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必学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含注释)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三字经》、《论语》、《⽼⼦》这些国学经典你读了吗?下⽂是yjbys店铺为⼤家分享详细的初中必考100句国学经典名句,背下来,定让你受益匪浅! 《论语》 0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译⽂】孔⼦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来,不也很快乐吗?⼈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吗?” 02、⼦⽈:“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译⽂】孔⼦说:“君⼦饮⾷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那⾥去匡正⾃⼰,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 03、有⼦⽈:“礼之⽤,和为贵。
” 【译⽂】有⼦说:“礼的应⽤,以和谐最为重要。
” 04、⼦⽈:“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论语》 【译⽂】孔⼦说:“不怕别⼈不了解我,就怕⾃⼰不了解别⼈。
” 05、⼦⽈:“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矩。
”《论语》 【译⽂】孔⼦说:“我⼗五岁⽴志学习,三⼗岁⽴⾜于社会,四⼗把握了知识⽽不致疑惑,五⼗岁了解并顺应了⾃然规律,六⼗岁听到别⼈说话就能明辨是⾮真假,七⼗岁可以随⼼所欲,⼜不超出规矩。
” 06、⼦⽈:“君⼦周⽽不⽐,⼩⼈⽐⽽不周。
”《论语》 【译⽂】孔⼦说:“君⼦普遍地团结⼈⽽不相互勾结;⼩⼈相互勾结⽽不能普遍地团结⼈。
” 07、⼦⽈:“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论语》 【译⽂】孔⼦说:“只读书⽽不深⼊思索就会茫然⽆所知;只是空想⽽不读书就会产⽣疑惑。
” 0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论语》 【译⽂】孔⼦说:“看见贤德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就要反省⾃⼰。
” 09、⼦贡⽈:“君⼦之过也,如⽇⽉之⾷焉:过也,⼈皆见之;更也,⼈皆仰之。
”《论语》 【译⽂】⼦贡说:“君⼦的过错,就像⽇⾷和⽉⾷⼀样啊:有了过错,⼈⼈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都仰望着。
四年级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礼1、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大意:自己注意修养的人,人们不会不讲道理地对待他。
2、偷食苟得,不知廉耻。
大意:偷吃别人的东西,不正当地获得好处,是不知廉耻的。
3、宽则得众。
大意: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4、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大意:所谓礼,就是把自己的位置放低,而尊重他人。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大意:孝是天经地义的。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大意: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错了就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大意: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8、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大意:亲近靠向人学习知识,所以能使首先有所增长。
9、巧伪不如拙诚。
大意:巧妙的虚伪不如笨拙的真诚。
10、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大意:人有礼才能安稳,没有礼就危险了。
11、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大意:孔融四岁能把梨让给哥哥吃,善待兄长的道理应该先懂得。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成灰时“眼泪”才能滴干。
13、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
大意:用德行报答德行,那么人们就会受到行善的鼓励。
14、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
有德君子对人恭敬,对已自律,遇事谦让,以此来彰显礼的本质。
15、人能克已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大意:人能克制自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16、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
大意:用德行来回报仇怨,是爱惜自身的人。
17、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大意:一万个人齐心协力,那么就会打遍天下无敌手。
18、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大意:有仇的人应该和好,不应该继续结仇,要看前顾后。
19、爱人者,不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大意:关心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关爱;尊敬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20、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大意:做官的事情做好的,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
孩子必学会的100句国学经典名句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3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国学经典100句
国学经典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国学名句100条
国学名句100条国学名句100条,条条受益醒脑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
国学经典100句必背优化格式: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百句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名句,供您参考和背诵:1. 君子之道,暗而不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饱食终日,行不怠焉。
——《论语》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论语》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6.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7.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9. 躬行节俭,以养德性。
——《大学》10.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大学》11.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于所学,又智,矢不能穷也。
——《大学》1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13.人之相欺也,常无他故,惟以其所欲之事欺之耳。
——《中庸》1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中庸》15.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16. 心正则身修,道修则福生。
——《论衡》17. 虚心以待人,笃信以纳事。
——《论衡》18. 行己有恒,则无不利。
——《论衡》19. 不事邪门,则无危患。
——《论衡》20. 君子之学也,至于百家而不求我者,已矣夫!——《文子·报任安书序》21. 吾道一以贯之,不谓先王而后周、先秦而后法。
——《韩非子·劝学》22. 安能以蠡测海者,吾其旋涡也哉!——《韩非子·说林》23.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有之,以德行之,折简垂拱而天下治。
——《韩非子·五蠹》24.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取譬焉,犹言江河练与泥沙也。
——《管子·牧民》25. 取民以养国,不取国以养民。
——《管子·牧民》26.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管子·权修》27. 小不忍则乱大谋。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国学经典名句100句(含注释) 《三字经》、《论语》、《⽼⼦》这些国学经典你读了吗?下⽂是yjbys店铺为⼤家分享详细的初中必考100句国学经典名句,背下来,定让你受益匪浅! 《论语》 0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 【译⽂】孔⼦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来,不也很快乐吗?⼈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吗?” 02、⼦⽈:“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译⽂】孔⼦说:“君⼦饮⾷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那⾥去匡正⾃⼰,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 03、有⼦⽈:“礼之⽤,和为贵。
” 【译⽂】有⼦说:“礼的应⽤,以和谐最为重要。
” 04、⼦⽈:“不患⼈之不⼰知,患不知⼈也。
”《论语》 【译⽂】孔⼦说:“不怕别⼈不了解我,就怕⾃⼰不了解别⼈。
” 05、⼦⽈:“吾⼗有五⽽志于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矩。
”《论语》 【译⽂】孔⼦说:“我⼗五岁⽴志学习,三⼗岁⽴⾜于社会,四⼗把握了知识⽽不致疑惑,五⼗岁了解并顺应了⾃然规律,六⼗岁听到别⼈说话就能明辨是⾮真假,七⼗岁可以随⼼所欲,⼜不超出规矩。
” 06、⼦⽈:“君⼦周⽽不⽐,⼩⼈⽐⽽不周。
”《论语》 【译⽂】孔⼦说:“君⼦普遍地团结⼈⽽不相互勾结;⼩⼈相互勾结⽽不能普遍地团结⼈。
” 07、⼦⽈:“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论语》 【译⽂】孔⼦说:“只读书⽽不深⼊思索就会茫然⽆所知;只是空想⽽不读书就会产⽣疑惑。
” 0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论语》 【译⽂】孔⼦说:“看见贤德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就要反省⾃⼰。
” 09、⼦贡⽈:“君⼦之过也,如⽇⽉之⾷焉:过也,⼈皆见之;更也,⼈皆仰之。
”《论语》 【译⽂】⼦贡说:“君⼦的过错,就像⽇⾷和⽉⾷⼀样啊:有了过错,⼈⼈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都仰望着。
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
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精选100句国学经典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店铺下面为你整理了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国学经典必背100句论语
《论语》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0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0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0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0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0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0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0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0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告子下》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 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 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 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 的才能。
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 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 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 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 天论 篇》
君子只看重自己的努力,而不去幻想天的恩赐;小人 却放弃自己的努力,而专去幻想天的恩赐 君子重视自身的努力,而不指望上天的恩赐,所以每天 都能进步;小人舍弃自身的努力,而指望上天的恩赐, 所以每天都在退步。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 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 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 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第六单元:浓浓思乡情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方。”《论语》
翻译是: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 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 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 休,不是很遥远吗?"
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
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 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 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 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 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 的。”
国学经典100条
国学经典100条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论语》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国学经典教育语录100句(附释文)教子智慧、父母必读
国学经典教育语录100句(附释文)教子智慧、父母必读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国学经典名言100句
国学经典名言100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四到六年级国学经典名句(95)
研究性学习报告开题报告范文一、课题名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二、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课堂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等方法,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五、研究内容:1.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2.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等方法,了解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等。
3.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把握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4. 实践应用:通过实践应用,验证所提出的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不断完善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通过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发表相关论文、获得相关奖励等。
七、课题组成员:XXX(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等。
八、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XX年XX月-XX月):进行文献资料和现状调查,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法。
2. 第二阶段(XX年XX月-XX月):进行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3. 第三阶段(XX年XX月-XX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并进行实践应用。
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
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国学经典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它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店铺下面为你整理了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名句及翻译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1. 人之初, 性本善。
- 出自《论语·为政第一》这句话意味着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人们在出生时都具备善良的天性,但随着成长和环境的影响,人的善良本性可能会被扭曲或遗忘。
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出自《论语·诗学》这句话表达了君子和小人在面对事物时的不同态度。
君子心胸开阔、坦荡,所以经历挫折或者受到小人的欺负时都能坦然面对;而小人思虑多,常常为一些小事而烦恼不已。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遗命》这句话表达了人生不可避免的死亡,但只要我们保持忠诚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我们的品德和事业就会超越死亡,留下不朽的功业。
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出自《诗经·小雅·小宛》这句话意味着只有保持宁静淡泊的心境,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和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以取得长远的成就。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出自《论语·子张》这句话表达了君子和小人在前进道路上的不同态度。
君子能够容忍不同意见,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从中得到更多的观点,从而达到和谐共处;而小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追求一致性,容易产生冲突。
6.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 出自《论语·子路》这句话意味着人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则,才能够取得成就和成功。
没有规则,世界将变得混乱不堪,无法形成有序的格局。
7.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出自《红楼梦》这句话表达了在面对冲突和困难时,学会忍让和退让是明智的选择。
通过暂时忍耐和退让,可以化解矛盾,保持长久的和谐。
8.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出自《论语·学而》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我们应该时常温习所学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见识,以提高个人能力和修养。
9. 力拔山兮气盖世。
- 出自《楚辞·离骚》这句话形容了人们在追求梦想和目标时所展现的坚韧和强大的力量。
小学语文国学精华100句赏析带译文
小学语文国学精华100句赏析带译文x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4、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5、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7、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8、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小学四年级语文必学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含注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
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
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3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3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5、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
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38、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
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
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3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
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
”4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要考虑是否清晰;脸色要考虑是否暖和;态度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
”41、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42、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4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
45、不可以夸耀自己的才能。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译文】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46、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译文】穿衣服需注意整齐;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7、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弟子规》【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
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48、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49、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哀求允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50、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允许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51、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弟子规》【译文】看见他人的长处或善行义举;要马上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53、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蔑;更不能妒忌。
5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奉;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55、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译文】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气愤;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5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5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