅仅与技术的先进与否有关,还与安全与环保的投入有关.再加上煤矿随资源开发过程而兴衰,对开发时间已经比较长的原有国有煤矿,人员负担过重,能维持现状就不错,而乡镇与地方小煤矿则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安全为代价取得低成本(如40元//t),而在同样条件下的国有重点煤矿成本可达到150元/t,不公平竞争因而形成.1.1.4煤炭城市与煤矿人员问题我国大部分国有重点煤矿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因此把煤矿视为解决就业的去处,加上历史的原因,导致用人过多.1998年,我国生产12亿t煤,从业人员约有660万人(县营以上为425万人),即每200t煤为1人.国有重点煤矿生产5亿t煤也需要94万人.相比之下,美国生产9亿t煤为10万从业人员,约为1万t煤1个人.早期形成的煤炭城市,大部分处于欠发达地区,科技进步与机械化带来的富余人员很难下岗,给煤炭企业带来沉重的包袱.而这些很多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不到解决.1.2提高煤炭生产经济性的两难选择尽管面临种种困难,提高煤炭生产经济性是煤炭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提高煤炭生产经济性,需要逐步破解政策、机制、规划、管理、价格、技术等诸多难题,才能使企业、社会、环境进入和谐发展的轨道.1.2.1减人提效提高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提高技术水平,走减人提效之路.目前新建矿井都在按这种模式进行,其中以神东矿区最为典型,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生产.但对原有大多数煤炭企业来说,由于原来用人过多,而所在地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由于科技进步而造成的富余人员很难得到再就业的机会.这事实上成为原有国有煤炭企业的难题.1.2.2煤炭生产总量与产能煤炭生产的产能由原来的国有重点、地方国有和乡镇煤矿组成.虽然2004年产量达到近20亿t,若以国际安全标准,产能不足10亿t.若再考虑人才配置、资源回收、机械化和环境要求则煤矿产能可能更低.当前有人提到煤炭产能可能失控是在不考虑上述因素而言的.由于煤矿在浅部进入壁垒比较低,地方上常常将其视为致富的手段,乡镇与地方小煤矿的产量超过了国有重点煤矿,因此煤炭生产总量很难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原有的企业,尤其是资源即将枯竭的企业处境十分不利.煤炭在供不应求情况下,矛盾不突出,一旦供大于求,企业自身没有任何协调能力,又将陷于困境.因此从体制与开采规划上控制煤炭总量,使供求平衡适当,以保持应有的价格是煤炭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最近全国将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以保证我国的煤炭需求,从而至2015年使大型煤炭基地内的小煤矿全部退出,有利于控制无序竞争.1.2.3产业链开采煤炭本身赢利很少,只能依靠延长产业链所办的企业来补偿,这种情况在计划经济时代可以靠政府来调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政府不在延长产业链上给以支持,则只会造成挖煤的越挖越穷,而下游产业利用煤炭富裕起来,造成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而且煤炭开采业将越来越萧条,这必然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除非政府制定政策使煤炭企业与主要的用煤企业捆绑一起进行发展.1.2.4管理模式我国煤矿开采难易程度、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矿井安全保障的程度有很大差异,不能用同一模式加以管理.解决办法是区分资源条件和环境影响,区别对待,以资源资产化的方式实现公平竞争.对开采成本本来就很高的原有企业,除了通过高产高效以形成经济优势外,政府应该从煤炭对全国或地区产出GDP的作用,以及开采条件分别管理,甚至给预补贴(如英国和德国).更应该让其形成产业链以维持其行业的经济地位.1.2.5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一直到现在在我国没有一个煤炭城市以及类似的资源大省成功地转变为经济城市与经济强省.在资源枯竭时,变成了经济极为困难的城市.如:东北的一系列过去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煤炭名城,而后如华北的大同、阳泉等.山西是煤炭大省,2005年产煤5亿t,80%外销.他们的人均GDP,1970年113美元为全国第8位,1980年180美元为第12位,1990年320美元为第16位,2000年621美元为第20位,到2001年为660美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落到第21位.在全国空气质量差的城市中山西占了好几个.解决办法是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资源型企业的发展规律,即是“勘探-前期开采-扩大生产-鼎盛-衰退-枯竭”过程.因此在发展鼎盛时期政府应提取必要的资金,来完善作为城市应具有的功能,大力培育和发展接替性产业,使其产业向多元化发展.另外,目前对传统产业进行新型工业化(节水节能、减污降耗、高效安全)改造,并进行总量控制;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综合开发,延长产业链和实行多元化经营;选择有利地点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实现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2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明显具有正负价值的两面性.资源开发为国家提供了需要的资源,同时矿区在开发建设之前与周围环境是协调一致的,而一旦开发建设,强烈的人为活动便使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如造成农田以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研石堆积如山,水土流失以及由于地下水分布的改变而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显然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在开发煤炭同时必须注意环境保护.2.1煤矿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形式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损害,井工开采以地表塌陷和研石山压占为主,而露天开采则以直接挖损和外排土场压占为主.2)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进行的人为疏干排水和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对煤系含水层的自然疏干,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同时开采还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3)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矿井排出的煤层瓦斯和煤矿研石山的自燃所形成的废气.我国煤炭储量是以西部为主,而该地区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十分脆弱.因此如何进行资源与环境协调开采是科学发展观对采矿人员提出的要求.山西省1949-1998年共生产原煤56亿t,地面塌陷破坏面积超过6.7万hm²,其中40%是耕地;矸石山占地2000hm ².到1998年累计煤炭地下采空面积达1300km²(占全省面积的1%).据测算山西省采煤破坏地下水达4.2亿m³/a,造成1678个村庄,81万人口,10万牲口饮水困难,使本来缺水的山西环境受到进一步破坏.另外每生产1t煤炭环境损失9元,生产1t焦炭环境损失21元.仅此3项造成的环境代价转移近20a就达500亿元.其他还有废水、烟尘等对全省的影响,而相当部分治理费用(事实上并未治理)并未计入成本.2.2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模式从广义资源的角度讲,除煤炭外在矿区范围内的地下水,煤层内所涵的瓦斯,土地以至于煤研石以及在煤层附近的其他矿床都应该是经营这个矿区的开发对象(视为资源)而加以利用.我国绝大多数煤矿生产是在生产成本不完全,环境治理相关费用支付不全(如矿产资源费以及植被恢复,地面塌陷与水损失污染治理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基于对绿色GDP的考虑,必须正视资源环境成本,有的地区已经提出要求对资源与环境损失进行补偿.因此要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其技术途径有[1]:1)实施保水开采技术进行水资源保护;2)实施充填与条带开采技术(塌陷区治理-土地复垦)保护地表建筑物;3)实施少出矸石技术(煤层巷道支护,矸石井下充填),或者研石地面利用(制砖,作复垦材料等);4)全面实施瓦斯抽放—实现煤与瓦斯共采技术;5)地下气化技术.其中,资源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的重点是:东部地区建筑物下采煤,开采对土地的保护;中西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保水采煤与土地保护;高瓦斯矿井抽采瓦斯及其利用技术;矿井矸石利用技术.事实上由于各个矿区不一样,因而应形成各自的绿色开采模式.2.3岩层运动的关键层理论的应用开采的环境问题都由于采动所引起,因此与开采后造成的岩层运动有关(岩体不破坏上述问题都不会发生).岩层运动的关键层理论可以帮助认识开采后岩层节理裂隙场以及离层的发育状态及位置、地表沉陷、瓦斯与地下水在裂隙岩体内的渗流规律等[3-5].由于开采后岩层运动形成了新的裂隙场,利用它可以寻找瓦斯的积聚带,可以获得水的流向及积聚处.2.3.1在煤与瓦斯共采中的应用1)实施了大面积抽放淮北芦岭矿8煤采空区卸压瓦斯方案,解决了8煤顶分层回采面瓦斯超限问题,抽出了大量可用瓦斯.2)揭示了阳泉15煤综放面岩层移动对邻近层瓦斯涌出的影响规律,提出并实施了阳泉矿区15煤综放面上邻近层卸压瓦斯高抽巷布置优化方案及初采期瓦斯超限治理方案.3)在淮北桃园矿开展了地面钻井抽放上覆远距离煤层卸压瓦斯的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上覆远距离煤层卸压瓦斯可通过“O"形圈大面积抽放出来.4)淮南矿区在潘一矿和潘三矿顶板岩层进行“环”形圈抽放瓦斯纯量达19-20M³/min,抽放率达48%以上,并利用瓦斯进行发电.2.3.2在保护水资源方面的应用1)防止溃水是从安全考虑,原来研究的开采形成的“三带”及其计算公式都是从安全开采总结的经验算法,它不适用于保水开采;保水开采必须研究开采后岩层运动对水文地质变化的影响.2)在我国西北地区必须研究所开采的岩层是否有隔水带,开采对地下水的破坏形成的漏斗以及在降雨水后的恢复过程,也就是开采对隔水带的破坏与重新恢复的条件.开采对岩层裂隙以及地形的改变,由此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迁流的影响,甚至要研究再造隔水带的可能.3)依此理论有助于明晰地下水是全部流失还是保存在更深的岩层内形成地下水库而后再利用.3煤炭生产的高产高效3.1国有重点煤矿的高产高效全国极少数矿井已建成世界一流的高产高效矿井,为煤炭工业作出了榜样.1)神东矿区所属矿井,其中大柳塔矿2004年两井两面生产原煤2151万t,全矿共481人,全员工效136.12t/工,回采工效700.65t/工.2005年4月,全矿区创出月产原煤2209.85万t的新记录,其中4月23日创出日产原煤8.69万t的新记录.年产1000万t,定员100人的神东哈拉沟煤矿已投入试生产.矿井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没有岗位工,全部实现巡回检查一名调度就能控制井下运输、通风供电等各大生产系统.2)山西将建成1500万t/a矿井3对,其中大同塔山矿定员600人.3)潞安王庄煤矿4326放顶煤工作面,最高月产量达35.3万t.潞安矿业集团2003年产量1700万t,原煤生产工效13.484t/工.4)充州东滩煤矿将年产原煤800万t,一井一放顶煤工作面,年产600万t,回采工效300t/工,原煤生产工效18-20t/工.薄煤层开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辽宁铁法煤业集团开发的薄煤层高产高效自动化工作面,采用刨煤机获得成功.使用了国产的液压支架,德国DBT公司生产的刨煤机和电液控制系统,在煤厚1.5m时平均日产3712t,最高达6480t,生产能力可达120-150万t/a.枣庄田陈煤矿用国产综采设备开采1.1m的煤层,最高日产达3504t,基本达到了年产百万吨的能力.新汉对薄煤层进行了钻采法试验,取得一定成效.显然,由于煤矿条件有很大差别,因此要使矿山开采健康发展,必须要有矿山机械制造业作为坚强的基础.而目前是远不能满足的.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