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摘要: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高层住宅建筑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土地的紧张和居住问题,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
为改善高层住宅的施工质量和寿命,需要对其结构设计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充分把握各方面的设计要点,保证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引言: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与地的矛盾。
提高高层建筑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要使高层建筑的各种功能得到有效利用,需要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要点进行全面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效果。
一、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一)建筑形态问题本文对近几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的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技术已趋于完善,但其在设计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所以在高层住宅设计中,其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地创新,力求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然而,就一般的高层住宅而言,出于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原因,其设计思想大致相同,因此市场上的住宅建筑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其次,我国的高层住宅建筑中,在追求新颖的立面形象设计的同时应兼顾平面功能的合理性,避免因过度考虑立面效果而牺牲使用功能的情况。
比如,为了建筑体形规整,会出现暗房间、空间不通透、开间进深不协调等问题。
图1 某住宅项目形态图2 某高层住宅形态(二)户型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居民的总体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使生活费用有所增加,因而城镇居民的CPI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在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造成了高层建筑中的大面积户型,超过了一般城市居民的可负担范围。
据调查数据,现阶段国内城镇居民中约有60%能承受90平米及以下的住宅,而有能力购买90平米以上住宅的居民不到20%。
高层住宅施工室外设计方案

高层住宅施工室外设计方案高层住宅的室外设计方案对于楼盘的整体美观度和视觉效果至关重要。
一个精心设计的室外环境可以为住户提供愉悦的居住体验,并为社区增添活力和吸引力。
本文将针对高层住宅的施工室外设计,从园林景观、绿化、硬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园林景观设计高层住宅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楼盘的整体规划和定位。
首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优雅的入口花园来迎接来访者,它可以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花坛、喷泉或者迎宾雕塑。
其次,私人花园和公共花园为住户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场所,可以设计一些座椅和休息区,供住户使用。
此外,还可以在园区中设置步行道、健身器材或儿童游乐设施,满足住户的不同需求。
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色,以提升住户的居住质量。
2. 绿化设计绿化是高层住宅室外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绿化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并且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在高层住宅的绿化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四季景观的植物,以确保年轻的颜色和花期变化,让住户每个季节都能欣赏不同的景色。
可以围绕建筑物种植花灌木和草坪,使整个住宅区域呈现出和谐的自然景观。
此外,考虑到住户的私密性和室外活动的需求,可以设置一些高低错落的绿化带,以遮挡住户的视线和增加空间感。
3. 硬景设计硬景包括建筑物外立面、道路、广场等,对于高层住宅的室外设计而言同样重要。
建筑物外立面可以选择具有现代感和艺术感的材料和设计,如玻璃幕墙、金属饰板等,以突出楼盘的品质和个性。
道路和广场的设计要考虑到交通流线和人员活动的便利性,可以采用曲线形状、石材铺装等手法,增加空间的动感和视觉效果。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艺术雕塑、水景等装饰物,使硬景与园林景观和绿化相融合,营造出高层住宅独特的外貌和氛围。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的施工室外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园林景观、绿化、硬景等多个方面。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可以打造一个美观、宜居的居住环境,提升住户的居住体验和生活品质。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细节,与开发商和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可实施性。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建筑设计不合理:可能存在结构分布不均匀、楼板大小不一致等问题,导致整体结构不稳定。
解决办法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结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比如采用对称结构和等跨结构等。
2. 抗震设计不完善:高层住宅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容易受到严重破坏。
解决办法是加强抗震设计,采用抗震墙、剪力墙等结构措施,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
3. 竖向承载能力不足:高层住宅建筑存在较大的自重荷载和使用荷载,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解决办法是合理设置柱网和采用高强度的材料,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并进行承载能力计算和验证。
4. 梁柱布局不合理:梁柱布局对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有重要影响。
解决办法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梁柱布局,避免悬挑、短柱等设计缺陷。
5. 高层结构的温度变化影响:高层住宅建筑由于高度较大,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导致结构产生应力、变形等问题。
解决办法是通过合理的温度控制措施,如设置伸缩缝、使用隔热材料等,减小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6. 施工技术问题: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存在一定的困难性,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解决办法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监督,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7. 管道布置和预留不合理:高层住宅建筑的水、电、气等管道布置不合理或者预留不当,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解决办法是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管道布置和预留要求,合理安排管道的走向和通道的位置,确保结构和管道的协调。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工程师和设计师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特点、使用功能和环境条件,并依据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确定解决方案,以确保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论文六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急剧上升,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愈加明显,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开发商开始将目光投向高层建筑。
近年来,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得到广泛应用,它即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也实现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本文主要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用以提高高层建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复杂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1引言随着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政府对高层建筑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建筑结构的持久性、可靠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进行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结合建筑物的形态特征、功能需要等进行,为提高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做铺垫。
2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2.1重力荷载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具有特殊性,不仅建筑高度不可比拟,还需要面临重力荷载的挑战。
特别是随着建筑高度不断攀升,地面受力与重力荷载会逐渐上升,在力的作用下墙上的轴压力与竖向构件柱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从而加大超高层建筑的困难性。
其次,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水平位移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的矛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楼层越高风效应就越大,在风的作用下其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就越高,由此自然风效应对超高层建筑产生的作用效应就更大。
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结构自重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它关乎建筑物的稳定性。
而结构自重与重心位置相关,随着建筑楼层不断升高其重心位置随之升高,从而结构自重不断加大,成为强力作用下的薄弱环节,比如地震等。
2.2风振加速度风力大小与建设楼层的高低相关,通常楼层越高其风力效果越强,因此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风力作用特别显著。
但是,人们对风作用的舒适度有一定的感知,若风振作用过强则会令人产生不适感,从而降低居住品质。
高层住宅套型设计方案探析——以一组合套型设计为例

高层住宅套型设计方案探析——以一组合套型设计为例
王雪英;许东;丁波
【期刊名称】《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0)003
【摘要】当前房地产市场上,住宅套型设计良莠不齐,通过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高层住宅组合套型的剖析,针对该套型设计存在的问题,在保持套型面积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方案进行了方案优化设计,并对两套型方案加以比较,以此强调住宅设计需要"以人为本",加强套型的细节设计以提高住宅套型设计的真正品质.
【总页数】3页(P165-167)
【作者】王雪英;许东;丁波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辽宁,锦州,121001;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辽宁,锦州,121001;辽宁省锦州市教育局基建办,辽宁,锦
州,1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
【相关文献】
1.公共租赁房宿舍型及单居套型设计浅析——以内廊式布局公寓楼设计为例 [J], 金向前;陈楠
2.我国高层住宅套型设计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J], 卓刚
3.基于组合赋权法的高层住宅开发风险评价模型——以新疆北部地区为例 [J], 段静蓉; 王蕾; 黄伟华; 刘群英
4.基于老人群体行为理论的精神养老居住空间探索--以三代混居适老性公寓套型设计为例 [J], 王碧宁;董成艳子;杜姝玲;朱忆宁
5.西安地区适合居家养老住宅套型设计研究——以兰蒂斯城住宅区为例 [J], 魏舒乐;刘启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层住宅核心筒探讨

高层住宅核心筒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高层住宅的设计中,核心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的结构安全、交通组织,还影响着居民的使用体验和生活质量。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高层住宅核心筒的相关内容。
高层住宅核心筒,简单来说,就是位于建筑中央或靠近中央的垂直交通和服务空间的集合体。
它通常包含了楼梯、电梯、管道井、通风井、电气井等设施,以及部分公共区域,如走廊、前室等。
从结构角度来看,核心筒在高层住宅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它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合理设计的核心筒可以使建筑物在遭遇自然灾害时保持稳固,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
为了达到良好的结构性能,核心筒的墙体往往具有较大的厚度和较高的强度,其布局也需要经过精心的计算和规划。
在交通组织方面,核心筒内的电梯和楼梯是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
电梯的数量和速度需要根据楼层的高度、户数以及人流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层数越高、户数越多,所需的电梯数量也就越多,速度也要求更快,以减少居民等待的时间。
同时,楼梯作为紧急疏散通道,其宽度和数量也必须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居民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管道井和通风井是核心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管道井用于布置给排水管道、暖气管道、燃气管道等,使这些管道能够有序地贯穿整个建筑,为居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
通风井则负责为建筑内部提供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电气井则用于敷设电线电缆,保障电力的供应和分配。
核心筒的布局对居民的使用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合理的核心筒布局应该尽量减少公共区域的面积,提高得房率,同时又要保证公共区域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例如,走廊的宽度不宜过窄,以免影响居民的通行和搬运家具等物品。
前室的面积要适中,既要满足消防要求,又不能过于浪费空间。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核心筒与户型的关系。
有些设计将核心筒与户型紧密结合,使户型更加规整,空间利用率更高;而有些设计则将核心筒独立出来,以获得更加灵活的户型布局。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案设计要点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案设计要点探讨摘要: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求从环境、空间、文化、效益等方面入手,以符合时代发展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社会资源的分配,改善人居环境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市民的居住需要。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理念,对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案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建筑方案;设计要点前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高层住宅建筑日益增多,基于市场与时代的发展趋势,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必须从整体户型设计方面做到人性化、舒适化、合理化等要求,以满足业主对高层建筑的要求。
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理念的分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需要以符合时代发展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社会资源的分配,改善人居环境的方向发展。
建筑空间是要把简单的平面序列组合成一个整体,空间不仅要容纳人,还要考虑不同的人在其中进行活动和社会交往。
空间若要体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建筑设计中必须体现出其文化观念,也要结合工程科技与造型艺术,体现出时代和民族的特征,并与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使一座建筑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建筑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效益,效益的核心是实用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2.1规范原则高层建筑设计规范分为推荐性和强制性两种,我国建筑中更多使用强制性规范,设计人员应根据法律和规定进行设计,如果设计人员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设计的后果则由设计人员承担,这就导致很多设计人员在建筑事故发生时,用设计规范来洗脱自己责任。
强制性的设计规范不能使设计人员灵活的应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利于设计人员创造性的发挥。
2.2安全原则高层建筑设计应树立安全观念,充分重视建筑消防设计,从防、堵、灭、逃、救几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
不但注重单体建筑消防设施、通道、防护距离的设计,还要注重居住区消防设施配套设计,相关专业密切配合设计出安全、可靠、合理的消防系统。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及方法 姚志凌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及方法姚志凌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发展,基本的生活保障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舒适度、健康化成为新方向。
在城市化进程中,高层住宅小区建设成为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已经被广泛用于城市住宅建设中。
但是,高层住宅小区建筑无论是设计构思还是施工技术都存在一定难度。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制定灵活有效的设计方法,为高层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方法引言:由于人们对生活环境和水平要求的提高,在选购住宅时不仅会考虑房屋结构,还会关注小区环境、周边配套设施等等。
随着这样购房趋势的变化,传统的住宅小区设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这也是导致部分楼盘销量不好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完善建筑设计构思,如何制定更好地设计方案,成为高层住宅小区发展的重点。
一、高层住宅小区建筑的设计理念(一)生态环境设计理念随着生态经济理念的深入,人们对绿色生态、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人们也意识到生态环境对身心健康作用。
因此,在城市高层住宅小区设计中,应该坚持生态化原则,倡导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设计原则,将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循环利用等内容融入设计内容中,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个性化的风格特征。
但是,在当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中,大部分都缺少生态环境内容设计,营造出“城市喧哗”的生活氛围,无法实现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体验,影响了高层小区的社会价值。
只有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才能改善当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现状,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进而提升建筑楼盘的市场竞争力。
(二)环境资源共享设计理念“共享”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门话题,共享经济、共享资源是紧跟时代发展的先进理念。
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坚持住宅环境资源共享理念,可以缓解城市土地紧缺的局面,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也提高了住宅建筑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构建出性价比高的住宅环境资源,保障业主的居住体验。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手册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手册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人们居住的重要选择。
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不仅关乎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的景观和生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打造舒适、安全、美观且节能环保的高层住宅,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
一、选址与规划高层住宅的选址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交通便利性,靠近主要道路、公交站点或地铁站,方便居民出行。
其次,周边的配套设施要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此外,还应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风向、日照等自然因素。
在规划方面,要合理确定建筑的朝向和布局。
尽量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要考虑建筑之间的间距,避免相互遮挡,保证居民的视野和隐私。
二、建筑外观与造型高层住宅的外观不仅要美观大方,还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可以采用简洁流畅的线条,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展现出时尚与科技感。
色彩的搭配也很重要,要选择温和、舒适的色调,避免过于鲜艳或刺眼的颜色。
建筑造型可以多样化,但要注意整体的比例和尺度。
可以通过阳台、飘窗、屋顶花园等元素的设计,增加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户型设计户型设计是高层住宅建筑的核心之一。
要根据不同的居住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户型布局。
一般来说,客厅和卧室应尽量朝向南面,以获得充足的阳光。
厨房和卫生间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和异味。
房间的面积和比例要适中,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避免空间的浪费。
同时,要考虑动静分区,将活动区域(如客厅、餐厅)和休息区域(如卧室)分开,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四、交通与疏散设计高层住宅的交通设计包括垂直交通(电梯)和水平交通(走廊、楼梯)。
电梯的数量和速度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和居民数量合理确定,以保证居民的出行便捷。
疏散设计是关系到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要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楼梯,并保证楼梯的宽度和坡度符合规范要求。
高层建筑设计与规划的方法

高层建筑设计与规划的方法摘要:高层建筑设计规划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施工建设的基础保障,在当代高层建筑设计与规划过程中,设计师应结合城市环境与时代发展趋势,促进高层建筑与城市形象的有机融合,减少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破坏,全面优化高层建筑造型与风格,使高层建筑群体能充分融入城市体系。
本文将简单介绍高层建筑的概念,分层探讨高层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规划;方法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1.1水平荷载。
与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除要承受来自垂直方向的荷载外,还要承受地震和风力作用的水平荷载。
通常情况下,多层建筑在结构设计时会将设计点放在建筑物的竖向荷载上,水平荷载对多层建筑结构的影响较小,不是设计重点。
而在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上,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荷载都会对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二者相较下,水平荷载对高层建筑的影响要大于竖向荷载。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将侧重点放在水平荷载上。
1.2轴向变形。
针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其竖向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力,因而会导致梁柱在轴向出现较大的变形,进而导致连续梁形成更大的弯矩,减小支座在连续梁间的负弯矩值,加大跨中和端支座的正弯矩值和负弯矩值,并且通过对其纵向观察能够得知,其高度在纵向产生了较大的形变,同时,其中部、边部以及角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形变,因此导致其结构内力无法得到良好的分配,所以,需要根据轴向变形产生的影响,对相关构件进行慎重分析。
1.3建筑侧向位移。
高层建筑楼层数的增加,会导致高层建筑水平荷载作用力的增加,出现建筑侧向位移现象。
为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应结合高层建筑实际的楼层数,确定结构强度,确保结构方案具备一定的抗侧刚度,能够承受地震和风力作用带来的水平荷载,且在水平作用力下的建筑侧移距离不会超出既定范围。
2、高层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法2.1深度融入高层建筑设计理念。
优化高层建筑设计与规划方法,首先应深度融入高层建筑设计理念。
施工方案高层住宅的抗震与安全设计

施工方案高层住宅的抗震与安全设计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高层住宅的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常态。
然而,高层建筑面临着更高的抗震和安全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层住宅的抗震和安全设计方案。
一、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施工方应该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台风和地震等可能的自然灾害。
此外,施工方还应该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以了解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和土壤条件,从而设计出适应当地条件的抗震方案。
二、结构设计1. 基础设计:高层住宅的抗震设计的核心是基础设计。
施工方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荷载,确定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尺寸,并做好地基处理工作,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 结构系统:高层住宅的结构系统应选择适应高层建筑的特点的设计方案,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悬挂系统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抗震措施:施工方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例如,采用抗震隔震系统、加固设计等,以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三、建造过程1. 施工材料:高层住宅的建造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
施工方应确保材料的合理搭配和质量可靠,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2. 施工质量:施工方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安全管理:施工方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的设置以及建筑工地的安全监控等。
通过全面的安全管理,提高工人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水平。
四、使用阶段1. 定期检测维护:为确保高层住宅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方应定期进行建筑物的结构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2. 灾害预防措施:施工方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应急预案,并设置适当的灾害预防和撤离设施,以提供居民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的抗震与安全设计需要从规划阶段开始,结合地理和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设计,并在建造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和进行安全管理。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安全性提升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安全性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住宅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建筑高度增加、复杂的施工技术和各种隐患的存在,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安全性提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旨在提升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安全性的措施。
一、优化整体建筑结构设计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安全性首先取决于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设计师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力学特性和地理环境等因素,采用现代化的CAD技术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
同时,合理选择材料,确保结构的强度和抗震能力,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二、加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安全性不仅仅在于设计阶段,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质量控制同样重要。
建筑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各项施工工艺符合要求。
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质量监督和检验,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三、完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设计高层住宅因其建筑高度较大,火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因此,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应合理布置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
建筑物内应设置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配备足够数量和规格的灭火器材。
同时,合理设置逃生通道、疏散楼梯和安全门,并确保其通畅和安全。
四、加强地基处理和地震防护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安全性。
在设计阶段,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和可靠。
同时,考虑到地震的风险,应采取地震防护措施,例如采用橡胶隔震器、加固结构等,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五、加强安全培训和管理为了确保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培训和管理。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
同时,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六、科学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不断提升施工设计方案的安全性。
山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方案探讨

山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方案探讨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很多人涌入城市,这意味着所需住房面积急剧增加。
此外,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不足,建筑业普遍选择在山区修建住宅。
因此,山区高层住宅的设计已成为建筑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章探讨了山地高层建筑住宅设计的要点,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价值。
关键词:山地;高层建筑;建筑设计;设计方案;房屋住宅前言近年来,最受欢迎的行业是房地产业,与之关联度最高的建筑业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它也在全面发展,其中,山区高层建筑异军突起,受到建筑企业、设计单位的青睐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但是,从它的名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山区高层建筑的主要施工地点是山区,这意味着建筑施工的客观环境不同于一般建筑。
山区自然条件比一般平地复杂多变。
它将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的更多影响和限制,另外,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也是一般高层建筑所无法比拟的,综合山与高层两个方面的因素,对山区高层住宅设计技术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建筑设计师的水平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要提高,在设计建筑时,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分析具体问题,充分结合山区自然条件,设计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为了安全起见,应该有几套备用计划,山区高层住宅如果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将给建设单位带来更丰厚的利润,促进建设单位健康、可持续、长远的发展。
一、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与思想针对山区建筑高层住宅设计时,设计者在设计理念上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或趋势:(1)山区高层建筑的施工环境非常特殊,山区地形、气候、气温条件比较特殊,因此,在设计山区高层建筑时,设计技术人员不能任意主观臆断,他们必须考虑山区的一切条件,包括地质、地形、气候、气温、河流水源等,住宅设计与山地自然条件、自然景观的关系是完全统一的。
山区有山区的优势,山地景观是其自身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山地居住建筑设计不应忽视山地景观。
建筑与景观应相互结合、相互映衬,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成本控制策略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成本控制策略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发展的推进,高层住宅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高层住宅的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成本控制策略。
一、节约材料成本1.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在高层住宅的施工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考虑使用质量好、性能优良且价格适中的材料。
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谈判,可以争取到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2. 减少浪费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材料的浪费。
例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尺寸进行切割和使用材料,避免过量使用或无谓浪费。
二、提高施工效率1. 合理组织施工进度通过合理组织施工进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从而减少人工成本。
2. 自动化施工设备的应用在高层住宅施工中,应大力推广和使用自动化的施工设备,如自动化搅拌机、自动化铺设设备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从而降低成本。
三、加强风险管理1. 提前识别风险在施工设计方案中,需要提前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可以减少因风险带来的额外成本。
2. 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后期维修和返工的成本。
通过严格的施工质量监督和检验,降低住宅的质量问题。
四、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1.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高层住宅施工中,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证人员的有效利用,并避免过多的人员浪费。
2. 培训和提升员工技能通过培训和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因员工操作不当而带来的成本。
五、优化设计方案1. 精简设计方案在高层住宅的施工设计中,要尽量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方案,因为一些复杂设计可能会增加施工成本。
2. 采用绿色设计在设计方案中,应优先考虑采用绿色设计,选择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提升住宅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六、合理采购1. 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在采购材料时,要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以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
高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关键要点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关键要点分析摘要:本文对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剖析,同时探讨了在规划与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元素,最后研究了如何优化现代高楼住宅区的建筑布局和设计。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规划;建筑设计随着可用的城市土地资源的逐渐减少,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已经从传统的平面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模式。
随着我国土地利用容积率的持续增长,为了满足高层住宅的全方位需求,如阳光、阳光、通风、绿化和停车等,高层住宅小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但是,现在我国的现代高楼住宅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主要过分强调空间的最优使用,完全忽略了高楼住宅的环境以及人性化的科学设计。
所以,通过深度地探索现代高层住宅小区的布局和设计,将为推动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向着更加人文的方向前进提供极其关键的引领。
1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1.1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建筑工程时,首先要优先考虑建筑物是否能够坚守以人为核心的基础设计理念,是否能够全面地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居住需求。
在规划设计大型住宅建设工程时,设计人员一定要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求思考如何将小区的总体建筑设计变得更具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此外,还要针对居民社区的公共生活服务场所以及公用设备的服务设计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为所有的住宅社区成员创造一个更加宜人、健康的公共生活环境。
另外,在设计和规划住宅区的内部建筑环境时,设计师不仅要全面考虑现阶段居民的基础生活需求,还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为未来的改造和升级提供充足的发展机会。
1.2提供宜人的社区休闲和休息空间在构思和设计大型住宅小区以及其建筑的时,设计师们也需要高度重视对全局生活空间的统筹规划,展示出生活空间的多元化功能和灵活性,特别是在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一定需要确保空间设计的科学和合理,同时也需要强调空间设计的功能差异,让居民在这个空间里可以体验到居住和休闲的各种乐趣。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天然采光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天然采光高层住宅的天然采光在设计方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充足的自然光线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节约能源,并且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中可采用的天然采光方法。
一、立面设计高层住宅的立面设计应该考虑到充分利用自然光线的效果。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窗户尺寸和位置,以确保室内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然光线。
其次,可以考虑采用反射镜或者光学玻璃来增加阳光的进入量,使得楼内的每个角落都能够享受到自然光线的照射。
同时,结合建筑形态和朝向,合理设计阳台或者凸窗,以增加窗户的总面积,进而增加室内的采光效果。
二、采光天井设计采光天井是一种常用的高层住宅天然采光设计方案。
通过在建筑中设置中庭或者天井,可以将天空中的自然光线引入到住宅的内部。
这种设计方法既能够增加采光面积,还能够有效地增加室内的通风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和周围环境结构,调整天井的尺寸和位置,以确保采光效果的最大化。
三、采用透明隔断在高层住宅的内部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采用透明隔断来提高天然采光的效果。
例如,可以使用玻璃隔断来分割空间,这样就能够在保持室内通透性的同时,将阳光引入到更多的角落。
此外,在公共区域或者走廊的设计中,可以选择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来构建分隔,以使得阳光能够透过隔断射入到室内。
四、利用天窗和天顶天窗和天顶是高层住宅中常见的天然采光设计元素。
通过在屋顶上设置天窗或者天顶,可以让更多的阳光进入到室内。
天窗可以设置在楼房的顶层或者中庭位置,而天顶则可以在楼房的中间部分设置。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采光面积,还能够在室内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五、绿化带和庭院设计绿化带和庭院设计也是一种有效提高高层住宅天然采光效果的方法。
通过在建筑周围或者屋顶设置绿化带和庭院,可以引入大量的植被和阳光。
这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增加室内的采光量。
同时,绿化带和庭院还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公共空间设计

高层住宅施工设计方案的公共空间设计高层住宅的公共空间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与社区的整体形象和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合理、科学、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设计方案对于高层住宅的施工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层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并提出一种具体的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则1. 空间流线在高层住宅公共区域的设计中,空间流线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的流线设计可以使居民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更加方便快捷。
设计师需要考虑居民的行走路径,确保公共空间之间的联通性和连贯性。
同时,还要注重安全性,合理设置应急出口和安全通道。
2. 功能分区根据高层住宅的实际使用需求,设计师应将公共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
例如,可以根据不同功能设立接待区、休闲区、运动区、儿童活动区等,使不同年龄层次和需求的居民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
此外,要确保功能分区之间的流线自然流畅,方便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光线与采光合理的光线和采光设计是高层住宅公共空间的重要方面。
设计师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尽可能让阳光和自然景观进入到公共空间中,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大面积的窗户或采用采光井等方式,增加采光面积。
4. 材质选用公共空间的材质选用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观感和品质。
设计师应选择耐磨、易清洁、环保的材料,并考虑材质的视觉效果和质感。
同时,还应注意材质的搭配与整体风格的协调,打造出具有美感和舒适感的公共空间。
二、具体设计方案基于上述设计原则,我们提出以下高层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案。
1. 接待区接待区是高层住宅公共空间的门面,也是居民和访客的第一印象。
我们可以在接待区设置舒适的休息区域和接待服务台,为居民和访客提供便利的咨询和接待服务。
在材质上,可以选择高质量的大理石或仿大理石材料,给人一种高档、大气的感觉。
2. 休闲区休闲区是居民活动、交流的重要场所。
我们可以设置舒适的沙发、茶几、书架等设施,供居民休息、阅读和社交。
10个经典案例带你一起分析高层结构设计难点

布置优化
通过调整剪力墙的厚度、间距和连梁 布置等方式,实现结构刚度的均匀分 布,减小扭转效应。
剪力墙连梁设计技巧
连梁作用
在剪力墙结构中,连梁作为连接 墙肢的重要构件,起到传递剪力、
协调变形的作用。
设计原则
连梁设计应遵循“强剪弱弯”的 原则,保证连梁在剪切破坏前具
抗震构造措施
采取加强节点、提高构件 延性等措施,提高结构的 整体抗震性能。
经验教训型时,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高度、地震作用等因素,
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抗震设计是关键
02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抗震设计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必
须予以充分重视。
精细化设计是趋势
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精细化设计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08
经典案例六至十概述及启示
案例六至十简介
案例七
某高层住宅楼,采用框架-剪 力墙结构,注重居住舒适度和 抗震性能。
案例九
某超高层塔楼,采用核心筒结 构,具有极高的建筑高度和复 杂的建筑形态。
案例六
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位于繁 华市区,集购物、办公、酒店 等功能于一体。
案例八
某高层公共建筑,大跨度空间 结构,对结构刚度和稳定性有 较高要求。
注重培养高层结构设计领域的人才队 伍,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 能力。
展望一
展望二
建议一
建议二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未来高 层结构设计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节 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高层结构设计领域的技术交流和 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 发展。
THANK YOU
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与设计分析

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与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土地使用的需求愈加紧迫,建筑也开始向垂直方向发展。
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为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选择,同时也为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承重结构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核心,因此它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的设计分析。
一、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类型超高层建筑的承重结构主要分为框架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四种类型。
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
该结构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框架所组成,结构柱、横梁和地基等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承受建筑自重及外部荷载,为高层建筑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
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层住宅、办公楼等建筑,其设计方法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具有很高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2. 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由圆形或方形钢管和混凝土组成的结构,其承载能力较强,抗震能力好。
钢管混凝土结构可以与框架结构形成混合结构,以适应不同建筑的设计要求。
3. 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其结构轻巧,操作方便,施工速度较快,且易于拆除和重建。
钢结构的使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比如桥梁、体育馆、展览馆等等。
4.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类型。
其核心部分由混凝土构成,在核心周围设置框架结构或钢结构,在承受建筑自重及外部荷载的同时,为建筑提供强大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二、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荷载、受力特点、结构形式、结构件尺寸及材料,以及结构施工方式等。
1. 荷载荷载是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的基础。
建筑的自重、住户或办公人员等的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都是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荷载,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荷载合理确定建筑的承载能力。
2. 受力特点超高层建筑承重结构受力特点和受力形式是构造设计方案的基础,这是因为建筑的承重远远超出了其重量所需要承受的荷载。
如何做高层民用建筑施工方案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施工方案设计一、前期准备阶段在进行高层民用建筑施工方案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项目可行性、制定施工计划、进行设计评审、确定施工方案等工作。
在确定施工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结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高标准完成。
二、建设规划设计阶段1. 确定建筑总体规划: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用地规划、规划要求和业主要求,确定建筑物的总体规划,包括建筑总高度、建筑占地面积、建筑体量等关键参数。
2. 确定建筑结构类型: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建筑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等。
3. 确定建筑施工工艺:根据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物的特点,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等。
4. 确定建筑施工周期: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复杂程度、施工工艺的要求和施工资源的情况,确定建筑施工周期,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5. 制定建筑施工预算:根据建筑物的施工需求和要求,制定建筑施工预算,明确工程成本和资金需求。
6. 制定建筑施工安全计划: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施工的风险和施工现场的情况,制定建筑施工安全计划,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7. 确定建筑质量控制措施: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质量标准,确定建筑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合格。
8. 制定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物的施工需求和工程规模,制定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组织结构和施工管理要求。
三、施工方案设计1. 基础工程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地基处理方法、基础结构类型和基础施工工艺,保证建筑物的基础质量和稳定性。
2. 主体结构设计:确定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类型、结构参数和结构施工工艺,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3. 外立面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外立面材料、外立面结构和外立面施工工艺,保证建筑物的外观美观和气密性。
4. 室内装饰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室内装饰材料、室内装饰结构和室内装饰施工工艺,保证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舒适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某工程实例,针对其建筑方案设计中相关要点进行分析,主要从住宅建筑设计的功能、套型、内部空间设计、造型设计及环境、生态、人文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不断地提高建筑方案设计水平及创造出生态型的建筑作品,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层住宅功能设计套型设计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建设项目用地南侧九栋高层住宅楼,设计总建筑面积61193.8㎡;地下汽车库一层,地上住宅楼十八层。
地下一层车库层高为5.0米,住宅首层层高4.45米,二层以上住宅层高3.0米,建筑总高度55.45米。
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如图1。
图1建筑总规划图
2 建筑空间布局
(1)建筑主要为高层,建筑布置的南北向和东西向间距较大,这样有利于小区的日照。
另外,建筑空间布置的不规则,形成韵律和变化,不仅美化城市的环境,而且满足小区景观的视线要求。
(2)建筑户型的选用体现多样性原则,满足市场需求。
两梯四户的标准层平面有3类,共12种户型平面,面积从每户80㎡的两
房两厅到130㎡的三房两厅两卫不等;另外,两梯两户的标准层平面有2类,共6种户型平面,面积从160㎡的三房两厅到290㎡的五房两厅不等。
(3)建筑朝向以南北向为主,建筑南北排间距较宽,最大近130m,充分满足住宅私密性的要求,有效避免了相互间对视。
3 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是住宅设计根本的着手点。
住宅内不同功能的空间在布置上应紧凑合理,交通联系应方便简捷,又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各得其所。
住宅内使用功能有二个分区:一是公共活动区(如起居室、餐厅、厨房)宜布置在住宅入口处,便于对外往来;二是私密休息区(如卧室、书房)应布置在住宅的深处,以保证个人行为的私密性不受外界影响。
这些分区各有明确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要正确处理这二个功能区的关系,满足各部分的功能要求,使之动静分区、公私分区、洁污分区,不致相互干扰,保障生活规律。
此外,在合理安排各部分功能的同时还要做到流线顺畅,交通面积紧凑集中。
4 套型设计
在建筑起居室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厅内设计不能有太多的门和洞口,否则不但会因没有足够长度的延续墙面影响家具布置,而且会因有人在厅内来回穿行而干扰会客、视听、休闲等公共性活动。
由于厅内活动人数相对较多,又是家庭的聚焦点,所以还应有良好的日照和视域。
(2)卧室要设计低窗台凸窗,这样能够增大居室空间感,使阳
光更加充分,宽敞的窗台便于放置绿色植物,调节气候、扩大视野,使人感到温馨。
(3)厨卫设计应综合考虑操作顺序、设备安装、管线布置的要求,要有足够的面积和尺度以保证设备、家具合理配置的需要,此外还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直接采光。
卫生间应尽量做到浴、厕与洗漱、洗衣分离,以减少使用干扰。
阳台是人们接触室外空气阳光的主要活动场所,设计时应加大阳台进深,有利于进行健身活动。
厨房与餐厅要紧邻,端送菜肴和清洗餐具就会便捷。
5 外墙造型设计
外部造型的基本形态虽然取决于建筑平面的布局,但立面处理也很重要。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封闭阳台,从外立面看到的都是一串串玻璃匣子,生硬呆板,没有一点生气。
其实,针对住宅外立面造型处理的手法还是很多的,例如风格设计,颜色搭配和艺术装饰等等。
外墙面色彩合理搭配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才能营造出典雅优美
的感观效果。
本项目建筑外立面设计借鉴经典的简约欧式风格,整体以暖色调为主,外形线条挺拔流畅,不失自然。
屋顶、阳台、楼梯入口、窗台等可作为造型处理的重点,如利用阳台的凹凸、窗眉、腰线、屋顶造型等,都能产生很好的造型效果。
建筑外墙采用质轻高效的屋面保温材料和黄色外墙砖搭配晶莹剔透的玻璃材料,体现了城市现代居民的需求,住宅大部分均为南北朝向,体现安全高效与节能策略,见图2。
图2 建筑立面图
6 环境设计
人们在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心理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居住环境设计是提高居住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总平面布局,在总图设计时尽量避免外部空间的呆板划一,努力创造一个活泼生动、有机的外部空间;其次是环境设计,如何形成优美的户外环境。
这决不是单纯地种植花草可以做到的,而需要对住区环境进行系统而完整的专业景观设计。
6.1 生态设计
现在的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抛弃以往过分注重人工构筑物,过分重视建筑小品的传统,尽量提高绿化面积,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大气、防风、防尘、防噪的作用。
因此,本工程进行景观环境设计时,不仅设有平坦的草地,更有错落的灌木,在中心绿地区还植有挺拔高大的乔木。
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立足于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选择乔木,并对乔木、灌木、地被、草地的进行合理配比。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应做到疏密有致,通常在密处配置层次分明的植物,疏处保留完整的草坪,形成空间上的对比关系。
另外对于建筑角隅处的植物配置也需精心处理。
植物配置需充分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使住区环境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特点,不一定要做到四季有花可赏,但必须充分体现季节的特色,为人们创造出安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6.2 道路交通与竖向设计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
主要起到疏散居住区交通的功能,建筑居住区内采用外环交通系统,车辆进入小区后直接进入地下车库或通过外环交通系统到达各个地面停车位,车辆并不穿行居住区。
小区人行流线可分为绿地休闲步行系统及一般商业步行系统两部分,商业步行系统为小区外环沿商业道路系统与车道合用。
绿地休闲步行系统用于人们休闲漫步,从建筑出来经过中心绿地,走出小区主入口便可到达公园绿地。
本项目小区设有地下车库出入口,其中东侧出入口为商业停车主出入口,小区内部实现人车分流。
另外,道路设计本身也是构成居住区的一道风景线。
本工程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对道路的曲直、宽窄、分幅、绿化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比如,设置一定量的曲线形道路。
与直线型道路相比,曲线型道路所呈现的是不对称的画面构成,随着视点的移动景观逐渐展现出来,因此更具含蓄美,但过多的曲折变化反而会产生矫揉造作的感觉。
道路两边的植物通过合理巧妙的配景手法,或贴近密植形成林荫道,或远距种植形成有层次的缓坡。
6.3 人文设计
以人为本的思想需体现在社区人文环境上,需满足邻里交往、儿童教育、照顾老人和残疾人及保证社区安全等功能要求,并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习性和活动习惯而合理地配置场地设施,激发住户进行户外活动的兴趣,引导其生活方式向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本项目在外部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及残疾人皆宜的运动场地,如设有老年人锻炼场、残疾人专用场。
同时也考虑到青少年的
需求,配有小型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从而创造一个适合居民生活、休闲、社交的环境,使居民真正有一个舒适、轻松、愉悦的家。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应做到功能分区合理、室内交通便捷、干扰小,套型方便实用、灵活多样,空间利用充分,造型丰富有特点,居住环境舒适优美,更加人性化有归属领域感,从而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生态与节能为目标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智.浅谈当今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路[j].现代农业,2009.
[2]孙贵文,冯俊捧.新时期住宅设计的理念[j].科技资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