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三戒成语解释-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君子三戒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 • 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 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 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 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 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
疏通文意
评析: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 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 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 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 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 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 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
原
疏通文意
文 词 语
译
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 子路问成 人 。 子 曰 : 成人:德才兼 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的 “ 若 臧 武 仲 之 备的人。(完 智慧,孟公绰的不贪,卞庄子 知 , 公 绰 之 不 人) 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 欲,卞庄子之 勇 , 冉 求 之 艺 , 文:“纹”, 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 文 之 以 礼 乐 , 装饰。 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 亦可以为成人 然:指示代词, 矣 。 ” 曰 : “现在的完人哪里一定要这样 “ 今 之 成 人 者 这样。 何 必 然 ? 见 利 久要:旧约, 呢?见到利益能考虑该不该获 思义,见危授 要,通“约”。得,遇到危险肯献出生命,不 命,久要不忘 平 生 之 言 , 亦 平生之言:平 管过了多久都不忘平日的诺言, 可 以 为 成 人 时的诺言。 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完人了。” 矣。”
《三戒》译文及赏析(上课用)
柳宗元寓言《三戒》序【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译文】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
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个动物的故事,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写了这篇《三戒》。
【注释】恒:推:乘:逞:干:技:怒:窃:肆:暴:迨:永某氏之鼠【原文】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译文】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
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值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
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来不管。
(⑴永: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区。
⑵畏日:怕犯日忌。
旧时迷信,认为年月日辰都有凶吉,凶日要禁忌做某种事情,犯了就不祥。
⑶拘忌异甚:禁忌特别奇怪;禁忌迷信特别多。
⑷生岁直子:出生的年份正当农历子年。
生在子年的人,生肖属鼠。
直,通“值”,正当。
⑸子神:子的生肖神。
⑹僮:童仆,这里泛指仆人。
⑺仓廪(lǐn):粮仓。
庖厨:厨房。
⑻悉:全,都。
恣:放纵。
)【原文】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译文】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
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
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
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⑼椸(yí):衣架。
⑽累累:一个接一个。
兼行:并走。
三戒
• 《三戒》作为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的作品,除了 对麋、驴、鼠所代表的三种世态人情的揭露外,是 否还有其他感情在其中?
•
参考:有其他感情因素的存在。
解析:《三戒》重在对“依势以干非其类,出
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之辈进行揭露讽刺,以期
引起人们的警戒。但作为作者革新失败被贬之时的
作品,矛盾复杂的心态也不无流露。作品中隐晦地
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
夫!
• 黔驴技穷 :技:技能;穷:尽。 比喻有限的一 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 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 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 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 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 是可悲啊!
寓意
• 1.讥讽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 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表现出对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
无德的上层人物的批判;对身居皇位却不能惩恶扬
善、体察民情的皇帝的不满……正是在这种“主子”
的护佑下,鼠、麋之辈才得以猖獗一时,危害一方;
蠢驴之类,才得以身居高位,显赫一时。
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
“三戒” 。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
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
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
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 1.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 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 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
三戒
永: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畏日:怕犯日忌。 拘忌:拘泥于禁忌 生岁直子:出生的年份正当农历子年。直,通“值”,正当。 僮:童仆,这里泛指仆人。 仓廪庖厨:仓廪,粮仓。庖厨,厨房。 恣:放纵。 由是:于是。 椸:衣架。 率:都 昼累累与人兼行:累累,一个接一个。兼行,行走。 窃啮:偷咬东西。 阴类:在阴暗地方活动的东西。 假:借。阖:关闭。
敌人是谁,失去了警惕性,所以说它的死也是咎由自取。从这一点看, 作者是讽刺了那些依仗权势而作威作福的人
启示:我们不能因为有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失去了对危险的警惕 性,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2、从主人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主人的过度纵容,使麋 鹿得以养尊处优,使它失去了作为一只麋鹿应该具有的 对狗的警惕性,所以说麋麑之死也有主人的责任
课文分析
原文:【序】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 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 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 似其事,作《三戒》。
译文:【序】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 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 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 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 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 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 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 黔(qian):唐代黔中道,现为贵州省别称。 • 慭(yin)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 且:将要 • 荡倚冲冒:荡,冲撞。倚,挨近 • 虎因喜:因此 • 驴不胜怒:胜,承受 • 因跳踉大㘎(han):跳踉,腾跃的样子。㘎,吼叫。 • 形之庞也类有德:类,似乎,好像。德:道行
《黔之驴》写了徒有其表的蠢驴,讽刺了外强中干 的小人。“黔之驴”从外形看是个庞然大物,神气活 现,但它愚蠢无能的真相暴露后,便难逃死亡的命 运。这个形象讽刺了那些虚有其表而外强中干的人, 他们只能利用表面的强大吓唬别人一时,其结局是 可悲的。
小升初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律:年轻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除对女色的追求;等到壮年,血气正旺盛,要戒除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贪得无厌。
”【注释】1.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2. 三戒:指三种应当戒除的恶习。
3. 少之时:指年轻的时候。
4. 血气未定:指年轻人的血液和精力还没有稳定,容易冲动。
5. 色者:指女色,即对女子的美色。
6. 及其壮也:等到成年的时候。
7. 血气方刚:指成年人的血液和精力正旺盛,容易冲动。
8. 斗:指争斗,这里指争强好胜。
9. 及其老也:等到老年的时候。
10. 血气既衰:指老年人的血液和精力已经衰弱。
11. 得:指贪得无厌,这里指对财富和地位的不知足。
【译文分析】这段文言文出自《论语·季氏》,是孔子关于君子修养的一段论述。
孔子认为,君子在人生的三个阶段——年轻、壮年、老年,都应该有所戒除。
在年轻时,因为血气未定,容易受到女色的影响,所以要戒除对女色的追求;到了壮年,血气方刚,容易争强好胜,所以要戒除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衰,容易贪得无厌,所以要戒除贪得无厌的心态。
这段话强调了君子在不同人生阶段应有的修养和自律,是对君子品质的深刻描绘。
在当今社会,这段话依然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提醒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克制自己的欲望,以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总结】这段文言文简洁而深刻,通过孔子对君子三戒的论述,展现了君子在不同人生阶段应有的修养和自律。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当以此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三戒
一、【题解】这一组三篇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
题名“三戒”,可能是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意。
文前的小序,已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
作者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在当时很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普遍意义。
三篇寓言主题统一而又各自独立,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语言简炼而又刻划细致、传神,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正所谓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评柳氏寓言之语:“手写本事,神注言外”。
结合柳宗元的生平,读其《三戒》,我们便能品味出:麋之可怜,驴之可悲,永鼠之可憎!(总之,读完三则寓言,我们看到:麋是可怜的,驴是可悲的,而鼠是可恶的。
)二、《三戒》原文《三戒》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1],而乘物以逞[2],或依势以干非其类[3],出技以怒强[4],窃时以肆暴[5],然卒迨于祸[6]。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7],似其事,作[三戒》。
[1]推己之本,审察自己的实际能力。
推,推求。
[2]乘物以逞:依靠别的东西来逞强。
[3]干:触犯。
[4]怒:激怒。
[5]窃时:趁机。
肆暴:放肆地做坏事。
[6]迨[dài代)及,遭到。
[7]麋(mí迷):形体较大的一种鹿类动物。
译文: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
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赏析:作品集赏析编辑在《三戒》文首有一小序说明作者的写作意图,警戒那些“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世人。
常安认为:“麋不知彼,驴不知己,窃时肆暴,斯为鼠辈也”(《古文披金》卷十四)。
其一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三戒(柳宗元)
积久,犬皆如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 人意。麋麑稍 幼麋稍为长大后,却 大,忘己之麋 忘记了自己是麋类, 也,以为犬良 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 我友,抵触偃 伴,开始和狗嬉戏, 仆,益狎。犬 显得十分亲昵。狗因 畏主人,与之 为害怕主人,也就很 俯仰甚善,然 驯顺地和幼麋玩耍, 时啖其舌。 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
• 临江:唐县名,在今江西省清 江县。畋(tián田):打 猎。麑(ní 泥):鹿仔。怛 (dá达):恐吓。就:接近。 良:的确。抵触:用头角相抵 相触。偃:仰面卧倒。仆:俯 面卧倒。俯仰:低头和抬头。 啖(dàn但):吃,这里是 舔的意思。 狼藉:散乱。
《临江之麋》:写恃宠而骄的小 麋,鞭挞了依势放纵的奴才。 解析:麋因有主子的势力作仗恃, 在家犬面前放纵胡为,但一旦失 去主子之势,便被外犬吞食。作 者显然是以麋影射那些依仗主子 之势而恃宠放纵的奴才,讥讽他 们可怜的心态和可悲的命运。
《永某氏之鼠》写猖獗一时的恶鼠, 斥责了作威作福的人物。 解析:因“某氏”的庇护,老鼠作 恶,肆无忌惮;新房主的到来给了 它们致命一击,被彻底消灭。鼠的 这一形象无疑是影射那些在当政者 庇护纵容下为非作歹、危害社会的 小人,他们自以为“饱食而无祸”, 但只能逞恶一时,结果成为发臭的 腐尸。
• 蝜蝂,善负之虫也
• [唐]柳宗元 《三戒》 这一组三篇寓言,是作 者贬谪永州时所写。题名“三戒”, 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意。 作者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 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 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 讽刺,在当时很有现实的针对性和 普遍意义。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 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 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 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 似其事,作[三戒》。 推己之本,审察自己的实际能力。 推,推求。乘物以逞:依靠别的 东西来逞强。干:触犯。怒:激 怒。窃时:趁机。肆暴:放肆地 做坏事。迨,到,及,等到遭到
君子有“三戒”:戒色、戒斗、戒贪!
君子有“三戒”:戒色、戒斗、戒贪!《论语》:君子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从字面上看,孔子提出的“三戒”是针对少年、壮年、老年提出的,但这“三戒”对于身处不惑之年的男人们来说,更为重要。
孔子把他自己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即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顺,六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提到的四十不惑这个阶段,对于天底下所有的男人来说,都应当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人生时期。
一个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再接受十几年的职场磨练,到了四十岁的时候,生活已基本稳定了,事业也初步有成了,可以算得上人生比较得意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路走好了,可以再接再厉,为今后的人生辉煌打下更好的基础。
但如果这个时期把握不住,则将会前功尽弃、落迫余生。
因此在四十不惑的重要阶段,男人们必须谨记孔子的“三戒”忠告。
其一,戒之于斗。
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人人都想自己有一个好的前程,成为人中之龙。
但由于僧多粥少,越往高位机会越小,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攀到理想的最高处。
为了争夺更多资源的处置权,不少人往往会利令智昏,陷入无原则的权力斗争中去。
加之人过四十,正是血气方刚、春风得意时,更容易因为心气好胜而误入歧途。
今天你搞我,明天我搞你。
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白白地耗费在阴谋和诡计当中,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结果呢?一边是威风显赫的权力,一边是残缺不全的人格;一边是至高无尚的权力,一边是支离破碎的家庭;一边是令人羡慕的权力,一边是痛苦不堪的人生,我们到底是得还是失?权力可以带来威风,但带不来人们的赞誉。
权力可以带来金钱,但带不来幸福的生活。
权力可以带来美色,但带不来真正的爱情。
君子三立、三戒、三乐、三德、三畏、四不、五耻、九思
君子三立、三戒、三乐、三德、三畏、四不、五耻、九思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
虽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圣人、贤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于君子,然而圣贤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远而不易攀及,世间完人总是不多,因而一较普遍的、较易至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别值得注意与追求。
立德立功立言1、君子有三立:古人云君子三立:立德、立功(行)、立言。
立德,如果是一棵树,那他就是主干。
立功,如果是一棵树,他就是花和果实。
立言,如果是一棵树那他就是种子,传下去。
立德(做人),我想就是有比较高的道德修养,比较强的人格意识。
这是人生立命的最基本的东西。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立德”,就好像是一棵树的主干。
“立德”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
坚持学养和修养的递进,才能完成“立德”。
立功(做事),我想就是要用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来丰富、充实我们的人生。
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功”,就好比是一棵树的花与果。
刚才我讲立德是主干嘛,立功就是这棵树的花和果。
立言,我想就是要用我们自己的思想成果来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丰富我们人类的文明宝库。
“文章千古事”,思想的传递要靠文章。
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言”,就好比是一棵树的种子。
2、君子有三戒:孔子,在生活上主张,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句话清楚地指出了人们应按照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即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一样,养生方法就应有所区别。
青少年时期,由于发育不成熟,不能早婚,不能迷花恋蝶,沉迷于儿女之情。
中医历来反对贪色纵欲,主张节欲以养精,藏精而健身。
所以“戒之在色”,对“少之时,血气未足者”是大有裨益的。
中年时,是气刚任性、好胜善斗的年龄,所以应平心静气,和谐宽容,“戒之在斗”。
青少年三戒
青少年“三戒”迟雅《论语》有云:“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笔者借用这“三戒”之意,来谈一谈当今青少年为人处世中应该警戒的三个方面,因此,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定为《青少年“三戒”》。
一、戒完美主义周杰伦第一张专辑《JAY》中第二首歌曲叫做《完美主义》,其中有几句歌词是:你的完美主义太彻底,让我连恨都难以下笔,将真心抽离写成日记,像是一场默剧。
你的完美主义太彻底,分手的话像语言暴力,我已无能为力再提起,决定中断熟悉。
周杰伦歌词中所说的“完美主义”,是完美的意思。
通常心理学中所说的“完美主义”与周杰伦所唱的“完美主义”的含义不同。
心理学中,将“完美主义”定义为虚幻的另一个代名词。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就连科学赖以发展的公理,也总是有着某某假设,某某前提。
完美,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假想,却是促进古往今来世界上许多人的源源动力。
正因为有它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我们纷乱的社会才变得更加有序,我们才能被文明的铁臂推送向前。
然而,完美固然能某种程度上代表一种圣洁,但一个总是追求完美的完美主义者,便会对很多事物感到不满,因而对人对己对事物,总是挑剔,总是感到不如意,并因此痛苦不堪。
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因为世上本就无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完美主义者整天生活在挫折、失败和忿怒的心情之中而无法自拔。
完美主义者的特征之一是非常仔细地注意每一事物的细微之处,有时竟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由于他们的这种态度,使得他们在处世时显得十分严谨,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至少大致看来是完美的,自己的人格也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完美主义者不能忍受自己被他人忽略或看不起。
七年级语文教案:激发学生对修身养性、处世立身的思考,理解「君子有三戒」的内涵。
七年级语文教案:激发学生对修身养性、处世立身的思考,理解「君子有三戒」的内涵。
在古代中国,作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要做到三件事情,也即是「君子有三戒」。
这三戒是每个有心人都要持守的,也是每个学生都应该知晓的,因为它们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我们的修身养性、处世立身密切相关。
在本篇教案中,我们将激发学生对修身养性、处世立身的思考,并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君子有三戒」的内涵。
一、认识三戒什么是「君子有三戒」?这是一个有关于道德修养的话题,它在《论语·卫灵公》中被提及。
其中「君子」是指有德行和修养的人,「戒」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和坏习惯。
这三戒分别是「言,行,色戒」。
言戒就是说话要真实、直接、扎实,不说谎话或者说废话;行戒就是要做人诚实,不做出伪善的行为;色戒则是要端庄得体,不作出轻浮、不端的举止,要有好的仪态和风度。
二、了解三戒的内涵和涵义了解「君子有三戒」的内涵和涵义是学生理解该话题的关键,为了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深度思考,我们要让他们根据三戒的要求,逐一了解。
是言戒。
言语是我们相互交流的基本形式,而诚实、真实、扎实则是构建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基础。
现代社会,虚假、夸饰、美化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仅是人于人之间关系的断裂,也给我们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
是行戒。
做人应该说到做到,行动力是我们维护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没有行戒的人,很容易没有责任心,制造出许多的烦恼和不良后果。
是色戒。
举止端庄的人气质高雅,也能够让别人对我们产生好感知。
在人际交往中,许多人就会根据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来判断他们的品质。
需要注意每个人的言行举止,让自己成为给人以舒适感的一个人。
三、学习三戒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学习三戒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好处。
正如其本意所在,它以道德修养为基础,强调了一个人应该有诚信、有责任感、有自律能力、守规矩、奉公守法等正价值观。
这些正价值观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益处。
它能帮助我们积累和增强道德修养,并且在不断的提升中促进我们的成长。
君子三戒:《论语》中的修身之道
君子三戒:《论语》中的修身之道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儒学的核心思想源自《论语》,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把《论语》看成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事实上《论语》的核心在修身。
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应如何修身做了比较清晰的表述,并针对君子不同的人生阶段有重点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认为,君子一生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警戒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便要警戒,莫好胜喜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便要警戒,莫贪得无厌。
戒色从生理规律上讲,人之血气“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
”《论语》中所说的“少时戒色”是告诫血气为未定的年轻人应避免纵欲过度,不为中、老年留下身体方面的祸根。
很多令中、老年人苦不堪言的疾病都是青少年时纵欲过度而引起的。
孔子并非禁欲主义者,他只想告诉年轻人要懂得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做到“知止”。
回到当下,若从“知止”这个角度看,“戒色”恐怕就不仅仅是说给年轻人听的了。
孔子曾把自己的一生分成六个不同阶段,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按这个划分标准,我们当今社会的成功人士基本是在40岁到60岁这一档,事业稳步上升,有权、有钱、有地位,加之外部环境浮躁之风盛行,“小三”“二奶”屡见不鲜。
无论是官、商,还是普通人,因不知“戒色”而断送前程的不在少数,《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式的“成功者”更是“重灾区”。
所以,孔子的这段话不仅是在告诫年轻人,更是对中年人的一个提醒。
戒斗孔子所言“壮年戒斗”的“斗”并非仅指打架斗殴,更多指过分的争强斗胜之心。
虽然儒家一向主张积极入世,但同样也恪守“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
在孔子看来,人到壮年正是血气方刚、春风得意之时,很容易因为无节制的争强好胜而误入歧途。
5、君子三戒
思想观点
本课从仁和礼的角度,论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对待 富贵贫贱的态度。 (一)为人处世的态度:温、良、恭、俭、让 (二)对待富贵贫贱的态度:正当的方法(即“仁”)
(三)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标准:“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四)提出完人的标准: ①理想中的完人(智、仁、勇、才艺兼备而又具有礼乐修
养)。
原
文
疏通文意
思考:体会‚三戒‛内容,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三戒”是人生经验的总结:从人的成长来看,古今是一
样的,人都要经历成长、发展、成熟的阶段;从外部环境来看,现 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人的诱 惑性更大,不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很容易滑到损人害己的边缘。 少年之时,身体发育了,生理有需要,但心理不成熟,容易 纵情声色,因而要提醒自己,避免走上邪路,为成年后的发展打下 好的基础。 壮年时精力充沛,正是干事业的大好时机,可是容易逞一时 之勇闹事闯祸。 老年时如有一官在手,不加警惕就容易产生贪念并借机满足 贪欲。
语言归纳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不以其道得之(《论语· 君子三戒》)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2.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 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 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 君子三戒》)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论语》中关于君子有三戒的真实含义
《论语》中关于君子有三戒的真实含义【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万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出处】《论语》:季氏篇【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解读】在这里,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这三个方面以血气盈虚为依据进行划分,分别是戒色、戒斗、戒得。
这三戒针对的是人的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因而也可以看作人生三戒。
《淮南子.诠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生,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
”可以说,这是对孔子人生三戒思想的进一步阐述。
年轻的时候要戒色,是因为“血气未定',意思是说身心的发展都不儺全。
身体上,各个器官的发育不完全;心理上,识别能力和自制力还不够强大,往往会经不住诱惑,进而沉湎女色,伤害身体。
“戒色'中的色,主要是指女色。
少年时期,气血还不够充盈,好色纵欲,必然会严重损害身体儺康。
历史上,不少少年皇帝都是因为沉湎女色而早早驾崩的。
像明朝正德皇帝、清朝的咸丰皇帝,都是因年轻时纵欲过度,只活了30来岁。
当然,我们也可以对色扩大理解,将一切让人看了赏心悦目的东西都视为色,比如华丽的衣服、装饰、建筑、花鸟等。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好看的东西谁都喜欢,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好色要有节有制,不能沉迷其中。
人到中年要戒斗。
这里的斗也要作宽泛的理解,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打架斗殴,还应包括心理上的争强好胜,事事都要胜人一筹。
到了壮年,体魄强健,知识的积累已经基本完成,经验也相当丰富了,也有了相当的社会地位,因而就渐渐傲慢起来,喜欢处处争胜。
如果在官场,则喜欢排挤异己,争夺权势:如果在商场,则喜欢竞争于商战,热衷打压对手;如果在学术界,则容不得他人对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提出质疑。
张诒三《论语》“君子有三戒”章索解
张诒三《论语》“君子有三戒”章索解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以上一章,有几个关键字词,有的前人没有很好解释,有的是以往的解释尚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斟酌。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联系词语意义的历史层次、句法特点和文字形体讹变等因素,进行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血气“血气”一词,是本章议论的主题和关键,但是历来《论语》注本很少进行专门解释。
朱熹《论语集注》:“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
”[1]如此解释,未免玄虚。
今人典范的《论语》注本如杨伯峻《论语译注》和孙钦善《论语本解》的译文中,“血气”一词没有翻译,“血气”究竟何义,我们认为,尚有探讨和明确的必要。
《说文·皿部》:“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
”“血”的本义是祭祀时,盛在祭祀器皿里的血液,后来泛指人和动物的血液。
如《左传·成公二年》:“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由于生命的关键在于“血液”,所以“血”指生物的“生命、活力”,《论衡·论死》:“血者,生时之精气也。
”《说文·气部》:“云气也,象形。
”“气”本义是云气,引申指空气、气象等,也指人的生命体现:呼吸。
《礼记·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
”郑玄注:“气谓嘘吸出入也者。
”[2]由于“气”往往指一种不易把握的虚的东西,所以,“气”用于人,常常偏向于指人的精神方面。
《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他有“气质”“志气”“勇气”“傲气”“灵气”等词。
“血气”连用,是一个词组,“血”指生物的物质基础方面,可以理解为“生命和活力”,“气”倾向于指生物的精神方面,可以理解为“性情和精神”。
夏,楚子庚卒,楚子使薳子冯为令尹。
访于申叔豫,叔豫曰:“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
”遂以疾辞。
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
君子三戒ppt 粤教版
恭、俭、让以得之。 节俭、谦逊。
主动给他的呢?”子贡
夫子之求之也,其 其诸:大概、或者, 说:“老师是靠温良恭
诸异乎人之求之
俭让的态度而得到的, 表示不肯定的、揣测 (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
与?”
的语气。
求得的),但他求的方
乎:相当于“于”。 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
不同吧?”
思考:孔子“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在现代社会
词语
好:喜欢。 恶:厌恶。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 乡人都喜欢他,这个 人怎么样?”孔子说: “这还不能肯定。” 子贡又问孔子说: “全乡人都厌恶他, 这个人怎么样?”孔 子说:“这也是不能 肯定的。最好是全乡 的好人都喜欢他,全 乡的坏人都厌恶
他。”
疏通文意
评析: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 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 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 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 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
疏通文意
原文
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贫与贱,是人 之所恶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 名?君子无终食之 间违仁,造次必于 是,颠沛必于是。
其道:正当的方 法.其:指示代 词. 不处:不在一起, 不接受. 得之:应为“去之” 不去:不除掉,不 摆脱. 恶乎:于何,从哪 里,在哪方面. 终食之间:一顿饭 没吃完的时间,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有矛盾的,关键是在其间找到 平衡点,使自己既不会陷入遥不可及的幻想,又能为有 所追求而奋斗。说明孔子既注重理想,也看到现实,是 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疏通文意
三戒
三戒柳宗元解题:《三戒》是柳宗元作品中的名篇,作于被贬官永州之后。
当时作者经历了复杂的政治斗争,有了更加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切的人生体验,遂将其中足以训诫世人的现象,写成寓言,以示能劝诫。
本篇由《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组成。
篇名得于《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篇名隐含着君子不可不戒之意。
篇中借麋、驴、鼠之物,对社会上那些持宠而骄、貌似强大而内荏怯弱、窃时以肆暴,终至覆败的人们,进行了讽刺。
各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现实性。
寓言是由故事和教训(或道理)两部分组成。
中国古代寓言往往将丰富有劝诫意义的教训或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
本篇的要揭示的道理或教训,在序文中交代出来,即“不知推知已之本,而乘物以逞”,自致败亡。
也就是说,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任性妄为,凌蔑外物以逞志,结果自蹈祸难之中。
从古到今,行事不知推已之本的人不少见。
本篇寓意的普遍性,决定了它不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且具有久远的生命力。
其中《黔之驴》所形成的成语“黔驴技穷”,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习用。
寓言的特点,是不直接说出道理,而将道理才识寓于故事之中。
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在寓言中,故事和道理,必须切合无间,使人读其事即能得其理,以事圆理明为上乘。
本课的三则寓言,就是这样的上乘之作。
关于课文的阅读分析:小序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中的三物麋、驴、鼠是象征作者憎恶的人,题名三戒,意在揭露那个病态社会中的三种世态人情,起人们的警戒。
说说《临江之麋》的结构和寓意。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把它带回家饲养。
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翘着尾巴全来了,那个人非常恼火,愤怒地喝斥、吓唬那群狗。
从此,那人每天都抱着小麋鹿接近狗,经常给狗看,让狗不要乱动,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
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顺从主人的意愿了。
小麋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麋鹿,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一起顶撞翻滚,更加亲热了。
高三语文君子三戒
成名?君子无终食之
的名声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 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
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
颠沛必于是。
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
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讨论:孔子的“富贵观”是怎样的?在商品经济大潮冲 击下,我们应怎样来实现我们的 “富贵”?
孔子认为,富贵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同样贫贱是每个 人都讨厌的 。但是求富贵去贫贱,必须用正当的方 法,否则,宁可不要,这是仁的行为体现。相比之下, 仁德更重要,也就是他所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有矛盾的,关键是在其间找到 平衡点,使自己既不会陷入遥不可及的幻想,又能为有 所追求而奋斗。说明孔子既注重理想,也看到现实,是 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疏通文意
原文
词语
孔子曰:“君子有 刚:旺盛。 三戒:少之时,血 得:贪得。
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
刚,戒之在斗;及
其老也,血气既衰,
疏通文意
评析: 孔子理想中的完人,综合了孔子心
目中优秀人物的特点:有高度的智慧,有 廉洁正直的品德,勇敢的精神和超群的才 艺,再用礼乐去陶冶他的性情,就是“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也知道这样的 要求太高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难以达 到。
退而求其次,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完人:在利益的诱惑面前, 做到正直重义,符合道德情理;在危难之时,舍己为人, 有牺牲精神;不管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仍然守信用,去 实践自己的诺言。
疏通文意
原文
词语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 大人:身居高位的人。
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 狎:轻侮。
之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三戒成语解释|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成语】:君子三戒
【拼音】:jūn zǐ sān jiè
【简拼】:jzsj
【解释】:戒:戒规。
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出处】:《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这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顺接】:戒备森严戒奢以俭戒奢宁俭戒舟慈棹戒骄戒躁
【顺接】:垂堂之戒丁宁告戒丰屋之戒覆舟之戒覆车之戒后车之戒君子三戒累诫不戒
【逆接】:归遗细君国无二君琴挑文君如意郎君食子徇君万乘之君悮国欺君无父无君
【逆接】:君临万国君主专制君主政体君主立宪君举必书君仁臣直君侧之恶君前臣名
返回查字典首页
君子之交造句|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词语】:
君子之交
【拼音】:
[jūn zǐ zhī jiāo]
【释义】: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造句】:
1、谈友,君子之交,深刻之交都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也不乏那种用甜言蜜语搭建的友情,恰如空中楼阁般这是不安全不可靠的。
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辛弃疾
5、人的思想品德表现在各个方面,君子之交淡如水,便是革命者的崇高品德在交友往来中的具体体现。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
7、他俩虽是好朋友,来往却不多,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8、“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
9、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10、儿时的友情应该保持一辈子,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不需要通过物质做基础来开始和维持友情,更不需要相互有利益挂钩,不需要通过双赢来维持友情。
友情是默契而清淡的。
11、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1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澧。
1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15、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
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1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
17、你我情意深,不必虚伪往来,君子之交,清白如水,夫妻和睦,幸福暗生,关心细微,流露真情,真心真爱,相守一生。
愿你如意!
18、所谓君子之交谈如水。
一个把名缰利锁看得太重的人。
注定是不快乐的。
19、君子之交理应互相提携,建斗兄大才,小弟又怎么敢专美于前。
2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返回查字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